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例髓系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姜青明 卢萍 +2 位作者 周文文 叶学正 李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目的探讨髓系肉瘤(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6例MS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对标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行HE染色,En 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骨髓涂片检查,并对生存进行随访。结果6例MS中男女各3例,年龄范... 目的探讨髓系肉瘤(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6例MS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对标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行HE染色,En Vision法免疫组化染色,骨髓涂片检查,并对生存进行随访。结果6例MS中男女各3例,年龄范围23~66岁;发生部位为小肠1例、上腭1例、手掌1例、结肠1例、肺1例、宫颈1例。细胞形态学特点为肿瘤细胞弥漫浸润,散在分布,互不粘附;肿瘤细胞中等大小,形态较单一,细胞核大,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浆少,染色质细腻而均匀分布,2例核仁清晰,大小不一,部分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组化标记不同程度表达MPO、CD43、CD117、CD68-KP1、CD13、CD15、Lysozyme,结合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6例均符合粒细胞肉瘤。随访期内3例伴急性髓系白血病确诊后分别于5、6、11个月死亡,其余3例仍存活。结论 MS为一种罕见以髓系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的恶性肿瘤,需在形态学的基础上辅以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肉瘤 临床病理 免疫表型 诊断 鉴别 预后
下载PDF
髓系肉瘤的CT和MRI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汪纯洁 谢道海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80-1384,共5页
目的:分析髓系肉瘤(MS)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髓系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患者年龄15~67岁,中位年龄40岁,14例为白血病性MS,4例为孤立性MS(非白血病性MS)。结果:单发1... 目的:分析髓系肉瘤(MS)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髓系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患者年龄15~67岁,中位年龄40岁,14例为白血病性MS,4例为孤立性MS(非白血病性MS)。结果:单发14例,多发4例。16例(88.9%)边界不规则;14例(77.8%)密度/信号不均匀,平扫CT(43.35±7.95)HU;18例均未见包膜和内部钙化;7例(38.8%)伴有坏死,1例有囊变,1例有出血;增强扫描11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强化。MRI显示病灶在T 1WI上呈等~低信号,T 2WI上呈等~高信号,DWI上为高或稍高信号。白血病性MS影像学诊断符合率为85.7%,孤立性MS为25%。结论:髓系肉瘤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白血病性髓系肉瘤结合病史易于诊断,孤立性MS诊断困难,确诊需依靠免疫组化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肉瘤 粒细胞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髓系肉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江亚军 王红霞 +5 位作者 庄万传 陈昊 张昶 李秀梅 朱贵华 何耀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26-931,共6页
目的:探讨髓系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髓系肉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临床转归等资料。10例中男5例,女5例,中位年龄36(23-71)岁。结果:2例继发于慢性髓系白血病,1例发生... 目的:探讨髓系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髓系肉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临床转归等资料。10例中男5例,女5例,中位年龄36(23-71)岁。结果:2例继发于慢性髓系白血病,1例发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7例没有前驱恶性血液病史;发生部位包括骨、脑、皮肤、乳腺、附睾、宫颈、小肠、卵巢和淋巴结。镜下肿瘤细胞呈弥漫性浸润或列兵样排列;形态一致,圆形或卵圆形;细胞质少,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分裂象易见,可见幼稚嗜酸粒细胞散在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MPO、CD34、CD43、CD45、CD99和CD117。4例在髓系肉瘤诊断后2-10个月发展成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化疗后均达完全缓解,但有3例在缓解后3-12个月复发,生存时间仅14-23个月;4例髓系肉瘤在骨髓受累前接受化疗,无病生存1-48个月。结论:髓系肉瘤需与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等相鉴别,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依赖于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应用如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化疗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髓系肉瘤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肉瘤 髓系白血病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方法
下载PDF
Gastric myeloid sarcoma without 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 被引量:4
4
作者 Xiao-Li Huang Jin Tao +4 位作者 Jian-Zhong Li Xiao-Liang Chen Jian-Ning Chen Chun-Kui Shao Bin W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7期2242-2248,共7页
