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特点与启示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春燕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3-97,共5页
中国学前课程百年来的发展变革经历了五个基本阶段及三次大的课程变革,表现出了三个明显的特点:变革的主线是教育文化的引进与本土化;受各种教育流派的影响,变革与世界教育的发展一脉相承;变革的内在倾向深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给予... 中国学前课程百年来的发展变革经历了五个基本阶段及三次大的课程变革,表现出了三个明显的特点:变革的主线是教育文化的引进与本土化;受各种教育流派的影响,变革与世界教育的发展一脉相承;变革的内在倾向深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对学前课程现实问题的诊断是变革的出发点;要认识到学前课程理想与课程现实之间的差距;学前课程需要不断地继承、发展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学前课程 教育文化 教育流派 民族文化传统
原文传递
文旅融合发展中的文化意义探析——以丹巴县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万果 王巳龙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171-177,共7页
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文旅融合发展成为适应藏区自然及社会现状的一种发展模式。四川甘孜州丹巴县作为藏羌彝走廊区域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位点,在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下做出了较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丹巴的文旅融合发展建立在地域民族... 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文旅融合发展成为适应藏区自然及社会现状的一种发展模式。四川甘孜州丹巴县作为藏羌彝走廊区域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位点,在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下做出了较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丹巴的文旅融合发展建立在地域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意义重大,优秀的地域文化传统主导了乡村人口基于文化传统以及文化认同两个维度上的回归,与文旅融合发展形成了密不可分的高效正向相互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丹巴县 民族文化传统 文化意义
下载PDF
丧葬礼仪的改革与对策 被引量:7
3
作者 萧放 龙晓添 《决策与信息》 2019年第4期54-59,共6页
丧葬礼仪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生命伦理的重要呈现,也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重要途径,蕴含着丰富的风俗教化资源,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正确地对待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生命伦理的重要呈现,也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重要途径,蕴含着丰富的风俗教化资源,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正确地对待丧葬礼仪习俗是值得深入思考和谨慎对待的。然而,当前各地殡葬礼俗改革存在人为割裂当代殡葬改革与文化传统之间的有机关联、改革的具体实施过于简单粗暴、混淆丧葬陋俗末流与优良丧葬文化传统、实施城乡殡葬改革"一刀切"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响。实施殡葬礼俗改革要结合中国丧葬文化传统与当代社会治理需要,以尊重生命的伦理观念与慎终追远的文化关怀为引领,充分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充分听取和吸纳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和民间礼仪专家学者的相关政策建议,根据城乡不同情况实施双轨制改革,借助当地乡贤、礼仪协会力量打造优质丧葬礼俗服务,探索一条既能延续民族传统文化根脉,又能顺应现代文明生活的丧葬礼仪改革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葬礼仪 殡葬改革 伦理观念 慎终追远 民族文化传统
下载PDF
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教育
4
作者 罗婉琦 《世界教育信息》 2024年第6期61-69,共9页
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独特而丰富的系统,历经多个历史阶段的演变和塑造。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俄罗斯采取多种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是:国家立法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的... 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独特而丰富的系统,历经多个历史阶段的演变和塑造。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俄罗斯采取多种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是:国家立法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将俄罗斯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传递给年轻一代。俄罗斯学前教育阶段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主要以向学生介绍传统民族文化和培养学生形成道德观念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为主。现代俄罗斯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二是强调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三是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格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民族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教育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字表述的学理思考 被引量:6
