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肿瘤细胞再增殖与近距离放疗剂量间关系的动态监测 被引量:3
1
作者 叶伟军 陈昆田 +3 位作者 何智纯 曹新平 候景辉 何丽容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1年第5期303-306,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同一宫颈癌患者放疗前、放疗 2周 10 Gy、4周 2 0 Gy连续宫颈肿物活检 ,Ki6 7、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突变型 p5 3(mtp5 3)等增殖指标检测 ,探讨在后装分次放疗过程中加速再增殖出现时间。方法 :运用流式细胞仪行 Ki6 7... 目的 :通过对同一宫颈癌患者放疗前、放疗 2周 10 Gy、4周 2 0 Gy连续宫颈肿物活检 ,Ki6 7、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突变型 p5 3(mtp5 3)等增殖指标检测 ,探讨在后装分次放疗过程中加速再增殖出现时间。方法 :运用流式细胞仪行 Ki6 7抗原检测及细胞周期分析 S期比例 (SPF)、增殖指数 (PI)、DNA异倍体 (DEN) ,用免疫组化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 PCNA、mtp5 3蛋白表达情况 ,观察各增殖指标随剂量增加时变化规律。结果 :Ki6 7、PCNA、mtp5 3抗原表达及 DEN随放疗剂量的增加、疗程的延长而明显增加 ,其中 Ki6 7、PCNA、mtp5 310Gy时与放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与 2 0 Gy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细胞加速再增殖在宫颈癌后装分次放疗后 2周 10 Gy时已经出现 ,而 10 Gy与 2 0 Gy时各指标差异不明显 ,提示肿瘤细胞增殖速度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近距离放疗 肿瘤细胞增殖 增殖细胞核抗原 KI67 突变型p53 DNA异倍体数
原文传递
HCV核心蛋白、p53、Mdm2及Bcl-2在HCC中的表达意义
2
作者 徐鉷 文浩 +1 位作者 高坤祥 陈德凤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期13-15,4,共4页
目的:探讨HCC组织中的核心蛋白、突变p53、Mdm2、Bcl-2的表达以及其相关性,探讨HCV核心蛋白是否有可能促进p53突变、Mdm2和Bcl-2的表达。方法:收集手术切除HCC组织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HCC组织核心蛋白、突变p53、Mdm2、... 目的:探讨HCC组织中的核心蛋白、突变p53、Mdm2、Bcl-2的表达以及其相关性,探讨HCV核心蛋白是否有可能促进p53突变、Mdm2和Bcl-2的表达。方法:收集手术切除HCC组织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HCC组织核心蛋白、突变p53、Mdm2、Bcl-2的表达,用统计学方法及临床联系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C蛋白、p53、Mdm2和Bcl-2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5%、47.6%、75.6%、83.3%;4组强度等级资料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H=19.01,差异性显著(p=0.000),Mann-Whitney U test:C蛋白和p53、Mdm2、Bcl-2蛋白间的p值分别0.43、0.009、0.00;C蛋白与突变p53、Bcl-2阳性强度两者间相关性检验p值分别为0.000、0.914,相关系数rs分别为0.67、0.08;突变p53与Mdm2、Bcl-2两者相关性检验p值为0.000、0.27,相关系数rp为0.72、0.32。结论:在HCV核心蛋白表达的HCC中核心蛋白可能促进野生型p53突变和表达;突变p53很可能促进Mdm2的表达;核心蛋白和突变p53都有可能促进Bcl-2蛋白的表达;HCV相关的HCC中这些蛋白的变化很可能促进肝细胞增殖或恶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核心蛋白 突变p53 MDM2 BCL-2 HCC
原文传递
突变型p53和CD44v6基因产物在肾肿瘤表达研究
3
作者 徐万海 王晓民 +6 位作者 李际桐 高琳 王科亮 苏宇 刘岩 李庆 李建章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和CD44v6基因表达产物与肾肿瘤临床行为的关系。方法对98例肾肿瘤石蜡包埋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测定突变型p53和CD44v6基因产物,并对肾癌患者5年生存率随访。结果突变型p53与肾癌分期、分级无关,在统计学上均无...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和CD44v6基因表达产物与肾肿瘤临床行为的关系。方法对98例肾肿瘤石蜡包埋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测定突变型p53和CD44v6基因产物,并对肾癌患者5年生存率随访。结果突变型p53与肾癌分期、分级无关,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5年生存率具有相关性(P<0.05),突变型p53在肾错构瘤组织中呈阴性表达。CD44v6与肾癌分期、分级及5年生存率相关,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D44v6在错构瘤组织中呈阴性表达。结论突变型p53基因与肾癌发病机制及预后有关,与肾癌恶性程度无关。CD44v6在肾癌发病浸润生长及预后中发挥作用。突变型p53和CD44v6联合检测可能成为评价肾肿瘤临床行为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突变型p53 CD44V6
下载PDF
颅内生殖细胞来源肿瘤中的基因表达
4
