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城市科学:利用新数据、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新”城市 被引量:34
1
作者 龙瀛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9年第2期8-21,共14页
以互联网产业化和工业智能化为标志、以技术融合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以一系列颠覆性技术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城市:人们的思维方式从传统的机械思维向大数据思维转换,认知方式也逐渐向虚实结合的体验过渡,而我们赖以生存... 以互联网产业化和工业智能化为标志、以技术融合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以一系列颠覆性技术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城市:人们的思维方式从传统的机械思维向大数据思维转换,认知方式也逐渐向虚实结合的体验过渡,而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其资源利用、社会状况和空间利用也正经历着一系列变革。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和多源城市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和新数据的迅猛发展,(新)城市科学在过去的十几年间逐渐兴起,成为一门融合了城市计算、人工智能、增强现实、人机交互等方向的交叉学科,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设计带来了变革可能。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涌现了多家聚焦于该领域的研究机构和多个研究项目。同时,世界各大院校也先后设置与(新)城市科学相关的学位、开设相关课程,培养更加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新城市研究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市科学 第四次工业革命 城市空间的重构与转型 大数据 颠覆性技术
原文传递
新城市科学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新可能 被引量:32
2
作者 叶宇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年第1期13-21,共9页
本文面对智慧城市和新城市科学迅速发展的背景,立足新时期城市设计转型需求,针对新近涌现出的以机器学习、虚拟现实、计算机可视化等为代表的多种新技术和以街景数据、兴趣点数据、位置服务数据等为代表的多源城市数据开展讨论。继而对... 本文面对智慧城市和新城市科学迅速发展的背景,立足新时期城市设计转型需求,针对新近涌现出的以机器学习、虚拟现实、计算机可视化等为代表的多种新技术和以街景数据、兴趣点数据、位置服务数据等为代表的多源城市数据开展讨论。继而对其所带来的城市设计新可能进行了探讨和展望,并对于相关典型工具和代表性案例进行了介绍。这些伴随新城市科学涌现的数据和技术不仅能够为城市设计在场地分析、设计开展和方案评估上带来工作方式的革新,而且有望进一步明确城市设计的专属技术体系,并以此推动城市设计的领域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市科学 城市设计 多源城市数据 设计分析技术
下载PDF
新城市科学支持下的城市街道空间品质综合评价——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23
3
作者 狄迪 蒋映红 +1 位作者 叶丹 叶宇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5-12,共8页
新城市科学的涌现为开展大规模和精细化的空间量化分析提供了基础。已有的关于街道空间品质的研究多采用定性或主观定量分析方法,近年来虽有学者采用新数据和新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但测度维度相对单一,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街道空间品质... 新城市科学的涌现为开展大规模和精细化的空间量化分析提供了基础。已有的关于街道空间品质的研究多采用定性或主观定量分析方法,近年来虽有学者采用新数据和新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但测度维度相对单一,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街道空间品质。基于此,文章结合相关经典理论,在新数据和新技术的支持下,构建了一个包含多维度、分指标的城市街道空间品质综合评价框架,该评价框架兼顾街道形态特征以及使用人群的感知与行为特征,通过可视化分析判定街道类型,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分类别的对街道进行打分和精细化评价,对不同街道之间的品质进行比较,并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和共识认知比较进行评价效能检测。最后,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对该评价框架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加以验证,希望能够为精准化的街道空间更新设计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市科学 街道空间品质 定量评价 上海市中心城区
下载PDF
融合式研究趋势下的地理信息教学体系探索 被引量:21
4
作者 乐阳 李清泉 郭仁忠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90-1796,共7页
城市研究的范式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根据城市研究及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历程和学科脉络,提出城市空间信息学是社会和产业需求导向的一个新兴知识领域,也是融合式研究趋势下地理信息教学和研究的一个发展... 城市研究的范式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根据城市研究及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历程和学科脉络,提出城市空间信息学是社会和产业需求导向的一个新兴知识领域,也是融合式研究趋势下地理信息教学和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城市规划和地理信息科学两大类专业虽然具备孵化出城市空间信息学人才的学科基础,但是其学科体系都需要较大的改变才能实现突破;从现有的学科设置的体系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由于提供了同时培养学生系统思维、空间思维和计算思维的框架,具备发展城市空间信息学本科教育的入口。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空间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设计思路,期望能够对城市空间信息学的学科发展以及教学研究带来讨论契机,并推动地理信息学科和城市规划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科学 城市空间信息学 新城市科学 融合式研究 新工科
原文传递
量化城市形态学:涌现、概念及城市设计响应 被引量:15
5
作者 叶宇 黄鎔 张灵珠 《时代建筑》 2021年第1期34-43,共10页
文章立足城市设计与城市形态的一体两面性,在回顾城市形态学近十年的发展脉络与演进基础上,结合新城市科学的发展和CiteSpace软件的系统性的文献计量,探寻“量化城市形态学”这一新概念涌现及其代表性方向。在此基础上,文章随后以多个... 文章立足城市设计与城市形态的一体两面性,在回顾城市形态学近十年的发展脉络与演进基础上,结合新城市科学的发展和CiteSpace软件的系统性的文献计量,探寻“量化城市形态学”这一新概念涌现及其代表性方向。在此基础上,文章随后以多个城市设计实践与研究案例来解析量化城市形态学对城市设计在数据支持、具身循证、算法驱动等三个维度上所能展现的新可能。文章通过对量化城市形态学这一新兴的方向的系统性展示,为数字化城市设计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精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量化城市形态学 定量化分析 新城市科学 新可能
下载PDF
新城市科学支持下的人本尺度“城市双修”实践——以开封为例
6
作者 葛岩 叶宇 +2 位作者 胡浩 唐皓明 祁艳 《城市建筑》 2019年第19期118-127,共10页
近年来,"城市双修"在各地迅速推进,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难题。一方面是"城市双修"中需要关注的特色、活力、品质等要素都是非物质空间实体的感受,难以测度和评估;另一方面是"城市双修"既需要在城市尺... 近年来,"城市双修"在各地迅速推进,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难题。一方面是"城市双修"中需要关注的特色、活力、品质等要素都是非物质空间实体的感受,难以测度和评估;另一方面是"城市双修"既需要在城市尺度上开展通盘考虑,又需要切入人本尺度,开展精细化、小尺度的分析。这一既要"广"得起来,又要"深"得下去的需求,是以往规划实践所未曾应对的。文章以开封市为例,运用新城市科学支持下的多种数据和技术,架构人本尺度下的精细化、科学化分析框架。在"生态修复"方面,从人本感受出发,运用街景数据和深度学习算法,开展街道绿视量化测度,并结合道路可达性计算,给出科学化提升策略。在"城市修补"方面,运用多源、深度的城市数据和各类机器学习算法,对行为活力、街道特色、交通拥堵、生活便利度、建筑色彩等多项人本尺度的品质、活力及特色要素开展量化测度,提供导控建议。这一系列新技术和新数据支持下的多尺度空间分析与精细化测度,在实践上具有普适性,有望为人本尺度的"城市双修"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新城市科学 新技术新数据 人本尺度 开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