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金属NiCu/MgO催化剂上葡萄糖氢解制备高附加值C2-C4化学品(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狄艳冰 肖子辉 +2 位作者 邸鑫 李闯 梁长海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4-337,共1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Ni/Cu比的NiCu/MgO双金属催化剂,并通过N_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对NiCu/MgO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Cu和Ni之间存在协同相互作用,NiMgO_2的存在抑制了...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Ni/Cu比的NiCu/MgO双金属催化剂,并通过N_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对NiCu/MgO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Cu和Ni之间存在协同相互作用,NiMgO_2的存在抑制了镍物种的还原和Cu-Ni合金的形成,催化剂的Ni/Cu比和焙烧温度对其表面金属组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以葡萄糖氢解反应为探针反应,考察了Ni/Cu比、焙烧温度、H_2压力、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NiCu/MgO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单金属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对葡萄糖氢解生成C2-C4和1,2-PD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这与铜镍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氢解 Cu ni/mg O C2-C4化学品 1 2-PD
原文传递
High-Temperature Thermoelectric Power Studies of Ni-Mg Ferrites
2
作者 Abdul Gaffoor Dachepalli Ravinder 《World Journal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2012年第4期237-240,共4页
Thermoelectric Power studies of Ni-Mg ferrites having chemical formula Ni1–xMgxFeO4 (x = 0.2, 0.4, 0.6 and 0.8) were investigated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well beyond Curie temperature by the differential method. The... Thermoelectric Power studies of Ni-Mg ferrites having chemical formula Ni1–xMgxFeO4 (x = 0.2, 0.4, 0.6 and 0.8) were investigated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well beyond Curie temperature by the differential method. The Seebeck coefficient is negative for all the composition. It clearly speaks that all the considered ferrite compositions behave as n-type semiconductors. Plots of Seebeck coefficient (S) versus temperature shows maximum at Curie temperature. The values of the charge carrier concentration have been computed from the observed values of Seebeck coefficient.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Ni-Mg mixed ferrites have been measured at room temperature by two-probe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se result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conduction mechanism in Ni-Mg mixed ferrites is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AL PROPERTIES SINTERING THERMOELECTRIC Power ni-mg Ferrites
下载PDF
Cu-Ni-Mg-Al-CO_3四元水滑石的合成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34
3
作者 冯拥军 李殿卿 +4 位作者 李春喜 王子镐 EVANS D.G 段雪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8-83,共6页
以Cu(NO3)2 ·3H2 O,Ni(NO3)2 ·6H2 O,Mg(NO3)2 ·6H2 O和Al(NO3)3·9H2 O为原料,以NaOH和Na2 CO3为沉淀剂,采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合成了Cu Ni Mg Al CO3四元水滑石,通过XRD,FT IR,TG DTA,ICP等手段对样品进行测试和表征... 以Cu(NO3)2 ·3H2 O,Ni(NO3)2 ·6H2 O,Mg(NO3)2 ·6H2 O和Al(NO3)3·9H2 O为原料,以NaOH和Na2 CO3为沉淀剂,采用成核/晶化隔离法合成了Cu Ni Mg Al CO3四元水滑石,通过XRD,FT IR,TG DTA,ICP等手段对样品进行测试和表征,并且对水滑石结构的层板和层间阴离子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控制Cu2 +离子与其它二价金属离子的配比,可制备晶体结构规整的M(II)4 M(III)2 (OH)12 CO3·4H2 O型水滑石;Cu2 +离子的引入导致了明显的Jahn Teller效应;且随Mg2 +量的增加,使得这种效应更加显著,另一方面Mg2 +量的增加有利于Cu Ni Mg Al CO3四元水滑石晶体在a方向上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mg-Al-CO3四元水滑石 合成 结构分析 JAHN-TELLER效应 催化剂 前驱体
