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秋季艾比湖流域水质综合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晓航 张飞 +1 位作者 王娟 王东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8-593,共6页
河流综合水质评价是水环境治理中的基础性工作。于2014年10月在艾比湖流域的55个采样点采集地表水样,将pH、COD、溶解氧(DO)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水质评价,并探讨了艾比湖流域的... 河流综合水质评价是水环境治理中的基础性工作。于2014年10月在艾比湖流域的55个采样点采集地表水样,将pH、COD、溶解氧(DO)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水质评价,并探讨了艾比湖流域的总体污染状况。结果表明:(1)艾比湖流域4种水体污染程度为河流>裸露湖床>水库>农田灌溉水;(2)艾比湖流域中部区域的水质污染最严重,西部和东部区域的水质仍处于清洁状态。本研究为干旱区流域地表水资源的治理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比湖流域 水质评价 单因子污染指数 内梅罗污染指数 综合污染指数
下载PDF
惠州市2019年市售茶叶中金属污染现况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8
2
作者 殷国英 袁建娟 苗思慧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15期1892-1896,共5页
目的监测惠州市售茶叶中Cr、Cu、As、Cd、Pb、Al、Mn和Zn等8种金属元素的污染现况,评估其对人群的健康风险。方法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茶叶中金属含量,应用单项污染指数(Pi)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c)进行污染评价,应... 目的监测惠州市售茶叶中Cr、Cu、As、Cd、Pb、Al、Mn和Zn等8种金属元素的污染现况,评估其对人群的健康风险。方法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茶叶中金属含量,应用单项污染指数(Pi)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c)进行污染评价,应用目标危害系数(THQ)和危害指数(HI)对其可能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2019年惠州市售茶叶中除了Cr的检出率为89.76%外,其他7种金属元素均为100.00%,其中有3份红茶样品Cu超出国家农业部标准;Pi和Pc均<0.7;各金属元素的THQ均<1,健康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Mn>Al>Cu>As>Pb>Zn>Cd>Cr,4种茶叶的HI均<1,大小顺序为乌龙茶>黑茶>绿茶>红茶;市售茶叶中惠州本地产茶叶的金属污染情况与市售茶叶大体一致。结论惠州市售茶叶存在一定程度的金属污染情况,不存在明显的人体健康风险,茶叶中金属元素健康风险以Mn和Al为主,总贡献率为85.19%,是主要的风险元素,应作为茶叶风险优先控制对象,茶叶的金属污染状况仍需持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项污染指数法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目标危害系数 危害指数 金属污染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评价喀斯特煤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品祯 贾亚琪 +3 位作者 程志飞 杨珍 杜启露 吴迪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1-378,共8页
采用TCLP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嵌入I_(geo)综合污染指数法等方法对贵州织金县某煤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进行评价。土壤中Cd、Cr、Cu、Ni、Hg和Zn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79~2.08 mg·kg^(-1)、144.20~464.40 mg·kg^(-1)、91.6... 采用TCLP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嵌入I_(geo)综合污染指数法等方法对贵州织金县某煤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进行评价。土壤中Cd、Cr、Cu、Ni、Hg和Zn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79~2.08 mg·kg^(-1)、144.20~464.40 mg·kg^(-1)、91.63~187.50 mg·kg^(-1)、48.13~104.47 mg·kg^(-1)、0.14~2.33 mg·kg^(-1)、144.35~265.89 mg·kg^(-1),所有土壤样点的Cd、Cr、Cu和Ni含量均已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部分土壤样点的Hg和Zn含量超过二级标准。TCLP法评价结果所有土壤样点均未受到重金属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为农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处于安全水平;嵌入Igeo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90%的土壤达到中度污染以上,其中65%的土壤处于中度污染,25%的土壤受到中度至重度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表明,所有土壤样点重金属均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针对不同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情况,在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时,应根据评价目标的差异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土壤重金属 TCLP法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嵌入Igeo综合污染指数法 生态风险
下载PDF
