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鸡副粘病毒的分子特性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严维巍 王永坤 +4 位作者 周继宏 田慧芳 朱国强 李玉峰 庄国宏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7-31,共5页
应用 RT-PCR技术对新城疫病毒 ( NDV) Y98株的 F基因重要功能区片段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 ,并与多株已报导的 NDV参考株相应片段进行序列比较 ,经遗传基因进化树分析后 ,首次报道了基因
关键词 新城疫 副粘病毒 分子特征 ndv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试验检测鸡新城疫病毒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于圣青 刘秀梵 《江苏农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41-45,共5页
从10株抗鸡新城疫病毒(ND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s) 中筛选出2株MAbs—M22和F23,分别用作包被抗体和酶标抗体而建立的MAbs—夹心ELISA试验,对提纯NDV的最小检出量为25ng/ml病毒蛋白.NDV鸡阳性血清对本试验的特异性阻断作用和与其他禽类... 从10株抗鸡新城疫病毒(ND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s) 中筛选出2株MAbs—M22和F23,分别用作包被抗体和酶标抗体而建立的MAbs—夹心ELISA试验,对提纯NDV的最小检出量为25ng/ml病毒蛋白.NDV鸡阳性血清对本试验的特异性阻断作用和与其他禽类病毒交叉反应的阴性结果,证明本试验对NDV的特异性。从临床疑为鸡新城疫的724只病鸡的口腔棉试样品中共检出阳性502只,其中200个样品与病毒分离试验结果完全一致,两者均查出阳性鸡176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新城疫病毒 抗体 检测
下载PDF
鸡新城疫病毒HeB02分离株F基因的克隆及其DNA疫苗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楠 孙一敏 赵宝华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5-450,共6页
根据GenBank报道的鸡新城疫病毒F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以鸡新城疫病毒HeB02分离株基因组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出了1·66kb左右的F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HeB02株F基因与国内标准强毒株F48E9及弱毒疫苗La Sota和Clone30的F基因核... 根据GenBank报道的鸡新城疫病毒F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以鸡新城疫病毒HeB02分离株基因组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出了1·66kb左右的F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HeB02株F基因与国内标准强毒株F48E9及弱毒疫苗La Sota和Clone30的F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8·1%、84·9%和83·8%。将HeB02株F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SV-F,通过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SDS-PAGE分析可见表达的特异蛋白条带;Western blot、ELISA和中和试验检测结果表明:真核表达的蛋白与抗新城疫病毒的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F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采用活体电击法以真核表达质粒pSV-F免疫3周龄SPF鸡,剂量为50μg/只,3周后加强免疫1次,5周后以100倍鸡胚感染剂量(EID)的F基因同源病毒对所有鸡进行攻毒,攻毒前后每周分别以喉拭子进行病毒分离和HI效价测定。结果显示对照组在攻毒前一直没有检测到抗体效价,攻毒后检测效价为3·0log2±1·40,并且于攻毒后第9天全部死亡;活疫苗组和实验组免疫后第2周检测到抗体效价,第5周最高,HI效价分别为8·3log2±1·30和7·2log2±1·23,攻毒1周后HI效价分别达9·8log2±1·55和8·9log2±1·77,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未分离到新城疫病毒,对照组全部分离到新城疫病毒。表明所构建的F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可作为候选基因疫苗诱导鸡产生免疫保护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F基因 克隆和表达 DNA疫苗
下载PDF
用抗新城疫病毒膜蛋白特异多肽抗体鉴别强毒株和弱毒株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树双 孙书华 吴时友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39-242,共4页
利用JeffGorman建立的用抗新城疫病毒(NDV)膜蛋白特异多肽抗体鉴别强弱毒株的方法,对国内的Ⅰ系、Ⅱ系、LaSota和两株分离毒进行了毒力分析。结果证明,上述毒株的毒力顺序为:Ⅰ系>Ⅱ系和LaSota>V4(... 利用JeffGorman建立的用抗新城疫病毒(NDV)膜蛋白特异多肽抗体鉴别强弱毒株的方法,对国内的Ⅰ系、Ⅱ系、LaSota和两株分离毒进行了毒力分析。结果证明,上述毒株的毒力顺序为:Ⅰ系>Ⅱ系和LaSota>V4(澳大利亚弱毒疫苗株)>临床分离株(青岛)。其结论为:Ⅰ系毒株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分离株(AV)的F2蛋白片段有类似的氨基酸序列,属中发型毒株。虽然Ⅱ系和LaSota比V4和临床分离株(青岛)毒力稍强,但认为这4株均为缓发型毒株。该方法敏感、特异,结果精确可靠,不仅可用于临床分离野毒的致病性分析,而且也可用于疫苗株研究中毒力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病毒 膜蛋白 抗多肽抗体 毒株 家禽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的基因组与结构蛋白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程相朝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2004年第1期20-25,共6页
