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氧环境紫锥菊提取物-菊苣酸通过PPAR信号通路对SD大鼠肝脏组织脂肪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行倩文 吴华 +4 位作者 刘嘉华 刘波 张龙飞 陈鑫磊 马欣茹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0,共6页
为探究紫锥菊提取物-菊苣酸在低氧环境下影响SD大鼠肝脏脂肪代谢的分子机制。选取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6~8周龄,(192±7.35)g)(P>0.05),适应性喂养2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CA组(10、20、40 mg/kg),每组15只,连续灌胃49 d。... 为探究紫锥菊提取物-菊苣酸在低氧环境下影响SD大鼠肝脏脂肪代谢的分子机制。选取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6~8周龄,(192±7.35)g)(P>0.05),适应性喂养2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CA组(10、20、40 mg/kg),每组15只,连续灌胃49 d。4组大鼠均自由采食和饮水,灌胃第50天对SD大鼠进行麻醉处理后,采集肝脏组织,并通过油红O染色法计算各组大鼠肝脏组织油滴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以及测定PPAR信号通路关键因子PLIN2、PLIN5、PPARα、PPARγ、RXRα的表达情况。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紫锥菊提取物-菊苣酸组极显著降低油红O染色面积(P<0.01);PPAR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紫锥菊提取物-菊苣酸组显著降低PLIN2、PLIN5、PPARα、PPARγ、RXRα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P<0.05),其中以添加10 mg/kg紫锥菊提取物-菊苣酸组对PLIN2、PLIN5、PPARα、PPARγ、RXRα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效果最显著(P<0.05)。结果表明,紫锥菊提取物-菊苣酸降低脂肪合成相关因子的表达,调控脂肪的合成与储存,预防脂肪的过多累积导致机体脂质代谢紊乱,紫锥菊提取物-菊苣酸改善了低氧诱导的脂质代谢功能障碍,且10 mg/kg组作用效果最好。本研究为紫锥菊提取物-菊苣酸作为高海拔地区预防高原动物脂质代谢紊乱的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菊苣酸 SD大鼠 肝脏组织 油红o PPAR信号通路 脂肪合成
原文传递
高脂小鼠脂肪肝组织油红O特殊染色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钟晓怡 林云 +3 位作者 郭艳 蒲蕊 曹广文 殷建华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873-877,共5页
【目的】探讨2种油红O染色法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脂肪变性检测的应用。【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动物疾病模型C57BL/6J小鼠30只,安乐死处理后摘取左肝叶,将肝组织用4%多聚甲醛固定液充分固定后分为2份进行组织学制片,1份样品制作... 【目的】探讨2种油红O染色法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脂肪变性检测的应用。【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动物疾病模型C57BL/6J小鼠30只,安乐死处理后摘取左肝叶,将肝组织用4%多聚甲醛固定液充分固定后分为2份进行组织学制片,1份样品制作石蜡切片,石蜡切片制备完成后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作为脂肪变性的鉴定,另1份样品用30%蔗糖溶液脱水后用OCT包埋制作冰冻切片,冰冻切片制备完成后进行2种方法的油红O染色。通过盲测的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油红O在脂滴细胞的定位情况,并对2种染色方法进行对比。【结果】2种染色方法对组织及细胞没有任何病理性的损伤,并具有较好的显色与定位作用。【结论】运用良好的特殊染色技术,可以清晰分辨脂滴细胞,并显示出脂滴细胞的数量,从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脂肪变性进行定位与半定量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变性 油红o染色 特殊染色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原文传递
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术玲 潘华新 王培训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1-284,共4页
