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50
1
作者 王爱芬 雷晓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7,共5页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更加凸显,呼唤着生涯教育的回归,同时也倒逼着学校进行改革。理性面对生涯教育对学校与教师的挑战,需要学校加强生涯规划教育的顶层设计,转变教学理念,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在教学中渗透生涯...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更加凸显,呼唤着生涯教育的回归,同时也倒逼着学校进行改革。理性面对生涯教育对学校与教师的挑战,需要学校加强生涯规划教育的顶层设计,转变教学理念,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在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开设生涯辅导课程、增强学生的生涯实践体验、开展个人生涯咨询等途径促使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得以实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生涯规划教育内容 生涯辅导课程 生涯实践体验 个人生涯咨询
下载PDF
新高考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39
2
作者 李宝庆 魏小梅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共9页
新高考改革在改革实践中遭遇高中学生评价的公平性、高中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高校招生录取的科学性等方面的困境。探寻新高考改革困境背后人为的、意识的、伦理的因素,将新高考改革困境归因于高考改革决策者与专家的结盟,高考改革参与... 新高考改革在改革实践中遭遇高中学生评价的公平性、高中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高校招生录取的科学性等方面的困境。探寻新高考改革困境背后人为的、意识的、伦理的因素,将新高考改革困境归因于高考改革决策者与专家的结盟,高考改革参与者的囚徒困境,高考的工具理性与价值伦理、科学理性与社会伦理的断裂。为此,文章尝试提出如下对策:改革决策者的文化批判与责任伦理建构,树立高考改革意识与坚定改革价值取向,辅以价值伦理与社会伦理为两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改革困境
原文传递
“新高考”的价值取向、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37
3
作者 尹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42,共8页
"新高考"是我国新世纪的一场旨在维护、促进个体高等教育选择权利表达与行使的高考革新活动,其本质意蕴在于实现求真、向善、崇美、依规、尚实的有机结合、相互影响与高度统一,基于"人"之差异性的"人"的... "新高考"是我国新世纪的一场旨在维护、促进个体高等教育选择权利表达与行使的高考革新活动,其本质意蕴在于实现求真、向善、崇美、依规、尚实的有机结合、相互影响与高度统一,基于"人"之差异性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新高考"的价值取向,而对"人"的重新发现是"新高考"最突出的时代贡献。"新高考"的现实挑战主要来自于"新高考"的制度设计本身、对普通高中的深刻影响以及普通高中的消极应对,其原因在于强大的应试教育文化、高考改革的国家主义倾向以及功利主义社会现实、不良的社会风气、严峻的就业压力等,因而确立高考的育人功能、正视高考存在的问题、提高高校的教育治理能力、推动高考社会化进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治理现代化体系成为"新高考"可行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考制度 新高考制度 高考改革 国家主义
下载PDF
论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与两难抉择 被引量:38
4
作者 边新灿 蒋丽君 雷炜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65,共5页
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一体四面"。"一体"是:以学生为本体,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四面"是:"融通",取消文理分科,实现知识融通,跨越非黑即白的两极思维习惯;"综合&quo... 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一体四面"。"一体"是:以学生为本体,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四面"是:"融通",取消文理分科,实现知识融通,跨越非黑即白的两极思维习惯;"综合",实行综合评价,拓宽评价的宽度,改变"唯分数论"线性评价模式;"过程",探索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延伸评价的长度,破解"一考定终身"难题;"选择",扩大选择,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扭转"共性淹没个性"局面。高考改革面临众多两难问题,处理好科学性、公平性和可行性的各要素平衡就形成各种两难;制约新高考改革的两对最基本的范畴是科学性和公平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关系,必须妥善协调这两对矛盾关系,使高考改革实现两翼齐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价值取向 两难问题
原文传递
新高考改革政策议程设置分析——基于多源流理论视角 被引量:23
5
作者 徐东波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9-96,共8页
多源流理论在中外公共政策的研究中有广泛应用,利用该理论分析新高考改革政策议程设置具有适切性。基于多源流框架,学生应试压力与高考录取公平等问题形成了新高考改革的问题源流,政策内外部参与者的辩论与探索形成了新高考改革的政策源... 多源流理论在中外公共政策的研究中有广泛应用,利用该理论分析新高考改革政策议程设置具有适切性。基于多源流框架,学生应试压力与高考录取公平等问题形成了新高考改革的问题源流,政策内外部参与者的辩论与探索形成了新高考改革的政策源流,舆论丛林下的国民情绪与顶层设计下的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了新高考改革的政治源流。2014年“政治之窗”开启,“三流”汇聚产生耦合效应,新高考政策议程得以设置。基于对模型的修正,新高考改革的动力分为问题、政策、政治、外部环境四类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政策议程设置 多源流理论 动力
