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监护室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赵虎 周庭银 +2 位作者 陈险峰 何铭君 邵敏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 了解某院重症监护室 (ICU)医院感染病原菌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用VITEK -AMS仪鉴定细菌 ,K -B纸片扩散法做体外药敏试验 ,统计、分析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和药敏结果。结果 ICU医院感染非发酵菌的阳性检出率为 38.36... 目的 了解某院重症监护室 (ICU)医院感染病原菌中非发酵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用VITEK -AMS仪鉴定细菌 ,K -B纸片扩散法做体外药敏试验 ,统计、分析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和药敏结果。结果 ICU医院感染非发酵菌的阳性检出率为 38.36 % ,其中 ,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 (18.75 % ) ,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1.18% )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4 .38% )。不同感染部位非发酵菌的感染率 (不同感染部位标本的阳性检出率 )各不相同 ,以呼吸系统和皮肤切口的阳性率最高 ,分别为 6 5 .4 0 %和 5 1.2 3%。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为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ICU医院感染病原菌中非发酵菌的检出率较高且耐药性强 ;治疗非发酵菌感染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非发酵菌 ICU 医院感染 微生物 耐药性
下载PDF
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佩芬 黄源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 调查常用抗生素对临床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 ,细... 目的 调查常用抗生素对临床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VITEK 6 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结果 检出非发酵菌6 99株 ,居前 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 (36 5株 )、鲍氏不动杆菌 (14 1株 )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76株 ) ,三者占非发酵菌的 83% ,对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的抗菌活性最强 ,敏感率 70 0 % ,其次是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 ,敏感率分别是 5 7 8%、5 5 4 %、5 5 0 %、5 2 0 %和 5 0 0 % ,其余抗生素敏感率都<5 0 0 % ,一代头孢菌素对常见非发酵菌无效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结论 常见非发酵菌是一类多重耐药且耐药性较高的细菌 ,治疗上最好根据药敏选用抗生素 ,并结合其耐药特点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的不同类型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抗生素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常见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兰会华 郭世辉 +1 位作者 梁宏洁 莫武宁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957-1959,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用WHONET 5.3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5-2008年医院ICU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用WHONET 5.3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5-2008年医院ICU感染患者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1695株,其中鲍氏不动杆菌最多见(25.9%),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22.5%),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排第5位(10.6%);这些菌株大多数分布在呼吸系统标本,而非ICU菌株除呼吸系统外,尿液、分泌物及血标本也较多;ICU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为较高的耐药性;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为26.3%和27.2%,远远高于非ICU(8.0%和8.5%);鲍氏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均>80.0%;在监测的13种药敏纸片中,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除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较为敏感外,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30.0%。结论 ICU中非发酵菌感染所占比率高且耐药率普遍高于普通病房,应加强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临床治疗感染应区别对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非发酵菌 抗药性
原文传递
不同底物在CIM试验检测革兰阴性杆菌碳青霉烯酶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靖 时东彦 +1 位作者 赵建宏 牛翠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8期575-578,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作为指示底物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活跃检测方法(CIM)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作为指示药物,对90株肠杆菌科细菌和105株非发酵菌进行CIM试验来检测碳青霉烯酶,并用PCR方法检测... 目的评价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作为指示底物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活跃检测方法(CIM)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作为指示药物,对90株肠杆菌科细菌和105株非发酵菌进行CIM试验来检测碳青霉烯酶,并用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肠杆菌科细菌中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菌株用美罗培南检出率为91.0%(71/78),亚胺培南检出率为92.3%(72/78),厄他培南检出率为85.9%(67/78),3种药物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5,P=0.377);肠杆菌科细菌中碳青霉烯酶基因阴性菌株CIM试验用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检测均阴性。非发酵菌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菌株用美罗培南检出率为94.0%(63/67),亚胺培南检出率为74.6%(50/67),厄他培南检出率为70.1%(47/67),美罗培南检出率均高于厄他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株碳青霉烯酶基因阴性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中有2株美罗培南CIM试验阳性,而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检测均阴性。结论应用美罗培南作为反应底物进行CIM试验与基因检测的一致性最高。此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结果易判断,适合在临床实验室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酶 CIM 肠杆菌科细菌 非发酵菌
下载PDF
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佳嫄 李刚 +3 位作者 赵梅 张海云 党宏万 贾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1-763,共3页
