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氮时期对酿酒葡萄叶片氮代谢酶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宗桓 陈佰鸿 +2 位作者 毛娟 胡紫璟 李文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8-306,共9页
以10年生‘蛇龙珠’葡萄为材料,在萌芽期(S1)、新梢旺长期(S2)、开花期(S3)、果实第一次膨大期(S4)、副梢生长旺期(S5)和果实第二次膨大期(S6)分别一次性施入尿素300kg·hm-2,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分析了花前5d(DBF5)、花后25d(DAF... 以10年生‘蛇龙珠’葡萄为材料,在萌芽期(S1)、新梢旺长期(S2)、开花期(S3)、果实第一次膨大期(S4)、副梢生长旺期(S5)和果实第二次膨大期(S6)分别一次性施入尿素300kg·hm-2,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分析了花前5d(DBF5)、花后25d(DAF25)、花后55d(DAF55)和花后85d(DAF85)叶片的各项指标,以明确氮素施用时期对葡萄叶片氮代谢的调控与影响。结果表明:(1)S1和S2处理葡萄叶片中总氮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DAF25时显著增加。(2)S3和S4处理的NR及GS活性在DAF85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DAF25时,S1和S2处理的GOGAT活性,以及S3和S4处理的GDH活性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和其他施肥处理。(3)各施肥处理叶片VvNR表达水平在不同时期均高于同期对照,S3处理VvNR表达水平在DAF25和DAF85时分别为对照的3.4倍和2.7倍;S3和S4处理的VvGS表达水平分别在DAF55和DAF85时达到最高值,S3处理的VvGOGAT和S4处理的VvGDH表达水平在DAF55和DAF85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S3处理的VvGDH表达水平在DAF55和DAF85仅次于S4处理。研究表明,氮素通过诱导叶片氮素代谢基因的响应,从而调控叶片中氮素代谢酶活性增加,促进了氮素的积累,S3和S4处理在不同时期氮代谢酶活性和对应的基因表达水平均较高,更有利于叶片中氮素的转化和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施氮时期 氮代谢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施氮量对稻茬弱筋小麦籽粒氮代谢及灌浆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任开明 杨文俊 +4 位作者 王犇 樊永惠 张文静 马尚宇 黄正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6-616,共11页
为探讨施氮量对稻茬弱筋小麦籽粒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0、75、150、225、300 kg·hm^(-2)5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施氮处理对小麦籽粒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籽粒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灌... 为探讨施氮量对稻茬弱筋小麦籽粒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0、75、150、225、300 kg·hm^(-2)5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施氮处理对小麦籽粒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籽粒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00 kg·hm^(-2)施氮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灌浆期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呈上升趋势,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处理下灌浆期试验点一和试验点二小麦籽粒NR活性提升了0.48%~28.26%和9.49%~23.02%、GS活性提升了7.65%~46.46%和15.97%~57.32%、GPT活性提升了18.79%~74.20%和10.31%~65.13%、GOT活性提升了-5.58%~55.23%和29.76%~66.59%。小麦灌浆期籽粒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各蛋白质组分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高于225 kg·hm^(-2)时,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超过国家弱筋小麦蛋白质含量标准。相关性分析表明,灌浆期小麦籽粒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籽粒蛋白质、清蛋白含量的相关性总体达到显著水平。小麦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225 kg·hm^(-2)施氮量下达到最大值,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处理下试验点一和试验点二小麦籽粒产量分别增加了129.63%~230.54%和72.22%~131.98%。综合考虑弱筋小麦产量品质和施氮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选择条件,安徽省稻茬弱筋麦区小麦施氮量在225 kg·hm^(-2)较为适宜。本研究结果为安徽省沿淮稻茬弱筋麦区小麦高效优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素 氮代谢酶 蛋白质
