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166
1
作者 黄跃师 袁长蓉 +5 位作者 宋晓萍 黄青梅 张雯 杨瑒 成磊 盛芝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88-1393,共6页
介绍了“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的背景和意义,“互联网+护理服务”相关政策,各省市“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建设现状和国内已有的网约平台,结合美国上门护士的特点,从国内相关利益群体的视角,对国内“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进行了科研... 介绍了“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的背景和意义,“互联网+护理服务”相关政策,各省市“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建设现状和国内已有的网约平台,结合美国上门护士的特点,从国内相关利益群体的视角,对国内“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进行了科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网约护士 上门护士 护理服务业 网约平台 护理管理 综述
下载PDF
叙事护理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6
2
作者 邵琼洁 黄卫东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1230-1232,共3页
叙事护理以人性化服务为出发点,促使护理人员掌握患者具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进而对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从叙事护理的概念、我国发展现状、主要实施步骤、存在问题、未来发展等方面着手,对我国叙事护理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为我... 叙事护理以人性化服务为出发点,促使护理人员掌握患者具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进而对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从叙事护理的概念、我国发展现状、主要实施步骤、存在问题、未来发展等方面着手,对我国叙事护理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为我国开展叙事护理提供经验和启示,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叙事护理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护理模式 人性化服务 现状
下载PDF
护士分层次岗位培训的方法与效果 被引量:36
3
作者 金学勤 胡乃民 +1 位作者 黄群 潘惠英 《护理管理杂志》 2012年第11期811-812,共2页
目的探讨从普通护士到专科护士的梯队化培养方法,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专科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能力。方法建立培训组织,制订各层级护士培训内容与方法,并进行考评与晋级。结果 3年内护士统一规范化培训率100.00%,考核合格率1... 目的探讨从普通护士到专科护士的梯队化培养方法,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专科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能力。方法建立培训组织,制订各层级护士培训内容与方法,并进行考评与晋级。结果 3年内护士统一规范化培训率100.00%,考核合格率100.00%;各层级护士专科岗位能力培训率100.00%,考核合格率98.60%;培训专科护士10名,开设护理专科门诊3个,其中5名护士成为市护理学科带头人。结论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护士分层培训有助于护士明确目标,提高培训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在职教育 分层次培养 专业化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对上海社区护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被引量:31
4
作者 王菊芳 孙伟芳 陈丽红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发展的趋势。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查阅文献的方法分析上海市社区护理的现状。对象向社区护士、医院护士、社区居民及住院病人,发放问卷共3173份,回收2942份,回收率938%。结果社区护理的需求未能满足,社区护士人力不足,...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发展的趋势。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查阅文献的方法分析上海市社区护理的现状。对象向社区护士、医院护士、社区居民及住院病人,发放问卷共3173份,回收2942份,回收率938%。结果社区护理的需求未能满足,社区护士人力不足,综合素质低。结论应以需求为导向,拓展社区护理业务范围,培养社区护理队伍,提高全员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理 社区护士 理发 上海社区 住院病人 医院 社区居民 需求 业务范围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机动护士在职培训实践 被引量:27
5
作者 黄燕梅 成守珍 +2 位作者 胡丽茎 吕林华 龚凤球 《护理管理杂志》 2014年第11期791-792,795,共3页
目的探讨机动护士在职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成立机动护士培训小组,制订培训计划,对进入机动护士库的护士采取"一对一"导师带教,注重实践训练和急危重症护理与应急能力训练,定期予以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同时采取护士和科室... 目的探讨机动护士在职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成立机动护士培训小组,制订培训计划,对进入机动护士库的护士采取"一对一"导师带教,注重实践训练和急危重症护理与应急能力训练,定期予以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同时采取护士和科室双向评价的方式评定培训效果。结果机动护士专科理论、专科技能考核成绩提高(P<0.01);急危重症理论考核、全院性"三基"理论、"三基"技能考核合格率均达100.00%。临床综合能力良好及以上为97.78%,职业态度及工作质量良好及以上均为100.00%。结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机动护士在职培训可以提高机动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以满足岗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护士 岗位胜任力 在职培训
下载PDF
医院化管理在护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吴兰青 浦美华 陈月琴 《齐鲁护理杂志》 2015年第12期21-23,共3页