目的研究非发酵菌的临床科室分布以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2012年细菌培养分离的非发酵菌,细菌分离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VITEK-2Comp... 目的研究非发酵菌的临床科室分布以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2012年细菌培养分离的非发酵菌,细菌分离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微生物VITEK-2Compact分析仪鉴定到种,体外药敏试验采用纸片K-B法,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非发酵菌4 225株,前3位为鲍氏不动杆菌1 636株、铜绿假单胞菌1 537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426株,分别占38.7%、36.4%、10.1%;标本来源以呼吸道标本为主,占76.8%,其次为分泌物与脓液,分别占9.3%;分离菌株主要来自ICU占22.4%和儿科占18.0%;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最高为93.7%,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最低为18.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西丁、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结论非发酵菌在临床标本的分离率较高,耐药率也普遍较高,应加强耐药监测,从而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发酵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恶性肿瘤合并非发酵菌医院获得性感染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建飞 杨军礼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014-3016,共3页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非发酵菌获得性感染临床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312例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发生医院内获得性非发酵菌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肿瘤...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非发酵菌获得性感染临床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312例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发生医院内获得性非发酵菌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合并医院非发酵菌获得性感染主要为肺癌患者,占26.6%;312株非发酵菌以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占46.5%,其次是鲍氏不动杆菌,占37.5%.药敏试验显示5种非发酵菌对多种抗生素均表现为高度耐药或多重耐药,高于相关研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非发酵菌医院内获得性感染耐药率高,治疗困难,临床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非发酵菌 获得性感染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医院感染中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赵虎 陈险峰 周庭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25-1328,共4页
目的:了解非发酵菌在我院医院感染中的分布和检出情况以及非发酵菌的耐药性。方法:应用VITEK-AMS鉴定细菌,K-B法作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和药敏情况。结果:非发酵菌的阳性检出率为14.29%,占总感染率的35.24%,其中,铜... 目的:了解非发酵菌在我院医院感染中的分布和检出情况以及非发酵菌的耐药性。方法:应用VITEK-AMS鉴定细菌,K-B法作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和药敏情况。结果:非发酵菌的阳性检出率为14.29%,占总感染率的35.2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构成比为44.22%),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32.17%)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23%)。不同感染部位非发酵菌的感染率各不相同,以呼吸系统(痰或咽拭子标本中)的阳性率最高,而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标本中)的阳性率最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表现为较高的耐药率(45.21%),尤其对舒他西林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高(92.18%和82.65%);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也表现为较高的耐药率(47.85%),尤其对氨曲南、头孢哌酮和庆大霉素耐药率高(78.56%、77.1 9%和70.2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平均耐药率高达64.02%,对亚胺培南全部耐药,对庆大霉素、美罗培南和氨曲南的耐药率也很高(97.61%、92.83%和91.63%)。结论:我院医院感染中非发酵菌的检出率较高。为及时控制非发酵菌感染并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治疗非发酵菌感染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或及时调整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非发酵菌 药物耐受性
下载PDF
非发酵菌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方寅飞 徐浩 冯胜春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目的研究临床送检标本中非发酵菌分离率及其耐药特点,为控制非发酵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原学标本分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送检病原学标本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某医院在2013年度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非发酵菌... 目的研究临床送检标本中非发酵菌分离率及其耐药特点,为控制非发酵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原学标本分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送检病原学标本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某医院在2013年度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非发酵菌264株,主要分离自痰液和引流液标本,构成比分别为47.7%和12.9%。在检出的非发酵菌中,居前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假单胞菌,构成比依次为38.3%、29.5%和22.3%。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并检出多重耐药菌株。结论非发酵菌群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其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发酵菌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 监测
原文传递
3种常见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田丽红 申建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040-3041,共2页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常见的3种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铜绿假单胞菌(PAE)、鲍氏不动杆菌(ABA)、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推荐...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常见的3种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铜绿假单胞菌(PAE)、鲍氏不动杆菌(ABA)、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结果 PAE和ABA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高耐药性,仅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16.9%~20.7%);SMA对亚胺培南100.0%耐药;AB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比PAE更为严重。结论应注重细菌耐药性的监控工作,严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多药耐药的非发酵菌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加彤 崔学范 《医学综述》 2011年第6期915-917,共3页
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是常见的非发酵菌,也是临床常见的致病菌,由于它们表现出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机制,耐药发生率高。治疗多药耐药的非发酵菌的药物选择也越来越少,可选择的药物主要有碳青酶烯类、舒巴坦、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 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是常见的非发酵菌,也是临床常见的致病菌,由于它们表现出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机制,耐药发生率高。治疗多药耐药的非发酵菌的药物选择也越来越少,可选择的药物主要有碳青酶烯类、舒巴坦、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类。现综合近年来国内外非发酵菌的药物治疗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多药耐药的非发酵菌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非发酵菌 治疗
下载PDF