新城疫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Rubulavirus病毒属、Ⅰ型副粘病毒的惟一成员 ,为单股负链RNA病毒 ,整个基因组全长 15 5 86个核苷酸 ,编码核衣壳蛋白、磷蛋白、基质蛋白、融合蛋白、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和高分子量的RNA聚合酶 6种结构蛋白。... 新城疫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Rubulavirus病毒属、Ⅰ型副粘病毒的惟一成员 ,为单股负链RNA病毒 ,整个基因组全长 15 5 86个核苷酸 ,编码核衣壳蛋白、磷蛋白、基质蛋白、融合蛋白、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和高分子量的RNA聚合酶 6种结构蛋白。为进一步做好新城疫的防治工作 ,对新城疫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特别是对其基因组特征和编码蛋白的结构及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述 ,从而为新城疫病毒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基因组 结构蛋白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一株鸡副粘病毒F基因重要片段的扩增、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严维巍 王永坤 +4 位作者 周继宏 田慧芳 朱国强 李玉峰 庄国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68-372,共5页
应用RT_PCR技术对新城疫病毒 (NDV)Y98株的F基因重要功能区片段扩增、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 ,并与多株已报道的NDV参考株相应片段进行序列比较 ,经遗传基因进行化树分析后 。
关键词 新城疫 禽副粘病毒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TS09耐热株在BHK细胞上的传代培养 被引量:8
7
作者 温国元 商雨 +5 位作者 郭静 杨峻 王红琳 罗青平 张蓉蓉 邵华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424-5427,5435,共5页
以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TS09耐热株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毒株在幼仓鼠肾传代细胞(BHK细胞)上的培养适应性。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连续传代培养和极限稀释法纯化,获得了一株新的、纯化的、适应BHK细胞的NDV耐热株,命名... 以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TS09耐热株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毒株在幼仓鼠肾传代细胞(BHK细胞)上的培养适应性。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连续传代培养和极限稀释法纯化,获得了一株新的、纯化的、适应BHK细胞的NDV耐热株,命名为TS09-C株。TS09-C株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TS09-C株在BHK细胞中的增殖滴度为107.9TCID50/mL,平均鸡胚致死时间(MDT)大于120 h,脑内致病指数(ICPI)为0。与亲本株TS09株相比,TS09-C株的基因序列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但TS09-C株与亲本株仍保持着较近的遗传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 耐热 BHK细胞 传代
下载PDF
4株NDV分离株F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沈志强 管宇 +7 位作者 刘吉山 李峰 吴信明 赵蕾 王艳 徐守振 鲍卫超 王辉暖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4期78-83,共6页
对4 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NDV(新城疫病毒)分离株的F基因进行RT 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和序列分析,根据基因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其中1 株属于弱毒株,3 株属于强毒株;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表明,3株强毒株与C... 对4 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NDV(新城疫病毒)分离株的F基因进行RT 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和序列分析,根据基因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其中1 株属于弱毒株,3 株属于强毒株;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表明,3株强毒株与Clone30 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83.6%~84.0%之间,与F48 E9典型NDV强毒株同源性在86.5.6%~88.3%之间,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与Clone 30 株在85.9%~87.0%之间,与F48E9典型NDV强毒株在89.1%~91.3%之间;利用MegAlign软件绘制了NDV 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 3株分离强毒株为Ⅶ基因型,弱毒株为基因Ⅱ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分析 ndv F基因 分离株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系统发育进化树 核苷酸序列 克隆 RT-PCR 新城疫病毒 氨基酸序列 强毒株 序列同源性 裂解位点 序列比较 弱毒株 代表性 基因型 推导
