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个体识别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忠敏 崔再续 +3 位作者 郭艳芹 李坤成 贾建平 韩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4-819,共6页
目的近年来多元模式分析(multivariate pattern analysis,MVPA)方法的出现被认为是可以对各种神经精神疾病进行自动化识别的很有前途的工具,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则是一种最广泛使用的MVPA方法。文中采用SVM分类器对... 目的近年来多元模式分析(multivariate pattern analysis,MVPA)方法的出现被认为是可以对各种神经精神疾病进行自动化识别的很有前途的工具,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则是一种最广泛使用的MVPA方法。文中采用SVM分类器对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患者和无记忆障碍及其他相关疾病者进行MVPA研究,旨在构建具有较高判别能力的个体诊断模型,并从多变量分析的角度来解析aMCI患者的灰质损伤模式。方法采用3.0T磁共振对51例aMCI患者和68例正常对照者进行高分辨率三维T1-weighted扫描,为每个受试者计算灰质体积图谱,该图谱用于之后的判别分析。使用特征选择方法去除冗余信息后训练SVM分类器,使用留一交叉验证估计分类器的性能,最后识别出最有判别能力的灰质模式。结果该方法的分类准确率为83.19%,敏感性为76.47%,特异性为88.24%,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下的面积是0.8368。对分类贡献最大的灰质区域包括双侧海马旁回、双侧海马、双侧杏仁核、双侧丘脑、右侧扣带回、右侧楔前叶、左侧尾状核、左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左侧岛叶以及左侧眶额皮层。结论构建的分类模型对aMCI患者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可显示aMCI患者全脑灰质萎缩情况,对临床早期诊断aMCI患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灰质体积 支持向量机 模式分类 多元模式分析
下载PDF
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脑网络功能连接的fMRI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浩然 张希 +3 位作者 王天月 李倩 李青吉 郭明霞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484-488,共5页
目的:探索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静息状态下脑网络内及网络间功能连接的变化,为进一步了解弱视对脑功能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14名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AAC)和9名正常视力儿童(NSC)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图像,提取其静息态功能连接(rs... 目的:探索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静息状态下脑网络内及网络间功能连接的变化,为进一步了解弱视对脑功能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集14名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AAC)和9名正常视力儿童(NSC)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图像,提取其静息态功能连接(rsFC)作为特征,采用多变量模式分析进行分类,并使用单变量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多变量模式分析对弱视儿童和正常视力儿童分类的正确率显著较高;弱视儿童组的默认网络内,默认网络与额顶控制网络及背侧注意网络之间的rsFC减弱。结论:基于rsFC的多变量模式分析可以将弱视儿童识别出来;弱视儿童组减弱的rsFC提示弱视儿童在调节外部和内部目标导向认知之间的动态平衡及相互转换以适应任务需求的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FMRI 静息态功能连接 多变量模式分析 目标导向认知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脑网络预测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 被引量:9
3
作者 尹涛 孙睿睿 +2 位作者 何昭璇 马培宏 曾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81-2584,共4页
目的:使用基线状态静息态功能脑网络特征预测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疗效。方法:采集33例FD患者基线状态功能脑网络数据,使用多变量分析方法,预测FD患者对针刺刺激的响应程度。结果:以排名最前的270条功能脑网络为特征区分针刺高、... 目的:使用基线状态静息态功能脑网络特征预测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疗效。方法:采集33例FD患者基线状态功能脑网络数据,使用多变量分析方法,预测FD患者对针刺刺激的响应程度。结果:以排名最前的270条功能脑网络为特征区分针刺高、低响应组FD患者总体准确率达0.849,其中,右脑岛-左楔前叶连边等对分类器性能的贡献权重最大。结论:以功能脑网络为特征,可以从个体水平有效预测FD患者针刺响应程度。其中涉及感觉信号传导、中继、整合和反馈以及机体内稳态和情绪调节相关的脑区是准确预测的关键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脑网络 功能磁共振 多变量模式分析 支持向量机 针刺 疗效
原文传递
基于时间导的功能连接在精神分裂症脑异常检测及其辅助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雪 宋颖超 +3 位作者 郑明明 陈亚媛 秦文 梁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2,共7页