目的以人类单核细胞株THP-1建立泡沫细胞模型及建立鉴定模型的方法。方法以160nmol/L的佛波酯诱导THP-124h后分化成为巨噬细胞,继与80mg/L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孵育48h,油红O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HPLC-MS的方法测定细胞内胆... 目的以人类单核细胞株THP-1建立泡沫细胞模型及建立鉴定模型的方法。方法以160nmol/L的佛波酯诱导THP-124h后分化成为巨噬细胞,继与80mg/L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孵育48h,油红O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HPLC-MS的方法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含量。结果经油红O染色后,诱导建模的细胞内有大量的红色脂质颗粒存在;HPLC-MS测定结果显示,与正常单核细胞相比,建模的细胞内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均明显增加。结论THP-1细胞经佛波酯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后,能成功建立人类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P-1细胞 泡沫细胞模型 油红o染色 HPLC—MS法
下载PDF
油红O显现热敏纸上潜在手印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华 谢维 常柏年 《刑事技术》 2007年第6期20-22,共3页
目的建立了一种油红O显现热敏纸上客体表面的潜手印的新方法。方法将检材浸泡在配制好的油红O的显现试剂中,油红可将指纹中遗留的油脂染色从而显现出手印纹线。结果显现出手印纹线为红色,纹线连贯,反差明显。结论油红O能够有效地显现出... 目的建立了一种油红O显现热敏纸上客体表面的潜手印的新方法。方法将检材浸泡在配制好的油红O的显现试剂中,油红可将指纹中遗留的油脂染色从而显现出手印纹线。结果显现出手印纹线为红色,纹线连贯,反差明显。结论油红O能够有效地显现出热敏纸上潜手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红o 热敏纸 显现手印
下载PDF
两种脂肪细胞内脂滴染色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秦红霞 赵玲 +2 位作者 王宇豪 宁椿游 罗毅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44-547,共4页
目的比较油红O染色法和尼罗红染色法对脂肪细胞内脂滴染色的优劣,探讨科研工作中更优的脂滴染色方法。方法采用经典的"鸡尾酒"法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诱导分化8d后,对细胞内脂滴进行油红O染色和尼罗红染色,观察脂滴形态... 目的比较油红O染色法和尼罗红染色法对脂肪细胞内脂滴染色的优劣,探讨科研工作中更优的脂滴染色方法。方法采用经典的"鸡尾酒"法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诱导分化8d后,对细胞内脂滴进行油红O染色和尼罗红染色,观察脂滴形态并测定甘油三酯含量。结果两种染色方法中甘油三酯的测定结果一致。但油红O染色过程较为繁琐、耗时较长,染料不易清洗干净,导致染料残留,从而引入实验误差,影响测定结果;而尼罗红荧光染色操作简单、耗时短以及背景更洁净。结论尼罗红荧光染色法应用于脂肪细胞内脂滴的鉴定和定量测定更加简单、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脂滴 油红o 尼罗红
下载PDF
肝脏组织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倩 罗兴 +5 位作者 闫曙光 史晓燕 白建华 李京涛 魏海梁 刘韦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8-61,共4页
油红O(ORO)是标记肝脏组织脂质的经典染料,但其使用浓度、染色时间及染色步骤差别较大。为了优化肝组织ORO染色条件,使用小鼠肝组织冷冻切片,设置不同的组织厚度、ORO染色时间、浓度乙醇分化及苏木精染色时间,对照筛选出一套最优的肝组... 油红O(ORO)是标记肝脏组织脂质的经典染料,但其使用浓度、染色时间及染色步骤差别较大。为了优化肝组织ORO染色条件,使用小鼠肝组织冷冻切片,设置不同的组织厚度、ORO染色时间、浓度乙醇分化及苏木精染色时间,对照筛选出一套最优的肝组织ORO染色指标。结果表明,小鼠肝组织经固定、蔗糖溶液脱水后包埋,切片厚度8μm,ORO染色8 min,PBS缓冲液润洗后750 mL/L乙醇分化,苏木精染色90 s,染色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红o 脂质 肝脏 切片
下载PDF
利用油溶性色素测定搅打乳状液中游离脂肪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范瑞 赵谋明 +2 位作者 林伟锋 刘宏锋 彭志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研究了一种测定搅打乳状液中游离脂肪的新方法,油性色素法。基于油溶性色素油红-O只溶于游离态脂肪的原理建立了测定搅打乳状液中游离脂肪的实验方法并推导出理论计算公式。研究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油红-O对典型的食品乳化剂(包括... 研究了一种测定搅打乳状液中游离脂肪的新方法,油性色素法。基于油溶性色素油红-O只溶于游离态脂肪的原理建立了测定搅打乳状液中游离脂肪的实验方法并推导出理论计算公式。研究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油红-O对典型的食品乳化剂(包括乳清蛋白、酪酛酸钠、Tween-60)和由这些乳化剂稳定的乳状液没有影响。利用该方法测定典型的搅打乳状液植脂鲜奶油中脂肪球部分聚结,经研究证实,油性色素法与传统的溶剂萃取法和浊度法相比,能实际地反映搅打乳状液在搅打过程中脂肪球发生部分聚结的程度,并具有测定结果重现性好、操作方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球 游离 球部 方法研究 色素 测定结果 影响 乳状液 油性 聚结
