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利用及其生态环境问题 被引量:192
1
作者 王根绪 程国栋 徐中民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9-116,共8页
近50年来,西北干旱区随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不断扩展,使区域内工农业与经济得以稳定持续发展。但同时,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变化。①大多数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河道缩短,终端湖泊萎缩或干涸,水质咸化和污染趋势加剧;... 近50年来,西北干旱区随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不断扩展,使区域内工农业与经济得以稳定持续发展。但同时,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变化。①大多数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河道缩短,终端湖泊萎缩或干涸,水质咸化和污染趋势加剧;②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沙漠化土地面积达67493×104hm2,盐碱化耕地面积逾13556×104hm2;③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与50年代初相比,天然森林面积减少49%~58%,草地面积减少16%~92%;④沙尘暴灾害发生频数增加,灾害程度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水资源 生态环境 资源利用
下载PDF
系统动力学在甘肃省河西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2
作者 陈兴鹏 戴芹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7-382,共6页
水土资源承载力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在系统论述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时 ,结合西北干旱区水土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特点 ,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西北干旱区水土资源承载力系统模型 ,并以甘肃... 水土资源承载力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在系统论述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时 ,结合西北干旱区水土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特点 ,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西北干旱区水土资源承载力系统模型 ,并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 ,对其水土资源承载力作了系统分析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地区 系统动力学 水土资源 承载力 西北地区 甘肃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Ⅲ.西北干旱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59
3
作者 徐超 杨晓光 +1 位作者 李勇 王文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63-772,共10页
基于1961-2007年中国西北干旱区78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西北干旱区全年、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西北干旱区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35℃.(10 a)-1;喜凉... 基于1961-2007年中国西北干旱区78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西北干旱区全年、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热量、光照和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西北干旱区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35℃.(10 a)-1;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积温总体呈升高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67和50℃.d.(10 a)-1;研究区大部站点的年日照时数呈明显下降趋势,除新疆大部地区和宁夏平原以东的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呈降低趋势外,其余地区均呈升高趋势;研究区大部地区的全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呈下降趋势,而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的参考作物蒸散量则表现为研究区西部下降、东部上升.与1961-1980年相比,1981-2007年研究区大部地区全年及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温度生长期内的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增幅的空间变化趋势均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农业气候资源 时空特征
原文传递
中国西北干旱区灌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4
作者 缑倩倩 韩致文 王国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246-250,共5页
由于气候及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中国西北干旱区灌区土壤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西北干旱区灌区盐渍化问题的研究现状、现有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并提出了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思路:(1)在干旱区灌区... 由于气候及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中国西北干旱区灌区土壤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西北干旱区灌区盐渍化问题的研究现状、现有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并提出了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思路:(1)在干旱区灌区土壤水盐运动研究中,引起灌区盐渍化的盐分来源与去向问题涉及较少,有待深入研究;(2)干旱区灌区灌溉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咸水灌溉对灌区土壤盐渍化的影响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3)关于干旱区灌区盐渍化土壤改良研究,可以考虑将各种措施优化组合达到最佳改良效果,这将是今后制定盐渍土改良措施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灌区 土壤盐渍化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生态用水的概念界定及其在西北干旱区实施的策略 被引量:33