典型工业搬迁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欣 陶燕东 《环保科技》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以北方某工业搬迁地块为研究对象,开展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采集地块内300件土壤样品和15组地下水样品进行检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数据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地块内地下水中污染物均未超标,土壤... 以北方某工业搬迁地块为研究对象,开展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采集地块内300件土壤样品和15组地下水样品进行检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数据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地块内地下水中污染物均未超标,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氯仿超标,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重金属Pmax均小于1,未造成土壤污染,有机污染物中氯仿Pmax为11.93,造成土壤重度污染。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地块内所有采样点位P综合max最大值氯仿为8.44,土壤的氯仿属于重度污染,地块内重度污染点位占比3.33%,中度污染点位占比3.33%,轻度污染点位占比1.67%,尙清洁的点位占比3.33%,清洁的点位占比88.33%。采用ArcGIS差值模拟分析,氯仿主要污染区域为生产三车间及其周边区域,污染深度0~5.5m范围。对地块开展进一步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地块内超标点位的污染物氯仿致癌风险范围为1.79E-06~2.40E-05,均大于1.00E-06,致癌风险不可接受,主要暴露途径是通过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本研究对工业搬迁地块的土壤风险管控,特别是化工类的有机污染地块的管控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地块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土壤调查和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三亚东部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从伟 李亮 +2 位作者 龙根元 张匡华 李江涛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63,共9页
本文对三亚东部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三亚东部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总体较低,符合《... 本文对三亚东部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三亚东部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总体较低,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大多数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元素的"粒度控制律"制约,其物质来源主要为陆源细粒沉积。地积累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均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未达到污染程度,属清洁状态,环境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地积累指数 尼梅罗综合指数 三亚东部
下载PDF
东营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晨 王兵 +1 位作者 王寒冰 窦文骏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3年第3期94-102,共9页
【目的】查明山东东营市三角洲地区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状况,及时了解并保护土壤质量安全。【方法】利用内美罗综合指数法、潜在危害指数法等对研究区As、Hg、Cr、Pb、Ni、Cu、Zn、Cd共8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和污染级... 【目的】查明山东东营市三角洲地区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状况,及时了解并保护土壤质量安全。【方法】利用内美罗综合指数法、潜在危害指数法等对研究区As、Hg、Cr、Pb、Ni、Cu、Zn、Cd共8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和污染级别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区表层土壤8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的排序为Zn>Cr>Ni>Cu>Pb>As>Cd>Hg,其平均含量分别为67.68、63.73、30.05、21.11、20.50、10.53、0.14和0.02 mg/kg。其中,As、Ni、Zn、Cd 4种元素实测均值高于山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Cr、Pb、Cu 3种元素实测平均值低于山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Hg元素实测均值接近于山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结论】研究区内不同土地类型的综合污染风险较低,采集的土壤样均为安全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内美罗综合指数法 潜在危害指数法 黄河三角洲地区
下载PDF
扬州江都区邵伯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及生态风险评价
7
作者 胡秀艳 谢红青 +2 位作者 景山 徐磊 涂永明 《地质学刊》 CAS 2023年第4期412-419,共8页
选取扬州邵伯地区作为研究区,根据评价标准(GB 15618—2018)对其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区农田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均低于农用地污染风险筛选值,除Ni外其余7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超过江苏土壤平均背景值... 选取扬州邵伯地区作为研究区,根据评价标准(GB 15618—2018)对其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区农田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均低于农用地污染风险筛选值,除Ni外其余7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超过江苏土壤平均背景值,其中Hg含量均值为江苏土壤平均背景值的2.16倍;通过对比内梅罗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认为综合指数法能更客观准确地反映研究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结果显示研究区农田土壤轻度污染以上样本占总样本的2.35%;研究区农田土壤属中度生态风险,综合潜在风险指数平均值为200.56,主要贡献因子是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污染 环境质量 内梅罗指数法 综合指数法 生态风险 扬州邵伯
