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相驱油剂应用方法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陈晓彦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88,共4页
目前,对于胜利油田聚合物驱后油藏和三、四类苛刻油藏的开发尚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针对此类油藏特点,提出了研发新型化学剂及驱油体系的设计思路。研制了耐温抗盐、扩大波及能力强的新型非均相驱油剂——PPG,通过产品结构设计及性能评... 目前,对于胜利油田聚合物驱后油藏和三、四类苛刻油藏的开发尚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针对此类油藏特点,提出了研发新型化学剂及驱油体系的设计思路。研制了耐温抗盐、扩大波及能力强的新型非均相驱油剂——PPG,通过产品结构设计及性能评价试验,优选出性能优良的PPG产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PPG—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多元复合驱油体系的设计路线,考察了PPG与聚合物、表面活性剂间的相互作用及增效规律,通过物模实验对比了不同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具有很强的扩大波及能力和洗油能力,可有效开发低渗透区域,进入聚合物波及不到的剩余油富集区域,使采收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G 化学驱 驱油体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油藏注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提高采收率实验 被引量:18
2
作者 秦正山 周建良 谢晶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8-632,共5页
致密砂岩油藏由于储层物性较差及地层能量不足,自然产能较低,因此需要研究合理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以改善此类油藏的开发效果。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了具有良好界面活性的非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FT-121,和能够有效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的润湿反... 致密砂岩油藏由于储层物性较差及地层能量不足,自然产能较低,因此需要研究合理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以改善此类油藏的开发效果。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了具有良好界面活性的非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FT-121,和能够有效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的润湿反转剂FZJ-14,并将两者进行复配,形成了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评价了该驱油体系的注入时机对提高驱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注入压力稳定后,转注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仅能起到降低注入压力的作用,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较小,最终驱油效率仅为37.3%;在注入压力最大时,转注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提高驱油效率的幅度较大,最终驱油效率为50.8%;而不采用前期水驱,直接注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提高驱油效率的幅度最大,最终驱油效率可以达到65.6%。因此,致密砂岩储层越早注入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提高驱油效率的幅度就越大。这说明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能够在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前,通过降低界面张力、改变润湿性、乳化作用及增大波及体积等方式来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油藏 表面活性剂 润湿反转剂 驱油体系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碱复配体系的界面性能及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郑江鹏 梁生康 +4 位作者 石晓勇 林军章 汪卫东 宋永亭 曹嫣镔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77,共6页
本文以油-水界面张力为指标,考察了碳酸钠质量分数(WNa2O3)在0.0%~1.2%时,鼠李糖脂(RL)和槐糖脂(SL)两种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界面性能,进而通过岩芯驱替模拟实验考察具有不同界面性能的复配体系对胜利原油的驱替效... 本文以油-水界面张力为指标,考察了碳酸钠质量分数(WNa2O3)在0.0%~1.2%时,鼠李糖脂(RL)和槐糖脂(SL)两种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界面性能,进而通过岩芯驱替模拟实验考察具有不同界面性能的复配体系对胜利原油的驱替效果.结果表明,WNa2CO3≥0.2%时和WNa2CO3≥0.6%时,RL/SL/Na2CO3复配体系动态界面张力和平衡界面张力即可分别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数量级范围.模拟岩芯驱替实验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时,胜利原油的采收率可显著提高22.80%~30.30%.同时,RL/SL/Na2CO3复配驱油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较单独Na2CO3驱油体系高2倍左右,表明RL/SL/Na2CO3复配后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碳酸钠 界面张力 驱油体系 驱油效果
