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58
1
作者 吴红娟 陈雪峰 +2 位作者 张美英 胡巧云 林小琴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对135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方法2003年5月至2006年12月,对我科室135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5例中,发生机械性静脉炎者占17.0%,导管相关性感染者占... 目的对135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方法2003年5月至2006年12月,对我科室135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5例中,发生机械性静脉炎者占17.0%,导管相关性感染者占7.4%,导管堵塞者占3.7%,血栓形成者占1.5%,导管破损者占5.2%。经统计学分析,穿刺时静脉的选择、不同的护理方式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穿刺时应选择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并注意采用正确的护理方式,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术 肿瘤 并发症 相关因素 护理
原文传递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E-cadherin,N-cadherin,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and Twist in prostate cancer 被引量:15
2
作者 Ge-Liang Liu Han-Jie Yang +1 位作者 Tian Liu Yun-Zhao Lin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4年第1期76-82,共7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E-cadherin,N-cadherin,TGF-|3 1 and Twist protein and investigate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rostate cancer.Methods:The expression of E-cadherin,N-cadher... Objective: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E-cadherin,N-cadherin,TGF-|3 1 and Twist protein and investigate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rostate cancer.Methods:The expression of E-cadherin,N-cadherin,TGF-β1 and Twist protein in 59 prostate cancer tissues and 21 adjacent tissue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ABC staining,and the correlation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was analyzed.Results:Positive rates of E-cadherin,N-cadherin,TGF-β1 and Twist were 32.2%,54.2%,71.2%and 74.6%,respectively,in prostate cancer tissues and 85.7%,9.52%,19.0%and 9.52%,respectively,in cancer—adjacent tissues,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reduced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was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rostate cancer tissues and PSA level,but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stage,lymph node metastasis,bony metastasis and age.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N-cadherin,TGF-β1 and Twist was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rostate cancer tissues,clinical stage,lymph node metastasis,bony metastasis,but not to age.The difference in positive expression of N-cadherin and TGF-β1 was significant between PSA≤20μg/L group and PSA>20μg/L group,but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Twist was not significant between groups.The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was high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at of N-cadherin and also high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at of Twist The expression of TGF-β1 was correlated with those of E-cadherin,N-cadherin and Twist.Conclusions:The reduced expression of E-cadherin,abnormal expression of N-cadherin,transformation form E-cadherin to N-cadherin and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GF-β1 and Twis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rostate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STATIC neoplams E-CADHERIN N-CADHERIN TGF-β1 TWIST protein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佘晖 方振剑 +2 位作者 陈方榕 董芳 赖国祥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临床特征与SPN病理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病理确诊SPN的患者231例。以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分别比较不同病理类型SPN患...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临床特征与SPN病理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病理确诊SPN的患者231例。以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分别比较不同病理类型SPN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吸烟量、戒烟史、肺外恶性肿瘤病史的差异。结果女性、年龄与SPN恶性概率呈正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1.090、0.063。肺外恶性肿瘤病史、吸烟史、吸烟量、戒烟史与SPN恶性概率无相关性。SPN的病理类型存在性别差异,其中癌前病变、肺曲霉病、肺硬化性血管瘤、腺癌为女性多于男性,肺结核、肺隐球菌病、鳞癌、腺鳞癌、炎性假瘤和转移癌均为男性多于女性。SPN病理类型在各个年龄段间疾病分布一致。癌前病变、肺错构瘤、肺曲霉病、肺硬化性血管瘤、腺癌、炎性假瘤的患者多数不吸烟。结论性别、年龄有助于鉴别诊断SPN良恶性,结节病理类型与性别、吸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鉴别诊断 肿瘤 性别 年龄 吸烟
原文传递
p53蛋白异常与肿瘤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许杰 郝牧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9年第9期633-636,共4页
TP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在大约50%的恶性肿瘤中发生突变,其编码的p53蛋白是体内的抑癌因子,与肿瘤的发生息息相关。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异常有密切关系,主要包括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DNA损... TP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在大约50%的恶性肿瘤中发生突变,其编码的p53蛋白是体内的抑癌因子,与肿瘤的发生息息相关。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异常有密切关系,主要包括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DNA损伤修复、细胞衰老、自噬、代谢调节等方面。文章从影响肿瘤发生的各生物学过程的角度来阐述p53蛋白与肿瘤发生之间复杂的网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生物学过程
原文传递
