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传统走向现代:一个江南市镇社会结构在近代的嬗变 被引量:5
1
作者 郎友兴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3期145-152,共8页
对于近代中国的变化,学术界以往较多关注于宏观上,至于乡村社会包括市镇的变迁则研究较少。如果对乡村社会变化缺乏了解,那么,也就难以对宏观有准确和深刻的认识。通过对南浔的社会结构(职业与阶层、家庭结构和社会组织)在近代中国所发... 对于近代中国的变化,学术界以往较多关注于宏观上,至于乡村社会包括市镇的变迁则研究较少。如果对乡村社会变化缺乏了解,那么,也就难以对宏观有准确和深刻的认识。通过对南浔的社会结构(职业与阶层、家庭结构和社会组织)在近代中国所发生的变化的研究,可以揭示出传统的江南市镇在中国近代转轨过程中如何变化发展。研究发现,与政治、经济等方面相比,南浔社会结构的变化要缓慢得多,并且只是局部上的变异而非整体性的转型,但是,这些变化本身表明高度稳定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松动了,并开始向新的社会结构形态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浔 江南市镇 社会结构 近代 变迁
下载PDF
江南名镇南浔的近代命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可畏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33-36,共4页
江南名镇南浔在近代经历了从空前兴盛走向衰落的基本过程。其兴盛的原因主要是传统的湖丝贸易于上海开埠后在海内外的迅速发展;而它的衰落是现代丝织技术及丝织业的兴起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南浔镇 浙江 兴盛原因 湖丝贸易 近代 衰落原因 丝织技术 丝织业
下载PDF
近代江南园林之南浔私园探微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卫荣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25-34,共10页
在中国古典园林及江南私家园林体系中,近代南浔私家园林是一支重要的地域流派。明清时期南浔镇蚕桑经济和生丝贸易的持续旺盛,镇域兴筑私园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的历史延续,加之太平天国战乱所造就的时代机遇,共同催生了近代尤其是清中... 在中国古典园林及江南私家园林体系中,近代南浔私家园林是一支重要的地域流派。明清时期南浔镇蚕桑经济和生丝贸易的持续旺盛,镇域兴筑私园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的历史延续,加之太平天国战乱所造就的时代机遇,共同催生了近代尤其是清中后期南浔镇私家园林的勃兴。近代南浔私家园林在构造上讲求叠山理水及植物的自然精炼、注重建筑美与自然美的嵌合以及追求诗情画意与意境表达;因袭传统文人园林的手法和意趣,藏书、雅集与园林水乳交融;糅合中西方文化元素,富有中西合璧、华洋杂糅之意匠;随着近代社会及文化转型,其布局设计及功能亦随之呈现出嬗变的态势。近代南浔私家园林的上述独特风格,构成了近代江南私家园林史上的一抹亮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浔 私家园林 江南 近代
下载PDF
南浔经济的三次转型与江南古镇发展道路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国灿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7-70,共4页
南浔是江南著名古镇。自南宋建镇以来,该镇迄今已经历了三次经济转型,即由传统农业经济到商品经济,由传统商品经济到近代外贸经济,以及现代市场和产业体系的构建,从而保持了持续发展的活力。南浔经济转型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为当前江南... 南浔是江南著名古镇。自南宋建镇以来,该镇迄今已经历了三次经济转型,即由传统农业经济到商品经济,由传统商品经济到近代外贸经济,以及现代市场和产业体系的构建,从而保持了持续发展的活力。南浔经济转型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为当前江南古镇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浔 经济转型 江南 古镇 发展道路
原文传递
市镇绅商与地方教育近代化转型——以南浔镇为中心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卫荣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4-154,160,共12页
市镇绅商是地方教育近代化转型的"原动力"。十九世纪末年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传统旧学教育体系变革的基础上,近代南浔镇的新学教育形成了"官办民助""官倡民办"和"民间自办"三种模式多元发展... 市镇绅商是地方教育近代化转型的"原动力"。十九世纪末年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传统旧学教育体系变革的基础上,近代南浔镇的新学教育形成了"官办民助""官倡民办"和"民间自办"三种模式多元发展、动态消长的格局。绅商在不同阶段、不同模式中始终保持着相当的活跃度,在地方新学教育体系中占据着相对顶端的位置,维系着近代新学与经济资本、文化教育、思想启蒙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发生与发展,成为地方教育近代化转型的启动者、主导者,也是近代新式知识分子群体成长为地方教育主体力量的助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绅商 教育 近代化 南浔镇
下载PDF
经营地方:明清时期的南浔士绅社会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卫荣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29-37,共9页
