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在斜仰卧截石位下治疗鹿角形结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5
1
作者 李天 许可慰 +6 位作者 谢清灵 江先汉 李逊 赵风进 刘一帆 殷羽飞 黄奕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25-2028,共4页
目的探讨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URS),在斜仰卧截石位下,治疗肾鹿角形结石(S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87例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鹿角形结石患者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URS),在斜仰卧截石位下,治疗肾鹿角形结石(S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87例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鹿角形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87例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PCNL与FURS联合组(n=44)及MPCNL对照组(n=43)。将两组的结石清除率、围手术期参数、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结石类型及大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手术平均时间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血红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上,联合组均优于MPCNL组(P <0.05)。联合组首次术后结石清除率及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结石清除率均高于MPCN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MPCNL联合FURS治疗鹿角形结石,可提高手术的结石清除率,同时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出血风险。在斜仰卧截石位状态下,利用MPCNL联合FURL治疗鹿角形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形结石 斜仰卧截石位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联合治疗
下载PDF
斜仰卧-截石位双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招云亮 王跃强 +8 位作者 张贵福 高媛 田雨 马真 杨智明 黄曦 卫娜 杨剑兵 杨龙雨禾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8年第8期656-658,共3页
目的:研究斜仰卧-截石位双镜联合(肾镜联合顺-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使用斜仰卧-截石位双镜联合治疗的7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资料,观察碎石、取石效果。结果:69例患者一期手术中双镜联合... 目的:研究斜仰卧-截石位双镜联合(肾镜联合顺-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使用斜仰卧-截石位双镜联合治疗的7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资料,观察碎石、取石效果。结果:69例患者一期手术中双镜联合治疗肾结石(69例均使用顺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其中23例顺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后同期逆行输尿管软镜治疗残留结石),7例二期手术中双镜联合治疗结石。一期手术时间65~133min,平均(95.66±15.21)min,结石清除率为90.7%(69/76);二期手术时间55~106min,平均(73.26±11.33)min,结石清除率96.1%(73/76)。3例患者二期手术后仍有残留结石,术后1个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1例结石完全排出,2例残留结石直径大小0.6~0.9cm。结论:斜仰卧-截石位双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迅速,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高,患者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仰卧-截石位 复杂性肾结石 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
原文传递
斜仰卧截石位下超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2.0~3.0 cm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丁琪 范波 +4 位作者 朱海亮 范志江 李锋 屠文健 金晓华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759-763,共5页
目的比较斜仰卧截石位下Ⅰ期超微通道经皮肾镜(SMP)联合输尿管软镜(FURL)与单纯FURL治疗2.0~3.0 cm肾结石的疗效,探讨斜仰卧截石位下双镜联合(SMP联合FURL)治疗2.0~3.0 cm肾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5月... 目的比较斜仰卧截石位下Ⅰ期超微通道经皮肾镜(SMP)联合输尿管软镜(FURL)与单纯FURL治疗2.0~3.0 cm肾结石的疗效,探讨斜仰卧截石位下双镜联合(SMP联合FURL)治疗2.0~3.0 cm肾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收治的2.0~3.0 cm肾结石患者55例,其中47例为复杂性肾结石。所有患者中,肾盂漏斗部夹角≤30°的肾下盏结石14例。23例采用双镜联合(SMP联合FURL)治疗(双镜联合组),32例行FURL治疗(FURL组)。对两组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双镜联合组平均血红蛋白下降值[(16.30±10.17)g/L]、术后住院时间[(5.35±1.61)d]、住院费用[(22481±2234)元]均高于FURL组[(6.94±6.61)g/L、(3.19±1.26)d、(18209±258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79.57±8.52)min vs.(79.22±3.8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复查CT,双镜联合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FURL组(91.30%vs.65.63%,P=0.027)。而两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21.74%vs.21.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联合组接受再治疗1例(4.35%),FURL组接受再治疗5例(15.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仰卧截石位下超微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2.0~3.0 cm肾结石具有结石一期清除率高、且与FURL相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肾结石 双镜联合 斜仰卧截石位 超微通道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
下载PDF
经皮肾通道顺行输尿管软/硬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帛 武国军 +5 位作者 李振宇 袁建林 郑万祥 杨力军 王福利 刘飞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1期64-68,80,共6页
目的探讨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通道顺行输尿管软/硬镜联合输尿管镜置入双J管治疗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失败的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5例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患... 目的探讨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通道顺行输尿管软/硬镜联合输尿管镜置入双J管治疗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失败的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5例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患者的资料,上述患者均因常规逆行膀胱镜或输尿管镜置双J管失败,进而以斜仰卧截石位利用经皮肾通道顺行输尿管软/硬镜联合输尿管镜置入双J管。结果25例患者(32侧输尿管梗阻)中,1例因肿瘤侵犯输尿管造成双侧输尿管管腔完全闭塞,双J管置入失败。其余24例均成功放置双J管(成功率93.7%)。手术时间平均(57.4±22.4)min,平均住院时间(5.5±1.9)d,术中无严重肾出血,无输尿管穿孔及撕脱。术后6~14 d拔除肾造瘘管,拔除肾造瘘管后随访12个月,肾积水缓解。结论斜仰卧截石位皮肾通道顺行输尿管软/硬镜联合输尿管镜置入双J管治疗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失败的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仰卧截石位 输尿管梗阻 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
