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娟 许丽旋 《中外医疗》 2019年第35期103-104,110,共3页
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NICU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共78例,予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9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引导,研究组则... 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NICU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共78例,予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9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引导,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行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照护能力评分、患儿家属满意度和30 d内再入院情况。结果两组家属护理前护理知识评分[(43.20±5.16)分、(44.17±6.10)分]和护理技能评分[(37.30±3.20)分、(38.23±4.55)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8、1.044,P=0.451、0.300);经过护理后研究组[(89.67±6.42)分、(88.65±6.25)分]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84.40±5.56)分、(72.40±6.52)分](t=3.875、11.236,P=0.000、0.000);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2.3%)优于对照组(74.3%),30 d内再入院率对比,研究组(2.5%)低于对照组(17.9%)(χ^2=4.523、5.014,P=0.033、0.025)。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提升患儿家属的照护效果,提升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 基础护理 家属满意度 30 d内再入院 护理评分
下载PDF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彭伏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12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危重病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危重护理,观察组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评分后再给予分级护理,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危重病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危重护理,观察组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评分后再给予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及观察组中不同分值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70分、70~80分、〉80分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下降(P〈0.05)。结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应用于小儿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 护理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探究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肿瘤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平红 蒲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6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肿瘤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医院肿瘤科80名护理见习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护理见习生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带教组与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带教组,两组各有40名护理见习生,常规护理带...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肿瘤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医院肿瘤科80名护理见习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护理见习生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带教组与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带教组,两组各有40名护理见习生,常规护理带教组护理见习生应用传统护理带教方法,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带教组护理见习生应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见习生的肿瘤科护理理论知识、护理病历书写成绩、护理操作技能评分、护理综合成绩。结果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带教组40名护理见习生的肿瘤科护理理论知识、护理病历书写成绩、护理操作技能评分、护理综合成绩均显著比常规护理带教组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用于肿瘤科护理带教可获得较高的价值,可促使护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显著提高,并锻炼其临床护理技能,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 肿瘤科护理带教 应用价值 护理理论知识 护理病历书写成绩 护理操作技能评分 护理综合成绩
下载PDF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倩 《中外医疗》 2019年第32期148-150,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儿科在2016年4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其中一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小儿危重病... 目的分析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儿科在2016年4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其中一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57例),高于对照组的83.33%(50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5);研究组患儿未见死亡,对照组患儿的死亡率为6.67%(4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7,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57例),高于对照组的80.00%(48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1,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6例),低于对照组的35.00%(21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53,P<0.05)。结论在危重病患儿的护理中,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并提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中积极进行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 小儿护理 死亡率 并发症 护理效果
下载PDF
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误吸的护理管理方法及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源 邸淑云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24期67-68,共2页
目的研究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误吸的护理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2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130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1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研究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误吸的护理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2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130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1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防误吸护理管理。对比误吸发生率、吞咽功能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误吸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吞咽功能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误吸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其吞咽功能,减少误吸反应发生,提高护理质量评分,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误吸护理管理 误吸护理评分
下载PDF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宏伟 《黑龙江科学》 2020年第16期64-65,共2页
分析在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选择2019年7月—2020年5月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接受小儿危重病护理的96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8例。研究组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 分析在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选择2019年7月—2020年5月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接受小儿危重病护理的96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8例。研究组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表明,研究组的有效护理患儿45例,总有效率达93.75%;参照组的有效患儿38例,占79.17%,研究组的护理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45,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的生存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研究组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人数为45例,占93.75%;参照组并发症的发生人数为38例,占79.17%,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45,P<0.05)。在小儿护理中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显著,护理效果更佳,生存质量评分更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护理 小儿危重病房护理评分法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疼痛患者行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萍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6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对老年骨质疏松女性腰背疼痛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进行治疗的90例老年骨质疏松女性患者进行本实验,随机选取其中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行标准化的疼痛护理管理,另外45... 目的:研究对老年骨质疏松女性腰背疼痛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进行治疗的90例老年骨质疏松女性患者进行本实验,随机选取其中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行标准化的疼痛护理管理,另外45例老年骨质疏松女性患者则为对照组,实性一般护理,比较2组病例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对疼痛进行评分,以及后期患者心情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经过特殊疼痛护理管理之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的患者后期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也明显有所下降,全部恢复到正常水平,反之对照组则仍旧存在不少有焦虑及抑郁倾向的患者。结论: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疼痛患者进行特殊的疼痛护理干预确实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水平,且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女性 骨质疏松 疼痛护理 疼痛评分
