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0篇文章
< 1 2 1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弹力蛋白酶引起黏蛋白5AC高表达的信号转导机制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琪 周向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8-352,共5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弹力蛋白酶(NE)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引起黏蛋白(MUC)5AC 高表达的上游信号通路。方法培养人气道 BEAS-2B 上皮细胞,给予 NE 刺激,以肿瘤坏死因子转换酶抑制剂-1(TAPI-1)及活性氧(ROS)清除剂 DMTU 为干预因素。...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弹力蛋白酶(NE)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引起黏蛋白(MUC)5AC 高表达的上游信号通路。方法培养人气道 BEAS-2B 上皮细胞,给予 NE 刺激,以肿瘤坏死因子转换酶抑制剂-1(TAPI-1)及活性氧(ROS)清除剂 DMTU 为干预因素。RT-PCR 检测干预前后细胞中 MUC5AC mRNA 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 MUC5AC、可溶性转化生长因子(TGF)-α蛋白含量;Western 印迹分析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蛋白水平。结果NE 刺激后引起 MUC5AC 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给予 NE 刺激的对照组(P<0.01),同时伴随可溶性 TGF-α及 p-EGFR 蛋白水平的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加入浓度为20μmol/L 的肿瘤坏死因子转换酶抑制剂 TAPI-1后可明显下调上述指标的表达水平(均 P<0.01),DMTU 也同样降低了 MUC5AC 的基因转录、产物水平以及可溶性 TGF-α蛋白相对含量,与单纯 NE 刺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单纯外源性 TGF-α刺激组引起的MUC5AC 基因转录和蛋白合成增加无明显作用(均 P>0.05)。结论 NE 能刺激细胞产生 ROS,再活化肿瘤坏死因子转换酶(TACE)引起黏蛋白产生的增多,组成 EGFR 通路上游的主要信号分子,故ROS/TACE/TGF-α前体/ECFR 转导途经是 NE 引起气道黏液高分泌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弹性蛋白酶 活性氧组分 黏蛋白类
原文传递
蓝桉油对脂多糖引起的大鼠慢性支气管炎及黏蛋白高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吕小琴 唐法娣 +2 位作者 王砚 赵婷 卞如濂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 :观察蓝桉油对脂多糖引起的大鼠慢性支气管炎及黏蛋白高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入 0 .2mg脂多糖复制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 ,观察 3周后的病理学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变化、免疫组化特点以及蓝桉油对其的影响。结... 目的 :观察蓝桉油对脂多糖引起的大鼠慢性支气管炎及黏蛋白高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入 0 .2mg脂多糖复制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 ,观察 3周后的病理学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变化、免疫组化特点以及蓝桉油对其的影响。结果 :注入脂多糖后的病理学表现符合慢支的特征。各给药组经不同浓度蓝桉油灌胃后能减少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浸润 ,降低炎症程度 ;尤其是蓝桉油高剂量组 (30 0mg·kg-1) ,能明显减少灌洗液中黏蛋白含量 ,使气管和细支气管上皮内黏蛋白MUC5ac表达的阳性染色区域和程度明显减轻 ,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测得的吸光度值和黏蛋白面积 %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 :蓝桉油对脂多糖引起的大鼠慢性支气管炎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并能抑制其气道黏蛋白高分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桉油 脂多糖 慢性支气管炎 黏蛋白高分泌
下载PDF
TNF-α与香烟烟雾在诱导气道上皮细胞株黏蛋白表达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琪 周向东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39-1143,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香烟提取物共同诱导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相互关系及作用特点。方法培养的人气道上皮细胞BEAS-2B,转染核转录因子(NF)-κB"decoy"寡核苷酸(ODNs),并以乱序NF-κBODNs为对照转染组,各组均分别予以TNF...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香烟提取物共同诱导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相互关系及作用特点。方法培养的人气道上皮细胞BEAS-2B,转染核转录因子(NF)-κB"decoy"寡核苷酸(ODNs),并以乱序NF-κBODNs为对照转染组,各组均分别予以TNF-α、10%香烟提取物(CSE)单独刺激及共同刺激,以Western blot、ELISA及RT-PCR法检测各组刺激前后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黏蛋白(MUC5AC)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转染乱序NF-κBODNs的细胞予以TNF-α、10%CSE刺激后,各组细胞中p-EGFR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伴随MUC5AC蛋白含量及基因转录水平的提高(P<0.05);共孵育组中较单独刺激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转染NF-κB"de-coy"ODNs组再予以TNF-α刺激,细胞中MUC5AC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与未转染组相比升高不明显,而单用CSE刺激组中的MUC5AC、p-EGFR水平仍有明显升高(P<0.05);共孵育组显示出与CSE单独刺激组相似的结果。结论TNF-α、CSE能协同促进气道上皮细胞中黏蛋白合成,转录因子NF-κB主要参与TNF-α所致的MUC5AC表达,而在CSE诱导的效应过程中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吸烟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溴化异丙托品抑制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气道粘蛋白高分泌的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维会 杨肇亨 +1 位作者 黄勇 洪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6-578,共3页