下载PDF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和新城疫病毒F基因在重组禽痘病毒中共表达 被引量:4
9
作者 智海东 王云峰 +2 位作者 童光志 王玫 张绍杰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63-966,共4页
在重组禽痘病毒中表达多个禽类病原的主要免疫原基因是构建多价基因工程疫苗的前提 ,但相关研究很少。在表达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ILTV)gB基因重组禽痘病毒的转移载体的基础上 ,构建了含有ILTVgB基因和新城疫病毒 (NDV)F基因的重组禽痘... 在重组禽痘病毒中表达多个禽类病原的主要免疫原基因是构建多价基因工程疫苗的前提 ,但相关研究很少。在表达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ILTV)gB基因重组禽痘病毒的转移载体的基础上 ,构建了含有ILTVgB基因和新城疫病毒 (NDV)F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转移载体pSY gB F ,采用脂质体转染禽痘病毒感染的鸡胚成纤维 (CEF)细胞后 ,通过蓝斑试验筛选出重组禽痘病毒 (rFPV gB F) ,并进行了 6轮蚀斑纯化。Western blot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ILTVgB基因和NDVF基因在rFPV gB F感染的CEF细胞中获得表达。为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与鸡痘活载体多价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糖蛋白B 新城疫病毒 融合蛋白 重组禽痘病毒
下载PDF
中药牛皮消多糖体外抗新城疫病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布合丽倩穆·依明 赛福丁·阿不拉 +3 位作者 艾克拜尔·依明 胡安古丽·努尔别克 阿克珠利·努尔包 李昊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737-2744,共8页
为探讨牛皮消多糖(CAP)对体外抗新城疫病毒(NDV)能力的影响,本试验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牛皮消多糖,通过苯酚硫酸法和红外光谱对牛皮消多糖进行检测,采用MTT法测定牛皮消多糖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安全浓度,多糖的安全浓度统一为625μg/mL... 为探讨牛皮消多糖(CAP)对体外抗新城疫病毒(NDV)能力的影响,本试验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牛皮消多糖,通过苯酚硫酸法和红外光谱对牛皮消多糖进行检测,采用MTT法测定牛皮消多糖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安全浓度,多糖的安全浓度统一为625μg/mL,选择安全浓度范围内的(39.06~625μg/mL)5种浓度的各级多糖,用3种加药方式(先加多糖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多糖、多糖和病毒感作后加药)检测牛皮消多糖对NDV的阻断、抑制及直接杀灭作用。结果显示,先接病毒后加多糖组和多糖与病毒感作后加药组CAP 50、CAP 30、CAP t、CAP 80和CAP 70均能显著抑制NDV感染CEF的能力,两组各级多糖抑制率分别为131.23%、110.12%、108.15%、100.24%、93.07%和61.76%、43.73%、44.51%、29.02%、37.45%;先加多糖后接病毒组CAP 50、CAP 30能显著抑制NDV感染CEF的作用(P<0.05),阻断作用下对NDV的抑制率可达到15.82%、8.33%,其余各组在安全浓度范围内对NDV无抑制作用。各组中药牛皮消多糖均有较好的抗NDV活性,其中对NDV的抑制作用和直接杀灭作用强于对其阻断作用。CAP 50及CAP 30的抗NDV活性较强,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材料并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皮消多糖 鸡胚成纤维细胞 新城疫病毒 抗病毒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合用中药黄芪诱生内源性干扰素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沈富兵 郑崛村 +3 位作者 程曦 邓念华 汪云利 王跃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24-26,60,共4页
目的研究新城疫病毒(NDV)合用中药黄芪在小鼠体内诱生内源性干扰素-α及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实验分3部分,实验1:分别以NDV、黄芪及二者合用予小鼠口腔喷洒给药,连续10日后以ELISA法测定小鼠唾液中干扰素-α和SIgA的含量;实验2:... 目的研究新城疫病毒(NDV)合用中药黄芪在小鼠体内诱生内源性干扰素-α及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实验分3部分,实验1:分别以NDV、黄芪及二者合用予小鼠口腔喷洒给药,连续10日后以ELISA法测定小鼠唾液中干扰素-α和SIgA的含量;实验2:分别以NDV、黄芪及二者合用予小鼠腹腔注射给药(黄芪灌胃方式给药),ELISA法测定给药10日后血清干扰素-α的含量;实验3:分为NDV、黄芪及二者合用的高、中、低三种剂量,给药方法同第二组,6天后MTT法测定脾脏NK细胞的活性。每组分别设置阴性对照。结果NDV和黄芪口腔给药能升高小鼠唾液干扰素-α(35.54±10.20IU/ml,5.69±1.35IU/ml)和SIgA含量(68.88±15.47ng/ml,44.32±9.87ng/ml),腹腔给药能诱生血清干扰素-α(120.54±29.21IU/ml,10.69±6.35IU/ml),并能激活NK细胞活性(50.4%,32.1%)。NDV合用黄芪组的诱生效果远高于单独使用组(98.55±16.95IU/ml,101.31±27.59ng/ml,262.55±26.91IU/ml,75.6%),显示出较强的协同作用。结论NDV合用黄芪能诱生小鼠内源性干扰素,并能发挥对小鼠SIgA和NK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ndv 黄芪 内源性干扰素-α SIGA NK细胞
下载PDF
