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时相协同变化检测的耕地撂荒遥感监测 被引量:5
1
作者 韦中晖 靳海亮 +3 位作者 顾晓鹤 杨英茹 王庚泽 潘瑜春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9-549,共11页
针对地表覆被复杂、地块破碎等原因导致的撂荒地提取精度较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时相协同变化检测的耕地撂荒信息提取方法。以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为研究区,采用Sentinel-2A和Landsat 7多光谱影像,在野外样本的支持下,分析耕地各种覆... 针对地表覆被复杂、地块破碎等原因导致的撂荒地提取精度较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时相协同变化检测的耕地撂荒信息提取方法。以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为研究区,采用Sentinel-2A和Landsat 7多光谱影像,在野外样本的支持下,分析耕地各种覆盖类型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季相变化规律,以季节性撂荒、常年性撂荒、冬小麦、多年生园地为分类体系,构建多时相协同变化检测模型,开展研究区耕地撂荒状态遥感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entinel-2A影像的季节性撂荒和常年撂荒耕地的分类精度分别为95.83%和96.55%;基于Landsat 7影像的季节性撂荒和常年撂荒耕地的分类精度分别为91.67%和93.10%;2019年鹿泉区季节性撂荒占耕地面积的4.7%,常年撂荒耕地占7.1%。利用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研究区耕地空间分布、面积等信息,对于不同分辨率的影像均具有较好的撂荒地提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撂荒 Sentinel-2A NDVI 多时相变化检测 遥感监测
原文传递
多时相遥感影像的甘蔗种植范围提取
2
作者 程滔 邢绪超 陈晨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7-143,共7页
针对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农作物种植范围容易混淆其他植被类型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生长关键物候期原理的农作物种植范围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目标农作物在时间序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上的数值变化确定其关键物候期,采用关键物候期植被指... 针对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农作物种植范围容易混淆其他植被类型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生长关键物候期原理的农作物种植范围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目标农作物在时间序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上的数值变化确定其关键物候期,采用关键物候期植被指数的差值作为主要提取指标,统计分析各类型样本图斑指标特征值,确定用于提取目标农作物种植范围的指标阈值,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出种植范围。该文以我国南方甘蔗种植区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农作物生长规律特征,增强了目标农作物与其他地表覆盖类型的可分性,单纯自动化提取结果精度达87.53%,能够满足总体掌握农作物种植范围的需要,可为农作物种植范围提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农作物 多时相 遥感 NDVI差值 物候
原文传递
近20年东莞市城市扩张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勇 魏炜 《地理信息世界》 2021年第3期84-89,共6页
深入分析建设用地演变过程,掌握城市扩张不同阶段的时空特征,对科学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来解译东莞市建设用地,使用重心空间轨迹模型及空间扩张象限分析法,实现对东莞市近20年来城市扩张的时... 深入分析建设用地演变过程,掌握城市扩张不同阶段的时空特征,对科学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来解译东莞市建设用地,使用重心空间轨迹模型及空间扩张象限分析法,实现对东莞市近20年来城市扩张的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0年,东莞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显著,城市扩张明显,部分区域的建设用地经历了点集聚—线集聚—面集聚的分布格局变化,最终形成城乡无差别的建设用地连片区。东莞市建设用地虽然依旧在不断地扩张,但是幅度持续减缓,同时建设用地的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能够更好地了解东莞市的城市结构,为城市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支撑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建设用地 时空特征 多时相遥感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采煤塌陷湿地扰动识别与格局分析——以江苏省徐州市潘安湖湿地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禹凝 杨曼 +2 位作者 何云杰 娄一帆 谢苗苗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1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了研究湿地修复方法在采煤塌陷区治理方面的价值与生命力,为采煤塌陷的修复方向做出预测与检验,采用决策分类方法,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解译景观格局指数,对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湿地公园及周边水体近20年水体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知监测... 为了研究湿地修复方法在采煤塌陷区治理方面的价值与生命力,为采煤塌陷的修复方向做出预测与检验,采用决策分类方法,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解译景观格局指数,对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湿地公园及周边水体近20年水体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知监测期内该区域整体经历了两次较强干扰,在人为干预与自然修复的作用下景观形状趋于规整、连通度提高、生态价值逐渐增加。由此得出,对采煤塌陷区域进行湿地景观方面的修复与治理颇有前景,研究结果可为采煤塌陷区积水面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遥感 采煤塌陷区 决策分类 湿地修复