下载PDF
接种根内球囊霉提高氮素向甘薯块根转移和再分配的机理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树海 李欢 +1 位作者 刘庆 向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42-1549,共8页
[目的]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AM)对甘薯(Ipomoea batatas L.)的侵染率及叶片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探索甘薯氮素吸收后在植株体内的转移和分配规律,以期为全面了解菌根真菌促进氮代谢的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目的]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AM)对甘薯(Ipomoea batatas L.)的侵染率及叶片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探索甘薯氮素吸收后在植株体内的转移和分配规律,以期为全面了解菌根真菌促进氮代谢的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供试菌种为一种根内球囊霉 Glomus intraradicesBEG141。土壤灭菌后,以不接种菌根( AM)为对照,在 8 kg 土中接种 100 g 菌剂(+AM)。于甘薯幼苗移栽后30 天、60 天和 90 天,从甘薯茎蔓顶部往下数第 5 片完全展开叶的叶柄与茎蔓交叉处定量注射 99%(^15NH4)2SO4 溶液,^15N 总施用量为 199.5 μg/plant。每次注射后三天取植株样,分为茎、叶、纤维根和块根 4 部分,测定生物量干重、根系菌根侵染率、^15N 丰度、氮代谢酶活性。[结果]接种 AM 处理显著增加了甘薯根部真菌侵染率及泡囊丰度、根内菌丝丰度和丛枝丰度。随着移栽天数的增加,侵染率显著增加,最高达到67%。移栽后 30 天接种和不接种菌根真菌处理间甘薯生物量和氮素吸收量差异不显著,移栽后 60 天和 90 天,接种 AM 真菌处理的甘薯生物量和氮素吸收量显著高于不接种 AM 处理(P < 0.05)。与 CK 相比,同一生育期接种 AM 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薯叶片谷氨酸脱氢酶(GDH)、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的活性,对硝酸还原酶(NR)活性无显著影响。双因素分析表明,接种菌根与接种后时间对提高甘薯生物量干重、氮素累积量及 GDH 和 GS 活性的正交互效应显著(P < 0.05)。移栽后 30 天,接种 AM 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薯茎蔓和叶片15N 积累量和分配率;移栽后 60 天,叶片中15N 积累量较前一时期显著增加。接种 AM 处理的叶片和茎蔓中15N 积累量在 30 d 和 60 d 显著高于不接种 AM 处理(P < 0.05),而在移栽后 90 天显著低于不接种 AM 处理,说明接种 AM 处理显著促进15N 向块根的转移和分配。[结论]接种 A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AM 真菌 15N 木质部注射法 氮素分配 氮代谢酶
下载PDF
不同滴灌模式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晨 李前 +6 位作者 于江 赵洪祥 闫伟平 孙宁 张治安 张丽华 边少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8-446,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寻玉米对不同滴灌模式的生理响应机制,寻求滴灌方式与滴灌定额之间的优化方案,为半干旱区玉米节水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可移动式防雨棚进行2年的小区试验,以玉米品种‘富民985’为试验材料,设置地上滴灌...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寻玉米对不同滴灌模式的生理响应机制,寻求滴灌方式与滴灌定额之间的优化方案,为半干旱区玉米节水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可移动式防雨棚进行2年的小区试验,以玉米品种‘富民985’为试验材料,设置地上滴灌与浅埋滴灌2种滴灌方式,玉米全生育期300、400和500 mm 3个滴灌定额,即地上滴灌-300 mm(T1)、地上滴灌-400 mm(T2)、地上滴灌-500 mm(T3)、浅埋滴灌-300 mm(T4)、浅埋滴灌-400 mm(T5)和浅埋滴灌-500 mm(T6)6个处理,研究不同滴灌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及根系伤流强度的影响。