鸭新城疫病毒和流感病毒多重RT-PCR鉴别诊断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永强 云涛 +2 位作者 梁华丽 林林 华炯钢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6-299,共4页
对同样以引起鸭产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鸭流感病毒(AIV)分离株和鸭新城疫病毒(NDV)YH99V分离株,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和优化体系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早期快速鉴别诊断鸭AIV和鸭NDV的单项RT-PCR方法和多重RT-PCR方法,AIV的扩增片段大小为483b... 对同样以引起鸭产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鸭流感病毒(AIV)分离株和鸭新城疫病毒(NDV)YH99V分离株,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和优化体系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早期快速鉴别诊断鸭AIV和鸭NDV的单项RT-PCR方法和多重RT-PCR方法,AIV的扩增片段大小为483bp,NDV的扩增片段为310bp,电泳快速,易于区分。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比HA敏感100倍以上;对AIV、YH99V、IBV、IBDV及正常鸡胚尿囊液的混合液检测显示,多重RT-PCR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对鸭病毒性产蛋下降征侯群送检病料的检测证明,该方法能有效鉴别AIV和/或NDV单独感染或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H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RT—PCR 鸭流感病毒 鸭新城疫病毒 鸭病毒性产蛋下降征侯群
下载PDF
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在BHK-21细胞上增殖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董炳梅 孙培娇 +2 位作者 苗立中 沈志强 韩文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8-864,共7页
本研究旨在对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LaSota株在BHK-21细胞上的增殖条件进行优化,为实现应用细胞系生产NDV提供参考。在确定BHK-21细胞TPCK-胰酶耐受浓度的基础上,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TPCK-胰酶、新生牛血清及... 本研究旨在对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LaSota株在BHK-21细胞上的增殖条件进行优化,为实现应用细胞系生产NDV提供参考。在确定BHK-21细胞TPCK-胰酶耐受浓度的基础上,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TPCK-胰酶、新生牛血清及调节不同pH,通过对细胞培养液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_(50))的测定,确定最适胰酶浓度、血清浓度及pH;通过固定接毒量而添加不同数量细胞或固定细胞数量而接种不同量的病毒,确定最适细胞量及接毒量;将BHK-21细胞接种NDV LaSota株后,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细胞上清液TCID_(50)绘制增殖曲线,确定最佳收毒时间;应用转瓶对该病毒进行扩大培养,并进行TCID_(50)、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与血清凝集价(HA)的测定。结果显示,NDV LaSota株在BHK-21细胞上增殖的最适TPCK-胰酶浓度为3μg/mL,最适接毒量为10^(6.375) EID_(50),细胞数量为1×10~6个,培养基pH为7.2,且可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BHK-21细胞接种NDV LaSota株后最佳收毒时间为34~36 h。应用BHK-21细胞采用转瓶培养的方式对NDV LaSota株进行增殖,结果显示,细胞培养液TCID_(50)值为10^(7.0)/0.1 mL,EID_(50)为10^(7.5)/0.1 mL,HA效价为1∶256。因此,应用以上条件增殖培养NDV LaSota株,完全适用于该病毒的规模化生产,且符合现行的兽医生物制品与检验制造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ndv) LaSota株 BHK-21细胞 增殖
下载PDF
一株蛋鸡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佳佳 宋建领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1-228,共8页
为研究云南新城疫病毒(NDV)分子流行特性和致病性,对云南省1个蛋鸡场的组织样品进行病原分离,通过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检测分离毒株,证明为NDV。通过病毒最小致死量(MLD)、鸡胚半数感染量(EID 50)、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脑内... 为研究云南新城疫病毒(NDV)分子流行特性和致病性,对云南省1个蛋鸡场的组织样品进行病原分离,通过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检测分离毒株,证明为NDV。通过病毒最小致死量(MLD)、鸡胚半数感染量(EID 50)、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测定病毒毒力,结果EID 50为10-4.4,MLD为10-4,MDT为97.5 h,ICPI为0,IVPI为0,显示分离株为弱毒株。高通量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发现,分离毒株基因组全长为15198 bp,从3′端到5′端有6个结构基因依次为NP-P-M-F-HN-L,各基因之间有1~48个核苷酸间隔。全基因组、F和HN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证明分离毒株属于ClassⅠ分支,F基因ORF全长为1662 bp,编码553个氨基酸,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112-ERQERL-117,符合NDV弱毒裂解位点特征,HN基因ORF全长为1851 bp,编码616个氨基酸,在HN基因保守区域234-NRKSCS-239位氨基酸序列没有发生变异。