目的 探讨毒蕈碱乙酰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溴化异丙托品及阿托品对气道粘蛋白高分泌的作用。方法 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复制大鼠慢支炎模型 ,观察 3周后的病理学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气管环培养液中粘蛋白量的变化 ,以及雾化吸... 目的 探讨毒蕈碱乙酰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溴化异丙托品及阿托品对气道粘蛋白高分泌的作用。方法 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复制大鼠慢支炎模型 ,观察 3周后的病理学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气管环培养液中粘蛋白量的变化 ,以及雾化吸入溴化异丙托品及阿托品的影响。结果 注入脂多糖后的病理学表现符合慢支炎的改变。溴化异丙托品和阿托品都显著减少气管上皮杯状细胞数目及粘蛋白的分泌。但溴化异丙托品抑制粘蛋白分泌的作用显著强于阿托品。结论 毒蕈碱乙酰胆碱能受体途径在慢支炎大鼠气道粘蛋白的高分泌中起重要作用 ,溴化异丙托品明显抑制粘蛋白高分泌 ,其作用强于阿托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粘蛋白 溴化异丙托品 阿托品 毒蕈碱乙酰碱能受体 大鼠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黏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4
5
作者 毛翎 白春学 +2 位作者 张敏 王悦虹 陈杰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85-588,共4页
目的 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及黏蛋白 5AC(MUC5AC)在外周气道中的表达 ,确定小气道EGFR表达与黏蛋白合成的关系。方法 肺组织标本取自 38例肺癌手术患者 ,于远离病灶处取材 ,按照基础疾病和吸烟史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组... 目的 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及黏蛋白 5AC(MUC5AC)在外周气道中的表达 ,确定小气道EGFR表达与黏蛋白合成的关系。方法 肺组织标本取自 38例肺癌手术患者 ,于远离病灶处取材 ,按照基础疾病和吸烟史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组 16例、吸烟组 10例、对照组 12名 ,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方法研究外周小气道EGFR和MUC5AC蛋白表达。结果 吸烟组和COPD组EGFR蛋白表达较高 ,吸光度 (A)值分别为 4 89± 1 89、4 6 2± 1 6 5 ,较对照组 (2 0 1± 1 0 2 )显著增高 (q′ =6 ,P <0 0 1)。吸烟组和COPD组EGFR主要表达在基底细胞 ,阳性百分率分别为 5 2 1%± 13 5 %、4 2 9%± 14 2 % ,比对照组基底细胞阳性百分率 (2 3 7%± 9 5 % )显著增高 (P <0 0 1) ;吸烟组和COPD组EGFR杯状细胞阳性百分率分别为 2 1 9%± 9 7%、2 1 1%± 8 6 % ,比对照组杯状细胞阳性百分率 (71 1%± 14 3% )显著降低 (P <0 0 1)。吸烟组和COPD组EGFR表达量及定位均无显著差异 (P均 >0 0 5 )。在所有研究对象中 ,EGFR阳性区域和MUC5AC阳性区域呈正相关 (r =0 8774 ,P <0 0 0 1)。结论 EGFR活化参与了COPD患者气道上皮黏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 表达 吸烟 黏蛋白 阳性 COPD 对照组 百分率 结论 取材
原文传递
儿童气道黏液高分泌及清除机制 被引量:14
6
作者 卢燕鸣 周文静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5-179,共5页
气道黏液高分泌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黏膜下腺体增生、黏液量增加、黏蛋白尤其是MUC5AC和MUC5B过度分泌以及气道杯状细胞增生,并受各种理化因素影响,受信号通路调控。气道清除涉及咳嗽反射、黏液纤毛清除系统(MCC)、空气动... 气道黏液高分泌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黏膜下腺体增生、黏液量增加、黏蛋白尤其是MUC5AC和MUC5B过度分泌以及气道杯状细胞增生,并受各种理化因素影响,受信号通路调控。气道清除涉及咳嗽反射、黏液纤毛清除系统(MCC)、空气动力学及细胞免疫反应等机制,其中,MCC作为最重要的一道屏障,其功能障碍常发生于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肺囊性纤维化等常见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黏液高分泌 气道清除 发生机制 黏蛋白 黏液纤毛清除系统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和癌旁组织中MUC1和MUC6基因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4
7
作者 汪荣泉 房殿春 +1 位作者 刘为纹 罗元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584-585,共2页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正常胃粘膜10例取自胃癌手术切缘组织,经 HE染色不存在癌组织及癌前病变,十二指肠组织2例取自胃癌切除标本的十二指肠部分;胃癌组织47例取自本院手术切除标本,其中39例含癌旁胃粘膜,29例含癌旁肠化粘膜;1例胃溃疡...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正常胃粘膜10例取自胃癌手术切缘组织,经 HE染色不存在癌组织及癌前病变,十二指肠组织2例取自胃癌切除标本的十二指肠部分;胃癌组织47例取自本院手术切除标本,其中39例含癌旁胃粘膜,29例含癌旁肠化粘膜;1例胃溃疡标本取自胃溃疡患者胃切除标本.所有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5 μm连续切片,HE 染色,病理确诊.胃癌患者47例,男34例,女13例,年龄32岁~72岁,平均54.6岁.抗 MUC1核心肽的单克隆抗体 BC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胃肿瘤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下呼吸道细胞因子及黏蛋白的改变 被引量:11