下载PDF
关于新高考选择性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1
6
作者 边新灿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46,共8页
新高考物理遇冷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热烈讨论,物理遇冷的直接原因是等级赋分,等级赋分的直接原因是选考,实行选考除了高校教育内容专业性、学生智能结构多元性等客观因素和学习迁移原理、学分制理论的依据外,更有文理融通、培养创新人才... 新高考物理遇冷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热烈讨论,物理遇冷的直接原因是等级赋分,等级赋分的直接原因是选考,实行选考除了高校教育内容专业性、学生智能结构多元性等客观因素和学习迁移原理、学分制理论的依据外,更有文理融通、培养创新人才的现实需求。高考探索选考经历了"高中会考基础上体现选择性""新课改高考体现选择性"和"新高考扩大选择性"三个阶段。出发点是在选拔环节体现素质教育的美好愿望,但素质教育的理想遭遇功利应试的惯性,使选考的功能发生异化。功利应试既有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客观因素,又有公平和效益难以完美兼顾的制度设计因素和集体文化心理积淀的支撑,短期难以消除。要全面认识制约高考改革的多种因素,把握好共同基础和专业性向、理想目标和现实条件、改革力度和速度、个人选择和国家需要及学校需求的关系,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物理遇冷 选择性 应试教育
原文传递
新高考改革的现实困境与突破策略 被引量:17
7
作者 阎琨 吴菡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20,共8页
新高考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变量较多的系统性工程。目前学界系统地探究新高考改革所遭遇的现实困境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使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不同省份、不同批次参加新高考改革的13名教师及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构建新高考改... 新高考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变量较多的系统性工程。目前学界系统地探究新高考改革所遭遇的现实困境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使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不同省份、不同批次参加新高考改革的13名教师及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构建新高考改革的现实困境模型。研究发现新高考改革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可行性、公平性、科学性3个范畴。其中,可行性是制约新高考改革能否顺利推行的重要前提条件;公平性和科学性是制约新高考改革功能的最基本的价值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可行性 公平性 科学性
原文传递
从“碎片化”到“整体性”:新高考改革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玉君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47-57,共11页
新高考基于立德树人导向追求公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但是其价值取向却遭遇现实拷问,根源在于新高考公平问题和科学选才问题是非结构化社会问题。新高考改革涉及主体众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价值诉求、制度设计、运行机制和信息联通皆呈现... 新高考基于立德树人导向追求公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但是其价值取向却遭遇现实拷问,根源在于新高考公平问题和科学选才问题是非结构化社会问题。新高考改革涉及主体众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价值诉求、制度设计、运行机制和信息联通皆呈现碎片化状态。因此,在整体性治理理论视域下针对新高考改革存在的碎片化问题提出可能解决路径:一是构建新高考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网络,使新高考改革回归公共性,凝聚高考改革共识;二是做好新高考改革顶层设计,完善高中和大学配套性制度;三是健全新高考改革协调、信任和可持续机制,促进跨层级、跨部门和跨领域协作,建立整体性治理机制;四是利用信息技术搭建高考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增进不同主体间信息沟通和交流,促进科学公平选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 教育公平 高考改革 人才选拔
下载PDF
新高考背景下不同阶层学生入学机会变化及学校生涯教育的补偿效应探究——以某双一流大学为例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文杰 哈巍 朱红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57-66,共10页
新高考改革中错综复杂的等级赋分与志愿填报等制度设计使考生愈加需要足够充分和有效的信息以支持其做出合理的升学选择,而弱势阶层学生的家庭经济、文化与社会资本相对匮乏,很有可能在这场博弈中面临信息不对称甚至是阶层差距拉大的困... 新高考改革中错综复杂的等级赋分与志愿填报等制度设计使考生愈加需要足够充分和有效的信息以支持其做出合理的升学选择,而弱势阶层学生的家庭经济、文化与社会资本相对匮乏,很有可能在这场博弈中面临信息不对称甚至是阶层差距拉大的困境。本文基于某双一流大学2016-2019级新生基线调查数据对改革前后入学学生家庭背景进行了差异分析,并探讨了学校生涯教育的补偿效应。研究发现:改革初期,大学入学机会更加倾向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考生群体,学校生涯教育能够普遍促进父母有效参与子女的大学升学准备,但尚未表现出对弱势阶层明显的补偿效应。这可能是由于生涯教育的开展存在探索期,其有效性的发挥存在滞后,使得家庭资本在初期阶段发挥了更显著的影响力,学校生涯教育在未来改革过程中对弱势家庭的补偿作用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入学机会 双重差分 学校生涯教育
