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褐新糠虾的急性毒性测试方法及在钻井液毒性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35
1
作者 周名江 颜天 +3 位作者 李钧 谭志军 于仁诚 王云峰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于 1992年开始在青岛胶州湾西海岸采集黑褐新糠虾 (Neomysisawatschensis)并进行实验室的长期驯化培养 ,在实验室内以 4~ 6d的幼虾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黑褐新糠虾的急性毒性测试方法。比较了黑褐新糠虾和美国一种标准毒性测试实验生物... 于 1992年开始在青岛胶州湾西海岸采集黑褐新糠虾 (Neomysisawatschensis)并进行实验室的长期驯化培养 ,在实验室内以 4~ 6d的幼虾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黑褐新糠虾的急性毒性测试方法。比较了黑褐新糠虾和美国一种标准毒性测试实验生物巴西拟糠虾的分类学地位、地理分布和形态 ,以及对标准毒物的敏感性。根据研究结果 ,建议将黑褐新糠虾作为我国的一种标准毒性测试的实验生物 ,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钻井液及其添加剂的毒性评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褐新糠虾 毒性评价 标准实验生物 钻井液 急性测试方法 海上钻井 海洋污染 海洋监测
下载PDF
五种重金属离子对黑褐新糠虾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28
2
作者 李建军 杨笑波 +1 位作者 黄韧 魏社林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1-53,共3页
通过Cu、Hg、Cd、Zn、Pb等5种重金属离子对黑褐新糠虾的急性毒性试验,分别得出了5种重金属离子对黑褐新糠虾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及安全浓度,依次为:Cu2+0.625、0.161、0.161、0.125、0.013 mg/L;Zn2+4.028、1.083、0.917、0.58... 通过Cu、Hg、Cd、Zn、Pb等5种重金属离子对黑褐新糠虾的急性毒性试验,分别得出了5种重金属离子对黑褐新糠虾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及安全浓度,依次为:Cu2+0.625、0.161、0.161、0.125、0.013 mg/L;Zn2+4.028、1.083、0.917、0.583、0.058mg/L;Cd2+2.679、0.625、0.250、0.161、0.016mg/L;Pd2+13.750、13.750、9.583、1.917、0.192mg/L;Hg2+0.161、0.150、0.150、0.150、0.015 mg/L。研究结果表明:黑褐新糠虾对5种金属离子的敏感性为Cu2+>Hg2+>Cd2+>Zn2+>Pb2+,黑褐新糠虾作为水域重金属离子的监测生物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褐新糠虾 重金属 急性毒性试验 安全浓度
下载PDF
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黑褐新糠虾和卤虫的急性毒性作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颜天 谭志军 +3 位作者 李钧 于仁诚 王云峰 周名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6-81,共6页
以黑褐新糠虾和卤虫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两种典型有毒有害赤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的毒性.结果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都能影响糠虾的存活,在96h内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糠虾的半致死浓度分别约为7000和450000个... 以黑褐新糠虾和卤虫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两种典型有毒有害赤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的毒性.结果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都能影响糠虾的存活,在96h内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糠虾的半致死浓度分别约为7000和450000个/cm3;在24h内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卤虫存活没有显著影响,而赤潮异弯藻能对卤虫的活力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0 1,1 5,5和24h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5000,7500,4500,3000个/cm3,但在赤潮异弯藻较低浓度为3000个/cm3时,经过48h卤虫的运动能力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表明,这两种有害藻对同一种生物的毒性大小存在差异,而这两种甲壳类生物对同一种有害藻的反应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藻 赤潮异弯藻 黑褐新糠虾 卤虫 急性毒性
