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应用OERPs和T&T嗅觉计在嗅觉减退评估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关静 倪道凤 +2 位作者 王剑 刘剑锋 朱莹莹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3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嗅觉事件相关电位(OERPs)和T&T嗅觉计在嗅觉减退评估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病史采集、耳鼻喉科常规检查、鼻窦CT、嗅球及嗅束MRI检查,分析嗅觉减退患者的病程、病因,联合应用T&T嗅觉计和OERPs测试法对嗅觉减...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嗅觉事件相关电位(OERPs)和T&T嗅觉计在嗅觉减退评估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病史采集、耳鼻喉科常规检查、鼻窦CT、嗅球及嗅束MRI检查,分析嗅觉减退患者的病程、病因,联合应用T&T嗅觉计和OERPs测试法对嗅觉减退患者的嗅觉功能进行量化评估和分析。结果在本组146例患者中,142例患者的主观识别阈及察觉阈结果和客观OERPs检查结果基本一致;但在4例患者中,观察到主观识别阈及察觉阈检查结果基本正常,而OERPs反应波形却不能引出的特殊现象。结论 OERPs作为一项客观检查,在进行嗅觉功能的评估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联合应用OERPs和T&T嗅觉计评估嗅觉功能对嗅觉减退的诊断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 嗅觉减退 T&T嗅觉计 嗅觉事件相关电位
下载PDF
Discordance between olfactory psychophysical measurements and olfac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in five patients with olfactory dysfunction following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被引量:8
2
作者 GUAN Jing NI Dao-feng WANG Jian GAO Zhi-qi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3期1554-1557,共4页
Background Subjective olfactory tests are easy to perform and popularly applied in the clinic, but using only these, it is difficult to diagnose all disorders of the olfactory system. The olfactory event related poten... Background Subjective olfactory tests are easy to perform and popularly applied in the clinic, but using only these, it is difficult to diagnose all disorders of the olfactory system. The olfac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technique offers further insight into the olfactory system and is an ideal objective test. This analysis was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data on the olfactory function of twelve patients with loss of smell associated with an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URI). Methods We tested the twelve patients with URI induced olfactory loss by medical history,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the head and neck, olfactory tests and medical imaging. Olfactory function was assessed by Toyota and Takagi olfactometry including olfactory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thresholds and olfac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OERPs) recorded with OEP-98C Olfactometer. Results An unusual phenomenon was observed in five patients in whom the subjective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thresholds were normal, while the expected OERPs were not detectable. Conclusions We suggest that the discordance between olfactory psychophysical measurements and OERPs might be the results of abnormal electrophysiology related with olfactory neuropathy caused by viral URI. In addition, the measurement of OERPs might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evaluating olfactory dys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factory neuropathy olfactory disorder olfactory dysfunction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olfac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原文传递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障碍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星 王震 雷莉 《华南预防医学》 2020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鼻-鼻窦炎(CRS)伴嗅觉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年辽宁省阜新市某医院就诊的成年CRS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T&T嗅觉功能检查、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检测及鼻内镜L... 目的分析慢性鼻-鼻窦炎(CRS)伴嗅觉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年辽宁省阜新市某医院就诊的成年CRS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T&T嗅觉功能检查、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检测及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CRS伴嗅觉障碍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对340例CRS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年龄(45.73±10.14)岁,以41~64岁为主,占45.88%,男性占65.00%,女性占35.00%。