原文传递
“3+X”高考科目方案再认识——兼论深化完善新高考改革 被引量:15
10
作者 冯成火 林瑞玉 严侃曼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1-47,共7页
“3+X”方案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个制高点,具有跨时代意义。新高考改革是对“3+X”方案的继承和发展。要厘清新高考改革与“3+X”方案的内在逻辑和路径传承,深刻认识“3+X”方案在当代高考改革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新高考改革实践,... “3+X”方案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个制高点,具有跨时代意义。新高考改革是对“3+X”方案的继承和发展。要厘清新高考改革与“3+X”方案的内在逻辑和路径传承,深刻认识“3+X”方案在当代高考改革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新高考改革实践,为回归“3+X”方案开启了“窗口期”。回归“3+X”方案“开放、包容、多元、自主”的“本源”是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落实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转变,接轨高校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促进学生更加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回归“3+X”方案面临的学生偏科现象加重、选考科目“冷热不均”加剧、等级赋分“同分不同质”、高校招生录取体制不配套的挑战,要积极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进一步完善学考制度,改革等级赋分办法,强化招生计划和考试科目牵引,切实赋予高校依法招生录取自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科目改革 “3+X”方案 深化策略
原文传递
新高考改革的风险及其规避--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宝庆 魏小梅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29,共8页
新高考改革进程中隐含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钟摆现象"、普通高中学校办学缺乏特色、高中学生自主发展异化等风险。风险社会理论为分析新高考改革面临的风险提供了分析框架。通过整合贝克、吉登斯、鲁曼、拉什等学者的... 新高考改革进程中隐含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钟摆现象"、普通高中学校办学缺乏特色、高中学生自主发展异化等风险。风险社会理论为分析新高考改革面临的风险提供了分析框架。通过整合贝克、吉登斯、鲁曼、拉什等学者的风险社会理论,将新高考改革风险归因于新高考改革决策者与专家的结盟、高中学校自我生存的利益驱动、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足等因素。为规避新高考改革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树立改革风险意识与呼唤风险决策伦理;探索高中学校特色办学与管理模式;建构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理论 新高考改革
原文传递
新高考下高中生减负了吗——浙江新高考首届高中毕业生考试负担调查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雨强 陆卓涛 贾腾娇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3-52,共10页
新高考改革的初衷之一是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争议,即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真的减负了吗?本研究以浙江省参加首届新高考的802名高三毕业生和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探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考试负担... 新高考改革的初衷之一是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争议,即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真的减负了吗?本研究以浙江省参加首届新高考的802名高三毕业生和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探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考试负担的现状和来源。研究发现:新高考下高中生考试负担整体偏重,并未完全实现新高考改革的'减负'初衷;文化资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等优势与选科了解度的'马太效应'同考试负担有密切联系;考试内容、学生身心影响对考试负担的正向预测作用较大。研究建议:提高高考的专业化水平,增强测量与评价领域对考试次数等工作的技术支持;加强选考支持性资源建设,全面做好高中学校生涯教育实施的支持、引导与监督工作,为后期选科提供支持;合理设置考试内容、科学控制试题难度与区分度等技术指标,做好考前考后的心理辅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高中生 考试负担 减负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原文传递
省级政府高职分类考试改革方案的比较研究——基于30个省区市政策文本的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姜蓓佳 樊艺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8-54,共7页