8
作者 韩菲 安云芳 赵长青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9-342,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上、下呼吸道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 选健康大鼠60只,随机分为变应性鼻炎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以卵清蛋白+Al(OH)3 基础致敏、局部以2%卵清蛋白激发制成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取实验动物鼻黏膜... 目的 探讨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上、下呼吸道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 选健康大鼠60只,随机分为变应性鼻炎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以卵清蛋白+Al(OH)3 基础致敏、局部以2%卵清蛋白激发制成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取实验动物鼻黏膜及肺组织做HE染色、阿森过碘酸雪夫(alcin blueandperiodicacid schiff, AB PAS)染色,分别观察炎症细胞及杯状细胞;透射电镜观察支气管黏膜上皮变化;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assay, 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ialalveoluslavagefluid, BALF)中白细胞介素4 -(interleukin 4, IL- 4 )的水平;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 (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 ICAM -1)及鼻黏膜和肺组织黏蛋白5AC(Mucin5AC,MUC5AC)的表达。结果 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组鼻黏膜及肺组织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活跃并呈分泌旺盛状态,电镜下支气管黏膜部分纤毛破坏。模型组BALF中IL 4含量( x±s,下同)为(58 .10±7 .92)pg/ml,对照组为(24. 66±2 .07)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 06, P<0.05),且模型组肺组织ICAM 1及MUC5AC的表达(分别为0. 66±0. 24、0 .71±0 .10)与对照组(分别为0 .23±0 .02、0 .29±0. 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变应性鼻炎 动物模型 下呼吸道细胞因子 黏蛋白 鼻黏膜
原文传递
气道粘液、粘蛋白及其分泌调节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建民 何韶衡 赵卫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67-1271,共5页
Mucus secreted mainly by epithelial goblet cells and submucosal glands covering the respiratory tra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tection from external aggressions, such as solid particles, pathogens and chemica... Mucus secreted mainly by epithelial goblet cells and submucosal glands covering the respiratory tra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tection from external aggressions, such as solid particles, pathogens and chemical agents by mucociliary clearance. The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mucus are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presence of extensively-glycosylated high molecular weight mucins. A lot of factors influence the expression and secretion of mucins in airway, lead to mucus overproduction, which is a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and causes disruption of the mucociliary clearance function, resulting in airway block, chronic infection and de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 粘液 粘蛋白类
下载PDF
黏蛋白在肠黏膜屏障中的保护调节机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贺欣 张目涵 +1 位作者 路瑶 冯百岁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由化学屏障、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共同构成的肠黏膜屏障在防止细菌和抗原等有害物质入侵以及维持肠道营养吸收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同样具有多种类型的黏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各个组织和器官中的高相对分子质量、高度糖基化... 由化学屏障、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共同构成的肠黏膜屏障在防止细菌和抗原等有害物质入侵以及维持肠道营养吸收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同样具有多种类型的黏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各个组织和器官中的高相对分子质量、高度糖基化修饰的蛋白家族。了解黏蛋白与肠黏膜屏障的关系,将有助于了解肠道内复杂详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为肠黏膜相关疾病的治疗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黏膜屏障 黏蛋白 益生菌 O型寡糖链 黏液