CRS伴嗅觉障碍患病率为44.1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总IgE水平阳性(OR=1.526)、Lund-Kennedy评分≥2分(OR=2.813)、前期鼻内镜手术史(OR=1.504)、哮喘史(OR=1.870)、鼻息肉(OR=2.139)、阿司匹林不耐受(OR=1.317)是CRS伴嗅觉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辽宁省阜新市CRS伴嗅觉障碍患病率处于高水平,其危险因素有哮喘史、前期鼻内镜手术史、鼻息肉、阿司匹林不耐受、血清总IgE水平阳性、Lund-Kennedy评分≥2分等,建议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CRS伴嗅觉障碍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 嗅觉障碍 患病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赵铭辉 谯凤英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3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的疗效。方法:临床观察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病例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取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喷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6%,对照组总有效率61.5%,两组比较P<0.05。结论:针刺治疗...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的疗效。方法:临床观察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病例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取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喷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6%,对照组总有效率61.5%,两组比较P<0.05。结论:针刺治疗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具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嗅觉障碍 感觉神经性 激素 疗效评价
下载PDF
针刺“嗅三针”对帕金森病小鼠嗅球病理及黑质中TH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强 刘智斌 +4 位作者 王渊 李杰 鲁刚 马雪 郭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446-448,465,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嗅三针"对帕金森病(PD)小鼠行为学、嗅球病理改变以及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6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帕金森模型组、嗅三针干预组、左旋多巴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 目的:观察针刺"嗅三针"对帕金森病(PD)小鼠行为学、嗅球病理改变以及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6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帕金森模型组、嗅三针干预组、左旋多巴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用经鼻灌注脂多糖(LPS)的方法建立PD模型,造模同时电针干预10 d,观察嗅球病理变化以及组织中TH的表达水平。结果:"嗅三针"有减轻PD模型小鼠嗅球病理改变的作用,也可以显著提高黑质中TH的表达水平(P〈0.05),与左旋多巴疗效相当。结论:针刺"嗅三针"可以改善小鼠PD行为学及病理学改变,其机制可能与增加TH在小鼠大脑黑质中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三针 帕金森病 嗅觉障碍 酪氨酸羟化酶 小鼠
下载PDF
几种心理物理学嗅觉测试方法临床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顾东升 李佩忠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15-717,共3页
目的:比较嗅觉测试方法中4种心理物理测试的临床一致性。方法:选择20例门诊患者进行嗅觉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测试方法有简单测试法、UPSIT、Sniffin Sticks测试、T&T嗅觉计定量检查法等4种。结果:4种测试方法的一致性达到了... 目的:比较嗅觉测试方法中4种心理物理测试的临床一致性。方法:选择20例门诊患者进行嗅觉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测试方法有简单测试法、UPSIT、Sniffin Sticks测试、T&T嗅觉计定量检查法等4种。结果:4种测试方法的一致性达到了85%,并且UPSIT测试可以鉴别伪嗅障。结论:嗅觉的这4种心理物理测试方法是可靠的、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UPSIT Sniffin Sticks测试 T&T嗅觉计定量检查法 比较
原文传递
嗅觉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伟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814-819,共6页
人体嗅觉功能障碍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成为某些疾病的前兆。导致嗅功能损害的原因多种多样,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本文将从嗅觉功能障碍的病因、分类、诊断和治疗等多方面作一综述,以加深医生和患者对嗅觉功能障碍的认识和关注。
关键词 嗅觉障碍 诊断 治疗学
下载PDF
从五脏认识帕金森病嗅觉障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月美 汪瀚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1期9-12,共4页
嗅觉障碍在帕金森病早期即可出现,其作为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对部分患者来说有时甚至比运动症状更影响生活质量。中医称之为“不闻香臭”、“鼻聋”。现代医学认为帕金森病嗅觉障碍的发生与多巴胺等多种递质调节有关,中医尚... 嗅觉障碍在帕金森病早期即可出现,其作为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对部分患者来说有时甚至比运动症状更影响生活质量。中医称之为“不闻香臭”、“鼻聋”。现代医学认为帕金森病嗅觉障碍的发生与多巴胺等多种递质调节有关,中医尚缺乏相关认识。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辨证论治多以五脏辨证为主,故在此基础上,着重从五脏层面探讨帕金森病嗅觉障碍,从而更加有效地了解其病因病机,为其早期预防及诊治提供思路。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五脏功能失调,均可导致帕金森病嗅觉障碍。中医或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调衡五脏稳态来预防及治疗帕金森病嗅觉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 帕金森病 嗅觉障碍 病因病机