作者 平小佳 哈德提.别克米托夫 +1 位作者 史颖平 张巍 《新疆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研究几种中间丝及抑癌基因突变蛋白在颅内生殖细胞来源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颅内生殖细胞肿瘤中keratins、vimentin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keratins在畸胎瘤... 目的:研究几种中间丝及抑癌基因突变蛋白在颅内生殖细胞来源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颅内生殖细胞肿瘤中keratins、vimentin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keratins在畸胎瘤、绒毛膜上皮癌中高表达;vimentin在畸胎瘤、卵黄囊瘤、精原细胞瘤中高表达;p53蛋白在恶性畸胎瘤和精原细胞瘤中阳性率较高。结论:keratins表达提示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存在上皮性分化;畸胎瘤中vimentin、keratins阳性表达示其具有全能性分化的特点。p53蛋白表达和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说明p53蛋白与肿瘤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肿瘤 基因表达 基因突变 颅内生殖细胞瘤
下载PDF
人突变型p53和EB病毒LMP1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被引量:19
5
作者 何迎春 田道法 +1 位作者 卢芳国 毛积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建立含突变型p53和EB病毒LMP1基因的双转基因小鼠模型,为研究突变型p53和EB病毒LMP1基因在鼻咽癌前病变中的交互作用提供有力的工具.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MP1-p53mt;采用显... 目的:建立含突变型p53和EB病毒LMP1基因的双转基因小鼠模型,为研究突变型p53和EB病毒LMP1基因在鼻咽癌前病变中的交互作用提供有力的工具.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MP1-p53mt;采用显微注射法将线性化的表达载体注射至小鼠受精卵的雄性原核中,然后将注射存活的受精卵植入假孕母鼠的输卵管;取其产3wk龄子代鼠进行PCR初选,再通过Southern杂交进一步确证;利用HE染色法观察4mo龄转基因小鼠不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将转基因载体进行了707枚小鼠受精卵的显微注射,然后植入30只假孕母鼠的输卵管中,其中26只母鼠怀孕,移植成功率为86.67%;共出生子代鼠179只;PCR检测显示179只子代小鼠中有9只整合了p53mt和LMP1基因,转基因阳性小鼠比例为5.03%(9/179),Southern杂交结果进一步证实了9只基因组整合了外源基因的首建者小鼠;随机抽取其中的1只转基因阳性小鼠鼻腔黏膜、鼻咽、食管表现炎症,鼻咽黏膜上皮灶性增生.结论:成功建立整合人突变型p53和LMP1的转基因小鼠,且表现鼻咽黏膜上皮灶性增生,可为鼻咽癌前病变机制的研究提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型p53基因 LMp1基因 鼻咽癌前病变 转基因小鼠
下载PDF
重组质粒pLMP1-p53mt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何迎春 田道法 +1 位作者 刘书静 唐发清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为研究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在鼻咽癌发生中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MP1-p53mt;培养H... 目的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为研究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在鼻咽癌发生中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MP1-p53mt;培养HeLa细胞,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该质粒转入HeLa细胞中,转染后48h,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研究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质粒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PCR鉴定结果与预期一致;观察到转染细胞中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高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型p53基因 LMp1基因 基因重组 基因表达 pLMp1-p53mt 转基因
下载PDF
石棉相关肿瘤 p53 基因突变的免疫组化及 PCR-SSCP 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秉慈 付德辰 +4 位作者 缪庆 王海华 尤宝荣 马旭 罗朝中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50-153,共4页
为了分析石棉相关肿瘤p53基因的突变特点,对石蜡包埋的石棉相关肿瘤p53基因突变体蛋白的表达进行了免疫组化观察,提取染色体DNA,对p53基因的第5、7、8外显子进行PCR-SSCP及测序分析。免疫组化观察发现:在分... 为了分析石棉相关肿瘤p53基因的突变特点,对石蜡包埋的石棉相关肿瘤p53基因突变体蛋白的表达进行了免疫组化观察,提取染色体DNA,对p53基因的第5、7、8外显子进行PCR-SSCP及测序分析。免疫组化观察发现:在分析的10例病例中有5例阳性。PCR-SSCP分析发现7例(8处)发生突变,其中4处集中在第8外显子上。5例腺癌中有4例发生p53基因突变。测序发现热点区突变。提示:石棉相关肿瘤p53基因突变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棉 基因突变 p53 肿瘤 免疫组化 pCR-SSCp
原文传递
含突变型p53和LMP1双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4
8