下载PDF
原油组分对驱油体系界面性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鹿守亮 田燕春 +1 位作者 王明宏 杨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83,共2页
对大庆油田不同地区原油族组成进行了分析,并测量了胶质沥青质含量不同的原油与三元体系间的界面张力。结果表明,将原油分离出的各组分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表面活性剂ORS41及三元复合体系作用,其界面张力有明显的差别,这说明在与三元... 对大庆油田不同地区原油族组成进行了分析,并测量了胶质沥青质含量不同的原油与三元体系间的界面张力。结果表明,将原油分离出的各组分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表面活性剂ORS41及三元复合体系作用,其界面张力有明显的差别,这说明在与三元驱油体系形成超低界面张力时,原油性质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组分 界面张力 驱油体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注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向辉 冯宁 +1 位作者 职文栋 马迪娜·马吾提汗 《化学工程师》 CAS 2022年第5期42-45,95,共5页
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后仍有大量原油残留在地层孔隙中,注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提高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后的采收率。以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SK-1为主要处理剂,并结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研究出了一套适合低渗透油藏的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室... 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后仍有大量原油残留在地层孔隙中,注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提高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后的采收率。以新型双子表面活性剂GSK-1为主要处理剂,并结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研究出了一套适合低渗透油藏的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室内评价了其综合性能。结果表明,该驱油体系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乳状液放置120min后析水率仍低于30%,稳定性较好;驱油体系还具有良好的润湿反转性能,储层岩心经过浸泡48h后,其表面接触角可以由110.3°降低至50.4°;在天然岩心水驱后继续注入0.5PV的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能使采收率继续提高15%以上,驱油效果较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区块内5口采油井采取表面活性剂驱油措施后,日产油量显著提升,平均提升幅度均在2倍以上,达到了良好的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双子表面活性剂 驱油体系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渤海S油田化学驱驱油体系渗流机理及提高采收率特性 被引量:8
6
作者 兰夕堂 赵文森 +2 位作者 刘长龙 张璐 符扬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8-154,共7页
为筛选出最适合渤海S油田的驱油体系,采用不同实验方法对该油田目前使用的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交联聚合物(HPAM+Cr 3+)、新型聚表剂(JBJ-1)驱油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分析4类驱油体系的分子结构形态、分子线团尺... 为筛选出最适合渤海S油田的驱油体系,采用不同实验方法对该油田目前使用的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交联聚合物(HPAM+Cr 3+)、新型聚表剂(JBJ-1)驱油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分析4类驱油体系的分子结构形态、分子线团尺寸、流变性、注入运移能力和驱油效率等。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JBJ-1具有明显的网络结构,且降解前后JBJ-1均具有相对较大的水动力学半径,表明其良好的抗剪切性能,同时JBJ-1还表现出最大的表观黏度和弹性模量以及优异的微观和宏观驱油性能,在水驱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19.88个百分点。新型聚表剂具有比普通化学驱体系更好的增黏能力和抗剪切性,有助于改善地层的渗流阻力和驱油能力,可进一步推动化学驱石油储量动用,满足目前渤海S油田的生产需求。但在矿场试验中,应考虑其浓度的优化,以保证其注入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驱 驱油体系 提高采收率 渗流特性 驱油效果 渤海S油田