目的基于原始时间序列一阶导的相关分析构建功能连接(derivativ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dFC),考察其检测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脑功能异常的能力以及其对SZ的辅助诊断作用。方法基于一阶自回归模型构建仿真时间序列,比较... 目的基于原始时间序列一阶导的相关分析构建功能连接(derivativ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dFC),考察其检测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脑功能异常的能力以及其对SZ的辅助诊断作用。方法基于一阶自回归模型构建仿真时间序列,比较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和dFC刻画时间序列相关性的异同。纳入91例SZ患者和91名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进行全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计算116个脑区间的FC和dFC,分别针对FC和dFC进行逐条连接的组间比较,再利用多变量模式分析方法基于FC和dFC区分SZ和HC,以评估dFC在SZ辅助诊断方面的价值。结果仿真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FC,dFC对时间序列的自相关性更不敏感,更能反映两个脑区神经活动时间序列之间的互相关关系。真实数据分析结果表明,SZ组和HC组间比较FC和dFC结果有较大重叠性,即49条连接的FC和dF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表现出明显的互补性,即36条连接仅FC显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14条仅dFC显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与dFC区分SZ和HC的正确率分别为82.98%和82.40%,而两者融合后可进一步提高分类准确率至84.59%。结论dFC具有刻画脑功能连接信息的能力,与传统FC有互补性,两者联合能更全面地刻画SZ的脑异常连接模式,因此,dFC也可作为SZ辅助诊断的影像学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多变量模式分析 一阶导数
下载PDF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f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Unrelated to the Brain's Functional Network Connectivity alterations at an Individual Level 被引量:2
5
作者 Guang-Dong Chen Feng Ji +3 位作者 Gong-Ying Li Bo-Xuan Lyu Wei Hu Chuan-Jun Zhu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414-419,共6页
Backgroun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 can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TRD). Functional network connectivity (FNC) is a newly developed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brain's func... Backgroun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 can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TRD). Functional network connectivity (FNC) is a newly developed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brain's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patterns. The first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FNC alterations between TRD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The second aim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T treatment response and pre-ECT treatment FNC alterations in individual TRD patients. Methods: This study included 82 TRD patients and 41 controls. Patients were screened at baseline and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with a combination of ECT and antidepressants. Group information guided-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G1G-ICA) was used to compute subject-specific functional networks (FNs). Grassmann maniibld and step-wise forward component selection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were adopted to perform the FNC measure and extract the functional networks' connectivity patterns (FCP). Pearson's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FCP and ECT response. Results: A total of 82 TRD patients in the ECT group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On an average, 8.50 ~ 2.00 ECT sessions were conducted. After ECT treatment, only 42 TRD patients had an improved response to ECT (the Hamilton scores reduction rate was more than 50%), response rate 51%. 8 FNs (anterior and posterior default mode network, bilateral frontoparietal network, audio network, visual network, dorsal attention network, and sensorimotor network) were obtained using GIG-ICA. We did not found that FC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RD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Moreover, the baseline FCP was unrelated to the ECT treatment response. Conclusions: The FNC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RD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and the baseline FCP was unrelated to the ECT treatment response. These findings will necessitate that we modify the experimental scheme to explore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Functional Network Connectivity Functional Network Connectivity pattern multivariate pattern analysis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原文传递