以"高职分类考试改革的生源面向""针对普高生源‘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察内容及组织单位""针对三校生生源‘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察内容及组织单位"和"改革方案施行的时间进度安排"为观... 以"高职分类考试改革的生源面向""针对普高生源‘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察内容及组织单位""针对三校生生源‘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察内容及组织单位"和"改革方案施行的时间进度安排"为观测点,对30个省区市高职分类考试改革方案进行梳理比较,发现:样本省域都以中职、普高两类群体为主要生源,亦有个别地区对生源群体划分更加细致;普高生文化素质考察多以"高中学考"成绩为依据,职业适应性测试办法多地未有具体指示;三校生文化素质多参考语数外、少数地区职业技能测试按专业大类统一组织进行;大部分地区改革步调紧随国家整体规划,呈稳健节奏。省级改革方案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是:自上而下的政策对齐现象严重,应更加突出地方特色;政策制定的技术规范有待提升,要使政策更具可操作性;与改革相配套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能力建设相当滞后,需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分类考试 考试招生方案 职教高考 新高考改革
下载PDF
新高考改革对各专业生源质量的影响分析——基于浙江省高考录取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金红昊 张文杰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4-80,共7页
志愿填报与招生录取机制是高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赋予学生更广泛的升学选择空间,新高考改革从投档单位、科目要求、志愿数量、专业分配等多维度重塑了志愿填报与招生录取机制,这一制度调整对高校... 志愿填报与招生录取机制是高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赋予学生更广泛的升学选择空间,新高考改革从投档单位、科目要求、志愿数量、专业分配等多维度重塑了志愿填报与招生录取机制,这一制度调整对高校各专业的录取情况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基于2016—2018年浙江省高考录取数据,探究新高考改革对各专业生源质量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发现,由于高考改革释放并满足了学生对于专业的偏好,经济学类、计算机类以及医学类专业的招生位次在高考改革后有所上升。值得担忧的是,土木工程类、材料工程类、电气工程类、能源工程类以及机械工程类等工科专业的招生位次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此外,基于院校选拔性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各专业生源质量的波动集中体现于非"双一流"建设高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生源质量 专业选择 升学选择
原文传递
新高考选考科目计分机制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森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6-60,共5页
新高考改革赋予了考生选择高考科目、多次参加考试的权利,有效缓解了"唯分数论"和"文理过度偏科"等现象。然而,选考科目计分机制却出现了与政策设计初衷相矛盾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与"根据报考高校... 新高考改革赋予了考生选择高考科目、多次参加考试的权利,有效缓解了"唯分数论"和"文理过度偏科"等现象。然而,选考科目计分机制却出现了与政策设计初衷相矛盾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与"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选考的政策设计相矛盾;二是与"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政策设计相矛盾。应在新高考试点地区完善相关政策,解决计分方式的"失灵";在未开展试点地区,应加强研究,使用国际通行的计分与分数校准方式,实现选考科目计分的科学与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 选考科目 计分机制 分数校准
原文传递
新高考与走班制教学之分类分层探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志明 《决策与信息》 2018年第3期109-117,共9页
走班制教学是兼顾大众化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反映了新时代各行各业对培育创造型人才和个性化人才的渴求,也是落实高考新方案、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良好教育需求的重要举措。推进走班制教学,要科学分析... 走班制教学是兼顾大众化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反映了新时代各行各业对培育创造型人才和个性化人才的渴求,也是落实高考新方案、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良好教育需求的重要举措。推进走班制教学,要科学分析学生和学校的目标体系和约束条件,全面掌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兴趣爱好等信息,统筹谋划学生的分类和课程的分层方案,使走班制效果达到最佳。其中"跨级选课"和"编组选优"的走班制模式值得尝试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班制教学 高考新方案 分类分层选课 跨级选课 编组选优 高考改革
下载PDF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对高考选科认识及意向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海峰 韦骅峰 《教育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17,共10页