作者 何迎春 田道法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构建一种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使之表达人突变型p53蛋白(p53mt)和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为研究这两个蛋白在鼻咽癌变中的交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MP1—p53mt... 目的构建一种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使之表达人突变型p53蛋白(p53mt)和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为研究这两个蛋白在鼻咽癌变中的交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MP1—p53mt;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此载体转入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中,转染后48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析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表达。结果对重组载体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PCR鉴定分析,结果与预期相符合;转染试验观察到转染细胞中突变型p53基因和LMP1基因的阳性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人突变型p53蛋白和EB病毒LMP1的真核载体pLMP1—p53mt,其研究思路可以为中医体质病机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型p53基因 LMp1基因 基因重组 鉴定
下载PDF
PCNA、BCL-2和P53^(mt)蛋白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不同病变皮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爱华 胡昌军 黄晓欣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 分析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皮肤癌变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B-淋巴细胞瘤 /白血病 - 2抗凋亡蛋白 (BCL- 2 )和突变型 P5 3基因蛋白 (P5 3mt)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化 ABC法和En Vision TM +System两步法。结果  PCN... 目的 分析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皮肤癌变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B-淋巴细胞瘤 /白血病 - 2抗凋亡蛋白 (BCL- 2 )和突变型 P5 3基因蛋白 (P5 3mt)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化 ABC法和En Vision TM +System两步法。结果  PCNA、BCL- 2和 P5 3mt蛋白在砷中毒患者的不同病变皮肤中均有表达 ,且无论是阳性细胞密度还是阳性率均呈现出癌变组 (A组 ) >癌前组 (B组 ) >一般病变组 (C组 )的趋势 ;癌变组 3项指标协同阳性率为 83.33% ,明显高于癌前组的 5 4.5 4%和一般病变组的 2 3.0 8% ;任何两指标间均有高度相关性(P<0 .0 1)。结论  PCNA、BCL- 2和 P5 3mt的协同高表达是砷性皮肤病变恶性转化的重要标志 ,皮肤角化过度患者有相当比例的表达 ,提示其具有恶变的潜在危险 ;燃煤型砷中毒致皮肤癌变过程中 ,PCNA、BCL - 2和 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型砷中毒 增殖细胞核抗原 B-淋巴细胞瘤 白血病-2抗凋亡蛋白 p53 相关性
下载PDF
人乳腺癌组织p53基因突变及过度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贵英 李春仲 +4 位作者 吴祥德 丛斌 左连富 王晓玲 王桂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03-206,共4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分析和流式细胞术(FCM),研究30例患者乳腺癌组织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p53蛋白免疫组化检出情况、DNA倍体及雌激素受体(ER)含量;并与各生物学参数...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分析和流式细胞术(FCM),研究30例患者乳腺癌组织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p53蛋白免疫组化检出情况、DNA倍体及雌激素受体(ER)含量;并与各生物学参数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探讨p53基因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提示:①全组14例(46.7%)发现p53基因突变,其中1例为原位导管癌。②p53蛋白检出阳性率为53.3%(16/30),有p53基因突变的14例中12例为蛋白检出阳性,2例为阴性。③p53基因突变率与年龄<45岁、组织分化Ⅲ级、ER阴性及DNA非整倍体显著相关(P=0.355,P=0.0006,P=0.0253,P=0.003),而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据此可得出如下结论:①p53基因突变是乳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②免疫组化法检测基因突变存在假阴性,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③可能以p53基因突变预示肿瘤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基因突变 p53基因 基因过度表达
下载PDF