肺部感染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非发酵菌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晶 刘晶 +2 位作者 杨自坚 李娇 孟宝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70-1771,1777,共3页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患者送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的非发酵菌感染状况,为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医院临床收治疑似肺部感染患者55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的方式对患者分...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患者送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的非发酵菌感染状况,为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医院临床收治疑似肺部感染患者55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的方式对患者分泌物进行培养和检测,调查其病原菌检出率、非发酵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54例患者的分泌物中共分离病原菌198株,检出率为39.40%;198株病原菌中非发酵菌94株占47.47%;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黏菌素B耐药率较低,均<35.00%。结论肺部感染患者的非发酵菌的临床检出率和耐药性均较高,临床工作者应按照药敏结果为指导科学合理用药,从而有效的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培养 非发酵菌
原文传递
46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最低抑菌浓度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弟勇 刘晶 +2 位作者 樊丽 程惠 黄丹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了解川北地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临床分离株对21种抗菌药的耐药性。方法收集我院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46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公司生产的Bio-Merieux 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及非发酵菌鉴定卡(NFC卡)进行菌... 目的了解川北地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临床分离株对21种抗菌药的耐药性。方法收集我院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46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公司生产的Bio-Merieux 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及非发酵菌鉴定卡(NFC卡)进行菌株鉴定,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21种抗菌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敏感、中介、耐药的判定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SLI)2006年公布的标准。结果46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他定、头孢他啶/舒巴坦、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56.8%、53.4%、49.3%、48.8%和41.1%,对多粘菌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阿莫西林、阿莫西林/舒巴坦、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等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达70.6%-100%。结论川北地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存在普遍耐药现象,必须加强该菌耐药性的监测和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非发酵菌 最低抑菌浓度 耐药性 琼脂稀释法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玲玲 杨锦红 杨海蔚 《疾病监测》 CAS 2009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非发酵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给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07年7月至2008年9月ICU感染患者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在4109例标本中,共分...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非发酵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给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07年7月至2008年9月ICU感染患者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在4109例标本中,共分离出非发酵菌952株,居前4位的非发酵菌分别是: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43株(占25.5%),铜绿假单胞菌200株(占21.0%),鲍曼不动杆菌163株(占17.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48株(占15.6%)。药敏结果显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派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2.5%和9.5%;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20.0%,以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22.0%)为最低,对其他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32.0%~95.0%之间;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50%,许多菌株呈多重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低,为4.1%,对除头孢他啶外的三、四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氨苄西林/舒巴坦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在79.7%~95.9%之间,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引起医院ICU感染的主要非发酵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高耐药率,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非发酵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原文传递
1535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黎村艳 曹友德 +1 位作者 蔡瑞云 李浩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096-1098,共3页
目的了解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在湖南省人民医院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使用ATB Expression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和配套的鉴定和药敏板鉴定菌种盒进行药敏试验,部分抗生素采... 目的了解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在湖南省人民医院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使用ATB Expression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和配套的鉴定和药敏板鉴定菌种盒进行药敏试验,部分抗生素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共分离出非发酵菌1 535株,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别占42.8%、32.5%、8.6%。各种临床标本中以痰液标本的检出率最高(72.4%)。药敏结果显示,分离的非发酵菌对所监测的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ICU病房分离的非发酵菌的耐药率高于普通病房(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医院感染的主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广泛,各种细菌之间耐药性差异较大,应加强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以减少细菌耐药性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氏阴性菌 非发酵菌 耐药率 感染
原文传递
我院2009~2011年非发酵菌耐药情况及变迁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晓钰 江奎 +3 位作者 颉璠 刘子昀 姜凤丽 刘冬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576-2580,共5页
