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2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汉否定词的分合和名动的分合 被引量:107
1
作者 沈家煊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7-399,共13页
英语里否定词最重要的区分是"否定名词"还是"否定动词",不注重区分"直陈否定"还是"非直陈否定",也不注重区分"有"的否定还是"是"的否定。相反,汉语里否定词最重要的区分是... 英语里否定词最重要的区分是"否定名词"还是"否定动词",不注重区分"直陈否定"还是"非直陈否定",也不注重区分"有"的否定还是"是"的否定。相反,汉语里否定词最重要的区分是"直陈否定"还是"非直陈否定",是"有"的否定还是"是"的否定,不注重区分"否定名词"还是"否定动词"。这一现象进一步证明,英语里名词和动词是分立的两个类,汉语的动词是名词所包容的一个次类。本文还从哲学角度说明英汉两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差别,并指出讲汉语语法不可过分重视名词和动词的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词 名词 动词 英汉对比
原文传递
名动分类:语法的还是语义的——汉语名动分类的神经语言学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杨亦鸣 梁丹丹 +2 位作者 顾介鑫 翁旭初 封世文 《语言科学》 2002年第1期31-46,共16页
大多数名动分类实验的结果支持名词和动词的语义特征不同是人们区分二者的依据,但这些实验只是从语义角度来设计研究方案的,大大制约了其结论的语言学价值。本文从语法角度来设计研究方案,通过ERP、fMRI两种实验手段证明了语法确实可以... 大多数名动分类实验的结果支持名词和动词的语义特征不同是人们区分二者的依据,但这些实验只是从语义角度来设计研究方案的,大大制约了其结论的语言学价值。本文从语法角度来设计研究方案,通过ERP、fMRI两种实验手段证明了语法确实可以作为汉语名动分类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 动词 词类 语法 语义 ERP FMRI
下载PDF
名词与量词组合关系研究说略 被引量:23
3
作者 周芍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5,共7页
量词是汉语的一个特色。名词与量词的组合规律究竟是怎样的,一直是倍受争论的问题。本文对名、量词组合关系研究从早期的“三论”到“约定俗成”观念,再到用语义与认知解释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并对量词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前瞻性的分... 量词是汉语的一个特色。名词与量词的组合规律究竟是怎样的,一直是倍受争论的问题。本文对名、量词组合关系研究从早期的“三论”到“约定俗成”观念,再到用语义与认知解释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并对量词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前瞻性的分析。基于量词在汉语中的独特地位,量词的运用规律及名、量词组合关系将成为新阶段汉语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 名词 组合关系
下载PDF
英语的“抽象”与汉语的“具体” 被引量:32
4
作者 连淑能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4-31,共8页
英语的名词化往往导至表达的抽象化。G. M. Young曾指出,“an excessive reliance on the noun at the expense Of the verb will, in the end, detach the mind of the writer from the realities of here and now,from when and how a... 英语的名词化往往导至表达的抽象化。G. M. Young曾指出,“an excessive reliance on the noun at the expense Of the verb will, in the end, detach the mind of the writer from the realities of here and now,from when and how and in what mood the thing was done, and insensibly induce a habit of abstraction, generalization and vagueness.”英语的抽象表达法 (method of abstract dillon)主要见于大量使用抽象名词。迷类名词涵义概括,指称笼统,覆盖面广,往往有一种“虚”、“泛”、“暗”、“曲”、“隐”的“魅力”,因而便于用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微妙的情绪。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抽象名词 WORD 类名词 抽象表达 noun 抽象词 词语 王力
原文传递
名词作状语及其相关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慧清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34,共7页
本文给出了能够直接作状语的名词词表,对名词作状语的音节、句法、语义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描写。音节上,一般都是双音节的。句法上,作状语的名词有固定性和临时性的分别,还有一些可接受性受到怀疑的“名词+动词”的用例。语义上,作状语的... 本文给出了能够直接作状语的名词词表,对名词作状语的音节、句法、语义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描写。音节上,一般都是双音节的。句法上,作状语的名词有固定性和临时性的分别,还有一些可接受性受到怀疑的“名词+动词”的用例。语义上,作状语的名词与动词之间主要有时间与动作、处所与动作、方式与动作、工具与动作、凭借与动作、原因与动作几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 状语 特征分析 汉语 音节 句法 语义