明清时期,受到皇权与绅权的双层架构、地方社会"官—绅—民"三重权力结构的影响,南浔士绅阶层立足于国家政权与地方社会的权力中间地带,通过在地方社会积产治业、经商营工,编造以地方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参与、组织和... 明清时期,受到皇权与绅权的双层架构、地方社会"官—绅—民"三重权力结构的影响,南浔士绅阶层立足于国家政权与地方社会的权力中间地带,通过在地方社会积产治业、经商营工,编造以地方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参与、组织和领导地方公共事务,建构地方社会的主流价值认同等形式扎根地方、经营地方,形成了地方性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权力网络,并以地方主义的姿态与中央权力及其官治体系交相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绅 经营地方 南浔镇 明清时期
下载PDF
頔塘运河流域传统宅第中运河文化的物化研究--以浙江省南浔镇为例
7
作者 邓昊文 白小鹏 《华中建筑》 2023年第4期16-19,共4页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已纳入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人们对大运河沿岸传统建筑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为探究运河文化对传统宅第多方面的影响,剖析文化在物化载体中具体的落实形式,以南浔镇頔塘运河流域的传统宅第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档案...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已纳入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人们对大运河沿岸传统建筑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为探究运河文化对传统宅第多方面的影响,剖析文化在物化载体中具体的落实形式,以南浔镇頔塘运河流域的传统宅第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档案查阅、田野调查、专家访谈及比较研究法和诠释法的运用,解析南浔镇传统宅第中特殊功能空间的出现、建筑空间结构的变化、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与迎来送往的仪式感,阐释建筑现象背后与运河文化直接或间接的关联。以期挖掘、展示和传承南浔传统宅第中蕴含的运河文化,为传统建筑文化价值评估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頔塘运河流域 传统宅第 运河文化 物化形式 南浔镇
下载PDF
南浔镇传统建筑中的运河文化特征解析
8
作者 邓昊文 白小鹏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3期92-99,共8页
深入挖掘和理解大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已被提升至国家层面。为挖掘运河文化在传统建筑中的表现特征,文章以浙江省湖洲市南浔镇运河沿岸的传统建筑为对象,进行了史料研究、田野调查和专家访谈,结合比较研究和诠释... 深入挖掘和理解大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已被提升至国家层面。为挖掘运河文化在传统建筑中的表现特征,文章以浙江省湖洲市南浔镇运河沿岸的传统建筑为对象,进行了史料研究、田野调查和专家访谈,结合比较研究和诠释法,以跨学科视角探究了运河文化影响下的空间形态特征、传统居住建筑与传统公共建筑,解读了运河沿岸街道中空间放大的重要商贸节点和传统宅第与仓库附近出现的劳工生活片区,挖掘了人们对河道的态度在建筑中的反映、传统居住建筑的功能改变、运河思想在传统宅第改造中的体现,以及沿河民居建筑群中的运河文化特征,剖析了运河沿岸的会馆建筑、分水墩上的寺庙建筑和面对运河的古戏台。深度展示南浔镇传统建筑中的运河文化,以期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 运河文化 文化特征 商贸 南浔镇
下载PDF
雅俗之流传与相辩——宋元时期南浔镇士人的生活经营
9
作者 沈俊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29-34,共6页
自北宋末年靖康之乱以后,大批北方民众因避难迁入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这次移民南迁高潮,对南方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市镇也逐渐成为地方商业经济的兴新地。伴随着基层市镇不同层级的士人群体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自然发展出... 自北宋末年靖康之乱以后,大批北方民众因避难迁入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这次移民南迁高潮,对南方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市镇也逐渐成为地方商业经济的兴新地。伴随着基层市镇不同层级的士人群体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自然发展出了一套专属于他们的生活经营——“士人文化”。士人群体在建构的文化环境中,划分出了相对“雅”和“俗”的种种形态,从而也衍生出自我文化及社群意识的价值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时期 南浔镇 士人 生活 雅俗
下载PDF
团防衍变与地方绅权赓续——近代国家政权建设在江南市镇的演进
10
作者 郑卫荣 《地方文化研究》 2020年第4期46-56,共11页
