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光温室新型墙体结构性能分析 被引量:52
1
作者 张立芸 徐刚毅 +1 位作者 马承伟 兰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9-462,共4页
为解决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作建筑材料对日光温室建造带来的难题,基于日光温室对其围护结构材料在结构和保温蓄热性能上的要求,选定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实心粘土砖的替代材料来建造日光温室。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加气混凝土砌块确实... 为解决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作建筑材料对日光温室建造带来的难题,基于日光温室对其围护结构材料在结构和保温蓄热性能上的要求,选定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实心粘土砖的替代材料来建造日光温室。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加气混凝土砌块确实是一种适宜于日光温室建造的新型建材,同时它所具备节能环保效益也使其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加气混凝土砌块 新型材料 北墙
下载PDF
冬季日光温室北墙内表面热流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谦 陈景玲 +4 位作者 孙治强 赵勇 吴明作 杨喜田 苗蕾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0年第2期225-229,共5页
为了摸清日光温室墙体内表面上辐射、对流传热分量和向墙体内部的传导热分量的日变化情况,以及墙体内部传导传热热流状况,以指导温室生产有针对性的采取保温措施,采用墙体内及表面空气多点多日连续温度监测,用传热学中平板表面对流换热... 为了摸清日光温室墙体内表面上辐射、对流传热分量和向墙体内部的传导热分量的日变化情况,以及墙体内部传导传热热流状况,以指导温室生产有针对性的采取保温措施,采用墙体内及表面空气多点多日连续温度监测,用传热学中平板表面对流换热和物体内部热传导传热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日光温室北墙表面热量收支和墙体热量流动状况。结果表明,墙体内40-50cm深度存在日温不变层;40cm热流仅4W.m-2左右。传热学计算表明北墙内表面自然对流为湍流状态,对流传热系数在1.69~4.43W.m-2.K-1。墙体内表面晴天白天最大对流换热量为26.5W.m-2,而墙面接受最大辐射热交换69.8W.m-2;墙内表面向墙内传导传热量最高达83.6W.m-2;随深度增加,热流降低,位相滞后。阴天时热流量迅速减小。结论:在郑州冬季天气条件下,60cm厚墙体已接近合理水平,再增加厚度增强保温效果的潜力不大;北墙表面空气与墙体间传热为湍流状态,而非平流状态;白天北墙表面以辐射换热量为主,是对流换热量的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北墙 对流 传导 热流
下载PDF
北方日光温室北墙和后坡热通量日变化的谐波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昆 黎贞发 李天来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8-492,共5页
为了确定日光温室北墙和后坡热通量日变化的谐波组成与相应周期,采用谐波分析法,以辽沈Ⅰ型日光温室为研究用温室,分别进行了有无作物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无作物区日变化曲线由以π/72、π/36和π/24为周期的正弦曲线组成;作物区日... 为了确定日光温室北墙和后坡热通量日变化的谐波组成与相应周期,采用谐波分析法,以辽沈Ⅰ型日光温室为研究用温室,分别进行了有无作物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无作物区日变化曲线由以π/72、π/36和π/24为周期的正弦曲线组成;作物区日变化曲线由以π/72、π/36为周期的正弦曲线组成,作物明显影响了日光温室北墙和后坡热通量日变化的谐波成分和相应周期。其中选定谐波所占比重均达到90%以上,说明日光温室北墙和后坡的热通量日变化可以用相应周期的谐波组合表达,并且可以利用谐波分析法进行日光温室热通量的日变化特征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分析法 热通量 北墙 后坡 日光温室
下载PDF
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宫城北墙基址的发掘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灶新 韩维龙 +3 位作者 何民本(拍摄) 袁春霞(拍摄) 陈根山(绘制) 朱汝田(绘制)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1-52,共22页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西段北侧一带,地处广州老城中心区。这里既是西汉南越国和五代十国南汉国的都城王宫所在地,也是历代郡、县、州、府、道、路等治所的官署区。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设置桂林、南海、...