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新儒学与经典世界的重建 被引量:2
1
作者 吴震 金瑞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5-134,159,160,共12页
11世纪宋代新儒学是一场儒学复兴运动。这场运动源于各方面思想资源的促成,佛老之学及魏晋玄学等外源因素需消化以外,儒学内部如汉唐经学的思想资源对于新儒学回归经典的创新更有直接关联。中唐思想文化特别是"是经疑传"等经... 11世纪宋代新儒学是一场儒学复兴运动。这场运动源于各方面思想资源的促成,佛老之学及魏晋玄学等外源因素需消化以外,儒学内部如汉唐经学的思想资源对于新儒学回归经典的创新更有直接关联。中唐思想文化特别是"是经疑传"等经学新风气,推动了唐宋之际"疑经改经"的思潮发生,新儒学通过创造转化汉唐经学知识的固有范式,实现了"经学理学化"的诠释学转向。最终,朱子学建构了一套"四书学"及"家礼学"的新典范,标志着新儒学"经典世界"的全面重建,有力推动了儒学在哲学、经学及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新儒学 经典世界 经学理学化 四书学 家礼学
下载PDF
今文经学、书院士人群体与地方政治——以江西经训书院(1892—1898)为中心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才友 《地方文化研究》 2014年第2期59-72,共14页
传统教育体制在甲午战后逐渐改革,江西书院同样经历了这一变革过程。在豫章、友教等宋学型书院添课改革没有进展的情形下,经训书院以训经育人的方式,在皮锡瑞的影响下,却在科举取士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细察这种悖离的原因,今文经学在... 传统教育体制在甲午战后逐渐改革,江西书院同样经历了这一变革过程。在豫章、友教等宋学型书院添课改革没有进展的情形下,经训书院以训经育人的方式,在皮锡瑞的影响下,却在科举取士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细察这种悖离的原因,今文经学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恰恰也是以皮门弟子为首的书院士人群体在江西维新运动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乃至这些人在民初江西历史上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这一研究凸显了书院的社会史意义,这或许是近代书院研究的新维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训书院 宋学 今文经学 皮锡瑞 书院士人群体
下载PDF
南宋理学官学化原因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93-97,共5页
隋唐以来佛道畅行,严重冲击传统儒学。周敦颐、二程、朱熹等宋代儒者挺身而出,他们以维护儒家正统地位为己任,吸纳佛道的精华,推出新儒学体系——理学。理学倡导的“正心诚意”“存天理、灭人欲”均存在一定积极意义,基本适应了当... 隋唐以来佛道畅行,严重冲击传统儒学。周敦颐、二程、朱熹等宋代儒者挺身而出,他们以维护儒家正统地位为己任,吸纳佛道的精华,推出新儒学体系——理学。理学倡导的“正心诚意”“存天理、灭人欲”均存在一定积极意义,基本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也能为统治阶级所接受。理学家们著书授徒、为民请命,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大官僚真德秀、魏了翁等人的推动下,理学最终被最高统治者定为一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理学 官学化 真德秀 魏了翁
下载PDF
薛季宣学术思想对其散文创作的影响
4
作者 徐晗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4期21-25,共5页
薛季宣怀疑朱熹的道统之说,坚持"道""器"不相离的主张,强调"以经制言事功"和经史并重。薛季宣的学术思想对其散文理论和散文创作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主张文章要"文道合一"、经世致用和以风教... 薛季宣怀疑朱熹的道统之说,坚持"道""器"不相离的主张,强调"以经制言事功"和经史并重。薛季宣的学术思想对其散文理论和散文创作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主张文章要"文道合一"、经世致用和以风教为旨归。在独特的散文创作观统领下,薛季宣的散文呈现如下特点:引经据典,考古详核;立说精确,论证严密;破体为文,文风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理学 学术思想 薛季宣 宋代散文
下载PDF
从晋祠圣母殿彩塑看理学思想对宋代女性服饰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蕊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0年第12期87-89,共3页
