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鼻饲匀浆膳改善老年患者营养状况 被引量:2
1
作者 任蓓 杨咏梅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1期74-75,81,共3页
目的:观察个体化配制鼻饲匀浆膳对老年卧床患者的营养状况的改善。方法:对2007年8月~2009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30例老年卧床患者个体化鼻饲匀浆膳,比较应用个体化匀浆膳前后的营养摄人情况及营养支持前和营养支持1个月后血液中血红蛋白、... 目的:观察个体化配制鼻饲匀浆膳对老年卧床患者的营养状况的改善。方法:对2007年8月~2009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30例老年卧床患者个体化鼻饲匀浆膳,比较应用个体化匀浆膳前后的营养摄人情况及营养支持前和营养支持1个月后血液中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结果:个体化营养支持后的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有了明显提高,治疗后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P<0.05)以及前白蛋白(P<0.01)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结论:个体化鼻饲匀浆膳可改善老年患者生理机能状态,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饲 匀浆膳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延髓性麻痹患者营养评估对鼻饲的指导意义
2
作者 江毅卿 周灵芳 王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8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评估对脑卒中延髓性麻痹患者鼻饲的指导意义。方法用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指标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每组各设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评估对脑卒中延髓性麻痹患者鼻饲的指导意义。方法用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指标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每组各设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10d治疗后,营养正常组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无明显改善(P>0.05),而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营养不良组中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且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早期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如营养不良应尽早予鼻饲加强支持治疗;如营养正常可不予鼻饲,但需监测水电解质情况,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评估 假性延髓性麻痹 鼻饲 吞咽困难 脑卒中
下载PDF
重症胰腺炎早期管饲肠内营养与全肠外营养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文 吴仕平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732-734,共3页
目的比较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和全肠外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该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资料,共64例,根据采用的营养支持方式将其分为肠外营养组(n=34)采用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组(n=30)采用... 目的比较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和全肠外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该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资料,共64例,根据采用的营养支持方式将其分为肠外营养组(n=34)采用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组(n=30)采用肠内营养,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肠内营养组血清白蛋白的增长优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肠外营养组(P<0.05);胰腺感染发生率、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多器官衰竭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鼻空肠管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鼻空肠管
下载PDF
两种内镜辅助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方式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穆晨 张晗 +1 位作者 李甍 令狐恩强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8期1037-1040,1045,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内镜辅助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方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310例患者,其中内镜下钳夹推送置入鼻空肠营养管265例,鼻内镜下导丝引导... 目的比较两种内镜辅助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方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310例患者,其中内镜下钳夹推送置入鼻空肠营养管265例,鼻内镜下导丝引导置入鼻空肠营养管45例。结果310例患者均在无麻醉支持的情况下进行内镜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300例成功,10例失败,其中内镜下钳夹推送置管成功率为97.7%(259/265),鼻胃镜下导丝引导置管成功率为91.1%(41/45),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中位操作时间分别为25(18,34)min和58(27.5,83)min,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的中位花费分别为1659.23(1659.23,1670.53)元和2829.62(1550.19,3480.24)元,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内镜下钳夹推送法,可在直视下操作,操作简单,成功率高,耗费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建议作为内镜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营养管 胃镜 肠内营养支持 内镜辅助 置入方式
下载PDF
预防住院患者经鼻管喂养非计划拔管的循证护理实践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瑞娜 赖晓帆 +2 位作者 黄斌英 李焱 张瑞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预防住院患者经鼻管喂养非计划拔管的干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JBI临床证据实践模式检索中国知网、万方、JBI(Joanna Briggs Institute)Library、Cochrane Library、PubMed、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库(... 目的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预防住院患者经鼻管喂养非计划拔管的干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JBI临床证据实践模式检索中国知网、万方、JBI(Joanna Briggs Institute)Library、Cochrane Library、PubMed、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库(National Institute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以及美国国立指南文库(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获取患者经鼻管喂养非计划拔管策略的最佳证据,利用JBI 2014版证据分级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价,并将证据转化为临床审查标准。