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砂仁的访花昆虫种类及其访花和筑巢行为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文庆 杨沛 +1 位作者 陈东 温瑞贞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8-680,共3页
阳春砂仁(Amomum villosumLour.)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但花的形态结构较特殊,不易自然授粉。通过野外调查,在3个砂仁种植场共采集到砂仁的访花昆虫21种,其中蜜蜂类11种,蚂蚁类10种。蜜蜂类中,以黄绿彩带蜂Nomia strigataSmith和东方蜜蜂... 阳春砂仁(Amomum villosumLour.)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但花的形态结构较特殊,不易自然授粉。通过野外调查,在3个砂仁种植场共采集到砂仁的访花昆虫21种,其中蜜蜂类11种,蚂蚁类10种。蜜蜂类中,以黄绿彩带蜂Nomia strigataSmith和东方蜜蜂中华亚种Apis(Siamatapis)cerana ceranaFabricius较常见;蚂蚁类中,以细纹小家蚁Monomorium destructor(Jerdon)和黑头酸臭蚁Tapinomamelanocephalum(Fabricius)较常见。此外,还观察记录了黄绿彩带蜂、东方蜜蜂和蚂蚁的访花行为,以及黄绿彩带蜂的筑巢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砂仁 访花昆虫 访花行为 筑巢行为
下载PDF
火红拟孔蜂的筑巢习性和行为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强 张丽香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12,共5页
对火红拟孔蜂 (Hoplitispyrrhosoma)连续 4年的野外观察研究发现 ,该蜂为濒危植物四合木的重要传粉昆虫。其切取霸王、蝎虎霸王、白刺、红沙、猪毛菜、雾冰藜等植物叶片并与土粘合成巢室 ;筑巢场所有砖石缝、废弃的土墙或土坯墙、建筑... 对火红拟孔蜂 (Hoplitispyrrhosoma)连续 4年的野外观察研究发现 ,该蜂为濒危植物四合木的重要传粉昆虫。其切取霸王、蝎虎霸王、白刺、红沙、猪毛菜、雾冰藜等植物叶片并与土粘合成巢室 ;筑巢场所有砖石缝、废弃的土墙或土坯墙、建筑物和崖壁上的孔洞或缝、植物茎杆内管 ,亦曾发现在枝条稠密的灌木基部、挂在植物上的编织物和黑色塑料袋、马粪内筑巢 ,并在人工蜂箱的巢管内筑巢率极高。筑巢程序大致分为 :选址与识记、构筑巢壁、贮粮与产卵、封闭巢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红拟孔蜂 筑巢习性 行为 四合木 传粉昆虫
下载PDF
伤齿龙(Troodontids)筑巢产卵的行为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资奎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7-168,共12页
应用薄壳理论研究中国和北美西部出土的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伤齿龙蛋以平卧和竖立两种方式埋在沙土中受压破损的抵抗能力 ,分析伤齿龙蛋在蛋窝中特有的排列方式与其蛋壳的抗失稳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由于伤齿龙蛋壳很薄 ,其抗失稳... 应用薄壳理论研究中国和北美西部出土的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伤齿龙蛋以平卧和竖立两种方式埋在沙土中受压破损的抵抗能力 ,分析伤齿龙蛋在蛋窝中特有的排列方式与其蛋壳的抗失稳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由于伤齿龙蛋壳很薄 ,其抗失稳能力很差 ,如果这种蛋以横卧方式埋在沙土中就可能在很小载荷下因失稳屈曲而破裂 ;但是 ,如果把蛋竖立起来埋在沙土中 ,则蛋的抗破碎能力比把它们平放埋在沙土中要高出 4~ 5倍。从而认为 ,伤齿龙在筑巢产卵时把一个个蛋竖立起来埋在沙土中是为解决其低强度蛋壳在保护胚胎 ,避免外力损伤和在卵的孵化后期幼雏能够破壳而出这两方面的矛盾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性措施 ,说明这些体征很像鸟类的兽脚类恐龙 ,其智商可能比人们想象的要高。在此基础上 ,探讨和复原了伤齿龙筑巢产卵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齿龙 Troodontids 筑巢 产卵 伤齿龙蛋 排列方式 恐龙
下载PDF
海切叶蜂的筑巢和访花行为 被引量:10
4
作者 蒙艳华 徐环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47-1254,共8页
