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因子-κB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
作者 姚茹冰 蔡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67-270,共4页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类主要参与机体炎性分子高表达调控的转录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意义逐渐受到重视。作者就NF-κB在RA发病中的作用及药物干预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核因子-κb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沈建明 沈蕾 +2 位作者 田少江 王黎萍 李骏峰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619-1621,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AKI)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72只SD(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芪组,每组大鼠24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大鼠脓毒症AKI模型,黄芪组术后予以黄芪注射液干预...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AKI)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72只SD(Sprague 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芪组,每组大鼠24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大鼠脓毒症AKI模型,黄芪组术后予以黄芪注射液干预。各组在术后8、24 h各取12只大鼠,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肾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β水平以及核因子(NF)-κB活性,并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肾小管囊腔扩张,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术后24 h病变较术后8 h重;黄芪组病变较模型组减轻。在两个时间点,模型组大鼠的血清CysC水平、肾组织TNF-αI、L-1β水平和NF-κB活性均高于假手术组,而黄芪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通过抑制肾组织NF-κB活性、下调TNF-α和IL-1β水平,减轻脓毒症大鼠A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核因子-κb
下载PDF
熊果酸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内核因子-κB活性及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玲 卢金萍 +1 位作者 李夏 杨仁勇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3-726,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熊果酸(UA)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组(D组)、糖尿病+UA治疗组(DM+UA组);EMSA法检测NF-κB活性,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选择... 目的:探讨熊果酸(UA)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组(D组)、糖尿病+UA治疗组(DM+UA组);EMSA法检测NF-κB活性,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选择素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造模成功16周后,和D组相比,D+UA组尿蛋白排泄、肾功能和肾组织病理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且UA治疗明显抑制了DM大鼠肾组织内NF-κB激活和P选择素表达。结论:熊果酸对DM大鼠肾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NF-κB激活和P选择素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熊果酸 核因子-κb P选择素
原文传递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炎性相关的生化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孙秀玲 张希颐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4年第1期55-58,共4页
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中起着重要作用。C 反应蛋白、粘附分子、CD40L、细胞因子、金属蛋白酶、核因子 κB等参与这种炎症反应过程及其调节 ,作为ACS的炎症标志物 ,在ACS的临床诊断。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生化标志物 预后 C-反应蛋白 粘附分子 细胞因子 金属蛋白酶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和吡那地尔预处理对NF-κB的影响及其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黄燕 刘兴奎 +2 位作者 喻田 余志豪 王海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和吡那地尔预处理对心肌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预处理心肌保护机制。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8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组)、去极化组(K组)、缺血预处理组(I组)、吡那地尔预处理组(P组)...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和吡那地尔预处理对心肌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预处理心肌保护机制。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8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组)、去极化组(K组)、缺血预处理组(I组)、吡那地尔预处理组(P组)和格列本脲阻断组(G组)。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模型,待心率平衡10min后全心缺血40min,复灌60min或120min。分别于平衡10min和复灌15min、30min、60min和120min时检测心功能指标;平衡10min和复灌30min时冠脉流量(CF);平衡10min、复灌60min和120min心肌NF-κBP65的表达情况。结果:(1)复灌后I组和P组各项心肌功能和CF恢复率均优于C组和K组(P<0.05或P<0.01)。(2)复灌后60min和120min时,I组和P组心肌细胞胞核NF-κBP65平均灰度值高于C组和K组(P<0.05或P<0.01);G组心肌细胞胞核NF-κBP65平均灰度值较P组降低(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和吡那地尔预处理均能对心肌起到良好地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开放ATP敏感性钾通道直接或间接抑制NF-κB激活,进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预处理 ATP敏感性钾通道 核转录因子κappab
下载PDF