下载PDF
多时相遥感数据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武 张国辉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7年第7期194-197,共4页
热岛效应是影响我国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多时相的Landsat 7 ETM+和Landsat 8 TIRS影像,对西安市2002年和2013年的土地进行分类以及地表温度反演,在此基础上将土地分类影像图和温度分割影像图进行叠加,分析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热岛效应是影响我国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多时相的Landsat 7 ETM+和Landsat 8 TIRS影像,对西安市2002年和2013年的土地进行分类以及地表温度反演,在此基础上将土地分类影像图和温度分割影像图进行叠加,分析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温度差异、下垫面的空间结构与热场分布的关系以及热场的分布变化与城市变迁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的物理属性和生物学属性差异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内在原因,下垫面空间结构的差异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外在原因,城市热场的动态变化方向与城市的变迁方向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多时相遥感 土地利用类型 下垫面
下载PDF
ART Based Reliable Method for Predic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Changes Using Remote Sensing
6
作者 Muthu Pandian Malini Madurai Chidambaram Sashi Kumar N. Sakthieswaran 《Circuits and Systems》 2016年第6期1051-1067,共17页
This paper focuses on prediction of change in agricultural lands by using ART2 algorithm. The existing method used ENVI and ARCGIS software to predict the changes in land, which showed less accuracy due to human error... This paper focuses on prediction of change in agricultural lands by using ART2 algorithm. The existing method used ENVI and ARCGIS software to predict the changes in land, which showed less accuracy due to human errors. To overcome this user friendly GUI based ART2 algorithm has been developed in java to obtain more accuracy in prediction of changes in land. The input is satellite temporal images of the years 1990 and 2014. By using the ART2 algorithm, the input images of the years 1990 and 2014 are classified, where the features are identified to form cluster. The clustered image is given as input and pixel to pixel comparison method in ART2 is implemented in java, for detecting the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lands. The comparison results of ENVI and ARCGIS and GUI based ART2 with in situ data show that the prediction of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land is more accurate in the case of GUI based ART2 implem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2 Classification Land Cover multi temporal Analysis Land Change Detection remote sensing
下载PDF
基于CNN-RNN网络的中国冬小麦估产 被引量:8
7
作者 赫晓慧 罗浩田 +2 位作者 乔梦佳 田智慧 周广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24-132,共9页
在大范围内快速、准确地预估作物产量,对作物管理、粮食安全、粮食贸易和决策有重要意义。遥感为大规模作物估产提供了便利,大多数研究者结合深度学习和遥感影像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然而,农作物生长状态随时间变化,其产量具有非线性时空... 在大范围内快速、准确地预估作物产量,对作物管理、粮食安全、粮食贸易和决策有重要意义。遥感为大规模作物估产提供了便利,大多数研究者结合深度学习和遥感影像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然而,农作物生长状态随时间变化,其产量具有非线性时空特征,单一的深度学习方法无法充分利用影像信息。因此,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混合神经网络估产模型(CNN-GRU),利用CNN从多光谱遥感影像中提取丰富的空间-光谱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GRU从多时相遥感影像中自适应学习冬小麦生育期各阶段之间的时间依赖,从多尺度融合冬小麦的生长特征并对其产量进行回归预测。