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29例非肾性贫血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建平 施红 +4 位作者 李蓉生 李琦 赵声明 范芸 顾惜春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非肾性贫血的治疗作用。方法:用rhEpo对29例非肾性贫血进行治疗,其中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AA)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2例,多发性骨髓瘤(MM)5例,非...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非肾性贫血的治疗作用。方法:用rhEpo对29例非肾性贫血进行治疗,其中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AA)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2例,多发性骨髓瘤(MM)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6例,疗程3个月,观察其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18例治疗后Hb有不同程度上升,总有效率为62.0%。各组有效率分别为:AA组66.6%(4/6);MDS组58.3%(7/12),其中难治性贫血(RA)为85.7%(6/7),转变中的原始细胞增多型(RAEBt)2例均无效;MM组80.0%(4/5);NHL组50.0%(3/6)。结论:rhEpo可使非肾性贫血获得不同程度改善,MDS组中RA及MM患者疗效较显著。rhEpo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肾性贫血 RHEPO 治疗
下载PDF
尿棘形红细胞在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中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扬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3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尿棘形红细胞在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中的意义。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血尿症状患者150例,计算出棘形红细胞百分率。结果:本组73例非肾小球性病变中11例存在棘形红细胞,且其比例均〈5.00%,因此... 目的:探讨尿棘形红细胞在肾性和非肾性血尿鉴别中的意义。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血尿症状患者150例,计算出棘形红细胞百分率。结果:本组73例非肾小球性病变中11例存在棘形红细胞,且其比例均〈5.00%,因此棘形红细胞诊断肾小球血尿特异性达100%。结论:尿棘形红细胞可作为区别肾性和非肾性血尿的特征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棘形红细胞 肾性血尿 非肾性血尿 鉴别
原文传递
UF-100尿沉渣分析仪鉴别血尿来源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杭永伦 蔡旭 李研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8期897-898,共2页
目的:探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不同血尿来源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用Sysmex UF-100尿沉渣分析仪对100例肾性血尿样本和130例非肾性血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UF-100尿沉渣分析仪诊断肾性血尿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83.4%;阳性预测... 目的:探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不同血尿来源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用Sysmex UF-100尿沉渣分析仪对100例肾性血尿样本和130例非肾性血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UF-100尿沉渣分析仪诊断肾性血尿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83.4%;阳性预测值94.8%,阴性预测值100%。结论:UF-100沉渣分析仪是一种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鉴别血尿来源的仪器,对血尿来源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 红细胞形态 尿沉渣 肾性 非肾性
下载PDF
CRRT治疗非肾源性难治性心力衰竭3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袁红岩 由希雷 任新生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5期252-253,27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非肾源性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对非肾源性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CRRT治疗,观察各项临床及无创心功能的变化。结果35例患者经过CRRT治疗,有效率为82.9%,治疗后无创心功能及各项指标得到...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非肾源性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对非肾源性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CRRT治疗,观察各项临床及无创心功能的变化。结果35例患者经过CRRT治疗,有效率为82.9%,治疗后无创心功能及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CRRT是治疗非肾源性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非肾源性 难治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贫血患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血红蛋白浓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宗铠 曹凤林 +5 位作者 杨惠芬 李玉红 王珺 卢秀荣 李兰英 张文治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 :探讨贫血患者红细胞生成素 (Epo)水平与血红蛋白 (Hb)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162例不同原因的贫血患者测定了血清Epo水平 ,同时用常规方法测定Hb和血尿素氮 (BUN)。结果:按BUN水平划分的3组肾性贫血患者 ,BUN之间和Hb之... 目的 :探讨贫血患者红细胞生成素 (Epo)水平与血红蛋白 (Hb)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162例不同原因的贫血患者测定了血清Epo水平 ,同时用常规方法测定Hb和血尿素氮 (BUN)。结果:按BUN水平划分的3组肾性贫血患者 ,BUN之间和Hb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F=94.80 ,P<0.001;F=17.03 ,P<0.001) ,而Epo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F=1.46 ,P>0.05)。肾性贫血患者BUN、Hb、Epo水平相关分析显示 ,Hb与BUN存在显著负相关 (r= -0.6981,P<0.001) ,而Epo与BUN和Hb均无相关性 (r分别为0.1116和 -0.2001 ,均P>0.05)。非肾性贫血患者在可比的肿瘤性和增生性两类贫血均按贫血程度所分的3组患者中 ,Hb浓度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F=129.53 ,P<0.001;F=80.1772,P<0.001) ,而Epo水平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F=2.20 ,P>0.05 ,F=0.4996,P>0.05)。非肾性贫血患者Epo和Hb水平相关分析显示 ,肿瘤性贫血Epo与Hb存在负相关(r= -0.3526 ,P<0.05) ,而慢性病贫血和增生性贫血Epo与Hb均无相关性 (r=0.0658,P>0.05;r= -0.0132,P>0.05)。结论:肾性贫血患者Epo水平与Hb浓度无相关性 ,其贫血程度虽然主要取决于Epo水平 ,但它不是唯一因素。绝大多数非肾性贫血患者Epo水平与Hb浓度也无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肾性 非肾性 红细胞生成素 血红蛋白