不同于秦、汉唐时代积极自信、外在奔放的恣意人生态度,宋代理学更注重内敛和心性的平静,讲究理法对欲的控制。宋人收敛外在的伟力与气魄,在文化心理上趋于守静持敬,崇尚格物致知。文章以晋祠圣母殿彩塑为研究对象,从服装色彩、形制、... 不同于秦、汉唐时代积极自信、外在奔放的恣意人生态度,宋代理学更注重内敛和心性的平静,讲究理法对欲的控制。宋人收敛外在的伟力与气魄,在文化心理上趋于守静持敬,崇尚格物致知。文章以晋祠圣母殿彩塑为研究对象,从服装色彩、形制、装饰等角度进行分析,旨在建立起宋代理学思想与当时服饰审美之间的联系,从而分析"以理为美"的精神特质是如何对宋代女性服饰产生影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思想 圣母殿彩塑 宋代女性服饰特点
原文传递
从宋明人性论的演变看理学的总体走向及其张力 被引量:5
6
作者 丁为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80,共9页
双重人性是张载在对佛老与汉唐儒学双向纠偏基础上的一种创造,其具体指谓在于揭示人生中的现实与超越两面,而其问题却在于双重人性究竟如何具体地实现其统一。从洛学起,理学开始形成以大程为代表的道德实践路径与以小程为代表的格物穷... 双重人性是张载在对佛老与汉唐儒学双向纠偏基础上的一种创造,其具体指谓在于揭示人生中的现实与超越两面,而其问题却在于双重人性究竟如何具体地实现其统一。从洛学起,理学开始形成以大程为代表的道德实践路径与以小程为代表的格物穷理路径,由此而演化为朱陆之争。元明以降,心学沿道德实践的方向将二者的统一推向极致,但却存在着遗落客观世界的偏失;气学沿存在之理的方向虽然突出了知识理性与知识追求,却又面临着稀释道德理性的危险。如何确保二者的统一而又不失偏颇,既是宋明理学发展的张力,同时也是我们今天吸取西方文化以重建中国文化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论 宋明理学 双重人性 张载
下载PDF
《大学》今古本辨正 被引量:8
7
作者 丁为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91,共15页
《大学》今古本的问题是宋明理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分歧,所谓程朱陆王的分歧以及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对立,主要也就集中在对《大学》今古本的不同选择上,并且也是作为其各自不同的经典依据出现的。但由于这一分歧既非出自经典文献本身,也不... 《大学》今古本的问题是宋明理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分歧,所谓程朱陆王的分歧以及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对立,主要也就集中在对《大学》今古本的不同选择上,并且也是作为其各自不同的经典依据出现的。但由于这一分歧既非出自经典文献本身,也不像今古文经学那样存在着具体的历史缘由,而主要是由不同为学进路下的不同选择与不同诠释造成的,因而在现代学术背景下,通过对《大学》今古本的比较与古本自身义理规模的重新解读,完全可以澄清古本自身的义理结构,还古本《大学》以儒家经典的本来面目,从而发挥其在认知先秦儒学精神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今本 《大学》古本 宋明理学 义理
下载PDF
朱子《学校贡举私议》述评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存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27,共9页
宋代新儒学是"明体达用之学",由范仲淹、胡瑗开其端,而二程、朱熹等承其续。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突出了理学家对"义利之辨"的重视,但这并非朱子的完整教育思想。朱子晚年所作《学校贡举私议》,除重视"德... 宋代新儒学是"明体达用之学",由范仲淹、胡瑗开其端,而二程、朱熹等承其续。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突出了理学家对"义利之辨"的重视,但这并非朱子的完整教育思想。朱子晚年所作《学校贡举私议》,除重视"德行"科外,又分设"诸经、子、史、时务"等科,并批评了当时科举取士的种种弊端,这是其教育思想的完整表达。元代以后的科举制,可以说正是朱子所批评的对象。而在中国近代的学制改革中,胡瑗的教学之法和朱子的《学校贡举私议》曾起了促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新儒学 明体达用之学 学校贡举私议 学制改革
原文传递
何为理学——宋明理学内在的哲学取向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国荣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5-91,共7页