下载PDF
泽泻汤对油酸诱导HepG2细胞脂肪堆积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李甜 廖茂梁 +1 位作者 郑雅楠 王阳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5期772-775,共4页
目的评价泽泻汤95%乙醇、50%乙醇和水提取物抑制HepG2肝细胞脂肪累积能力。方法采用油酸诱导HepG2细胞脂肪累积建立模型,以噻唑兰染色和油红O染色法吸光度值为指标,结合细胞内脂滴形态,评价泽泻汤对油酸诱导HepG2细胞脂肪累积的干预作... 目的评价泽泻汤95%乙醇、50%乙醇和水提取物抑制HepG2肝细胞脂肪累积能力。方法采用油酸诱导HepG2细胞脂肪累积建立模型,以噻唑兰染色和油红O染色法吸光度值为指标,结合细胞内脂滴形态,评价泽泻汤对油酸诱导HepG2细胞脂肪累积的干预作用。结果泽泻汤提取物作用HepG2细胞后,经染色后均发现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且质量浓度越高脂类含量越少,50%乙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在终质量浓度160、320μg/m L时,细胞内脂滴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95%乙醇提物80μg/m L作用细胞24 h后,细胞内脂滴较模型组有减少(P<0.05)。结论 3种泽泻汤提取物均能够减少细胞内脂肪的堆积,其中以50%乙醇提取物对HepG2细胞脂肪堆积抑制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汤 HEPG2细胞 油酸 细胞脂肪累积 油红o染色
原文传递
脂肪组织冰冻切片油红O滴染法的建立 被引量:9
9
作者 王肖燕 王金泉 +1 位作者 姚刚 张继红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8-60,96,共4页
为了提高脂肪组织冰冻切片的染色效果和效率,将传统的脂肪组织石蜡切片油红O染色法改进为冰冻切片油红O滴染法,以用于冰冻脂肪组织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研究和脂肪相关疾病快速病理诊断。新鲜脂肪组织液氮冷冻后转入-20℃冰箱缓冲30min,... 为了提高脂肪组织冰冻切片的染色效果和效率,将传统的脂肪组织石蜡切片油红O染色法改进为冰冻切片油红O滴染法,以用于冰冻脂肪组织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研究和脂肪相关疾病快速病理诊断。新鲜脂肪组织液氮冷冻后转入-20℃冰箱缓冲30min,在-33℃或-34℃时进行冰冻切片,组织染色采用油红O微量滴染法。本改良的油红O滴染法能应用于冰冻脂肪组织切片染色,清楚地显示脂肪细胞的形态和脂滴的分布,有助于脂肪组织增值分化的研究和相关疾病病理切片分析。该方法快速高效、染色清晰、不易脱片,效果良好,可明显缩短实验周期和减少试剂成本,可使脂肪组织冰冻切片和油红O染色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脂肪组织相关的科学研究和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冰冻切片 滴染 油红o染色法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山楂叶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及初步验证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学贵 李知明 +4 位作者 刘长风 周静瑶 王瑶瑶 高品一 李丹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6-45,共10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山楂叶中治疗高脂血症的潜在化合物、靶点及作用通路,采用靶酶和细胞实验对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进行初步验证,为深入探讨山楂叶抗高脂血症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山楂叶中治疗高脂血症的潜在化合物、靶点及作用通路,采用靶酶和细胞实验对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进行初步验证,为深入探讨山楂叶抗高脂血症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和文献挖掘获得山楂叶的化学成分,利用相关数据库获得潜在靶点,对其进行GO和KEGG分析,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通过ERK2激酶、油红O染色以及甘油三酯实验,对网络药理学预测的有效成分及潜在靶点进行了验证。