下载PDF
张力敏感性阳离子通道在机械牵张引起气道黏液高分泌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钟甜 尤列·皮尔曼 +1 位作者 维克多·科罗索夫 周向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2328-2333,共6页
目的观察张力敏感性阳离子通道、Ca^2+内流和豆蔻酰化富丙氨酸C激酶底物(MARCKS)在机械牵张引起气道黏液高分泌中的作用。方法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HBE16)体外培养,采用小型生物撞击机给予机械牵张刺激,各组培养细胞依施加条件不... 目的观察张力敏感性阳离子通道、Ca^2+内流和豆蔻酰化富丙氨酸C激酶底物(MARCKS)在机械牵张引起气道黏液高分泌中的作用。方法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HBE16)体外培养,采用小型生物撞击机给予机械牵张刺激,各组培养细胞依施加条件不同而分为对照、牵张、牵张+钆、牵张+硝苯吡啶、牵张+低分子量肝素、牵张+MARCKS效应结构域(ED)锁核酸(LNA)以及牵张+MARCKS的ED无关对照LNA序列共7组,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ert)和免疫荧光法观察与胞吐相关的突触相关膜蛋白SNAP23以及黏蛋白(MUC)5ACmRNA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MUC5AC分泌。结果机械牵张能显著升高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中SNAP23和MUC5AC表达,显著提升细胞培养上清中MUC5AC分泌(P〈0.05);钆、硝苯吡啶、MARCKS的ED—LNA均能抑制机械牵张对SNAP23表达和MUC5AC表达、分泌的提升作用(均P〈0.05);而低分子量肝素未能显著降低SNAP23表达和MUC5AC表达、分泌(P〉0.05)。结论机械牵张能升高人气道黏膜上皮细胞MUC5AC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张力敏感性阳离子通道、Ca^2+内流和MARCKS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牵张 张力敏感性阳离子通道 胞吐 黏蛋白
原文传递
Biliary microbiota and mucin 4 impact the calcification of cholesterol gallstones 被引量:13
12
作者 Feng-Ling Hu Hong-Tan Chen +5 位作者 Fang-Fang Guo Ming Yang Xin Jiang Jing-Hua Yu Fen-Ming Zhang Guo-Qiang Xu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期61-66,共6页
Background:Cholesterol gallstones account for over 80%of gallstones,and the pathogenesis of gallstone formation involves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However,data on the evolution of cholesterol gallstones with v... Background:Cholesterol gallstones account for over 80%of gallstones,and the pathogenesis of gallstone formation involves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However,data on the evolution of cholesterol gallstones with various densities are limited.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roles of microbiota and mucins on the formation of calcified cholesterol gallstones in patients with cholelithiasis.Methods:Paired gallbladder tissues and bile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from cholelithiasis patients who were categorized into the isodense group and calcified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ensity of gallstones.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microbiota in gallbladder tissues was detected.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were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MUC1,MUC2,MUC3a,MUC3b,MUC4,MUC5ac and MUC5b in gallbladder tissues and bile.The correlation of microbiota abundance with MUC4 expression was evaluated by linear regression.Results:A total of 23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stones were included.The density of gallstones in the isodens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alcified group(34.20±1.50 vs.109.40±3.84 HU,P<0.0001).Compared to the isodense group,the calcified group showed a higher abundance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 at the fundus,in the body and neck of gallbladder tissues.The concentrations of MUC1,MUC2,MUC3a,MUC3b,MUC5ac and MUC5b in the epithelial cells of gallbladder tissues showed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while the concentrations of MUC4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calcified group than that in the isodense group at the fundus(15.49±0.69 vs.10.23±0.54 ng/mL,P<0.05),in the body(14.54±0.94 vs.11.87±0.85 ng/mL,P<0.05)as well as in the neck(14.77±1.04 