该研究以全国冬小麦主产区为研究区,选取2001—2018年MODIS影像和冬小麦产量数据,构建了冬小麦估产数据集,并验证了CNN-GRU估产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1)以2016—2018年估产样本作为测试集,CNN-GRU估产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年平均值为818.3 kg/hm^(2),相较于CNN、GRU、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决策树(Decision Tree,DT)模型分别降低了20.13%、18.81%、29.51%、34.84%和36.57%;2)将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划分为6个时间窗,CNN-GRU估产模型在灌浆-成熟期时精度最高,RMSE为817 kg/hm^(2),而抽穗-开花期的RMSE为823 kg/hm^(2),相较于灌浆-成熟期低0.7%。因此,该估产模型有能力提前2个月预测全国冬小麦主产区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模型 卷积神经网络 循环神经网络 冬小麦 预测 多时相遥感影像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神东地区环境特征研究
8
作者 姚沛林 王瑞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439-441,共3页
神东地区位于内蒙古与陕西省交界地带,跨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和陕西省的神木县,该区植被类型以低而稀疏的旱生、半旱生植被为主,生态环境先天脆弱,极为敏感。目前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环境变化特征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混合像元分解法、回... 神东地区位于内蒙古与陕西省交界地带,跨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和陕西省的神木县,该区植被类型以低而稀疏的旱生、半旱生植被为主,生态环境先天脆弱,极为敏感。目前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环境变化特征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混合像元分解法、回归模型法、机器学习法等(琪翔等,2022;谢晓宁等,2022;马丽等,2022;郑荣伟等,2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遥感数据 数据处理 环境特征 变化规律 神东地区
下载PDF
基于分类融合的武汉市多时相遥感影像监测
9
作者 孙朝辉 《遥感信息》 CSCD 2002年第4期43-45,T001,共4页
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监测环境变化是目前最快捷和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以武汉市两个时期的 TM卫星影像为试验数据 ,通过使用分类融合的方法 ,监测武汉市的水面、城区和树林的动态变化 ,并分析了变化的原因和对环境的影响 。
关键词 分类 融合 武汉市 分类融合 遥感影像监测 动态变化 水面 城区 树林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HJ卫星的冬小麦面积提取 被引量:47
10
作者 赵丽花 李卫国 杜培军 《遥感信息》 CSCD 2011年第2期41-45,50,共6页
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1A/B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在作物种植面积提取和长势监测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本文以江苏省姜堰市为研究区,根据冬小麦的物候规律和季相节律的差异性,选取返青期和拔节期两个生育期的HJ卫星影像... 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1A/B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在作物种植面积提取和长势监测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本文以江苏省姜堰市为研究区,根据冬小麦的物候规律和季相节律的差异性,选取返青期和拔节期两个生育期的HJ卫星影像,借鉴分层信息提取法原理,综合利用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法,结合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和实地定位调查等资料提取了姜堰市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总体面积提取精度达到90.22%,样点空间匹配精度为81.25%,实验基地空间匹配精度为80.34%。结果表明:HJ卫星能够用于提取南方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和长势监测,满足农情监测的需要,且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能有效地增加信息量,实现信息互补,有助于提高监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HJ卫星 多时相遥感影像 种植面积
下载PDF
冬小麦病害与产量损失的多时相遥感监测 被引量:33
11
作者 刘良云 宋晓宇 +3 位作者 李存军 齐腊 黄文江 王纪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7-143,F0003,共8页
为了开展农作物病害遥感监测与产量损失评估,该文以北京郊区大田生产条件下的冬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的为研究对象,获取了2007年4月10日、4月26日、5月12日、5月28日共四期Landsat TM卫星影像,准同步地测量了试验地块的冠层光谱数据及配... 为了开展农作物病害遥感监测与产量损失评估,该文以北京郊区大田生产条件下的冬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的为研究对象,获取了2007年4月10日、4月26日、5月12日、5月28日共四期Landsat TM卫星影像,准同步地测量了试验地块的冠层光谱数据及配套农学数据。利用该4个时相的遥感数据,分析了试验区的冬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在主要生育期的光谱特征及其变化,与对照地块相比,病害小麦在可见光和短波红外波段的光谱反射率降增大,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减小,红边则会向短波方向移动,红边振幅减小,NDVI值减小。并利用冬小麦病害发生前期(4月10日,4月26日)的卫星遥感数据建立了作物产量的早期预测模型,结合实测的产量数据,定量计算了条锈病和白粉病的产量损失,结果表明两个白粉病和条锈病小麦地块的减产幅度超过了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锈病 白粉病 产量损失 多时相 遥感