下载PDF
嗅觉传导通路的MRI评估 被引量:4
9
作者 苗旭涛 刘佳 魏永祥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093-1096,共4页
随着人类对嗅觉功能认知的重视和深入研究,逐渐发展出多种嗅觉系统的检测方法。主客观嗅觉功能检查能够从不同层面反应嗅觉的水平,尤其客观检测目前被认为是评估嗅觉功能的"金标准"。但是这些检查不能确定嗅觉信号产生的部位,以及引... 随着人类对嗅觉功能认知的重视和深入研究,逐渐发展出多种嗅觉系统的检测方法。主客观嗅觉功能检查能够从不同层面反应嗅觉的水平,尤其客观检测目前被认为是评估嗅觉功能的"金标准"。但是这些检查不能确定嗅觉信号产生的部位,以及引起嗅觉障碍的原因。影像学技术则能够显示嗅觉通路结构,并且功能性MRI(functional MRI,fMRI)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可以反应大脑不同区域对特定刺激的功能活性。相对于CT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通路 磁共振 嗅觉障碍 中枢
原文传递
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患者嗅上皮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钢 张海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26-829,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的患者鼻腔大体及嗅上皮超微结构的研究,从形态学上观察嗅觉减退或丧失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选择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减退或丧失患者10例,用 T&T 嗅觉测试法测试患者的嗅觉功能。常规前鼻镜、鼻内... 目的通过对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的患者鼻腔大体及嗅上皮超微结构的研究,从形态学上观察嗅觉减退或丧失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选择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减退或丧失患者10例,用 T&T 嗅觉测试法测试患者的嗅觉功能。常规前鼻镜、鼻内镜下对鼻腔大体结构进行观察,鼻内镜下钳取嗅区黏膜行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患者嗅黏膜超微结构有以下变化:①嗅上皮结构层次仍能保持,但细胞间隙增宽;②上皮表面嗅泡明显减少,即使嗅泡存在,其末端的纤毛也明显减少,部分嗅泡呈空泡状改变;③微绒毛细胞和支持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减少或缺失;④支持细胞的细胞核变形或固缩,嗅细胞的树突水肿变形,细胞器减少。结论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功能障碍与嗅黏膜上皮超微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患者嗅泡及嗅泡内纤毛缺失,微绒毛细胞及支持细胞的微绒毛减少是引起嗅觉减退的主要原因,支持细胞胞核的变形及嗅细胞树突的形态学改变与嗅觉改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黏膜 嗅觉障碍 细胞结构 显微镜检查
原文传递
基于“久病入络”理论探讨痰瘀对鼻鼻窦炎嗅觉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唯嘉 张路 +5 位作者 秦玲利 朱雪莹 蔡丽珍 高越 陈典 蔡雅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00-1105,共6页
鼻鼻窦炎是造成嗅觉障碍的主要病因,且此类嗅觉障碍缠绵难愈,符合“久病入络”理论中慢性迁延性疾病“久”而“顽”的发病规律。中医学认为,络脉病变多凝痰聚瘀,按邪气入络的3个阶段以中西医互参的方法分析其病机演变规律,认为鼻鼻窦炎... 鼻鼻窦炎是造成嗅觉障碍的主要病因,且此类嗅觉障碍缠绵难愈,符合“久病入络”理论中慢性迁延性疾病“久”而“顽”的发病规律。中医学认为,络脉病变多凝痰聚瘀,按邪气入络的3个阶段以中西医互参的方法分析其病机演变规律,认为鼻鼻窦炎嗅觉障碍初期多因外邪袭络,痰浊内生;中期多因痰结肺络,凝涩血运;末期多由痰瘀互结,浊毒伤络所致。治疗分别以清浊化痰、活血化瘀、祛邪解毒为原则。此外,鼻鼻窦炎嗅觉障碍存在微循环障碍、炎症因子增多、脂质代谢紊乱、诱导细胞凋亡等现代生物学机制,为从痰瘀认识和诊疗该病提供了科学依据。从痰瘀探讨“久病入络”所致的鼻鼻窦炎嗅觉障碍旨在为临床提供新的中医诊疗思路,为无法满足西医治疗的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中医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鼻窦炎 嗅觉障碍 久病入络 痰瘀 理论探讨
原文传递
Kallmann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怡珺 张倩文 +5 位作者 王依柔 陈瑶 李辛 李娟 王剑 王秀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37-542,共6页
目的分析Kallmann综合征(Kallmann syndrome,KS)患儿的临床及基因型特点,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确诊KS患儿的临床特点、全外显子基因测序结果以及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儿中男性17例,女性3例,平均诊断时年龄为13.13岁。... 目的分析Kallmann综合征(Kallmann syndrome,KS)患儿的临床及基因型特点,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确诊KS患儿的临床特点、全外显子基因测序结果以及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儿中男性17例,女性3例,平均诊断时年龄为13.13岁。男性患儿表现为小阴茎、睾丸体积小以及双侧隐睾,女性表现为原发性闭经及乳房无发育。完善中国气味识别测试提示93.75%(15/16)患儿有嗅觉丧失。KS患儿可能合并其他系统表现,包括神经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指趾骨异常、听力障碍及先天性唇腭裂等。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发现累及6个致病基因(FGFR1,CHD 7,SOX 10,PROKR 2,KAL 1,SOX 2)的12个变异位点,分子诊断率达63.16%(12/19)。接受脉冲式GnRH泵治疗后患儿睾丸体积、阴茎长度、阴茎周长、T、LH、FSH均有显著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中国气味识别测试能更精确地评估KS患儿嗅觉功能。全外显子基因检测有助于提高该病的分子诊断,帮助此类罕见病患儿尽早明确诊断。脉冲式GnRH泵治疗有助于促进KS患儿的性征发育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曼综合征 性腺功能减退 嗅觉障碍 全外显子基因测序 脉冲式GnRH治疗
下载PDF
基于cAMP嗅觉信号转导通路探讨靶向通窍针法干预嗅觉障碍小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姝睿 王琼 +3 位作者 刘乃嘉 张静婧 樊晶 文新 《中医药信息》 2023年第4期11-14,共4页