【目的】研究毛乌素沙地重要野生传粉昆虫海切叶蜂Megachile maritima的筑巢和访花行为对保护其栖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目测及拍照等方法对海切叶蜂的整个筑巢过程进行了连续观测;以2m×2m样方的方式观测海切叶蜂的访... 【目的】研究毛乌素沙地重要野生传粉昆虫海切叶蜂Megachile maritima的筑巢和访花行为对保护其栖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目测及拍照等方法对海切叶蜂的整个筑巢过程进行了连续观测;以2m×2m样方的方式观测海切叶蜂的访花频率、单花停留时间及日活动规律等访花行为,其中日活动规律每天连续观测,共观测7天。【结果】海切叶蜂在沙土中筑巢,每巢只有一个巢室,其筑巢过程为:寻找合适的筑巢地点,挖巢,构建巢室,采集蜂粮,产卵,封住巢室,筑完一个巢。它连续筑完一个巢大约需要9h。海切叶蜂构建一个巢室需要切取26-29片叶子,为每巢室采集蜂粮11~12次,每巢室内产卵1粒;在塔落岩黄芪和细叶益母草上的平均访花频率分别为(13.23±6.49)朵/min和(16.72±4.84)朵/min,平均单花停留时间分别为(3.08±2.48)s和(2.49±1.31)s。晴天,海切叶蜂在12:00~14:00期间活动较活跃。【结论】海切叶蜂不同个体之间的筑巢行为相似。该蜂在塔落岩黄芪和细叶益母草上的访花过程、访花频率及单花停留时间具有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切叶蜂 筑巢行为 访花行为 蜜源植物
下载PDF
长木蜂的筑巢和采粉贮粮行为 被引量:9
5
作者 贺春玲 嵇保中 刘曙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84-993,共10页
【目的】通过研究长木蜂Xylocopa tranquebarorum筑巢和贮粮行为,为进一步查明独栖性蜂类行为特点、开发新的蜂类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测和拍照等方法对长木蜂的整个筑巢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用游标卡尺对巢口大小进行测量,采用... 【目的】通过研究长木蜂Xylocopa tranquebarorum筑巢和贮粮行为,为进一步查明独栖性蜂类行为特点、开发新的蜂类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测和拍照等方法对长木蜂的整个筑巢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用游标卡尺对巢口大小进行测量,采用室内解剖巢室对长木蜂贮蜂粮的大小和数量进行观测。【结果】长木蜂主要在竹子上筑巢,偶尔也发现在芦苇上筑巢。最喜欢选择竹节直径1.2~2.5cm的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和刚竹属Phyllostachys的竹种上筑巢。其筑巢过程为:雌蜂寻找合适的筑巢地点,咬巢口,清理巢室,采集花粉蜜制作蜂粮,在蜂粮上产卵,制作巢室隔板。筑巢地点主要位于离旧巢1m以内的位置。雌蜂啃咬巢口平均用时(292±29)min,制作一块蜂粮需采集粉蜜22~40次,采集粉蜜平均用时(17.31±0.52)min/次,携粉蜜回巢滞留时间平均为(16.45±1.08)min/次;巢中卸落粉蜜平均用时为(15.29±1.03)min/次,一生贮蜂粮平均6块左右;蜂粮近长方形,长12~18mm,宽6~10mm,平均重量(0.7140±0.0269)g。【结论】长木蜂雌蜂不同个体之间筑巢行为相似,而采集粉蜜的次数和贮蜂粮所用时间均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木蜂 筑巢行为 访花行为 贮粮行为 竹子
下载PDF
若尔盖湿地保护区黑颈鹤巢期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9
6
作者 蒋政权 李凤山 +4 位作者 冉江洪 刘伟 赵晨皓 张波 李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27-1034,共8页
对鸟类巢期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鸟类繁殖生物学资料,也可为理解和研究鸟类的生态适应与进化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2013—2014年3月份至7月份,在若尔盖湿地保护区及周边对55对繁殖黑颈鹤的营巢时长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黑颈鹤的营巢时... 对鸟类巢期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鸟类繁殖生物学资料,也可为理解和研究鸟类的生态适应与进化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2013—2014年3月份至7月份,在若尔盖湿地保护区及周边对55对繁殖黑颈鹤的营巢时长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黑颈鹤的营巢时长在0.5—40 d之间,平均巢期为(6.7±9.3)d;在其营造的4种巢型中,巢期长短依次为:泥堆巢>草堆巢>草墩巢>岛地巢,且差异性极显著(P<0.001),巢期与巢型显著相关(r=0.728);在其营巢的3种巢址生境中,巢期长短依次为:湖泊生境>沼泽生境>河流生境,且差异性极显著(P<0.001),巢期与巢址生境显著相关(r=0.315);从不同营巢月份看,巢期长短依次为:4月份巢>5月份巢>6月份巢,且差异性极显著(P<0.01),巢期与筑巢月份显著相关(r=0.664);巢期与巢体积大小具有显著相关性(r=0.856),即营巢时间越长巢体积越大。黑颈鹤的营巢时间长短主要受营巢生境、月份和做巢类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巢期 若尔盖湿地保护区 繁殖生物学 筑巢行为
下载PDF
赤足木蜂的形态和筑巢行为 被引量:8
7
作者 贺春玲 朱朝东 吴燕如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74-1082,共9页