5
作者 傅永聚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共5页
当下已经公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达致完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仍值得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思考。这种构建应该综合中、西、马的学说——以社会主义社会根本要求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世界文明中的先... 当下已经公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达致完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仍值得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思考。这种构建应该综合中、西、马的学说——以社会主义社会根本要求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世界文明中的先进部分为重要参考;既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固守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之根,又海纳百川,大力汲取现代世界其他民族既有之文明,有机融合,贯通创新,自成一体,用自己的话语体系表现。这样一种照顾到社会主义属性、世界优秀价值、民族文化传统三个维度,考虑到国家—公民两大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可表述为:共同富裕、公平正义、自由民主、仁爱孝敬、忠恕诚信、明礼进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属性 人类价值文明 民族文化传统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血脉延续模式探究——以徽州古村落保护与更新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唐洪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20-125,共6页
文化血脉延续是一个民族繁荣兴盛的重要象征。文章以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为例,分析了传统城镇化模式下民族文化血脉的保护困境和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民族文化血脉的延续模式。其中重点阐述了以"人"为核心的徽州古村落保护... 文化血脉延续是一个民族繁荣兴盛的重要象征。文章以徽州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为例,分析了传统城镇化模式下民族文化血脉的保护困境和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民族文化血脉的延续模式。其中重点阐述了以"人"为核心的徽州古村落保护更新的具体策略,即在保护徽州古村落风貌的同时,要注重村民的个人发展、当地业态模式的整合、外来人群与当地居民的融合等,以期对当前民族文化血脉延续的地域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民族文化血脉 徽州 古村落 保护 更新
下载PDF
日本两次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形态转型原因探析
7
作者 付际红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0-54,共5页
世界历史上的社会形态转型,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战争、暴力革命的方式,惟独日本两次通过改革实现了社会形态转型。究其原因,一是与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有关;二是与日本政治、经济结构的特点有关;三是危机局势下,统治阶级的分化为转... 世界历史上的社会形态转型,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战争、暴力革命的方式,惟独日本两次通过改革实现了社会形态转型。究其原因,一是与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有关;二是与日本政治、经济结构的特点有关;三是危机局势下,统治阶级的分化为转型提供了阶级前提;四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也给日本提供了自我调整和转型的机会。日本两次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形态转型,其方式独特,成就惊人。但是,时间较长、弊端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转型 改革 民族文化传统 政治经济结构
下载PDF
川端康成《雪国》与沈从文《边城》比较谈
8
作者 吴新平 毛安敏 《世界文学研究》 2020年第3期83-87,共5页
《雪国》和《边城》分别是川端康成和沈从文的代表作。这两部小说不论在外在形式还是在思想内蕴上,都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作为两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作品,它们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除了作品叙事特征的不同外,作家的生死观和审美... 《雪国》和《边城》分别是川端康成和沈从文的代表作。这两部小说不论在外在形式还是在思想内蕴上,都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作为两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作品,它们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除了作品叙事特征的不同外,作家的生死观和审美观的不同也反映了中日两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差异及其对作家的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国 边城 民族文化传统
下载PDF
五四启蒙文学与民族文化传统
9
作者 姜丽清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93-98,共6页
