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揿针足三里、内关穴皮内埋置预防腹部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瑜 彭生 +4 位作者 刘佩蓉 师小伟 刘春亮 刘奇 李燕玲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7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观察揿针埋针双侧足三里联合内关穴预防腹部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揿针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n=80)。两组患者均采用七氟烷吸入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前30 min,揿针组患者给... 目的观察揿针埋针双侧足三里联合内关穴预防腹部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揿针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n=80)。两组患者均采用七氟烷吸入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前30 min,揿针组患者给予双侧足三里、内关穴贴揿针,对照组患者双侧相同穴位贴假治疗片。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48 h过程中恶心、呕吐的反应。结果揿针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程度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揿针针刺双侧足三里、内关穴能显著减轻腹部手术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足三里 内关 恶心 呕吐
下载PDF
双侧内关穴、合谷穴经皮穴位电刺激预防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 被引量:27
2
作者 肖媛 张学忠 +6 位作者 耿英杰 席宏杰 李爱民 董弘 刘晶 邢喜春 杨万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8-59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甲状腺切除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11月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术女性患者80例,年龄25~60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E组)和...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甲状腺切除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11月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术女性患者80例,年龄25~60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前30 min E组行双侧内关穴、合谷穴TAES;手术结束前30 min C组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 mg。记录术后30 min和术后6、12、24 h恶心、呕吐例数及严重程度。术后12 h每组随机选择15例患者检测血浆5-羟色胺(5-HT)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术后12、24 h E组恶心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6、12、24 h E组呕吐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12 h血浆5-HT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30 min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内关穴、合谷穴经皮穴位电刺激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术后,可以降低血浆5-HT浓度,有效预防甲状腺手术后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甲状腺切除术 术后恶心呕吐 内关穴 合谷穴
下载PDF
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大鼠胃运动异常模型胃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玉翠 于隽 +1 位作者 孟庆玲 李江山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胃内压的调节作用及其效应的差异性。方法通过在大鼠胃内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内关穴、水沟穴、膻中穴、天枢穴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结果胃运...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胃内压的调节作用及其效应的差异性。方法通过在大鼠胃内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内关穴、水沟穴、膻中穴、天枢穴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结果胃运动亢进和胃运动抑制模型大鼠针刺前后比较各组胃内压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足三里穴组、天枢穴组与内关穴组、水沟穴组、膻中穴组比较胃内压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足三里穴组与天枢穴组比较胃内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胃内压均有双向调节作用,且该调节效应有差异性,足三里、天枢穴对胃运动异常大鼠胃内压的调节作用要优于内关、水沟、膻中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大鼠 胃内压 神经节段 足三里 内关 膻中 天枢 水沟
下载PDF
电针内关和心俞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协同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梦 胡玲 +4 位作者 高忻洙 王茎 沈德凯 吴成长 夏晓红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 :观察电针内关和心俞穴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协同保护作用。方法 :4 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内关组 (电针内关穴 )、心俞组 (电针心俞穴 )、关俞组 (电针内关和心俞穴 )。通过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复制急性缺血性心电... 目的 :观察电针内关和心俞穴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协同保护作用。方法 :4 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内关组 (电针内关穴 )、心俞组 (电针心俞穴 )、关俞组 (电针内关和心俞穴 )。通过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复制急性缺血性心电图模型 ,观察电针治疗后心电图T波、ST段变化。结果 :关俞组T波、ST段改善最明显 (P <0 .0 5 ) ,缺血性心电图恢复时间最短 (P <0 .0 5 )。结论 :电针心俞和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具有协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保护作用 急性心肌缺血 心电图 内关穴 心俞穴 电针疗法
下载PDF
内关穴的文献研究探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佳 吴松 +1 位作者 黄伟 王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59-1661,共3页