目的:通过cAMP嗅觉信号转导通路探讨靶向通窍针法干预嗅觉障碍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靶向通窍针刺组和药物治疗组。除空白组,其余各组制作嗅觉障碍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不给予干预,药物治疗组给... 目的:通过cAMP嗅觉信号转导通路探讨靶向通窍针法干预嗅觉障碍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靶向通窍针刺组和药物治疗组。除空白组,其余各组制作嗅觉障碍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不给予干预,药物治疗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4.55 mg(/kg·d),靶向通窍针刺组选取印堂、四白、迎香、列缺、合谷和风池穴针刺,各组连续治疗1个月。期间观察测定各组小鼠的埋食时间,并用ELISA试剂盒测定各组小鼠治疗前后cAMP浓度,探讨cAMP信号转导通路在靶向通窍针法干预嗅觉障碍中的作用。结果:治疗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AMP浓度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靶向通窍针刺组cAMP浓度高于模型组及空白组(P<0.05),且与药物治疗组相当。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埋食时间显著延长(P<0.01),靶向通窍针刺组小鼠埋食时间与模型比较显著减少(P<0.01),且与药物治疗组相当。结论:靶向通窍针法可改善小鼠的嗅觉障碍,其机制可能与靶向通窍针法上调嗅觉障碍信号转导通路中的cAMP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CAMP 靶向通窍针法
下载PDF
嗅觉训练在伴有嗅觉障碍的慢性鼻窦炎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树华 赵小龙 +1 位作者 邓伟 蒋振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2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分析嗅觉训练在慢性鼻窦炎引起的嗅觉障碍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6月于我院行鼻内镜术后仍伴有嗅觉障碍患者86例,采用随机对照和自身对照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嗅觉障碍程度、治... 目的分析嗅觉训练在慢性鼻窦炎引起的嗅觉障碍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6月于我院行鼻内镜术后仍伴有嗅觉障碍患者86例,采用随机对照和自身对照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嗅觉障碍程度、治疗时间分组,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嗅觉综合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VAS评分(4.57±3.24)明显高于对照组(3.27±2.79)(P<0.05),且实验组治疗32周VAS评分(4.57±3.24)明显高于治疗16周(3.25±2.92)(P<0.05);治疗后嗅觉下降组和嗅觉丧失组VAS评分(5.25±1.37、2.81±2.14)明显高于治疗前(1.85±0.35、0.78±0.21)(P<0.05),但嗅觉下降组改善更显著(P<0.05);32周后实验组OTT、ODT、OIT、T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治疗32周OTT、OIT、TDI明显高于治疗16周(P<0.05)。结论嗅觉训练对鼻内镜术后仍存在嗅觉障碍患者有明显改善,尤其是对保留残余嗅觉的患者改善更明显;延长嗅觉训练时间,可以提高嗅觉障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训练 慢性鼻窦炎术后 嗅觉障碍 应用
下载PDF
鼻腔冲洗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龚轩民 魏梦茹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6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析鼻腔冲洗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4月于成都市青白江区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分析鼻腔冲洗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4月于成都市青白江区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评估两组患者嗅觉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鼻腔冲洗1周后,试验组3分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鼻腔冲洗1个月后,试验组3分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鼻腔冲洗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嗅觉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冲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嗅觉障碍
下载PDF
初诊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嗅觉减退的分析
16
作者 沈文静 张长国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3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初诊帕金森病(P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嗅觉减退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初诊未服药PD患者,其中PD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组21例,PD认知功能正常(PD-CN)组38例。比较... 目的探讨初诊帕金森病(P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嗅觉减退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初诊未服药PD患者,其中PD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组21例,PD认知功能正常(PD-CN)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统一PD评定量表中运动检查部分III(UPDRS III)评分、Hoehn-Yahr(H-Y)分期、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情感淡漠量表(MEAS)、简明智力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金帕默嗅觉测试评分之间的差异。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PD患者嗅觉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结果初诊PD患者中,PD-MCI组患者与PD-CN组患者UPDRS III评分、H-Y评分、HAMA、HAMD、ME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金帕默嗅觉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视空间和执行能力、注意是嗅觉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OR=0.28,95%CI:0.102~0.765,P<0.05;OR=0.375,95%CI:0.15~0.939,P<0.05)。结论初诊P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嗅觉减退相关,其中视空间和执行能力、注意是PD嗅觉减退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嗅觉障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与吸烟关系探析