原文传递
改良斜仰卧截石位下双镜联合处理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理 徐建华 +2 位作者 杨元强 项国栋 周清臣 《安徽医学》 2023年第12期1436-1439,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斜仰卧截石位下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处理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于南京江北医院收治的65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改良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联合软镜组... 目的探讨改良斜仰卧截石位下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处理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于南京江北医院收治的65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改良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联合软镜组(观察组)35例和先截石位后俯卧位经皮肾镜组(对照组)30例。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清石率、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9、-8.999、-2.578,P均<0.05)。两组患者结石均基本清除,其中对照组有3例患者行二期软镜碎石术,两组清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8,P=0.498)。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27,χ^(2)=6.951,P均<0.05)。结论改良斜仰卧截石位下双镜联合处理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再手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肾结石 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 斜仰卧截石位
下载PDF
斜仰卧截石位下I期双镜联合与单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海亮 石轶 +2 位作者 金晓华 丁琪 范波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斜仰卧截石位下I期双镜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与单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01月一2022年03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收治的50例复杂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目的比较分析斜仰卧截石位下I期双镜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与单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01月一2022年03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收治的50例复杂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研究组25例患者,斜仰卧截石位下同时采用单通道(18F)经皮肾镜和逆行输尿管软镜,进行双镜联合碎石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斜卧位下采用单通道(18F)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血红蛋白下降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结石清除率、血红蛋白下降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费用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仰卧截石位下I期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碎石能够有效地提高复杂肾结石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明显降低手术的出血风险,是复杂肾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镜联合 复杂性肾结石 单通道经皮肾镜 斜仰卧截石位
下载PDF
头高臀低20°斜卧位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患者结石残留和生命体征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妍 刘青 张丽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2941-2944,共4页
目的探讨头高臀低20°斜卧位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9月至2022年7月,选取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9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截石位,试验组采用头高臀低20°... 目的探讨头高臀低20°斜卧位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9月至2022年7月,选取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9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截石位,试验组采用头高臀低20°斜卧位。比较2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移位率、结石残留率以及术中生命体征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为(58.67±10.39)min,少于对照组的(64.76±12.35)min;试验组结石移位率为4.4%(2/46),结石残留率为4.4%(2/46),均低于对照组的17.4%(8/46)和21.7%(1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χ^(2)=4.04,6.13,均P<0.05)。2组患者手术各时段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发生并发症5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7例,2组患者并发症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高臀低20°斜卧位下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结石移位和残留率,且不增加术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高臀低位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生命体征
下载PDF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处理肾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的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钟海歌 刘伟光 +1 位作者 冯治平 温则强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目的分析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输尿管镜治疗肾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肾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俯卧位经皮肾镜+输尿管镜治疗,观察组接受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输尿管镜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输尿管镜治疗肾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肾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俯卧位经皮肾镜+输尿管镜治疗,观察组接受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输尿管镜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的一次性清石率、一期结石取净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输尿管镜治疗肾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一次性清石率以及一期结石取净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 斜仰卧截石位 经皮肾镜 输尿管镜