晚清以降,在近代国家政权建设向地方社会延伸的过程中,作为地方军事组织的团防充当着连接国家政权与地方绅权的中介组织。近代南浔团防,始设并复办于清咸丰、光绪朝时期,鼎盛于清末民初政权更迭之际,赓续于民国时期的国家政权建设中。... 晚清以降,在近代国家政权建设向地方社会延伸的过程中,作为地方军事组织的团防充当着连接国家政权与地方绅权的中介组织。近代南浔团防,始设并复办于清咸丰、光绪朝时期,鼎盛于清末民初政权更迭之际,赓续于民国时期的国家政权建设中。团防衍变的背后,隐含着地方绅权的延续及其在权力主体上由士绅到绅商阶层的嬗递。以团防为组织形式的“地方绅权网络”与“国家权力网络”互利合作并适度分离,为地方社会应对国家政权建设的冲击、由传统治理向地方自治的平稳过渡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防 地方绅权 国家政权 南浔镇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非遗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南浔古镇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梦迪 朱愉 +1 位作者 王慧 郑志元 《浙江建筑》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背景,以浙江省南浔古镇为实地营造案例,针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背景下的发展现状展开调查研究,发现其存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缺乏特色及智慧化网络平台建设不健全... 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背景,以浙江省南浔古镇为实地营造案例,针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背景下的发展现状展开调查研究,发现其存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缺乏特色及智慧化网络平台建设不健全等问题。由此提出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发挥当地非遗文化优势,发展“玩+研”独特旅行模式,加强智慧服务建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智慧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以期为“互联网+”背景下的南浔古镇非遗智慧文化旅游提供新思路,为后续相关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非遗文化 旅游 融合发展 南浔古镇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的南浔历史文化名镇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的IPA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户文月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55-62,共8页
历史文化名镇因较完整的传统建筑风貌、特色的选址格局,承载着传统文化与栖居情感,备受游客关注。文章试图通过网络文本数据,基于IPA模型对历史文化名镇南浔古镇进行投射形象和游客感知形象差异研究,以优化南浔古镇旅游业发展。研究发现... 历史文化名镇因较完整的传统建筑风貌、特色的选址格局,承载着传统文化与栖居情感,备受游客关注。文章试图通过网络文本数据,基于IPA模型对历史文化名镇南浔古镇进行投射形象和游客感知形象差异研究,以优化南浔古镇旅游业发展。研究发现:官方在投射形象营销策划方面,倾向于单一的客观陈诉,在用词的丰富度和情感色彩上较弱,营销氛围渲染不足,且在关注视角上侧重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文人事迹元素,而对游客关注的具体旅游体验活动投射不足。游客对南浔古镇情感评价整体较为正面积极,少数的消极情感主要涉及景点门票、环境氛围、设施设备和经营管理4个方面。官方营销投射现阶段分为供给过度区、机会发展区和重点改进区3个方面,结合IPA模型对3个层面提出相关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IPA模型 南浔古镇 投射形象 感知形象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游客旅游地形象感知对比研究——以甪直古镇和南浔古镇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侯宇 马木兰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72-82,共11页
在旅游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各类网络平台的游客评论受到广泛关注,网络情境下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促进甪直古镇和南浔古镇的长远发展,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基于游客生成的网络文本分析游客的形象感知。... 在旅游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各类网络平台的游客评论受到广泛关注,网络情境下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促进甪直古镇和南浔古镇的长远发展,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基于游客生成的网络文本分析游客的形象感知。结果发现,尽管游客对甪直古镇和南浔古镇的形象感知受限于古色古香的人文景区型江南水乡小镇,但是从游客形象感知中也能较好地识别出两个古镇的资源特色和优势;游客对两个古镇有关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的感知存在一定的差异;两个古镇的游客文本语义网络呈现出"核心感知-期望感知-潜在感知"三个圈层旅游地吸引体系结构;游客对两个古镇的整体情感体验以积极情绪为主,在情感程度上以一般情绪为主,游客对南浔古镇的情感体验优于甪直古镇。最后,为甪直古镇和南浔古镇旅游地形象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本 形象感知 内容分析法 甪直古镇 南浔古镇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遗产审美价值特征与价值提升策略--以大运河南浔段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勤智 李荫楠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302-307,共6页