结果: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得到山楂叶的活性成分93个,相互作用的靶点蛋白40个,山楂叶化学成分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如下信号通路:代谢通路、AMPK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根据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结合课题组分离得到的山楂叶代表性化合物,对牡荆素等6个化合物进行ERK2激酶活性测试,结果显示牡荆素对ERK2激酶的抑制率最高达到84%;通过构建高脂HepG2细胞模型,进行了油红O染色及定量实验,测定了TG含量,发现经牡荆素干预后,细胞内脂滴数量随牡荆素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少,且TG含量有所下降,说明牡荆素能降低细胞中的脂质积累及TG含量,进而验证了网络药理学预测山楂叶中化合物牡荆素抗高脂血症的结果。结论:本文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了山楂叶中化合物抗高血脂症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靶酶、油红O染色和TG定量实验初步证实了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同时提示牡荆素有望作为一种降低细胞内血脂含量的潜在治疗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山楂叶 高脂血症 分子对接 油红o染色
下载PDF
草鱼食用鱼不同颜色肝脏脂肪肝程度的判断 被引量:8
11
作者 田娟 文华 +3 位作者 曾令兵 吴凡 蒋明 刘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7-564,共8页
通过测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食用鱼不同颜色肝脏的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并运用冰冻组织切片油红O染色技术对肝细胞进行染色,观察肝细胞脂肪滴的变化,利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测定其阳性面积率,判断不同颜色肝脏的草鱼食用... 通过测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食用鱼不同颜色肝脏的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并运用冰冻组织切片油红O染色技术对肝细胞进行染色,观察肝细胞脂肪滴的变化,利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测定其阳性面积率,判断不同颜色肝脏的草鱼食用鱼脂肪肝程度.结果表明:与草鱼正常肝相比,花肝、发白肝和发黄肝的水分含量分别降低6.30%、10.01%和14.17%(P〈0.05),粗脂肪含量分别升高198.25%、331.00%和485.59%(P〈0.05);参照人肝细胞脂肪变性级别的判断标准,正常肝、花肝、发白肝和发黄肝的级别分别评为1.10±0.30、2.30±0.20、3.40±0.50和4.00±0.20;经Image-pro plus6.0软件分析,花肝、发白肝和发黄肝阳性面积率分别是正常肝的3.92、6.31和7.32倍;以上指标经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为:肝脏粗脂肪含量(Y)与水分(X):Y=-1.089 9X+82.035 7,R2=0.989(P〈0.01);阳性面积率(Y)与粗脂肪含量(X):Y=0.970 2X-0.209 0,R2=0.973(P〈0.05);粗脂肪含量(Y)与肝细胞脂肪变性级别(X):Y=3.662 4X-1.788 6,R2=0.985(P〈0.01);阳性面积率(Y)与肝细胞脂肪变性级别(X):Y=3.622 4X-2.130 6,R2=0.996(P〈0.01).结果证实,冰冻组织切片油红O染色技术对鱼类脂肪肝的判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结合阳性面积率与肝脏粗脂肪含量、肝细胞脂肪变性级别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本试验建议将草鱼肝细胞阳性面积率〉2%定义为脂肪肝,其级别评定标准:2%~7%为轻度脂肪肝,7%~12%为中度脂肪肝,〉12%为重度脂肪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油红o染色法 阳性面积率 草鱼
下载PDF
物理显影液与油红O显现纸张上手印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明超 王丹华 《刑事技术》 2015年第4期283-287,共5页