目的:了解本院感染常见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病人各类标本分离出的719株非发酵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19株非发酵菌分离率居前3位分别为不... 目的:了解本院感染常见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病人各类标本分离出的719株非发酵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19株非发酵菌分离率居前3位分别为不动杆菌属(41.9%)、铜绿假单胞菌(37.4%)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0.8%)。与2010年CHINET监测结果相比,我院非发酵菌的检出率与耐药率较低,但呈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非发酵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呈一定相关性。结论:我院非发酵菌的分离率与耐药率正在逐年上升,抗菌药物的使用对非发酵菌造成了很大压力,临床治疗中应加强病原学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重视非发酵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发酵菌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非发酵菌属对17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性
16
作者 朱三明 张嵘 宣贵达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219-222,共4页
为了探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长的问题,我科检测了1994年6月到1996年6月从医院内感染临床分离得的1362株非发酵菌对17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用K-B纸片法和Vitek-Ams药敏卡,根据抑菌环直径,用检验科软件分析其耐药率。发现除第三代... 为了探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长的问题,我科检测了1994年6月到1996年6月从医院内感染临床分离得的1362株非发酵菌对17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用K-B纸片法和Vitek-Ams药敏卡,根据抑菌环直径,用检验科软件分析其耐药率。发现除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喏酮类、亚胺培南及多粘菌素B抑菌效果较好外,其余耐药率均很高。由于头孢菌素联合舒巴坦,有很好的抗菌效应,建议临床扩大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舒巴坦联合的制剂。本文结果为临床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发酵菌属 细菌 抗生素类 药物耐受性
下载PDF
整合子系统在非发酵菌属细菌中分布特点
17
作者 肖晓光 孙国华 李岩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87-491,498,共6页
[目的]了解整合子系统在非发酵菌属细菌中的分布特点,继而探讨其与非发酵菌产生多重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6月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 [目的]了解整合子系统在非发酵菌属细菌中的分布特点,继而探讨其与非发酵菌产生多重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6月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霍尔德氏菌、木糖产碱杆菌木糖亚种,提取全基因组DNA,通过PCR方法检测其整合子的携带情况,并对扩增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45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I类整合子阳性检出率为41.8%;在61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I类整合子阳性检出率为66.7%,II类整合子阳性检出率为2.3%;在6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I类整合子阳性检出率为13.1%;在36株洋葱霍尔德氏菌中,I类整合子阳性检出率为8.3%;21株木糖产碱杆菌木糖亚种中未检出整合子;在以上各菌株中均没有检测到III类整合子。整合子阳性菌株和整合子阴性菌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对比发现,整合子阳性的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均高于整合子阴性菌株。[结论]整合子系统在非发酵菌属的某些菌种中检出率很高,它的存在是非发酵菌产生多重耐药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发酵菌 多重耐药 整合子 PCR
下载PDF
临床常见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探讨 被引量:22
18
作者 孙莉军 郑晖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294-2295,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常见的3种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铜绿假单胞菌(PAE)、鲍氏不动杆菌(ABA)、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结果 PAE和ABA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 目的探讨临床常见的3种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铜绿假单胞菌(PAE)、鲍氏不动杆菌(ABA)、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结果 PAE和ABA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17.0%~22.9%);SMA对亚胺培南100.0%耐药,PAE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40.0%;AB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已普遍高于PAE。结论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已非常严重,应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 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 耐药性
原文传递
老年院内肺炎中非发酵菌群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艳桃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探明近年来老年医院肺炎致病菌及其耐药性的变迁。方法回顾调查近7年中我院240例老年肺炎中70例患者痰及血标本中的93株非发酵菌培养及药敏资料。结果非发酵菌占总检出菌数43.5%(93/214),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 目的探明近年来老年医院肺炎致病菌及其耐药性的变迁。方法回顾调查近7年中我院240例老年肺炎中70例患者痰及血标本中的93株非发酵菌培养及药敏资料。结果非发酵菌占总检出菌数43.5%(93/214),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42株、嗜麦芽假单胞菌31株、不动杆菌属1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Tazobactam、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他啶、氨曲南、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及环丙沙星敏感。嗜麦芽假单胞菌对TMP/SMZ、羧苄西林/棒酸、环丙沙星及头孢他啶敏感。对不动杆菌属可首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结论非发酵菌已成为老年医院肺炎首要致病菌,耐药菌株逐年增多。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联合选用有效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炎 非发酵菌 医院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下载PDF
肺结核合并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金妙玲 陈丹 周铁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44-447,共4页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合并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TB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用K-B法对非发酵菌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共分...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合并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TB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用K-B法对非发酵菌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共分离非发酵菌156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占46.5%,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分别占37.8%和9.6%。药敏试验显示5种非发酵菌对多种抗生素均表现为高度耐药或多重耐药,高于相关研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肺部感染非发酵菌的分离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重视非发酵菌感染和耐药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非发酵菌 下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