下载PDF
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涡轮增压器壳体材质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金永锡 范仲嘉 《铸造》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4-500,共7页
对高镍球铁涡轮增压器壳铸件的开发和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包括高镍奥氏体球铁材质成分和铸件工艺设计,球化剂、孕育剂的选择和制备,高镍球铁涡壳铸件表面气孔缺陷和缩孔缩松缺陷的消除,高镍奥氏体球铁铸造性能的测试以及高镍球铁涡轮增... 对高镍球铁涡轮增压器壳铸件的开发和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包括高镍奥氏体球铁材质成分和铸件工艺设计,球化剂、孕育剂的选择和制备,高镍球铁涡壳铸件表面气孔缺陷和缩孔缩松缺陷的消除,高镍奥氏体球铁铸造性能的测试以及高镍球铁涡轮增压器壳铸件理化检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镍奥氏体球铁 涡轮增压器壳体 工艺设计 镍镁硅球化剂 缺陷消除
下载PDF
以水滑石及类水滑石为前体制备的Ni、Mg、Al混合氧化物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炳华 朱海燕 +1 位作者 张惠良 沈俭一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2-858,F007,共8页
采用了BET、XRD、TG-DSC、TPR、FTIR、微量量热吸附和异丙醇催化反应等测试方法,对以共沉淀法合成的水滑石(HT)和类水滑石(HTLcs)为前体制备的4Mg/Al、3Ni/Mg/Al、3.5Ni/0.5Mg/Al和4Ni/Al混合氧化物和前体进行了研究。测定表明:制备的... 采用了BET、XRD、TG-DSC、TPR、FTIR、微量量热吸附和异丙醇催化反应等测试方法,对以共沉淀法合成的水滑石(HT)和类水滑石(HTLcs)为前体制备的4Mg/Al、3Ni/Mg/Al、3.5Ni/0.5Mg/Al和4Ni/Al混合氧化物和前体进行了研究。测定表明:制备的混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较大、随着镍含量的增大而降低。由于Ni2+离子的氧化还原属性,Ni2+离子进入后,削弱了HT层对阴离子的键合能力,从而使得样品的热分解温度及热稳定性降低,导致焙烧后生成的混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比不含镍的4Mg/Al混合氧化物的低。在TPR过程中,镁铝混合氧化物不被还原,而含镍的混合氧化物经由Ni2+→Ni0的还原过程。混合氧化物表面含有酸性位和碱性位,并随着镍含量的变化而得到调变。含镍氧化物样品的表面以L酸为主而B酸的量几乎为零。含镍样品的异丙醇催化反应生成丙酮的选择性最高,表明其表面的氧化还原位是主要的,随着镍的加入及含量的增大,异丙醇催化反应的转化率也是增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氧化物 异丙醇 催化反应 微量量热吸附 合成 结构表征 水滑石 类水滑石 共沉淀法
下载PDF
Effect of thermal exposu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Si-Cu-Ni-Mg alloy produced by different casting technologies 被引量:10
6
作者 Jia-ying ZHANG Li-jie ZUO +4 位作者 Jian FENG Bing YE Xiang-yang KONG Hai-yan JIANG Wen-jiang DI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7期1717-1730,共14页
The effect of thermal exposure at 350 ℃ for 200 h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as investigated for Al-Si-Cu-Ni-Mg alloy, which was produced by permanent mold casting(PMC) and high pressure die casting... The effect of thermal exposure at 350 ℃ for 200 h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as investigated for Al-Si-Cu-Ni-Mg alloy, which was produced by permanent mold casting(PMC) and high pressure die casting(HPDC). The SEM and IPP software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morphology of Si phase in the studied alloy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rmal exposure provokes spheroidization and coarsening of eutectic Si particles.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HPDC alloy after thermal exposur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MC alloy at room temperature. However, the TEPMC and TEHPDC alloys have similar tensile strength around 67 MPa at 350 ℃. Due to the coarsening of eutectic Si, the TEPMC alloy exhibits better creep resistance than the TEHPDC alloy under studied creep conditions. Therefore, the alloys with small size of eutectic Si are not suitably used at 35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Cu-ni-mg alloy thermal exposure COARSEniNG creep behavior
