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项护理对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心肌梗死时机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玲 彭锦妹 张昌凤 《中国校医》 2019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分析专项护理对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心肌梗死时机选择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7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35例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以2016年收治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首份... 目的分析专项护理对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心肌梗死时机选择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7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35例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以2016年收治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首份心电图时间、确诊时间、介入手术治疗实施时间、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首份心电图时间、急性心肌梗死确诊时间与介入手术实施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径、左房内径优于对照组,平均二尖瓣压力差与肺动脉平均压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专项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入院至介入治疗实施时间,从而促进左室重构及心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心肌梗塞/急性 护理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后校正QT间期离散度分析
2
作者 吴非 沈小玲 徐文俊 《九江医学》 2000年第2期79-80,共2页
目的 :探讨校正QT间期离散度 (QTcd)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溶栓治疗后判断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及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MVA)发生的价值。方法 :选择分析AMI患者 46例 (全经溶栓治疗及冠脉造影 ) ,分再通组及未通组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组... 目的 :探讨校正QT间期离散度 (QTcd)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溶栓治疗后判断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及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MVA)发生的价值。方法 :选择分析AMI患者 46例 (全经溶栓治疗及冠脉造影 ) ,分再通组及未通组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组 (MVA)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未发生组 (NMVA) ;并对入院时及入院后 2 4h的QTcd进行分析对比 ,且在入院后行心电监护一周 ,观察MVA的发生情况。结果 :再通组和未通组患者的QTcd比较有显著差异 ;MVA组与NMVA组患者的QTcd比较亦有显著差异。结论 :溶栓后 2 4h内QTcd明显下降可作为AMI溶栓后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的无创指标之一 ,并预示AMI后早期MVA发生率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校正QT间期离散度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39
3
作者 徐志清 华靖 +1 位作者 黄瑛 张代富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87-289,共3页
在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70例AMI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组(治疗组,37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3例),观察两... 在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70例AMI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组(治疗组,37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3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超声心动图参数[如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E峰速度(PEV)、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二尖瓣率舒张晚期流速(E/A)比值],血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脑钠肽(BNP)浓度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89%比72.73%,P〈0.05)。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控制心率、调节血压、减少并发症(低血压、心率失常、严重感染)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ET(ng/L)、CRP(μg/L)、TNF-α(μg/L)、BNP(ng/L)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ET:43.7±12.5比62.7±12.6,CRP:5.40±4.68比11.42±10.80,TNF-α:0.73±0.18比1.89±0.21,BNP:483.76±236.53比547.96±275.57,P〈0.05或P〈0.01)。结论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AMI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能有效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神经-细胞因子来抑制炎症因子激活、释放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心肌梗死 急性 左心衰竭 急性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对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爱丽 郝颖 梁莉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1年第8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8例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第1,3,7天的SAS、SDS、HAMA、HAMD及SCL-90评分...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8例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第1,3,7天的SAS、SDS、HAMA、HAMD及SCL-90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病后第1,3,7天的SAS、SDS、HAMA、HAMD及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改善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的情绪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期 情绪状态 人性化护理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现状调查 被引量:11
5
作者 许敏 郭金成 华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15-120,共6页