Myeloid sarcomas(MS)involve extramedullary blast proliferation from one or more myeloid lineages thatreplace the original tissue architecture,and these neoplasias are called granulocytic sarcomas,chloromas or extramed... Myeloid sarcomas(MS)involve extramedullary blast proliferation from one or more myeloid lineages thatreplace the original tissue architecture,and these neoplasias are called granulocytic sarcomas,chloromas or extramedullary myeloid tumors.Such tumors develop in lymphoid organs,bones(e.g.,skulls and orbits),skin,soft tissue,various mucosae,organs,and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Gastrointestinal(GI)involvement is rare,while the occurrence of myeloid sarcomas in patients without leukemia is even rare.Here,we report a case of a 38-year-old man who presented with epigastric pain and progressive jaundice.An upper GI endoscopy had shown extensive multifocal hyperemic fold thickening and the spread of nodular lesions in the body of the stomach.Biopsies from the gastric lesions indicated myeloid sarcoma of the stomach.However,concurrent peripheral blood and bone marrow examinations showed no evidence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For diagnosis,the immunohistochemical markers must be checked when evaluating a suspected myeloid sarcoma case.Accurate MS diagnosis determines the appropriate therapy and pro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eloid sarcoma STOMACH 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
下载PDF
髓系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何合胜 苏贵平 +4 位作者 姚军萍 刘善浩 徐又海 杨玉琼 黄东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91-1495,共5页
目的:探讨髓系肉瘤(MS)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对MS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12年6月-2020年1月就诊的15例髓系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及病理学结果、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髓系肉瘤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 目的:探讨髓系肉瘤(MS)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对MS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12年6月-2020年1月就诊的15例髓系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及病理学结果、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髓系肉瘤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53(19-72)岁。孤立性MS患者4例,继发于其它血液肿瘤的MS患者11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肿瘤细胞MPO(12/15)、CD68(3/6)、Lys(3/3)、CD34(6/14)、TdT(0/9)、CD43(13/13)、CD117(6/10)、CD15(7/10)、CD3(1/15)、CD20(0/15)均阳性。13例可随访的患者中,死亡7例,6例生存,中位生存时间16(1-88)个月。结论:髓系肉瘤患者少见于临床,往往多继发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孤立性MS容易被误诊为淋巴瘤。疗效评价应结合骨髓学及PET/CT等影像学进行综合评估,系统性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肉瘤 治疗 髓系白血病 临床病理
下载PDF
89例髓系肉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汤平 董振坤 +8 位作者 郭荣 王海琼 卢润青 谢新生 孙慧 孙玲 万鼎铭 刘延方 姜中兴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髓系肉瘤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89例髓系肉瘤病例资料,将89例髓系肉瘤患者按疾病分型不同分为原发性髓系肉瘤组(40例)、髓系肉瘤合并髓内疾病组(36例)和... 目的分析研究髓系肉瘤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89例髓系肉瘤病例资料,将89例髓系肉瘤患者按疾病分型不同分为原发性髓系肉瘤组(40例)、髓系肉瘤合并髓内疾病组(36例)和白血病髓外复发标志的髓系肉瘤(13例)。统计其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类型、合并疾病、有无淋巴特征、疾病缓解状态等临床特征及是否化疗和移植、移植后是否用去甲基化药物(HMA)维持等对1年存活率的影响。结果89例髓系肉瘤中21例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二代基因测序,8例进行异基因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原发性髓系肉瘤、髓系肉瘤并髓内疾病、白血病缓解后以髓系肉瘤复发的1年总体存活率(OS)分别为16.0%、37.5%、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局部治疗(手术切除、鞘内注射、局部放疗)、化疗联合局部治疗、化疗联合allo-HSCT的1年OS分别为:0、28.1%、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疗程治疗后完全缓解和未完全缓解患者的1年存活率分别为34.9%、10.0%(P=0.008)。50%(4/8)髓系肉瘤受者移植后1年内复发,且生存期短。3例移植后受者应用地西他滨维持治疗,目前均长期存活。结论化疗联合allo-HSCT是髓系肉瘤的有效治疗手段,移植后应用地西他滨维持治疗可能延长无复发生存时间,但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肉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地西他滨
原文传递
伴有腹水形成的腹腔髓系肉瘤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丁洁 倪海雯 +3 位作者 于慧 申龙树 唐福婷 章宜芬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7-20,26,共5页