治疗性沟通在PET—CT诊断为恶性肿瘤不排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袁鑅 江旭峰 薛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PET—CT诊断为恶性肿瘤不排除患者的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甲医院55例PET—CT诊断为恶性肿瘤不排除的患者,对这些患者在进行一般常规的通知检查结果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的沟通,在干...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PET—CT诊断为恶性肿瘤不排除患者的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甲医院55例PET—CT诊断为恶性肿瘤不排除的患者,对这些患者在进行一般常规的通知检查结果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的沟通,在干预前及两周后采用SAS评定量表对其焦虑状态进行调查。结果治疗性沟通干预前,患者的焦虑评分为(57.1±9.7)分,干预后明显降低为(38.6±7.2)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P〈0.01)。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能有效地缓解PET—CT诊断为恶性肿瘤不排除患者的焦虑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焦虑 治疗性沟通
原文传递
罕少见脑胚胎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影像表现 被引量:7
6
作者 花蒨蒨 张雪林 +1 位作者 曲华丽 陈烨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4-478,共5页
目的探讨几种罕少见的脑胚胎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罕少见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胚胎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MRI、CT表现。结果10例中,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6例,室管膜母细胞瘤2例,髓上皮瘤1例,... 目的探讨几种罕少见的脑胚胎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罕少见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胚胎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MRI、CT表现。结果10例中,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6例,室管膜母细胞瘤2例,髓上皮瘤1例,非典型性畸胎样或横纹肌样瘤1例,其中,4例为婴幼儿和儿童。各肿瘤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是确诊的依据。肿瘤均位于幕上,体积较大,形态多不规则,呈分叶状,信号、密度不均匀,坏死囊变多见;肿瘤实质CT平扫多呈稍高密度,MRI表现为T2WI呈等或较高信号,T1WI呈较低信号,增强扫描显著强化。结论罕少见脑胚胎性肿瘤患者的MRI、CT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结合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对其进行全面认识了解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殖细胞和胚胎性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孤立性肺结节恶性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方振剑 董芳 +2 位作者 佘晖 柳德灵 赖国祥 《国际呼吸杂志》 2013年第12期915-917,共3页
目的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相关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征象。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1日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出院经病理确诊的SPN患者资料共223例。记录其性别、年龄、吸烟... 目的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相关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征象。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1日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出院经病理确诊的SPN患者资料共223例。记录其性别、年龄、吸烟史、恶性肿瘤病史、结节部位、最大直径、密度、空泡、非良性钙化、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病理共14项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恶性SP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最大直径、密度、钙化、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在SPN良恶性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患者为女性,年龄越大,且结节为上叶分布、部分实性,出现分叶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则该结节倾向于恶性。下叶分布的实性结节,如合并有钙化灶,则良性可能性大。吸烟史、恶性肿瘤病史、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在良恶性SPN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分叶征及胸膜凹陷征是恶性SPN的独立危险因素,下叶分布、实性结节为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对于SPN,女性、分叶征及胸膜凹陷征是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下叶分布、实性结节则为独立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鉴别诊断 肿瘤 LOGISTIC回归
原文传递
HIFU治疗荷瘤鼠后鼠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冉立峰 唐静 +2 位作者 谢勋鹏 伍烽 杜永洪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8年第6期364-367,共4页
目的研究HIFU治疗后荷瘤鼠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通过测定HIFU治疗荷瘤鼠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变化,分离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检测CTL在体外对同种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结果HIFU治疗后荷瘤鼠外周血中CD3+... 目的研究HIFU治疗后荷瘤鼠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通过测定HIFU治疗荷瘤鼠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变化,分离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检测CTL在体外对同种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结果HIFU治疗后荷瘤鼠外周血中CD3+、CD4+细胞数增加,CD4+/CD8+比值升高,CTL对同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增加。结论HIFU治疗荷瘤鼠H22移植性肝癌后,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增强,且荷瘤鼠外周血CTL在体外对同种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肿瘤 免疫 细胞毒性 T细胞
下载PDF
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真实世界中PD-1抑制剂在晚期癌症患者免疫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3
9