【目的】研究绒木蜂亚属赤足木蜂Xylocopa rufipes Smith的形态特征和筑巢行为,为进一步保护和管理木蜂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网捕法采集赤足木蜂成虫;采用目测、拍照等方法记录赤足木蜂在不同地区的筑巢场所和筑巢基质;用游... 【目的】研究绒木蜂亚属赤足木蜂Xylocopa rufipes Smith的形态特征和筑巢行为,为进一步保护和管理木蜂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网捕法采集赤足木蜂成虫;采用目测、拍照等方法记录赤足木蜂在不同地区的筑巢场所和筑巢基质;用游标卡尺测量赤足木蜂的形态指标和巢室结构指标;采用破坏巢室法和野外巢口观察法测定赤足木蜂的巢内行为。【结果】赤足木蜂雌雄形态区别明显。雌蜂后足胫节胫基板的二叉状分支是其所属的绒木蜂亚属区别其他木蜂的主要特征。赤足木蜂筑巢场所为旧房屋的木桁梁、临时木棚架的木梁或柴火堆,筑巢基质主要为干枯的杉木、泡桐和杨木等。巢建筑有不分枝型和分枝型两种类型,分别占26.09%和73.91%。巢口近圆形,从巢口向内挖掘的主隧道相对于木材纹理呈现一定弧度的夹角(锐角);每巢有1~10个分支隧道,每个分支隧道内巢室数为1~8个,平均3.63±2.08个。巢室长度为10.66±21.98 mm,平均为15.37±0.22 mm;巢室直径为9.79±14.40 mm,平均为12.33±1.08 mm;巢室隔板厚度为1.87±8.31 mm,平均为5.09±0.13 mm。解剖巢室法观察到每个巢内居住着0~6头繁殖后代的雌蜂(n=13巢),平均2.08±1.61头。观察雌蜂进出巢口的数量,发现每个巢室内居住有1~5头繁殖雌蜂(n=23巢),平均2.48±1.24头。【结论】同一种群的赤足木蜂具有独栖性到社会性生活的社会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足木蜂 形态特征 巢室结构 筑巢基质 筑巢行为
下载PDF
黄缘蜾蠃营巢生物学研究
8
作者 陆俊 李文强 +6 位作者 刘琪 冉芸琪 胡锋 龚文奥 张诗雨 章肇棋 黄敦元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4-752,I0018,I0019,共11页
利用人工巢管(Trap-nest)对我国南方林区捕食性天敌昆虫黄缘蜾蠃Anterhynchium flavomarginatum Smith的营巢生物学进行研究,以期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该蜂对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作用。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西省选取5个典型样地放置人... 利用人工巢管(Trap-nest)对我国南方林区捕食性天敌昆虫黄缘蜾蠃Anterhynchium flavomarginatum Smith的营巢生物学进行研究,以期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该蜂对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作用。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江西省选取5个典型样地放置人工巢管收集黄缘蜾蠃,野外观察并记录该蜂雌性成虫活动规律的相关数据,并通过室内解剖筑巢巢管对该蜂的巢管进行观察并测量获取巢管结构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黄缘蜾蠃偏爱巢口朝向东南方向的巢箱筑巢,该蜂巢管内部结构由前庭(Vestibular cell)、虫室(Brood cell)和空室(Empty space)等结构组成,也观察记录了巢管内部结构的相关参数和雌蜂的筑巢行为,其中包括巢管长度、内径以及前庭、虫室、空室的数量和长度;而筑巢行为主要包括日平均出巢次数、单次捕食时间、采泥时间、处理猎物的时间以及筑巢时间。每年5月、7月和10月是黄缘蜾蠃营巢最活跃的时期。黄缘蜾蠃的筑巢习性在不同个体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后代雌雄发育情况在不同巢管结构中存在差异;雌性成虫个体较雄性大,其幼虫期所需食物更多;该蜂可能会根据虫室大小及储备食物的多少来决定后代的性别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缘蜾蠃 营巢生物学 人工巢管 季节性 筑巢行为
下载PDF
西北荒漠草原针毛收获蚁的筑巢行为 被引量:6
9
作者 长有德 贺达汉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1-283,280,共4页
针毛收获蚁Messoraciculatus(F .Smith)是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荒漠草原的优势种蚂蚁 ,亦是重要的种子收获性蚁类 ,收获、贮藏和取食 1 0余种荒漠植物种子。自然巢穴深 80cm~ 1 3 7cm ,单一巢口 ,沿主隧道不同深度有水平延伸的各层巢室 ... 针毛收获蚁Messoraciculatus(F .Smith)是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荒漠草原的优势种蚂蚁 ,亦是重要的种子收获性蚁类 ,收获、贮藏和取食 1 0余种荒漠植物种子。自然巢穴深 80cm~ 1 3 7cm ,单一巢口 ,沿主隧道不同深度有水平延伸的各层巢室 ,巢室向四周的延伸范围随巢深减小 ,层间距拉大。自然巢穴的空间结构与社群越冬与种子的深层贮藏有着密切的关系。饲养社群筑巢行为由蚁后主导 ,起始营巢位点数与蚁后头数有关 ,每一蚁后带领 5 0~ 70头工蚁 ,营巢时程 0 5~ 0 67d 60工蚁 蚁后 ,蚁巢有多个巢口。自然与饲养社群的巢穴结构差异很大 ,但两者单一蚁后与工蚁所占的有效巢穴空间是基本一致的 ,自然社群 1 81 3 7cm3 蚁后 ,2 99cm3 工蚁 ,饲养社群 1 5 6 2 6cm3 蚁后 ,2 60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荒漠草原 针毛收获蚁 筑巢行为
下载PDF