目的腹腔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MS)伴腹水形成较为罕见,本文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江苏省中医院1例确诊的以腹水为首发症状的腹腔髓系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腹水细胞学、免疫组化、骨髓穿刺、治疗预... 目的腹腔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MS)伴腹水形成较为罕见,本文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江苏省中医院1例确诊的以腹水为首发症状的腹腔髓系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腹水细胞学、免疫组化、骨髓穿刺、治疗预后和随访结果。分别在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检索到6篇中文和8篇英文腹腔髓系肉瘤伴腹水形成文章共14例,且均为个案报道。结果患者,女性,49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就诊,CT示小肠占位伴大量腹水。胸部磁共振示:两肺及前纵隔多发实性小结节,转移不除外。腹水细胞涂片光镜可见大量弥散分布的圆形、卵圆形肿瘤细胞,大小相对一致;细胞质少,嗜碱性;部分细胞可见核沟和小核仁,核分裂象少见;背景中见少量前体嗜酸性粒细胞。细胞蜡块免疫组化示肿瘤表达弥漫MPO、CD34、CD68。患者后续行骨髓穿刺示原始粒细胞占21.6%,遂行联合化疗,腹水消退,症状明显改善。回顾中英文文献并结合本病例发现,腹腔髓系肉瘤伴腹水形成极易导致临床误诊,腹水细胞学结合细胞蜡块免疫组化,能进一步病理确诊。多数髓系肉瘤伴腹水形成伴有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针对粒细胞肉瘤化疗通常有效,然而整体预后较差。结论腹腔髓系肉瘤通常伴腹水形成且比较罕见,对于既往史无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和影像容易误诊。腹水细胞学结合细胞蜡块免疫组化能够作出准确的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肉瘤 粒细胞肉瘤 腹水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髓系肉瘤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葛岩 胡晓丽 +2 位作者 郝东升 高凌霞 丁香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6期190-191,共2页
为了提高对髓系肉瘤(M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的认识,通过对2例MS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该2例患者包括孤立性MS 1例,白血性MS 1例,均来源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其中白血性MS 1例患者已死亡,生存时间为1... 为了提高对髓系肉瘤(M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的认识,通过对2例MS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该2例患者包括孤立性MS 1例,白血性MS 1例,均来源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其中白血性MS 1例患者已死亡,生存时间为10个月。MS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白血性MS预后差,早期确诊和早期采用急性髓系白血病方案全身化疗对控制疾病进展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肉瘤 白血病 免疫表型 化疗
下载PDF
原发性髓系肉瘤遗传学和分子学改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江亚军 张春芳 +3 位作者 王红霞 赵兰 张飞飞 韩秀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髓系肉瘤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21年12月于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的14例原发性髓系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AML1-ETO... 目的:探讨原发性髓系肉瘤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21年12月于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的14例原发性髓系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AML1-ETO融合、PML-RARα融合、CBFβ断裂情况,应用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其NPM1、CEBPA、FLT3、RUNX1、ASXL1、KIT、TP53等基因突变情况。结果:14例患者的髓系肉瘤发生于骨、乳腺、附睾、肺、胸壁、宫颈、小肠、卵巢、淋巴结、中枢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肿瘤细胞表达MPO(13例)、CD34(7例)、CD43(8例)、CD68(7例)、CD99(8例)、CD117(6例)。4例检测出细胞遗传学异常(AML1-ETO融合3例,CBFβ断裂1例),未检出PML-RARα融合。发生AML1-ETO融合/CBFβ断裂病例的总体生存期、无白血病生存期与未发生AML1-ETO融合/CBFβ断裂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有5例、3例、5例、3例、2例、2例和1例患者发生NPM1、CEBPA、FLT3-ITD、RUNX1、ASXL1、KIT、TP53基因突变,其中7例至少发生FLT3-ITD、RUNX1、ASXL1、TP53基因中的一个突变。发生FLT3-ITD/RUNX1/ASXL1/TP53突变患者的总体生存期、无白血病生存期均明显短于未发生突变者(P<0.01)。结论: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可以检出原发性髓系肉瘤的遗传学和分子学异常。FLT3-ITD/RUNX1/ASXL1/TP53突变提示预后更差,但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肉瘤 免疫组化 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 预后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髓系肉瘤三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占云 郝杰 +3 位作者 刘振宇 陈瑜 陈秋生 李军民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8年第5期285-288,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合并髓系肉瘤(M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收集3例在上海市北站医院按照常规方案诱导和巩固治疗并在骨髓缓解期发生MS的AML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 结果3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2例...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合并髓系肉瘤(M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收集3例在上海市北站医院按照常规方案诱导和巩固治疗并在骨髓缓解期发生MS的AML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 结果3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2例CBFβ-MYH11阳性,1例AML1-ETO阳性;2例发生在第2次完全缓解(CR2),1例发生在CR1;3例分别发生于颅内、阴道、乳房。化疗后3例患者均短期有效,其中1例至截稿时骨髓仍处于缓解期,1例骨髓复发后死亡,1例失访。 