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西段北侧一带,地处广州老城中心区。这里既是西汉南越国和五代十国南汉国的都城王宫所在地,也是历代郡、县、州、府、道、路等治所的官署区。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设置桂林、南海、象三郡,其中南海郡治番禺(今广州市)。秦末,中原战乱,原南海郡尉赵佗为维护岭南地区社会稳定,击并桂林郡与象郡,于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据《史记·南越列传》记载,南越国末年,汉、越交恶,汉武帝发兵征讨南越,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楼船居前,至番禺。建德、嘉皆城守……会暮,楼船攻败越人,纵火烧城”[1],南越国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南越国宫署遗址 宫城 北墙
原文传递
冬夏兼用型日光温室内热湿性能分析与应用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军伟 洪忠举 +4 位作者 郭世荣 李树海 孙锦 王健 魏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90-198,共9页
日光温室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农业设施类型,可进行春提早、秋延后与越冬栽培,但在夏季高温季节使用困难。为了提高苏北地区日光温室的利用效率,该文设计了一种后墙部分可拆装的冬夏兼用型日光温室,该日光温室的后墙包括上下两部分,上... 日光温室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农业设施类型,可进行春提早、秋延后与越冬栽培,但在夏季高温季节使用困难。为了提高苏北地区日光温室的利用效率,该文设计了一种后墙部分可拆装的冬夏兼用型日光温室,该日光温室的后墙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镀锌钢架和秸秆块组成的拆装墙体,下部分为空心砌块砌筑的固定墙体。该文以当地传统空心砌块后墙日光温室为对照,首先监测两种日光温室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室内外温湿度变化;其次,比较分析了两种日光温室后墙材料热工性能、冬季后墙温度波动和热流密度的差异以及夏季室内空气流动速率的差异;最后,分析比较了两栋日光温室冬夏季室内作物生长状况、产量以及投入产出比。结果显示,冬夏兼用型日光温室固定墙体的热稳定性能和隔热性能分别高于传统空心砌块墙体10.8倍和18.3倍,昼平均热流密度高约19.0%,蓄热时间长约1.0 h,夜间平均热流密度高约18.3%,放热时间长约2.1 h。夏季拆除秸秆块后,冬夏兼用型日光温室内空气流速明显高于对照温室。田间监测发现,与对照温室相比,冬夏兼用型日光温室冬季白天室内平均气温高1.1℃,室内平均湿度低9.1%;夜间室内平均气温高1.0℃,室内平均湿度低6.8%,番茄单株产量显著提高16.7%;夏季通风口面积大,室内空气流速大,通过自然通风排除的热量多,白天室内平均气温低4.0℃,夜晚室内平均气温低3.1℃,日最高气温低1.4-8.1℃,不结球白菜单株鲜质量显著提高38.5%。统计结果显示,与对照温室相比,冬夏兼用型日光温室投入产出比高8.05%。综上,与当地传统空心砌块后墙日光温室相比,冬夏兼用型日光温室冬季保温性能和控湿性能好,夏季通风降温性能优良,能够实现作物的周年生产,在苏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温度 蓄热 后墙 自然通风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日光温室北侧墙体内部冬春季的温度日较差变化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艳红 李亚灵 +2 位作者 马宇婧 杨存良 温祥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8期594-599,共6页
[目的]确定日光温室建设中合理的墙体厚度。[方法]在山西晋中市选取3种日光温室,北侧墙体底部分别为6.6m(下凹式日光温室)、2m(粘土墙)、0.5m(砖混结构墙体),温室内部跨度分别为15.00m、10.00m、9.25m,在墙体1.5m高度的地方,从室内往外... [目的]确定日光温室建设中合理的墙体厚度。[方法]在山西晋中市选取3种日光温室,北侧墙体底部分别为6.6m(下凹式日光温室)、2m(粘土墙)、0.5m(砖混结构墙体),温室内部跨度分别为15.00m、10.00m、9.25m,在墙体1.5m高度的地方,从室内往外每隔5cm设定一个测点,分别测定墙体冬春季节的温度变化(每0.5h自动记录一次数据),通过各测点的日较差分布区段将墙体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分析其温度拐点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虽然墙体结构、厚度不同,但热交换规律基本一致。根据日较差的变化大小将墙体划分为热交换层、热缓冲层和热稳定层,分别位于墙体从内向外的0~15cm、15~25cm和25cm以后,相对应的日较差变化范围分别为5℃以上(有时达25℃)、2~5℃和0~2℃;通过线性回归计算求得温室墙体内部热交换层与热稳定层的拐点(即热缓冲层)位于17~22cm之间,且拐点处的日较差差异不大,这与墙体的热交换方式(传导放热)有关;从冬到春,墙体内部的拐点位置并没有显著变化,但日较差在降低,这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及通风有关。[结论]经本文分析认为,山西晋中地区日光温室北侧墙体的适宜厚度为3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北墙内部 冬春季 日较差 变化