下载PDF
攀枝花钒钛高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8
作者 李具康 廖德兵 +2 位作者 何庆 龚宏健 姚毅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年第7期145-147,共3页
为了解攀枝花市钒钛高新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本研究采集测定了11家企业周边表层土壤Hg、As、Pb、Cd、Cr、V、Zn、Ni、Cu。结果表明,11家企业周边表层土壤整体呈轻度重金属污染,Cd、Pb、Cr、As在不同区域中出现明显的积累,化工、冶... 为了解攀枝花市钒钛高新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本研究采集测定了11家企业周边表层土壤Hg、As、Pb、Cd、Cr、V、Zn、Ni、Cu。结果表明,11家企业周边表层土壤整体呈轻度重金属污染,Cd、Pb、Cr、As在不同区域中出现明显的积累,化工、冶炼行业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内梅罗综合指数 污染负荷指数
下载PDF
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综合肥力与大豆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6
9
作者 魏永霞 石国新 +2 位作者 冯超 吴昱 刘慧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85-294,共10页
为探明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对土壤持水性能、土壤养分以及大豆生长的影响,以东北黑土区3°坡耕地田间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4年的观测。按照生物炭施加量,2015年共设置C0(0 t/hm^2)、C25(25 t/hm^2)、C50(50 t/hm^2)、C75(75 t/h... 为探明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对土壤持水性能、土壤养分以及大豆生长的影响,以东北黑土区3°坡耕地田间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4年的观测。按照生物炭施加量,2015年共设置C0(0 t/hm^2)、C25(25 t/hm^2)、C50(50 t/hm^2)、C75(75 t/hm^2)、C100(100 t/hm^2)5个处理,2016—2018年分别连续施加等量的生物炭。结果表明:连续4年,0~6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随施炭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对60~10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影响不显著;连续4年,饱和含水率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2015年田间持水率、凋萎系数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2016—2018年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连续4年,施加生物炭提高了大豆各生育阶段的株高和叶面积,同期相对较优处理分别为C75、C50、C50、C25;连续4年,大豆冠层覆盖度与施炭量呈抛物线变化(R^2均在0.89以上,P<0.01),连续施加2年的C50处理各生育期提高量最大,与C0相比提高了81.4%、36.7%、31.5%和39.6%;连续4年,土壤pH值和有机质、速效钾含量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相对较优处理为C50、C50、C25、C25。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模型计算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与产量呈正相关(R^2=0.8615,P=0.0012,RMSE为0.75),土壤综合肥力水平最高的生物炭施用模式为连续2年施加50 t/hm^2的生物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物炭 土壤储水量 大豆冠层覆盖度 改进的内梅罗指数 土壤综合肥力指数
下载PDF
锦州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李秋燕 魏明辉 +2 位作者 戴慧敏 贺鹏飞 刘凯 《地质与资源》 CAS 2021年第4期465-472,共8页
以锦州市为研究区,分析8种土壤重金属As、Cd、Hg、Cr、Cu、Pb、Zn、Ni的污染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确定锦州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 以锦州市为研究区,分析8种土壤重金属As、Cd、Hg、Cr、Cu、Pb、Zn、Ni的污染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确定锦州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锦州市土壤重金属Cd和Cr含量高于全国土壤及辽宁省土壤背景值,Cu、Hg、Ni和Pb含量高于辽宁省土壤背景值.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Cd为中度污染,Hg、Pb、Cr、Ni和Cu为轻度污染.经地累积指数法评价,Cd为轻中度污染,其他重金属为无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2.25,为中度污染等级.研究区综合潜在风险指数平均值为157.34,处于中等生态风险,造成局部地区土壤潜在生态风险较高的重金属为Cd和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单因子污染指数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地累积指数 锦州 辽宁省
下载PDF