结果循证实践后,非计划拔管率低于证据应用前(P<0.05);管道固定合格率明显提高(P<0.05);非计划拔管培训护士考核成绩由证据应用前(84.23±17.01)提高到证据应用后(95.02±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条审查指标,护士的执行率由基线审查时的0~28%提高到证据应用后78.5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预防经鼻管喂养非计划拔管循证实践可以有效规范胃管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胃管相关知识,降低非计划拔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管喂养 非计划拔管 循证实践 住院患者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床旁胃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爱琴 赵晓军 +3 位作者 陶玉荣 王海红 余东亮 盛剑秋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5期459-460,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床旁胃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管的具体方法及临床护理。方法2011年2月~2013年2月对我院脑科医院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床旁胃镜引导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加强营养护理。结果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床旁内镜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床旁胃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管的具体方法及临床护理。方法2011年2月~2013年2月对我院脑科医院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床旁胃镜引导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加强营养护理。结果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床旁内镜直视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均成功,及时给予了空肠营养液支持。结论胃镜直视下放置鼻空肠管快捷方便、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内镜 鼻空肠管
下载PDF
袋鼠肠内营养电子泵在鼻饲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丁瑜 李春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1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袋鼠肠内营养电子泵在鼻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鼻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普通肠内营养泵鼻饲,观察组应用袋鼠肠内营养电子泵,鼻饲3个月后对两组鼻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鼻饲期间胃潴留、腹泻... 目的观察袋鼠肠内营养电子泵在鼻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鼻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普通肠内营养泵鼻饲,观察组应用袋鼠肠内营养电子泵,鼻饲3个月后对两组鼻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鼻饲期间胃潴留、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其营养支持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袋鼠肠内营养电子泵控制鼻饲液输注,能有效预防鼻饲并发症发生,提高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鼻饲 袋鼠肠内营养电子泵 胃潴留 腹泻 胃肠功能 营养支持
下载PDF
改良口-十二指肠镜置管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及营养效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管飞红 钟征翔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2期8-11,169,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方法的选择及其营养效果的分析性研究,间接评估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2014年4月~2018年4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17例随机分为A组(改良口-十二指肠镜)40例、B组(鼻-胃镜直视下)38例、C...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方法的选择及其营养效果的分析性研究,间接评估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2014年4月~2018年4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17例随机分为A组(改良口-十二指肠镜)40例、B组(鼻-胃镜直视下)38例、C组(X线透视下)39例,比较三组置管操作时间、操作成功率、操作相关并发症及副作用发生率、患者置管后2周营养效果评估(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结果①A组与B组置管操作时间和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置管操作时间均显著短于C组(P<0.01),操作成功率均高于C组(P<0.05)。②A组置管操作相关并发症及副作用发生率和疾病相关死亡率低于B组(P<0.05),且A组和B组低于C组(P<0.01)。③三组操作后2周营养效果(HB、ALB、PA)较置管前均有所改善(P<0.01)。且PA指标A组和B组、A组和C组、B组与C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改良口-十二指肠镜导丝引导下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技法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置管的最佳选择,置管操作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及副作用小,营养效果佳,更易被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镜 鼻空肠营养管 重症急性胰腺炎 置管选择
下载PDF
持续鼻饲输注法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体格发育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珊珊 牛春燕 朱玉瑶 《全科护理》 2022年第30期4251-4253,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鼻饲输注法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体格发育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0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5例VLBW早产儿分为对照组52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间歇鼻饲推注法喂养,观察组给予持续鼻... 目的:探讨持续鼻饲输注法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体格发育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0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5例VLBW早产儿分为对照组52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给予间歇鼻饲推注法喂养,观察组给予持续鼻饲输注法喂养。比较两组患儿喂养效果、追赶性体格生长指标、营养状态、肠道菌群。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住院时间、达全量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喂养后观察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P<0.05);喂养后观察组早产儿三酰甘油(TG)、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喂养后观察组早产儿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鼻饲输注法喂养能够有效促进VLBW早产儿生长发育,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状态,改善胃肠道功能及营养状态,喂养效果优于间歇鼻饲推注法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 早产儿 持续鼻饲输注法喂养 体格发育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鼻空肠营养管的护理方案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桂英 白薇 张旭 《黑龙江医学》 2013年第6期490-491,共2页
