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增殖性肿瘤的新分子标志物钙网蛋白基因突变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群峰 刘维薇 关明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49-652,共4页
骨髓增殖性肿瘤( MPN)是骨髓中一种或多种髓系细胞增殖和外周血中成熟及不成熟细胞增加的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疾病。近年来,多个分子标志物,如JAK2(JAK2 V617F和JAK2外显子12)、MPL515和TET2突变等相继被发现,这些标志物的发现... 骨髓增殖性肿瘤( MPN)是骨髓中一种或多种髓系细胞增殖和外周血中成熟及不成熟细胞增加的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疾病。近年来,多个分子标志物,如JAK2(JAK2 V617F和JAK2外显子12)、MPL515和TET2突变等相继被发现,这些标志物的发现对于理解MPN的分子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对这类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但是,有30%-45%的携有野生型JAK2/MPL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T)或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PMF)患者仍然存在诊断困难,新近报道的钙网蛋白基因( CALR)突变将能部分填补这一空白,有望成为诊断骨髓增殖性肿瘤又一种新的分子标志物。(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649-6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疾病 钙网蛋白 突变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原文传递
细胞因子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于海莲 王佳慧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细胞因子是一类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和调节免疫应答的蛋白质分子。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细胞因子参与了多种关键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存活、迁移和侵袭等。上述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从细胞因子与骨髓增殖性肿... 细胞因子是一类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和调节免疫应答的蛋白质分子。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细胞因子参与了多种关键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存活、迁移和侵袭等。上述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从细胞因子与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关联性分析、细胞因子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常见细胞因子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细胞因子在骨髓增殖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几方面展开论述,指导相关工作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骨髓增殖性肿瘤 炎症介质
下载PDF
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血清IL-2R、IL-8、VEGF表达情况及检测意义
3
作者 马若巾 张利娟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295-296,共2页
目的 分析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血清白介素-2R (IL-2R)、白介素-8 (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及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60例(患者组),另选取健康人60例(对照组),测量其血清IL-2R... 目的 分析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血清白介素-2R (IL-2R)、白介素-8 (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及检测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60例(患者组),另选取健康人60例(对照组),测量其血清IL-2R、 IL-8、 VEGF水平,对比患者组治疗前后及不同类型患者间血清IL-2R、 IL-8、 VEGF水平。结果 患者组血清IL-2R、 IL-8、 VEGF高于对照组(P <0.05);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的血清IL-2R、 IL-8水平依次递增(P <0.05)。结论 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血清IL-2R、 IL-8、 VEGF水平普遍高表达,治疗后明显下降,不同类型患者的血清IL-2R、 IL-8水平有显著差异,可用于诊断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白介素-2R 白介素-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武永强 何巧玉 +4 位作者 孟君霞 陈杰甫 栾春来 张晓南 唐广 《医药论坛杂志》 2020年第3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78例初诊诊断为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布、首发症状、血常规、血管事件发生率、基因学检测结果等临床资... 目的分析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78例初诊诊断为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布、首发症状、血常规、血管事件发生率、基因学检测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采集和整理。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布、症状进行描述性分析;统计患者JAK2V617F基因突变检出情况;比较突变阳性组和突变阴性组患者的WBC计数、Hb水平、PLT计数;统计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的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基因突变阳性患者较基因突变阴性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和血小板计数增高的现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5.128;P<0.05)。结论骨髓增殖性疾病以中老年多见,临床发病表现多样。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疾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与发病类型和血象指标有关。骨髓增殖性疾病的类型与血栓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R/ABL阴性 骨髓增殖性肿瘤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Ptpn11激活突变骨髓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梦月 谭振亚 +5 位作者 阚晨 杨帆 周园琴 龚良菊 孟祥越 郑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79-1686,共8页
目的研究Ptpn11^(E76K/+);Mx1-Cre^(+)激活突变骨髓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分离Ptpn11^(E76K/+);Mx1-Cre^(+)激活突变骨髓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与含有正常造血干细胞(HSCs)的LSK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 目的研究Ptpn11^(E76K/+);Mx1-Cre^(+)激活突变骨髓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分离Ptpn11^(E76K/+);Mx1-Cre^(+)激活突变骨髓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与含有正常造血干细胞(HSCs)的LSK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尾静脉将突变骨髓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注射到野生C57BL小鼠体内,观察外泌体在体内外发挥的作用,最后通过细胞因子试剂盒检测突变骨髓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发生的改变。结果突变骨髓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会携带相关炎性因子,加速正常HSCs的髓系分化能力,导致正常小鼠发生MPN样的表型。使用炎性因子拮抗剂之后小鼠的MPN症状有所缓解,外泌体中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也降低。结论Ptpn11^(E76K/+);Mx1-Cre^(+)激活突变骨髓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携带炎性因子导致小鼠发生MPN样表型,外泌体及其携带的炎性因子都可以作为MPN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pn11 激活突变 骨髓增殖性肿瘤 外泌体 炎症因子