下载PDF
斜仰卧截石位与俯卧位经中上盏入路微通道经皮肾镜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华生 郑哲明 +3 位作者 陈早庆 郁兆存 方钟进 谢永康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4期299-303,共5页
目的 比较斜仰卧截石位与俯卧位经中上盏入路行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探究斜仰卧截石位经中上盏入路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超声引导下经中上盏入路行MPNCL术患者95例,... 目的 比较斜仰卧截石位与俯卧位经中上盏入路行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探究斜仰卧截石位经中上盏入路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超声引导下经中上盏入路行MPNCL术患者95例,并回顾其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体位不同分为斜仰卧组(49例,采用斜仰卧截石位经中上盏入路行MPNCL)与俯卧组(46例,采用俯卧位经中上盏入路行MPNCL)。比较术中体位舒适度等围手术指标、血清指标变化值、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以及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与结石总清除率。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BMI、结石大小、结石位置、结石数目、结石侧别、积水程度、术前合并症、解剖异常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斜仰卧组术中整体舒适度明显优于俯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仰卧组建立通道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俯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斜仰卧组血红蛋白变化值、血清尿素变化值、血肌酐变化值、血β2-微球蛋白变化值均明显小于俯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斜仰卧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2.2%)明显低于俯卧组(3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仰卧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89.8%)、结石总清除率(95.9%)均明显高于俯卧组(69.6%、7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相较于俯卧位,斜仰卧截石位经中上盏入路行MPNCL治疗上尿路结石,能够有效减轻术中体位不适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肾损伤,有利于术后恢复,且相关并发症少,结石清除率高,安全性高,是可供选择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经皮肾镜 斜仰卧截石位 俯卧位
原文传递
肾鹿角形结石截石斜仰卧位及俯卧位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刚刚 曾鹏 +3 位作者 蓝子权 杨江根 黄桂晓 江先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12期1684-1688,共5页
目的探讨比较肾鹿角形结石截石斜仰卧位及俯卧位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4月肾鹿角形结石患者180例,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100例(A组)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80... 目的探讨比较肾鹿角形结石截石斜仰卧位及俯卧位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4月肾鹿角形结石患者180例,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100例(A组)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80例(B组)。A组男43例、女57例,年龄(53.42±10.71)岁,采取俯卧位;B组男34例、女46例,年龄(52.83±11.25)岁,采取截石斜仰卧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穿刺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Ⅰ期结石清除率、住院日、血流动力学(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改变。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穿刺部位和Ⅰ期结石清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手术时间、住院日分别为(90.13±17.70)min、(10.15±1.54)d,均低于A组(107.25±45.55)min、(14.92±5.2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00%(0/80),低于A组6.00%(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30 min(T_(0))、麻醉成功后(T_(1)),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25 min(T_(2))、拔管时(T_(3)),B组收缩压分别为(132.00±13.50)mmHg(1 mmHg=0.133 kPa)、(128.97±11.84)mmHg,舒张压分别为(80.24±9.88)mmHg、(80.56±7.93)mmHg,均高于A组的(125.24±15.63)mmHg、(123.84±15.65)mmHg及(75.94±13.92)mmHg、(73.93±10.2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T_(0)、T_(1)时收缩压分别为(138.30±16.83)mmHg、(134.72±17.56)mmHg,舒张压分别为(84.00±13.00)mmHg、(81.23±12.84)mmHg,与T_(2)时(125.24±15.63)mmHg、(75.94±13.92)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和组间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肾鹿角形结石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采用截石斜仰卧位和俯卧位的效果相当,但截石斜仰卧位较俯卧位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日,且手术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鹿角形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截石斜仰卧位 俯卧位
下载PDF
复杂鹿角型肾结石采用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联用逆行输尿管软镜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迟庆龙 张守利 《智慧健康》 2022年第3期61-63,共3页
目的评价复杂鹿角型肾结石采用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联用逆行输尿管软镜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166例完全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俯卧位标准通道PCNL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斜仰卧截石位经皮... 目的评价复杂鹿角型肾结石采用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联用逆行输尿管软镜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166例完全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俯卧位标准通道PCNL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联用逆行输尿管软镜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首日清石率、2W清石率、血红蛋白下降幅度、输血率、尿路感染率、术后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首日清石率及2W清石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输血率、尿路感染率及术后PCT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杂鹿角型肾结石采用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联用逆行输尿管软镜在不会显著增加手术复杂度的情况下可显著减轻外科创伤,促进结石清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鹿角型肾结石 斜仰卧截石位 经皮肾镜取石术 逆行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碎石