作者 严颐丹 刘利 +2 位作者 赵灵逸 陆虹旻 夏青 《肿瘤》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170,共10页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抑制剂在晚期癌症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19年9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接受PD-1抑制剂单药或联...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抑制剂在晚期癌症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19年9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接受PD-1抑制剂单药或联合抗肿瘤治疗晚期癌症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了所有病例资料的临床病例特征、治疗疗效及不良事件。结果:本研究共收集了75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为60岁,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53例和22例,发生转移者60例。肺癌27例,胃癌12例,占比最高;其他肿瘤类型包括消化系统肿瘤(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食管癌和胆管癌)、泌尿系统肿瘤(肾癌、肾盂癌、输尿管癌和膀胱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乳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恶性黑素瘤以及头颈部肿瘤(鼻咽癌和喉癌)。共有55例患者(73.3%)接受PD-1抑制剂作为一线和(或)二线治疗,同时联合其他抗癌治疗的患者为62例(82.7%)。客观缓解率为14.5%,疾病控制率为65.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1个月[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4.356~7.844],中位总生存期为18.0个月(95%CI:9.565~26.435)。共55例有不良事件发生,主要为1级或2级。使用PD-1抑制剂作为一线和(或)二线治疗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6.3个月,明显长于使用PD-1抑制剂作为三线或多线治疗患者的3.0个月[风险比(hazard ratio,HR)=0.492,95%CI:0.244~0.992,P=0.048]。结论:真实世界中PD-1抑制剂治疗晚期癌症患者有效且安全。将PD-1抑制剂作为一线和(或)二线治疗患者的获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免疫治疗 真实世界研究
原文传递
社区肿瘤患者抑郁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蓓燕 杨郗 +1 位作者 费扬 徐飚 《中国肿瘤》 CAS 2006年第4期237-239,共3页
[目的]了解社区肿瘤患者中抑郁的患病状况,探讨肿瘤患者发生抑郁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市新华社区464例癌症患者,使用抑郁自评量表Zung评价抑郁状况,采用调查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和疾病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统... [目的]了解社区肿瘤患者中抑郁的患病状况,探讨肿瘤患者发生抑郁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市新华社区464例癌症患者,使用抑郁自评量表Zung评价抑郁状况,采用调查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和疾病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社区肿瘤患者中抑郁症患病率17.9%,男性、女性分别为16.3%和19.3%;高龄组(≥80岁)抑郁患病率达31.3%,高于其他年龄组患病率(P=0.006)。受教育程度和有无疼痛是影响抑郁状况的主要因素,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发生抑郁的可能性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的2.013倍(OR=2.013,95%CI:1.154 ̄3.510);有疼痛者发生抑郁的可能性是没有疼痛者的2.947倍(OR=2.947,95%CI:1.578 ̄5.504)。[结论]尽管本社区肿瘤患者抑郁症状患病率目前较低,但文化程度较低、有疼痛症状的肿瘤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较大,应加强对这一人群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抑郁 患病率 社区
下载PDF
表观遗传修饰对肿瘤PD-L1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悦 呼群 侯英伟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345-348,共4页
肿瘤细胞表达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是引起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也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疗效的预测因素。PD-L1表达受多种机制调控,其中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修饰可通过调控PD-L1的表达促进肿瘤发生发展... 肿瘤细胞表达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是引起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也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疗效的预测因素。PD-L1表达受多种机制调控,其中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修饰可通过调控PD-L1的表达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和产生耐药。明确其调控机制可为肿瘤临床免疫治疗带来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表观遗传调控 PD-L1
原文传递
miR-490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思远 贺德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601-604,共4页
微小RNA-490(miR-490)是miRNA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miR-490在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并在不同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中扮演着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角色... 微小RNA-490(miR-490)是miRNA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miR-490在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并在不同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中扮演着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角色。miR-490有望作为肿瘤诊断和临床预后的指标,对其机制的深入研究有望为肿瘤诊治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肿瘤 基因表达 作用机制 miR-490
原文传递
质子治疗的疗效与适应症分析
13
作者 马林 曾逖闻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16,共5页
通过对医学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质子治疗的适应症与常规X(γ)射线放疗相似,由于具有物理剂量学的特性,因而在治疗某些关键器官或临近关键器官的病变时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尚需进行大量临床研究,特别是前瞻性随机分组试验,以明确这种治疗... 通过对医学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质子治疗的适应症与常规X(γ)射线放疗相似,由于具有物理剂量学的特性,因而在治疗某些关键器官或临近关键器官的病变时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尚需进行大量临床研究,特别是前瞻性随机分组试验,以明确这种治疗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治疗 适应症 疗效 分析后 物理剂量 随机分组 放疗 优势 前瞻性
下载PDF
补体调节蛋白CD59与肿瘤
14
作者 李健敏(综述) 赵书平(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897-899,共3页
作为补体终末阶段调节蛋白的CD59分子在多种实体瘤细胞表面高表达。高表达的CD59分子能够阻断补体激活途径降低补体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溶解杀伤作用,最终导致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研究利用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等抑制CD59的抗补体... 作为补体终末阶段调节蛋白的CD59分子在多种实体瘤细胞表面高表达。高表达的CD59分子能够阻断补体激活途径降低补体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溶解杀伤作用,最终导致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研究利用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等抑制CD59的抗补体活性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取得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59 补体激活 肿瘤 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Survivin启动子与肿瘤
15