目的调查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现状,分析影响老年STEMI患者二级预防的因素以及二级预防状况对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目的调查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现状,分析影响老年STEMI患者二级预防的因素以及二级预防状况对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7月间在北京通州区潞河医院CCU连续住院并好转的老年STEMI患者107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34例,患者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66.54±6.19)岁,门诊随访时间6~15月。根据二级预防状况分为良好组45例和不良组62例,分析老年STEMI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2组MACE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42.1%患者二级预防良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预测二级预防状况,独立变量是为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OR=9.14,95%CI:1.57~53.31)、医疗保险类型(OR=9.32,95%CI:1.80~48.22)。二级预防良好组MACE和临床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二级预防不良组(8.9%vs 40.3%,17.8%vs 57.8%,P<0.05)。结论老年STEMI患者出院后二级预防现状与指南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医疗保险类型、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是预测二级预防状况的独立变量。良好的二级预防可明显降低老年STEMI患者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二级预防 老年人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脉介入围手术期PCI相关心肌损伤的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0
6
作者 沈伟 欧洋 +8 位作者 孙晟甲 罗剑锋 施海明 沈蕴之 周丽慧 陈羽斐 朱志栋 罗心平 范维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2-417,共6页
目的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探讨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PCI相关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选取128例2016年10月—2017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拟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非ST段... 目的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探讨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PCI相关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选取128例2016年10月—2017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拟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药物组60例,术前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生理盐水100 mL,滴速60 mL/h,之后第24、48 h继续静脉滴注(剂量和滴速同前)丹参多酚酸盐;对照组68例,等量、等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和术后8、24、48 h检测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记录峰值。将心肌损伤分为1级和2级,其中1级包括正常或轻度心肌损伤,术后cTNT正常或升高不足5倍99%参考值上限(URL);2级包括重度心肌损伤,术后cTNT升高超过5倍99%URL。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疗效分析。以心肌损伤1级为有效赋值,2级为无效赋值,建立3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模型1变量仅包括分组;模型2变量包括分组、糖尿病、高血压病、体重指数;模型3变量包括分组变量、糖尿病、高血压病、体重指数、植入支架数量、主血管病变支数。结果两组cTnT、CK-MB、NT-pro-BNP和hs-CRP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药物组1级心肌损伤患者比例升高(P=0.035)。模型1、2、3分组变量OR值(95%CI)分别为0.367(0.141,0.953), 0.318(0.115,0.874), 0.337(0.114,0.990),药物组有效率更高(P=0.040,0.026,0.048)。结论围手术期应用丹参多酚酸盐,可以改善NSTE-ACS患者PCI相关心肌损伤的程度,保护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 丹参多酚酸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原文传递
血脂康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冠脉再狭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赵国玉 耿学斌 +2 位作者 李莉 赵碧琼 田美荣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4期22-24,共3页
①目的观察血脂康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冠脉再狭窄疗效及安全性。②方法将2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136例及B组113例,均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前A组给予血脂康胶囊0.6g口服,2次/d,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20mg口... ①目的观察血脂康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冠脉再狭窄疗效及安全性。②方法将2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136例及B组113例,均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前A组给予血脂康胶囊0.6g口服,2次/d,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20mg口服,1次/d。术后A组坚持服用血脂康胶囊0.6g,2次/d,B组服用阿托伐他汀片20mg,1/晚。平均随访15个月,术后6~9个月复查冠脉造影。观察术前、术后6个月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一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支架再狭窄发生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等。③结果随访15个月,两组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下降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ACE发生率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血清TC水平、血清LDL-C水平、血清hs-CRP水平,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及MACE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均为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结论血脂康与其他药物比较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效果安全有效,价格低廉,患者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康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支架置入术 治疗依从性 再狭窄
下载PDF
左西孟旦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率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善敬 陈庞何 +2 位作者 苏成标 李香 许锦荣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56-59,共4页
目的:分析左西孟旦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率。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急性左心衰者共98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对照组48例的患者给予米力农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 目的:分析左西孟旦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率。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急性左心衰者共98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对照组48例的患者给予米力农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联合左西孟旦。比较两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以及肺活量、峰值流速、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并比较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功能指标、BNP、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以及肺活量、峰值流速、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功能指标、BNP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左西孟旦对于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急性左心衰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呼吸情况、心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无创呼吸机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 应用价值 不良反应率