vs.10.85±0.72 ng/mL,P<0.05)of gallbladder tissues.Moreover,the abundance of bacteri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expression of MUC4(r=0.569,P<0.05)in the calcified group.Conclusions:This study showed the potential clinical relevance among biliary microbiota,mucins and calcified gallstones in patients w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lesterol gallstones CALCIFICATION mucins MICROBIOTA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3对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肺组织钙激活的氯通道gob-5和黏蛋白基因MUC5AC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剑波 张珍祥 +2 位作者 徐永健 邢丽华 张惠兰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37-840,共4页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13(IL 13)对小鼠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模型肺组织“钙激活的氯通道”成员gob 5和黏蛋白基因MUC5AC表达的影响 ,了解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4 5只雄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IL 13...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13(IL 13)对小鼠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模型肺组织“钙激活的氯通道”成员gob 5和黏蛋白基因MUC5AC表达的影响 ,了解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4 5只雄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IL 13组 ,每组 15只。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测定方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gob 5mRNA、MUC5ACmRNA和MUC5AC蛋白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小鼠肺组织中gob 5mRNA表达为 0 0 0 0± 0 0 0 0 ,哮喘组为 1 136± 0 0 0 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IL 13组小鼠肺组织中gob 5mRNA为 1 2 4 6± 0 0 0 8,哮喘组为 1 136± 0 0 0 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对照组小鼠MUC5ACmRNA(0 0 70± 0 0 0 4 )和蛋白 (2只小鼠阳性 )表达与哮喘组 (分别为 0 16 1± 0 0 11和 7只小鼠阳性 )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分别 <0 0 1、0 0 5 ) ;经IL 13处理后的哮喘小鼠肺组织中MUC5ACmRNA (0 2 5 0± 0 0 14 )和蛋白 (13只小鼠阳性 )的表达与对照组 (分别为 0 0 70±0 0 0 4、2只小鼠阳性 )、哮喘组 (分别为 0 16 1± 0 0 11、7只小鼠阳性 )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5 ) ;哮喘组和IL 13组小鼠肺组织中go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小鼠 肺组织 IL-13 表达 对照组 阳性 直线 意义 差异
原文传递
针刺对去势雌兔干眼症模型眼表粘蛋白MUC5AC、MUC1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怡 杜尔罡 +1 位作者 蒋姝乐 许伊勒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2期224-226,364,共4页
目的研究针刺对更年期干眼症模型去势雌兔眼表蛋白MUC5AC和MUC19的表达影响,为更年期干眼症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雌兔45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针刺组行双侧卵巢切除建立干眼模型,2周后对... 目的研究针刺对更年期干眼症模型去势雌兔眼表蛋白MUC5AC和MUC19的表达影响,为更年期干眼症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雌兔45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针刺组行双侧卵巢切除建立干眼模型,2周后对针刺组采取针刺治疗,分别于去势前、2周后、3周后、6周后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检测、荧光染色评分、虎红染色评分、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UC5AC的MUC19表达水平。结果 2周和3周时模型组和针刺组Shirmer值、BUT时间、荧光染色评分、虎红染色评分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时针刺组和模型组的Shirmer值和虎红染色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时模型组的Shirmer值、BUT时间、荧光染色评分、虎红染色评分值与对照组和针刺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3周后针刺组MUC5AC和MUC19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后针刺组黏蛋白表达水平继续升高,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提高眼表黏蛋白的表达,提示其在干眼症治疗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针刺 黏蛋白
原文传递
通窍鼻炎方对慢性鼻窦炎患者体内Foxa2、黏蛋白MUC5AC、HIF-1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璀璀 李永磊 芦二永 《陕西中医》 2018年第8期1105-1108,共4页