[结果]与T1、T2和T4处理相比,T3、T5和T6处理玉米大喇叭口期(V12)、吐丝期(R1)和灌浆期(R3)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蒸腾速率(T_(r))、水分利用效率(WUE)、表观叶肉导度(AMC)、光系统Ⅱ最大光合效率(F_(v)/F_(m))、光系统Ⅱ实际光合效率(Φ_(PSⅡ))、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增加,气孔限制百分率(L s)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下降。不同滴灌模式条件下,T3、T5和T6处理玉米叶片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根系伤流强度均呈增加趋势,且显著高于T1、T2和T4处理,但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呈下降趋势。[结论]采用浅埋滴灌-全生育期400 mm滴灌定额(T5处理)的滴灌模式的玉米在根系伤流强度、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等方面均表现较佳,获得了节水与高产的双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滴灌 光合作用 氮代谢酶 伤流强度
下载PDF
水氮耦合对河西地区西瓜成熟期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蔡子文 赵朔阳 +1 位作者 刘彬汉 田靖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364-370,共7页
研究不同水氮对甘肃省河西地区西瓜生育后期生长状况的影响,为西瓜合理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以西研8号为指示品种,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3个灌水量: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80%、65%、50%,副处理为4个施氮量,分别为施N 0、100、200、... 研究不同水氮对甘肃省河西地区西瓜生育后期生长状况的影响,为西瓜合理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以西研8号为指示品种,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3个灌水量: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80%、65%、50%,副处理为4个施氮量,分别为施N 0、100、200、300 kg/hm2,对西瓜生育后期伤流液量、可溶性蛋白(SP)、谷氨酰胺合成酶(GS)、硝酸还原酶(NR)、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根系脱氢酶活性含量及西瓜生长状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灌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时施N 200 kg/hm2处理伤流液量最高,为32.04 mg/h;西瓜SP含量最高,为4.62 mg/g;水氮均显著影响西瓜根系脱氢酶活性,田间最大持水量65%处理最大,平均达84.06μg/(g·h)。GS、NR及根系活力在施N 100、200 kg/hm2处理中随灌水量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田间最大持水量65%处理最高。综合评价可知,田间最大持水量65%下施N 200 kg/hm2处理西瓜成熟期生长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0.72,西瓜生育后期生长状况最佳,适宜河西地区西瓜品种西研8号的水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氮代谢酶 根系活力 抗逆指标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核桃实生苗叶片养分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对氮素水平的响应 被引量:2
6
作者 宋岩 高山 +2 位作者 王效海 张锐 木塔里甫·艾海提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46,共7页
以一年生核桃实生苗为试材,设置不同氮处理(N1:5g·株^(-1)、N2:10g·株^(-1)、N3:15g·株^(-1)和N4:20g·株^(-1)),以清水处理为对照(N0),研究了核桃实生苗株高、地径、叶片养分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期为核桃实... 以一年生核桃实生苗为试材,设置不同氮处理(N1:5g·株^(-1)、N2:10g·株^(-1)、N3:15g·株^(-1)和N4:20g·株^(-1)),以清水处理为对照(N0),研究了核桃实生苗株高、地径、叶片养分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期为核桃实生苗生产过程中科学施肥策略的制定及养分的高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处理后核桃实生苗的株高、地径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阿克苏种源地与和田种源地核桃实生苗的株高、地径分别在N2、N3处理达到峰值。核桃实生苗叶片蛋白质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不同处理下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经N2处理后达到峰值,蛋白质含量分别为(A:26.2427mg·g^(-1)、H:25.4360 mg·g^(-1))、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为(A:34.9824μg·g^(-1)·h^(-1)、H:34.1990μg·g^(-1)·h^(-1)),均显著高于N0;同时,氮素促进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升高。氮素促进2个种源地核桃实生苗叶片中N、P、K元素的积累,当施氮量超过N3处理后P元素的积累被抑制,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是对照的1.31倍和2.00倍。因此,氮素在核桃实生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适宜的施氮量可促进核桃实生苗的生长、对氮素的同化以及营养元素含量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实生苗 生长 氮代谢酶 营养元素