原文传递
创伤严重度护理综合评分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史爱珍 严翎 +1 位作者 王芝 姜梅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84-887,共4页
目的 应用创伤严重度护理综合评分工具 ,客观地给予重度创伤患者所需要的护理量。方法 通过创伤生理参数评分、特殊治疗护理评分和基础护理评分 3项进行创伤严重度护理综合评分 ,根据分值合理分配护士。评分 14~ 2 7分的患者分配专... 目的 应用创伤严重度护理综合评分工具 ,客观地给予重度创伤患者所需要的护理量。方法 通过创伤生理参数评分、特殊治疗护理评分和基础护理评分 3项进行创伤严重度护理综合评分 ,根据分值合理分配护士。评分 14~ 2 7分的患者分配专业护士 1名 ;评分 2 8~ 4 1分的患者分配专业护士 1.5名 ;4 2分以上的患者分配专业护士 2名。结果 护理评分组的救治成功率高于回顾分析组 (P <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应用评分工具可预测病情和预后 ,降低可预防死亡率 ,提高救治成功率 ,为护理质量控制、科学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护理 严重度 患者 综合评分 专业护士 救治成功率 结论 分值 显著性
原文传递
应用护理活动评估量表对ICU护理工作量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沙丽 苏兰若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91-594,共4页
目的应用护理活动评估量表(NAS)评价ICU护理工作量,分析ICU护理工作量特征,为护理管理者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翻译英文版NAS,评价其信度、效度及文化相关性。2006年1~4月,对所有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的病人,应用... 目的应用护理活动评估量表(NAS)评价ICU护理工作量,分析ICU护理工作量特征,为护理管理者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翻译英文版NAS,评价其信度、效度及文化相关性。2006年1~4月,对所有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的病人,应用NAS评价护理工作量。结果该院ICU病人因入住ICU时间不同、转归不同,其护理工作量也不同,并与疾病种类无关。结论中文版护理工作量评估表是一种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ICU专用护理工作量评估量表,可以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工作负荷量 人员配备和时间安排 护理活动评估量表
原文传递
呼吸困难护理综合评分和儿童呼吸困难评分在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干预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遂华 《黑龙江医学》 2016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比较呼吸困难护理综合评分(BRNCS)和儿童呼吸困难评分(PRAM)在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儿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根据PRAM评价结果分为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8分≤P... 目的比较呼吸困难护理综合评分(BRNCS)和儿童呼吸困难评分(PRAM)在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儿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根据PRAM评价结果分为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8分≤PRAM≤12分,n=31)和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4分≤PRAM≤7分,n=32);对照组根据BRNCS评价结果分为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BRNCS>50分,n=33)和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26分≤BRNCS≤50分,n=30)。对中度哮喘患儿调配1名护师和1名护士进行护理,对重度哮喘患儿调配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和1名护士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1个月内哮喘发作情况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1个月内哮喘发作率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2周和4周的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及1个月内哮喘发作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EF%Pred、FEV1%Pred等肺功能指标和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AM指导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干预,可更有效缓解患儿的哮喘症状,提高其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其哮喘的发作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儿童 呼吸困难护理综合评分 儿童呼吸困难评分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秀梅 姜艳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观察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干预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 目的观察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干预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检查前后的焦虑心理评分、护理满意度及配合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组90.0%检查者顺利完成MRI检查,1例中断检查;对照组76.0%患者顺利完成MRI检查,干预组检查者的配合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检查前两组检查者均存在焦虑心理,两组检查者的S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检查后干预组检查者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检查,从而提高检查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扫描检查 优质护理服务 SAS评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
下载PDF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雷静 石正娟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6期8003-8003,共1页
目的:研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方法:选择危重患儿75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评分后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照组采用正常危重护理。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比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研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方法:选择危重患儿75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评分后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照组采用正常危重护理。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比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临床危重护理中,可预先知道病情发展,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 小儿护理 干预指导
下载PDF
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在25例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孙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7期161-162,共2页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急诊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则不采取,对比两组急诊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急救物品完好率...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急诊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则不采取,对比两组急诊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急救物品完好率、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两组急诊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完善临床护理工作并降低护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急诊患者 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评分
下载PDF