目的:探讨通窍鼻炎方对慢性鼻窦炎患者体内Foxa2、黏蛋白MUC5AC、HIF-1α水平的影响性。方法:选取11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均为5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鼻炎方治疗,观... 目的:探讨通窍鼻炎方对慢性鼻窦炎患者体内Foxa2、黏蛋白MUC5AC、HIF-1α水平的影响性。方法:选取11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均为5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鼻炎方治疗,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后在临床症状、疗效、实验室指标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流脓、鼻塞、头昏头痛、嗅觉减退、黏膜充血肿胀积分和炎症指标IL-β、IL-5、TNF-α以及Foxa2、黏蛋白MUC5AC、HIF-1α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末在Foxa2、黏蛋白MUC5AC、HIF-1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治疗末较治疗前以上指标两组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末研究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疗效上,对照组治愈率22.41%、总有效率81.03%;研究组治愈率36.21%、总有效率93.1%,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鼻炎方能抑制慢性鼻窦炎患者体内Foxa2、黏蛋白MUC5AC、HIF-1α表达,从而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中医药疗法 @通窍鼻炎方 黏蛋白类
下载PDF
pendrin在慢性鼻-鼻窦炎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与黏蛋白5AC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黄小燕 冯琨 +3 位作者 刘丹 金雪玲 张剑 罗庆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探讨pendrin在慢性鼻-鼻窦炎(CRS)中的表达及与黏蛋白5AC(MUC5AC)的相关性。方法取伴或无息肉的CRS患者上颌窦窦口黏膜各30例分别作为伴息肉CRS组和无息肉CRS组、另取10例单纯性上颌窦囊肿患者的上颌窦口前壁近钩突部位的黏膜... 目的探讨pendrin在慢性鼻-鼻窦炎(CRS)中的表达及与黏蛋白5AC(MUC5AC)的相关性。方法取伴或无息肉的CRS患者上颌窦窦口黏膜各30例分别作为伴息肉CRS组和无息肉CRS组、另取10例单纯性上颌窦囊肿患者的上颌窦口前壁近钩突部位的黏膜作为对照组,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鼻窦黏膜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糖原过碘酸雪夫染色(PAS染色)检测各组鼻窦黏膜中总黏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鼻窦黏膜中pendrin和MUC5AC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伴息肉CRS组和无息肉CRS组鼻窦黏膜中均可观察到黏膜增厚,杯状细胞增生,上皮纤毛部分缺失,腺体增生,炎性细胞浸润;pendrin蛋白主要表达于鼻窦黏膜上皮细胞的顶膜,其次为黏膜下腺体细胞;MUC5AC主要表达于鼻窦黏膜上皮的杯状细胞和假复层纤毛柱状细胞,少量表达于黏膜下腺体细胞。伴息肉CRS组和无息肉CRS组鼻窦黏膜中总黏蛋白、pendrin蛋白、MUC5AC阳性表达率(86.7%和80.0%比20.0%、73.3%和70.0%比10.0%、83.3%和76.7%比20.0%)、pendrin的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1.685±0.111和1.537±0.262比1.012±0.167及2.066±0.188、1.996±0.153比1.000±0.169)、MUC5AC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1.861±0.718、1.562±0.428比1.004±0.09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pendrinmRNA的表达水平与MUC5AC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70,P=0.006和r=0.713,P=0.003)。结论在CRS黏膜中表达上调的pendrin与MUC5AC的表达增加有一定关联,前者可能是CRS中黏液高分泌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鼻窦炎 PENDRIN 黏蛋白类
原文传递
黏蛋白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赵美华 龚陈 +1 位作者 楼江明 冯百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4100-4106,共7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是一组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肠黏膜屏障损伤被认为是IBD的主要病因,...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是一组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肠黏膜屏障损伤被认为是IBD的主要病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黏蛋白(mucin)作为肠黏膜屏障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了该病的发生及发展.了解黏蛋白与IBD的关系,将有利于进一步理解IBD的发病机制并为治疗寻找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黏蛋白 肠黏膜屏障 肠道黏液层
下载PDF
阿奇霉素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9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罗琳 尤列·皮尔曼 +1 位作者 维克多·科罗索夫 周向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AZT)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HBE16细胞,以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为刺激物。AZT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拮抗剂BIBX1522为干扰因素,分别对N...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AZT)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HBE16细胞,以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为刺激物。AZT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拮抗剂BIBX1522为干扰因素,分别对NE刺激的HBE16细胞进行预处理。