下载PDF
米氏凯伦藻对褶皱臂尾轮虫、卤虫和黑褐新糠虾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科 颜天 +1 位作者 周名江 何建宗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6-81,共6页
初步研究了一株米氏凯伦藻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卤虫(Artemia salina)幼体和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的毒性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在较低密度下就能明显减少轮虫的种群数量,2... 初步研究了一株米氏凯伦藻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卤虫(Artemia salina)幼体和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的毒性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在较低密度下就能明显减少轮虫的种群数量,24hEC50仅为20个/mL左右;该藻的各组分毒性比较结果显示,只有藻液和细胞重悬液有这种毒害作用,而去藻过滤液和藻细胞破碎液的影响不明显,表明这种毒害作用可能是由于活的藻细胞引起的;在米氏凯伦藻中卤虫和黑褐新糠虾的存活数量也明显下降。结果表明,米氏凯伦藻赤潮可能通过直接影响存活从而对浮游动物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卤虫(Artemia salina) 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 种群数量 存活
下载PDF
赤潮的生物毒性评价初步研究——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在一次胶州湾赤潮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颜天 谭志军 +4 位作者 李钧 张永山 于仁诚 王云峰 周名江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8,50,共5页
在 2 0 0 0 0 7 2 5~ 30发生于青岛胶州湾 ,面积约 10km2 的赤潮过程中 ,于 2 0 0 0 0 7 2 6和 2 7日分别采集赤潮现场海水 ,以三种标准毒性实验生物黑褐新糠虾 (Neomysisawatschensis) ,卤虫 (Artemiasalina)和ICR品系小白鼠为实验... 在 2 0 0 0 0 7 2 5~ 30发生于青岛胶州湾 ,面积约 10km2 的赤潮过程中 ,于 2 0 0 0 0 7 2 6和 2 7日分别采集赤潮现场海水 ,以三种标准毒性实验生物黑褐新糠虾 (Neomysisawatschensis) ,卤虫 (Artemiasalina)和ICR品系小白鼠为实验动物 ,对胶州湾这次赤潮进行了初步的毒性研究。结果表明 :现场采集的赤潮海水和实验室经f/ 2培养后的藻液对卤虫有急性毒性作用 ,2 4h卤虫幼体的存活率分别为 83 %和 73 % ,对小白鼠的毒性均在相当于STX 0 .87~ 1.8μg/L的范围内 ,而对糠虾没有明显影响。本文同时分析了赤潮现场海水中的藻类组成与数量 ,探讨了此次赤潮的毒性来源和致毒机制 ,提出了对赤潮进行生物毒性评价的观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生物毒性 黑褐新糠虾 卤虫 小白鼠 评价 测试方法 胶州湾 海洋污染
下载PDF
Cu^(2+)、Zn^(2+)对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窦亚卿 成永旭 +4 位作者 唐伯平 吴旭干 杨丽娜 胡冰 陈亚瞿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6,共4页
通过在基础海水中添加Cu2+、Zn2+,研究其对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的急、慢性毒性影响。包括了Cu2+、Zn2+对黑褐新糠虾在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安全浓度(SC)和在生长、成活、繁殖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 通过在基础海水中添加Cu2+、Zn2+,研究其对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的急、慢性毒性影响。包括了Cu2+、Zn2+对黑褐新糠虾在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安全浓度(SC)和在生长、成活、繁殖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体中Cu2+对黑褐新糠虾24、48、72和96 hLC50和SC分别是2843、2363、1432、449μg/L和4.49μg/L。Zn2+对黑褐新糠虾24、48、72和96 hLC50和SC分别是10588、2331、1459、664μg/L和6.64μg/L。Cu2+对黑褐新糠虾的毒性大,黑褐新糠虾对Cu2+比对Zn2+更为敏感。(2)当5μg/L≤Cu2+≤80μg/L、10μg/L≤Zn2+≤160μg/L时,黑褐新糠虾在处于各浓度的Cu2+、Zn2+试液中经过60d的饲养,均显示一定程度的毒性作用,其成活率、体长和体长增长率随Cu2+、Zn2+浓度的不断增加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褐新糠虾 重金属 毒性作用 半致死浓度