基于静息态fMRI区分健康老年人认知水平的MVPA方法研究
6
作者 汪方毅 唐杰庆 +3 位作者 刘倩 余成新 李博 丁帆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5,共8页
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数据构建脑网络,建立多变量模式分析(multivariate pattern analysis, MVPA)实现健康老年人认知水平的有效区分。材料与方法 使用公开数据集中55名认知优(... 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数据构建脑网络,建立多变量模式分析(multivariate pattern analysis, MVPA)实现健康老年人认知水平的有效区分。材料与方法 使用公开数据集中55名认知优(认知优组)和43名认知差(认知差组)的健康老年人,基于全部受试者的静息态fMRI数据,建立MVPA方法对健康老年人认知水平进行区分。其中,脑网络构建和特征选择使用高斯Copula互信息(Gaussian Copula mutual information, GCMI),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完成分类,然后与现有的MVPA方法区分健康老年人的认知水平作对比。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一致性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 本文建立的MVPA方法实现了健康老年人认知水平的有效区分,分类准确率达到77.22%,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81.82%、72.09%和0.77。另外,认知差组的一致性功能连接强度相对于认知优组有明显降低,且组间差异普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对非线性敏感的GCMI进行脑网络的构建并选择特征,结合SVM可以实现健康老年人认知水平的有效区分。通过分析一致性功能连接,发现其强度减弱可能导致认知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一致性功能连接对于辅助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健康老年人 认知水平 分类 多变量模式分析 脑网络 高斯Copula互信息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功能负连接异常特征及其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7
作者 杨淑贤 宋颖超 +3 位作者 李逸凡 陈亚媛 秦文 梁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27-733,共7页
目的评估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静息态负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改变,分析负FC与临床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辅助诊断SZ患者的潜在价值。方法对SZ患者和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进行全脑静息态功能磁共... 目的评估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静息态负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改变,分析负FC与临床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辅助诊断SZ患者的潜在价值。方法对SZ患者和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进行全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将全脑划分为272个脑区并计算脑区间FC,分别识别出两组被试有统计学意义的负FC,并进行组间比较。将异常的负FC与临床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并基于负FC进行多变量模式分析以区分SZ和HC。结果最终纳入91例SZ患者和91名HC,共检测出207条负FC。相比于HC组,SZ组异常的负FC有12条,占207条负FC的5.80%,其中11条为异常减弱(Bonferroni校正,P<0.05)。SZ患者的负FC与幻听量表总分(r=-0.24,P=0.02),以及与思维语言和沟通能力评估量表加权总分(r=0.26,P=0.01)之间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利用负FC的空间分布模式可以有效识别SZ,正确率为72.6%,高于随机分类正确率(置换检验,P<0.001)。结论SZ患者静息态负FC存在异常,且与临床症状存在相关性,负FC具有作为SZ辅助诊断的影像学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临床变量 多变量模式分析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多变量模式分析观察慢性颈肩痛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连接变化
8
作者 汪方毅 刘倩 +3 位作者 李博 赵长江 陈怡 余成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4-519,共6页
目的 基于多变量模式分析(MVPA)观察慢性颈肩痛(CNSP)患者静息态下全脑功能连接改变。方法 对27例CNSP患者(CNSP组)及15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采集头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对CNSP组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偏相关法基于rs-fMRI... 目的 基于多变量模式分析(MVPA)观察慢性颈肩痛(CNSP)患者静息态下全脑功能连接改变。方法 对27例CNSP患者(CNSP组)及15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采集头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对CNSP组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偏相关法基于rs-fMRI构建脑网络,以MVPA法对CNSP及健康受试者进行分类,定位组间存在差异的功能连接,分析CNSP组上述功能连接强度与V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以MVPA法区分CNSP进行分类的准确率为90.48%。组间脑功能连接强度存在差异脑区涉及默认网络、额顶网络、边缘网络及感觉运动网络等。CNSP患者右侧眶部额下回-左侧缘上回功能连接强度与VAS评分呈负相关(r=-0.496,P=0.009),左侧眶部额中回-左侧角回、左侧枕中回-左侧枕上回功能连接强度与VAS均呈正相关(r=0.398、0.461,P=0.039、0.015)。结论 CNSP患者脑网络内与疼痛感受及情绪异常相关的眶部额下回、眶部额中回、角回、枕中回及枕上回等多个脑区存在功能连接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病 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多变量模式分析