血清LXA4、Tim-1、NF-κB表达变化在过敏性紫癜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谭微 邹佳丽 +4 位作者 陈婷 刘文丽 周琼 杨金婷 唐艳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脂氧素(LX)A4、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Tim)-1、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变化在过敏性紫癜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我院76例过敏性紫癜初诊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26例,中度2... 目的探究血清脂氧素(LX)A4、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Tim)-1、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变化在过敏性紫癜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我院76例过敏性紫癜初诊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26例,中度28例,重度22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的健康儿童76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LXA4、Tim-1、NF-κB水平,对比2组血清LXA4、Tim-1、NF-κB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血清指标对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价值,并对比不同病情程度患儿血清LXA4、Tim-1、NF-κB水平,以Spearman分析血清指标水平与过敏性紫癜患儿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密切随访6个月,6个月时根据患儿是否存在肾脏受累分为紫癜肾组与非紫癜肾组,对比紫癜肾与非紫癜肾患儿血清指标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Spearman分析血清LXA4、Tim-1、NF-κB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LXA4、Tim-1、NF-κB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随患者病情程度加重,血清LXA4、Tim-1、NF-κB水平随之升高(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LXA4、Tim-1、NF-κB联合诊断过敏性紫癜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95%CI为0.839~0.942),高于单一指标诊断,且联合诊断敏感度为86.84%,特异度为80.26%;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LXA4、Tim-1、NF-κB水平与其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紫癜肾组血清LXA4水平低于非紫癜肾组,Tim-1、NF-κB、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高于非紫癜肾组(P<0.05);紫癜肾患儿血清LXA4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Tim-1、NF-κB水平均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LXA4、Tim-1、NF-κB呈异常高表达状态,表达水平随患者病情加重而升高,且在过敏性紫癜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方面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脂氧素A4 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黏蛋白域蛋白-1 核转录因子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给予乙酰半胱氨酸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陶贵周 张川海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给予小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36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12只)、(I/R组,12只)和NAC治疗组(NAC组,12只)。NAC组在结扎前降支1h后恢复血流灌注,然后用无...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给予小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36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12只)、(I/R组,12只)和NAC治疗组(NAC组,12只)。NAC组在结扎前降支1h后恢复血流灌注,然后用无损伤血管钳夹闭主动脉和肺动脉10s,同时于心尖部注入200g/L的NAC溶液0.5ml,S组和I/R组给予0.5ml0.9%氯化钠溶液。再灌注3h后从颈动脉采血,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H-Px)活性。蛋白印迹法检测缺血区心肌组织中I-κB的表达,并分别用双重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I/R组比较,NAC组CK和LDH明显降低(P<0.01),而GPH-Px活性则明显增高(P<0.01),缺血区心肌组织中I-κB的表达明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也显著减少(P<0.01)。结论:冠状动脉内给予小剂量NAC能明显减少心肌I/R后的心肌梗死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N-乙酰半胱氨酸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核因子-κappab
原文传递
核转录因子NF-κB对血管损伤和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周俊 陆国平 +1 位作者 戚文航 吴春芳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27-931,共5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新生内膜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检测增殖的平滑肌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NF-κB水平。制作大鼠血管球囊损伤模型,检测...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新生内膜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检测增殖的平滑肌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NF-κB水平。制作大鼠血管球囊损伤模型,检测血管新生内膜形成及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因子(MCP-1)、NF-κBp65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的表达。结果:增殖的平滑肌细胞PCNA和NF-κBp65蛋白水平表达增加。NF-κBp65反义和诱骗寡核苷酸抑制PCNA表达。大鼠血管球囊损伤后第7天,正义组、诱骗对照组、模型组的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内膜/中膜比值达到高峰。反义组、诱骗组和反义诱骗组显著降低内膜与中膜比值(P<0.05)。球囊损伤后3d、5d、7d,MCP-1mRNA和蛋白质水平持续而明显的表达增强,14d后略为降低。反义组、诱骗组、反义诱骗组在各时间点均能减少MCP-1mRNA和蛋白质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血管球囊损伤后7d,NF-κBp65、ERK2的蛋白合成达到高峰。反义组、诱骗组、反义诱骗组较模型组、正义组、诱骗对照组各时相点蛋白合成均减弱。结论:增殖的平滑肌细胞NF-κBp65基因表达增加。NF-κB调控PCNA、MCP-1、ERK2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水平。局部转染NF-κB反义和诱骗寡核苷酸能抑制血管新生内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血管内膜 反义寡核苷酸 诱骗寡核苷酸