丙型肝炎及其肝硬化组织中病毒核心蛋白及p53和Bcl-2的表达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志培 王文亮 +3 位作者 江逊 赵佐庆 成胜权 郭双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9期771-773,776,i0007,共5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及其肝硬化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突变p53、Bc l-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HCV核心蛋白是否能促进p53突变和Bc l-2的表达。方法:收集HCV表达阳性的肝炎、肝硬化组织23份,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HCV核心...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及其肝硬化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突变p53、Bc l-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HCV核心蛋白是否能促进p53突变和Bc l-2的表达。方法:收集HCV表达阳性的肝炎、肝硬化组织23份,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HCV核心蛋白、突变p53、Bc l-2的表达,并分析三者间的关系。结果:核心蛋白和突变p53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Bc l-2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在核心蛋白表达阳性的组织中,突变p53的阳性表达率为87.0%,Bc l-2的阳性表达率为95.7%,三组间阳性强度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95);HCV-C蛋白与突变p53、Bc l-2阳性强度两者间相关性检验的P值分别为0.011和0.012,相关系数r分别为0.69和0.72;突变p53与Bc l-2两者相关性检验P=0.007,r=0.72。结论:三种蛋白的表达有相关性;HCV核心蛋白可能促进野生p53突变;核心蛋白和突变p53都有可能促进Bc l-2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 突变p53 BCL-2 丙型肝炎 肝硬化
下载PDF
乳腺增生病p53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及p53蛋白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举伦 蔡学敏 +4 位作者 普苹 邹红 李涛 王力 蔡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8-391,共4页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乳腺癌发生早期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36例乳腺单纯性增生、31例不典型增生、30例乳腺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用PCR-RFLP检测p53基因第8外显子第278密码子突变。结果:乳腺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中p53蛋...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乳腺癌发生早期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36例乳腺单纯性增生、31例不典型增生、30例乳腺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用PCR-RFLP检测p53基因第8外显子第278密码子突变。结果:乳腺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中p53蛋白表达率分别为0、22.6%、46.7%。p53基因第8外显子的突变率分别为0、3.2%、10.0%,均为杂合子突变。结论:乳腺癌不典型增生中存在p53蛋白表达和该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该突变可能在乳腺增生病向乳腺癌进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p53基因 p53蛋白 乳腺癌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涎腺多形性腺瘤p53基因突变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单股构型多态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洁 董福生 +2 位作者 雍平 李荷香 任贵云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 检测涎腺多形性腺瘤中 p5 3基因突变。 方法 采用非同位素聚合酶链式反应———单股构型多态分析 (PCR -SSCP)技术对涎腺多形性腺瘤进行研究。结果  14例多形性腺瘤中有 11例出现PCR -SSCP异常电泳带 (阳性率 78.6 % )。突变部... 目的 检测涎腺多形性腺瘤中 p5 3基因突变。 方法 采用非同位素聚合酶链式反应———单股构型多态分析 (PCR -SSCP)技术对涎腺多形性腺瘤进行研究。结果  14例多形性腺瘤中有 11例出现PCR -SSCP异常电泳带 (阳性率 78.6 % )。突变部位分布在第 5~ 8外显子 ,其中第 5、6、7、8外显子的阳性例数分别为 2、6、7、3例。在 11例阳性肿瘤中有 2例肿瘤同时出现 3对外显子 (第 6、7、8外显子 )异常 ;3例肿瘤同时出现 2对外显子(第 6、7和 7、8外显子 )异常。结论 ①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中 p5 3基因的第 5~ 8外显子均有突变 ,其中突变频率最高的是外显子 6和 7;②在阳性的肿瘤中约有半数出现多位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涎腺肿瘤 p53基因突变 pCR
下载PDF
100例脑肿瘤中p53基因突变与P53蛋白积聚的研究
14
作者 樊星 浦佩玉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1999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脑肿瘤中的p53基因突变与P53蛋白积聚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及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脑肿瘤p5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结果:p53基因突变率为11%(11/100),其中高恶度胶质瘤为37.5...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脑肿瘤中的p53基因突变与P53蛋白积聚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及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脑肿瘤p5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结果:p53基因突变率为11%(11/100),其中高恶度胶质瘤为37.5%(6/16),低恶度胶质瘤4.3%(1/23),脑膜瘤6.9%(2/29),转移瘤40.0%(2/5)。