作者 孙萍胡(综述) 吴云林(审校) 涂水平(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563-565,共3页
利用特异性启动子介导的基因治疗是肿瘤靶向性治疗的一种有效途径。Survivin启动子既有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又有增殖性血管内皮细胞的靶向性,且能有效介导目的基因表达,展示了其在肿瘤靶向性治疗研究中的良好前景。
关键词 SURVIVIN启动子 肿瘤 基因疗法
原文传递
端粒酶疫苗的研究现状与肿瘤治疗策略(待续)
16
作者 赵曼(综述) 施维(审校)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45-150,共6页
端粒酶是在细胞衰老和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核糖核蛋白酶,具有成为抗癌药物靶标的巨大潜力。此文以一种具有临床前景的端粒酶疫苗GV1001为例,论述了端粒酶疫苗的设计依据以及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反应的生物学原理、免疫原性和临床... 端粒酶是在细胞衰老和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核糖核蛋白酶,具有成为抗癌药物靶标的巨大潜力。此文以一种具有临床前景的端粒酶疫苗GV1001为例,论述了端粒酶疫苗的设计依据以及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反应的生物学原理、免疫原性和临床疗效。结合已进行的Ⅰ/Ⅱ/Ⅲ期临床试验与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进一步将GV1001与其他针对端粒酶的免疫治疗方法相比较,对端粒酶疫苗未来的发展方向与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一阐述,从而评价端粒酶疫苗成为未来肿瘤治疗标准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多肽疫苗 免疫疗法 端粒酶
原文传递
肺癌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术应用的新观念 被引量:65
17
作者 时辉 梅龙勇 车国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999-1003,共5页
肺叶切除术后应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被大多数胸外科医生所采用的主要原因:一是引流效果好;二是经验、习惯和观念。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医疗观念的更新使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足越来越明显,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近几年对肺... 肺叶切除术后应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被大多数胸外科医生所采用的主要原因:一是引流效果好;二是经验、习惯和观念。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医疗观念的更新使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足越来越明显,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近几年对肺癌术后引流问题无论是应用方法还是观念都有更新和发展。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我们工作中的体会,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概述:一是胸腔引流术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二是常规水封引流系统加用负压吸引之优势与不足;三是单胸腔引流管的临床应用进展与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术 肺叶切除术 肺肿瘤
下载PDF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放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4
18
作者 李斌 谭雪梅 袁宁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804-1806,共3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行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4例,按其手术方式分为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组(n=32,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OT组(n=32,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行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4例,按其手术方式分为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组(n=32,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OT组(n=32,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明显少于OT组(P<0.05)。术后第1、3天OT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VATS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5天血清CRP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VATS组于术后第1、5天时间点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OT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安全、可靠,具有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可作为早期肺癌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切除术 肺肿瘤 疼痛 手术后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被引量:35
19
作者 叶颖江 刘凡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是常见且严重的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国内外对吻合口漏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由于一直缺少规范化、有影响力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导致文献记录中出现的名称和定义混乱.因此。本文就吻合口漏名称和定义及诊... 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是常见且严重的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国内外对吻合口漏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由于一直缺少规范化、有影响力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导致文献记录中出现的名称和定义混乱.因此。本文就吻合口漏名称和定义及诊断标准的演变历史做一简要综述。以理清发展脉络,规范术语的使用。目前,国内学术界“漏”和“瘘”广泛混用现象普遍。按照通用的定义和吻合口连续性中断的词意.现国内普通外科界广泛使用的“吻合口瘘”应当改用“吻合口漏”。通用的诊断标准有2004年发布的Clavien-Dindo分级标准和2010年国际直肠癌研究组发布的吻合口漏的定义和症状分级标准.两者互有优缺点。规范和统一地使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有助于提高临床安全性。也有利于学术交流。针对我国现状,仍需要大力促进吻合口漏定义和诊断标准规范化推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吻合口漏 定义 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热疗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癌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20
作者 马胜林 裘友好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目的 观察热疗结合顺铂 (DDP)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  6 8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30例DDP胸腔内注入加热疗 ;对照组 38例单用DDP胸腔内注入。结果 胸水控制有效率治疗组为 86 .7% ,对照组为 5 7.8% ,毒副作用相似。... 目的 观察热疗结合顺铂 (DDP)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  6 8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30例DDP胸腔内注入加热疗 ;对照组 38例单用DDP胸腔内注入。结果 胸水控制有效率治疗组为 86 .7% ,对照组为 5 7.8% ,毒副作用相似。结论 热疗 +DDP胸腔化疗有协同作用 ,能有效提高胸水控制率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顺铂 胸腔内灌注 治疗 癌性胸水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