北京九龙山不同林分土壤肥力诊断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连金 赖光辉 +2 位作者 孙长忠 辛学兵 孔庆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以北京九龙山辖区13种林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土壤p 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等肥力指标,按照不同林分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诊断,并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p H值呈弱酸... 以北京九龙山辖区13种林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土壤p 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等肥力指标,按照不同林分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诊断,并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p H值呈弱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其中有约一半的林分处于Ⅰ级,但土壤全氮与有效磷含量较低,几乎所有林分都处于Ⅲ级和Ⅳ级,土壤速效钾与碱解氮含量中等偏下,几乎所有林分都处于Ⅱ级和Ⅲ级;土壤综合肥力系数(Pj)变幅为0.87~1.85,平均为1.20±0.30,其中肥力属于一般(0.9<Pj<1.8)林分占总林分的76.29%,白蜡丁香混交林土壤肥力系数较高,而樟子松纯林和白蜡与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的肥力系数较低,表明九龙山林分土壤肥力总体处于一般水平,且土壤有效磷和全氮含量是影响综合肥力系数的主要指标,因此,在加强林地土壤的改良方面,提高土壤有效磷和全氮含量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山 林分类型 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下载PDF
37种植物类药材中重金属和有害元素残留分析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27
12
作者 费毅琴 肖凌 +2 位作者 汪波 朱海兰 聂晶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0-1008,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植物药中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残留特性,结合内梅罗(N.L.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中药中外源性有害残留物安全风险评估指导原则分析其污染及风险情况,为制定安全性限度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植物药中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残留特性,结合内梅罗(N.L.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中药中外源性有害残留物安全风险评估指导原则分析其污染及风险情况,为制定安全性限度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对37种2427批次常用花、叶、全草、果实、种子类中药材的重金属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各元素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回收率在62.7%~121.1%,RSD在0.2%~13.0%,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样品的总合格率为71.4%;重金属和有害元素超标率为镉(20.9%)>铅(5.8%)>铜(3.9%)>汞(3.5%)>砷(2.9%)。不同部位合格率:种子类(97.3%)>果实类(92.0%)>花类(68.5%)>全草类(53.2%)>叶类(51.3%)。结论:叶类、全草类最易蓄积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其次是花类;果实、种子类重金属和有害元素残留情况较好;花、叶、全草最易蓄积镉元素。山银花、白花蛇舌草、穿心莲、艾叶、青蒿、鱼腥草、茵陈、广金钱草8个品种的重金属和有害元素污染较严重;白花蛇舌草和山银花中镉,茵陈中的砷以及白花蛇舌草、穿心莲、艾叶、青蒿、鱼腥草、茵陈、广金钱草中的铅有残留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重金属 有害元素 残留 污染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不同水质评价方法在滦河下游段的比较应用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竹 朱士江 +1 位作者 刘扬 王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8-72,77,共6页
科学有效的水质评价方法是分析河流污染原因、制定污染治理措施的前提。以海河流域滦河下游段及冀东沿海诸河为例,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数学法和主成分分析5种方法分别评价该流域内17个监测断面逐月水... 科学有效的水质评价方法是分析河流污染原因、制定污染治理措施的前提。以海河流域滦河下游段及冀东沿海诸河为例,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数学法和主成分分析5种方法分别评价该流域内17个监测断面逐月水质状况。结果表明:①所有监测断面均为劣Ⅴ类水质,饮马河、汤河等断面污染严重,NH3-N为主要污染物;②不同的水质分析方法各有优势,单因子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计算简便,能满足识别水质类别、主要污染物及超标倍数的要求,更适于本研究区的水质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评价 单因子评价法 内梅罗指数法 综合污染指数法 模糊数学法 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艾比湖流域2008年丰水期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弥艳 常顺利 +2 位作者 师庆东 高翔 黄聪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1-894,共4页
在断面类别比例法的基础上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别评价新疆艾比湖流域2008年丰水期地表水和底泥的污染程度.评价结果显示:总氮、总磷、氨氮基本超标;其中博尔塔拉河污染物超标最严重,总磷超标14.1倍,总氮超标10.1倍.艾比湖流域水... 在断面类别比例法的基础上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别评价新疆艾比湖流域2008年丰水期地表水和底泥的污染程度.评价结果显示:总氮、总磷、氨氮基本超标;其中博尔塔拉河污染物超标最严重,总磷超标14.1倍,总氮超标10.1倍.艾比湖流域水质及底泥实际监测类别中Ⅰ-Ⅲ类比例为30%,劣Ⅴ类比例为30%.因此,艾比湖流域丰水期水质中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比湖流域 内梅罗指数 地表水 底泥