下载PDF
日光温室北墙结构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坤 张琦琦 +1 位作者 晋楚佳 展正朋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9期60-63,共4页
该文对日光温室北墙结构类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了日光温室各类北墙体的保温蓄热性能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北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北墙 结构 保温蓄热 成本 施工建造
下载PDF
兰州地区日光温室北墙体长度变化对温室热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旭廷 管勇 +3 位作者 杨惠君 白洁 张任丽 胡文举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3-59,共7页
以兰州地区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日光温室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以北墙体阴影率和温室日放/蓄热量比值以及累积日有效积温等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室长度变化对温室内热环境的影响,以期探究日光温室北墙体长... 以兰州地区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日光温室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以北墙体阴影率和温室日放/蓄热量比值以及累积日有效积温等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室长度变化对温室内热环境的影响,以期探究日光温室北墙体长度的变化对温室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东墙和西墙在北墙会造成阴影,以13:00时为中心呈对称的关系,保温被开启与关闭时刻的阴影率最大,随着温室墙体长度的增加,其阴影率逐渐减小。在改变温室北墙体长度,而温室其它结构参数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兰州地区日光温室的日放/蓄热量比值与太阳辐射强度及北墙体长度呈非线性关系;当日放热量等于日蓄热量时,确定温室北墙体适宜长度为89.4~102.5 m;累积日有效积温与北墙体长度呈幂函数关系,北墙体长度越大,其累积日有效积温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北墙体 长度 阴影率 日放/蓄热量 累积日有效积温
原文传递
日光温室北墙构造与室内温度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34
9
作者 郭慧卿 李振海 +2 位作者 张振武 崔引安 吴德让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93-199,共7页
利用日光温室温度环境动态模拟程序TEMP就沈阳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对种不同北墙构造的日光温室室内温度环境进行了逐时模拟,以温度为指标,评价了各种墙体的优劣,提出了合理的墙体构造作法.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北墙构造 温度环境动态 模拟
下载PDF
2018—2020年偃师商城小城北城墙发掘简报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国梁 谷飞 +3 位作者 曹慧奇 郭龙涛(照片) 蔡奇岑(拍摄) 蔡奇岑(线图)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36,共12页
2018年—2020年,为探寻偃师商城小城北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对偃师商城小城北墙中段和西段进行了发掘。发掘表明:疑似的小城北门位于小城北墙正中处;小城墙外没有防卫意义上的护城壕;小城北墙的始建年代不晚于偃... 2018年—2020年,为探寻偃师商城小城北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对偃师商城小城北墙中段和西段进行了发掘。发掘表明:疑似的小城北门位于小城北墙正中处;小城墙外没有防卫意义上的护城壕;小城北墙的始建年代不晚于偃师商城第2段,在第3段后开始废弃。墙体存续至第6段,与商城遗址一同废弃,但是墙体到汉代才逐渐湮没于地下;小城北墙两侧还发现有二里头文化的遗存,小城北墙南侧发现有东周至汉代的遗存。本次发掘为小城时期偃师商城布局和聚落形态变迁的探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偃师商城 小城北墙 二里岗文化
原文传递
关中地区日光温室北面复合保温墙体的传热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宏丽 任雷 +1 位作者 党永华 邹志荣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3-115,共3页