5
作者 张思玉 杨辽 陈戈萍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7-282,共6页
通过对生态用水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并结合西北干旱区的实际提出了以下几点实施生态用水的策略 :(1)把生态用水放在西北干旱区经济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优先考虑 ;(2 )对天然植被 ,特别是在干草原和干旱的荒漠草原区域 ,通过... 通过对生态用水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并结合西北干旱区的实际提出了以下几点实施生态用水的策略 :(1)把生态用水放在西北干旱区经济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优先考虑 ;(2 )对天然植被 ,特别是在干草原和干旱的荒漠草原区域 ,通过人工降水补充其用水 ;(3)对人工植被 ,以引水灌溉为主 ;(4 )对于绿洲 ,结合生产用水进行合理再分配 ;(5 )充分发挥西北干旱区的廊道效应优势 ;(6 )改变传统的灌溉方式 ,大力开展节水灌溉 ;(7)协调好生态用水和生产用水、生活用水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水 西北干旱区 可持续发展 天然植被 绿洲 人工植被 灌溉方式
下载PDF
1981-2001年中国西北干旱区NDVI变化分析 被引量:47
6
作者 李秀花 师庆东 +3 位作者 常顺利 郭娟 巴音达拉 齐家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0-945,共6页
采用1981-2001年连续21年的NOAA/AVHRR的NDVI植被覆盖指数,空间分辨率为8km×8 km,时间分辨率是"准半月",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四个地区(新疆的南疆地区、北疆地区、甘肃内蒙古河西走廊地区和青海柴达木地区)1981-2001年... 采用1981-2001年连续21年的NOAA/AVHRR的NDVI植被覆盖指数,空间分辨率为8km×8 km,时间分辨率是"准半月",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四个地区(新疆的南疆地区、北疆地区、甘肃内蒙古河西走廊地区和青海柴达木地区)1981-2001年连续21年的NDVI变化。结果显示:1981-2001年中国西北干旱区四个地区的NDVI虽然普遍不高(小于0.3),但是其在新疆的南、北疆处于增大的趋势,北疆1991-2001年的平均NDVI值比1981-1990年的平均值增加了2.48%,南疆的相应增幅较大为8.95%;甘肃内蒙古河西走廊地区的NDVI值年际变化不明显;青海的柴达木地区NDVI值则有减小的趋势,其1991-2001年的平均NDVI值比1981-1990年的平均值减少了2.76%。新疆植被覆盖的增加可能与大面积开荒等人为活动以及这一段时间新疆地区"增温"和"增湿"的自然气候变化有关,而青海柴达木地区植被覆盖的减少则可能存在更复杂的自然和人类活动等多方面的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AA影像 西北干旱区 NDVI 变化分析
下载PDF
中国西北干旱区1981~2001年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40
7
作者 李秀花 师庆东 +3 位作者 郭娟 巴音达拉 常顺利 齐家国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6,共5页
气候变化在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特征,对植被也带来不同的影响,对不同地区气候变化特征的认识及植被变化的相应分析,可使我们对全球变化对干旱区的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通过定量分析西北干旱区1981~2001年NOAA/AVHRR数据和同期的气... 气候变化在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特征,对植被也带来不同的影响,对不同地区气候变化特征的认识及植被变化的相应分析,可使我们对全球变化对干旱区的影响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通过定量分析西北干旱区1981~2001年NOAA/AVHRR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借助于遥感技术和数理统计知识,分析了1981~2001年我国西北干旱区NDVI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1981-2001年间西北干旱区年际最大NDVI的变化与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尤其是对新疆的南、北疆来说,NDVI的变化受到年降水量、年均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比较显著,NDVI与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相关程度要明显比与年均温的相关程度高。甘肃内蒙古的河西走廊和青海的柴达木地区NDVI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同时这两个地区也是年降水量变化最小的地区。从而得出一个结论:降水资源是我国西北干旱区植被生长和生态建设的最重要气象因子,只有充分、合理地利用'降水'这种天然水资源才能最终实现中国西北干旱区环境、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NDVI 气候 响应
原文传递
西北干旱区黑河下游植被覆盖变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36
8
作者 贾艳红 赵传燕 南忠仁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74,共11页
植被作为干旱区敏感的环境要素,能直观反映自然环境状况,任何植被覆盖变化都可揭示区域环境状况的演化与变迁。因此,植被覆盖变化研究已成为揭示干旱区自然环境变化及其规律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干旱区黑河下游这一特殊地域及其植被生... 植被作为干旱区敏感的环境要素,能直观反映自然环境状况,任何植被覆盖变化都可揭示区域环境状况的演化与变迁。因此,植被覆盖变化研究已成为揭示干旱区自然环境变化及其规律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干旱区黑河下游这一特殊地域及其植被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综述了植被覆盖变化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地下水、土壤水盐平衡、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关系,目的是全面分析与植被覆盖变化相关的各因素,为分析植被覆盖变化机理及进一步研究黑河下游生态环境演变服务。最后总结了目前黑河下游植被覆盖变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区域植被覆盖变化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黑河下游 植被覆盖变化
下载PDF
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南纪琴 王景雷 +4 位作者 陶国通 肖俊夫 刘战东 宁东峰 秦安振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45,共5页
