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 被引量:21
1
作者 窦炎国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57-62,72,共7页
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社会正义一直是人们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社会正义实质上是对人类社会关系(包括个人之间、群体及组织之间、个人与群体及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公平性、正当性的确认和捍卫,社会正义通常采取法律形式和道德形式来表达... 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社会正义一直是人们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社会正义实质上是对人类社会关系(包括个人之间、群体及组织之间、个人与群体及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公平性、正当性的确认和捍卫,社会正义通常采取法律形式和道德形式来表达。法律正义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来表达的社会关系的规定性,它通过制度规范方式来确认和捍卫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守法义务。道德正义是以德性和良心的形式来表现的社会关系的规定性,它通过伦理规范的方式来确认和维护公民的伦理权利和道德义务。法律正义是道德正义的基础和保障,因而也是社会正义的底线和起点;道德正义是法律正义的前提和灵魂,因而也是社会正义的理想和目标。构建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的良性互动关系,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正义 法律正义 道德正义 社会和谐
下载PDF
道德正义:“次道德”的试金石 被引量:9
2
作者 肖行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5期35-38,共4页
近几年由于道德正义的沦丧、道德规范的失范及道德的日益个性化、多元化走向,人们对道德评价标准有所动摇。甚至有人在错误的大前提下降低道德评价的标准,提出了“次道德”,以便达到匡扶正义,减少社会公害的目的。这无疑是缘木求鱼。要... 近几年由于道德正义的沦丧、道德规范的失范及道德的日益个性化、多元化走向,人们对道德评价标准有所动摇。甚至有人在错误的大前提下降低道德评价的标准,提出了“次道德”,以便达到匡扶正义,减少社会公害的目的。这无疑是缘木求鱼。要想真正匡扶道德正义,为道德走向谋一出路,落脚方式只能是法律正义、制度正义的建立,那就是应建立一个公正的道德评价标准———“次道德”及公正的道德评价机制———道德法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正义 次道德 道德善 道德法庭
下载PDF
体制正义·法律正义·道德正义 被引量:4
3
作者 沈晓阳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87-93,共7页
本文根据正义借以实现的途径 ,从体制正义、法律正义和道德正义三个方面对社会正义作了初步的探讨。体制正义作为正义之基 ,包括结构性正义和功能性正义两个方面。法律正义作为正义之绳 ,包括法律的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道德正义作为正... 本文根据正义借以实现的途径 ,从体制正义、法律正义和道德正义三个方面对社会正义作了初步的探讨。体制正义作为正义之基 ,包括结构性正义和功能性正义两个方面。法律正义作为正义之绳 ,包括法律的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道德正义作为正义之魂 ,包括道德的正义性和正义的道德性两个方面。本文分别考察了它们的内涵和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体制正义 法律正义 道德正义
下载PDF
为了人的共生共在的正义追求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康之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5-12,共8页
正义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更是千古以来几乎所有思想家都致力于探讨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工业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关于正义的探讨形成了诸多方案,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正义问题从来也未得到解决... 正义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更是千古以来几乎所有思想家都致力于探讨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工业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关于正义的探讨形成了诸多方案,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正义问题从来也未得到解决,反而变得更加严重。现在,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以往关于正义问题的所有讨论都正在失去价值,特别是关于正义的标准和供给方式,都不再具有合理性。在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我们对正义的思考指向了人的共生共在,一切关于正义供给的方案,都需要指向人的共生共在的目标,对人的一切行为是否合乎正义的判断,也需要根据是否增益于人的共生共在这个标准来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正义 道德正义 发展正义 人的共生共在
下载PDF
佛教“地狱巡游”故事母题的形成及其文化意蕴 被引量:6
5
作者 范军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9-79,共11页