下载PDF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鉴别肾性和非肾性尿液红细胞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芳 虞涛 +2 位作者 鲍连生 黄永国 魏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8期13-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尿中红细胞来源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用AVE-763尿沉渣分析仪分别检测肾小球性(肾性)和非肾小球性(非肾性)红细胞的大小、形态和色度的改变。结果:肾性红细胞大小、形态有明显改变,色度分析结果明显减弱,... 目的:探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尿中红细胞来源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用AVE-763尿沉渣分析仪分别检测肾小球性(肾性)和非肾小球性(非肾性)红细胞的大小、形态和色度的改变。结果:肾性红细胞大小、形态有明显改变,色度分析结果明显减弱,非肾性红细胞的形态、大小和细胞色度与正常红细胞相似,没有明显改变。正常红细胞放置时间较长后引起细胞皱缩性改变,虽然大小、形态发生了改变,但色度确有所增强。结论:红细胞形态和大小改变不能说明红细胞来源于肾脏,只有同时红细胞色度减弱时才能认为红细胞来源于肾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 红细胞形态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肾性 非肾性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与伴糖尿病的非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57
7
作者 徐静 胡晓帆 +7 位作者 黄威 沈平雁 张文 任红 李晓 王伟铭 陈楠 潘晓霞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24-929,共6页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筛查有判别意义的临床指标。方法选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肾组织活检的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害患者,按病理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非糖尿病肾脏疾病...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筛查有判别意义的临床指标。方法选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肾组织活检的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害患者,按病理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非糖尿病肾脏疾病(NDRD)组及NDRD合并DN组。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实验室数据,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入选207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害接受肾活检者,占我科同期肾活检患者的6.82%,其中DN51例,NDRD142例,DN合并NDRD14例。NDRD的肾脏病理表现以膜性肾病占首位(34.5%),其次为IgA肾病(19.7%)。与DN组比,NDRD组糖尿病病程短,Hb水平高,血肌酐水平低,血尿发生率高,高血压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低,血糖控制更好,更积极监测血糖及阳性糖尿病家族史少。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阳性糖尿病家族史(OR=4.68,P=0.04)及糖尿病病程长者(OR=1.01,P=0.02)患DN的风险更高。结论NDRD发生率不低。糖尿病病程及糖尿病家族史可作为DN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非糖尿病肾脏疾病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徐鹏杰 李航 +2 位作者 徐亚兰 文煜冰 李学旺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31-735,共5页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肾脏损害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伴显性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害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根据病理表现分为典型糖尿病肾小球病(DG)组、不典型糖尿病相关肾脏病(ADR...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肾脏损害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伴显性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害病理类型及临床特点.根据病理表现分为典型糖尿病肾小球病(DG)组、不典型糖尿病相关肾脏病(ADRD)组、非糖尿病肾病组(NDRD)和DG并发NDRD组.结果 DG占18.7%,ADRD占12.9%,NDRD占60.0%,DG并发NDRD占8.4%.DG的糖尿病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率较高,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较高,尿蛋白量较多,GFR下降更明显.ADRD组年龄较小,体质量指数和肥胖比例较高.NDRD组多可见肉眼血尿和急性肾功能下降,对诊断NDRD有一定预测价值的因素有不伴DR、糖尿病病程小于5年、肉眼血尿、急性肾功能下降、自身免疫性疾病证据和尿蛋白量≥3.5 g/24 h且eGFR≥60 ml/min.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CKD的肾脏病理表现多样,NDRD常见,且与ADRD和DG有差异.如2型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病患者出现以下任何1项:2型糖尿病病程少于5年、不伴DR、肉眼血尿史、急性肾功能下降、尿蛋白量≥3.5 g/24 h但eGFR≥60ml/min、有导致肾损害的系统性疾病证据,应考虑肾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 不典型糖尿病 相关肾病 非糖尿病肾病
原文传递
Diabetic nephropathy:Is it time yet for routine kidney biopsy? 被引量:29
9
作者 Maria L Gonzalez Suarez David B Thomas +1 位作者 Laura Barisoni Alessia Fornoni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 CAS 2013年第6期245-255,共11页
Diabetic nephropathy(DN)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ong-term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have an increased risk of all-cause mortality,cardiovascular mortality,and kid... Diabetic nephropathy(DN)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ong-term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have an increased risk of all-cause mortality,cardiovascular mortality,and kidney failure.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DN depends on the detection of microalbuminuria.This usually occurs after the first five years from the onset of diabetes,and predictors of DN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are being studied but are not yet implemented into clinical practice.Diagnostic tests are useful tools to recognize onset,progression and response to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Microalbuminuria is an indicator of DN,and it is considered the only noninvasive marker of early onset.However,up to now there is no diagnostic tool that can predict which patients will develop DN before any damage is present.Pathological renal injury is hard to predict only with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findings.An accurate estimate of damage in DN can only be achieved by the histological analysis of tissue samples.At the present time,renal biopsy is indicated o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under the suspicion of the presence of nephropathies other than DN.Results from renal biopsie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had made possible the classification of renal biopsies in three major group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prognostic features:diabetic nephropathy,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NDRD),and a superimposed non-diabetic condition on underlying diabetic nephropathy.