健康体检中应用强化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临床价值及对减少错漏诊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郭鑫 王瑶 +1 位作者 石莹 张丽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5期2392-2394,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护理中应用强化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临床价值及对减少错漏诊情况的效果。方法选择体检中心接受体检志愿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6月至12月,引导志愿者随机抽签分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志愿者150例为对照组,接受...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护理中应用强化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临床价值及对减少错漏诊情况的效果。方法选择体检中心接受体检志愿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6月至12月,引导志愿者随机抽签分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志愿者150例为对照组,接受强化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干预志愿者150例为研究组,对比2组志愿者最后体检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8.67%(P<0.05);研究组志愿者的错漏诊率、投诉率分别为0.67%、1.3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错漏诊率、投诉率4.67%、6.00%(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采取强化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并降低体检中心出现错漏诊、以及投诉事件的可能性,临床价值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护理 强化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错漏诊率 护理质量评分 护理服务满意度
下载PDF
小儿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量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媛园 周彩峰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了解小儿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CICU)护理工作量,探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对护士工作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小儿CICU入住的患儿209例,CICU护理人员15人,调查小儿CICU的患儿和护理人员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以及护理人... [目的]了解小儿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CICU)护理工作量,探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对护士工作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小儿CICU入住的患儿209例,CICU护理人员15人,调查小儿CICU的患儿和护理人员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以及护理人员工作情况,使用护理活动量表(NAS)评价小儿CICU的护理工作量,分析影响护理活动量表得分的因素。[结果]小儿CICU中每个病人的护理活动量表得分77.70分±5.63分,每日护理活动量表得分206.92分±155.75分;根据最高工作量测算,该CICU需配置护士21人;CICU患儿在入住当日和最后1d时护理活动量表得分高于入住次日得分(P<0.01);手术病人护理活动量表得分高于非手术病人(P<0.05)[结论]该CICU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较大,护理人员配置不足;病人入住监护室的时间段、是否手术及病人的病种影响护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 护理工作量 护理活动评估量表 护理人力资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莲叶 陈静 +2 位作者 李广玉 张琳琪 曲斌 《护理管理杂志》 2022年第4期300-304,共5页
目的调查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采用护理活动评分量表,于2019年3月1日至31日连续31 d,每天3个时间点,即每班次下班时的1600、0000、800,共93个时点对当班所有患儿进行数据采集,评估住院所有患... 目的调查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采用护理活动评分量表,于2019年3月1日至31日连续31 d,每天3个时间点,即每班次下班时的1600、0000、800,共93个时点对当班所有患儿进行数据采集,评估住院所有患儿所有班次的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结果共采集了2703份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相关数据。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患儿护理活动评分量表得分平均为(58.63±10.81)分;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总体配置上,每例患儿每班次实际配置的护士数小于理论应配置护士数,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班次每例患儿实际配置的护士数与理论应配置护士数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应该与成人ICU持平或高于成人ICU。儿童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力资源总体配置和各班次配置均不足,夜班护士工作负荷尤其过重。护理管理者应努力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的总体配置水平和各班次配置水平,并根据白夜班护理工作量的差异,进行护理人力资源的精确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护理工作量 护理活动评估量表 护理人力资源 儿童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断指再植患者中应用及其影响。方法 80例断指再植患者,按照病例号的奇偶性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断指恢复效果、并...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断指再植患者中应用及其影响。方法 80例断指再植患者,按照病例号的奇偶性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断指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护理满意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断指恢复优良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 P=0.02<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 P=0.00<0.05)。实验组患者的ADL及护理满意评分分别为(72.36±4.36)、(9.26±0.2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3±4.12)、(8.23±0.55)分, VAS评分为(2.32±0.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9±0.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2、11.07、10.79, P<0.05)。结论对断指再植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干预,可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断指恢复情况,提高ADL评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VAS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断指再植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护理满意评分
下载PDF
大连市三甲医院ICU护理工作量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沙丽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0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ICU护理工作量特征,为护理管理者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对所有入住大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ICU的患者,应用护理活动评估量表(NAS)评价其所需的护理工作量。结果患者NAS评分为78.71±22.... 目的分析ICU护理工作量特征,为护理管理者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对所有入住大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ICU的患者,应用护理活动评估量表(NAS)评价其所需的护理工作量。结果患者NAS评分为78.71±22.21;甲、乙医院ICU护理工作量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即监护、预防交叉感染、活动和体位、测尿量、药物治疗;丙、丁医院的护理工作量主要体现在活动和体位、预防交叉感染、常规工作程序、监护、测尿量。结论大连市三甲医院ICU患者的护理工作量及护理工作内容因其所住的医院位置、规模不同而不同,医院ICU的人力配置需根据其收治患者需要的工作量进行科学合理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医院 重症监护室 护理工作量 护理活动评估量表 护理人力配置
下载PDF
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晓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0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室工作的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对2018年1月-2018年6月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与2018年7月—2018年12月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的护...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室工作的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对2018年1月-2018年6月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与2018年7月—2018年12月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同时分别于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随机抽选20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最后对比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率均优于实施前,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急诊护理 护理质量管理 持续改进 满意度 护理质量评分
下载PDF
NAS联合TISS-28测量三甲医院综合ICU护理工作量 被引量:9
20
作者 明淑兰 廖常菊 +6 位作者 张会礼 陈晓丽 丁娟 陈燕梅 陈谕 张碧 陈榛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21期56-57,共2页
目的:测量ICU护理工作量,为科学配置ICU护理人力资源和合理排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7-9月入住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的患者,应用治疗干预评分系统28版(TISS-28)和护理活动量表(NAS)联合测量护理工作量,记录每班护士人数。结果:周... 目的:测量ICU护理工作量,为科学配置ICU护理人力资源和合理排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7-9月入住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的患者,应用治疗干预评分系统28版(TISS-28)和护理活动量表(NAS)联合测量护理工作量,记录每班护士人数。结果:周一至周日每天总的护理工作量比较及周一至周日每天人均护理工作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班次护士的人均护理工作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护理人力的配置应以实际工作量测算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活动量表 治疗干预评分系统 ICU 护理工作量 护患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