下载PDF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中指标权重和算法的优选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院 寇文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67,共4页
以位于永定河东岸某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监测井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中的超标法和聚类权法确定了水质评价指标的权重矩阵,结合相乘相加法、相乘取大法、取小相加法和取小取大法进行了权重与隶属度的模糊运算,与内梅罗... 以位于永定河东岸某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监测井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中的超标法和聚类权法确定了水质评价指标的权重矩阵,结合相乘相加法、相乘取大法、取小相加法和取小取大法进行了权重与隶属度的模糊运算,与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单因子评价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超标法和聚类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值均具有合理性;模糊运算中相乘相加法和相乘取大法重复考虑了污染物的浓度,结果不甚合理;取小相加法和取小取大法去除了隶属度和权重指标中的重复因素,分别削弱和突出了极值的作用,结果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梅罗指数评价法 单因子评价法 超标法 聚类权法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 指标权重 地下水质量评价
下载PDF
露天开采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三雄 谢莉 +2 位作者 陈家栋 张金池 廖建文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63,共5页
对广东大宝山矿区土壤Cd、Pb、Zn、Cu含量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宝山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但都要明显高于广东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27个土壤... 对广东大宝山矿区土壤Cd、Pb、Zn、Cu含量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宝山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但都要明显高于广东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27个土壤样品中,Cd和Cu的单因子污染指数都大于1,超标率达100%,有21个土壤样品的Pb和Zn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1,超标率为77.8%。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27个土壤样品的综合污染指数在5.74~157.23之间,所有样品的综合污染指数都要大于3,表明矿区土壤已受到重金属严重污染,其中以Cd、Cu的污染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单因子污染指数 内梅罗综合指数 大宝山矿区
下载PDF
基于污染指数法对重庆市市售食品中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 被引量:15
17
作者 吴艾琳 罗书全 +2 位作者 赵怡楠 赵舰 练雪梅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市售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情况,对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和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为食品安全评估和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将重庆市划分为四个片区,兼顾市民消费量较大的八类食品,在... 目的了解重庆市市售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情况,对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和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为食品安全评估和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将重庆市划分为四个片区,兼顾市民消费量较大的八类食品,在每个片区各抽取450份样品,全市共采集样品1 800份,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食品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的八类食品中,各类污染物的平均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样品中镉、砷和汞含量中位数(P50)最高的均为食用菌及其制品,分别为0.230、0.150和0.012 mg/kg,其次是谷物及其制品中的镉(0.023 mg/kg)和砷(0.055 mg/kg)含量,以及水产动物及其制品中的汞含量(0.004 mg/kg)。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对八类食品的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各类食品可评价为安全、轻度污染,但食用菌及其制品中部分样品重金属含量较高,综合污染指数偏高。结论重庆市八类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情况,但总体污染程度较低。食用菌及其制品有部分样品重金属检出值较高,综合污染指数较高,需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重金属污染 单因子污染指数 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朱仙庄和芦岭煤矿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15
18
作者 孟雷 袁新田 +3 位作者 张春丽 杜尊龙 许龙 袁高昂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5期39-45,共7页