下载PDF
Ni-Mg-ZrO_2催化剂上煤层甲烷三重整制合成气 被引量:7
7
作者 孙来芝 谭猗生 +2 位作者 张清德 解红娟 韩怡卓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31-837,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Ni-ZrO2和Ni-Mg-ZrO2催化剂,用BET、XRD、H2-TPR、CO2-TP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研究了催化剂在煤层甲烷三重整制合成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原料气体组成对反应的影响。实...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Ni-ZrO2和Ni-Mg-ZrO2催化剂,用BET、XRD、H2-TPR、CO2-TP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研究了催化剂在煤层甲烷三重整制合成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原料气体组成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i-Mg-ZrO2催化剂在反应温度800℃、常压、空速为30 000 mL/(g.h)、CH4/CO2/H2O/O2/N2=1.0/0.45/0.45/0.1/0.4的条件下,CH4转化率为99%,CO2转化率为65%左右,生成合成气H2/CO体积比为1.5,并在58 h的实验中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良好。这主要归因于催化剂中金属和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催化剂的高热稳定性和强碱性。此外,较高的反应温度有利于甲烷三重整反应的进行;通过调节原料气组成,可以获得不同H2/CO体积比的合成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三重整 合成气 ni-mg-ZrO2催化剂
下载PDF
Ni/Mg-Al_(2)O_(3)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催化CH_(4)-CO_(2)重整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耿锦涛 王欢 +3 位作者 朱汉东 张启俭 冯效迁 赵永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1-779,共9页
分别采用一锅法、改进的沉积沉淀法和真空浸渍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构的Ni/Mg-Al_(2)O_(3)催化剂,采用XRD、TEM、XPS、H_(2)-TPR、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并探究了其催化CH_(4)-CO_(2)重整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不同... 分别采用一锅法、改进的沉积沉淀法和真空浸渍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构的Ni/Mg-Al_(2)O_(3)催化剂,采用XRD、TEM、XPS、H_(2)-TPR、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并探究了其催化CH_(4)-CO_(2)重整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催化剂制备方法影响了催化剂中金属和载体间的相互作用,进而使其表现出不同的CH_(4)-CO_(2)重整反应性能;与改进的沉积沉淀法和真空浸渍法相比,以一锅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更强的金属-载体间相互作用、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规整的介孔结构;在反应温度为750℃、压力为0.1 MPa、反应物CH_(4)/CO_(2)摩尔比为1、MHSV为32 L/(g·h)的条件下,CH_(4)转化率为90.16%,且在反应20 h内未发生明显改变,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g-Al_(2)O_(3) 一锅法 甲烷 二氧化碳 重整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下载PDF
高强Al-Ni系铸造铝合金的挤压铸造及强化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大辉 陈铮 +3 位作者 朱秀荣 吴岳壹 郭智敏 施虹霞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525-3531,共7页
为了开发新的高强铸造铝合金材料,分别采用3种铸造工艺,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和挤压铸造,制备了一种以Al-Ni共晶体系为基础的AlZn6Ni4Mg2Cu铸造铝合金材料。研究了Ni元素、热处理和铸造工艺对其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其... 为了开发新的高强铸造铝合金材料,分别采用3种铸造工艺,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和挤压铸造,制备了一种以Al-Ni共晶体系为基础的AlZn6Ni4Mg2Cu铸造铝合金材料。研究了Ni元素、热处理和铸造工艺对其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其强化机制。结果表明:4%(质量分数)的Ni在该铝合金中形成了大量的共晶组织(α-Al+Al_3Ni),同时改善其力学性能和铸造性能,起到了共晶强化的作用;固溶和时效热处理导致Al_3Ni相的球化和MgZn_2相的时效析出,提高了该铝合金的强度;相比砂型铸造和金属型铸造,挤压铸造时该铝合金的晶粒和Al3Ni相最细小,力学性能最佳,抗拉强度为586 MPa,断后伸长率为3.5%。由此得出:AlZn6Ni4Mg2Cu铸造铝合金的强化机制为η(MgZn_2)相的时效强化和Al_3Ni相的弥散强化,挤压铸造加T6热处理后,该铝合金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ni-mg-Cu铝合金 Al3ni 挤压铸造 共晶强化
原文传递
Al-Si-Cu-Ni-Mg合金凝固组织调控及对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雪科 钱伟涛 +4 位作者 孙克明 葛素静 霍臣明 王吉 王印勤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5-548,549-552,共8页