原文传递
语法的“副+名”和修辞的“副+名” 被引量:20
6
作者 邵桂珍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5期71-77,共7页
“副 +名”结构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用法 ,一种是语法的“副 +名” ,另一种是修辞的“副 +名” ,两者在语形、语义和语用等方面都存在重要区别。语法的“副 +名”中 ,名词 (或名词短语 )的性质没有变 ,而在修辞的“副 +名”中 ,名词 (或... “副 +名”结构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用法 ,一种是语法的“副 +名” ,另一种是修辞的“副 +名” ,两者在语形、语义和语用等方面都存在重要区别。语法的“副 +名”中 ,名词 (或名词短语 )的性质没有变 ,而在修辞的“副 +名”中 ,名词 (或名词短语 )的性质已经发生临时的转化 ;语法的“副 +名”意义具有明确性、单一性 ,修辞的“副 +名”意义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和丰富性 ;语法的“副 +名”和修辞的“副 +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 修辞 '副+名'结构 汉语 语形结构
下载PDF
从认知语言学看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语义演变规律 被引量:14
7
作者 范利 聂春梅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1年第1期27-31,共5页
本文以先秦至明清时期具体的语言事实为基础,从语义方面对名词临时作量词现象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考察,发现名词作量词的语义演变具有规律性:1.名词临时作物量词的优先顺序为:[+可容性][-人体器官]名词>[+可容性][+人体器官]... 本文以先秦至明清时期具体的语言事实为基础,从语义方面对名词临时作量词现象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考察,发现名词作量词的语义演变具有规律性:1.名词临时作物量词的优先顺序为:[+可容性][-人体器官]名词>[+可容性][+人体器官]名词>[+可附性][+人体器官]名词>[+可附性][-人体器官]名词(“>”表示“优先”);2.名词临时作动量词的优先顺序为:[+工具]名词>[+人体器官]名词。这种规律背后的动因是人类的认知观。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名词 量词 语义
下载PDF
语法语境下汉语名动分离的ERP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刘涛 杨亦鸣 +4 位作者 张辉 张珊珊 梁丹丹 顾介鑫 胡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1-680,共10页
运用ERP技术,从语法角度,通过词语搭配判断任务,考察汉语名词和动词加工的脑神经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在适合的语法语境中,名词、动词和动名兼类词所诱发出ERP差异主要反应在P200、N400和P600三个ERP成分上。在正确的语境中,名词诱发出... 运用ERP技术,从语法角度,通过词语搭配判断任务,考察汉语名词和动词加工的脑神经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在适合的语法语境中,名词、动词和动名兼类词所诱发出ERP差异主要反应在P200、N400和P600三个ERP成分上。在正确的语境中,名词诱发出更大的P200,而动词则诱发出比名词更大的N400和减小的P600;当动名兼类词分别用作名词和动词时,虽然二者的N400没有显著差异,但前者诱发出一个增大的P600。根据实验结果认为:汉语名词和动词具有不同的神经表征和加工机制,名词和动词的语法功能在汉语名动分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 动词 ERP 语法 神经表征
下载PDF
汉语名词、动词交融模式的历史形成 被引量:27
9
作者 吴长安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8,95,共12页
汉语造词有两个特点:一是造词不关注词、语的区别,二是造词过程中类的改变的无意识。这两个特点也是汉语现有词类样态形成的前提,并与汉语形态不发达有着直接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动词、名词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三个表现:1)单音词时期动... 汉语造词有两个特点:一是造词不关注词、语的区别,二是造词过程中类的改变的无意识。这两个特点也是汉语现有词类样态形成的前提,并与汉语形态不发达有着直接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动词、名词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三个表现:1)单音词时期动词的指称和转指主要是构成性的。2)双音化时代实现性转指占主体,而指称则表现为:A.从原单音动词的角度看是实现性的;B.从双音词本身看是构成性的。3)这些双音词表指称:A.在原单音动词之上再添加一个音节而来;B.语义特点是陈述并能指称一个具体的动作或行为,也是单音动词意义的细化和实化;C.语法功能具有做主、宾语与谓语双重功能;D.这批词不仅数量大,而且还在不断产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我们把这批词称为表事词。汉语动词、名词之间交融模式的形成主要就是源于这批词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意识 陈述 指称 表事词 交融模式
原文传递
动静之间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文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4-47,共4页