通过对朱仙庄矿和芦岭矿周围土壤中Cr、Mn、Cu、Zn、As、Pb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內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対两矿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前两种方法评价结果表明,Cu、Zn、Pb达到轻度污染,且... 通过对朱仙庄矿和芦岭矿周围土壤中Cr、Mn、Cu、Zn、As、Pb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內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対两矿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前两种方法评价结果表明,Cu、Zn、Pb达到轻度污染,且具有方向性:(1)朱仙庄矿Zn:WN>EN>ES>WS,Pb:ES>EN>WN>WS,综合污染程度:WN>EN>ES>WS,ES、WS为轻度污染WN、EN为中度污染程度(2)芦岭矿:Zn:ES>EN>WN,Cu、Pb:ES>WN>EN,综合污染程度ES>WN>EN且均为轻度污染。总体上Zn污染最严重Pb其次Cu最小,朱仙庄矿较芦岭矿污染严重。地累积指数结果显示只有Zn在WN朱、EN朱上达到中轻度污染,其他元素均未达到累积污染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仙庄矿 芦岭矿 单因子污染指数 內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重金属
下载PDF
6种药食同源中药材重金属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松 刘晓媛 吴迪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33-38,共6页
通过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等3种主要方法,对5种重金属元素铜(Cu)、汞(Hg)、砷(As)、铅(Pb)和镉(Cd)的存在含量进行测评,系统评估6种药食同源包括黄芪、白芍、甘草、山楂、枸杞和金银花在内的中药... 通过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等3种主要方法,对5种重金属元素铜(Cu)、汞(Hg)、砷(As)、铅(Pb)和镉(Cd)的存在含量进行测评,系统评估6种药食同源包括黄芪、白芍、甘草、山楂、枸杞和金银花在内的中药材的重金属含量。为了系统地考察重金属对中药材的实际污染情况,含量限制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的具体数据作为参照。结果表明:所有被测批次的中药材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重金属于中药材中的限制标准,此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所规定的。金银花(0.57)>甘草(0.41)>白芍(0.39)>黄芪(0.31)>枸杞(0.27)>山楂(0.23),这样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说明以上中药材污染等级范围为安全等级;对具有致癌风险的砷作健康风险评价,表明金银花、白芍、山楂大于规定的标准阙值,说明其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其它则没有致癌风险。归类分析,Pb、Cd、Cu在花草类中药材(金银花)中含量较高,其次是根及根茎类中药材(甘草、白芍、黄芪),果实及种子类(山楂、枸杞)含量相较于前两者含量最低;对照各用药部位的结果,砷和汞含量差异具有不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重金属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贵州草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估 被引量:14
20
作者 赵斌 朱四喜 +3 位作者 李相兴 杨东方 杨秀琴 曾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19-2229,共11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加剧,而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及污染评价对其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草海沼泽地、耕地和林地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和原子荧光测定仪(AFS)测定土壤中Zn、Cr、Pb...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加剧,而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及污染评价对其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草海沼泽地、耕地和林地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和原子荧光测定仪(AFS)测定土壤中Zn、Cr、Pb、Ni、Cu、As等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对其进行源解析及污染现状评估.结果表明,草海整体研究区表层土壤元素含量为Zn(144.75 mg·kg^(-1))>Cr(93.03 mg·kg^(-1))>Pb(45.33 mg·kg^(-1))>Ni(45.08 mg·kg^(-1))>Cu(29.48 mg·kg^(-1))>As(25.19 mg·kg^(-1)),其中Zn、Pb、Ni、As含量高于贵州背景值,分别高于背景值的45.48%、28.78%、25.97%、15.29%.元素As在耕地和林地,元素Cr、Cu、Pb在沼泽地和林地,以及元素Zn在沼泽地、耕地和林地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Ni在3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3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元素Zn、Pb、Ni、As可能主要来源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人为源,而Cr、Cu来源于母岩风化、植被凋落物等自然源.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表明,贵州草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轻微状态,未造成严重的潜在生态风险.本研究能够为贵州草海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土壤资源保护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土地利用方式 贵州草海 內梅罗综合指数法 生态风险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