原文传递
光氮互作对植物生长发育及氮素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露璐 马飞 和苗苗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3-74,共12页
光照和氮素等因素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植物光合作用依赖于光照提供的能量,其中光强、光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和氮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条件,特别是氮肥,氮供应水平影响植物体内的生理特... 光照和氮素等因素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植物光合作用依赖于光照提供的能量,其中光强、光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和氮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条件,特别是氮肥,氮供应水平影响植物体内的生理特性,其在参与调控植物体生化反应中的酶及其辅基的合成方面必不可少.然而,植物生长发育往往受环境中多种因子的共同调控,光照和氮肥互作对植物的影响十分显著,本文综述了光照、氮素及光氮互作对植物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阐述了光氮互作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各影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更好地提高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生产效率及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光强 氮素 光氮互作 氮代谢酶活性
下载PDF
间作下不同肥料对玉米花生生长发育、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袁洋 董奇琦 +7 位作者 贾佩岩 史晓龙 蒋春姬 王晓光 张正 万书波 于海秋 赵新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为明确玉米花生宽幅带状间作下不同肥料处理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设置玉米花生间作不施肥(K0)、间作玉米花生施常规肥(K1)、间作玉米施缓控肥花生减施肥料(K2)、单作玉米施常规肥(SM)、单作花生施常规肥(SP)5个处理,测定形态性状、叶... 为明确玉米花生宽幅带状间作下不同肥料处理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设置玉米花生间作不施肥(K0)、间作玉米花生施常规肥(K1)、间作玉米施缓控肥花生减施肥料(K2)、单作玉米施常规肥(SM)、单作花生施常规肥(SP)5个处理,测定形态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量、氮含量及相关酶活、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间作玉米氮代谢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各器官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均表现为K2>K1>K0,且间作玉米边行显著高于中间行。K2和K1处理间作玉米产量比K0和单作分别显著增加21.95%、17.34%(p<0.05)和14.10%、9.78%(p<0.05)。不同肥料处理下花生主茎高、侧枝长、氮代谢酶活性、叶绿素a含量、净光合速率、各器官干物质重和氮素积累量表现为K1>K2>K0,中间行>边行,且单作>间作。K2和K1处理花生中间行净光合速率比K0显著增加67.75%和64.82%(p<0.05),产量比K0处理显著增加30.65%和21.26%(p<0.05),但比单作显著降低6.81%和13.49%(p<0.05)。可见,间作玉米施用缓控肥提高了玉米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和净光合速率,生长速率加快,进而增加产量。施肥增加花生生长前期氮素吸收量,促进氮代谢酶活性和净光合速率增加、加快干物质积累,增加产量。K1和K2处理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研究结果对创新优化适宜东北地区种植的玉米花生宽幅带状间作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肥料 光合速率 氮代谢酶活性 产量
下载PDF