下载PDF
多时相影像的典型区农作物识别分类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彭光雄 宫阿都 +2 位作者 崔伟宏 明涛 陈锋锐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5-230,共6页
基于甘蔗和玉米的物候特征差异,对多时相影像典型分类方法处理的适宜性和准确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以目视解译结果作为参考数据,利用全样本检验法,对自动分类的结果进行了精度检验。试验结果表明:面向对象法的分类精度最高,总体Kappa系... 基于甘蔗和玉米的物候特征差异,对多时相影像典型分类方法处理的适宜性和准确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以目视解译结果作为参考数据,利用全样本检验法,对自动分类的结果进行了精度检验。试验结果表明:面向对象法的分类精度最高,总体Kappa系数为0.655,是最适宜的方法;其次是BP神经网络法和光谱角制图法,总体Kappa系数分别为0.635和0.631;而最大似然法和分类后比较法则是不适宜采纳的分类方法,总体Kappa系数分别为0.601和0.577。上述分析可见,它们对遥感分类处理多时相影像识别算法的适用性选取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影像 遥感分类 方法比较
下载PDF
基于分区和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山区植被分类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竞霞 王锦地 +2 位作者 王纪华 黄文江 刘良云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8年第4期394-397,I0006,共5页
山区地形的特殊性导致了山区植被分类的复杂性。位于不同光照区域的同种植被,其光谱亮度值具有较大差异,分区使分类规则及阈值的设计更具针对性。多时相遥感数据能够充分利用不同植被类型间光谱特征时间效应。基于此提出了利用分区和多... 山区地形的特殊性导致了山区植被分类的复杂性。位于不同光照区域的同种植被,其光谱亮度值具有较大差异,分区使分类规则及阈值的设计更具针对性。多时相遥感数据能够充分利用不同植被类型间光谱特征时间效应。基于此提出了利用分区和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山区植被的分类研究。研究表明,该方法在山区植被分类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分类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1.3%和0.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 多时相 遥感 森林植被 分类
下载PDF
多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28
14
作者 殷守敬 吴传庆 +5 位作者 王桥 马万栋 朱利 姚延娟 王雪蕾 吴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339-3342,共4页
近年来,随着遥感平台和传感器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对地球表面大部分区域的连续重复遥感观测,积累了海量的多源、多尺度、多分辨率遥感数据。这些数据详细记录了地表上各种地物的变化过程,使得基于遥感影像的中长期变化检测等全球变化研究... 近年来,随着遥感平台和传感器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对地球表面大部分区域的连续重复遥感观测,积累了海量的多源、多尺度、多分辨率遥感数据。这些数据详细记录了地表上各种地物的变化过程,使得基于遥感影像的中长期变化检测等全球变化研究成为可能,并极大地推动了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和应用的研究。但是,尽管许多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相关的研究工作,目前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仍然面临许多挑战,还没有形成相对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对相关研究进展的系统性总结工作仍然相对缺乏。回顾了多时相遥感变化检测方法的发展现状,并根据输人数据类型和数量的不同将这些方法分成单时相分类比较法、双时相比较法和时序分析法三类,对其进展情况和特点分别进行总结分析,然后就多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研究中现存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尝试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 遥感 变化检测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和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冬小麦估产 被引量:27
15
作者 黎锐 李存军 +4 位作者 徐新刚 王纪华 杨小冬 黄文江 潘瑜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4-117,共4页
发展和构建高精度的作物遥感估产模型,对于国家制订粮食进出口政策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尝试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SVR)构建遥感估产模型,首先利用北京郊区2004年和2007年冬小麦主要生育期多时相LandsatTM影像生成的归一化植被... 发展和构建高精度的作物遥感估产模型,对于国家制订粮食进出口政策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尝试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SVR)构建遥感估产模型,首先利用北京郊区2004年和2007年冬小麦主要生育期多时相LandsatTM影像生成的归一化植被指数,通过SVR构建遥感估产模型进行产量估算。然后针对模型的稳健型和预报能力进行交叉验证,并与常规的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SVR方法构建的遥感估算模型有效地提高了估算精度,与多元回归方法相比,2004年和2007年决定系数分别提高0.2162、0.2158,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0.1682、0.2912。因此基于SVR和多时相遥感数据构建估产模型用于冬小麦估产是可行、有效的,为应用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冬小麦估产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R 多时相遥感 估产 NDVI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海图与多时相卫星遥感的长江口九段沙形成演化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谢小平 付碧宏 +1 位作者 王兆印 沈焕庭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1-396,共6页