目的纸张作为犯罪现场经常遇到的一种客体类型,经常会遗留有油脂手印或油汗混合手印,物理显影液和油红O是显现此类手印的两种可行的方法,能够与手印遗留物质中的油脂成分发生结合,将纹线染色从而达到显现的目的,但未得到推广和使用,本... 目的纸张作为犯罪现场经常遇到的一种客体类型,经常会遗留有油脂手印或油汗混合手印,物理显影液和油红O是显现此类手印的两种可行的方法,能够与手印遗留物质中的油脂成分发生结合,将纹线染色从而达到显现的目的,但未得到推广和使用,本文旨在对两种方法的显现能力进行比较考察,为该手段在刑事技术工作中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复印纸、胶版纸、热敏纸、压敏纸、牛皮纸、报纸等常见的纸张作为实验的样本,在每种纸张上使用连续捺印的方法遗留手印,将手印样本从纵向一分为二,分别用于油红O和物理显影液显现的比较。结果油红O和物理显影液显现手印的效果受到样本遗留条件、溶液处理环境、操作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两种溶液中显色粒子与手印遗留物质成分的结合关系存在差异、显现手印的原理不同;同时,通过从溶液配制环节、显现操作环节以及最终的显现效果方面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发现油红O方法比物理显影液有优势。结论油红O方法相对物理显影液有优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手印 手印显现 油红o 物理显影液 渗透性客体
下载PDF
大柴胡汤及其拆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模型“肝-肠轴”影响的形态学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誉珊 张鑫蕾 +7 位作者 吴梦瑶 周璐 张淑静 陈琳 王敏 孙燕 郑丰杰 李宇航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3260-3265,共6页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及其拆方(方剂要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模型“肝-肠轴”肝、肠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吡格列酮组、大柴胡汤组、疏肝利胆组、健脾化痰组、通腑泄浊组。采...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及其拆方(方剂要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模型“肝-肠轴”肝、肠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吡格列酮组、大柴胡汤组、疏肝利胆组、健脾化痰组、通腑泄浊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6周建立NAFLD模型,并于第13~16周分别给予大柴胡汤及拆方。造模结束后,取小肠组织,电镜观察细胞间紧密连接情况,采用HE染色、油红O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结果:模型组肠细胞间隙明显增大,紧密连接程度降低,各给药组细胞间隙均有不同程度地减小,以全方组最为显著;正常组大鼠肝细胞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部分肝细胞呈气球样变性,见不同程度脂滴形成,各给药组较模型组脂滴情况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大柴胡汤及其拆方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NAFLD模型大鼠肝细胞脂肪变及肠细胞紧密连接情况,并以全方共用效果尤著,疏肝利胆、健脾化痰、通腑泄浊等治法联合运用对改善NAFLD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胡汤 方剂要素 拆方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肠轴 形态学 电镜 油红o染色
下载PDF
不同种类脂肪酸对延边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脂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军芳 闫研 +6 位作者 崔岩 孙斌 王英 孙建富 金鑫 严昌国 李香子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92-999,共8页
试验旨在探究用同一浓度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单体(油酸、硬脂酸、棕榈油酸及棕榈酸)处理延边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BSC),研究其对脂肪生成相关基因表达及脂滴形成的影响。从18月龄延边黄牛半膜肌中分离提取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分... 试验旨在探究用同一浓度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单体(油酸、硬脂酸、棕榈油酸及棕榈酸)处理延边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BSC),研究其对脂肪生成相关基因表达及脂滴形成的影响。从18月龄延边黄牛半膜肌中分离提取骨骼肌卫星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分化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0μmol/L油酸(OA)、硬脂酸(SA)、棕榈油酸(POA)和棕榈酸(PA)培养96 h,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生成情况,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与脂肪生成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1(SREBP1)、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的表达。