为了维持西北旱区水土资源开发平衡,提高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改善生态环境,针对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的研究现状,重新探讨了水土资源匹配的概念,提出了水土资源匹配指数计算方法,并在分析西北旱区2010年水土资源现状的前提下,计算... 为了维持西北旱区水土资源开发平衡,提高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改善生态环境,针对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的研究现状,重新探讨了水土资源匹配的概念,提出了水土资源匹配指数计算方法,并在分析西北旱区2010年水土资源现状的前提下,计算了西北旱区各地级市及全省(自治区)水土资源匹配情况。结果表明,整个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指数由西北干旱气候核心区向东南方向呈逐渐减小趋势,即灌溉农业区的水土资源匹配指数比雨养农业区偏大。西北旱区各地级市水土资源匹配指数以新疆吐鲁番最大,为3.08,甘肃庆阳最小,为0.02;水土资源匹配指数以新疆自治区最大,为0.56,内蒙古自治区最小,为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耕地资源 匹配指数 西北旱区
下载PDF
西北干旱地区绿洲城市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新疆库尔勒市为例 被引量:29
10
作者 马轩凯 高敏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180,共9页
土地生态安全是一个地区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以新疆第二大城市库尔勒市为研究靶区,运用三角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分别计算得到EI、NSI、NREI三组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各指标的影响度。从时间序列上对&... 土地生态安全是一个地区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以新疆第二大城市库尔勒市为研究靶区,运用三角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分别计算得到EI、NSI、NREI三组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各指标的影响度。从时间序列上对"十二五"规划期间内库尔勒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对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库尔勒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现极不安全-较不安全的趋势。(2)影响库尔勒市土地生态安全的限制性因子主要是人口城市化水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以及排水管道密度。综上所述,库尔勒市土地生态安全现状极不安全,此研究将为改善生态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西北干旱地区 绿洲 库尔勒
下载PDF
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罗先香 杨建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3年第1期73-76,共4页
近 5 0年来 ,随着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不断扩大 ,西北干旱区的工农业与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河流下游水量锐减 ,甚至断流 ,泉水资源衰减 ;地下水超采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水质恶化 ;土壤次生盐渍... 近 5 0年来 ,随着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不断扩大 ,西北干旱区的工农业与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河流下游水量锐减 ,甚至断流 ,泉水资源衰减 ;地下水超采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水质恶化 ;土壤次生盐渍化、沙漠化严重等。文章在详细分析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特征以及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引发的环境问题的基础上 ,认为实行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与管理 ,发展新绿洲 ,建立高效节水型农业是实现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环境 可持续利用 西北干旱区 中国 工业 农业 地下水 沙漠化 盐渍化
下载PDF
中国西北干旱区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3
12
作者 黄蕊 徐利岗 刘俊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4078-4089,共12页
依据我国西北干旱区95个站点1951—2008年月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分解法(EOF)、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及气候趋势系数等方法剖析了西北干旱区气温场空间分布结构及多时间尺度下的变异规律和变化趋势。结果表... 依据我国西北干旱区95个站点1951—2008年月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分解法(EOF)、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及气候趋势系数等方法剖析了西北干旱区气温场空间分布结构及多时间尺度下的变异规律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区气温存在3a、9a及准12a主周期;气温场空间分布以"相间复杂"型为主(对总体方差贡献为30.93%),基于此将西北干旱区划分为北疆子区、南疆子区、河西子区、青海子区及内蒙古子区。全区44.8%的年份气温属正常范围,15.5%年份异常偏暖,3.4%显著偏暖,13.8%年份偏冷,显著偏冷和异常偏冷年份均为8.6%。自90年代以来,西北干旱区开始增温,2001—2008年温度正距平值达6.9℃,正距平年数由80年代40%上升至100%。西北干旱区97.9%的地区呈现增温趋势,其中94.7%的地区通过信度0.01的显著性检验,96.8%的站点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增温幅度为0.02℃/10a—1.21℃/10a;并形成了北疆以富蕴(1.09℃/10a),南疆以喀什(0.22℃/10a),东疆以巴里坤(0.76℃/10a),柴达木盆地以小灶火(0.81℃/10a),河西地区以松山(0.08℃/10a),内蒙古西部以吉诃德(0.03℃/10a)为中心的增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气温 时空变异性 趋势分析 经验正交分解(EOF) Mann-Kendall秩统计法
下载PDF
基于MEA-BPNN的西北旱区参考作物蒸散量预报模型 被引量:21
13
作者 崔宁博 魏俊 +3 位作者 赵璐 张青雯 龚道枝 王明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28-236,307,共10页