内关乃心包经之络穴,与三焦经相络,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一穴贯连三经,故内关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价值。通过整理古代文献关于内关穴的论述,试图从穴位文献出处、释义、本经经脉络属关系与奇经八脉交会关系,以及穴位... 内关乃心包经之络穴,与三焦经相络,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一穴贯连三经,故内关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价值。通过整理古代文献关于内关穴的论述,试图从穴位文献出处、释义、本经经脉络属关系与奇经八脉交会关系,以及穴位的双向调节和主治病症方面进行初步文献整理,总结内关穴的应用规律,归纳其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内关穴提供文献依据,为今后临床和理论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 穴位 双向调节
下载PDF
生姜外敷内关穴配伍补液用于妊娠剧吐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子芬 杨燕梅 +3 位作者 赵右更 单玉珍 张逢香 刘明晖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4期960-963,共4页
目的:观察生姜外敷内关穴中医疗法配伍补液缓解妊娠剧吐(HG)的恶心、呕吐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4月-2021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HG孕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入院后给予静脉补液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姜... 目的:观察生姜外敷内关穴中医疗法配伍补液缓解妊娠剧吐(HG)的恶心、呕吐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4月-2021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HG孕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入院后给予静脉补液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姜外敷于内关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48、72h后观察组PUQE评分(5.5±2.1)明显低于对照组(6.7±2.0),P<0.05;尿酮体转阴时间、住院时间[(2.3±1.1)d,(4.6±1.4)d]均短于对照组[(3.2±1.6)d、(5.5±1.9)d],P<0.05;抑郁、焦虑评分(36.7±4.1、39.3±3.2)明显低于对照组(47.0±3.5、45.0±2.8),P<0.05。结论:生姜外敷于内关穴配伍补液治疗HG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剧吐 生姜外敷 内关穴
下载PDF
内关穴位按摩预防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 被引量:16
7
作者 暨玲 叶百亮 +3 位作者 屠金夫 张维建 郑晓风 蒋飞照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745-746,共2页
[目的]探讨内关穴位按摩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对择期行LC手术病人400例,随机分为穴位按摩组与对照组,穴位按摩组LC围手术期接受内关穴按摩刺激,对照组围手术期未接受其他处理。[结果]穴位按... [目的]探讨内关穴位按摩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对择期行LC手术病人400例,随机分为穴位按摩组与对照组,穴位按摩组LC围手术期接受内关穴按摩刺激,对照组围手术期未接受其他处理。[结果]穴位按摩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及肩部疼痛在术后1h无显著差异,术后6h、12h、24h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在术后24h恶心呕吐明显减少,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围手术期内关穴位按摩刺激可以有效预防LC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 穴位按摩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疼痛 恶心 呕吐
下载PDF
内关穴按压改善癌症病人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凤 杨雪 +2 位作者 刘丽 李乐 王益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35-1541,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内关穴按压对缓解癌症病人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内关穴按压对缓解癌症病人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2月4日,收集内关穴按压缓解癌症病人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症状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涉及癌症化疗病人60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内关穴按压能有效改善癌症病人化疗引起的恶心症状的严重程度[MD=-1.75,95%CI(-2.95,-0.55),P=0.004]、呕吐症状严重程度[MD=-1.10,95%CI(-1.87,-0.33),P=0.005]、恶心症状发生频率[MD=-0.84,95%CI(-1.37,-0.31),P=0.002]、呕吐症状发生频率[MD=-0.64,95%CI(-1.24,-0.05),P=0.03]和干呕发生频率[MD=-0.31,95%CI(-0.53,-0.09),P=0.006];而在改善干呕症状的严重程度[MD=-0.40,95%CI(-0.90,0.10),P=0.12]和呕吐症状经历时间[MD=-0.52,95%CI(-1.21,0.17),P=0.14]方面效果不明显。[结论]当前证据表明,内关穴按压能改善癌症病人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症状严重程度,降低恶心、呕吐和干呕的发生频率,但在改善干呕严重程度和呕吐经历时间方面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穴 穴位按压 癌症 化疗 恶心 呕吐 严重程度 发生率 META分析
下载PDF
电针“内关”对缺血性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90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任路 马铁明 +3 位作者 梁雪松 岳治军 白增华 南春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3期528-530,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肌热休克蛋白90(HSP9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组1,n=10),结扎组(组2,n=10),结扎+针刺组(组3,n=10),采用结扎家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实验模型...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肌热休克蛋白90(HSP9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组1,n=10),结扎组(组2,n=10),结扎+针刺组(组3,n=10),采用结扎家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实验模型。各组家兔均在观察结束后,取下家兔左心室前壁缺血心肌,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心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90的表达。