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所有的脂肪酸处理组细胞均有脂滴形成,油酸和棕榈油酸处理组相对于棕榈酸和硬脂酸处理组在肌管内形成的脂滴数量更多,且脂滴的形态较大。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延边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中添加油酸和棕榈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增加了与脂肪合成相关基因PPARγ、SREBP 1、C/EBPα的表达,抑制了SCD基因的表达;添加饱和脂肪酸(硬脂酸和棕榈酸)则在促进PPARγ、SREBP 1、C/EBPα基因表达的同时也显著增加了SCD基因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添加脂肪酸可以诱导延边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向脂肪细胞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黄牛 骨骼肌卫星细胞 脂肪酸 脂滴 油红o染色
下载PDF
亚砷酸钠对人正常肝细胞脂质代谢及因子调控的作用
15
作者 田侦丽 张小旭 +1 位作者 方兴艳 谢婷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956-4964,共9页
背景:肝脏作为砷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成为砷毒性作用机制相关研究的焦点。目的:探讨亚砷酸钠对人正常肝细胞脂质代谢、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MIHA正常人肝细胞株暴露于0,10,20,30μmol/L亚砷酸钠48 h,光学... 背景:肝脏作为砷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成为砷毒性作用机制相关研究的焦点。目的:探讨亚砷酸钠对人正常肝细胞脂质代谢、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MIHA正常人肝细胞株暴露于0,10,20,30μmol/L亚砷酸钠48 h,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单试剂COD-PAP法、单试剂GPO-PAP法及酶微板法检测细胞上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总胆汁酸水平,油红O染色法检测细胞内脂质含量,Edu-488渗入法检测细胞增殖,PI染色法及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结合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核因子4α、胆固醇7α-羟化酶及法尼醇X受体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0μmol/L亚砷酸钠)相比,随着亚砷酸钠浓度的增加:MIHA细胞活性逐渐降低;细胞上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逐渐增高,总胆汁酸水平逐渐降低;细胞内脂质含量逐渐增多;细胞停滞于S期及G_2/M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多;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肝细胞核因子4α mRNA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胆固醇7α-羟化酶与法尼醇X受体mRNA表达水平下降;肝细胞核因子4α、胆固醇7α-羟化酶、法尼醇X受体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下降;(2)亚砷酸钠具有细胞毒性,显著降低MIHA细胞活性,诱导细胞脂肪变性,阻滞细胞增殖,诱发细胞凋亡等损伤;亚砷酸钠可下调肝细胞核因子4α蛋白表达以及胆固醇7α-羟化酶、法尼醇X受体的转录和蛋白表达,进一步引起肝细胞的脂质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钠 MIHA细胞 胆固醇7Α-羟化酶 法尼醇X受体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油红o染色 脂质代谢
油红O染色在斑马鱼体内脂质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侃 王长谦 +4 位作者 范虞琪 韩志华 汪月 高霖 曾华甦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索油红O在斑马鱼体内脂质染色中的技术方法。方法取受精后4d的斑马鱼幼鱼,4%多聚甲醛固定12h后,用油红0工作液对整鱼进行染色,比较不同的染色时间及不同的染料浓度对油红O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斑马鱼脑组织、卵黄囊、鱼鳔及血管... 目的探索油红O在斑马鱼体内脂质染色中的技术方法。方法取受精后4d的斑马鱼幼鱼,4%多聚甲醛固定12h后,用油红0工作液对整鱼进行染色,比较不同的染色时间及不同的染料浓度对油红O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斑马鱼脑组织、卵黄囊、鱼鳔及血管内的脂质被油红O染色。油红0液浓度0.3%、染色时间3h时斑马鱼整鱼油红O染色效果较好。结论油红O可对斑马鱼体内的脂质进行染色,可用于斑马鱼脂代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脂质 油红o染色