下载PDF
压裂-驱油一体化工作液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曾慧勇 陈立峰 +3 位作者 陈亚东 李岗 毛志强 刘靓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2-170,共9页
随着石油工业对降低成本、绿色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对于兼具压裂、驱油双重功效的工作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研究压裂-驱油一体化工作液体系,综述了返排液驱油体系和驱油压裂液体系的组成、驱油性能研究现状及现场应用情况... 随着石油工业对降低成本、绿色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对于兼具压裂、驱油双重功效的工作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研究压裂-驱油一体化工作液体系,综述了返排液驱油体系和驱油压裂液体系的组成、驱油性能研究现状及现场应用情况,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返排液驱油体系的构建均基于清洁压裂液尤其是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清洁压裂液;驱油压裂液体系包括清洁驱油压裂液体系、聚合物驱油压裂液体系、滑溜水驱油压裂液体系及其他类型驱油压裂液体系,其中驱油增效性清洁压裂液是最具潜力的。降低成本、增强耐高温性能、加强微观结构和静、动态流变性能机理研究是压裂-驱油一体化工作液未来研究的关键。对现场应用与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完善压裂液返排液驱油体系也是未来的重要工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液 返排液 驱油体系 压裂液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无碱中相复合驱体系实验 被引量:2
8
作者 韩旭 王正茂 +5 位作者 姜国庆 阎逸群 黄佳 李思源 周小松 谭效党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40-1150,共11页
目前,大庆油田以界面张力测量为主的驱油体系评价方法所筛选的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体系不能与原油形成中相微乳液,驱油效率低。同时,由于体系中碱的存在导致管线、泵易产生腐蚀、结垢和采出液出现乳化严重破乳难等问题... 目前,大庆油田以界面张力测量为主的驱油体系评价方法所筛选的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体系不能与原油形成中相微乳液,驱油效率低。同时,由于体系中碱的存在导致管线、泵易产生腐蚀、结垢和采出液出现乳化严重破乳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优选了两种高效稳定的表面活性剂工业产品(脂肪醇聚氧丙烯醚硫酸盐-AES和烷基苯磺酸盐-ABS),按质量比1:1复配,并在驱油体系中采用盐(NaCl)代替碱(Na_(2)CO_(3))开展相态实验。相态实验结果表明,NaCl-AES/ABS和Na_(2)CO_(3)-AES/ABS两种驱油体系与大庆原油混合后均可形成中相微乳液。贝雷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含盐量条件下,NaCl-AES/ABS-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驱油体系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44.6%(以原油地质储量计),最终采收率达83.3%,Na_(2)CO_(3)-AES/ABS-HPAM驱油体系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43.1%,最终采收率为82.9%,两者提高采收率幅度基本相当。NaCl-AES/ABS/HPAM驱油体系可比大庆油田在用的Na_(2)CO_(3)-石油磺酸盐(PS)-HPAM驱油体系提高采收率23.2%。同时,驱油体系中采用NaCl代替了Na_(2)CO_(3),避免了碱的负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盐 表面活性剂 相行为 中相微乳液 驱油体系 驱油效果
原文传递
低渗油藏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优选 被引量:6
9
作者 郭继香 高鲜花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940-944,共5页
针对低渗油藏渗流阻力大、注水压力高及水驱采收率偏低的问题,通过性能评价,优选一种适合该类油藏的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以研制的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GJ剂)为主剂,其它表面活性剂为助剂,分别考察其油水界面张力、润湿性、防膨性、洗... 针对低渗油藏渗流阻力大、注水压力高及水驱采收率偏低的问题,通过性能评价,优选一种适合该类油藏的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以研制的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GJ剂)为主剂,其它表面活性剂为助剂,分别考察其油水界面张力、润湿性、防膨性、洗油效率、驱油效率。结果表明,GJ+YJ体系与原油界面张力为6.15×10-3mN/m,该体系可使油湿岩片接触角由76.80°降低至48.83°,防膨率达66.63%,洗油效率为61.28%,驱油效率提高11.80%。因此,GJ+YJ体系在低渗油藏改善水驱效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驱油体系 性能评价 润湿性 防膨率 驱油效率