分别对砖墙、加气混凝土墙、砖墙与珍珠岩复合墙以及砖墙与苯板复合墙这4种墙体的热阻、热惰性指标和热流密度进行计算,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砖苯复合墙体保温性最好,加气混凝土墙体热稳定性最好。综合保温和热稳定性以及保护耕地节约能源... 分别对砖墙、加气混凝土墙、砖墙与珍珠岩复合墙以及砖墙与苯板复合墙这4种墙体的热阻、热惰性指标和热流密度进行计算,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砖苯复合墙体保温性最好,加气混凝土墙体热稳定性最好。综合保温和热稳定性以及保护耕地节约能源考虑,加气混凝土墙体是温室北墙的最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墙体 热阻 热惰性指标 热流密度
下载PDF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2023年度发掘简报
12
作者 辛龙 +5 位作者 王桐 陈波 关琳(整理) 唐世玉锦(绘图) 王晓静(绘图) 荣洁(绘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共5页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位于隋唐长安城遗址东北部。2023年5月至1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区域内外郭城北城墙、十王宅北坊墙、北坊墙外的排水沟、北坊墙与外郭城北城墙之间的唐代地面、十王宅内院落院墙墙基进...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位于隋唐长安城遗址东北部。2023年5月至1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区域内外郭城北城墙、十王宅北坊墙、北坊墙外的排水沟、北坊墙与外郭城北城墙之间的唐代地面、十王宅内院落院墙墙基进行了主动性发掘,清理了坊墙、院墙、路面、排水沟等遗迹,并解剖了外郭城北城墙、十王宅北坊墙、北坊墙外排水沟、十王宅院墙墙基。本文即是对2023年度发掘工作主要收获的简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 外郭城北城墙 十王宅北坊墙 十王宅院墙墙基
下载PDF
相变材料在装配式复合墙体日光温室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康利改 王文静 +2 位作者 李永 郄丽娟 王易军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8-327,共10页
为进一步提高日光温室墙体的蓄热能力,改善室内热环境,对石蜡-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材料(paraffin-expanded perlite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PCM-PE)在温室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利用TRNSYS(transient system simulation program... 为进一步提高日光温室墙体的蓄热能力,改善室内热环境,对石蜡-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材料(paraffin-expanded perlite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PCM-PE)在温室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利用TRNSYS(transient system simulation program)建立装配式复合墙体日光温室的模型,用晴天和阴天的实测数据验证模型准确性,利用该模型分析温室的北屋顶、侧墙、北墙等结构内表面分别添加PCM-PE后室内温度的变化和单位成本,及温室北屋顶、侧墙和北墙均添加PCM-PE时的最佳厚度。结果表明:温室不同结构内表面添加PCM-PE均对室内平均温度有明显提升作用,侧墙内表面添加PCM-PE使晴天时室内平均温度提高1.32℃,单位成本最低,为2 094元/℃;北屋顶、侧墙、北墙均添加PCM-PE时,其最佳厚度为50 mm,晴天室内平均温度和北墙平均温度分别提升3.9和3.7℃,阴天分别提升2.2和2.3℃;添加50 mm PCM-PE后,温室墙体传热系数较试验温室降低了15%,热阻提高了9.9%,对维持室内温度、降低温室能耗具有积极作用。分析温室不同结构应用PCM-PE的效果,同时考虑单位成本,可为建造经济性好、蓄热性能强的温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建筑材料 日光温室 室内温度 北墙温度 单位成本
下载PDF
北墙体结构对日光温室内温度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菲菲 塔娜 +2 位作者 毕玉革 王艳丽 周妤婕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100-104,共5页