氨基酸肥喷施次数和时期对大豆生理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鹏宇 张晓蕊 +3 位作者 贺如 孙贺祥 姚兴东 谢甫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9-579,共11页
为分析氨基酸肥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探讨大豆田氨基酸肥的高效施肥次数和时期,以沈农8号(有限型)和沈农9号(亚有限型)两个大豆品种为材料,设置不同生育时期喷施不同次数氨基酸肥处理,对比分析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处理大豆叶片光合... 为分析氨基酸肥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探讨大豆田氨基酸肥的高效施肥次数和时期,以沈农8号(有限型)和沈农9号(亚有限型)两个大豆品种为材料,设置不同生育时期喷施不同次数氨基酸肥处理,对比分析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处理大豆叶片光合生理、氮代谢、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等。结果表明:氨基酸肥处理会显著提高大豆的产量,在V4、R1和R3期喷施3次氨基酸肥处理下沈农8号和沈农9号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分别比不施氨基酸肥对照增产27%和16%。在V4、R1和R3期喷施3次氨基酸肥后两个品种不同时期的净光合生理指标、氮代谢酶活性和氮素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研究表明施用氨基酸肥可以提高大豆植株的光合能力和氮代谢能力,增加单株粒数,从而获得高产,以V4、R1和R3期喷施3次氨基酸肥处理增产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氨基酸肥 生育时期 光合能力 氮代谢酶活性 产量 产量相关性状
下载PDF
狗牙根叶与根氮代谢对不同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一龙 李雯 +2 位作者 喻启坤 李培英 孙宗玖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5-187,共13页
干旱会影响植物氮代谢过程,从而制约其生长及品质。为了明确狗牙根在干旱胁迫下其叶与根氮代谢指标的变化,探讨狗牙根叶与根氮代谢对不同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筛选关键抗旱氮代谢指标,丰富狗牙根抗旱氮代谢理论,本试验将不同抗旱性狗牙... 干旱会影响植物氮代谢过程,从而制约其生长及品质。为了明确狗牙根在干旱胁迫下其叶与根氮代谢指标的变化,探讨狗牙根叶与根氮代谢对不同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筛选关键抗旱氮代谢指标,丰富狗牙根抗旱氮代谢理论,本试验将不同抗旱性狗牙根在不同干旱梯度处理下培养10 d,测定其叶及根有机氮化物(脯氨酸、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无机氮化物(全氮、硝态氮、铵态氮)、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加剧,各供试材料的叶及根全氮降低,有机氮化物增加,叶片硝态氮先降后升,根系硝态氮降低,叶、根铵态氮、氮代谢酶则呈先增后降趋势。抗旱材料在胁迫下因具有较高的氮代谢酶活性及无机氮化物含量,加速了氮代谢进程,致使抗旱材料叶、根的有机氮化物含量快速上升且显著高于敏旱材料。干旱下狗牙根通过对根系吸收的氮素进行转运再分配、同化,与其地上部分共同抵御干旱。冗余分析表明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酰胺合成酶(GS)与中度胁迫时抗旱材料叶、根的相关性较强,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与重度胁迫时抗旱材料有较强的相关性。通径分析得根系可溶性蛋白(决策系数为-0.739)、叶片(0.530)与根系游离氨基酸(0.498)与干旱下狗牙根抗旱性关联度高。本试验结果可丰富、补充狗牙根抗旱氮代谢响应研究,也可为其抗旱资源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牙根 干旱胁迫 氮代谢 氮化物含量 氮代谢酶活性
下载PDF
施氮量对荒漠区‘蛇龙珠’葡萄叶片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宁改星 马宗桓 +5 位作者 毛娟 李文芳 王颖 胡紫璟 史星雲 陈佰鸿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50-1160,共11页
【目的】探讨干旱荒漠区滴灌条件下尿素施入量对葡萄叶片氮素代谢和果实发育的影响,为合理施用氮肥和提高氮素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试验以10 a(年)生‘蛇龙珠’(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Gernischet)为材料,分别施入尿素... 【目的】探讨干旱荒漠区滴灌条件下尿素施入量对葡萄叶片氮素代谢和果实发育的影响,为合理施用氮肥和提高氮素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试验以10 a(年)生‘蛇龙珠’(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Gernischet)为材料,分别施入尿素0 kg·hm^-2(CK)、150 kg·hm^-2(N1)、300 kg·hm^-2(N2)、450 kg·hm^-2(N3)和600 kg·hm^-2(N4),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净光合速率(Pn)、全氮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与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以及果实品质相关指标。