下载PDF
AMI溶栓后QTd降低预示梗塞相关血管再通 被引量:3
9
作者 冯生杰 贾国良 +1 位作者 陈士良 李兰荪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8年第6期668-669,共2页
目的:通过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QTd)变化的研究,探讨溶栓后QTd变化与冠脉再通的关系.方法:顺序选择AMI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住院患者66例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者30例,CAG判断溶栓效果,测量并比较溶栓... 目的:通过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QTd)变化的研究,探讨溶栓后QTd变化与冠脉再通的关系.方法:顺序选择AMI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住院患者66例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者30例,CAG判断溶栓效果,测量并比较溶栓前后及CAG正常者标准12导联ECG上的QTd.结果:溶性前再通组与未通组的QTd分别为(83.33±29.61)ms和(7.76±19.14)ms(P=0.23),比对照组QTd(28.20±7.20)ms明显增高(P<0.01);再通组溶栓前与溶栓后1d,7d,1mo的QTd分别为(83.33±29.61)ms,(47.33±17.89)ms,(42.11±18.54)ms和(3.33±13.55)ms,说明溶栓后QTd明显降低(P<0.01).而未通组各时间点QTd降低不明显.再通组溶栓后24hQTd下降幅度最大,为(40.00±22.43)ms,未通组仅为(6.43±3.37)ms(P<0.01).与CAG对比,溶栓后24h内QTd下降≥20.00ms时冠脉再通的敏感性为82%,特异性91%,准确性85%,阳性预告值95%,阴性预告值70%.结论:AMI溶栓前QTd明显增高,成功溶栓后明显降低;溶栓后24h内QTd下降≥20.00ms,提示梗塞相关血管再通,认为它可作为AMI溶栓后冠脉再通的无创性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AMI 溶栓疗法 QT离散度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个月内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晓峰 丁达(编辑)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8期1461-1463,共3页
【目的】明确影响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6年6月到2011年6月期间在广元市中心医院出院和死亡病历中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40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设计调查量表及资料提取表格。根据资料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 【目的】明确影响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6年6月到2011年6月期间在广元市中心医院出院和死亡病历中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40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设计调查量表及资料提取表格。根据资料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1个月内的死亡情况,将患者资料分为已死亡患者组和未死亡患者组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年龄、血压、血脂等是否为影响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年龄增加、血压升高、血糖增加、血脂升高、曾有脑卒中事件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而心肌酶及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也有同等效应。【结论】通过回归分析可知,血压、年龄、甘油三脂、胆固醇、吸烟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1个月内死亡的重要独立预测因素,其中年龄因素最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急性病 预后
下载PDF
老老年人群急性脑心联合梗死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雪融 郑昌爱 柴贞晓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2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老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情况、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十年间急性脑梗死住院病例资料,观察老老年组、老年组脑心联合梗死与单一脑梗死临床相关指标。结果老老年脑梗死717例中脑心联合梗死发生率、死... 目的探讨老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情况、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十年间急性脑梗死住院病例资料,观察老老年组、老年组脑心联合梗死与单一脑梗死临床相关指标。结果老老年脑梗死717例中脑心联合梗死发生率、死亡率(2.09%、53.33%)比普通老年联合梗死组(0.42%、14.29%)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老年组在男性、上消化道出血、梗死后出血转化、糖尿病、既往心肌梗死史、高脂血症、高血压发生率稍高,但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房颤动(40.00%)、既往脑卒中史发生率(66.67%)高于老年脑心联合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老年组脑心联合梗死预后差,院前加强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住院后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可改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老年 脑心联合梗死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BA-ELISA定量检测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CD62p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有涛 赵益明 +5 位作者 朱明清 蒋敏 程寅峰 史进方 顾国浩 阮长耿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524-527,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功能的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BA-ELISA)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单抗7E3和抗血小板CD62p单抗SZ51及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建立BA-ELISA方法,并应用该方法检测5... 目的建立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功能的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BA-ELISA)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单抗7E3和抗血小板CD62p单抗SZ51及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建立BA-ELISA方法,并应用该方法检测50名健康志愿者、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急性脑梗死(ACI)和30例糖尿病(DM)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功能,并与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应用该方法对抑制性单抗SZ21和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活化的功能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该方法检测血小板计数敏感度低达3.13×109/L(7E3包被板)和6.25×109/L(SZ51包被板),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23%~8.35%和4.38%~5.78%。测得AMI、ACI和DM患者ADP诱导的(未诱导的)血小板的GPⅡb/Ⅲa和CD62p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均P<0.01)。BA-ELISA测定表明,SZ21和阿司匹林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功能(但P>0.05)。该方法和FCM同时测定健康志愿者、AMI、ACI和DM患者的GPⅡb/Ⅲa和CD62p表达水平。测定数据经直线回归分析得r=0.86。结论 BA-ELISA检测血小板的膜糖蛋白,可精确判断血小板的功能状态,为指导临床预防、诊治、评估疾病提供简便、可行的方法。活化的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可从凝血的角度对上述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进展的判断、抗血栓药物的评估及疾病预后的判断起到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膜糖蛋白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脑梗死 糖尿病