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ith a higher degree of suspicion for NDRD,it is granted the need of a renal biopsy.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and differentiate these pathologies at an early stage in order to prevent progression and potential complications.Therefore,a more extensive use of biopsy is advis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IC NEPHROPATHY Kidney BIOPSY 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的病理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黄锋先 唐盛 +3 位作者 杨琼琼 陈黎红 刘伟 余学清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77-680,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病变时病理诊断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探讨肾活检在2型糖尿病伴有肾脏病变诊断的意义。方法分析52例尿检异常和(或)Scr升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改变特点。结果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肾活检。32例...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病变时病理诊断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探讨肾活检在2型糖尿病伴有肾脏病变诊断的意义。方法分析52例尿检异常和(或)Scr升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改变特点。结果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肾活检。32例确诊为糖尿病肾病(DN),占61.5%,其中3例为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NDRD);余20例为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占38.5%。肾活检前后诊断符合率46.15%,误诊率19.23%。两组间除BUN、Scr、糖尿病病程和是否伴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显著差异外,其他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伴肾脏病变时相当部分是非糖尿病性肾脏病变,单纯依靠临床资料常难以鉴别,肾活检对明确糖尿病伴肾病变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非糖尿病性肾脏病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病率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刘健 王琴 +5 位作者 车霞静 张敏芳 曹励欧 周文彦 牟姗 倪兆慧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0-464,共5页
目的 鉴别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肾脏病因,估算非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4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的患者,比较病史、心脏彩超、颈动脉多普勒彩超、眼底检查结果、肾小球滤过率、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HbA1c、尿... 目的 鉴别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肾脏病因,估算非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4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的患者,比较病史、心脏彩超、颈动脉多普勒彩超、眼底检查结果、肾小球滤过率、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HbA1c、尿蛋白等临床指标,所有患者通过肾脏穿刺明确诊断,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非糖尿病肾病组.结果 46例患者确诊糖尿病肾病比例占47.8%,52.2%患者是糖尿病合并其他肾小球疾病,即非糖尿病.肾病,在非糖尿病肾病组中以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比例最高.糖尿病肾病组空腹血糖较高(P〈0.05).心脏彩超各项指标中,糖尿病肾病组的射血分数显著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颈动脉彩超检测中发现,糖尿病肾病组存在动脉粥样斑块患者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非糖尿病肾病组高(P〈0.05).值得注意的是,非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不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诊断糖尿病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72.2%)和特异性(91.7%,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有蛋白尿时,空腹血糖、心脏射血分数、颈动脉粥样斑块和内膜中层厚度,以及眼底的改变作为临床鉴别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的参考指标,肾活检则是明确糖尿病伴肾脏病变性质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非糖尿病肾病 空腹血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肾活检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毕慧欣 谌南岚 +4 位作者 袁新科 凌光辉 袁曙光 黄谷香 刘瑞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12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疑为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活检资料。根据肾活检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肾病(DN)组和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 目的: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疑为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活检资料。根据肾活检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肾病(DN)组和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NDRD)组,并对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50例(45.5%)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组蛋白尿、血尿发生率高于单纯糖尿病肾病组,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低于单纯糖尿病肾病组。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合并的非糖尿病肾病中,IgA肾病的比率最高为34%,其他依次为膜性肾病22.0%,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14%,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8.0%,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炎10%,高血压肾小球硬化4.0%,FSGS4.0%,新月体肾小球肾炎2.0%,狼疮性肾炎2.0%。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发生率45.5%,IgA肾病最常见。血尿、蛋白尿同时缺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强烈提示合并非糖尿病肾病。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肾活检是一项排除糖尿病肾脏病变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肾病 肾活检