目的讨论鄂尔多斯地区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早期行空肠营养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我院2010-10~2012-10共收治SAP患者42例,其中采用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治疗SAP的16例,全肠外营养(TPN)治疗SAP的26例。结果 26例胰腺... 目的讨论鄂尔多斯地区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早期行空肠营养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我院2010-10~2012-10共收治SAP患者42例,其中采用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治疗SAP的16例,全肠外营养(TPN)治疗SAP的26例。结果 26例胰腺炎患者行经鼻空肠营养管营养治疗全部成功,无1例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结论早期的空肠内营养有利于重症胰腺炎病情恢复,有效地置入鼻空肠营养管及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延缓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鼻空肠营养管 护理 感染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经鼻空肠营养管的护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丽丽 安文秀 刘莲英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798-799,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经鼻空肠营养管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12月间收治的1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经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综合护理,16例患者均一次成功放置空肠营养管,置管时...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经鼻空肠营养管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12月间收治的1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经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综合护理,16例患者均一次成功放置空肠营养管,置管时间为10-26分钟,肠内营养时间为6-29天,未有误吸、穿孔、腹痛腹泻、代谢紊乱、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对应用经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有利于成功置管,缩短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经鼻空肠营养管 护理
下载PDF
早期鼻管喂养在先天性肠闭锁术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岩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20期153-154,157,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鼻管喂养在先天性肠闭锁术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行手术治疗的90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喂养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喂养,研究组术后给... 目的:观察早期鼻管喂养在先天性肠闭锁术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行手术治疗的90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喂养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喂养,研究组术后给予早期鼻管喂养,比较两组住院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术后不同时间体质量增长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7、14 d体质量增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体质量增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1/45),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鼻管喂养应用于先天性肠闭锁患儿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体质量增长量,效果优于常规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肠闭锁 手术 新生儿 早期鼻管喂养 体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中药鼻饲灌服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脑梗死40例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静 牛智领 张盼盼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2期1506-150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鼻饲灌服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重症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鼻饲灌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神... 目的探讨中药鼻饲灌服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重症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鼻饲灌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2.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G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鼻饲灌服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流状态,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梗死 中药鼻饲灌服 神经功能缺损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下载PDF
不同置管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燕明 叶秋容 +2 位作者 苏巴丽 何智映 钟秋杰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9期54-56,60,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置管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肠内营养支持的COPD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于鼻胃置管下开展肠内营养支持)... 目的分析不同置管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肠内营养支持的COPD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于鼻胃置管下开展肠内营养支持)和观察组(于鼻空肠置管下开展肠内营养支持),各30例,观察两组入院1 d和入院14 d的上臂肌围、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及前清蛋白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入院1 d,两组上臂肌围、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和前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4 d,观察组上臂肌围长于本组入院1 d时及对照组,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及前清蛋白水平高于本组入院1 d时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腹泻、呕吐、反流以及胃内容物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肠内营养支持的COPD患者开展鼻空肠置管较鼻胃置管并发症更少,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是一种有效安全、操作简单的置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支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鼻胃置管 鼻空肠置管 并发症 营养指标