原文传递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4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兴国 李孝全 +2 位作者 刘克地 卜志勇 付守芝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分析青年人(〈45岁)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探讨其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1例青年人AMI和同期中老年(≥50岁)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危险因素及诱因、临床表现、心电图、冠状动脉病... 【目的】分析青年人(〈45岁)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探讨其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1例青年人AMI和同期中老年(≥50岁)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危险因素及诱因、临床表现、心电图、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等。【结果】青年组危险因素主要为吸烟、高脂血症/肥胖;多在大量吸烟、暴饮暴食、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诱因后发病,胸痛典型,并发症少,预后较好。心电图检查多表现为前壁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病变血管以单支病变多见,主要累及左前降支(LAD),狭窄程度较轻,侧支循环少,很少累及主干。青年组冠脉造影正常7例(17%)亦明显高于中老年组(0例)。【结论】青年人AMI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83%)为主,各种诱因造成的冠状动脉痉挛或斑块破裂是发病的重要原因。掌握其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及减轻精神紧张有利于减少心梗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急性病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宁 刘欣 +1 位作者 尹红梅 贾大林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670-673,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0月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9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最终按照入选标准纳入241例患者,其中观察组198例,对照组43...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0月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9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最终按照入选标准纳入241例患者,其中观察组198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心功能指标、脑钠肽(BNP)、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情况及治疗后6个月的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胸部疼痛得到缓解率、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95.4%、81.3%vs.58.1%、53.5%,χ~2=16.679、7.626,P〈0.05),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7%vs.51.2%,χ~2=8.524,P〈0.05);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51.13±5.47)%vs.(49.28±6.62)%,t=1.963,P〈0.05];LVESV、LVEDV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6.35±5.84)ml vs.(55.06±7.39)ml,(110.18±8.56)ml vs.(121.52±9.07)ml,t=8.430、7.790,P〈0.01];观察组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37.42±219.68)ng/L vs.(458.37±307.74)ng/L,t=3.027,P〈0.05)],CK、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5 163±3 087)U/L vs.(4 213±1 762)U/L,(569±388)U/L vs.(463±238)U/L,t=1.968、1.97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有效改善其心功能及BNP水平,并且具有较少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功能 脑钠肽
下载PDF
膈下逐瘀汤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高凝状态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史亮 原斌 +1 位作者 蔡晓庆 张鹏 《疑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22-227,共6页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高凝状态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40医院心血管内科AMI患者12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目的探讨膈下逐瘀汤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高凝状态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40医院心血管内科AMI患者12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43例。3组均行PCI术,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A组给予替罗非班,对照B组给予膈下逐瘀汤,联合组给予膈下逐瘀汤+替罗非班。比较3组疗效,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参数[舒张早期/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高凝状态指标[凝固时间(K)、凝血综合指数(CI)、最大血块强度(MA)]、血清炎性因子指标[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介素-6(IL-6)]水平。记录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A组67.44%、对照B组69.77%(χ^2=9.642,P=0.008);治疗后联合组LVEF、E/A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LVESD小于对照A组、对照B组(F=13.987、5.958、166.954,P均<0.01);治疗后联合组K水平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CI、MA水平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F=88.549、12.121、24.354,P均=0.000);治疗后联合组血清sVCAM-1、HMGB1、IL-6水平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F=4.513、30.506、176.672,P均<0.05);联合组治疗期间MACE发生率4.65%,与对照A组13.96%、对照B组6.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28%,与对照A组11.63%、对照B组4.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联合替罗非班应用于AMI患者PCI术后,可减轻炎性反应,纠正高凝状态,改善超声心动图参数,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替罗非班 膈下逐瘀汤 高凝状态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后立即使用螺内酯对左室重构的影响