结果:针刺组HSP9 0表达增强,与结扎组对比有显著性意义。且ECG指标亦恢复至结扎前。结论:电针能缓解家兔心肌缺血的症状,增强缺血心肌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表达;提示针刺“内关”穴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多靶点、多环节的,至少它可以通过促进保护性应激蛋白(HSP90)合成增加的作用来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热休克蛋白 电针 “内关”穴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手环行内关穴刺激对全麻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龚明 朱鸿威 +3 位作者 郑栋煜 王娜 李永华 袁红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 探讨围术期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手环行内关穴刺激对全麻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女性患者72例,年龄18~50岁,ASAⅠ或Ⅱ级。采用可变区组随机化将患者1∶1随机分配入两组:电刺激组和对照... 目的 探讨围术期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手环行内关穴刺激对全麻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女性患者72例,年龄18~50岁,ASAⅠ或Ⅱ级。采用可变区组随机化将患者1∶1随机分配入两组:电刺激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前佩戴国产经皮穴位电刺激手环,电极对准内关穴。电刺激组开机刺激内关穴,调整强度使患者感觉手部关联区域有麻刺感且可耐受,固定手环后关机;手术结束时立即打开手环,给予麻醉诱导前确定的刺激强度,持续佩戴24 h。对照组同样佩戴24 h,但始终不通电。记录术后24 h内术后恶心呕吐(PONV)例数及止吐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电刺激组术后24 h内PONV发生率、术后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且差异主要出现在术后1~6 h(P<0.05)。两组不同时间段止吐药物补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穿戴式手环行经皮内关穴电刺激可以有效降低甲状腺切除术后24 h内PONV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甲状腺切除术 术后恶心呕吐 内关穴 手环
下载PDF
针刺内关穴为主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刁利红 周国祥 +5 位作者 陈燕 范丽英 张园园 刘辉 杨宗保 刘书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315-1317,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为主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S ilentmyocard ial ischem ia,SM 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40例SM I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20例。针刺组:针刺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为主,辨...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为主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S ilentmyocard ial ischem ia,SM 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40例SM I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20例。针刺组:针刺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为主,辨证分型选穴;药物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结果:针刺组与药物组TC、TG治疗前后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DL-C、LDL-C治疗前后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针刺组与药物组血脂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和组间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尤其是纤维蛋白原变化差异显著(P<0.01)。结论:针刺内关穴具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脂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穴 无症状心肌缺血/SMI 血脂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宁心贴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雲 马子霖 +4 位作者 沈琳 张帅 乔思雨 陈鸿莉 徐佳悦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7期63-67,共5页
目的 观察宁心贴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宁心贴外敷双侧内关穴,两组疗... 目的 观察宁心贴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宁心贴外敷双侧内关穴,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心律失常危险分层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和60.00%,室性早搏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80.00%;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室性早搏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室性早搏次数均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室性早搏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P<0.01)。(3)心率变异性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平均标准差(SDANN),差值均方根(RMSSD),超过50 ms百分比(pNN50)]变化情况: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SDNN、SDANN、RMSSD、pNN50值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SDNN、SDANN、RMSSD、pNN50值高于对照组(P<0.05,P<0.01)。(4)治疗后,两组心律失常危险分层均得到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宁心贴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心脾两虚型室性早搏疗效满意,与单纯使用西药相比,加用宁心贴穴位贴敷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心律失常 心脾两虚证 穴位贴敷 归脾汤 内关 心率变异性 临床试验
下载PDF
Orthogonal design to sift the optimal parameter of Neiguan acupuncture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被引量:7
13