原文传递
血清IL-10/IL-6及NF-κB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邓学军 罗贵全 唐川苏 《华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3109-311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IL-10/IL-6水平及NF-κB活性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20例非冠心病为对照者血清IL-10、IL-6水平;同时细胞免疫组化测定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IL-10/IL-6水平及NF-κB活性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20例非冠心病为对照者血清IL-10、IL-6水平;同时细胞免疫组化测定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结果:ACS组血清IL-6/IL-10比值及NF-κB活性均高于SAP组及对照组(ACS:1.69±0.53,0.32±0.12;SAP:1.06±0.38,0.13±0.07;对照组:0.92±0.41,0.11±0.09,均P<0.05)。结论:炎症介质及抗炎症介质分泌失衡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NF-κb活性
原文传递
NF-κB导致高脂饲养大鼠大血管病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彧君 母义明 +5 位作者 潘长玉 柳红芳 詹晓蓉 李明 陆祖谦 陆菊明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高脂诱发的胰岛素抵抗中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45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NC)、高脂饲养(HF)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HF+NAC)3组,饲养11周测定血糖、胰岛素、血脂以及体重的变...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高脂诱发的胰岛素抵抗中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45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NC)、高脂饲养(HF)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HF+NAC)3组,饲养11周测定血糖、胰岛素、血脂以及体重的变化,处死大鼠,测定内脏脂肪含量、主动脉组织形态学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核因子-κB(NFκ-B)/IκBα的蛋白表达。结果(1)HF组大鼠11周后体重明显增加,血糖、胰岛素、TG、TC、LDL-C、FFA水平以及内脏脂肪占体重百分比均较NC组明显升高。NAC干预组则与NC组无明显差异;(2)HF组与NC和NAC组相比,表现为主动脉内膜不完整、断裂、内皮细胞脱落、内膜下泡沫细胞增多、炎细胞浸润、中层平滑肌增生、排列紊乱等;(3)HF组大鼠的主动脉内膜NF-κB为阳性表达、IκBα几乎不表达、ICAM-1和MCP-1呈强阳性表达,而NC组和NAC组NFκ-B为弱阳性表达、IκBα为阳性表达、MCP-1和ICAM-1均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结论高脂饲养大鼠可能通过激活NFκ-B导致大血管病变,抗氧化剂NAC能有效阻断高脂饲养大鼠的大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胰岛素抵抗 血管病变 核因子-κb
下载PDF
siRNA下调NF-κB p65 基因表达影响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1
作者 季锡清 胡志前 陈海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目的运用RNA干扰技术下调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基因表达对其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TM 2000作为转染试剂,将体外合成的人NF-κB p65的siRNA转染入胆管癌细胞QBC939。RT-PCR... 目的运用RNA干扰技术下调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基因表达对其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TM 2000作为转染试剂,将体外合成的人NF-κB p65的siRNA转染入胆管癌细胞QBC939。RT-PCR测定细胞内NF-κB p65 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NF-κB亚单位p65的DNA结合活性的改变。运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法检测p65基因表达下调对QBC93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体外合成的人NF-κB p65 siRNA有效抑制了QBC939细胞中NF-κB p65 mRNA的表达(P<0.01),同时ELISA结果显示,靶向NF-κB p65 siRNA组的p65亚单位与DNA结合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DAPI核染色、流式细胞仪及激光共聚焦检测观察显示下调p65基因表达能够诱导QBC939细胞凋亡。结论 NF-κB p65的siRNA在胆管癌细胞QBC939调控方面起重要作用,通过沉默其表达可诱导胆管癌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NF-κb 胆管癌细胞株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戊四氮对神经元样PC1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
12
作者 李卫华 朱遂强 +3 位作者 唐荣华 笱玉兰 王开颜 阮旭中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9-351,共3页
目的观察戊四氮(PTZ)对神经元样PC12细胞内钙离子(Ca2+)浓度和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癫的发病机制。方法将传代培养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随机分为PTZ干预的PTZ组和不经PTZ干预的对照组,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样PC1... 目的观察戊四氮(PTZ)对神经元样PC12细胞内钙离子(Ca2+)浓度和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癫的发病机制。方法将传代培养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随机分为PTZ干预的PTZ组和不经PTZ干预的对照组,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样PC12细胞内的Ca2+浓度和NF-κB核区与胞浆区的比值(FN/FC)。结果PTZ组PC12细胞NF-κBFN/FC为0.8821±0.0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161±0.0267(P<0.05),提示NF-κB活化;PTZ组PC12细胞内Ca2+浓度的荧光值(213.45±6.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3±1.01)(P<0.05)。结论PTZ能够使神经元样PC12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和NF-κB激活。NF-κB激活可能是癫疒间形成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四氮 核因子κb 神经元样PCI2细胞 钙离子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3