Tg-SwDI小鼠的筑巢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闵喆 王淑楠 +4 位作者 吴军 黄晓江 方瑜 邱占东 张苏明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Tg-SwDI小鼠与同龄野生型(WT)小鼠筑巢行为的差异。方法:将小鼠按基因(Tg—SwDI和WT)和年龄(2~4月龄、10~12月龄、18~20月龄)分为6组,利用固有筑巢材料在群养小鼠家笼中进行集体筑巢行为实验,之后利用...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Tg-SwDI小鼠与同龄野生型(WT)小鼠筑巢行为的差异。方法:将小鼠按基因(Tg—SwDI和WT)和年龄(2~4月龄、10~12月龄、18~20月龄)分为6组,利用固有筑巢材料在群养小鼠家笼中进行集体筑巢行为实验,之后利用纸巾进行个体筑巢实验。结果:基因(F1.31=37.03,P〈0.0001)和年龄因素(F2,31=3.88,P〈0.05)对群体筑巢评分均有影响。Tg-SwDI小鼠与WT小鼠相比,各年龄组均有群体筑巢功能的下降。在个体筑巢实验中,2~4月龄和10~12月龄Tg-SwDI小鼠的个体筑巢功能下降不明显,18-20月龄组有显著变化。方差分析提示显著的基因(F1.135=23.64,P〈0.0001)和年龄(F2,135=15.46,P〈0.0001)影响。结论:Tg-SwDI小鼠可较早出现集体筑巢行为受损,可能反映其早期社交行为改变,与执行功能相关的个体筑巢行为较晚才出现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Tg-SwDI小鼠 筑巢行为
下载PDF
白斑切叶蜂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波 黄敦元 +3 位作者 苏田娟 牛泽清 谷战英 朱朝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7-1244,共8页
白斑切叶蜂Megachile strupigera是我国南方野生植物及部分农林作物的有效传粉昆虫之一。本文利用人工巢管完成白斑切叶蜂的野外收集和观察,结合室内人工饲养和相关数据的采集,系统研究了该蜂除成虫外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筑巢习... 白斑切叶蜂Megachile strupigera是我国南方野生植物及部分农林作物的有效传粉昆虫之一。本文利用人工巢管完成白斑切叶蜂的野外收集和观察,结合室内人工饲养和相关数据的采集,系统研究了该蜂除成虫外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筑巢习性和访花行为以及寄生性天敌等相关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白斑切叶蜂在江西赣州地区1年2代,以滞育状态下的老熟幼虫在虫室中越冬,滞育期约270 d。成虫翌年5月下旬开始出巢活动,主要包括羽化、交配、产卵、筑巢、访花等行为。室内观察和测量发现该蜂的卵近似微弯的长圆柱形,长3.15±0.14 mm。卵期2-3 d;幼虫期6-8 d;蛹期10-12 d。该蜂雄性个体多于雌性个体且同年2代雌雄比有一定的差异。该蜂成虫主要到访黄荆Vites negundo和藤金合欢Acacia sinuate等多种植物。该蜂偏好选择内径在0.614-0.948 cm,长度在8.1-20.1 cm的巢管筑巢。该蜂幼虫期寄生性天敌主要有Melittobia australica和波赤腹蜂Euaspis polynesia。本研究通过对白斑切叶蜂基础生物学进行研究,旨在为该蜂人工管理、驯化、工厂化繁殖等技术提供基础,同时也为制定该蜂保护策略和适宜栖息地环境的构建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切叶蜂 生活史 筑巢习性 访花行为 天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Vinous-throated parrotbills breed in invasive smooth cordgrass habitat:Can native birds avoid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trap?
12
作者 Pan Chen Yanhong Chen +5 位作者 Huimin Chen Taiyu Chen Bin Liu Manyu Zhang Silu Wang Changhu Lu 《Avian Research》 SCIE CSCD 2023年第3期369-376,共8页
Native animals are facing long-term coexistence with invasive plants worldwide,the impacts of which on animal behavior remain poorly known.Potential ecological traps could threaten native birds breeding in invasive pl... Native animals are facing long-term coexistence with invasive plants worldwide,the impacts of which on animal behavior remain poorly known.Potential ecological traps could threaten native birds breeding in invasive plant habitats,but behavioral strategies for birds to avoid such risks are few concerned.The invasion of Smooth Cordgrass(Spartina