下载PDF
替代空肠营养管在上消化道手术中的应用分析4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强 范梅香 +2 位作者 张福庆 纪刚 于阜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3360-3364,共5页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手术后患者应用自制鼻空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价值.方法:对我院2006-08/2009-04应用自制鼻空肠管对41例上消化道手术后患者行肠内营养,与2006-01/2008-12上消化道手术后行肠外营养的39例,在年...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手术后患者应用自制鼻空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价值.方法:对我院2006-08/2009-04应用自制鼻空肠管对41例上消化道手术后患者行肠内营养,与2006-01/2008-12上消化道手术后行肠外营养的39例,在年龄、性别、诊断和接受手术术式等基本一致的患者,从术后肛门排气、抗生素使用、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并发症、医疗费用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自制鼻空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组41例病例均无吻合口瘘、胸腹腔及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临床治愈率为100%;与肠外营养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自制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组具有满意的疗效和明显的优势.结论:上消化道手术后应用自制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疗效确切,对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的改善、免疫功能的提高、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鼻空肠管 上消化道手术 肠内营养
下载PDF
内镜置入鼻空肠营养管的技术研究及分析
16
作者 孙聪花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4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置入鼻空肠营养管的技术研究及分析。方法该文研究整群选取研究对象116例,均为2012年2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行空肠营养支持的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一组进行鼻空肠营养管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观察组),... 目的探讨内镜置入鼻空肠营养管的技术研究及分析。方法该文研究整群选取研究对象116例,均为2012年2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行空肠营养支持的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一组进行鼻空肠营养管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观察组),另一组进行鼻空肠营养管内镜下常规推送式置入(对照组),分析两组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置管时间(6.25±0.25)min及不良事件发生率(18.9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置入鼻空肠营养管具有方便、快速、有效等优点,通过采用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能够进一步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置入 鼻空肠营养管
下载PDF
住院老年卧床患者个体化鼻饲匀浆膳的临床应用观察
17
作者 吕春健 谢晓玮 石新慧 《感染.炎症.修复》 2010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观察个体化配制自制匀浆膳对老年卧床鼻饲患者的营养支持效果。方法:对2008年8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2例年龄62~89岁的卧床老年鼻饲患者应用个体化匀浆膳,进行营养状况跟踪观察。观察1个月(排除治疗期间死亡、严重感染治疗... 目的:观察个体化配制自制匀浆膳对老年卧床鼻饲患者的营养支持效果。方法:对2008年8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2例年龄62~89岁的卧床老年鼻饲患者应用个体化匀浆膳,进行营养状况跟踪观察。观察1个月(排除治疗期间死亡、严重感染治疗失败、消化道大出血病例),比较应用个体化匀浆膳前后的营养摄入情况及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血液中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个体化营养支持后的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有了明显提高,治疗后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以及前白蛋白(P<0.01)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结论:膳食结构不合理会导致老年患者营养不良,老年患者营养支持应进行个体化调整,通常适宜使用高热量、高蛋白质、低脂肪、充足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营养配方。这种配方有助于纠正营养不良,增强抗病能力,配合临床治疗,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饲 匀浆膳 老年
下载PDF
老年卧床病人不同鼻饲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7
18
作者 赵晓辉 刘晓联 阎书展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鼻饲 方法 护理
原文传递
鼻饲误吸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被引量:55
19
作者 常红 帅冬梅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6年第2期472-474,共3页
总结分析了造成鼻饲误吸的危险因素有意识障碍、鼻饲管位置与固定不当、鼻饲体位不当、鼻饲管过粗、胃内残留量多、气管切开与机械通气、输注速度与注入量不当,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 鼻饲 误吸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改进鼻饲管置入长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6
20
作者 郑秀先 李雪松 +2 位作者 李琦 李秀芳 蓝芬 《护理学报》 2007年第4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进胃管置管长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营养后胃肠道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观察组53例,插入胃管长度为55~65 cm,当插至45~55 cm时,检查胃管在胃内后,再插入10 cm,使其到达幽门部。从... 目的探讨改进胃管置管长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营养后胃肠道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观察组53例,插入胃管长度为55~65 cm,当插至45~55 cm时,检查胃管在胃内后,再插入10 cm,使其到达幽门部。从胃管注入温开水20 ml,拔出导引钢丝,再次用注射器快速从胃管注入温开水10~20 ml,使胃管在胃内不盘曲后固定。对照组52例,按传统的胃管置入方法,长度为45~55 cm。两组的鼻饲液均使用营养科自配的营养液。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反流、呛咳、误吸、吸入性肺炎、腹泻、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2例出现呛咳,无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此4个指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发生腹泻5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对照组分别为6例、4例,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加胃管插入长度后,食物直接刺激幽门部,可促进体液调节,减少胃肠道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重型 鼻饲营养 置管方法 置管长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