17
作者 杨黎明 赵杨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2期226-229,共4页
临床研究表明帕金森病(PD)患者嗅觉障碍可早于运动症状出现,嗅觉障碍已经作为帕金森病诊断的一项重要依据。研究表明吸烟也是导致嗅觉障碍的一种常见不良生活习惯。通过分析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的形成原因,帕金森病伴嗅觉障碍与吸烟之... 临床研究表明帕金森病(PD)患者嗅觉障碍可早于运动症状出现,嗅觉障碍已经作为帕金森病诊断的一项重要依据。研究表明吸烟也是导致嗅觉障碍的一种常见不良生活习惯。通过分析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的形成原因,帕金森病伴嗅觉障碍与吸烟之间的关系,比较中西医帕金森病发病机制,探讨早期通过中医方式干预帕金森病患者伴嗅觉障碍的疗效,延缓PD病情进展的可能性,为今后帕金森病伴嗅觉障碍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嗅觉障碍 吸烟 中医
下载PDF
吸烟对帕金森病患者嗅觉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永清 沙志涛 田有勇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吸烟对帕金森病(PD)患者嗅觉障碍的影响。方法根据吸烟情况将167例PD患者(PD组)及10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分为吸烟亚组及不吸烟亚组。采用T&T嗅觉测试液对入组者进行嗅素识别阈值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组MMSE评分... 目的探讨吸烟对帕金森病(PD)患者嗅觉障碍的影响。方法根据吸烟情况将167例PD患者(PD组)及10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分为吸烟亚组及不吸烟亚组。采用T&T嗅觉测试液对入组者进行嗅素识别阈值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组MMSE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评分显著降低(均P<0.05),两组年龄、吸烟史及男性比率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PD组嗅素识别阈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6.785,P=0.000)。与PD吸烟亚组比较,不吸烟亚组嗅素识别阈显著升高(t=-3.000,P=0.003)。正常人吸烟亚组较不吸烟亚组嗅素识别阈值减低,但无统计学意义(t=0.784,P=0.435)。PD吸烟者嗅觉阈值与吸烟年限、吸烟总量无相关(r=-0.104,P=0.441;r=-0.156,P=0.246)。结论吸烟可能对PD患者嗅觉有保护作用,并且与吸烟年限、吸烟总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嗅觉障碍 吸烟
下载PDF
额纹切口经纵裂入路切除大型嗅沟脑膜瘤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欣 王玉明 +1 位作者 孙梅 黄楹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评估额纹切口经纵裂入路切除大型嗅沟脑膜瘤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额纹切口纵裂入路治疗大型嗅沟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SimpsonⅡ级切除15例,Ⅲ级切除3例。术后病理:脑膜上皮型11例,非典型性6例,过渡型1例... 目的评估额纹切口经纵裂入路切除大型嗅沟脑膜瘤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额纹切口纵裂入路治疗大型嗅沟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SimpsonⅡ级切除15例,Ⅲ级切除3例。术后病理:脑膜上皮型11例,非典型性6例,过渡型1例。WHO分级:Ⅰ级12例,Ⅱ级6例。术前嗅觉障碍14例;术后好转2例,无变化12例。术前视觉障碍11例,术后改善8例,无明显变化3例。术前癫疒间1例,术后症状消失。术前头晕头痛者,术后均明显好转。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脑水肿1例,无颅内感染、术区出血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18例,时间3~96个月,术后3个月Karnofsky评分,恢复良好17例,轻微症状1例,无重度残疾及死亡病例。结论额纹切口经纵裂入路切除大型嗅沟脑膜瘤安全快捷,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嗅沟 大型 入路 经纵裂 嗅觉障碍 视觉障碍 显微外科技术
下载PDF
帕金森病嗅觉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樊毅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7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功能改变及其与病程、病情和年龄的关系以及可能对帕金森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8月帕金森病住院患者41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住院患者健康家属41例为对照组,应用简易嗅觉测定的方法分别对...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嗅觉功能改变及其与病程、病情和年龄的关系以及可能对帕金森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8月帕金森病住院患者41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住院患者健康家属41例为对照组,应用简易嗅觉测定的方法分别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嗅觉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嗅觉功能,分析年龄,病程,Hoehn-Yahr(H-Y)分级与嗅觉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嗅觉障碍的发生率为85.36%,高于对照组26.82%,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在Hoehn-Yahr分级Ⅰ~Ⅱ级嗅觉障碍发生率高于Ⅳ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年龄、病程无关(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存在嗅觉功能异常,其与病程、年龄无关,与病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嗅觉障碍 简易嗅觉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