为有效提高西北旱区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预报精度,在西北旱区选择5个代表性气象站点,构建10种基于思维进化算法(Mind evolutionary algorithm,MEA)优化的误差反向传波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 为有效提高西北旱区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预报精度,在西北旱区选择5个代表性气象站点,构建10种基于思维进化算法(Mind evolutionary algorithm,MEA)优化的误差反向传波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ET0预报模型,并将其与Hargreaves-Samani模型、Irmak模型和48-PM模型等3种在西北旱区ET0计算精度较高的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输入的情况下MEA-BPNN模型模拟精度具有相对较高水平,其中MEA-BPNN1(输入最高气温Tmax、最低气温Tmin、相对湿度RH、日照时数n和距地面2 m高处的风速u2)、MEA-BPNN2(输入Tmax、Tmin、n和u2)及MEA-BPNN3(输入Tmax、Tmin、RH和u2)模型的R2、NSE均大于0.96,RMSE、MAE也分别小于0.34、0.25 mm/d,以上3种MEA-BPNN模型的整体评价指标(Global performance indicator,GPI)排名分别为1、2、3;MEA-BPNN7(输入Tmax、Tmin和u2)的R2、NSE分别为0.966 2、0.962 2,RMSE、MAE分别为0.361 0、0.276 1 mm/d,模拟精度较高;MEA-BPNN模型可移植性的分析表明:MEA-BPNN模型在西北旱区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基于不同站点数据构建的预报模型也有较高精度;在相同输入情况下MEA-BPNN模型模拟精度均高于Hargreaves-Samani模型、Irmak模型和48-PM模型。因此,在气象资料缺乏情景下MEA-BPNN模型可作为西北旱区ET0计算的推荐模型,可为实时精准灌溉预报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 预报模型 思维进化 神经网络 西北旱区 可移植性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元寿 贾晓红 鲁文元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7-219,242,共4页
通过分析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特点及利用现状,指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区内水资源本来总体就不足,加之全球气候变化使得这一地区内陆河的补给水源——冰川雪线上升,使水的问题在干旱区显得更为重要。而水资源利用上的过度和不当不仅对水资... 通过分析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特点及利用现状,指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区内水资源本来总体就不足,加之全球气候变化使得这一地区内陆河的补给水源——冰川雪线上升,使水的问题在干旱区显得更为重要。而水资源利用上的过度和不当不仅对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内陆河中游农灌区盐渍化与下游荒漠化。以期人们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能加以重视,从而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水资源 生态环境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永凯 马国霞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13-1017,共5页
资源型城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群体。本文以资源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以西北干旱区为区域背景,以资源型城市为典型案例,通过对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除了受到经济结构畸形、矿产资... 资源型城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群体。本文以资源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以西北干旱区为区域背景,以资源型城市为典型案例,通过对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西北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除了受到经济结构畸形、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等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之外,还面临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两大特殊瓶颈。最后基于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理论和干旱区的特殊性,提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转型要具体分析、分类指导。对处于幼年期的资源型城市,要搞好资源产地和城市发展的长期规划,资源产地不一定要设市;对处于中年期的资源型城市,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势转换,提前做好转型准备;对处于老年期的资源型城市,要利用积累下来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带动其他产业,逐步把重点转移到非资源型行业领域中,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进一步做好城市的未来发展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资源型城市 生命周期 可持续发展 转型
下载PDF
发展苜蓿草产业促进西北旱区农业结构调整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杨世琦 孙兆敏 杨雄年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57-160,共4页
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深入,增加西北地区农民的收入已成为全面实现小康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和农业增收已成为当前西部开发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苜蓿草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的分析,论证了苜蓿草产业在西北... 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深入,增加西北地区农民的收入已成为全面实现小康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和农业增收已成为当前西部开发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苜蓿草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的分析,论证了苜蓿草产业在西北旱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潜力、地位和作用,提出通过发展苜蓿草产业,推进西部地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将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创新和农业增收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草产业 西北地区 农业结构调整 农村经济发展 资源配置 规划 综合效益