从词类的使用上看,英语多用名词,有静、虚和抽象的特点,汉语多用动词,有动、实和具体的特点。我认为这与西方人擅长抽象思维、中国人偏重形象思维有关。所以,对于翻译来说,英译汉的时候,我们应当适当将一些名词转换为动词,从而... 从词类的使用上看,英语多用名词,有静、虚和抽象的特点,汉语多用动词,有动、实和具体的特点。我认为这与西方人擅长抽象思维、中国人偏重形象思维有关。所以,对于翻译来说,英译汉的时候,我们应当适当将一些名词转换为动词,从而使译文顺畅自然,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汉译英的时候,我们又应当适当将一些动词转换为名词,从而使译文结构严谨,避免拖沓冗长、行文散乱的毛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 动词 具体 抽象 思维方式
原文传递
汉语方位词的词性及其理论意义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亚非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9-109,共11页
本文的主要观点有三:一、方位词是从名词中分离出来的词类,保留了名词的主要句法特征,两者的不同可以用低费用原则来解释。二、方位词的核心成员不是附着语素,而且无论一个方位词是否已经演变成附着语素,都不能解释方位词和名词的区别... 本文的主要观点有三:一、方位词是从名词中分离出来的词类,保留了名词的主要句法特征,两者的不同可以用低费用原则来解释。二、方位词的核心成员不是附着语素,而且无论一个方位词是否已经演变成附着语素,都不能解释方位词和名词的区别。三、汉语的"在"是轻介词,与方位词组合,在功能上对应于其他语言里的静态方位介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词 名词 介词 附着语素 低费用原则 新词类的分离 轻介词
原文传递
儿童早期词汇获得的词类差异 被引量:19
12
作者 陈杰 Twila Tardif 孟祥芝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3-428,共6页
儿童早期词汇获得存在词类差异,很多语言中名词比例都要高于其他词类,因此一些研究者提出“名词优势”理论。但是,一些对汉语和韩语的研究发现,儿童早期获得的动词比例与名词没有显著差异,甚至高于名词,同时汉语和韩语动词比例也远大于... 儿童早期词汇获得存在词类差异,很多语言中名词比例都要高于其他词类,因此一些研究者提出“名词优势”理论。但是,一些对汉语和韩语的研究发现,儿童早期获得的动词比例与名词没有显著差异,甚至高于名词,同时汉语和韩语动词比例也远大于英语动词比例。针对不同语言儿童早期获得的动、名词比例差异现象,研究者认为语言结构特征和成人对孩子的言语输入可以解释不同语言儿童早期词汇中动、名词比例的差异,其中成人言语中词类的频率、单词位置、词形变化复杂性和语用等因素都会影响儿童早期词汇获得。此外,不同的词汇测量方法、观察情境、词类定义、词汇量水平、单词理解与说出也会造成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名词 名词优势 行为 客体.
下载PDF
汉语名词数范畴的表现方式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黎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32,共5页
本文专门考察分析汉语可数名词在没有前置数量结构限定的情况下如何表现数的范畴以及如何辨认其所指是单数还是复数的规律 ,并对相关的部分语用功能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对大量语言实例的考察 ,可以发现汉语可数名词在没有前置数量结构限... 本文专门考察分析汉语可数名词在没有前置数量结构限定的情况下如何表现数的范畴以及如何辨认其所指是单数还是复数的规律 ,并对相关的部分语用功能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对大量语言实例的考察 ,可以发现汉语可数名词在没有前置数量结构限定的情况下 ,其单、复数大致可以从其所处的句法结构的相关组成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范畴 名词 语法 语用
下载PDF
“吃”+N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徐文红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7-120,共4页
“吃”这个高频动词的后面可以带名词、动词、形容词。本文通过对“吃”所带名词的特征及“吃”的词义引申方式的分析,归纳出了“吃”与不同特征的名词的搭配情况。
关键词 名词 搭配 语义 "吃"+N 结构 汉语 语法
下载PDF
面向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维吾尔语名词形态分析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阿依克孜.卡德尔 开沙尔.卡德尔 吐尔根.依布拉音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48,98,共7页
名词是人类语言中的基本词类之一。维吾尔语是一种形态变化很复杂的语言,其中名词是一种形态变化复杂的词类。因此名词的形态分析研究无论在语法研究还是在语言信息处理中都非常重要。本文对维吾尔语名词的形态变化(名词的数、人称、格... 名词是人类语言中的基本词类之一。维吾尔语是一种形态变化很复杂的语言,其中名词是一种形态变化复杂的词类。因此名词的形态分析研究无论在语法研究还是在语言信息处理中都非常重要。本文对维吾尔语名词的形态变化(名词的数、人称、格等语法范畴)进行了形式化的描述和分析。指出了维吾尔语名词的基本形态参数,总结出参数的组配规律并统计了其类型,探索了维吾尔语名词的削尾方法。这些工作将为维吾尔语名词形态处理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维吾尔语信息处理 名词 形态
下载PDF
如何解决“补语”问题 被引量:20
16
作者 沈家煊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5-445,共11页