应用JMatPro软件、金相显微镜、高温拉伸试验机和扫描电镜研究了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对Al-Si-Cu-Ni-Mg合金凝固组织及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Si-Cu-Ni-Mg合金的凝固组织主要为α-Al和共晶硅,合金中的强化析出相主要为δ-Al_(3)... 应用JMatPro软件、金相显微镜、高温拉伸试验机和扫描电镜研究了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对Al-Si-Cu-Ni-Mg合金凝固组织及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Si-Cu-Ni-Mg合金的凝固组织主要为α-Al和共晶硅,合金中的强化析出相主要为δ-Al_(3)CuNi、Q-Al_(5)Cu_(2)Mg_(8)Si_(6)、γ-Al_(7)Cu_(4)Ni、ε-Al_(3)Ni和Mg_(2)Si相;当控制浇注温度710℃,模具温度150℃时,Al-Si-Cu-Ni-Mg合金中α-Al晶粒、共晶硅、富Ni相、Q相、Mg_(2)Si相尺寸最小,组织均匀程度和高温拉伸性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Cu-ni-mg合金 浇注温度 模具温度 凝固组织 高温拉伸性能
下载PDF
Sc添加量对Al-Si系活塞合金组织及蠕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雷欣 郭永春 +1 位作者 王建利 李建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89-94,共6页
对复杂Al-Si系活塞铝合金中添加不同含量的Sc(0wt%、0.2wt%、0.4wt%和0.6wt%)所引起的合金组织及蠕变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基体合金中加入Sc元素时,有一种块状的ScSiNi相形成,它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与初生Si紧密结合存在... 对复杂Al-Si系活塞铝合金中添加不同含量的Sc(0wt%、0.2wt%、0.4wt%和0.6wt%)所引起的合金组织及蠕变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基体合金中加入Sc元素时,有一种块状的ScSiNi相形成,它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与初生Si紧密结合存在于初生Si周围,而另一种在基体中单独析出。添加Sc元素后,活塞合金中α-Al相及初生Si相的尺寸明显细化,δ-Al3CuNi相发生团簇鱼骨状→杆棒状→团簇鱼骨状的转变。当Sc元素添加量为0.2wt%时,该合金在350℃高温、25 MPa应力下的稳态蠕变速率明显下降,此时位错运动占主导因素;加入0.6wt%Sc元素,晶界滑动占据了主要原因,该合金的抗稳定蠕变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Cu-ni-mg活塞合金 SC 抗蠕变性能
下载PDF
低镍Ni-Mg-O低水碳比的甲烷水蒸气重整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俊明 杨汉培 秦正龙 《江苏化工》 2003年第4期38-41,共4页
研究了一种低镍含量的(Ni0.05Mg0.95O)Ni-Mg-O固相溶液催化剂,催化剂高温(800℃)氢气还原后,表面镍金属含量约为0.20μmol/m2,750℃下甲烷水蒸气反应的转化频率为64s-1。在高温850℃和低水碳比1.0条件下,催化剂60h以后活性仍未有明显降... 研究了一种低镍含量的(Ni0.05Mg0.95O)Ni-Mg-O固相溶液催化剂,催化剂高温(800℃)氢气还原后,表面镍金属含量约为0.20μmol/m2,750℃下甲烷水蒸气反应的转化频率为64s-1。在高温850℃和低水碳比1.0条件下,催化剂60h以后活性仍未有明显降低,且几乎不产生积炭,而同样条件下的商业催化剂活性只能保持20h,有显著积炭生成。研究表明催化剂表面含量低和直径小的镍金属颗粒有助于抑制积炭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镍ni-mg-O 低水碳比 甲烷 水蒸气重整 合成气 镍镁复合氧化物 积炭
下载PDF
固相燃烧法快速合成LiNi0.03Mg0.10Mn1.87O4正极材料及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月 向明武 +2 位作者 白红丽 刘晓芳 郭俊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37-1444,共8页
采用固相燃烧法在500℃反应1 h然后再650℃二次焙烧6 h,快速合成了Ni、Mg共掺杂的LiNi0.03Mg0.10Mn1.87O4正极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电化学测试等对材料的结构、形貌、... 采用固相燃烧法在500℃反应1 h然后再650℃二次焙烧6 h,快速合成了Ni、Mg共掺杂的LiNi0.03Mg0.10Mn1.87O4正极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电化学测试等对材料的结构、形貌、物相和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LiNi0.03Mg0.10Mn1.87O4正极材料为立方尖晶石型结构,颗粒尺寸在100~200nm之间,为多面体形貌。合成的LiNi0.03Mg0.10Mn1.87O4材料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1C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07.6 mAh·g^-1,10 C首次放电比容量有68.7 mAh·g^-1,在55℃、1 C首次放电比容量有103.7 mAh·g^-1,CV和EIS测试得出该材料有较大的锂离子扩散系数1.038×10^-11 cm^2·s^-1和较小的活化能32.69 kJ·mol^-1,对循环1000次后的极片进行剖面分析,该材料的晶体结构和颗粒形貌基本没有变化,适量Ni、Mg共掺杂能够有效提高尖晶石型LiMn2O4在循环过程中的容量衰减和结构稳定性,抑制了Jahn-Teller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2O4 正极材料 ni-mg共掺杂 结构稳定性 JAHN-TELLER效应
原文传递