下载PDF
大排量深抽减载抽油泵研制
10
作者 任向海 李楠 +3 位作者 李晶辉 杨志 彭振华 丁雯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针对顺北油田等超深油气田开发开采需求加大的现状,提出了排量大于100 m^(3)∕d、泵挂深度大于3000 m的有杆泵大排量深抽需求。为此,研制了大排量深抽减载抽油泵,其进油阀安装在柱塞上随柱塞运动,出油阀安装在泵筒下部;进油阀座在阀球上... 针对顺北油田等超深油气田开发开采需求加大的现状,提出了排量大于100 m^(3)∕d、泵挂深度大于3000 m的有杆泵大排量深抽需求。为此,研制了大排量深抽减载抽油泵,其进油阀安装在柱塞上随柱塞运动,出油阀安装在泵筒下部;进油阀座在阀球上方,依靠弹簧力提供阀球的初始关闭力。上冲程过程中,液柱载荷主要作用在下部出油阀上并由泵筒、油管承担,以降低悬点最大载荷;下冲程过程中,液柱载荷主要作用在柱塞上,以降低悬点最小载荷。通过对大排量深抽减载泵结构、工作原理和受力情况等进行分析,推导出悬点载荷计算公式,设计了弹簧结构参数,验证了新型大排量深抽减载泵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泵 减载设计 大排量 深抽 抽油系统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下不同储层岩石结垢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淑君 解珺 +3 位作者 李云朋 姜天阳 陈文萍 陈佩佩 《化学与粘合》 CAS 2019年第3期207-210,223,共5页
对三元复合体系对储层结垢规律的探索,是进一步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油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解三元复合体系在驱油过程中对储层结垢的影响,结合结垢形成的原理,通过模拟储层环境,利用强碱和弱碱两种三元复合体系对储层的结垢规律进行... 对三元复合体系对储层结垢规律的探索,是进一步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油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解三元复合体系在驱油过程中对储层结垢的影响,结合结垢形成的原理,通过模拟储层环境,利用强碱和弱碱两种三元复合体系对储层的结垢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强碱还是弱碱三元复合体系,在注入通过采出井,pH值都有所下降,同时在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下,储层形成的结垢程度要低于强碱。由此说明低渗透油藏驱油中应采用弱碱的驱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体系 碳酸盐 强碱
原文传递
OCS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东红 辛浩川 +1 位作者 崔晓东 谢慧专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7年第4期1-3,7,共4页
测定了OCS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在大庆油田评价浓度范围内,考察了碱的类型与浓度、OCS浓度以及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对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碱(NaOH)体系比弱碱(Na2CO3)体系更容易形成超低界... 测定了OCS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在大庆油田评价浓度范围内,考察了碱的类型与浓度、OCS浓度以及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对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碱(NaOH)体系比弱碱(Na2CO3)体系更容易形成超低界面张力(10-3mN/m),即体系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的时间较短;高浓度碱体系比低浓度碱体系更容易形成超低界面张力;弱碱条件下,OCS表面活性剂浓度变化对动态界面张力有一定的影响;而强碱条件下则没有明显的影响;聚合物HPAM的引入使得不同体系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的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S表面活性剂 驱油体系 动态界面张力 大庆原油
下载PDF
微乳液化学驱油提高采收率室内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梅艳 董越 +1 位作者 刘强 陈玉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1212-1215,1223,共5页
在高含水驱油阶段,储层中仍有超过一半的剩余油未被驱动,剩余油分布复杂导致现场开采难度极大,微乳液驱油技术可以有效驱动储层中的剩余油。室内复配出一套微乳液体系,并对该体系的粒径分布与油水界面张力性质进行研究,通过岩心模型驱... 在高含水驱油阶段,储层中仍有超过一半的剩余油未被驱动,剩余油分布复杂导致现场开采难度极大,微乳液驱油技术可以有效驱动储层中的剩余油。室内复配出一套微乳液体系,并对该体系的粒径分布与油水界面张力性质进行研究,通过岩心模型驱替实验,对比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及不同相态微乳液体系驱油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室内复配的微乳液体系微乳液粒子直径分布在27~87 nm范围内,并且粒径尺寸主要分布在48~70 nm之间,其符合微乳液的基本结构模型,能够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10^(-3)mN·m^(-1)量级;岩心吞吐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其中微乳液体系效果最佳,中相、下相、上相微乳液采收率增幅分别为28.6%、23.9%、21.7%,与SDS溶液吞吐采收率相比,分别增加18.6%,14.2%,11.8%。在高含水期,微乳液体系具有高效动用剩余油的性能。微乳液驱油方式为高含水期储层剩余油高效开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微乳液 驱油体系 室内研制 性能评价