下载PDF
功能性脑成像的多维模式分析方法(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晟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2-476,共5页
利用非侵入式的功能性脑成像记录大脑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人类认知功能的理解。与此同时,分析成像数据的手段也逐渐从传统的一元方式向更加有效的多元分析转变。在本综述中,特别针对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利用非侵入式的功能性脑成像记录大脑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人类认知功能的理解。与此同时,分析成像数据的手段也逐渐从传统的一元方式向更加有效的多元分析转变。在本综述中,特别针对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介绍其多元数据分析方法的发展以及这种分析方法的生理学基础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多维模式分析方法 脑成像
原文传递
视觉表象可视化——视觉表象研究的新途径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得龙 梁碧珊 +2 位作者 文学 黄瑞旺 刘鸣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3-580,共8页
功能磁共振技术在表象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是表象研究追求客观化精确性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功能磁共振多变量模式分析方法及其演变历程,探讨了借助该方法实现"视觉表象可视化"的理论依据与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指出&qu... 功能磁共振技术在表象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是表象研究追求客观化精确性的必然趋势。本文介绍了功能磁共振多变量模式分析方法及其演变历程,探讨了借助该方法实现"视觉表象可视化"的理论依据与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指出"视觉表象可视化"将为表象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象 FMRI 多变量模式分析 解码模型编码模型
下载PDF
基于局部一致性和多变量模式分析的颞叶癫痫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思瑶 杨春兰 +1 位作者 李志梅 任洁钏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2年第6期1-6,17,共7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和多变量模式分析(multivariate pattern analysis,MVPA)的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诊断方法。方法:收集17例TLE患者(作为TLE组)和32例正常被试(作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和多变量模式分析(multivariate pattern analysis,MVPA)的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诊断方法。方法:收集17例TLE患者(作为TLE组)和32例正常被试(作为正常对照组)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并进行ReHo分析。在ReHo分析的基础上,利用MVPA对TLE患者和正常被试进行分类,并计算各脑区的权重。根据脑区权重选择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分析TLE组ROI的ReHo值与智力评分的相关性;利用准确率、敏感度、精确度等评价指标和ROC曲线评估该方法的分类性能。结果:该方法分类的准确率为87.27%、敏感度为73.91%、精确度为94.44%,AUC值为0.94;右侧小脑后叶(CRBLCrus2_R)、右侧舌回(LING_R)、右侧楔叶(CUN_R)和左侧颞上回(STG_L)在识别TLE中贡献较大;言语商与STG_L的ReHo值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操作商和总智商与LING_R的ReHo值之间呈负相关。结论:提出的方法可以辅助TLE诊断,为探索TLE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颞叶癫痫 ReHo MVPA 智力评分
下载PDF
基于稀疏表示的帕金森功能连接模式定位(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勇斌 李远清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3-848,共6页
在脑成像数据分析中,基于稀疏表示的模式定位算法在群组水平分析中具有非常优秀的性能,但在单个数据集的情况下结果还不尽如人意.为此,文中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通过基于原始数据集生成多个派生数据集的方法,来改善算... 在脑成像数据分析中,基于稀疏表示的模式定位算法在群组水平分析中具有非常优秀的性能,但在单个数据集的情况下结果还不尽如人意.为此,文中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通过基于原始数据集生成多个派生数据集的方法,来改善算法在单个数据集分析中的不足.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在性能上有显著的提高.文章随后将该改进算法应用于帕金森病异常功能连接模式定位分析之中,得到广泛分布于全脑的与该疾病相关的269个异常功能连接,由此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可能有助于加强对与该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定位 稀疏表示 多变量模式分析 功能连接
下载PDF
基于多维模式分析对说谎的脑网络特征识别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伟雄 刘华生 +2 位作者 廖坚 李勇帆 王维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1-315,共5页