九段沙位于长江河口南北槽之间,为新形成的河口沙洲,其形成距今只有50年的历史.利用对大通水文站1950~2003年的水沙资料的分析,结合对数字化海图和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及野外现场考察,对九段沙形成过程和演化过程中的面积、体积... 九段沙位于长江河口南北槽之间,为新形成的河口沙洲,其形成距今只有50年的历史.利用对大通水文站1950~2003年的水沙资料的分析,结合对数字化海图和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及野外现场考察,对九段沙形成过程和演化过程中的面积、体积、高程和地貌特征等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九段沙自形成以来面积、体积总体上是处于增大过程中,高程也在增高,成陆化作用明显.但由于来水来沙的不同和河口动力作用,这种增长不是线形的,有时因受到冲刷而面积减小,高程降低.利用采自九段沙上沙的短柱状样分析发现潮间带和潮上带的沉积速率不同,植物群落对九段沙的形成演化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上九段沙正处于从河口沙洲向河口沙岛的演化过程之中.九段沙的植被保持着自然演替的原生状态,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尚较低,以芦苇群落为代表的高等湿地植被主要分布在九段沙潮间带上部和潮上带,九段沙属于发展过程中的河口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海图 多时相卫星影像 形成演化 九段沙 长江口
下载PDF
一种基于线特征的道路网变化检测算法 被引量:21
17
作者 钟家强 王润生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2,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线特征的道路网变化检测算法。首先根据边缘的梯度信息从多时相遥感图像中提取变化的线特征;然后根据变化线特征的局部特性,检测出与道路模型相符合的变化道路段;最后通过道路网的全局约束条件,进行变化道路段的连接,实现... 提出一种基于线特征的道路网变化检测算法。首先根据边缘的梯度信息从多时相遥感图像中提取变化的线特征;然后根据变化线特征的局部特性,检测出与道路模型相符合的变化道路段;最后通过道路网的全局约束条件,进行变化道路段的连接,实现变化道路的检测。提出的道路网变化检测算法将边缘的相位和幅度信息作为变化检测的判定依据,从而避免了道路的匹配与比较工作,降低了变化检测算法的复杂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将本文提出的方法用于多时相遥感图像的道路网变化检测,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遥感 变化检测 直线特征 道路网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遥感和GIS技术的湿地识别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阮仁宗 冯学智 《遥感信息》 CSCD 2005年第2期20-23,共4页
本文以江苏省洪泽湖湿地为例,首先利用秋季成像的TM影像进行分类,采用了混和分类法。然后利用同年度春季成像的TM影像制作湖泊掩膜来纠正分类中湿地类型与高地类型的错分现象。研究发现,该方法能有效地降低分类的误差,提高分类的精度。
关键词 湿地 识别 多时相遥感 GIS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环境星数据的甘蔗收割过程遥感监测 被引量:21
19
作者 马尚杰 裴志远 +3 位作者 汪庆发 郭琳 梁自力 滕冬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5-219,共5页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蔗糖产地,种蔗面积和蔗糖产量均占全国的约60%。及时、准确地监测广西甘蔗种植和收割信息,对于甘蔗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采用多时相HJ-1A、B星CCD图像开展广西扶绥县甘蔗种植和收割信息提取及面积估算示范研究。选...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蔗糖产地,种蔗面积和蔗糖产量均占全国的约60%。及时、准确地监测广西甘蔗种植和收割信息,对于甘蔗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采用多时相HJ-1A、B星CCD图像开展广西扶绥县甘蔗种植和收割信息提取及面积估算示范研究。选取从2009年11月5日到2010年2月19日共四个时相CCD图像,逐时相提取甘蔗信息,通过叠加运算,得到相邻两个时相期间甘蔗收割范围和收割面积,完成对2009/2010榨季甘蔗种植和收割情况的遥感监测。研究表明,1)在适当的时相下,HJ-1A、B星CCD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波段设置和辐射分辨率,能够满足县域及以上区域尺度下地物复杂地区进行大宗农作物种植信息提取和面积估算的应用需求;2)多时相HJ-1A、B星CCD图像能够监测甘蔗收割过程,可以满足时相要求较高的农业资源调查统计遥感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1A、B星CCD图像 多时相 甘蔗收割过程 遥感
下载PDF
多时相遥感影像辐射归一化方法综述 被引量:21
20
作者 余晓敏 邹勤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2年第6期8-12,共5页
多时相遥感影像的辐射归一化是进行变化检测或拼接不可缺少的步骤。本文从绝对辐射归一化和相对辐射归一化两个方面对现有的多时相遥感影像辐射归一化方法进行了总结。对各种辐射归一化方法进行了剖析,并指出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 多时相遥感影像的辐射归一化是进行变化检测或拼接不可缺少的步骤。本文从绝对辐射归一化和相对辐射归一化两个方面对现有的多时相遥感影像辐射归一化方法进行了总结。对各种辐射归一化方法进行了剖析,并指出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性。最后对多时相遥感影像辐射归一化方法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 遥感影像 绝对辐射归一化 相对辐射归一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