"新儒学"(Neo-Confucianism)、道学、理学构成了理学的不同之名。以"新儒学"指称理学,体现了理学与传统儒学之间的历史传承关系,用"道学"概括理学,表明了理学以"性与天道"为对象,理学之名折射... "新儒学"(Neo-Confucianism)、道学、理学构成了理学的不同之名。以"新儒学"指称理学,体现了理学与传统儒学之间的历史传承关系,用"道学"概括理学,表明了理学以"性与天道"为对象,理学之名折射了理学从普遍之理和殊理的统一中来把握世界和人自身的趋向。以理与气、理与心性、道心与人心、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心与物、知与行等为概念系统,理学既在天道观的层面辨析"何物存在""如何存在"等形而上问题,又通过追问"何为人""如何成就理想之人"而展现了人道之域的关切。在更一般的层面上,理学突出"理之当然",以此拒斥佛老,上承儒家的价值立场。理之当然与实然、必然、自然相联系,既展现了当然的不同维度,也蕴含了天道与人道的交融以及本体论、价值论、伦理学之间的理论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儒学 理学 道学
下载PDF
冯梦龙“情教”思想建构语境探微——兼谈其在先秦至晚明“情”、“理”关系认知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悦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38,共5页
冯梦龙"情教"思想,有其产生的特殊语境。在探寻救世良方的普遍人文关怀中,冯梦龙既不同意"异端之学"的"欲人鳏旷以求清净",也不赞同宋明理学思潮的"从道理上做者"、"理为情之范"伦... 冯梦龙"情教"思想,有其产生的特殊语境。在探寻救世良方的普遍人文关怀中,冯梦龙既不同意"异端之学"的"欲人鳏旷以求清净",也不赞同宋明理学思潮的"从道理上做者"、"理为情之范"伦理实践观,同时也否定了"主情"文化思潮对"情"之非完满状态认识的不足。在冯梦龙看来,"生在而情在","情为理之维",只有以"情"为本,慎待人"情","情"、"理"兼容,才能最终实现救世的人文关怀。从先秦至晚明"情"、"理"关系认知发展过程来看,冯梦龙"情教"思想建构既体现了对久已断绝的重"情"文化精神的接续,对"理为情之范"伦理实践观的纠偏,对"情"之偏至发展的积极校正,也标志着秦汉以来长期分裂、二元对立的"情"、"理"关系认知,在新的时代情势下出现了融合的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情教观 宋明理学 “主情”思潮
下载PDF
宋明理学形上本体意识的形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丁为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79,共10页
在儒学发展史中,宋明理学一直以其形上本体意识而著称。这种形上本体意识的形成有一过程。从先秦到汉唐,儒学并没有形上本体意识的现成资源;由于价值观的对立,儒学也不可能直接从佛老二教中汲取现成资源。这样一来,"出入佛老,返于... 在儒学发展史中,宋明理学一直以其形上本体意识而著称。这种形上本体意识的形成有一过程。从先秦到汉唐,儒学并没有形上本体意识的现成资源;由于价值观的对立,儒学也不可能直接从佛老二教中汲取现成资源。这样一来,"出入佛老,返于六经"也就成为理学形上本体意识的真正产地。在这一过程中,佛教的超越追求精神、道家的反向溯源智慧以及儒家"为万世开太平"的人伦世教关怀,就构成了儒家形上本体意识的具体资源;而从邵雍"元会运势"的数推历史观、周敦颐"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化论一直到张载的"太虚即气",则标志着儒家形上本体意识的初步形成。待到二程体贴出"天理"并以"性即理"规定理学的道德本体,也就表明佛教的形上超越意识、道家的宇宙根源意识与儒家的人伦世教关怀已经有机地熔为一炉了,从而既构成理学斥佛排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成为其以后近千年间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宋明理学 形上本体 意识
下载PDF
二程理学视域下晋祠宋塑的色彩与美学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扬 《流行色》 2023年第6期106-108,共3页
二程理学作为北宋主流思想的精华,以“理”为基石,更关注内心的精神修养,崇尚守静持敬,提倡格物致知,遵循伦理纲常,讲究理法对己欲的克制。在二程理学思潮影响下的北宋美学形态,不同于唐代华丽迤逦的审美趣味,而是将美与伦常结合,呈现... 二程理学作为北宋主流思想的精华,以“理”为基石,更关注内心的精神修养,崇尚守静持敬,提倡格物致知,遵循伦理纲常,讲究理法对己欲的克制。在二程理学思潮影响下的北宋美学形态,不同于唐代华丽迤逦的审美趣味,而是将美与伦常结合,呈现一种儒雅规范的艺术风格。本文以晋祠圣母殿北宋彩塑群像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二程理学的思辨精神与晋祠宋塑的美学理念之间的关联性,归纳其审美特征为从涵泳存养的色彩美,穷理尽性的造型美,识仁定性的服饰美,内圣外王的秩序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理学 晋祠宋塑 审美特征 色彩
下载PDF
基于南宋理学下居住性质文士茶空间设计研究
13