下载PDF
水体中组织胺对黑褐新糠虾生长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王金锋 杨筱珍 +3 位作者 吴旭干 赵柳兰 王小艳 成永旭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组织胺(1 mg/L、3 mg/L和5 mg/L)养殖水体对黑褐新糠虾生长与发育的影响,其中0 mg/L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水体组织胺对黑褐新糠虾生长和存活有显著影响。其中高浓度组(5 mg/L)黑褐新糠虾存活率仅为(83±12.47)%,而对... 研究了不同浓度组织胺(1 mg/L、3 mg/L和5 mg/L)养殖水体对黑褐新糠虾生长与发育的影响,其中0 mg/L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水体组织胺对黑褐新糠虾生长和存活有显著影响。其中高浓度组(5 mg/L)黑褐新糠虾存活率仅为(83±12.47)%,而对照组为(97±4.71)%,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织胺对黑褐新糠虾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用药17 d后,对照组体长为6.18±0.30 mm,而最高组织胺浓度组(5mg/L)的体长仅约为对照组的87%,即5.35±0.26 mm,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抱卵雌虾的体长各组基本一致,均约为7.58±0.24 mm;组织胺能抑制黑褐新糠虾蜕壳,表现为同一时期内蜕壳比例较低;组织胺能延迟雄性黑褐新糠虾第二性征出现和雌性黑褐新糠虾抱卵的时间,分别延迟约1 d和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褐新糠虾 组织胺 生长 发育
下载PDF
四种/株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毒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洋 颜天 +2 位作者 谭志军 王丽平 周名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61,共7页
通过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和AT-6藻株)、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藻株)和微小亚历山大藻(AM-1藻株)的PSP毒素含量和组成以及它们分别对轮虫、黑褐新糠虾和鲈鱼存活影响的比较研究发现:塔玛亚历山大藻AT-6藻株不产生麻痹性贝毒毒素PSP,而塔... 通过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和AT-6藻株)、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藻株)和微小亚历山大藻(AM-1藻株)的PSP毒素含量和组成以及它们分别对轮虫、黑褐新糠虾和鲈鱼存活影响的比较研究发现:塔玛亚历山大藻AT-6藻株不产生麻痹性贝毒毒素PSP,而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和微小亚历山大藻AM-1均产生PSP毒素,其总含量分别为19.74、5.395、5.57fmol/cell(2.60、0.36、1.61pgSTXeq/cell)。塔玛亚历山大藻AT-6对轮虫、黑褐新糠虾和鲈鱼这三种生物均没有不利影响;对于轮虫,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的96hLC50分别为:200和1200cells/ml,而微小亚历山大藻AM-1无不利影响;对于糠虾,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和微小亚历山大藻AM-1的96hLC50分别为7000、11000、16000cells/ml;对于鲈鱼,这三株藻的96hLC50分别为3700、4000、20000cells/ml。四株亚历山大藻对三种生物的毒性大小与其PSP毒素含量和组成无直接的相关关系,其毒性作用可能来自其他未知毒性物质。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不同组分分别对三种生物的毒性比较研究表明:藻细胞重悬液和藻液对三种生物的不利影响最为显著,去藻过滤液和细胞碎片对轮虫和鲈鱼没有明显影响,但糠虾的存活率有所下降;细胞内容物对轮虫和糠虾也无影响,但对鲈鱼的存活有一定影响。以上研究表明:不同亚历山大藻的毒性大小存在差别,其对不同生物的危害机制也不相同,除PSP毒素外,亚历山大藻可能还存在其他的毒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历山大藻 PSP毒素 轮虫 黑褐新糠虾 鲈鱼
下载PDF
黑褐新糠虾血细胞形态及其与日本新糠虾对溶藻弧菌敏感性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柳兰 杨筱珍 +5 位作者 范朋 杨丽丽 张金彪 梁攀 洪宇航 成永旭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11-1719,共9页