五四启蒙文学以激烈的反传统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有研究者将五四时期定义为"全面反传统"时期,认为五四启蒙文学与传统文化是"断裂的"。事实上,五四启蒙文学确实是以西方价值为参照系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了激烈批判,但... 五四启蒙文学以激烈的反传统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有研究者将五四时期定义为"全面反传统"时期,认为五四启蒙文学与传统文化是"断裂的"。事实上,五四启蒙文学确实是以西方价值为参照系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了激烈批判,但批判背后的道德本体主义下的忧国忧民的承担,却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传统文化某种程度上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启蒙文学 民族文化传统 道德本体主义 群体主义 道德向度
下载PDF
浅谈中西大学价值观之异同 被引量:9
10
作者 顾明远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共3页
加拿大许美德教授认为大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西方学习自由、大学自治的模式,另一种是中国科举制度影响下的为国家服务的模式。这实际上涉及中西大学的价值观。我认为,大学的价值是由大学的起因和功能来确定的,它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变化... 加拿大许美德教授认为大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西方学习自由、大学自治的模式,另一种是中国科举制度影响下的为国家服务的模式。这实际上涉及中西大学的价值观。我认为,大学的价值是由大学的起因和功能来确定的,它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变化,同时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大学价值观 民族文化传统
原文传递
民族文化传统范式下的外语教学理念与汉语教学——阿联酋汉语教学的本土化进程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志平 兰晓明 陈晨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1年第2期44-52,共9页
“低龄化”“快速发展”“以中小学为主体”“政府官方推进”是近年来阿联酋汉语教学发展的几个突出特点。从“三教”需求看,阿联酋的汉语教学表现为教师的输入性与教材、教法的本土性。如何使厚重的中华文化适应阿联酋民族文化传统的... “低龄化”“快速发展”“以中小学为主体”“政府官方推进”是近年来阿联酋汉语教学发展的几个突出特点。从“三教”需求看,阿联酋的汉语教学表现为教师的输入性与教材、教法的本土性。如何使厚重的中华文化适应阿联酋民族文化传统的范式及其所追求的先进外语教学理念,是汉语教学在阿联酋本土化面临的现实,也是阿联酋汉语教学同人为之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联酋 民族文化传统 汉语教学
下载PDF
由石刻文献看古代陇南佛教、伊斯兰教的发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逵夫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4,共4页
陇南其北与丝绸之路的中段相连,而其南同丝绸之重要产供之地蜀中相通,西面与吐蕃、回族聚居之地相邻,所以石刻文献中,有关佛教的碑碣很多。唐贞观年间曾敕赐今礼县东北部寺院"昭玄院""天水湖"之名。北宋时又敕赐&qu... 陇南其北与丝绸之路的中段相连,而其南同丝绸之重要产供之地蜀中相通,西面与吐蕃、回族聚居之地相邻,所以石刻文献中,有关佛教的碑碣很多。唐贞观年间曾敕赐今礼县东北部寺院"昭玄院""天水湖"之名。北宋时又敕赐"妙胜院""天水池"之名,对于弄清"天水"地名之来源及唐宋时期佛教政策很有意义。宋代有几通碑中载"敕降天下郡县名蓝胜刹,未有名额,更赐名额。"并具体定出可以请求敕赐名额的寺院在宫舍数量上的要求。其中有的是关于佛寺管理及佛寺修建的碑文。有的对于研究当时的政治、民族关系都有很大意义。如《岷州新修广仁禅院记》记载了北宋王朝从吐蕃收回岷洮之地以后,官方请长道县圣寿院高僧到理川兴建广仁禅院,且特别在同吐蕃族同胞的团结及移风易俗上作了很多工作,是佛教史上的重要文献。陇南的几通伊斯兰教碑文突出显示了回族同胞的勤劳质朴,尤其记载了对中华民族文化元典《诗》《易》《书》《春秋》等的重视,在清真寺立了《朱子家训碑》等,都可以看出古代回汉团结与回族同胞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 石刻文献 佛教 伊斯兰教 民族文化传统 海渊
下载PDF
从《画室》看17世纪的荷兰
13
作者 陈蓉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年第1期153-153,156,共2页
荷兰绘画艺术的繁荣既得益于新教卡尔文教派反对偶像崇拜的教义主张,受益于荷兰经济的推动,又加上继承了尼德兰的民族文化传统,使绘画艺术在荷兰完全摆脱了天主教会、宫廷和贵族的垄断,真正融入荷兰人的日常生活。本文以维米尔代表作《... 荷兰绘画艺术的繁荣既得益于新教卡尔文教派反对偶像崇拜的教义主张,受益于荷兰经济的推动,又加上继承了尼德兰的民族文化传统,使绘画艺术在荷兰完全摆脱了天主教会、宫廷和贵族的垄断,真正融入荷兰人的日常生活。本文以维米尔代表作《画室》为出发点,以此辐射出17世纪荷兰的宗教、经济、民族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米尔 画室 宗教 经济 民族文化传统
下载PDF
从《画室》看17世纪的荷兰
14
作者 陈蓉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0年第10X期261-262,共2页
荷兰绘画艺术的繁荣既得益于新教卡尔文教派反对偶像崇拜的教义主张,受益于荷兰经济的推动,又加上继承了尼德兰的民族文化传统,使绘画艺术在荷兰完全摆脱了天主教会、宫廷和贵族的垄断,真正融入荷兰人的日常生活。本文以维米尔代表作《... 荷兰绘画艺术的繁荣既得益于新教卡尔文教派反对偶像崇拜的教义主张,受益于荷兰经济的推动,又加上继承了尼德兰的民族文化传统,使绘画艺术在荷兰完全摆脱了天主教会、宫廷和贵族的垄断,真正融入荷兰人的日常生活。本文以维米尔代表作《画室》为出发点,以此辐射出17世纪荷兰的宗教、经济、民族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米尔 《画室》 宗教 经济 民族文化传统
原文传递
《周易》“太和”哲学思想与当代社会和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洪林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6-9,共4页