作者 龚睿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4年第3期82-86,共5页
南宋理学中核心思想“心性”“体用”“格物”与文士茶空间在不同维度产生交集。文章从文士生活空间之一——居住性质空间层面入手,针对其不同与茶相关的行为需求,以品茶区为基本空间单元,形成统一分隔式和线性相连式两种空间组合方式,... 南宋理学中核心思想“心性”“体用”“格物”与文士茶空间在不同维度产生交集。文章从文士生活空间之一——居住性质空间层面入手,针对其不同与茶相关的行为需求,以品茶区为基本空间单元,形成统一分隔式和线性相连式两种空间组合方式,且每种组合方式下的空间设计策略亦有不同,但空间内形成的文化氛围均为含蓄静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士茶空间 居住性质 南宋理学 空间设计
原文传递
赵禥提请张栻从祀孔庙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然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61-66,共6页
赵禥于景定二年提请张栻从祀孔庙,宋理宗允准。张栻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对理学的发展有突出贡献。赵禥提出这一请求,除受到自身教育背景和当时社会氛围的双重影响外,更有迎合理宗并拉拢理学人士从而达到巩固自己太子之位的政治目的... 赵禥于景定二年提请张栻从祀孔庙,宋理宗允准。张栻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对理学的发展有突出贡献。赵禥提出这一请求,除受到自身教育背景和当时社会氛围的双重影响外,更有迎合理宗并拉拢理学人士从而达到巩固自己太子之位的政治目的。宋理宗基于对理学的推崇和在蒙古军南下背景下安抚人心的需求,同意了赵禥的请求,使张栻得以从祀孔庙。这一事件反映出的理学人士—当权者—皇位继承人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南宋晚期理学地位提高和张栻得以从祀孔庙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禥 张栻 理学 宋理宗
下载PDF
南宋闽籍宰辅黄祖舜早年学问师承辨析
15
作者 王盛宇 《福建史志》 2023年第5期24-28,71,共6页
南宋闽籍宰辅黄祖舜之所以具有理学士大夫的身份,其重要原因在于他早年与不同理学家的师承关系。黄祖舜早年的学问师承至少包括四部分,一是与叶顒、陈俊卿同出叶廷珪学派,二是与林之奇共同求学,三是师从理学大师胡安国,四是承诲同乡大... 南宋闽籍宰辅黄祖舜之所以具有理学士大夫的身份,其重要原因在于他早年与不同理学家的师承关系。黄祖舜早年的学问师承至少包括四部分,一是与叶顒、陈俊卿同出叶廷珪学派,二是与林之奇共同求学,三是师从理学大师胡安国,四是承诲同乡大贤郑侠。这种复杂的从学经历对其仕途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祖舜 理学 师承 南宋
下载PDF
《周易程氏传》刑法思想研究
16
作者 李思远 《理论界》 2023年第11期43-49,共7页
刑法问题是儒家一直以来所关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周易程氏传》中所涉及的相关探讨的分析,可以发现程颐在承认刑法自身存在的意义与社会价值的同时,坚持了儒家一贯所秉承的“教主刑辅”的主张,并由之而引申出对刑法的实践所应当遵循的... 刑法问题是儒家一直以来所关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周易程氏传》中所涉及的相关探讨的分析,可以发现程颐在承认刑法自身存在的意义与社会价值的同时,坚持了儒家一贯所秉承的“教主刑辅”的主张,并由之而引申出对刑法的实践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及彼时享有最高刑法裁决权的皇帝所应当具有的资质及责任的探讨。通过上述探讨,可以对宋代理学关于刑法的态度有所了解,并进而为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视角与可能,从而得以建立对宋代理学更加清晰与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周易程氏传 宋代理学
原文传递
论宋代理学教育思想的展开--以《近思录》为中心
17
作者 朱鲜峰 《教育文化论坛》 2023年第4期27-34,共8页
《近思录》以《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为结构基础,内容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对《大学》所蕴含的教育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与扩展,体现出宋代理学教育的理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及“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二... 