F蛋白有6个糖基化位点比较保守,HN蛋白有6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但与LaSota相比存在缺失的和多出的糖基化位点。F蛋白半胱氨酸残基分布在76、199、338、347、362、370、394、399、401、424、514、523位氨基酸,F蛋白中性抗原位点在72、75、79和170位氨基酸发生了变异,HN蛋白受体结合部位和NA活性位点氨基酸为174R、401E、416R、526Y,未发生变异。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云南省蛋鸡新城疫ClassⅠ毒株的全基因序列特征,为新城疫病毒ClassⅠ毒株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ndv) 高通量测序 ClassⅠ F基因 HN基因 进化分析
下载PDF
单抗标记检测新城疫病毒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希友 田夫林 +2 位作者 张秀娥 李建亮 崔言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1162-1165,共4页
利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形成胶体金颗粒,选择直径20 nm的胶体金颗粒标记单克隆抗体4E8,用兔抗鼠二抗喷洒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对照线,用另一株单抗5E6作为检测线,制备成胶体金试纸条。用试纸条检测120份泄殖腔样品,结果与病毒增殖后HA... 利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形成胶体金颗粒,选择直径20 nm的胶体金颗粒标记单克隆抗体4E8,用兔抗鼠二抗喷洒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对照线,用另一株单抗5E6作为检测线,制备成胶体金试纸条。用试纸条检测120份泄殖腔样品,结果与病毒增殖后HA法测得的结果符合率为95.8%,HA效价在1∶2以上,试纸条均能检测为阳性,与其他病毒的阳性血清没有交叉反应,且室温下可有效保存6个月。试纸条应用方便、快速,适合临床推广以及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ndv) 试纸条 胶体金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鹅源新城疫病毒ZJ1株微型基因组的构建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艳梅 刘玉良 +5 位作者 黄勇 贾立军 刘秀梵 卢建红 韦栋平 吴艳涛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6,共5页
在获得鹅源新城疫病毒ZJ1株全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 ,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报告基因取代鹅源新城疫病毒ZJ1株整个编码区 ,只保留与病毒复制、转录和病毒粒子包装相关的调控序列 ,将其反向克隆入转录载体TVT7R(0 0 )中 ,构建了该... 在获得鹅源新城疫病毒ZJ1株全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 ,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报告基因取代鹅源新城疫病毒ZJ1株整个编码区 ,只保留与病毒复制、转录和病毒粒子包装相关的调控序列 ,将其反向克隆入转录载体TVT7R(0 0 )中 ,构建了该毒株的微型基因组。当转染用辅助病毒ZJ1株感染的HEp_2细胞时报告基因得到表达 ,表明此微型基因组RNA可被辅助病毒提供的NP、P和L蛋白翻译。同时将该病毒NP、P和L蛋白基因分别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_neo中 ,构建了表达该病毒NP、P与L蛋白的辅助质粒 ,用此微型基因组对辅助质粒的表达产物进行了功能鉴定并对该病毒拯救过程中痘苗病毒的最适感染剂量进行了摸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微型基因组 病毒拯救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NP和P基因辅助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兴 阎富龙 +7 位作者 徐一鸣 赵权 肖朋朋 郭海宁 靖杰 辛舒 鲁会军 金宁一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0-503,508,共5页
目的构建新城疫病毒JL02/2000株P和NP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在BHK-21细胞中表达,为该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方法根据新城疫病毒(JL02/2000毒株)的全基因组中的NP、P基因分别设计引物,应用RT-PCR方法扩增NP基因和P基因... 目的构建新城疫病毒JL02/2000株P和NP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在BHK-21细胞中表达,为该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方法根据新城疫病毒(JL02/2000毒株)的全基因组中的NP、P基因分别设计引物,应用RT-PCR方法扩增NP基因和P基因,将扩增的NP基因和P基因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上,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XbaⅠ酶切鉴定确认后回收目的条带,分别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I上,经测序确认pCI-NP、pCI-P辅助质粒的构建。将pCI-NP、pCI-P转染BHK-21细胞,两次换液,72h后回收细胞,经RT-PCR检测NP和P基因片段。结果构建的辅助质粒pCI-NP和pCI-P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到目的片段。pCI-NP、pCI-P转染后,RT-PCR检测到NP和P基因片段。结论新城疫病毒pCI-NP、pCI-P辅助质粒构建成功,pCI-NP、pCI-P可在BHK-21细胞中表达,为该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NP基因 P基因 辅助质粒 鉴定