目的:根据医院护工工作现状,探讨医院化管理在护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成立护工管理中心,实行"三统一",对护工进行规范化岗前培训和在岗继续教育,借鉴"360度考核法",由护理部、护工管理中心及病区护士长参... 目的:根据医院护工工作现状,探讨医院化管理在护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成立护工管理中心,实行"三统一",对护工进行规范化岗前培训和在岗继续教育,借鉴"360度考核法",由护理部、护工管理中心及病区护士长参与,对护工进行多层次、无缝隙质量控制,实施全面规范化管理。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满意度调查问卷于实施医院化管理模式前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医院化管理前后护工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合格率、患者和医护人员对护工的满意度及服务质量评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护工实施医院化管理规范了医院内部陪护行为,提高了护工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探索护工管理模式,健全陪护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化管理 护工 护理服务 陪护管理
下载PDF
网约护士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0
7
作者 姜茂敏 高凯 +4 位作者 郭佩佩 卢妍言 王懿程 王德文 孔杨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构建网约护士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为网约护士服务满意度评价提供测量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及走访专家,初步拟定专家咨询问卷及调查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6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第1轮和第2... 目的构建网约护士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为网约护士服务满意度评价提供测量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及走访专家,初步拟定专家咨询问卷及调查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6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第1轮和第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态度分别为96.2%、92.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0、0.84;第1轮专家意见一、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03、0.285,第2轮分别为0.482、0.437(均P<0.01)。构建的网约护士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4个(服务内容、服务态度、服务环境、服务水平),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37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服务环境0.360,服务水平0.269,服务态度0.198,服务内容0.173。结论构建的网约护士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可指导和规范网约护士的护理服务,以此评价网约护士服务满意度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网约护士 服务满意度 服务态度 服务环境 服务水平 德尔菲法
下载PDF
增强护士群体服务意识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被引量:18
8
作者 何瑞仙 徐波 王静洁 《护理管理杂志》 2006年第11期27-28,31,共3页
目的探讨增强护理群体服务意识在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方法鼓励护理人员加强护理理论知识学习,并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树立现代护理理念,明确护理服务概念,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分析、反馈护理服务中的问题。结果护理... 目的探讨增强护理群体服务意识在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方法鼓励护理人员加强护理理论知识学习,并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树立现代护理理念,明确护理服务概念,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分析、反馈护理服务中的问题。结果护理服务质量及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增强护士群体服务意识,可有效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群体 服务意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住院病人和护士对服务需求层次认知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建宁 刘炎玲 +3 位作者 王霞 万伟英 赵曼一 吴黎华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4期27-29,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护士和病人对服务需求层次的认知差别,为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根据Maslow需要理论的7个层次,用自行设计的住院病人服务需求调查表随机调查311名住院病人和310名临床护士。结果:病人和护士对服务需求7个维度的... 目的:分析临床护士和病人对服务需求层次的认知差别,为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根据Maslow需要理论的7个层次,用自行设计的住院病人服务需求调查表随机调查311名住院病人和310名临床护士。结果:病人和护士对服务需求7个维度的认知排序有差别;病人和护士对维度1、2、3、4、5、6的认知程度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病人和护士对维度7的认知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工作应以病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只有满足病人的需求,才能提高护理品质,提升护士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住院病人 Maslow需要层次 服务需求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护士人格特质与服务态度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骆菊英 骆红 +3 位作者 胡碧云 俞茶梅 王水英 俞琼美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4年第11期55-57,共3页
目的 研究护士人格特质与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的相关情况。方法 使用 16 PF测查 376名护士的人格特质 ,使用自行编制的“住院病人对所住科室护士服务态度调查表”测查现住的 1334名住院病人对所住科室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并量... 目的 研究护士人格特质与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的相关情况。方法 使用 16 PF测查 376名护士的人格特质 ,使用自行编制的“住院病人对所住科室护士服务态度调查表”测查现住的 1334名住院病人对所住科室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并量化 ,将两个量表的分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6 PF中 A、B、C、F、G、H、I、Q3等因子与患者满意度分值呈正相关 ,E、L、M等因子呈负相关 ,其它因子相关性不明显 ;其中 ,A、C、G、L、M等因子相关性达到显著性水平 (P<0 .0 5 )。结论 护士的人格特质影响着护患关系及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PF 护士 服务态度 满意度