下载PDF
斑马鱼血管内脂代谢研究方法的构建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侃 王长谦 +4 位作者 范虞琪 韩志华 汪月 高霖 曾华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8-403,共6页
目的构建系统的斑马鱼血管内脂代谢的研究方法。方法利用油红O染色、荧光探针标记、直接血脂检测等方法研究斑马鱼胚胎、幼鱼、成鱼等不同发育时期血管内的脂质代谢,以及不同饮食对斑马鱼血脂的影响。结果油红可将斑马鱼胚胎血管内的脂... 目的构建系统的斑马鱼血管内脂代谢的研究方法。方法利用油红O染色、荧光探针标记、直接血脂检测等方法研究斑马鱼胚胎、幼鱼、成鱼等不同发育时期血管内的脂质代谢,以及不同饮食对斑马鱼血脂的影响。结果油红可将斑马鱼胚胎血管内的脂质染色,荧光探针可荧光标记斑马鱼胚胎血管内的胆固醇。喂食蛋黄液可升高斑马鱼幼鱼的血脂水平,油红O染色可反映这种血脂的变化。高胆固醇饮食可升高斑马鱼幼鱼血管内胆固醇水平,荧光探针可标记幼鱼血管内胆固醇的变化。血脂检测显示高脂饮食的斑马鱼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高于普通饮食的斑马鱼。结论本研究利用油红O染色、荧光探针标记及血脂检测等技术构建了斑马鱼不同发育阶段血管内脂代谢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脂代谢 油红o染色 荧光探针标记
下载PDF
松材线虫脂滴4种染色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林玲 周湘 +2 位作者 胡加付 林海萍 郭恺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8-882,共5页
【目的】从4种脂滴染色方法中筛选最适合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脂滴染色方法。【方法】采用苏丹黑B染色、尼罗红染色、油红O染色和后置油红O染色等4种染色方法来固定和表征松材线虫体内脂滴的分布,对染色后的线虫进行显... 【目的】从4种脂滴染色方法中筛选最适合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脂滴染色方法。【方法】采用苏丹黑B染色、尼罗红染色、油红O染色和后置油红O染色等4种染色方法来固定和表征松材线虫体内脂滴的分布,对染色后的线虫进行显微观察和拍摄,并用ImageJ软件对皮下和肠道内染色的脂滴像素进行统计。【结果】4种脂滴染色方法对松材线虫的脂滴都有一定的染色效果。显微拍照后观察脂滴与ImageJ软件图像处理后像素强度比较结果显示:苏丹黑B染色脂滴像素为200.00×10^(17) m^(2),尼罗红染色脂滴像素41.64×10^(12) m^(2),油红O染色脂滴像素52.12×10^(17) m^(2),后置油红O染色脂滴像素83.85×10^(17) m^(2)。苏丹黑B染色脂滴平均像素强度最高,尼罗红染色脂滴平均像素强度最低,而后置油红O法染色脂滴经计算转换产生了与原始图像一致的表征,实现单个脂滴的良好分离。【结论】综合染色方法的简易、染色时间的长短和染色后的效果,改良后的后置油红O法是最佳的松材线虫脂滴染色方法,能清晰显示脂滴大小及分布。图4表1参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脂滴染色 尼罗红染色 油红o染色 苏丹黑B染色 后置油红o染色
下载PDF
使用油红O显现潮湿纸张上的油脂手印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浩 《辽宁警专学报》 2012年第2期81-84,共4页
通过使用物理显影液(PD)和油红O(ORO)试剂在潮湿纸张上做了指纹显现效果的比对,发现ORO在热敏纸和白纸上比PD表现出更好的效果,但是牛皮纸上效果不明显。ORO很少破坏物证,可作为潮湿纸张上指纹显现的良好方法。
关键词 油红o 潮湿纸张 手印
下载PDF
油红O染色原代未活化胰腺星状细胞脂肪滴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元瑜 水楠楠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观察油红O染色原代培养的未活化胰腺星状细胞脂肪滴,并予鉴定。方法选取接种于6孔板中培养4天的原代未活化胰腺星状细胞,予100g/L甲醛液固定,磷酸盐缓冲液漂洗后,加入5g/L油红O饱和液染色,镜下动态观察。胞浆内的脂肪滴一旦着色,即... 目的观察油红O染色原代培养的未活化胰腺星状细胞脂肪滴,并予鉴定。方法选取接种于6孔板中培养4天的原代未活化胰腺星状细胞,予100g/L甲醛液固定,磷酸盐缓冲液漂洗后,加入5g/L油红O饱和液染色,镜下动态观察。胞浆内的脂肪滴一旦着色,即可洗去油红,苏木素衬染胞核,漂洗分化脱色后镜下成像。结果未活化的胰腺星状细胞脂肪滴被油红0染成鲜艳的红色,大小不一的串珠样"油珠子"分散于胞质中,簇集成"环状",呈戒环样包绕在细胞核周围。结论油红染色原代未活化胰星状细胞脂肪滴是鉴定该细胞的重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未活化胰腺星状细胞 油红o 细胞显微摄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