原文传递
表达鸡新城疫病毒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温中梅 李霄 +6 位作者 刘妍 高鹏 阚式绂 王卓越 王宇航 彭丽萍 金宁一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讨表达鸡新城疫病毒(NDV)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N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Ad-HN感染HepG-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Ad-HN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V染色法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AO... 目的探讨表达鸡新城疫病毒(NDV)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N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Ad-HN感染HepG-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Ad-HN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V染色法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AO/EB染色法和DAPI染色法对Ad-HN感染的肿瘤细胞及细胞核进行形态学观察;底物显色法检测Caspase1、Caspase3、Caspase6和Caspase8活性的变化。结果Ad-HN能够有效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当感染剂量为100MOI,作用时间为48h时,Ad-HN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率达峰值(17.20%~35.04%);AnnexinV染色结果显示,Ad-HN感染48h后HepG-2细胞凋亡率为29.39%;Ad-HN感染导致HepG-2细胞呈现细胞浓缩、细胞核皱缩进而碎裂等凋亡特征;Ad-HN感染可显著上调HepG-2细胞的Caspase酶活性。结论Ad-HN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对HepG-2细胞产生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 重组腺病毒 肝癌 抗肿瘤作用
原文传递
新城疫强毒株荧光定量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罗瑶瑶 王静静 +9 位作者 吕艳 赵云玲 郑东霞 魏润宇 于松梅 左媛媛 张乐萃 单虎 刘华雷 王志亮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1-549,共9页
基于国内流行的新城疫病毒强毒株F蛋白裂解位点分子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了一种可检测新城疫强毒株的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通过体外转录法制备cRNA标准品作为阳性模板制作标准曲线以及临床样品的检测绘制出RO... 基于国内流行的新城疫病毒强毒株F蛋白裂解位点分子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建立了一种可检测新城疫强毒株的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通过体外转录法制备cRNA标准品作为阳性模板制作标准曲线以及临床样品的检测绘制出ROC曲线,对诊断指标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标准曲线为Y=-3.390X+38.23,相关系数R2为0.9999;灵敏度试验显示,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2拷贝/μL,比常规RTPCR高10倍;特异性试验显示该方法与常见禽病病毒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的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低于1%和1.5%。通过检测1 974份临床样品绘制ROC曲线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9861,当Youden Index为93.12时,cutoff值设为35,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82%、98.3%,与病毒分离方法的Kappa系数为0.919。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诊断准确性极好,给实验室提供一种快速、实用的检测临床样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ndv) 强毒 荧光定量RT-PCR ROC曲线
原文传递
新城疫病毒HN基因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铀 毕英佐 曹永长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5-788,共4页
用RT-PCR方法扩增新城疫病毒HN基因并将其克隆至T载体,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尔后用PCR扩增球状头部编码区,并将其克隆至pSOC质粒soc基因3'端EcoRⅠ位点,重组质粒pSOC-HN转化E.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以终浓度1mmol/L的IPTG诱导表达... 用RT-PCR方法扩增新城疫病毒HN基因并将其克隆至T载体,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尔后用PCR扩增球状头部编码区,并将其克隆至pSOC质粒soc基因3'端EcoRⅠ位点,重组质粒pSOC-HN转化E.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以终浓度1mmol/L的IPTG诱导表达,在SDS-PAGE凝胶上可检测到分子量约67KD的融合蛋白特异条带,west-blot证实表达产物与NDV抗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ndv) HN基因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