实验采用Giemsa与Wright’s两种染色方法对黑褐新糠虾血细胞进行染色,根据血细胞大小,所含颗粒与否,颗粒多少和核质比将其分型,并对各型血细胞所占比例进行统计。结果表明,通过比较Giemsa染色与Wright’s染色两种方法的染色时间和效果,W... 实验采用Giemsa与Wright’s两种染色方法对黑褐新糠虾血细胞进行染色,根据血细胞大小,所含颗粒与否,颗粒多少和核质比将其分型,并对各型血细胞所占比例进行统计。结果表明,通过比较Giemsa染色与Wright’s染色两种方法的染色时间和效果,Wright’s染色更加适合糠虾血细胞。通过染色,将黑褐新糠虾血细胞分为3种类型,它们分别为透明细胞、半颗粒细胞和颗粒细胞。它们的胞体大小依次增大,核质比依次降低。对此3种类型血细胞比例分别统计后发现,颗粒细胞所占比例最多约(48.38%±0.05%),其次是半颗粒细胞约为(35.22%±0.04%),最少的为透明细胞约为(16.40%±0.01%)。对不同浓度溶藻弧菌的感染试验发现,日本新糠虾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死亡,即48 h,而黑褐新糠虾72 h出现死亡,各浓度组中日本新糠虾死亡率均高于黑褐新糠虾。黑褐新糠虾相对日本新糠虾来说,对溶藻弧菌具有较低的敏感性,可能与其血细胞中颗粒和半颗粒比例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褐新糠虾 日本新糠虾 溶藻弧菌 血细胞 GIEMSA染色 Wright’s染色
下载PDF
一株非PSP产毒的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的急性和慢性毒性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彬 颜天 周名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116,共6页
报道了一株非PSP产毒的相关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affine,株AC-1)对甲壳类生物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的存活、生长及种群繁殖的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该藻对黑褐新糠虾有急性致死作用,96 h LC50为5 000 cells.mL-1。研... 报道了一株非PSP产毒的相关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affine,株AC-1)对甲壳类生物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的存活、生长及种群繁殖的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该藻对黑褐新糠虾有急性致死作用,96 h LC50为5 000 cells.mL-1。研究该藻各组分:藻液、藻细胞重悬液、藻细胞培养过滤液、内容物对糠虾存活的影响时,发现只有藻液和藻细胞重悬液显著降低了糠虾存活率,过滤液和内容物也有影响,但不显著,表明相关亚历山大藻活体藻细胞的毒性最强。通过对糠虾63 d的慢性毒性实验研究,发现在密度为50 cells.mL-1藻液中,糠虾的繁殖就受到了不利影响。试验进行到63 d结束时,糠虾日最高产虾数、总产幼虾数、总产虾天数都明显减少,初次产虾时间推迟,繁殖中断增加。且该藻对黑褐新糠虾亲虾的存活、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糠虾亲虾的存活率为对照的71%,而体长和体重分别为对照组的87.3%和97.8%,但差异尚不显著(P>0.05)。可见,相关亚历山大藻(AC-1)虽然不产生PSP毒素,但也能对甲壳类生物的种群数量和资源补充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亚历山大藻 黑褐新糠虾 存活 生长 种群繁殖
下载PDF
聚苯乙烯和四溴联苯醚对黑褐新糠虾抗氧化防御系统的联合效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钮振 李正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8-87,共10页
本文以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为受试生物,分别研究两者单独及联合暴露21 d后的氧化应激效应,并结合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ntegrated Biomarker Response,IBR)评估其毒性。结果表明:PS单独暴露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 本文以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为受试生物,分别研究两者单独及联合暴露21 d后的氧化应激效应,并结合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ntegrated Biomarker Response,IBR)评估其毒性。结果表明:PS单独暴露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活性随暴露浓度升高被显著抑制,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随暴露浓度增加逐渐上升,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仅在97.4μg·L^(-1)暴露下显著上升;BDE-47单独暴露时,CAT、GST和GSH含量均被抑制,MDA和GPX活性仅在较高浓度下被显著诱导,SOD活性在低浓度被诱导,在最高浓度下恢复至空白水平。联合暴露时,CAT和SOD活性随PS投加浓度升高表现出先诱导后抑制的效应,且均显著高于BDE-47单独暴露组,MDA含量随PS投加浓度升高表现出诱导效应。GST和GPX活性与空白水平相近,低浓度PS暴露组中的GSH含量也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可见,PS能减缓BDE-47对黑褐新糠虾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氧化胁迫,在低浓度PS联合暴露组中尤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四溴联苯醚 黑褐新糠虾 氧化损伤 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