alterniflra) has seriously varied the vegetation landscape in the coastal wetlands of eastern China,and affected the habitat selection of native birds.Here,we investigated the nesting and breed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common native passerine,the Vinous-throated Parrotbill(Sinosuthora webbiana),in habitats dominated by native Common Reed(Phragmites australis) and exotic cordgrass.We found that parrotbills could complete their breeding cycle in cordgrass habitat.Most nest failure was attributed to predation in native habitat but tide inundation in cordgrass habitat.However,the nest success rate and daily survival rate(DSR) in cordgrass habitat were higher.Moreover,nest height was markedly higher in cordgrass habitat and was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ing variable(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SR).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ordgrass habitat is a potential ecological trap due to the tide inundation,but some parrotbills seem to effectively avoid this risk by increasing nest height.Our study reveals that a native passerine changes its nesting behavior to accommodate invasive plant habitat and highlights that habitat changes caused by invasive plants may drive the adaptive evolution of native animal behavior.The limitation of these results must be acknowledged for the small sample size,and there is a need for a larger sample and long-term data for further ver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evolution behavioral plasticity nesting behavior Sinosuthora webbiana Spartina alterniflora
下载PDF
凹唇壁蜂的营巢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窦飞越 李红英 +4 位作者 宋海涛 寇若玫 周泽扬 罗阿蓉 黄敦元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4-193,共10页
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 Alfken是我国早春果园重要的野生传粉昆虫,具有重要的农业价值。本研究分别在山东烟台、江西赣州和重庆沙坪坝地区利用人工放养滞育状态下的凹唇壁蜂成虫,并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解剖该蜂的筑巢巢管,系统研究了该... 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 Alfken是我国早春果园重要的野生传粉昆虫,具有重要的农业价值。本研究分别在山东烟台、江西赣州和重庆沙坪坝地区利用人工放养滞育状态下的凹唇壁蜂成虫,并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解剖该蜂的筑巢巢管,系统研究了该蜂的筑巢习性、访花行为、日活动规律和生活史等营巢生物学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凹唇壁蜂的雌蜂偏好选择长度平均为121.86±48.44 mm,内径平均为8.01±1.42 mm的巢管筑巢。经室内解剖,该蜂的巢管结构主要包括前庭、虫室、间室和空室共四个部分,平均长度分别为18.24±7.24 mm,12.84±2.72 mm,20.92±8.88 mm,11.64±5.39 mm。野外观察发现,该蜂在重庆沙坪坝地区1年发生1代,卵期3~4 d、幼虫期20~25 d、蛹期25~30 d,以滞育状态下的成虫在茧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成虫陆续破茧出巢,一般雄蜂较雌蜂早1~2 d出巢,雌蜂出巢后即可完成访花、交配、筑巢和产卵等行为。该蜂收集巢内杂物时间平均为38.73±19.75 s,出巢处理杂物时间平均为10.58±6.05 s,出巢收集泥团时间平均为67.33±21.32 s,筑巢时间平均为58.08±18.90 s,采集花(粉)蜜时间平均为371.00±152.06 s,携粉回巢滞留的时间平均为104.39±37.58 s。该蜂采集(粉)蜜源植物主要有苹果Malus pumila Mill、梨Pyurs spp.、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风轮菜Clinopodium chinens、女贞Ligustrum lucidume和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等。本研究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巢管技术对凹唇壁蜂雌蜂日常活动行为及筑巢规律等生物学特性的观察,旨在明确该蜂的营巢习性以期为后续该蜂的规模化利用提供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唇壁蜂 生活史 筑巢行为 访花行为 寄生性天敌