温室北墙是一种具有蓄热和放热功能的农业设施,在北方寒冷地区,温室墙体结构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本文针对3种温室北墙(50cm红砖墙+3cm聚苯板;2温室共用50cm红砖墙,分别面朝南、朝北;38cm红砖墙+75cm炉灰+38cm红砖墙)进行试验研究,通过... 温室北墙是一种具有蓄热和放热功能的农业设施,在北方寒冷地区,温室墙体结构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本文针对3种温室北墙(50cm红砖墙+3cm聚苯板;2温室共用50cm红砖墙,分别面朝南、朝北;38cm红砖墙+75cm炉灰+38cm红砖墙)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分析数据得到了温室中温度分布规律:在白天离地面和墙体越远温度越高,在夜间恰好与白天相反。利用Fluent软件对温室内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且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CFD在温度场模拟中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墙 保温性能 Fluent软件 温度场
原文传递
分频北墙结构对日光温室内光热环境的影响
15
作者 刘志康 伍纲 +4 位作者 梁浩 许超 季延海 武占会 李楠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1-179,共9页
日光温室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栽培设施结构,非对称的结构形式造成温室内南北光环境分布不均匀,一般墙体结构冬季夜间保温不能满足多数作物的生长需求。为构建具有保温蓄热能力、反射补光能力的多功能墙体结构,该研究设计了一种直接吸收太... 日光温室为中国特有的一种栽培设施结构,非对称的结构形式造成温室内南北光环境分布不均匀,一般墙体结构冬季夜间保温不能满足多数作物的生长需求。为构建具有保温蓄热能力、反射补光能力的多功能墙体结构,该研究设计了一种直接吸收太阳能的红外分频补光板(infrared frequency divided and supplementary light panel,IFDSLP),可对室内光热环境进行调节。合成了基于氧化锡锑(antimony tin oxide,ATO)-三氧化钨(tungsten trioxide,WO_(3))的水基纳米流体,将该纳米流体补充进IFDSLP内腔,作为传热分光工质。当IFDSLP集热面积为7.2 m^(2),光程为10 mm、体积分数为0.005%时,该流体工质在300~800 nm的植物光合有效波段中的平均反射率为79.6%,在近红外光波段中的平均吸收率为85.4%。该结构在增加温室北侧作物光照的同时,兼具温室夜间升温能力。IFDSLP系统的太阳能总利用率为71.9%,光热转换效率为36.4%,相比传统砖墙光辐射增加25%~28%,夜间空气温度平均提高1.5~2.0℃。该系统依托于现有日光温室结构,进一步改善了温室内的光热环境,是提高温室北墙全光谱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温度太阳能 分频补光 北墙结构
下载PDF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2020年度发掘简报 被引量:3
16
作者 辛龙 王毅 +2 位作者 陈波 王晓静(绘图) 荣洁(绘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0,F0003,共7页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位于隋唐长安城遗址东北部。2020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东城墙与夹城墙之间的道路南段进行了主动发掘,清理道路、车辙等遗迹,并解剖了东城墙墙基。本文即是对2020年度发掘工作主要收获...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位于隋唐长安城遗址东北部。2020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东城墙与夹城墙之间的道路南段进行了主动发掘,清理道路、车辙等遗迹,并解剖了东城墙墙基。本文即是对2020年度发掘工作主要收获的简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 外郭城东城墙 外郭城北城墙 夹城
下载PDF
北墙不同外倾角对日光温室表面风压与体型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宗敏 郜子轩 任杰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97-204,共8页
为探明日光温室北墙外倾角的改变对其屋面风压系数和风荷载体型系数的影响,该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原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考虑北风和西北风2种风向,研究了不同北墙外倾角下日光温室表面风压分布规律,并给出不同北墙外倾角情况下的细化... 为探明日光温室北墙外倾角的改变对其屋面风压系数和风荷载体型系数的影响,该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原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考虑北风和西北风2种风向,研究了不同北墙外倾角下日光温室表面风压分布规律,并给出不同北墙外倾角情况下的细化分区风荷载体型系数。结果显示:1)风压分布规律为:北风和西北风时日光温室前屋面和后屋面上半部风压系数为负,屋脊处和东、西边缘风吸力集中;随北墙外倾角减小,前屋面上部和后屋面风压系数绝对值明显减小,前屋面下半部的风压系数有所变化,但无明显规律。2)风荷载体型系数规律:北风时,以北墙外倾角90°(即竖直)为参照,外倾角减至30°可使前屋面上部体型系数的绝对值减小16%~26%,可使前屋面下部体型系数的绝对值增大6%~57%,使后屋面东、西两边缘体型系数绝对值减小62%和66%,使后屋面中段体型系数由负变正;西北风时,前屋面上部和后屋面体型系数绝对值均为西端大、东端小,前屋面下部体型系数绝对值为中间大两端小,以北墙外倾角为90°为参照,α为30°可使后屋面中西段体型系数绝对值减小约30%~38%,北墙外倾角的变化对屋面其他区域风荷载体型系数影响不大。因此,北墙外倾角的变化导致日光温室屋面风荷载分布发生变化较大,对日光温室结构的抗风性能影响较大,建议日光温室屋面风荷载计算应考虑北墙外倾角的影响,抗风设计时可合理选择北墙外倾角以减小屋面风荷载,边榀骨架结构和围护结构的边缘处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荷载 墙体 数值模拟 北墙外倾角 风荷载体型系数