结论AML缓解期合并髓外病灶时,应及时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系统性化疗是MS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者,可参照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方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患者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髓系肉瘤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胰腺髓系细胞肉瘤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孝禹 卢晨 +2 位作者 殷于磊 肖立 余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8-682,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髓系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要点。方法结合文献对1例胰腺髓系细胞肉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胰腺髓系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肿瘤,迄今仅查到8例报道。本例表现为胰头部浅绿色占位... 目的探讨胰腺髓系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要点。方法结合文献对1例胰腺髓系细胞肉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胰腺髓系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肿瘤,迄今仅查到8例报道。本例表现为胰头部浅绿色占位病灶。瘤细胞弥漫性分布或列兵式竹节样排列。细胞分化程度不等,以原始未成熟细胞为主,可找到幼稚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CD45、CD43、MPO、Lys、CD117、CD34及CD15等,不表达CD79α、CD3、CD30等。结论仅凭常规形态学观察,髓系细胞肉瘤易误诊为淋巴瘤,小细胞癌,ES/PNET等。细胞分化程度不等,列兵式排列,幼稚嗜酸性细胞的出现是重要的诊断线索。免疫组化是获得正确诊断的主要依据。即使病变位于局部仍需行抗白血病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髓系细胞肉瘤 粒细胞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髓系肉瘤的诊疗进展
12
作者 梁晶晶 张夏林 杨林花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4年第8期509-512,共4页
髓系肉瘤(MS)是由髓系原始或未成熟细胞在髓外浸润形成的实体肿瘤。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但误诊率高,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减少误诊, 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影像学技术, 尤其是氟代脱氧葡萄糖标记的正电子发... 髓系肉瘤(MS)是由髓系原始或未成熟细胞在髓外浸润形成的实体肿瘤。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但误诊率高,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减少误诊, 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影像学技术, 尤其是氟代脱氧葡萄糖标记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FDG PET-CT)对MS诊断有重要意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方案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当前MS的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肉瘤 诊断 影像技术 化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罕见胃恶性肿瘤——髓系肉瘤1例报道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毅 彭昊 +7 位作者 杨志豪 黄红芳 齐伟杰 梁伟华 卢香云 陈云昭 齐妍 崔晓宾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21期3656-3659,共4页
目的探讨胃髓系肉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预后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16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髓系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及影像学特点。结果胃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胃小弯恶性肿瘤... 目的探讨胃髓系肉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预后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16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髓系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免疫表型及影像学特点。结果胃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胃小弯恶性肿瘤,结合病史考虑为原始幼稚造血细胞肿瘤——髓系肉瘤,倾向于原始单核细胞肉瘤,肿瘤细胞伴组织单核细胞分化。结论胃髓系肉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作为血液系统来源的恶性肿瘤,研究其临床表现、微观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表型将有助于精确诊断,择优选取治疗方案,继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病例报道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治疗髓系肉瘤5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4
作者 宋宝全 宗李红 +4 位作者 孔金玉 孔欣 张剑 陈君 仇惠英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治疗髓系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5例髓系肉瘤患者,其中初诊患者2例,复发难治患者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例。3例给予维奈克拉联合地西他滨,2例给予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分析临床疗效及安全...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治疗髓系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5例髓系肉瘤患者,其中初诊患者2例,复发难治患者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例。3例给予维奈克拉联合地西他滨,2例给予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分析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5例患者治疗后病灶超声影像学消失,4例伴有骨髓侵犯均获得完全缓解,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截至随访终止日期,4例患者存活,1例患者后因本病复发死亡。结论: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治疗髓系肉瘤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肉瘤 维奈克拉 去甲基化药物 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髓系肉瘤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莉 赵瑾 +2 位作者 王晶荣 归薇 苏丽萍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髓系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髓系肉瘤的认识。