下载PDF
基于COⅠ基因序列的蜜蜂属系统发育分析及其舞蹈和筑巢行为进化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晓晓 贺兴江 +3 位作者 龚雪阳 赵文正 刘意秋 董坤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53-1461,共9页
【目的】分析蜜蜂属Apis的系统发育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蜜蜂属舞蹈方向、舞蹈声音、营巢环境、巢脾结构的祖先状态和演变过程。【方法】PCR扩增并测定中国分布的蜜蜂属内东方蜜蜂A.cerana、西方蜜蜂A.mellifera、大蜜蜂A.dorsata、黑... 【目的】分析蜜蜂属Apis的系统发育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蜜蜂属舞蹈方向、舞蹈声音、营巢环境、巢脾结构的祖先状态和演变过程。【方法】PCR扩增并测定中国分布的蜜蜂属内东方蜜蜂A.cerana、西方蜜蜂A.mellifera、大蜜蜂A.dorsata、黑大蜜蜂A.laboriosa、小蜜蜂A.florea和黑小蜜蜂A.andreniformis的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并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分布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上述6种蜜蜂以及绿努蜂A.nulunsis、苏拉威西蜂A.nigrocinta、沙巴蜂A.koschevnikovi、炳式大蜜蜂A.dorsata binghami的COⅠ同源序列。分别利用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分析(BI)依据这些序列数据构建蜜蜂属系统发育关系。对蜜蜂属上述种的舞蹈语言和筑巢行为进行编码并作为性状特征标记到系统发育树中,利用简约法对祖先状态进行追溯。【结果】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蜜蜂属可划分为3大类群,即穴居蜜蜂类群(东方蜜蜂、西方蜜蜂、苏拉威西蜂、绿努蜂、沙巴蜂)、大蜜蜂类群(大蜜蜂、黑大蜜蜂)和小蜜蜂类群(小蜜蜂、黑小蜜蜂);小蜜蜂类群更加接近于祖型,大蜜蜂类群和穴居蜜蜂类群是两支单系;炳式大蜜蜂是独立于大蜜蜂和黑大蜜蜂的蜂种,且与黑大蜜蜂的亲缘关系更近。祖先状态重建结果显示:蜜蜂属祖先在露天环境下筑造垂直的单脾,且在传播食物或巢址信息时跳水平方向的无声摆尾舞,有嗡嗡声的舞蹈及筑造复脾是后来形成的。【结论】COⅠ基因可作为分子标记用于分析蜜蜂属的舞蹈和筑巢行为的祖先状态及进化过程;蜜蜂筑造复脾、跳有嗡嗡声的舞蹈是后期的适应性进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属 COⅠ基因 系统发育 舞蹈语言 筑巢行为
下载PDF
大华丽蜾蠃的筑巢和育幼行为观察与视频记录 被引量:3
15
作者 经福林 张高传 +2 位作者 庞壹戈 颜文成 叶卫东 《热带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29-32,共4页
通过直接观察和摄像机同步记录的方式,观测大华丽蜾蠃[Delta petiolata(Fabricius)]的筑巢与育幼行为,包括选址、取水、取泥、筑巢、产卵、捕虫和封口等环节。结果表明,大华丽蜾蠃一天的活动时间为8:00~18:00,完成1穴需要制作和搬运15... 通过直接观察和摄像机同步记录的方式,观测大华丽蜾蠃[Delta petiolata(Fabricius)]的筑巢与育幼行为,包括选址、取水、取泥、筑巢、产卵、捕虫和封口等环节。结果表明,大华丽蜾蠃一天的活动时间为8:00~18:00,完成1穴需要制作和搬运15~18个泥球,单次取泥时间为33~75s,单次取水时间为15~22s,筑巢耗费1个泥球的时间为41~209s,单穴储存2~4只夜蛾幼虫;每天筑1穴,连筑8穴,每穴产卵1粒,共8粒,幼虫发育30d左右,2只破巢而出,羽化为成虫,其余被寄生而未能完成发育。同时,成功地获得了包括巢内行为在内的视频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华丽蜾蠃 筑巢 育幼行为 视频
下载PDF
高山兀鹫繁殖期交配及筑巢行为初步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国华 马鸣 +1 位作者 吴道宁 刘垚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3-189,共7页