下载PDF
应用黑褐新糠虾测试织纹螺毒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爱峰 于仁成 +3 位作者 李钧 王云峰 颜天 周名江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2-115,120,共5页
尝试以黑褐新糠虾作为实验生物,研究了投喂不同毒性的织纹螺对糠虾存活的影响,并探讨了这一方法在织纹螺毒性测试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有毒织纹螺能够导致黑褐新糠虾中毒死亡,糠虾的半致死时间与织纹螺的毒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2=0... 尝试以黑褐新糠虾作为实验生物,研究了投喂不同毒性的织纹螺对糠虾存活的影响,并探讨了这一方法在织纹螺毒性测试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有毒织纹螺能够导致黑褐新糠虾中毒死亡,糠虾的半致死时间与织纹螺的毒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2=0.9943),在96 h内织纹螺对糠虾的半致死毒性为40.11 MU/g。利用黑褐新糠虾作为实验生物可以测试织纹螺样品毒性的高低,方法的检出限约为10.44 MU/g,与日本法定的河豚鱼食用安全标准(10 MU/g)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纹螺 黑褐新糠虾 河豚毒素(TTX) 毒性测试
下载PDF
As^3+、Cr^6+、Ni^2+对黑褐新糠虾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志 郭远明 +1 位作者 刘琴 石群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212-216,共5页
选取黑褐新糠虾为实验动物,采用半静态暴露法开展研究了As^(3+)、Cr^(6+)、Ni^(2+)毒性效应。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As^(3+)、Cr^(6+)、Ni^(2+)对黑褐新糠虾的96 h LC50分别为92.04μg/L、233.20μg/L、537.10μg/L;相关抗氧化酶系统研... 选取黑褐新糠虾为实验动物,采用半静态暴露法开展研究了As^(3+)、Cr^(6+)、Ni^(2+)毒性效应。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As^(3+)、Cr^(6+)、Ni^(2+)对黑褐新糠虾的96 h LC50分别为92.04μg/L、233.20μg/L、537.10μg/L;相关抗氧化酶系统研究结果显示,SOD和CAT两种酶对三种重金属的暴露均呈现先诱导后抑制趋势。暴露结果显示,各处理组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综合3种重金属离子对黑褐新糠虾毒性数据,3种重金属离子毒性依次为As^(3+)>Cr^(6+)>Ni2,且氧化压力损伤被认为是其主要致毒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3+ CR^6+ NI^2+ 黑褐新糠虾 毒性 抗氧化酶系统
下载PDF
剧毒卡尔藻对海洋生物毒性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14
作者 王聪聪 颜天 周名江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1-805,818,共6页
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是一种有毒甲藻,近年在我国沿海已经爆发过藻华,值得关注。本文研究了剧毒卡尔藻对不同粒径、不同营养级的几种海洋生物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卤虫(Artemia salina)、黑褐新糠虾(Neom... 剧毒卡尔藻(Karlodinium veneficum)是一种有毒甲藻,近年在我国沿海已经爆发过藻华,值得关注。本文研究了剧毒卡尔藻对不同粒径、不同营养级的几种海洋生物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卤虫(Artemia salina)、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存活及摄食的影响。研究发现:该藻对轮虫、卤虫存活影响较大,对黑褐新糠虾存活的影响较小,对中华哲水蚤存活几乎无影响。48 h,对轮虫的半数致死密度LC50≈3400 cells/m L;96 h对卤虫的半数致死密度为LC50≈4800 cells/m L;对黑褐新糠虾的半数致死密度为LC50≈89000 cells/m L;在89000 cells/m L的藻密度下,中华哲水蚤存活率约为80%。该藻不同组分对实验生物的影响是不同的,细胞破碎液对轮虫、黑褐新糠虾的影响最大;细胞外液对卤虫的影响最大。该藻对生物的摄食影响则发现,24 h内,轮虫、卤虫、中华哲水蚤均摄食该藻,且3种生物的摄食率随着藻密度增高而增加。可见,剧毒卡尔藻对不同生物的影响不同,其现场藻密度一般可达到104cells/m L,对轮虫、卤虫存活影响很大;该藻对生物有不同的致毒机制和致毒途径。结果表明:该藻藻华爆发,可能会对浮游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研究有害藻对不同粒径、不同营养级生物的影响,才可以更全面的反映出它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毒卡尔藻 褶皱臂尾轮虫 卤虫 黑褐新糠虾 中华哲水蚤 毒性