汉语的"补语"之所以成为问题,不在它跟西方语法学的complement不一致,而在我们没有摆脱印欧语的观念,过分看重名词和动词的对立,认定"名词性词语只充当宾语不充当补语"。本文梳理现有的两个解决汉语"补语问题&... 汉语的"补语"之所以成为问题,不在它跟西方语法学的complement不一致,而在我们没有摆脱印欧语的观念,过分看重名词和动词的对立,认定"名词性词语只充当宾语不充当补语"。本文梳理现有的两个解决汉语"补语问题"的方案存在的问题,指出"补语问题"的要害在于:把动词后表事物的成分不管是动作对象还是动作结果一律叫"宾语",而对动词后表性状的成分则区别对待,把表动作对象的还叫宾语,把表动作结果的分出来叫"补语",这使得汉语语法体系在逻辑上缺乏自洽性。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取消"宾语"这顶帽子,保留"补语"这顶帽子,原来的宾语改戴"补语"帽,原来的补语可以仍然戴"补语"帽,不用改戴"后置状语"和"次级谓语"之类的帽子,改戴那两顶帽子只是用另一种印欧语眼光替换前一种印欧语眼光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语 宾语 次级谓语 后置状语 动词 名词
原文传递
朱德熙先生最重要的学术遗产 被引量:20
17
作者 沈家煊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9,共13页
朱先生自认为在摆脱印欧语眼光为主导的传统观念的道路上只是前进了很小的一步,然而这很小的一步正是朱先生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学术遗产。本文认为,朱先生的重要贡献有两项:一,在将分布原理和层次分析法运用于汉语语法分析的时候揭示出... 朱先生自认为在摆脱印欧语眼光为主导的传统观念的道路上只是前进了很小的一步,然而这很小的一步正是朱先生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学术遗产。本文认为,朱先生的重要贡献有两项:一,在将分布原理和层次分析法运用于汉语语法分析的时候揭示出汉语不同于印欧语的两个重要特点,建立起比较适应汉语实际的"以词组为本位"的语法体系;二,在建立汉语语法体系的时候明确提出简明性和严谨性同等重要的原则并加以贯彻,使汉语语法研究更加"科学化"。朱先生的理论和体系不是说后人不能修正,但是修正的前提是先要正确理解朱先生,先要搞清楚朱先生究竟是怎么想的和为什么这么想,不然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把朱先生留下的学术遗产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廉价处理掉了。本文最后说明我们关于汉语名词和动词的新观点只是覆盖而不是推翻朱先生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特点 词组本位 简明性 名词 动词
原文传递
基于物性结构和概念整合的名词隐喻现象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李强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53,共10页
隐喻广泛地存在于日常语言中,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和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工具。本文在概念整合理论的相关背景下,结合生成词库论中的物性结构描写体系,对名词的隐喻现象进行分析。通过提供四个例证,本文强调物性角色可以为概念整合的心理... 隐喻广泛地存在于日常语言中,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和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工具。本文在概念整合理论的相关背景下,结合生成词库论中的物性结构描写体系,对名词的隐喻现象进行分析。通过提供四个例证,本文强调物性角色可以为概念整合的心理空间提供丰富的内容,从而帮助我们对名词隐喻的识别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名词 物性结构 概念整合
原文传递
词类的实验研究呼唤语法理论的更新 被引量:17
19
作者 沈家煊 乐耀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3-267,376,共15页
有关词类的实验研究,同类实验得出的结论看似不同甚至相反,或者对实验结果缺乏合理的解释,这可能是因为实验方法和实验任务的不同而造成的,但也可能是在解释实验结果时所依凭的词类理论有问题而造成的。文章介绍了与汉语词类研究有关的... 有关词类的实验研究,同类实验得出的结论看似不同甚至相反,或者对实验结果缺乏合理的解释,这可能是因为实验方法和实验任务的不同而造成的,但也可能是在解释实验结果时所依凭的词类理论有问题而造成的。文章介绍了与汉语词类研究有关的一组儿童感知实验和一组成人脑成像实验,说明对实验结果要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正确的结论有待词类理论的更新。就名词和动词的区别而言,需要建立"名动分立"和"名动包含"两种词类模式。不仅语法理论可以用来对实验研究的结果做出相应的解释并得到相关实验研究的验证,实验研究也在呼唤语法理论的更新,从而反过来使实验研究得到改进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 儿童感知实验 脑成像 语法理论
原文传递
英语广告标题的修辞特色 被引量:10
20
作者 邓嵘 《中国科技翻译》 1998年第4期44-46,共3页
“平均来说,读标题的人数是读正文人数的五倍。”资深广告学家大卫·奥格尔维(DavidOgilvy)总结多年广告创作的经验指出,“因此,可以说标题一经写成,就等于一美元的广告费中花去了80美分。如果你的标题起不到推... “平均来说,读标题的人数是读正文人数的五倍。”资深广告学家大卫·奥格尔维(DavidOgilvy)总结多年广告创作的经验指出,“因此,可以说标题一经写成,就等于一美元的广告费中花去了80美分。如果你的标题起不到推销的作用,那就等于浪费了80%的广告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MS noun PHRASE definition and WORD form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