下载PDF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倩 万倩 +3 位作者 孙丹 许文伟 关美萍 薛耀明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0-394,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93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肾小球滤过率与尿白蛋白水平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糖尿病肾脏疾病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二分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93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肾小球滤过率与尿白蛋白水平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糖尿病肾脏疾病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1)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患病率逐渐增加(P〈0.05)。(2)22.26%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8.92%的患者合并非糖尿病。肾脏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组患者的病程、收缩压、血肌酐、尿白蛋白水平等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肾脏疾病组患者,糖尿病。肾脏疾病组患者的血红蛋白[(125.40±21.95对138.18±19.67)g/L]、血清白蛋白[(37.45±5.54对40.55±3.55)g/L]、肾小球滤过率[(89.66(59.10-108.25)对103.15(85.39-114.88)ml·min^-1·(1.73m^2)^-1]显著低于非糖尿病肾脏疾病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血尿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高血压病是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白蛋白是其保护因素(均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与多种临床危险因素相关,积极控制血压、血尿酸,纠正低蛋白血症等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脏疾病 非糖尿病.肾脏疾病
原文传递
多层CT在诊断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非透明细胞肾癌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勇 马健 张旭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1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CT在诊断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非透明细胞肾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3年2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诊治的85例非透明细胞肾癌患者(肾癌组)与42例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脂肪瘤组)作为研究对象,记... 目的探讨多层CT在诊断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非透明细胞肾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3年2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诊治的85例非透明细胞肾癌患者(肾癌组)与42例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脂肪瘤组)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与观察两组的多层CT常规扫描与增强扫描情况与特征。结果肾癌组与脂肪瘤组的肿瘤最大径为(72.34±21.48)mm和(43.67±15.20)mm,肾癌组明显大于脂肪瘤组(P<0.05)。肾癌组的钙化、杯口征、边界模糊、假包膜、延迟强化、肾外转移等CT特征的发生率都明显高于脂肪瘤组(P<0.05)。肾癌组平扫期、皮质期、实质期的CT值分别为(40.82±2.91)Hu、(74.29±17.30)Hu和(76.20±13.30)Hu,都明显低于脂肪瘤组的(50.93±2.78)Hu、(123.95±17.20)Hu和(114.20±5.20)Hu(P<0.05)。结论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非透明细胞肾癌的临床特征比较类似,从肿瘤最大径、CT特征与增强CT值能够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CT 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非透明细胞肾癌
下载PDF
临床指标判定糖尿病肾病诊断与预后价值与局限性 被引量:12
15
作者 蔡广研 梁爽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5-407,共3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并发症,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有很大比例是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两者的治疗和预后明显不同,因此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尤为重要。综合应用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并发症,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有很大比例是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两者的治疗和预后明显不同,因此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尤为重要。综合应用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压、血糖等临床指标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但单纯应用临床指标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对怀有疑问的病例仍需依靠肾活检进行确诊。新型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还须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 标志物 血糖 视网膜 血压
原文传递
肾嫌色细胞癌和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艾克拜尔·努尔买买提 王文光 +3 位作者 乔炳璋 李前进 阿卜杜瓦日斯·阿卜力克木 木拉提·热夏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分析肾嫌色细胞癌(CRCC)和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5例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男67例,女48例,男女比例为1.4∶1。年龄(51.2±13.4)岁。71... 目的分析肾嫌色细胞癌(CRCC)和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5例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男67例,女48例,男女比例为1.4∶1。年龄(51.2±13.4)岁。71例为无症状肾癌;44例有临床症状,其中肉眼血尿10例,腰痛28例,血尿合并腰痛4例,腹部肿块2例。行开放手术49例,腹腔镜手术66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58例,保留肾单位手术57例。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异常17例(14.9%),血小板计数异常22例(19.1%),碱性磷酸酶异常18例(15.7%),乳酸脱氢酶异常16例(13.9%)。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患者生存率。采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本组115例,术后病理分期为T1a期57例,T1b期38例,T2a期12例,T2b期8例;区域淋巴结阳性2例,阴性113例;均无远处转移。病理类型:肾CRCC 42例,PRCCⅠ型37例、Ⅱ型36例。术后平均随访38.6个月,失访率3.5%(4/115)。115例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9.1%、95.8%、81.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PRCCⅡ型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PRCCⅠ型和CRC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项指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3项异常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3项异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OR=4.625,P=0.014)、4项指标≥3项异常(OR=30.853,P=0.024)、淋巴结转移(OR=35.663,P=0.006)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PRCCⅡ型的恶性程度高于PRCCⅠ型和肾CRCC,预后较差。