原文传递
三苯基氯化锡对黑褐新糠虾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17
15
作者 颜天 李钧 +3 位作者 李正炎 滕文法 于仁诚 周名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85-489,共5页
于 1 992年 7月在青岛胶州湾西岸采集黑褐新糠虾 ,经实验室常年培养驯化后作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三苯基氯化锡 (TPTC)的急性毒性效应及其对糠虾繁殖、生殖周期和种群的慢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 ,在急性毒性实验中 ,TPTC对糠虾的半致死浓度... 于 1 992年 7月在青岛胶州湾西岸采集黑褐新糠虾 ,经实验室常年培养驯化后作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三苯基氯化锡 (TPTC)的急性毒性效应及其对糠虾繁殖、生殖周期和种群的慢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 ,在急性毒性实验中 ,TPTC对糠虾的半致死浓度为 2 5× 1 0 - 9g/L( 2 4hLC50 )和 1 5× 1 0 - 9g/L( 4 8hLC50 ) ;慢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TPTC能影响糠虾种群的世代繁殖 ,2× 1 0 - 9g/L的TPTC能使糠虾首次生育的年龄延迟 3d ,产幼总数比对照组减少80 %以上 ,1× 1 0 - 9— 2× 1 0 - 9g/L的TPTC能导致糠虾生殖周期延长 3— 4d ,在生殖期内的死亡率上升 30 %— 55% ,暴露于 0 2 5× 1 0 - 9— 2 0 0× 1 0 - 9g/LTPTC中的糠虾其子代的在 6× 1 0 - 9g/LTPTC中存活能力下降。可以认为 ,1× 1 0 - 9g/L的TPTC可导致糠虾种群的衰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氯化锡 黑褐新糠虾 毒性效应 海洋污染
下载PDF
Hg、Cd对阿匍虾虎鱼及黑褐新糠虾的急性毒性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立俊 杨波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0-54,共5页
通过在水中添加重金属Hg、Cd的方法,获得了这两种金属对阿匍虾虎鱼和风褐新糠虾的96h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表明Hg对阿匍虾虎鱼和黑褐新糠虾的96h急性毒性要比Cd的大,且Hg、Cd对黑褐新糠虾的96h急性毒性... 通过在水中添加重金属Hg、Cd的方法,获得了这两种金属对阿匍虾虎鱼和风褐新糠虾的96h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表明Hg对阿匍虾虎鱼和黑褐新糠虾的96h急性毒性要比Cd的大,且Hg、Cd对黑褐新糠虾的96h急性毒性要比阿匍虾虎鱼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匍虾虎鱼 黑褐新糠虾 急性毒性 海洋
下载PDF
温度对黑褐新糠虾成活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海萍 王储庆 +3 位作者 吴建平 钟俊生 刘海林 张志 《水产养殖》 CAS 2015年第7期41-44,共4页
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 Brandt)全长(7.21±0.40)mm,分别置于4、8、10、17、22、27、34℃水槽中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其死亡率分别为:18.90%、14.4%、13.3%、5.53%、5.53%、5.53%和6.67%,其中温度组4、8和10℃与其他... 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 Brandt)全长(7.21±0.40)mm,分别置于4、8、10、17、22、27、34℃水槽中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其死亡率分别为:18.90%、14.4%、13.3%、5.53%、5.53%、5.53%和6.67%,其中温度组4、8和10℃与其他温度组差异显著(P〈0.05)。在温度4-35℃范围内,黑褐新糠虾72 h存活率均在80%以上,17-34℃为黑褐新糠虾栖息的适温范围。实验结果说明黑褐新糠虾为广温性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褐新糠虾 温度 成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