下载PDF
热管置入式墙体夏季节能潜力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志刚 史亚鹏 孙晴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438-442,458,共6页
以北向热管置入式墙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供冷季期间的节能潜力.利用天津市典型年气象数据计算了天津地区北向热管置入式墙体的工作小时数、平均工作温度及传热量.结果表明:北向热管置入式墙体在天津地区具有较多的工作小时数、较高... 以北向热管置入式墙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供冷季期间的节能潜力.利用天津市典型年气象数据计算了天津地区北向热管置入式墙体的工作小时数、平均工作温度及传热量.结果表明:北向热管置入式墙体在天津地区具有较多的工作小时数、较高的传热量,墙体累计工作小时数为770 h,平均每天工作小时数为6.2 h.其在供冷季期间的平均传热量达到10.2 kW/m^2,改善室内热环境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向热管置入式墙体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工作小时 累积传热量 节能潜力
下载PDF
北墙体结构对日光温室保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玉 张毅 +2 位作者 李姝 李梅兰 侯雷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4-60,共7页
优化墙体结构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墙体的蓄热保温性能,对提升日光温室作物的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以3种不同北墙体结构(24cm砖墙+50cm黄土+24cm砖墙即砖土结构、24cm砖墙+50cm灰煤渣+24cm砖墙即砖煤结构、37cm砖墙+10cm苯板即砖苯结构... 优化墙体结构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墙体的蓄热保温性能,对提升日光温室作物的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以3种不同北墙体结构(24cm砖墙+50cm黄土+24cm砖墙即砖土结构、24cm砖墙+50cm灰煤渣+24cm砖墙即砖煤结构、37cm砖墙+10cm苯板即砖苯结构)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典型天气下气温、北墙传热量、北墙内表面温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结构北墙的温度时空分布特点,初步评价了不同北墙体结构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差异。结果表明:砖苯结构北墙体的瞬时吸热散热能力较强,但其蓄放热持久性较差,而砖土结构复合北墙体的瞬时吸热、连续蓄热保温性较好。整体而言,砖土北墙结构日光温室在晋中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墙 日光温室 复合结构 保温性能
原文传递
山东日照市尧王城遗址2012年的调查与发掘 被引量:26
20
作者 梁中合 张东 刘红军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24,共18页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等对山东省日照市尧王城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发掘,确定了城墙的存在及其范围、结构等,发现的遗迹有器物坑、灰坑、灰沟、房址和墓葬,出土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物均主要为陶器。城墙的始建年代为...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等对山东省日照市尧王城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发掘,确定了城墙的存在及其范围、结构等,发现的遗迹有器物坑、灰坑、灰沟、房址和墓葬,出土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物均主要为陶器。城墙的始建年代为大汶口文化晚期,主要使用年代为龙山文化早、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日照市 尧王城遗址 北城墙 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