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2%(22/100),其中高恶度胶质瘤为62.5%(10/16),低恶度胶质瘤为26.1%(6/23),脑膜瘤10.3%(3/29),转移瘤60%(3/5);其他肿瘤均未发现p53基因突变或蛋白表达。P53蛋白表达阳性的22例中伴有p53基因突变者11例,多见于高恶度肿瘤。结论:p53基因失活在脑肿瘤恶性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53基因突变与P53蛋白积聚相关,但并非唯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p53基因突变 p53蛋白积聚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甲状腺癌中p53基因的突变与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毅 王炼 +2 位作者 黄光琦 袁淑兰 肖林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98-299,314,共3页
为探讨p53基因突变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技术,对p53基因第7,8外显子突变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在31例甲状腺癌中有10例发生突变,突变率为32.3%。p53基因突变在复发的患者... 为探讨p53基因突变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技术,对p53基因第7,8外显子突变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在31例甲状腺癌中有10例发生突变,突变率为32.3%。p53基因突变在复发的患者中显著高于未复发的患者;p53基因突变与转移,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状况无显著差异,表明p53基因的突变可能是甲状腺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基因突变 甲状腺癌 pCR-SSCp
下载PDF
点突变p53抗原肽的预测及其与MHCⅠ类分子的结合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兰青 罗利群 +2 位作者 李默漪 崔大敷 张友会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9-252,共4页
目的从肿瘤抗原的全长氨基酸序列中预测肿瘤抗原肽,据此指导肿瘤肽疫苗的设计和制备。方法采用基序(consensusmotif)预测法,经计算机PEPMOTIF软件预测含点突变的小鼠p53蛋白肽,并建立一个计分系统来估测... 目的从肿瘤抗原的全长氨基酸序列中预测肿瘤抗原肽,据此指导肿瘤肽疫苗的设计和制备。方法采用基序(consensusmotif)预测法,经计算机PEPMOTIF软件预测含点突变的小鼠p53蛋白肽,并建立一个计分系统来估测预测肽与MHCⅠ类分子结合的可能性,进一步通过MHCⅠ类分子-肽结合试验和MHCⅠ类分子-肽结合稳定性试验检测它们与MHCⅠ类分子的结合力和亲和力。结果预测了3条肽,其中mp53P132F(LNKLFFQL)能与H-2Kb结合而不与H-2Db结合;mp53P246S(MGGMNRSPIL)和mp53P270C(GRDSFEVCV)既不与H-2Kb结合也不与H-2Db结合。肽与MHCⅠ类分子之间的结合与用计分系统计算的肽积分高低有关,即高分值的肽能与相应的MHCⅠ类分子结合。结论计算机PEPMOTIF软件配合肽计分是简便有效的MHCⅠ类分子结合肽预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突变 p53蛋白 MHCⅠ类分子 肿瘤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p53基因突变及p53、APC基因缺失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17
作者 郝莹 张锦坤 +1 位作者 易粹琼 钱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6年第6期330-333,共4页
为明确p53基因突变、缺失,APC基因缺失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应用PCR-SSCP方法对抑癌基因p53第4、5、6、7、8外显子、第6内含子在87例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突变规律以及PCR-RFLP方法对p53基因第... 为明确p53基因突变、缺失,APC基因缺失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应用PCR-SSCP方法对抑癌基因p53第4、5、6、7、8外显子、第6内含子在87例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突变规律以及PCR-RFLP方法对p53基因第4外显子、第6内含子、APC基因在25对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杂合缺失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p53突变率在肠化、不典型增生、胃癌分别为37.5% (3/8),42.1%(8/19),53.3%(16/30)。正常组织、浅表胃炎未发现p53突变。肠化、不典型增生、胃癌与正常对照组、浅表胃炎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P<0.01)。在肠化、不典型增生病变中未发现Exon8的突变,而在胃癌组Exon8的突变为4例(4/30),提示Exon8的突变主要发生在晚期。在各病变组未发现Exon4、Intron6的突变。对Exon4、Intron6、APC基因的杂合缺失研究表明,25对胃癌标本中有19对Exon4杂合子,杂合率为76.0%,9对有杂合缺失,LOH为47.4%,23对Intron6杂合子,杂合率为92.0%,其中2对为杂合缺失,LOH为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p53基因 ApC 胃癌 癌前病变