《近思录》以《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为结构基础,内容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对《大学》所蕴含的教育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与扩展,体现出宋代理学教育的理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及“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二分的人性论构成宋代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基石。“仁”“义”“诚”等道德概念贯穿《近思录》全书,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教育语汇;与此同时,《近思录》对齐家之道、出处进退辞受之义、治国平天下之道等问题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探讨,体现出“大教育”的视野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并深刻改变了此后的中国教育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理学 《大学》 《近思录》 教育思想
下载PDF
再次遇到王船山——兼评程志华教授《宋明儒学之重构》
18
作者 宋志明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7,共7页
程志华教授新著《宋明儒学之重构——王船山哲学文本的诠释》在四个方面颇有新意。就本体论讲,作者以“太极”作为王船山哲学本体,以“太虚”“天”“太和”“道”作为“太极”不同角度之言说;就历史哲学讲,作者以“进化”为基底,以“... 程志华教授新著《宋明儒学之重构——王船山哲学文本的诠释》在四个方面颇有新意。就本体论讲,作者以“太极”作为王船山哲学本体,以“太虚”“天”“太和”“道”作为“太极”不同角度之言说;就历史哲学讲,作者以“进化”为基底,以“循环”为开展,提出王船山持“基于‘演化’的循环历史观”;就儒学史定位讲,作者基于“三期说”给出王船山哲学乃对原始儒学之“正”、宋明儒学之“反”而明末清初儒学之“合”的定位;就研究方法讲,作者探讨了“内在诠释”及哲学诠释的“道”和“术”,体现出强烈的方法自觉。这些方面对于王船山哲学的进一步开展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宋明儒学 诠释
下载PDF
宋代的“新儒学”与“理学”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存山 《中原文化研究》 2019年第2期5-10,共6页
依据钱穆先生之说,对宋代的"新儒学"之称可有广狭之别,即广义的"新儒家"包括范仲淹、欧阳修和"宋初三先生"等,而狭义的"新儒家"则专指宋明理学家。朱熹所说"本朝道学之盛""亦... 依据钱穆先生之说,对宋代的"新儒学"之称可有广狭之别,即广义的"新儒家"包括范仲淹、欧阳修和"宋初三先生"等,而狭义的"新儒家"则专指宋明理学家。朱熹所说"本朝道学之盛""亦有其渐",即以范仲淹和"宋初三先生"等为理学的先驱。范仲淹是宋代"新儒学"的开端,而"宋初三先生"是范仲淹门下的"贤士"。范仲淹的教育思想与胡瑗的"明体达用之学"对于宋代"新儒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庆历之际,学统四起",三苏的蜀学、王安石的新学、周敦颐的濓学、张载的关学和二程的洛学等,都与范仲淹及其庆历新政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儒学 理学 范仲淹 宋初三先生 濂洛关闽之学
下载PDF
基于宋代理学视角袆衣艺术特色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雪萍 王式竹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136,共10页
宋代理学思想具有思辨性、包容性、统一性等特征,经过对传世画作与文献资料查阅研究,可以看出宋代理学思想对宋代服装有所影响。文章采用图像学和文献研究法相结合方式,通过对《宋仁宗后坐像轴》传世画作和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以及对历... 宋代理学思想具有思辨性、包容性、统一性等特征,经过对传世画作与文献资料查阅研究,可以看出宋代理学思想对宋代服装有所影响。文章采用图像学和文献研究法相结合方式,通过对《宋仁宗后坐像轴》传世画作和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以及对历代纹样记载的查阅,结合宋朝时代背景,研究宋代理学视角下的袆衣艺术特色。通过研究发现,宋朝袆衣形制具有传承性,体现宋代理学中“诚”的本源观点,注重“仁”的境界,蕴涵“天理”的等级秩序观念。研究阐释了中国古代服饰衣以载道的思想,进而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和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理学 宋仁宗后坐像轴 袆衣 装饰纹样 艺术特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