下载PDF
输油泵在油气集输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潘宏文 王秀华 +1 位作者 王在强 巨亚锋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37,共3页
根据长庆油田采油二厂输油泵的使用现状,对几种输油泵的使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场应用表明,YD系列、DYK系列离心泵以及DY系列电动往复泵具有性能好、故障率低等优点,能够满足集输系统的工艺要求。
关键词 输油泵 柱塞泵 离心泵 集输
下载PDF
低渗油藏自乳化驱油体系研制与性能研究
15
作者 崔向东 董晓东 +2 位作者 郭鹏超 张向宇 刘玉婷 《化学工程师》 CAS 2023年第10期60-63,共4页
低渗透油气藏存在着储层物性差、小孔喉、毛管力大以及强贾敏效应,常规水驱工艺的采收率较低。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快速自乳化原油的增效驱油方法,合成出一种具有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DZRH,将其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利用分子间的协同... 低渗透油气藏存在着储层物性差、小孔喉、毛管力大以及强贾敏效应,常规水驱工艺的采收率较低。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快速自乳化原油的增效驱油方法,合成出一种具有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DZRH,将其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利用分子间的协同增效作用,于室内配制出适用于低渗油藏的3000mg·L^(-1)的DZRH/LHSB自乳化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通过低渗岩芯物理模拟驱替实验表征其驱油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可快速自乳化原油形成平均液滴粒径约为0.2μm的乳状液,并且粒径分布较为均匀;该驱油体系可在较大的浓度和复配摩尔比范围内维持极低的油水界面张力,水溶性良好。该自乳化驱油体系可在水驱后有效启动剩余油,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12.89%~14.56%,可为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自乳化 驱油体系 室内研制 性能评价 原油采收率
下载PDF
氟表面活性剂对驱油剂复配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晶 丁丽芹 王小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77,共4页
研究了醇胺盐型阴离子氟表面活性剂(FC-1)、甜菜碱型两性离子氟表面活性剂(FC-2)、羧酸盐型阴离子氟表面活性剂(FC-5)对驱油剂复配体系OP10-AES油水界面活性及耐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C-1、FC-2和FC-5均可提高OP10-AES与长2原油间的... 研究了醇胺盐型阴离子氟表面活性剂(FC-1)、甜菜碱型两性离子氟表面活性剂(FC-2)、羧酸盐型阴离子氟表面活性剂(FC-5)对驱油剂复配体系OP10-AES油水界面活性及耐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C-1、FC-2和FC-5均可提高OP10-AES与长2原油间的油水界面活性和耐盐性能,其中FC-2的促进作用最显著。碳氟和碳氢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类型决定油水界面吸附行为和界面活性。驱油剂体系OAF2(0.6%OP-10、0.5%AES、0.04%FC-2)的油水界面活性和耐盐性最优,驱油剂体系OAF1(0.6%OP-10、0.5%AES、0.04%FC-1)和OAF5(0.6%OP-10、0.5%AES、0.04%FC-5)的界面活性和耐盐性相当。当盐溶液NaCl-MgCl2-CaCl2浓度大于37.607 g/L及配液用水为东仁沟、姬嫄采出水时,OAF5因反离子较小,界面活性和耐盐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表面活性剂 驱油剂 油水界面张力 耐盐性
下载PDF
胜坨油田二区提高采收率方法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怀艳 李秀兰 +1 位作者 曹绪龙 王宝瑜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6年第1期33-40,共8页
为寻找适应于胜坨油藏条件的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在实验室内开展了聚合物驱、复配驱、聚合物交联技术及堵驱结合等方法的实验研究。本文着重叙述了各种驱油体系的筛选及其基本性能实验,以及各驱油体系的驱油效率实验,并对实验结果... 为寻找适应于胜坨油藏条件的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在实验室内开展了聚合物驱、复配驱、聚合物交联技术及堵驱结合等方法的实验研究。本文着重叙述了各种驱油体系的筛选及其基本性能实验,以及各驱油体系的驱油效率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透油藏 聚合物驱油 聚合物交联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复配型表面活性剂与碱/聚合物三元驱油体系的筛选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雅萍 于涛 +2 位作者 刘家林 郭丽娜 郭冬梅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0年第1期24-26,共3页