原文传递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反应性及肿瘤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爱春 董燕燕 +3 位作者 张春庆 李丹阳 王丹丹 戚基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突变型p53及VEGF在反应性及肿瘤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星形胶质细胞瘤发生发展、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例正常脑组织、49例星形细胞反应性增生、49...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突变型p53及VEGF在反应性及肿瘤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星形胶质细胞瘤发生发展、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例正常脑组织、49例星形细胞反应性增生、49例低级别(I-II级)及50例高级别(III-IV级)星形胶质细胞瘤中iNOS、突变型p53、VEGF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脑组织中三者均为阴性表达;从星形细胞反应性增生组到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组,三者的阳性表达率均呈升高趋势,分别为:iNOS:28.89%(13/45),57.75%(27/47),81.63%(40/49);p53:23.81%(10/42),53.66%(22/41),79.55%(35/44);VEGF:22.73%(10/44),44.19%(19/43),69.77%(30/43),并且三者在星形细胞反应性增生组及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组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各实验组中iNOS与p53表达水平一致性较好,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而iNOS与VEGF在低级别及高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组中表达水平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及明显的相关性(P<0.05),在反应性增生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iNOS、突变型p53及VEGF的过表达是胶质瘤发生的早期分子生物学事件,三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及血管的形成;单一或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星形细胞反应性增生及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突发型p53 VEGF 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 星形胶质细胞瘤 肿瘤发生 血管生成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端粒酶催化基团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P53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敏 杨静 +1 位作者 杨春鹿 胡永校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与正常肺组织穿刺标本中端粒酶催化基团mRNA表达与肿瘤分期与分级关系,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观察肿瘤抑制基因P53与hTRT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与正常肺...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与正常肺组织穿刺标本中端粒酶催化基团mRNA表达与肿瘤分期与分级关系,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观察肿瘤抑制基因P53与hTRT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与正常肺组织中端粒酶催化基团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的P53蛋白表达。结果:3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25例端粒酶催化基团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83.3%;对照组20例中无端粒酶催化基团mRNA阳性表达,阳性率0%。非小细胞肺癌中,hTRT mRNA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77,P<0.01)。结论:端粒酶催化基团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有异常阳性表达,表达与肿瘤分期与分级有关。与肿瘤病理分型无关。P53突变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hTRT基因转录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突变 端粒酶催化基因mRNA 免疫组化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及其家族成员外周血淋巴细胞p53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明烈 沈兆忠 +2 位作者 章月星 钱鸣 程俊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41-344,共4页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银染技术对20例大肠癌患者和20例大肠癌家庭成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53基因第5,6,7和8外显子进行检测,发现有6例大肠癌患者和5例家族成员存在基因突变;突变...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银染技术对20例大肠癌患者和20例大肠癌家庭成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53基因第5,6,7和8外显子进行检测,发现有6例大肠癌患者和5例家族成员存在基因突变;突变率分别为30%和25%。这一结果表明p53基因突变在大肠癌中的普遍存在,并在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家族成员中发现p53基因突变将可为癌症的癌前监控和预防提供重要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家族成员 淋巴细胞 p53基因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