作者 方丽 廖荣丰 王剑锋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81-582,584,共3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κB,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的表达及其与RB分化程度和视神经浸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3...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κB,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中的表达及其与RB分化程度和视神经浸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3例RB常规石蜡包埋标本的NF-κB和VEGF表达,统计分析NF-κB和VEGF与RB分化及浸润的关系。结果:NF-κB和VEGF在RB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视网膜中的表达(P<0.01),且均与RB分化程度相关(P=0.027)。VEGF在RB视神经浸润组与未浸润组的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NF-κB和VEGF均参与RB的形成,且VEGF可能与RB的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核转录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抗骨髓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杜恒飞 于路佳 +2 位作者 蒙艳凤 吕鸿雁 张金巧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79-2483,共5页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抗骨髓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NCTD对人骨髓瘤细胞株RPMI 8226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观察其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因子-κB(...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抗骨髓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NCTD对人骨髓瘤细胞株RPMI 8226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观察其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NF-κB抑制因子IkBα、磷酸化IkBα(p-IkBα)、IkB激酶α(IKKα)以及Survivin、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RT-PCR检测NF-κB mRNA表达。结果 NCTD抑制RPMI 8226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剂量为20、40 mg/kg时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29.8%、53.5%。NCTD抑制胞核NF-κB p65、p-NF-κB p65以及胞浆p-IkBα、IKKα的表达,增加胞浆IkBα的表达,对胞浆NF-κB p65的表达无显著影响。NCTD还抑制Survivin、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Bax的表达和RPMI 8226细胞Caspase-3的活化,Caspase-3抑制剂能部分拮抗NCTD引起的RPMI 8226细胞凋亡(P<0.05)。结论 NCTD对RPMI 8226细胞有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多发性骨髓瘤 NF-κb CASPASE-3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对肝脏移植早期外周血NF-κB和TNF-α及酶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少波 何谦 +3 位作者 葛亮 施建设 王耿杰 张诚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乌司他丁对肝脏移植早期外周血NF-κB、TNF-α和酶学活性的影响,研究乌司他丁对肝脏移植术后早期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36例肝硬化晚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实验组在肝移植时给予乌司他丁30万U... 目的:通过观察乌司他丁对肝脏移植早期外周血NF-κB、TNF-α和酶学活性的影响,研究乌司他丁对肝脏移植术后早期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36例肝硬化晚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实验组在肝移植时给予乌司他丁30万U+生理盐水1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生理盐水10mL静脉滴注,在供肝恢复血供后1、2、4及6h抽取患者外周血进行肝酶学检查,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外周血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表达,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中TNF-α表达水平。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肝移植术后早期各时相点外周血肝酶学指标、NF-κBP65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肝移植后早期肝脏炎症通路,对肝脏移植后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核转录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乌司他丁
下载PDF
核因子-κB在大鼠门静脉分支结扎后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文军 宋其同 +5 位作者 余正平 张启瑜 梁华平 徐祥 朱冠保 施红旗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大鼠门静脉分支结扎后结扎侧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门静脉分支结扎组。观察术后第12,24,48,72小时以及第168小时(第7天)和第336小时(第14天)肝脏大体结构和血浆转氨酶的...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大鼠门静脉分支结扎后结扎侧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门静脉分支结扎组。观察术后第12,24,48,72小时以及第168小时(第7天)和第336小时(第14天)肝脏大体结构和血浆转氨酶的变化。运用凝胶阻滞分析(EMSA)检测术后结扎侧肝脏NFκB的活性,用TUNEL法对结扎侧肝细胞凋亡进行定量分析,电镜下观察结扎侧肝脏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70%门静脉分支高位结扎后,结扎侧肝叶呈进行性萎缩变小,对侧则成比例的代偿性增生。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全肝的总质量维持恒定,肝脏功能基本保持正常。结扎侧肝脏NFκB的活性在术后明显升高,于第48小时达高峰,1w后基本恢复正常。TUNEL显示结扎侧肝细胞在术后凋亡明显增加,于第48小时达高峰。电镜显示结扎侧肝脏早期出现典型的凋亡改变,晚期明显纤维化。结论70%门静脉分支高位结扎后,结扎侧肝脏NFκB的活性明显升高,其可能在肝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分支结扎 核因子-κb(NF-κb) 凋亡
下载PDF