方法对7例髓系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髓系肉瘤患者中,男1例,女6例。大多数患者以无痛性局部肿块或肿块引起的局部压迫... 目的探讨髓系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髓系肉瘤的认识。方法对7例髓系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髓系肉瘤患者中,男1例,女6例。大多数患者以无痛性局部肿块或肿块引起的局部压迫症状为首发表现,1例患者病变累及宫颈,以阴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病变部位广泛,共累及19个部位。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比例CD43为6/6,MPO为6/7,CD117为4/5,LCA为4/4,CD34为3/5,CD99为2/2;7例患者淋巴细胞标志物CD3和CD20均为阴性。结论髓系肉瘤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血液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全身化疗、手术切除、放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肉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儿童髓系肉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其军 成殷 +5 位作者 周春菊 伏利兵 张楠 姚兴凤 王巍 何乐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5例儿童MS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PO、溶菌酶(Lysozyme)、CD68、CD43、CD33等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5例MS患儿年龄14... 目的探讨儿童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5例儿童MS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PO、溶菌酶(Lysozyme)、CD68、CD43、CD33等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5例MS患儿年龄14天~13岁,平均3.2岁,男童14例,女童1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皮疹及包块,主要位于头面部。镜下以母细胞型为主,肿瘤细胞弥漫分布,浸润皮肤附属器及皮下脂肪组织,肿瘤细胞排列紧密,形态单一。瘤细胞中等或较大,呈圆形或卵圆形,部分瘤细胞核不规则,核染色质细腻,核分裂象易见,可见小核仁,胞质少。免疫组化表达一种以上的髓系相关抗原(MPO、Lysozyme、CD43、CD68)。结论儿童MS预后极差,免疫组化检测对于M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同时应检查外周血及骨髓情况,综合临床病史、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避免误、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肉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下载PDF
儿童髓系肉瘤诊断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姣 陆爱东 张乐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50-953,共4页
髓系肉瘤(MS),也称为粒细胞肉瘤,是一种包含不成熟髓细胞的恶性髓外肿瘤。MS可单发,但更常见的是发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或发生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还可以复发形式出现。MS可发生在全... 髓系肉瘤(MS),也称为粒细胞肉瘤,是一种包含不成熟髓细胞的恶性髓外肿瘤。MS可单发,但更常见的是发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或发生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还可以复发形式出现。MS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儿童以皮肤和眼眶MS最多见。MS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活检、免疫组化和细胞分子遗传学等多方面综合判断。诊断后,推荐尽早行全身化疗;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可缓解特殊部位肿瘤引起的梗阻或压迫症状。MS预后主要取决于亚型和遗传学异常。文章综述了MS的发病机制、儿童MS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策略及预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肉瘤 诊断 治疗 儿童
下载PDF
Myeloid sarcoma presenting as a colon polyp and harbinger of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18
作者 Robert Rogers Mark Ettel +3 位作者 Margaret Cho Alexander Chan Xiao-Jun Wu Antonio G Net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3期321-325,共5页
Myeloid sarcoma, also known as granulocytic sarcoma or chloroma is an unusual accumulation of malignant myeloid precursor cells in an extramedullary site, which disrupts the normal architecture of the involved tissue.... Myeloid sarcoma, also known as granulocytic sarcoma or chloroma is an unusual accumulation of malignant myeloid precursor cells in an extramedullary site, which disrupts the normal architecture of the involved tissue. It is known to occur more commonl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and less commonly in those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and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 such as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The most common sites of involvement include bone, skin and lymph nodes. However, rare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genitourinary tract, or breast. Most commonly, a neoplastic extramedullary proliferation of myeloid precursors in a patient would have systemic involvement of a myeloid neoplasm, including in