次灵敏线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镁合金中镁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佗 杨军红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2年第1期67-69,共3页
以镁的202.5nm次灵敏线为分析线,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镁合金中的镁含量。样品以硝酸(1+1)溶解,采用氯化锶为释放剂,以消除共存元素的干扰。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0%~105.5%。结果表明... 以镁的202.5nm次灵敏线为分析线,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镁合金中的镁含量。样品以硝酸(1+1)溶解,采用氯化锶为释放剂,以消除共存元素的干扰。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0%~105.5%。结果表明采用镁的次灵敏线测定镍镁合金中的镁含量,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达到分析要求,可满足日常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灵敏线 镍镁合金 原子吸收光谱法
下载PDF
Ni-Mg-Al-LDHs的制备及其催化酯化高酸原油脱酸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向荣 李健 +3 位作者 党睿 高雯雯 李霄 屈媛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30-32,共3页
采用尿素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Ni-Mg-Al-LDHs前驱体,在400℃煅烧,得Ni-Mg-Al-LDHs催化剂,研究其催化高酸原油酯化脱酸的效果。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150 min,反应温度为220℃,醇/油体积比为0.05,催化剂与原油质量比为0.03时,可将原油酸度由5... 采用尿素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Ni-Mg-Al-LDHs前驱体,在400℃煅烧,得Ni-Mg-Al-LDHs催化剂,研究其催化高酸原油酯化脱酸的效果。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150 min,反应温度为220℃,醇/油体积比为0.05,催化剂与原油质量比为0.03时,可将原油酸度由5.82 mg KOH/g降至0.34 mg KO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g—Al-LDHs 高酸原油 催化酯化脱酸
下载PDF
不同形貌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嵌锂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茂惠 黄镇财 +2 位作者 吴国涛 尤金跨 林祖赓 《电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81-387,共7页
以乙炔作为反应气 ,用化学气相沉积法 (CVD)和模板法在不同温度 (60 0℃、70 0℃ )下制备了不同形貌的碳纳米管 ,并采用TEM ,HRTEM ,SEM ,XRD ,Raman和充放电实验方法研究其形貌、结构和电化学嵌锂性能 .结果表明 ,不同的制备方法及反... 以乙炔作为反应气 ,用化学气相沉积法 (CVD)和模板法在不同温度 (60 0℃、70 0℃ )下制备了不同形貌的碳纳米管 ,并采用TEM ,HRTEM ,SEM ,XRD ,Raman和充放电实验方法研究其形貌、结构和电化学嵌锂性能 .结果表明 ,不同的制备方法及反应温度对碳纳米管的形貌、结构特征和电化学嵌锂性能均有明显的影响 .在制备的样品中 ,制备温度越低 ,样品的石墨化程度越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貌 制备 嵌锂性能 碳纳米管 化学气相沉积法 负极 模板法 嵌锂材料 锂离子电池 ni-mg-O催化剂 多孔Al2O3模板
下载PDF
镍镁铝类水滑石的超分子结构、电子性质及稳定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倪哲明 李远 +2 位作者 施炜 薛继龙 刘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51-2056,共6页
以Ni2+同晶取代Mg2+的方式构建镍镁铝类水滑石(HT)的周期性计算模型,通过进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含镍水滑石的的超分子结构、电子性质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镍离子逐渐取代镁离子,金属离子之间的平均距离逐渐减小,层间距逐渐增大... 以Ni2+同晶取代Mg2+的方式构建镍镁铝类水滑石(HT)的周期性计算模型,通过进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含镍水滑石的的超分子结构、电子性质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镍离子逐渐取代镁离子,金属离子之间的平均距离逐渐减小,层间距逐渐增大,与实验结果一致.与此同时,电子逐渐从主体层板向客体阴离子传递,导致主客体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及整体超分子作用力逐渐增强,结合能的绝对值逐渐增大,体系的稳定性增加.在微观结构上,电子传递行为使层板中平均金属―氧键键长逐渐减小,且金属配位角的畸变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些变化都有利于形成更稳定的体系,说明镍铝类水滑石在理论上比镁铝水滑石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镁铝类水滑石 密度泛函理论 微观结构 电子性质 稳定性
下载PDF
“Intelligent” reforming catalysts:Trace noble metal-doped Ni/Mg(Al)O derived from hydrotalcites 被引量:3
18
作者 Katsuomi Takehira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37-259,共23页