在中国思想史上“和谐”思想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历史悠久。《周易》提出了“太和”哲学思想,将“太和”思想作为世界观、方法论,以此建构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和谐”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审美观的理论基础。自先秦以降,汉、... 在中国思想史上“和谐”思想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历史悠久。《周易》提出了“太和”哲学思想,将“太和”思想作为世界观、方法论,以此建构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和谐”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审美观的理论基础。自先秦以降,汉、唐、宋、明等前贤,不断阐发丰富了“太和”哲学思想,使“太和”哲思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蕴,亦是理想的价值目标和审美境界。“太和”思想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理论的民族思想文化渊源,具有重要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是理应继承弘扬的宝贵思想文化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和思想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建构 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
下载PDF
论陈垣先生的民族文化史观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少川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共8页
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本是陈垣民族文化史观的主导思想。在数十年的治史过程中 ,他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本 ,深刻揭示中华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阐释中华文化对外来宗教、外来民族的巨大影响。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抗日... 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本是陈垣民族文化史观的主导思想。在数十年的治史过程中 ,他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本 ,深刻揭示中华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阐释中华文化对外来宗教、外来民族的巨大影响。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抗日战争中 ,激发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抗日斗志 ;他一生致力于发展民族的新文化 ,念念不忘推动中国学术赶超世界的先进水平。陈垣以中华历史文化为本的民族文化史观 ,强调了文化的个性和以此为基点的文化进化的包容性 ,对于 2 1世纪的中国史学 ,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垣 史观 抗日战争 中国史学 中外文化交流 历史文化 中华民族 优良传统 十年 发起人
下载PDF
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生林 王远文 《工会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7-69,共3页
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必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密切联系。不仅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广大群众 ,而且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武装广大群众。要... 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必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密切联系。不仅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广大群众 ,而且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武装广大群众。要坚持“以德治国”与加强道德教育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文化传统 群众 密切联系 中华民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 马克思主义 民族文化素质 道德教育 科学世界观
下载PDF
山东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及其实现路径
18
作者 提文波 《山东工会论坛》 2017年第2期57-60,共4页
山东精神作为区域精神的优秀代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具体的理论素材和文化基因。二者的融合既有理论基础,又出自现实需要。必须创新宣传机制和手段,积极依靠群众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 山东精神作为区域精神的优秀代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具体的理论素材和文化基因。二者的融合既有理论基础,又出自现实需要。必须创新宣传机制和手段,积极依靠群众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深入促进山东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清代鄂温克族学校教育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光明 吴天喜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119,共6页
鄂温克族的学校教育是为维护和发扬其民族文化传统而进行的官方教育,对保持和延续民族特征、维系民族发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 鄂温克族 学校教育 民族文化传统
下载PDF
文化发展趋向的历史思考
20
作者 李文海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5-10,共6页
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现,文化发展趋向研究已成为当前学界的热点。文章批判了近代社会长期存在、至今仍有流风余韵的文化复古主义和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现,文化发展趋向研究已成为当前学界的热点。文章批判了近代社会长期存在、至今仍有流风余韵的文化复古主义和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两种错误倾向,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文化的发展路向,指出了文化建设中应该加以特别注意的五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发展趋向 经济全球化 全盘西化 民族文化传统 历史经验教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