16
作者 赵永志 李爱兰 +2 位作者 吴明永 王勇 张道华 《心脏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44-446,共3页
目的评价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160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发病24h内,以目前最佳常规药物治疗做对照组(7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做螺内酯组(81例)... 目的评价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160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发病24h内,以目前最佳常规药物治疗做对照组(7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做螺内酯组(81例)。两组患者均在STEMI后24h内做多功能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并计算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左室射血分数(LVEF),1月后由专人复查。结果两组基线临床特征及各项超声心动学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1月后,两组各项超声心动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螺内酯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STEMI发病后常规治疗基础上立即加用螺内酯可进一步加强抗左室重构的作用,进一步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醛固酮拮抗剂 螺内酯 左室重构
下载PDF
黄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冯津萍 赵炳让 +4 位作者 董红志 梁伯平 梁爽霖 陈书中 卢奕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54-456,共3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得到成功再灌注治疗患者细胞因子和心肌酶水平的观察,探讨此时心功能变化与细胞因子的关系及黄芪的调节和治疗意义。方法:将接受溶栓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黄芪组和对照组,依据再通标准进行判断,根据再...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得到成功再灌注治疗患者细胞因子和心肌酶水平的观察,探讨此时心功能变化与细胞因子的关系及黄芪的调节和治疗意义。方法:将接受溶栓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黄芪组和对照组,依据再通标准进行判断,根据再通与否再次分组:未再通亦未应用黄芪30例为未通组(I组);再通未应用黄芪31例为再通组(R组);再通亦应用黄芪33例为黄芪组(T组)。分别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6(IL-6),观察再灌注时心肌酶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R组 TNF、IL-6和IFNγ比I组在2h和4h后明显增高,而T组有所恢复。结论:本研究发现AMI再灌注后2h即出现TNF、IL—6和IFNγ升高,梗死面积缩小,心功能得到改善。黄芪对再灌注后细胞因子的变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心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急性心肌梗塞 再灌注损伤 黄芪 心肌酶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跨壁复极离散度变化及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杨琦 吴尚勤 姚青海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TDR)的变化和室性心律失常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急性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且未能接受成功血管再通治疗的患者129例(STEMI组)和正常对照36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TDR)的变化和室性心律失常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急性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且未能接受成功血管再通治疗的患者129例(STEMI组)和正常对照36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2组以及STEMI组入院即刻、第2天、第3天校正的跨壁复极离散度值(TDRc);分析STEMI组24h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值和入院即刻TDRc的相关性;将STEMI患者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组和非MVA组,比较2组入院即刻的TDRc值。结果:(1)STEMI组的TDRc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STEMI组上述3个时段的TDR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TEMI组TDRc值和SDNN呈负相关(r=-0.258,P<0.05)。(3)MVA组TDRc显著大于非MVA组(P<0.01)。(4)2例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于心室纤颤,且均发生于MVA组。结论: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参与了ST段抬高的AMI患者跨壁复极离散度扩增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病 心电描记术 心律失常 心性 跨壁复极离散度
下载PDF
心脉龙对两种实验性心脏疾病模型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跃华 王新华 +3 位作者 王德成 雷秀玲 陈必义 陈植和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23-26,共4页
在麻醉犬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心梗以及麻醉大鼠静注心得安和戊脉安混合液所致急性心衰的两种模型上,心脉龙均显示增强心肌收缩力并增加心输出量,对外周阻力、心肌耗氧量和心率等无明显影响。对缺血所致 ST 段抬高也未见明显作用。... 在麻醉犬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心梗以及麻醉大鼠静注心得安和戊脉安混合液所致急性心衰的两种模型上,心脉龙均显示增强心肌收缩力并增加心输出量,对外周阻力、心肌耗氧量和心率等无明显影响。对缺血所致 ST 段抬高也未见明显作用。在戊脉安和心得安所致大鼠心衰模型上,多巴胺2mg/kg iv 的心血管效应与心脉龙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心脉龙
下载PDF
BNP及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静 廖荣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8-20,31,共4页
目的探讨脑利尿钠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8例ACS患者设为ACS组,根据Genisis积分进一步分为轻度组35例、中度组33例、重度组30例。另选取同期稳定性... 目的探讨脑利尿钠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8例ACS患者设为ACS组,根据Genisis积分进一步分为轻度组35例、中度组33例、重度组30例。另选取同期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30例设为SA组,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2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RP及BNP水平,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血清CRP及BNP均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1),SA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STEMI、NSTEMI和UA患者CRP和BNP水平,与重、中、轻度组的CRP和BNP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CRP和BNP水平均与Genisis积分呈正相关(r=0.479,0.702,P<0.01)。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中CRP和BNP表达水平高于SA患者及健康人群,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相关指标可作为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利尿钠肽 C反应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