【结果】施氮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N2处理较对照促进叶面积增加,同时显著提高了花前5 d、花后50 d和80 d叶片全氮含量。在0~300 kg的施氮范围内,叶片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N2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N2和N3处理能显著提高整个生育期叶片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花前5 d、花后20 d和80 d,N2处理VvNR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施氮处理。花前5 d,N1和N2处理VvGS1明显上调表达,分别较对照上调142.33%和283.47%。施氮后VvGDH1在整个生育期均上调表达。N2处理果实可溶性糖、糖酸比、单宁、花青素均达到最大值,可滴定酸含量最小,产量居于中等水平。【结论】不同施氮量影响叶片VvNR1、VvGS1、VvGOGAT1和VvGDH1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善叶片氮代谢水平,N2处理有利于葡萄生育后期叶片中氮素的积累,同时促进叶片生长和净光合速率的增加,提高了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滴灌 施氮量 氮代谢酶活性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粉垄耕作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并促进甘蔗维管组织发育和养分吸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浩 黄金玲 +5 位作者 李志刚 韦本辉 陈晓茹 韩世健 梁晓莹 李素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4-214,共11页
【目的】研究粉垄耕作对宿根蔗和新植蔗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含量、甘蔗对养分吸收以及植株解剖形态的影响,为粉垄耕作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桂糖42号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以常规耕作为对照(CK,耕作深度25 cm),粉垄耕作(垂... 【目的】研究粉垄耕作对宿根蔗和新植蔗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含量、甘蔗对养分吸收以及植株解剖形态的影响,为粉垄耕作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桂糖42号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以常规耕作为对照(CK,耕作深度25 cm),粉垄耕作(垂直旋深40 cm)为处理,甘蔗种植采用新植甘蔗和宿根两种方法。在甘蔗主要生育期,采集植株和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甘蔗对养分的吸收和积累量,同时测定叶中氮代谢酶活性和根系活力,观测根系维管束形态结构,并测定根系活力。【结果】与常规耕作相比,粉垄耕作条件下,土壤容重降低了8.6%~16.9%,土壤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8.7%~77.6%和8.2%~25.6%,差异显著;甘蔗叶片氮磷含量提高,增幅分别为11.4%~19.4%和5.3%~34.8%;显著提高了甘蔗出苗率、分蘖率、株高、茎径、有效茎数、产量。粉垄耕作下,甘蔗茎维管束更大,分布更密集,蔗茎维管束数量、维管束面积、后生木质部导管直径、韧皮部面积显著增加,新植蔗和宿根蔗茎维管束面积分别增加了15.2%和16.7%,维管束数量分别增加28.0%和17.8%;后生木质部导管直径分别提高7.8%和7.9%;韧皮部面积分别增加29.7%和30.8%;在苗期、伸长期和成熟期,粉垄耕作的甘蔗根系活力分别比传统耕作处理增加了1.29、1.39和1.25倍,新植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分别增加了149.6%、36.5%和65.6%,宿根蔗叶GS活性分别增加了65.9%、36.0%和93.3%(P<0.05);在苗期和伸长期,新植蔗叶片谷氨酸合成酶(GOGAT)分别显著提高了40.3%和69.1%,宿根蔗分别增加37.9%和42.4%;苗期粉垄耕作宿根蔗亚硝酸还原酶(NR)活性显著高于常规耕作甘蔗9.5%。【结论】粉垄耕作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速效氮磷含量,改善甘蔗维管组织,提高甘蔗体内氮磷含量,提高根系活力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有利于甘蔗吸收和转运氮素,促进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垄耕作 甘蔗 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土壤容重 氮代谢酶活性 维管组织 产量
下载PDF
减量施氮对苦荞产量形成及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余 罗庆华 +5 位作者 吴兴慧 李振宙 周良 黄小燕 黄凯丰 陈庆富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5-111,共7页