高山兀鹫(Gyps himalayensis)在海拔2 400-4 800 m的悬崖峭壁之上营巢,行为观测难度较大,资料匮缺。2013年至2015年,在天山采用样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寻找到上百个巢穴。通过布设红外自动相机的方法,对高山兀鹫繁殖期巢内行为进行拍... 高山兀鹫(Gyps himalayensis)在海拔2 400-4 800 m的悬崖峭壁之上营巢,行为观测难度较大,资料匮缺。2013年至2015年,在天山采用样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寻找到上百个巢穴。通过布设红外自动相机的方法,对高山兀鹫繁殖期巢内行为进行拍摄,同时结合焦点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对其交配及巢内行为进行观察和研究。共拍摄11万张照片,选出有效照片2 150张。对繁殖期行为进行了描述和定义,共7大类16种行为。根据照片逐一对比每种行为,统计各种行为拍摄张数及所占比例,其中,交配135张(6.3%),筑巢403张(18.7%),休息420张(19.5%),警戒375张(17.4%),保养335张(15.6%),运动200张(9.3%),其他282张(13.1%)。照片记录显示,交配行为从1月16日持续到3月2日,在一天的8:00-16:00时间段内,除9:00-10:00时没有记录到交配行为外,其余时间段内都有发生。交配行为次数(张数)在13:00-14:00时达到高峰,与气温同期达到高峰。交配过程持续8-15 s。筑巢期间,巢材由雌雄兀鹫运输,雌性负责将巢材放入巢中,整理、铺垫和修缮。筑巢行为在白天有三个高峰期,分别为11:00-12:00时、13:00-14:00时和15:00-16:00时。在每个高峰期后,往往出现一个短暂的低谷期。冬季食物短缺,照片显示雕鸮(Bubo bubo)、雪豹(Uncia uncia)等食肉动物进入巢内,对兀鹫繁殖造成干扰,甚至中断繁殖。作为高原健康指示物种,高山兀鹫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急需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兀鹫 红外相机 行为谱 交配行为 筑巢行为 天山
原文传递
Natural nest substrates influence squamate embryo physiology but have little effect on hatchling phenotypes
17
作者 Joshua M.HALL Jocelyn MIRACLE +1 位作者 Cindy D.SCRUGGS Daniel A.WARNER 《Integrative Zoology》 SCIE CSCD 2022年第4期550-566,共17页
Vertebrate embryos require access to water;however,many species nest in terrestrial habitats that vary considerably in moisture content.Oviparous,non-avian reptiles have served as models to understand how environmenta... Vertebrate embryos require access to water;however,many species nest in terrestrial habitats that vary considerably in moisture content.Oviparous,non-avian reptiles have served as models to understand how environmental factors,like moisture availability,influence development because eggs are often exposed to prevailing environments in the absence of parental care.Though much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water absorption by eggs,many ecologic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moisture availability in natural nests have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For example,the type of substrate in which nests are constructed is understudied.We experimentally incubated eggs of the brown anole lizard(Anolis sagrei)in 2 naturally occurring nest substrates that were treated with varying amounts of water to determine how natural substrates influence development at different moisture concentrations.One substrate consisted of sand and crushed seashells and the other was mostly organic material(i.e.decayed plant material).Both are common nesting substrates at our field site.When controlling for water uptake by eggs,we found that egg survival and hatchling phenotypes were similar between substrates;however,embryos developed more quickly in the sand/shell substrate than the organic substrate,indicating substrate-specific effects on embryo physiology.