下载PDF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在高风险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倪安 郭波 周林昌 《中外医疗》 2020年第25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高风险肾结石患者时斜仰卧截石体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5月—2019年3月采用斜仰卧截石体位对32例高风险肾结石患者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32例手术均...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高风险肾结石患者时斜仰卧截石体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5月—2019年3月采用斜仰卧截石体位对32例高风险肾结石患者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32例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一期结石清除率84.4%。手术前后配对比较呼吸及循环功能各项指标情况,收缩压比较(t=2.011),舒张压比较(t=1.758),心率比较(t=2.003),动脉血氧分压比较(t=1.8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风险患者斜仰卧截石体位下行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成功率高、损伤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 肾结石 斜仰卧截石位 高风险
下载PDF
斜仰截石位双镜联合在肥胖患者复杂性肾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海文 朱陈辉 +4 位作者 黄长青 高绍青 陈松宁 陈伟光 蔡智仁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斜仰截石位双镜联合在肥胖患者复杂性肾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9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复杂性肾结石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 目的探讨斜仰截石位双镜联合在肥胖患者复杂性肾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9月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复杂性肾结石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俯卧位多通道经皮肾镜手术,观察组采用斜仰截石位输尿管软镜联合单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一期结石清除率、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肾动脉介入栓塞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肾动脉介入栓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一期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肥胖患者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斜仰截石位双镜联合模式是一种安全、有效、舒适、微创的治疗方法,优于单一内镜模式,其体位舒适、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一期结石清除率高、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少,且手术操作方便,可根据患者情况,双镜联合顺行或者逆行无死角处理肾盏内结石,尤其适用于肥胖患者,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仰截石位 双镜联合 肥胖患者 复杂性肾结石
下载PDF
斜仰卧截石位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刘艳丽 程慧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2期2195-2198,共4页
目的观察斜仰卧截石位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按照手术室护理体位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室采用俯卧... 目的观察斜仰卧截石位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按照手术室护理体位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室采用俯卧位;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采用斜仰卧截石位。比较两组舒适度、术中各项生命体征情况(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康复进程(手术时间、体位摆放时间、住院时间)、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体位摆放时和手术结束时,两组舒张压、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术中采用斜仰卧截石位不仅能降低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加快体位摆放速度,而且能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肾结石 斜仰卧截石位 手术室体位 护理
下载PDF
斜卧截石位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15
作者 付星 黄考平 +1 位作者 江春强 温世和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斜卧截石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8月河源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5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PCNL中体位的不同分组,将50例实施斜仰卧截石位B超引导下PCNL治疗的患... 目的探讨斜卧截石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8月河源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5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PCNL中体位的不同分组,将50例实施斜仰卧截石位B超引导下PCNL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A组,将45例实施传统俯卧位B超引导下PCNL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B组。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发热率、一期清石率,术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比较随访期间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A组安置体位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一期清石率高于B组,A组术后发热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随访期间,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采用仰卧截石位B超引导下PCNL治疗的效果较好,可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安置体位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且能有效提升一期清石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发热率,手术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斜仰卧截石位 俯卧位 并发症
下载PDF
局部麻醉下斜仰卧截石位mPCNL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的影响
16