the bone marrow and peripheral blood. Infrequently, extramedullary disease may be the only site of involvement. It may also occur as a localized antecedent to more generalized disease or as a site of recurrence. Herein, we present the first case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a patient presenting with an isolated site of myeloid sarcoma arising in the form of a colonic polyp which, after subsequent bone marrow biopsy, was found to be a harbinger of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eloid sarcoma Granulocytic sarcoma CHLOROMA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下载PDF
Spinal Epidural Myeloid Sarcoma with Paraplegia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Treated with Radiation and Chemotherapy: A Case Report
19
作者 Chiaki Sato Naohisa Miyakoshi +4 位作者 Michio Hongo Yuji Kasukawa Yoshinori Ishikawa Daisuke Kudo Yoichi Shimada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9年第6期131-136,共6页
Myeloid sarcoma occurs in 1% - 9% of patients with myelogenous leukemia. Spinal epidural myeloid sarcoma is particularly rare, and its treatment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A 27-year-old woman complained of pain on her ... Myeloid sarcoma occurs in 1% - 9% of patients with myelogenous leukemia. Spinal epidural myeloid sarcoma is particularly rare, and its treatment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A 27-year-old woman complained of pain on her left chest, back around the scapula, and neck.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showed a thoracic epidural tumor. One week after her visit, she developed motor weakness of her lower extremities and dysuria, and she was diagnosed with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AML) on peripheral blood analysis. The epidural tumor was strongly suspected to be myeloid sarcoma. The paraly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and bladder dysfunction were not progressive, and chemotherapy and local radiation therapy to the spine were performed. Improvement of paralysis and complete reduction of tumor volume were achiev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local low-dose radiation 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eloid sarcoma Acute myeloid LEUKEMIA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下载PDF
Different Outcome of Myeloid Sarcoma with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Preceding Acute Myeloid Leukemia:Report of Two Case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s
20
作者 Qiang Yin Yang-yang Zhou +1 位作者 Duo Chen Wen-liang Li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56-162,共7页
Myeloid sarcomas (MS) preceding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are rare, which presenting as acute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is even rare. Here we report two new cases of myeloid sarcoma patients, whose outcomes were ... Myeloid sarcomas (MS) preceding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are rare, which presenting as acute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is even rare. Here we report two new cases of myeloid sarcoma patients, whose outcomes were different. Twenty-seven patients with spinal MS preceding AML have been reported to date, including the two cases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Surgical decompression was performed in 25 of the 27 patients, and 23 of these received additional anti-AML therapy. Considering our patients and the published cases in the literature we suggest that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arriving at a correct diagnosis of MS, and that emergency surgery to resect spinal MS is an available treatment to make neural function recovery, and that the disease must be treated with intensive chemotherapy similar to that used to treat AML as soon as possible after resection or irradiation of the tum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E myeloid sarcoma Immunhistochemistry Acute myeloid leukemi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