作者 Yanan Zhang Sha Yang +5 位作者 Xiaonong Fan Shu Wang Nina He Lingxin Li Ding Luo Xuemin Sh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8期2641-2648,共8页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 and non-repeatability in acupuncture have not only restricted the devel- opment of acupuncture, but have also affected the specificity of acupoints. The present study used instruments to cont...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 and non-repeatability in acupuncture have not only restricted the devel- opment of acupuncture, but have also affected the specificity of acupoints. The present study used instruments to control needle depth, lifting and thrusting frequency, and the duration of acupuncture. Effects of the quantified acupuncture were observed at Neiguan (PC6) with different stimulation parameters. A frequency of 1, 2, or 3 Hz and duration of 5, 60, or 180 seconds were used to observe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ratio of infarct volume recovery. Results showed that stimulation at Neiguan with a frequency of 1 Hz and long duration of 180 seconds or 2/3 Hz and long duration of 5/60 second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decreased the ratio of infarct volume. In- teractions between frequency and duration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quantified acupuncture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acupoint quantified acupuncture neiguan middle artery occlusion injury lift-ing and thrusting method orthogonal design lifting and thrusting frequency acupuncture duration grants-supported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内关穴位按压配合生姜敷贴法对妊娠剧吐患者胃动素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许洁 李海燕 +1 位作者 施磊 郁金芬 《中外医疗》 2019年第9期164-167,共4页
目的观察内关穴位按压配合生姜敷贴法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动素(MOT)水平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该院因妊娠剧吐收治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1例,并设3O例正常早孕者为正常组。治疗组采... 目的观察内关穴位按压配合生姜敷贴法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动素(MOT)水平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该院因妊娠剧吐收治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1例,并设3O例正常早孕者为正常组。治疗组采用内关穴位按压配合生姜敷贴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医支持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胃动素(MOT)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4.19%,对照组为4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为8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4 h、48 h及96 h后,治疗组恶心呕吐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87、1.927、2.159,P<0.05)。治疗前,对照组、治疗组的血清MOT水平均低于正常组(t=3.589, P<0.01),治疗后,治疗组MOT水平升高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4,P<0.05)。结论内关穴位按压配合生姜敷贴法可以有效改善妊娠剧吐临床症状,加强胃肠运动,改善进食欲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剧吐 内关穴 生姜 胃动素
下载PDF
浅议循经取穴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被引量:8
15
作者 景苗苗 兰颖 +2 位作者 孙睿睿 梁繁荣 曾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490-493,共4页
循经取穴是针灸临床最基本的取穴方法,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循经取穴分为:循本经取穴、循他经取穴、循多经取穴,作者在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研究报道的基础上,主要从循本经穴针刺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循经取穴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心包经 内关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籍中内关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贺煜竣 覃思敏 +4 位作者 邢博文 展立芬 杨凌毓 宋伯骐 刘未艾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48-52,共5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古代医籍中内关的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使用内关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有关内关的记载,选取内关的主治病证、腧穴配伍、操作方法等条文,提取相应指标,使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SPSS Clementine 1...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古代医籍中内关的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使用内关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有关内关的记载,选取内关的主治病证、腧穴配伍、操作方法等条文,提取相应指标,使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统计相关指标频次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内关单穴主治病证有42种,包含优势病证14种;配伍主治病证有70种,包含优势病证17种。主治病证多为心系和脾胃疾病。内关最常配伍的腧穴为公孙和足三里;除针刺外,多应用灸法和推拿手法;最常使用的外用药物为蒜;补泻手法均可,以泻法偏多;针刺深度为2~8分,艾灸壮数一般为2~7壮,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至21壮。结论本研究较为全面展示了古籍中内关的临床应用,可为临床使用内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 数据挖掘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太冲不同配穴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焦俊玥 章奇 +2 位作者 张江松 周慧 林咸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000-1003,共4页