为了研究说谎时的脑网络特征,采集了32个被试在说真话和说谎条件下的功能磁共振数据,预处理后利用AAL模板构建不同条件下的功能连接网络,再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多维模式分类器对说谎和说真话进行分类。该分类器取得了良好的分类正确率82.... 为了研究说谎时的脑网络特征,采集了32个被试在说真话和说谎条件下的功能磁共振数据,预处理后利用AAL模板构建不同条件下的功能连接网络,再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多维模式分类器对说谎和说真话进行分类。该分类器取得了良好的分类正确率82.03%(说谎84.38%,说真话79.69%),并提取了辨别说谎和说真话的有效的功能连接模式。结果表明了使用大尺度的功能连接对说谎和说真话进行分类的良好性能,并且从脑网络角度揭示了说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网络 说谎 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 多维模式识别
下载PDF
多变量模式分析在反社会人格障碍中的应用
14
作者 蒋伟雄 刘华生 +3 位作者 廖坚 廖云杰 唐艳 王维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6-300,共5页
从静息态功能连接角度使用多变量模式,研究了反社会人格障碍(ASPD)脑网络的异常连接模式。结果表明了多变量模式分析方法成功地对ASPD患者和对照体进行了分类,并且ASPD患者最大的变化是静息态网络、注意网络、视觉认知网络和小脑这些网... 从静息态功能连接角度使用多变量模式,研究了反社会人格障碍(ASPD)脑网络的异常连接模式。结果表明了多变量模式分析方法成功地对ASPD患者和对照体进行了分类,并且ASPD患者最大的变化是静息态网络、注意网络、视觉认知网络和小脑这些网络之间的失连。该研究使用多模式分析方法成功地提取了反社会人格的异常信息,为反社会人格障碍这种高危人群的综合评估与识别提供了线索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社会人格障碍 脑功能网络 功能连接 多变量模式分析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风险决策的动态功能网络研究
15
作者 蒋伟雄 谭敬德 +4 位作者 胡春光 黄任之 李勇帆 姜华 王维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9期673-678,共6页
目的研究与青少年风险决策相关的动态脑功能网络特征。材料与方法基于49个对象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利用动态窗技术进行了动态功能网络的构建,并使用低频振荡振幅作为特征对风险决策行为进行了预测和网络分析。结果动态功能连接较好... 目的研究与青少年风险决策相关的动态脑功能网络特征。材料与方法基于49个对象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利用动态窗技术进行了动态功能网络的构建,并使用低频振荡振幅作为特征对风险决策行为进行了预测和网络分析。结果动态功能连接较好地预测了风险决策行为(r=0.3612,P=0.0108),并提取了与之相关的功能网络模式,即与风险决策相关的动态功能连接主要位于网络之间,且默认网络的预测能力最强,然后是两个控制网络即额顶网络和带状盖网络。结论本研究使用动态功能连接较好地预测了风险决策行为,更重要的是从动态功能网络上阐明了风险决策行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决策 动态功能连接 脑网络 多变量模式分析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面孔识别过程中种族信息的提取:神经机制与认知特点
16
作者 岳亚奇 麻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12-1616,共5页
目的:调查面孔识别中的异族效应,检测人脸加工过程中种族信息的感知方式。方法: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范式和方法,专门检测种族识别的神经机制。平均多张相同种族的面孔以突显面孔的种族信息,改变这些"平均面孔"的变形程... 目的:调查面孔识别中的异族效应,检测人脸加工过程中种族信息的感知方式。方法: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范式和方法,专门检测种族识别的神经机制。平均多张相同种族的面孔以突显面孔的种族信息,改变这些"平均面孔"的变形程度来操纵被试对种族信息的判断,然后采用多体素模式分析的方法检测种族认知的完整神经过程。结果:约在300ms之后的面孔识别晚期阶段,大脑开始对面孔的种族信息进行解码;持续至约370ms之后,形成稳定的种族表征。结论:个体对种族信息的解码过程发生在面孔识别过程的晚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处理 种族 异族效应 多体素模式分析
下载PDF
神农架天然针阔混交林乔木更新的空间格局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秋静 赵常明 +3 位作者 王杨 郭增跃 陈芳清 谢宗强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4-463,共10页
为深入了解神农架天然针阔混交林群落乔木树种的更新特征,于神农架国家公园设置1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对树种更新进行调查,利用Ripley的L函数分析优势更新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种间空间关联性以及与大树的空间分布关系。结果显示:(1)更... 为深入了解神农架天然针阔混交林群落乔木树种的更新特征,于神农架国家公园设置1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对树种更新进行调查,利用Ripley的L函数分析优势更新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种间空间关联性以及与大树的空间分布关系。结果显示:(1)更新个体共有35 752株,隶属于19科29属45种。更新优势种基本是乔木层优势树种,物种更新数量表现为: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 Franch.)>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四蕊槭(Acer stachyophyllum subsp. tetramerum (Pax) A. E.)>华中山楂(Crataegus wilsonii Sarg.),混交林群落更新良好。(2)随着尺度增加,巴山冷杉、华山松更新空间格局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发展;华中山楂、四蕊槭更新的空间格局在整个尺度上均为聚集分布,表明针叶、阔叶树种更新在空间生态利用策略上出现分化。(3)巴山冷杉与其余3个优势更新树种、华山松与华中山楂更新呈显著正相关,表现出对微生境的共同喜好;四蕊槭分别与华山松、华中山楂更新的空间关系表现为显著负相关,种间竞争激烈。(4)巴山冷杉、华中山楂、四蕊槭的更新个体与大树的空间分布总体为显著正相关,这可能与种子传播限制相关;华山松幼苗、幼树与大树的空间分布在小尺度上呈负相关,存在资源不对称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层 多元点格局分析 空间关联性 森林经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