骨肉瘤中survivin基因与核因子-κB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大新 张海燕 +1 位作者 郑玮 吕刚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和核因子 κB (nuclearfactor κappaB ,NF κB)对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38例骨肉瘤、 15例骨软骨瘤、 5例正常骨组织survivinmRNA及NF κBp6 5蛋白表达 ,并与骨肉瘤...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和核因子 κB (nuclearfactor κappaB ,NF κB)对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38例骨肉瘤、 15例骨软骨瘤、 5例正常骨组织survivinmRNA及NF κBp6 5蛋白表达 ,并与骨肉瘤主要临床病理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骨和骨软骨瘤组织survivinmRNA及NF κBp6 5表达不明显 ,骨肉瘤组织中其表达率分别为 6 5 .8%、 6 0 .5 % ,survivinmRNA表达与骨肉瘤分型和转移有关 ,NF κB p6 5表达与骨肉瘤转移有关 ,骨肉瘤中survivin与NF κB表达正相关。结论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与核因子 κB在骨肉瘤细胞中均异常活化 ,进而参与了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 ,二者对骨肉瘤的作用可能存在密切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素基因 核因子-κb 细胞凋亡 骨肉瘤
下载PDF
血浆IFN-γ和NF-κB在无痛人流过程中的变化与意义
18
作者 平永美 郑江美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4年第5期817-819,共3页
目的分析血浆干扰素-δ(IFN-δ)和细胞核因子-κB(NF-κB)在无病人流过程中的变化与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在丽水市妇幼保健院行人流术女性患者21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个组,普通人流组110例和无痛人流组100例。分别于开... 目的分析血浆干扰素-δ(IFN-δ)和细胞核因子-κB(NF-κB)在无病人流过程中的变化与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在丽水市妇幼保健院行人流术女性患者21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个组,普通人流组110例和无痛人流组100例。分别于开始手术前、扩宫口时和手术后30min采集静脉血检测IFN-δ和NF-κB,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个组术前的IFN-δ和NF-κ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普通人流组IFN-δ在术后30min显著低于术前和扩宫口时的水平(F=88.26,P<0.05),无痛人流组各时间点的IFN-δ水平无显著变化(F=0.87,P>0.05)。普通人流组NF-κB在术后30min显著高于术前和扩宫口时的水平(F=87.20,P<0.05),无痛人流组各时间点的NF-κB水平无显著变化(F=1.76,P>0.05)。与普通人流组比较,无痛人流组出血过多、术后子宫收缩差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比例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16、13.07、5.21,均P<0.05)。两个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无痛人流术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术中便于操作,预防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降低了患者因手术刺激引起的血浆IFN-δ和NF-κB的变化,有效抑制了应激反应,保护了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干扰素-Γ 细胞核因子-κb 无痛人流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NF-κBp65、血管生成素-2和Ki-67在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9
作者 毕庆伟 赵雯雯 +1 位作者 包殿瑞 刘树发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9年第5期22-23,共2页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NF-κB p65、血管生成素-2、Ki-67和CD31在血管瘤增生及退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核转录因子p65、血管生成素-2、CD31、Ki-67蛋白的表达水...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NF-κB p65、血管生成素-2、Ki-67和CD31在血管瘤增生及退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核转录因子p65、血管生成素-2、CD31、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CD31表达水平高于退化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p65、血管生成素-2表达水平高于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p65、血管生成素-2表达水平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核转录因子p65与血管生成素-2相关性分析在血管瘤发展过程中呈正相关(P<0.01);核转录因子p65与Ki-67相关性分析在血管瘤发展过程中呈正相关(P<0.01)。结论:在血管瘤组织中,核转录因子p65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素-2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核转录因子p65可能通过正向调控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而促进血管瘤的形成;核转录因子p65可能成为新的血管瘤病理分型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核转录因子p65 血管生成素-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及其抑制因子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石勤业 郭剑 徐建红 《医学信息》 2020年第22期45-47,54,共4页
核转录因子κB(NFκB)是一类具有多向调节作用的转录调控因子,且在多个基因的转录及表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炎性相关疾病、肿瘤、疼痛等相关疾病相关。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IκB)主要由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NFκBIA)基因编码,参与调... 核转录因子κB(NFκB)是一类具有多向调节作用的转录调控因子,且在多个基因的转录及表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炎性相关疾病、肿瘤、疼痛等相关疾病相关。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IκB)主要由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NFκBIA)基因编码,参与调节NFκB信号通路,抑制NFκB功能,其同样与多种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的易感性有关。近年来,NFκB及其抑制因子在炎症、免疫及肿瘤等方面的影响一直广受关注。此外,NFκB信号通路与疼痛的调节也关系密切,但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本文主要对NFκB和IκB的结构、分布及表达情况,以及NFκB及NFκBIA基因在炎性疾病、肿瘤和慢性疼痛等多种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对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κb 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 炎性 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