下载PDF
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相关门静脉海绵样变性1例
6
作者 石翠翠 徐正婕 +1 位作者 周惠清 范建高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443-444,共2页
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导致血细胞增加、血液高凝,是非肝硬化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重要病因。JAK2V617F基因突变可以帮助诊断MPN。我们报道1例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的MPN患者发生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 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导致血细胞增加、血液高凝,是非肝硬化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重要病因。JAK2V617F基因突变可以帮助诊断MPN。我们报道1例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的MPN患者发生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该例患者脾脏显著肿大,一方面是由于骨髓增殖性疾病本身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PVCT、门脉高压和脾脏淤血造成,表现为外周血血细胞计数基本在正常范围,亦是血细胞增殖和脾脏对血细胞的处理增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抗凝治疗效果差,而应以预防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EVB)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骨髓增殖性肿瘤 JAK2 V617F基因突变 病例报道
下载PDF
羟基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7
作者 陆婷婷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3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羟基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MPN患者7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羟基脲治疗,观察组采取羟基... 目的:观察羟基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MPN患者7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羟基脲治疗,观察组采取羟基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患者康复所需时长、白细胞恢复用时、血小板恢复用时及血红蛋白含量恢复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MPN症状积分降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升高,观察组MPN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基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MPN的效果较为显著,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脲 重组人干扰素Α-2B 骨髓增殖性肿瘤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罗静 刘林 王利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7-141,共5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主要与MDS的高度异质性密切相关。研究显示,致病基因异常表达、表观遗传学异常及造血干细胞的异常等分子生物学改变都与MDS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本...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主要与MDS的高度异质性密切相关。研究显示,致病基因异常表达、表观遗传学异常及造血干细胞的异常等分子生物学改变都与MDS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本文拟对近年来发现的一些与MDS发病密切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生症 肿瘤标记 生物学
原文传递
DPR对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贺媛 任国平 +2 位作者 张翠燕 田甜 胡静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1期2186-2189,共4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血小板(PLT)比值(DPR)对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116例MP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血栓形成分为血栓形成组34例...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血小板(PLT)比值(DPR)对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116例MP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血栓形成分为血栓形成组34例和非血栓形成组82例。检测两组入院时D⁃D、PLT,并计算DPR,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预测DPR对MPNs患者血栓形成的价值。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MPNs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血栓形成组DPR明显高于非血栓形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D⁃D、PLT以及DPR预测MPNs患者血栓形成的AUC(95%CI)分别为0.819(0.774~0.869)、0.754(0.709~0.799)、0.926(0.876~0.971)。血栓形成组年龄≥60岁、PV、血栓既往史、高血压史比例和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非血栓形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522,95%CI:1.323~4.806)、有血栓既往史(OR=3.013,95%CI:1.468~6.186)、DPR≥1.40(OR=4.424,95%CI:2.092~9.353)是MPNs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DPR高表达是MPNs患者的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MPNs血栓形成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 血栓形成 D⁃二聚体/血小板比值
下载PDF
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变化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韩雪 白贝贝 +4 位作者 冯翠翠 赵森 王芳 王春键 陈烨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5期483-487,共5页