为明确减量施氮对苦荞强弱势粒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苦荞品种晋荞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225 kg/hm^(2)(N1)、135 kg/hm^(2)(N2)、45 kg/hm^(2)(N3)、0 kg/hm^(2)(N4,对照)4个氮肥处理下苦荞强弱势粒的灌浆动态、根系形态生理、叶片中叶绿... 为明确减量施氮对苦荞强弱势粒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苦荞品种晋荞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225 kg/hm^(2)(N1)、135 kg/hm^(2)(N2)、45 kg/hm^(2)(N3)、0 kg/hm^(2)(N4,对照)4个氮肥处理下苦荞强弱势粒的灌浆动态、根系形态生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差异.结果显示:减氮处理下,N2处理时晋荞2号籽粒的灌浆起始势(R0)、最大灌浆速率(Gmax)和平均灌浆速率(Gmean)最大,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G)最小;强弱势粒间以强势粒的A值(生长终值量)、R0、Gmax和Gmean大于弱势粒,而N值(形状参数)和Tmax.G则低于弱势粒. 4个氮肥处理和强弱势粒均以灌浆中期对粒重的贡献率最大,灌浆后期次之,灌浆前期最小.随着施氮量的减少,晋荞2号的根系长度等形态指标及根系活力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N2处理最大;随着施氮量的减少,晋荞2号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谷氨酰胺合酶(GOGAT)、硝酸还原酶(NR)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N2处理最大,强弱势粒间以强势粒的叶绿素含量较高、氮代谢酶活性较大. N2处理时的株高等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指标均大于其余3个氮肥处理.本研究表明适当减量施氮可延缓苦荞衰老、促进苦荞强弱势粒的灌浆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增加,提高粒重和最终产量,进而实现节肥和高产.(表7参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减量施氮 强弱势粒 氮代谢酶活性 产量
原文传递
栽培基质pH和铵硝氮比对杉木木荷氮代谢酶及氮含量的影响
14
作者 余佳翔 程聪 +3 位作者 王立冬 梁海燕 王燕茹 闫小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5-827,共13页
【目的】探究栽培基质pH和铵硝态氮配比对亚热带主要针叶树杉木和阔叶树木荷幼苗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及植株氮含量的影响。【方法】设置栽培基质为2个pH水平(pH_(1)=4.5和pH_(2)=6.5)和3个铵硝态氮配比(NH_(4)^(+)-N∶NO_(3)^(-)-N分别为10... 【目的】探究栽培基质pH和铵硝态氮配比对亚热带主要针叶树杉木和阔叶树木荷幼苗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及植株氮含量的影响。【方法】设置栽培基质为2个pH水平(pH_(1)=4.5和pH_(2)=6.5)和3个铵硝态氮配比(NH_(4)^(+)-N∶NO_(3)^(-)-N分别为10∶0、0∶10、5∶5),分析和比较2个树种幼苗叶片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硝酸还原酶(NR)和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及各器官氮含量差异。【结果】(1)与基质pH=6.5相比,pH=4.5抑制了杉木和木荷叶中氮代谢酶GS、GOGAT、NR和NiR的活性,增加了杉木根、茎、叶中的铵态氮含量,降低了杉木各器官中的硝态氮含量和总氮素积累量,降低了0∶10配比下木荷叶的氮素积累量。(2)10∶0配比显著增加杉木叶中的氮代谢酶活性和pH=4.5处理下木荷叶中的氮代谢酶活性、增加pH=6.5处理下木荷根和叶中的铵态氮含量、木荷根的硝态氮含量及杉木茎叶及总的氮素积累量。5∶5配比显著增加pH=4.5处理下木荷根中硝态氮含量。0∶10配比显著增加pH=4.5处理下杉木叶中的铵态氮含量,增加pH=6.5处理下木荷叶的NiR活性,木荷茎叶和总氮积累量。(3)在同一处理下,杉木叶中的氮代谢酶活性均低于木荷,表明木荷具有比杉木更强的同化氮素的能力。(4)相关性分析表明,杉木总氮素积累量与氮代谢酶活性、根的硝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器官铵态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木荷总氮素积累量与叶铵态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栽培基质pH为4.5的栽培环境不利于杉木和木荷幼苗对氮素的吸收,铵态氮添加可促进杉木的氮素积累,而硝态氮添加可促进木荷的氮素积累。故在生产中应综合考虑栽培基质的pH和树种特性等因素选择适宜的铵硝态氮比例进行杉木和木荷幼苗及林地的氮素营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基质pH 铵硝态氮配比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氮含量 杉木 木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