Trace amounts of noble metal-doped Ni/Mg(AI)O catalysts were pre- pared starting from Mg-Al hydrotalcites (HTs) and tested in daily start-up and shut-down (DSS) operation of steam reforming (SR) of methane or ... Trace amounts of noble metal-doped Ni/Mg(AI)O catalysts were pre- pared starting from Mg-Al hydrotalcites (HTs) and tested in daily start-up and shut-down (DSS) operation of steam reforming (SR) of methane or partial oxidation (PO) of propane. Although Ni/Mg(Al)O catalysts prepared from Mg(Ni)-Al HT exhibited high and stable activity in stationary SR, PO and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and propane, the Ni/Mg(Al)O catalysts were drastically deactivated due to Ni oxidation by steam as purge gas when they were applied in DSS SR of methane. Such deactivation was effectively suppressed by doping trace amounts of noble metal on the catalysts by using a "memory effect" of HTs. Moreover, the noble metal-doped Ni/Mg(Al)O catalysts exhibited "intelligent" catalytic behaviors, i.e., self-activation and self-regenerative activity, leading to high and sustainable activity during DSS operation. Pt was the most effective among noble metals tested. The self-activation occurred by the reduction of Ni2+ in Mg(Ni,Al)O periclase to Ni^0 assisted by hydrogen spillover from Pt (or Pt-Ni alloy). The self-regenerative activity was accomplished by self-redispersion of active Ni^0 particles due to a reversible reductionoxidation movement of Ni between the outside and the inside of the Mg(Al)O periclase crystal; surface Ni^0 was oxidized to Ni2+ by steam and incorporated into Mg(Ni2+,Al)O periclase, whereas the Ni2+ in the periclase was reduced to Ni^0 by the hydrogen spillover and appeared as the fine Ni^0 particles on the catalyst surface. Further a "green" preparation of the Pt/Ni/[Mg3.sAl]O catalysts was accomplished starting from commercial Mg3.5-AI HT by calcination, followed by sequential impregnation of Ni and 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carbon reforming Pt/ni/mg(Al)O catalysts hydrotalcite pre cursors SELF-ACTIVATION self-regenerative activity
下载PDF
甲烷在流态化催化剂床裂解生长多壁碳纳米管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金梅 王毅 +3 位作者 汤培平 武小满 林国栋 张鸿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在常压、823~873K、流化床反应条件下,用自行研制的Ni0.5Mg0.5O催化剂,催化甲烷分解生长碳纳 米管(CNTs),考察催化剂床层由固定床过渡到流化床状态的条件及其对制管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Φ32mm管式反应器及相应供热工况条件下... 在常压、823~873K、流化床反应条件下,用自行研制的Ni0.5Mg0.5O催化剂,催化甲烷分解生长碳纳 米管(CNTs),考察催化剂床层由固定床过渡到流化床状态的条件及其对制管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Φ32mm管式反应器及相应供热工况条件下,其流化床操作条件以管壁温度控制在约853K、原料气CH4线速 v为18~22cm/s、空速GHSV为3×104~6×104mL(STP) CH4/(h·g)为宜;反应1.0h,最高产率达 10g CNTs/g,这相当于固定床将制管反应时间延长至4~5h的产率水平。所得CNTs产物经TEM、SEM、 TPH、XRD和LRS等测试技术表征。结果表明,其为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外管径在10~50nm范围;纯 化后的CNTs产物含碳量≥99.5%,石墨状碳含量≥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ni-mg-O催化剂 甲烷 流化床 催化化学蒸汽沉积法
下载PDF
高镍奥氏体球铁排气管的生产 被引量:2
20
作者 房敏 吴小雄 +4 位作者 程圣洋 孙全友 戎军 蒋德生 刘佳平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24-28,共5页
介绍了高镍奥氏体球铁排气管的铸造工艺,包括化学成分、炉料配比、球化剂、孕育及热处理工艺的选择。通过采用长效孕育剂,并加入微量元素Sb,同时严格控制化学成分、出铁温度及浇注温度等参数,解决了球化不稳定、碎块石墨等问题;通过高... 介绍了高镍奥氏体球铁排气管的铸造工艺,包括化学成分、炉料配比、球化剂、孕育及热处理工艺的选择。通过采用长效孕育剂,并加入微量元素Sb,同时严格控制化学成分、出铁温度及浇注温度等参数,解决了球化不稳定、碎块石墨等问题;通过高温退火快冷的方法提高其力学性能,成功掌握了高镍奥氏体球铁的生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镍奥氏体球铁 镍镁球化剂 硅镁球化剂 热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