目的观察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数变化,探讨其与血细胞计数、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JAK2V617F突变的关系。方法2013年6月—2020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初诊的105例... 目的观察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数变化,探讨其与血细胞计数、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JAK2V617F突变的关系。方法2013年6月—2020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初诊的105例MPN患者为MPN组,45例非MPN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为恶性肿瘤组,52例良性血液病患者为对照组。MPN组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38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61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6例。比较3组入院时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比容(Hc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水平及心血管危险因素(CVRF)>1个比率、EPC数;分析不同临床特征MPN患者EPC数差异;Spearman相关法分析MPN患者EPC数与血细胞计数、IL-6、TNF-α、hs-CRP的相关性。结果(1)MPN组入院时Hb[152(57,235)g/L]、WBC[9.14(2.91,30.56)×10^(9)/L]、RBC[5.05(1.68,9.99)×10^(12)/L]、PLT[557(82,2126)×10^(9)/L]、Hct[(45.39±10.60)%]均高于恶性肿瘤组[99(40,165)g/L、6.55(1.50,146.03)×10^(9)/L、3.12(1.24,5.13)×10^(12)/L、137(4,1305)×10^(9)/L、(29.96±13.17)%]和对照组[137(62,237)g/L、5.60(2.27,15.12)×10^(9)/L、4.62(1.62,6.84)×10^(12)/L、208(32,658)×10^(9)/L、(39.31±16.68%)](P<0.05);恶性肿瘤组Hct、PLT均低于对照组(P<0.05);MPN组、恶性肿瘤组CVRF>1个比率(64.76%、62.22%)均高于对照组(38.46%)(P<0.05)。(2)MPN组、恶性肿瘤组外周血EPC数[306(0,4303)、193(0,2920)个/mL]均多于对照组[87(0,2616)个/mL](U=-4.251,P<0.001;U=-2.031,P=0.042),MPN组与恶性肿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267,P=0.205)。(3)男性[435(0,4303)个/mL]、>60岁伴JAK2V617F突变阳性[363(0,4303)个/mL]、CVRF>1个[375(0,4303)个/mL]、PV[404(0,2622)个/mL]患者外周血EPC数分别多于女性[227(0,3300)个/mL]、>60岁伴JAK2V617F突变阴性[248(0,2639)个/mL]、1个CVRF[165(0,3330)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内皮祖细胞 血细胞计数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高敏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IL-9和IL-6在BCR-ABL^-MPN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骏 瞿文 +13 位作者 陶景莲 齐薇薇 王化泉 邢莉民 陈瑾 董喜凤 张洋 刘召云 王一浩 刘惠 刘鸿 李丽娟 付蓉 邵宗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61-1667,共7页
目的:检测BCR-ABL^-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的IL-9和IL-6的表达,探讨其在MPN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至2019年间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就诊的MPN初治患者71例(初诊组),包括32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2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目的:检测BCR-ABL^-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的IL-9和IL-6的表达,探讨其在MPN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至2019年间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就诊的MPN初治患者71例(初诊组),包括32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2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17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治疗后复查患者58例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骨髓上清液中IL-6和IL-9的水平,采用RT-PCR技术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IL-6和IL-9 mRNA相对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Th9细胞的比例,将骨髓单个核细胞IL-6 mRNA和IL-9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一步追踪分析JAK2基因突变负荷与IL-9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初诊组骨髓上清液中IL-6水平及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L-6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P<0.001),初诊组骨髓上清液中IL-9水平及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L-9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初诊组外周血Th9细胞比例低于治疗组和对照组(P<0.001);JAK2^+组骨髓上清液中IL-6水平及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L-6 mRNA均高于JAK2^-组(P<0.05),JAK2^+组骨髓上清液中IL-9水平及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L-9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JAK2^-组(P<0.05);病例组IL-6和IL-9表达与淋巴细胞数量呈相关性(IL-6:r=-0.49,P<0.01;IL-9:r=0.53,P<0.001),且与PV患者的Hb有相关性(IL-6:r=0.87,P<0.001;IL-9:r=-0.54,P<0.01),与ET患者的PLT有相关性(IL-6:r=0.64,P<0.05;IL-9:r=-0.46,P<0.05)。结论:IL-6在MPN中表达水平增加,功能亢进,可能促进BCR-ABL^-MPN疾病进展;IL-9在MPN中表达水平减低,且与JAK2基因突变负荷呈负相关关系,这可能与肿瘤微环境抗肿瘤免疫作用减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抗肿瘤作用 肿瘤微环境 IL-6 IL-9
下载PDF
骨髓细胞形态观察与骨髓活检联合在JAK2V617F突变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检测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小庚 赵晓武 《临床研究》 2020年第9期134-135,共2页
目的研究JAK2V617F突变结果呈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实施骨髓细胞形态观察与骨髓活检联合检查的检测作用。方法择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37例信阳市固始县信合医院纳入的JAK2V617F突变结果呈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另选取非JAK2V617F... 目的研究JAK2V617F突变结果呈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实施骨髓细胞形态观察与骨髓活检联合检查的检测作用。方法择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37例信阳市固始县信合医院纳入的JAK2V617F突变结果呈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另选取非JAK2V617F突变结果呈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13例作为对照,全体研究对象均实施骨髓活检与骨髓细胞形态观察,讨论患者的检查诊断结果,对比骨髓活检、骨髓细胞形态观察与骨髓活检联合检查诊断准确性、JAK2V617F突变结果呈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病态造血结果。结果骨髓细胞形态观察与骨髓活检联合检查诊断结果灵敏度(94.59%)、特异度(92.31%)、准确性(94.00%)均明显高于骨髓活检(78.38%、30.77%、66.00%),两者差异显著(P<0.05)。骨髓细胞形态观察与骨髓活检联合检查红系造血结果(35.14%、40.54%)具有一致性(P>0.05),JAK2V617F突变结果呈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骨髓细胞形态观察与骨髓活检联合检查骨髓粒系造血结果(24.32%)低于骨髓活检(51.35%),与JAK2V617F突变结果呈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骨髓活检(13.51%)相比,骨髓细胞形态观察与骨髓活检联合检查巨核系造血结果(35.14%)较高,其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JAK2V617F突变结果呈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通过骨髓细胞形态观察与骨髓活检联合检查效果确切,能够提升其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2V617F突变结果呈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 骨髓增殖性肿瘤 骨髓细胞形态观察 骨髓活检