下载PDF
西北旱区遥感影像分类的支持向量机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静 张翔 +1 位作者 田龙 张青峰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2,58,共5页
针对较大范围、不同时相、不同气候和地貌类型的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标准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的支持向量机法。此方法改进了陕西延安、甘肃嘉峪关和青海果洛的遥感影像分类,有效地解决了最大似然法和BP神经网... 针对较大范围、不同时相、不同气候和地貌类型的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标准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的支持向量机法。此方法改进了陕西延安、甘肃嘉峪关和青海果洛的遥感影像分类,有效地解决了最大似然法和BP神经网络法的缺陷造成的分类精度不高的问题。分类结果表明:与最大似然法和BP神经网络法相比,结合标准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的支持向量机法的分类总精度最高(97.75%),Kappa系数为0.9691。该方法可为西北旱区遥感影像解译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应用 西北旱区 支持向量机 遥感影像分类
原文传递
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董艳 章慧 +1 位作者 张慧荟 张青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5-209,共5页
农业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合理利用和开发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其水资源指数和耕地资源指数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西北旱区水资源指数和耕地资源指数均具有中等变异性特征,其... 农业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合理利用和开发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其水资源指数和耕地资源指数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西北旱区水资源指数和耕地资源指数均具有中等变异性特征,其半方差最优拟合模型分别是高斯模型和指数模型,且均呈现空间不均衡分布,分别具有较强和中等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主要受结构性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不仅可为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的配置、高效利用和优化提供依据,也为在较大研究范围内开展空间因子变异特征研究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土资源 空间变异 半变异函数 西北旱区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慧 王宏卫 +3 位作者 杨胜天 吕梦婷 王媛媛 刘香云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5-161,170,共8页
【目的】研究乌苏市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规律并揭示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西北干旱区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乡村聚落布局建设美丽乡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遥感影像,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乡村聚落分布... 【目的】研究乌苏市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规律并揭示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西北干旱区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乡村聚落布局建设美丽乡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遥感影像,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密度最高区域为2.502~4.795个/km^2,密度最低区域几乎没有聚落,在空间上呈多核心-低密度分布;General G估计值Z(d)为-2.813 363,聚落规模具有显著的低值集聚特征.聚落规模热点区大多数为团场连队,冷点区大多数为乡镇村庄;聚落形状指数值总体不高,形状较为规整,稳定性较好.聚落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大小排序为:距最近县道距离>距最近主要河流距离>距最近乡镇中心距离;聚落规模差异的影响因素大小排序为:高程>坡度;聚落形态差异的影响因素大小排序为:距最近县道距离>距最近省道距离.【结论】乡村聚落整体分布格局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交通主要影响聚落分布和形态差异,地形地势主要影响聚落规模差异,应重视不同因素对聚落分布格局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西北干旱区 格局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脆弱景观的生态整治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曾辉 崔海亭 黄润华 《自然资源》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7,共7页
西北干旱区是中国景观脆弱性程度较高的地区,本文从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两个方面探讨了西北干旱区景观脆弱性的成因,并试图寻求景观整治的合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开发活动中的某些失误,包括对干旱区景观自身的规律性认识不足;... 西北干旱区是中国景观脆弱性程度较高的地区,本文从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两个方面探讨了西北干旱区景观脆弱性的成因,并试图寻求景观整治的合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开发活动中的某些失误,包括对干旱区景观自身的规律性认识不足;绿洲开发有较大的不合理性;开发工作缺乏区域尺度的协调;荒漠景观破坏严重等;均为影响干旱区景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西北干旱区的景观整治工作应采取如下措施:①建立大系统综合平衡的生态保护战略;②选择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③制定节约型的水资源开发战略;④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⑤建立生态环境预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脆弱景观 生态整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