病理类型、4项指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3项异常及淋巴结转移是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肾嫌色细胞癌 乳头状肾细胞癌 预后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害17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隋燕霞 解立怡 赵东利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7期385-389,393,共6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肾穿刺活检在诊断T2DM合并肾损害时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7例T2DM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肾穿刺活检的病理资料。结果 177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害患者占同期全部肾穿刺...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肾穿刺活检在诊断T2DM合并肾损害时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7例T2DM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肾穿刺活检的病理资料。结果 177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害患者占同期全部肾穿刺活检患者的6.7%(177/2653),其中女性56例,男性121例。患者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3.4岁。病理诊断糖尿病肾病(DN)62例,非糖尿病肾病(NDRD)106例,DN合并NDRD 9例。62例DN中,I型DN 2例,IIa型5例,IIb型8例,Ⅲ型41例,Ⅳ型6例。106例NDRD中,Ig A肾病27例,膜性肾病24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1例,高血压肾损伤7例,肾小管间质性炎6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和局灶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各5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性肾损伤4例,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3例,淀粉样变性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各1例。9例DN合并NDRD中,Ⅲ型DN+Ig A肾病、IIa型DN+膜性肾病和Ⅲ型DN+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各2例,Ⅲ型DN+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Ⅲ型DN+ANCA相关性血管炎性肾损伤和IIb型DN+Ⅳ型狼疮性肾炎各1例。结论 T2DM合并肾损害可以是DN也可以是NDRD,还可以是DN合并NDRD,不同的病理类型在临床治疗和预后上有很大的差异。肾穿刺活检可以从组织学上明确诊断,为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非糖尿病肾病 病理学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傅蓉 洪艳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102-1103,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率中的作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通过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率中的作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通过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护理人员手卫生规范改善情况。结果: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不规范率由改善前的25%下降至改善后的7.7%;目标达标率为82.64%;进步率达52.44%。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不规范率;同时也提高了圈员是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品管圈手法等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消毒供应室 手卫生 不规范率
下载PDF
非阻断肾动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T2期肾癌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群会 何旭革 刘宗林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非阻断肾动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T2期肾癌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140例T1~T2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非阻... 目的探讨非阻断肾动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T2期肾癌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140例T1~T2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非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下选择性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记录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与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情况;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恢复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与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继发性出血、尿漏、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肾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9%,对照组为15.7%,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周的血清SCr值分别为(89.24±11.92)μmol/L和(117.24±11.49)μmol/L,都明显高于术前的(67.24±12.49)μmol/L和(68.14±13.11)μmol/L(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血清SCr值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至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32±3.14)个月和(19.39±4.10)个月,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t=4.209,P<0.05)。结论非阻断肾动脉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T2期肾癌可以避免热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护肾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阻断肾动脉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T1~T2期肾癌 肾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患者肾活检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董哲毅 邱强 陈香美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5年第2期32-36,共5页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其中2型糖尿病所致的肾脏病变占绝大多数。肾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对新药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也是DKD流行病学调查、...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其中2型糖尿病所致的肾脏病变占绝大多数。肾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对新药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也是DKD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临床病理联系和开发无创诊断方法的重要依据。因此,对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的患者积极开展肾活检病理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肾脏疾病 非糖尿病肾脏疾病 肾活检 肾脏病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