作者 范大渊 马庆红 +2 位作者 王光智 吴智煌 陈国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23期48-52,共5页
目的:探究局部麻醉下斜仰卧截石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治疗的7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整群抽样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取斜... 目的:探究局部麻醉下斜仰卧截石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治疗的7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整群抽样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取斜仰卧截石位并低压肾盂灌注下进行局部麻醉下B超引导下mPCNL,对照组采取截石位改俯卧位下气管插管全麻下mPCNL,比较两组术后血气指标、应激指标、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K^(+)、碱剩余(BE)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试验组的K^(+)、B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氢离子浓度指数(pH)、Na^(+)、Cl^(-)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血清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试验组的Cor、E、N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有11例出现并发症,试验组有4例,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麻下斜仰卧截石位mPCNL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有开展日间手术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方法 斜仰卧截石位 MPCNL 泌尿系结石
下载PDF
不同手术体位对钬激光下碎石微创术中老年患者围术期指标的影响
17
作者 张德秀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17期181-183,18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体位对实施上尿路结石钬激光下碎石微创手术的中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01月~2020年05月间60例实施钬激光下碎石微创手术的中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体位对实施上尿路结石钬激光下碎石微创手术的中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01月~2020年05月间60例实施钬激光下碎石微创手术的中老年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过程中所采取的不同体位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截石位转侧卧位,观察组取斜仰卧截石位手术体位。对比两组围术期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应激指标结果。其中,循环系统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呼吸系统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应激反应指标包括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应激指标比较,差异均不无明显(P>0.05);手术过程中,观察组的循环系统指标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后,两组呼吸系统和应激系统指标均有明显变化,其中,两组术后PaO2均明显低于术前,而对照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PaCO_(2)均明显高于术前,而对照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AD、NE和Cor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而对照组升高幅度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实施上尿路结石钬激光下碎石微创手术的中老年患者术中应用斜仰卧截石位,可有效降低患者围术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波动幅度,减轻应激反应,更好的保证手术安全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碎石术 斜仰卧截石位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应激反应
下载PDF
斜仰卧位截石位一体联合经皮肾镜取石术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国庆 杨志华 +1 位作者 李康 彭溪 《智慧健康》 2021年第30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选择斜仰卧位截石位,并采用经皮肾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俯卧位经皮肾镜治疗和采用斜仰卧...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选择斜仰卧位截石位,并采用经皮肾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俯卧位经皮肾镜治疗和采用斜仰卧位截石位一体,经皮肾镜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在安置体位后,对患者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基本无影响,而对照组患者在安置体位后,对这些系统的影响较大。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安全舒适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斜仰卧位截石位一体,经皮肾镜治疗,安全、可靠,整体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斜仰卧位截石位 经皮肾镜
下载PDF
不同手术体位对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患者术中舒适度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冬梅 彭闪飞 陈泳仪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5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体位对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患者术中舒适度及疼痛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3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入院顺序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手术,对照组实施传统俯卧...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体位对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患者术中舒适度及疼痛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3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入院顺序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手术,对照组实施传统俯卧位护理干预,观察组另实施斜仰卧位联合截石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安全性[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术中体位舒适度、疼痛评分、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BP,DBP,HR指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干预后30 min仅对照组SBP,DBP较体位干预前明显降低,HR明显升高,并且护理干预后30 min对照组SBP,DBP,HR指标变化较观察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体位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仰卧位联合截石位护理干预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患者中应用,不仅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轻微,并且提高结石清除率和术中舒适度并减轻疼痛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传统俯卧位 斜仰卧位联合截石位 舒适度 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