下载PDF
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外周血RPR、DFR对血栓形成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莉 魏秀丽 +1 位作者 王继芳 吴志敏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1期3087-3091,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比值(RPR)、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FR)对血栓形成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22... 目的探讨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比值(RPR)、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FR)对血栓形成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22例MP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有血栓形成分为血栓形成组(n=37)和非血栓形成组(n=8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DFR、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RP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MPN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外周血RPR、DFR对MPN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栓形成组患者在年龄≥60岁、原发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吸烟、高血压、脑卒中、既往血栓史比例和血红蛋白(Hb)、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RDW、DD、FIB水平方面高于非血栓形成组,而PLT计数明显低于非血栓形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既往血栓史、RDW≥18.01%、DD≥4.38 mg/L是MPN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血栓形成组患者外周血RPR、DFR分别为0.05±0.01、(1.23±0.39)×10^(-3),明显高于非血栓形成组的0.03±0.01、(1.08±0.25)×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RPR、DFR预测MPN患者血栓形成的AUC(95%CI)分别为0.812(0.798~0.826)、0.754(0.705~0.803),截断值分别为0.036、1.125×10^(-3),特异度分别为65.88%、57.65%,敏感度分别为91.89%、91.89%,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04(0.867~0.941),特异度为87.06%,敏感度为83.78%。结论MPN患者血栓形成与年龄、既往血栓史、RDW、DD有关。外周血RPR、DFR水平在MPN血栓形成患者中明显升高,对MPN患者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 血栓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 影响因素 预测效能
下载PDF
Tet2突变与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锡峰 沈云峰 +1 位作者 张苏江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1096-1100,共5页
Tet2(tet癌基因家族成员2)是新发现的骨髓恶性肿瘤患者4q24上的肿瘤抑制基因,有发生功能缺失突变的潜能。最近研究表明,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骨髓纤维化(mye... Tet2(tet癌基因家族成员2)是新发现的骨髓恶性肿瘤患者4q24上的肿瘤抑制基因,有发生功能缺失突变的潜能。最近研究表明,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骨髓纤维化(myelofibrosis)、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systemic mastocytosis,SM)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等骨髓恶性疾病中均可发现tet2突变的存在,但tet2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仍需要通过大量的前瞻性研究来探索。本文就tet2突变与骨髓增殖性肿瘤、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及其它恶性血液病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2基因 骨髓增殖性肿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下载PDF
WT 1在不同类型骨髓增殖性疾病病人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胡忠利 杨艳丽 胡忠亭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45-749,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亚型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病人WT 1表达水平差异,总结WT 1在MPN中的表达特征,尤其是WT 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56例MPN病人的基因表达类型,以及P21... 目的:研究不同亚型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病人WT 1表达水平差异,总结WT 1在MPN中的表达特征,尤其是WT 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56例MPN病人的基因表达类型,以及P210基因、WT 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WT 1在不同基因类型MPN中的表达特点。结果:CML组WT 1阳性率与非CM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ML组的WT 1阳性病例中WT 1数值与非CML组WT 1阳性病例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P210+组的WT 1阳性率高于非P210+组(P<0.01),P210+组WT 1阳性病例的WT 1数值与非P210+组WT 1阳性病例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T 1和P210基因在CML疾病进程的不同阶段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T 1的数值随着CML进入加速期而明显升高,部分缓解时WT 1的数值则明显下降。结论:MPN病人中WT 1的基因表达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且其中P210+的CML病人WT 1相对表达量可以与P21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一起作为判断CML进展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肾母细胞瘤肿瘤基因 P210
下载PDF
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的血清TNFα及白细胞介素变化
16
作者 崔为发 杨金平 +2 位作者 李大启 张云波 王宝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共2页
采用 EL ISA法或 RIA法对 2 6例骨髓增生性疾病 (MPD)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2及其受体 (IL - 2 / s IL - 2 R)、白细胞介素 6及其受体 (IL - 6 / s IL - 6 R)和β2 - MG水平进行了检测。发现 MPD患者血清IL- 2、β2 -... 采用 EL ISA法或 RIA法对 2 6例骨髓增生性疾病 (MPD)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2及其受体 (IL - 2 / s IL - 2 R)、白细胞介素 6及其受体 (IL - 6 / s IL - 6 R)和β2 - MG水平进行了检测。发现 MPD患者血清IL- 2、β2 - M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TNFα有升高趋势 ,IL- 6 / s IL- 6 R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病情活动或转化为急性白血病时 ,IL - 2 / s IL - 2 R和β2 - MG均显著升高 ,提示这三项指标可作为判断 MPD病情活动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性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 TNF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