基于2022年“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研究”项目组所收集的“高考改革调查问卷”中40326份高中生问卷,结果显示:高中生对高考选科制度和选科结果基本满意,对高考选科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基本认可,认为高考选科利于... 基于2022年“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研究”项目组所收集的“高考改革调查问卷”中40326份高中生问卷,结果显示:高中生对高考选科制度和选科结果基本满意,对高考选科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基本认可,认为高考选科利于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部分高中生选科时出现心理焦虑,传统文理分科仍是所选人数最多的组合。同时也发现:高中生对高考选科制度和对未来发展的引导基本满意、对家长参与高考选科的认可度偏低、家庭收入较低和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学生的高考选科满意度较低、心理焦虑现象集中在高一与成绩较差学生、“物理遇冷”现象有效缓解等。针对这一实际,教育主管部门需对新高考科目改革持续优化调整,家长应提升在学生高考选科过程中的参与度,高中对弱势学生的选科指导需予以特别关注,同时建立家校协作机制以对产生选科心理焦虑的学生及时疏导,高校专业选科要求也尚有调整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高中生 选科认识 选科意向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推进学生发展指导: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清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45,共7页
有效推进学生发展指导、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具体实践中,有些学校对学生发展指导理解浅表化,将"发展"指导等同于"选考"指导;具体实施过程碎片化,缺乏... 有效推进学生发展指导、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具体实践中,有些学校对学生发展指导理解浅表化,将"发展"指导等同于"选考"指导;具体实施过程碎片化,缺乏系统思考;对学生发展指导所需资源支持不足,思路过于封闭。为此,普通高中要厘清学生发展指导分别与学生发展、高考改革和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其价值定位;立足本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学生发展指导工作进行整体规划、持续推进、动态调整;搭建多种平台,加强对教师的宣传培训,促进相互交流,提高教师的"指导"意识和能力;拓宽思路、优化整合,构建开放的资源网络,为推进学生发展指导提供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发展指导 普通高中 新高考改革 学生全面发展
下载PDF
新高考制度下家庭背景对高中生科目选择的影响分析--基于浙江省2017-2020届高考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建珍 梁晓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7-58,共12页
科目选考是新高考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为探究家庭背景对高中生科目选择意愿及学业成就的影响,以浙江省2017—2020届新高考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交叉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家庭背... 科目选考是新高考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为探究家庭背景对高中生科目选择意愿及学业成就的影响,以浙江省2017—2020届新高考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交叉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家庭背景越有优势,学生越容易获得高学业成就。(2)家庭背景对学科选择有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家庭经济资本正向影响学习成本较高学科的选择,家庭数理化理念正向影响偏理学科的选择,家庭文化氛围正向影响偏文学科的选择。(3)个人因素如性别和学科成绩仍是影响科目选择意愿的关键因素,主要体现为男生和优绩学生更青睐理科。需出台相应政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合理进行科目选择,进一步促进教育机会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科目选择 学业成就 家庭背景
下载PDF
高考制度满意度的东西部差异研究——基于高中生高考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海峰 唐琴 韦骅峰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共11页
根据2022年开展的“高考改革问卷调查”数据,选取东、西部地区“3+1+2”高考选科模式的15187份高中生有效问卷,通过比较不同地区高中生对高考制度的满意度的基本情况,探究地区差异及影响其高考制度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东... 根据2022年开展的“高考改革问卷调查”数据,选取东、西部地区“3+1+2”高考选科模式的15187份高中生有效问卷,通过比较不同地区高中生对高考制度的满意度的基本情况,探究地区差异及影响其高考制度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东、西部地区高中生均对高考制度持基本满意态度,其中西部地区高中生对高考制度的满意度高于东部地区高中生。第二,“高考改革公平性”“高考选科制度”以及“高中综合素质评价”3个核心解释变量对东、西部高中生的高考制度满意度均持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影响东、西部地区高中生对高考制度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存在差异,东部地区高中生对高考制度的满意度受“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影响最大;而西部地区高中生对高考制度的满意度受“高考选科制度”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高考制度满意度 东西部差异 高考公平 高考选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