针对辽河油田某特定区块油藏特征和油品性质,对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重烷基苯磺酸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壬基醚、碱Na2CO3及疏水型聚合物进行复配,对复配体系与原油间界面活性和溶液增粘能力进行实验研究,应用正交实验法进行实... 针对辽河油田某特定区块油藏特征和油品性质,对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重烷基苯磺酸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壬基醚、碱Na2CO3及疏水型聚合物进行复配,对复配体系与原油间界面活性和溶液增粘能力进行实验研究,应用正交实验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通过直接比较和计算分析等方法得出最佳配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0.1%~0.12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15%,Na2CO31.6%~1.8%,疏水型聚合物0.12%。该驱油体系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长期热稳定性较好,而且解决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盐析现象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损失大、需要的碱含量高、溶解性能差等问题,同时拓宽了表面活性剂、碱剂在复合驱油体系中的使用含量范围,筛选出的复配型驱油体系适应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实验法 复配型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油体系 界面张力 粘度
下载PDF
萨中油田四种驱油体系对油藏适应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进祥 孙学法 +5 位作者 卢祥国 张云宝 肖龙 谢坤 王婷婷 赵劲毅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5期14-22,共9页
为保证化学驱在大庆油田顺利实施,开展了相同条件下聚合物溶液、聚表二元体系、强碱三元复合体系和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的黏度、分子聚集体尺寸(Dh)、分子聚集体形态和岩心渗透率极限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体系的黏度和Dh大... 为保证化学驱在大庆油田顺利实施,开展了相同条件下聚合物溶液、聚表二元体系、强碱三元复合体系和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的黏度、分子聚集体尺寸(Dh)、分子聚集体形态和岩心渗透率极限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体系的黏度和Dh大小顺序为聚表二元>聚合物溶液>弱碱三元>强碱三元;而岩心渗透率极限大小顺序为聚表二元>强碱三元>聚合物溶液>弱碱三元,这是因为Dh越大,驱油体系能通过的岩心渗透率越大,渗透率极限越大。但强碱三元与岩心中矿物反应,堵塞岩石孔道,导致其渗透率极限增大。四种驱油体系黏度和渗透率极限均随剪切强度增加而下降,但剪切作用使聚合物分子发生定向排列,从而使驱油体系中Dh受到剪切后变化规律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体系 油藏适应性 分子聚集体尺寸 分子聚集体形态 渗透率极限
下载PDF
支化预交联凝胶颗粒与降黏剂复合体系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实验研究
20
作者 刘欢 何宏 +5 位作者 元福卿 于群 刘文正 马骁锐 陈丽君 方吉超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52,58,共7页
针对普通稠油油藏水驱开发过程中水油流度比高和热采开发效益差等问题,构建了支化预交联凝胶颗粒(B-PPG)与降黏剂复合体系,评价了降黏剂及复合体系性能,并通过填砂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降黏剂驱、B-PPG驱和复合体系驱提高采收率能力。结... 针对普通稠油油藏水驱开发过程中水油流度比高和热采开发效益差等问题,构建了支化预交联凝胶颗粒(B-PPG)与降黏剂复合体系,评价了降黏剂及复合体系性能,并通过填砂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降黏剂驱、B-PPG驱和复合体系驱提高采收率能力。结果表明:在70℃条件下,降黏剂JN与稠油间的平衡界面张力为0.0112 mN/m;在油水体积比3∶7条件下,降黏剂与稠油形成稳定的O/W乳状液体系,且降黏率高达95.1%。相比单一降黏剂和B-PPG,复合体系黏度增加且乳化降黏性能增大。B-PPG驱采收率增值为12.7%,高于降黏剂的7.5%。相比降黏剂,复合体系具有更好的提高采收率能力,先注B-PPG后注降黏剂采收率增值最高为20.9%;B-PPG和降黏剂同时注入效果次之为16.2%;先注降黏剂后注B-PPG最低为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 支化预交联凝胶颗粒 降黏剂 复合体系 提高采收率 普通稠油油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