下载PDF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联合居家护理平台上门助诊护理模式的实践 被引量:17
11
作者 童佳佳 葛云霞 刘晓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5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联合居家护理平台上门助诊护理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由造口治疗师联合居家护理平台人员组成上门助诊团队,患者通过手机拨打平台预约电话或手机扫描二维码,关注居家护理平台微信公众号并进行申请。2种方式均要... 目的探讨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联合居家护理平台上门助诊护理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由造口治疗师联合居家护理平台人员组成上门助诊团队,患者通过手机拨打平台预约电话或手机扫描二维码,关注居家护理平台微信公众号并进行申请。2种方式均要说明上门助诊护理类型、上门助诊时间、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等情况,双方凭着自愿协商的原则,达成协议后,约定时间由平台工作人员与专科护士携带所需护理用品进行上门助诊服务。结果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联合居家护理平台上门助诊护理150次,无投诉和不良事件。居家护理平台上门助诊服务知晓率提高,专科护士职业成就感增强。结论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联合居家护理平台上门助诊护理服务是为居家老人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同时也体现专科护士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伤口造口 居家护理 上门助诊
下载PDF
护士间沟通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秋香 《护理学报》 2006年第7期25-26,共2页
目的了解护士间沟通现状,为持续改进护士间关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30名护士进行护士间沟通现状的自我评价调查。结果认为护士间沟通一般或不太好占60.0%,100%护士认为沟通重要,能促进协作、增强相互理解和信任,最期望... 目的了解护士间沟通现状,为持续改进护士间关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30名护士进行护士间沟通现状的自我评价调查。结果认为护士间沟通一般或不太好占60.0%,100%护士认为沟通重要,能促进协作、增强相互理解和信任,最期望的沟通内容是护理经验,最期望的沟通方式是像好朋友一样交谈。结论通过找出沟通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促进护士间沟通的有效性与协作,提高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沟通 服务质量
下载PDF
以综合性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被引量:11
13
作者 罗在琼 于卫华 +1 位作者 朱以敏 高寅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2期158-159,共2页
通过建立以综合性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服务模式,依托"三甲"医院品牌和优质护理服务资源,借助医联体专家的下沉及医院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让"家庭护士"走出医院,下沉到社区,走进家庭,促进有限护理资源的... 通过建立以综合性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服务模式,依托"三甲"医院品牌和优质护理服务资源,借助医联体专家的下沉及医院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让"家庭护士"走出医院,下沉到社区,走进家庭,促进有限护理资源的高效使用,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服务能力,解决居家行动不便患者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形成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照护在机构、养老在家庭"的良性医疗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护士 服务模式 居家护理 实践 信息化
下载PDF
上海网约护士服务实施效果、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1
14
作者 姜茂敏 《科学发展》 CAS 2020年第3期107-112,共6页
网约护士不仅关系到患者的人身安全及个人信息安全,更关系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对护理人员以及其所在机构的管理,建立规范服务培训制度,促进护理人员与患者和谐相处。这对网约护士服务模式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网约护士 护理服务 互联网+
下载PDF
护士腰背痛职业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俊晓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分析护士腰背痛发生情况及其职业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8家医院648名女性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腰背痛调查问卷》调查腰背痛罹患情况,分析其职业危险因素。结果护士腰背痛患病率为63.0%(408/648);其中,... 目的分析护士腰背痛发生情况及其职业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8家医院648名女性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腰背痛调查问卷》调查腰背痛罹患情况,分析其职业危险因素。结果护士腰背痛患病率为63.0%(408/648);其中,28.2%(115/408)腰背痛护士伴有腰椎间盘突出;90.7%(370/408)腰背痛护士在从事护理工作后发生腰背痛。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小、工龄越短、体质指数越高、提(搬)重物频率越高的护士罹患腰背部疼痛的风险越高(P<0.05);护理操作时转动躯干、搬运患者、协助卧床患者改变体位的护士罹患腰背部疼痛的风险相对较高(P<0.01)。结论工龄和不良工作姿势是护士罹患腰背痛的职业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腰背痛 职业因素 危险因素 工龄 工作姿势
原文传递
社区护士在姑息照护中的角色和服务内容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瑛 袁长蓉 +1 位作者 沈锋平 徐燕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10期2551-2553,共3页
综述了姑息照护服务研究及国内外社区护士在社区姑息照护服务中的角色和服务内容。
关键词 姑息照护 社区护士 角色 服务内容