培养细胞分为对照组、NE组、AZT+NE组和BIBX1522+NE组。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黏蛋白(MUC)5ACmRNA和MMP9mRNA;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MUC5AC蛋白含量;明胶酶谱法测定培养细胞内MMP9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MMP9、前酶原MMP9(pro—MMP9)和金属蛋白酶类组织抑制剂(TIMP-1)蛋白含量及磷酸化的EGFR(p-EGFR)和磷酸化的信号末端调节激酶(P-ERK)。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E组中MUCSAC与MMP9的基因转录(0.83±0.17,0.79±0.16)和蛋白表达水平(0.84±0.15,0.88±0.16)明显高(均P〈0.01),并且MMP9的活性指标高(392.33±18.33,P〈0.01),而pro—MMP9蛋白含量低(0.17±0.10,P〈0.01),TIMP-1含量未见明显改变,P—EGFR(0.86±0.23)和P—ERK(0.85±0.22)蛋白水平明显高(均P〈0.01);与NE组相比,AZT+NE组MUC5AC与MMP9的基因转录(0.36±0.15,0.41±0.09)和蛋白表达水平(0.30±0.08,0.37±0.14)明显低(均P〈0.01),MMP9活性也较低(295.33±14.54,P〈0.01),pro—MMP9(0.46±0.14)和TIMP-1(0.67±0.17)蛋白含量高(均P〈0.05),p-EGFR的蛋白水平未见明显改变,而p-ERK蛋白水平低(0.40±0.19,P〈0.01);与NE组相比,BIBX1522+NE组中除MIJC5ACmRNA(0.37±0.14)、MMP9mRNA(0.37±0.13)、p-EGFR(0.36±0.13)和p-ERK(0.37±0.18)明显低外(均P〈0.01),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ZT能抑制气道上皮HBE16细胞内MMP9的活性及其产生,由此发挥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类 阿奇霉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17A对鼻黏膜上皮细胞表达黏蛋白MUC5AC的刺激作用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白晶 苗北平 +3 位作者 夏文彤 韦屹 李华斌 熊观霞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6期319-322,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 7 A,I L-1 7 A)刺激离体培养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uman nasal epithelial cells,HNECs)后黏蛋白MUC5AC mRNA的表达变化,并检测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离体培养的HNECs经过IL-17A诱导0~6 h后,...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 7 A,I L-1 7 A)刺激离体培养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uman nasal epithelial cells,HNECs)后黏蛋白MUC5AC mRNA的表达变化,并检测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离体培养的HNECs经过IL-17A诱导0~6 h后,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Q-PCR)技术检测MUC5AC mRNA的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有无特异性阻断剂作用时p38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及相应MUC5AC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IL-17A在1 ng/ml即能诱导HNECs中MUC5AC的mRNA水平上调,并在浓度为100 ng/ml时达到峰值(F=48.60,P<0.01);p38信号通路在IL-17A诱导后开始活化,并在第30分钟达到最大程度,之后信号递减并趋于正常;采用p38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抑制p38信号通路后,MUC5AC mRNA的上调得到抑制(F=223.8,P<0.01)。结论 IL-17A能通过p38信号通路诱导HNECs表达MUC5AC mRNA的过程,阻断p38信号通路可能作为干预由IL-17A诱导导致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的一个关键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黏膜 上皮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黏蛋白类 信号传导
下载PDF
卵泡抑素、MUC1基因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录民 杨瑞光 姚健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4期61-63,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卵泡抑素(FS)和黏蛋白MUC1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60例乳腺疾病入院患者的血清样本,其中乳腺癌40例,乳腺良性疾病20例,分别采用ELISA法和CanAgMUC1检测试剂盒检测其血清中FS和...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卵泡抑素(FS)和黏蛋白MUC1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60例乳腺疾病入院患者的血清样本,其中乳腺癌40例,乳腺良性疾病20例,分别采用ELISA法和CanAgMUC1检测试剂盒检测其血清中FS和MUC1含量。结果在40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FS和MUC1的血清含量分别为(3.75±1.32)ng/ml和(37.63±23.22)U/ml,FS和MUC1的阳性率分别为32.50%和47.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乳腺癌患者FS和MUC1血清含量和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或P<0.05)。结论 FS、MUC1与肿瘤发生、发展、生物学特征以及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这些指标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卵泡抑素 黏蛋白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