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妥善保护、传承和利用,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大运河及其周边文化遗产不仅有着历史与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运用现象学美学理论主客合一的方法,探索提升大运河文... 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妥善保护、传承和利用,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大运河及其周边文化遗产不仅有着历史与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运用现象学美学理论主客合一的方法,探索提升大运河文化遗产审美价值的途径。从审美价值的客观方面挖掘与分析大运河典型文化遗产地--江南运河南浔段蕴含的审美特征与美学价值,从审美价值的主观方面优化主体审美过程,提升主体的审美体验,从主客合一的方面改善审美主客体的关系,为更好彰显大运河文化遗产审美价值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审美体验方面提供新的理论支撑,以期更完整地展现大运河形象,传播大运河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美学 大运河文化遗产 南浔古镇 审美价值 提升策略
下载PDF
江南传统民居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以南浔古镇浔东里民居群改造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海波 左琰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12期16-19,共4页
文章对江南民居保护与再利用中的突出问题:即现实功能与传统建筑保护要素相冲突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南浔古镇浔东里民居群改造项目为例,探讨如何对江南水乡民居在古镇旅游开发下继续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以保存江南水乡的文化记忆。
关键词 江南传统民居 南浔古镇 保护 活化利用
下载PDF
浙江南浔镇近代私家园林崛起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天民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17-120,共4页
江南传统文化和当时外贸经济是清末民初浙江湖州南浔镇私家园林兴起的基础,战争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也为园林建筑提供了土地的便利,诸要素合力作用使浙江南浔私家园林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古典私家园林建筑之晚霞。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浙江南浔 私家园林
下载PDF
Z世代需求下历史地段商业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以南浔古镇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清滢 《设计》 2022年第20期59-63,共5页
“古镇热”背景下,为实现古镇环境保护和旅游收益的双赢,需要吸引更多年轻人群。Z世代作为当下的年轻主体,需要分析和总结其在古镇空间内的需求,并从文化认知、消费体验和休闲社交三个层面展开具体分析;以南浔古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 “古镇热”背景下,为实现古镇环境保护和旅游收益的双赢,需要吸引更多年轻人群。Z世代作为当下的年轻主体,需要分析和总结其在古镇空间内的需求,并从文化认知、消费体验和休闲社交三个层面展开具体分析;以南浔古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Z世代空间活动现状和商业公共空间环境现状。总结Z世代人群需求关键点和南浔古镇商业公共空间现状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空间设计策略。该策略可指导古镇商业公共空间改造,也可为今后历史地段文旅创新升级中的空间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世代 人群需求 商业公共空间 南浔古镇 设计策略
下载PDF
海派文化浸淫下的江南小镇--基于南浔市镇社会生活的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祝玉芳 李学功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9期15-25,32,共12页
近代以降,在上海开埠和国际市场对生丝出口需求成几何级数增长的拉动、作用下,江南小镇南浔得风气之先,因应着上海独特的城市影响力,在时代风势的转形移步间也发生了富于时代色彩的变化。南浔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贸易环境,成... 近代以降,在上海开埠和国际市场对生丝出口需求成几何级数增长的拉动、作用下,江南小镇南浔得风气之先,因应着上海独特的城市影响力,在时代风势的转形移步间也发生了富于时代色彩的变化。南浔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贸易环境,成为近代颇具专业化的外贸型蚕丝业生产区,成为海派文化浸淫下的典型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海派文化 南浔 江南市镇
下载PDF
徐迟的江南小城镇文学
19
作者 余连祥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31-37,共7页
徐迟对于江南小城镇的文学书写,是从爱情诗开始的。江南小城镇意象与恋女叠印在一起,显得美丽又可爱。江南古镇有保守的一面,失恋的诗人走向都市,成为都市诗人,于是古镇既是守旧的"他者"又是怀恋的精神家园。抗战时期,徐迟对... 徐迟对于江南小城镇的文学书写,是从爱情诗开始的。江南小城镇意象与恋女叠印在一起,显得美丽又可爱。江南古镇有保守的一面,失恋的诗人走向都市,成为都市诗人,于是古镇既是守旧的"他者"又是怀恋的精神家园。抗战时期,徐迟对于沉陷了的故乡的抒写,有乡愁,又有失去家园的切肤之痛,更有对于坚毅抗战者的赞美。新中国成立后,徐迟又抒写了游子眼中熟稔、亲切又富于诗意的江南市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迟 江南 南浔 小城镇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