[目的]观察太冲穴位配伍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太冲穴组、蠡沟穴组、内关穴组、非穴组、太冲加蠡沟组、太冲加内关组和太冲加非穴组。各组均采用针刺治疗,得气后平补平泻,留针... [目的]观察太冲穴位配伍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太冲穴组、蠡沟穴组、内关穴组、非穴组、太冲加蠡沟组、太冲加内关组和太冲加非穴组。各组均采用针刺治疗,得气后平补平泻,留针30min,每周治疗3次,共12次结束疗程,分析24h动态血压平均血压标准差。[结果]太冲加内关组、太冲加蠡沟组24h、白天和夜间平均血压标准差的调节优于其余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单穴组及太冲加非穴组优于非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血压变异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该调节效应具有一定的穴位配伍特异性,以太冲为主穴的同名经配穴、本经原络配穴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太冲 蠡沟 内关 配穴 针刺 血压变异性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PC6 Stimulation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in Ambulatory Surgery
18
作者 Kaiqing Yang Rui Xia Wei Xu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4年第11期373-383,共11页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in ambulatory surgery patients, which affects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recovery process. In recent years,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as a non-pharmacolog...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in ambulatory surgery patients, which affects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recovery process. In recent years,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as a non-pharmacological therapy has shown significant efficacy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NV. This review mainly discusses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using PC6 stimulation to prevent PONV in ambulatory surgery patients, elucidates the various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PC6 stimulation,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different stimulation methods, aiming to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quality of ambulatory surgery patients, reduce medical costs, and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N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bulatory Surgery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neiguan acupoi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下载PDF
磁提针刺激内关穴对心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佟海青 王瑞元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3-55,共3页
通过观察无创性的磁提针对运动时心肌泵血功能和血液供应的变化及心脏功能的恢复作用 ,探讨其对提高心功能的可行性及其作用机理。通过对 1 5名一级以上耐力运动员和 1 5名无系统训练普通大学生超声心动图的测试 ,结果表明 :利用磁提针... 通过观察无创性的磁提针对运动时心肌泵血功能和血液供应的变化及心脏功能的恢复作用 ,探讨其对提高心功能的可行性及其作用机理。通过对 1 5名一级以上耐力运动员和 1 5名无系统训练普通大学生超声心动图的测试 ,结果表明 :利用磁提针刺激内关穴可以激发心脏心力储备的潜力 ,提高运动中心脏的舒张机能和泵血机能 ,有助于疲劳的恢复 ,提高运动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医学 心功能 磁提针 超声心动 运动
原文传递
内关穴注射地塞米松对甲状腺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颜景佳 周链 +1 位作者 黄燕芳 林塔斯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3期2127-2130,共4页
目的探讨内关穴注射地塞米松用于甲状腺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B、C组,各50例。A组麻醉诱导后5 min于双侧内关穴分别注射地塞米松5 mg(1 mL),B组麻... 目的探讨内关穴注射地塞米松用于甲状腺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B、C组,各50例。A组麻醉诱导后5 min于双侧内关穴分别注射地塞米松5 mg(1 mL),B组麻醉诱导后5 min于双侧内关穴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 mL;C组为对照组麻醉后未加干预。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标准化全身麻醉。观察3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72 h内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补救性镇吐药使用率,以及恢复饮食和恢复活动的时间。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尿量、丙泊酚用量、术后患者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24 h、24~<48 h 3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B组<C组;术后48~72 h 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24 h 3组患者补救性镇吐药使用率比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段3组患者补救性镇吐药使用率无明显差异(P>0.05)。3组患者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3组恢复运动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内关穴注射地塞米松可有效防治甲状腺手术PONV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穴 穴位注射 地塞米松 甲状腺 手术后恶心呕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