下载PDF
社区护士对社区护理工作体验与认识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芦鸿雁 华桂珍 +1 位作者 小野ミツ 小林敏生 《中国护理管理》 2009年第5期50-52,共3页
目的:旨在了解目前社区护士对社区护理工作体验和认识,明确影响护理工作的困难和教育需求,为促进其职业成长提供实证性的基础资料。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9所社区服务站15名社区护士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结果:获得6个主题,分别为:①... 目的:旨在了解目前社区护士对社区护理工作体验和认识,明确影响护理工作的困难和教育需求,为促进其职业成长提供实证性的基础资料。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9所社区服务站15名社区护士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结果:获得6个主题,分别为:①从事社区护理的背景因素;②有待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③社区护理工作的复杂性;④专业理念和知识技术的缺乏;⑤职业价值的认识;⑥继续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需求。结论:目前护理实践受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相互交错的影响,应在改善社区护士实践环境,促进职业稳定性的同时,以培养社区护士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制定与社区护士特点和实践需求相结合的继续教育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士 护理工作 困难与需求 对策
下载PDF
重庆市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唐艳 何雨芯 +2 位作者 雍珊珊 张维斌 蒲川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18期3205-3209,共5页
目的调查重庆市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认知度,探讨护士提供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重庆市“互联网+护理服务”调查问卷》对重庆市12家二、三级医院的1204名护士进行调查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重庆... 目的调查重庆市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认知度,探讨护士提供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重庆市“互联网+护理服务”调查问卷》对重庆市12家二、三级医院的1204名护士进行调查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重庆市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度总体较低。医院等级和学历在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认知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务意愿方面,73.09%的护士表示愿意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19.27%的护士表示可接受服务。月均夜班数和是否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是护士提供服务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重庆市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护士 认知度 护理服务 服务意愿
下载PDF
医共体模式下基层医院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体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史淑芬 吴丹华 季林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02,107,共4页
目的了解医共体模式下基层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体验与期望,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医共体分院的12名具有“互联网+护理服务”资质的基层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 目的了解医共体模式下基层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体验与期望,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医共体分院的12名具有“互联网+护理服务”资质的基层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职业价值感提升、医共体模式下管理同质化、加强“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宣传、加强专科操作技能培训、实现团队协作个性化服务5个主题。结论提炼的主题反映了医共体模式下基层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收获与期望,可作为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机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互联网+” 护理服务 医共体 基层医院 体验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临床护士压力源的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沛英 黎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8期11-12,共2页
目的讨论临床护士压力源以及影响因素,为减轻护士压力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护士100名为调查对象,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压力以及压力来源进行调查,分析护士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压力源各方面,患者护理方面的得分最高,其次为护理... 目的讨论临床护士压力源以及影响因素,为减轻护士压力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护士100名为调查对象,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压力以及压力来源进行调查,分析护士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压力源各方面,患者护理方面的得分最高,其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环境及设备方面的得分最低。排名前5位的子条目分别为经常倒班、病区拥挤、工资低、环境差、家属不礼貌。不同人事关系护士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患者护理方面压力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士的压力源较多,与工作环境、待遇等问题也密切相关,医院管理人员应重视护士的压力源,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护士的压力,从而提高其工作质量以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压力源 护理工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