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different natural substrates can result in similar developmental outcomes if the water available to eggs is comparable;however,some aspects of development,like developmental rate,are affected by the type of substrate,independent of water availability.Further study is required to determine how natural substrates influence embryo physiology independent of water con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al plasticity egg incubation hydric conditions nesting behavior nest-site selection
原文传递
东方田鼠指名亚种和长江亚种筑巢行为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琛 王勇 张美文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3-681,共9页
为了解东方田鼠(Microtusfortis)筑巢行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进化。在实验室内采用48 h等级法和连续144 h巢材获取重量法,比较了东方田鼠长江亚种(M. f. calamorumt)和指名亚种(M. f. fortis)筑巢行为。结果表明,东方田鼠指名亚... 为了解东方田鼠(Microtusfortis)筑巢行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进化。在实验室内采用48 h等级法和连续144 h巢材获取重量法,比较了东方田鼠长江亚种(M. f. calamorumt)和指名亚种(M. f. fortis)筑巢行为。结果表明,东方田鼠指名亚种和长江亚种皆能主动获取巢材并建筑质量良好的巢,具有稳定的筑巢行为;东方田鼠两个亚种的筑巢行为在利用巢材能力(P <0.01)和获取巢材能力(P <0.05)上皆具有显著性差异;指名亚种雌雄个体在利用巢材(P <0.05)和获取巢材的能力(P<0.05)上皆具有显著差异,而长江亚种在这两个方面都不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指名亚种 长江亚种 筑巢行为 适应性进化
原文传递
栗喉蜂虎(Merops philippinus)繁殖生态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许小娟 李巧巧 +2 位作者 谢乔 蔡妮娜 杨灿朝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82-84,共3页
栗喉蜂虎(Merops philippinus)属于蜂虎科蜂虎属鸟类,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从栗喉蜂虎的捕食、营巢行为与巢洞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对以往研究结果中的不同观点进行讨论,并对未... 栗喉蜂虎(Merops philippinus)属于蜂虎科蜂虎属鸟类,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从栗喉蜂虎的捕食、营巢行为与巢洞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对以往研究结果中的不同观点进行讨论,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和建议。由于栗喉蜂虎具有集群凿洞的营巢行为,特别有利于验证生物学中的自私牧群原理,研究不同巢位洞穴的繁殖成效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以及揭示天敌捕食压力对栗喉蜂虎选择单独或集群营巢策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私牧群原理 生态因子 喂食行为 巢洞特征 营巢行为
下载PDF
一种罕见的泥蜂筑巢行为
20
作者 周宇爝 张慧 +2 位作者 王敏 周祖基 龙晓英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107-110,共4页
在泸州市龙马潭区发现了一种罕见的泥蜂(末微蜾蠃)筑巢行为,颠覆了以往对于泥蜂科昆虫筑巢行为的记录和认知。该蜾蠃筑巢所用的材料不是常见的泥土,而是松树分泌出的松脂。单个松脂巢穴外形呈圆筒形,内径10 mm,外径16 mm,长度约15 mm,... 在泸州市龙马潭区发现了一种罕见的泥蜂(末微蜾蠃)筑巢行为,颠覆了以往对于泥蜂科昆虫筑巢行为的记录和认知。该蜾蠃筑巢所用的材料不是常见的泥土,而是松树分泌出的松脂。单个松脂巢穴外形呈圆筒形,内径10 mm,外径16 mm,长度约15 mm,由经泥蜂加工过的小松脂球垒积而成,松脂球直径0.5—1 mm。蜂巢外观精致,结构巧妙,整体呈乳白色,呈半透明状,并且松脂蜂巢中还有一只即将发育成熟的泥蜂,这说明松脂蜂巢的功能和常见的泥质蜂巢完全一致。此次发现,充分体现了蜾蠃的生存智慧以及对环境资源的巧妙利用,大大丰富了对该类型昆虫生活习性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蜂 筑巢行为 松脂 生态学 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