中国古来有“冥界”说,而无“地狱”说。佛教地狱观念与中国传统冥界思想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佛教地狱观念中的道德审判、罪恶惩罚的观念。地狱信仰与中国家庭宗教、祖先崇拜相结合,是佛教融入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六朝志怪小说中大量反映... 中国古来有“冥界”说,而无“地狱”说。佛教地狱观念与中国传统冥界思想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佛教地狱观念中的道德审判、罪恶惩罚的观念。地狱信仰与中国家庭宗教、祖先崇拜相结合,是佛教融入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六朝志怪小说中大量反映地狱观念的“入冥”故事,是在佛教地狱观念的影响下形成的。对最集中地收录“入冥”故事的《冥祥记》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佛教地狱观念为中国冥界思想增添的新内容,以及佛教地狱观与中国固有文化相融合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冥祥记》 六朝小说 佛教地狱观 传统冥界思想 善恶审判 融合
下载PDF
当代中国司法公平正义的理论表达和实现机制
6
作者 杜宴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8,共12页
司法公平正义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体来看,它经历了从实质正义到形式正义、再到最终确立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发展演变历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公平正义的中国语境诘问,并不断进行纠偏、试错和总... 司法公平正义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大体来看,它经历了从实质正义到形式正义、再到最终确立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发展演变历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公平正义的中国语境诘问,并不断进行纠偏、试错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因而这个过程也是坚守公平正义、先立后破,立足实践不断从“薄”到“厚”蜕变的过程,更是推动“两个结合”“两创”互融共进、重塑中国语境的过程。要实现这种从每个案件中感受到的公平正义,离不开完善的司法基本制度、司法改革的动态调试、以移情感受力与领悟能力为核心的审判能力现代化、指导性案例的指导,以及法律监督对个案正义的推动。只有这些制度联动耦合起来,形成该当的制度合力,期待中的司法公平正义才能真正得到实现。新时期中国司法公平正义的重要篇章正在被重新书写,情感叙事应当是公正司法以及中国法律话语该当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公平正义 制度合力 “两个结合” “两个转化” 审判能力现代化 法律监督 德性正义 移情裁判模式
下载PDF
西汉道义观的学理形成 被引量:4
7
作者 曹胜高 《古代文明》 CSSCI 2015年第3期74-83,113-114,共10页
西汉道义观的形成,一在于董仲舒从天人关系上对天道和人道运行的本质要求进行凝练,形成了政治道义观。二在于司马迁从历史经验上对历史运行秩序的重构,使"义"成为观察历史秩序的参照,从而形成了历史道义观。三在于盐铁辩论从... 西汉道义观的形成,一在于董仲舒从天人关系上对天道和人道运行的本质要求进行凝练,形成了政治道义观。二在于司马迁从历史经验上对历史运行秩序的重构,使"义"成为观察历史秩序的参照,从而形成了历史道义观。三在于盐铁辩论从行政理念的角度对西汉制度进行讨论,使得参与讨论的御史、大夫们意识到国家必须承担起社会道义,才能长治久安,初步讨论了国家道义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道义观 历史道义观 国家道义观
下载PDF
5~12岁儿童人际关系差序性对道德公正与道德关怀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卞军凤 燕良轼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44,共7页
人际关系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发展内容,包括早期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其他社会关系。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儿童在人际交往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会表现出特定的差等序列。这种差序性表现会影响儿... 人际关系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发展内容,包括早期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其他社会关系。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儿童在人际交往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会表现出特定的差等序列。这种差序性表现会影响儿童道德公正和道德关怀取向的决策判断。本研究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焦点团体法,发现儿童人际关系呈现出以血缘为核心、关系亲疏由近及远依次排列的特点,其道德公正和关怀的决策判断亦呈现出相应的差等序列。可见,受传统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我国当代儿童无论是在人际交往互动中还是个体道德判断决策中仍然留有"差序"思想的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关系差序 道德公正 道德关怀
下载PDF
权力与道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郑维东 李晓男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2年第5期58-62,共5页
权力与道义的关系是政治学关注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 ,是因为对权力的追求和对道德生活的向往始终是人性中最为深刻的要素。权力规则与道义原则的相对独立、权力领域和道德领域的客观性是反思这一关系的前提。道义既是权... 权力与道义的关系是政治学关注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 ,是因为对权力的追求和对道德生活的向往始终是人性中最为深刻的要素。权力规则与道义原则的相对独立、权力领域和道德领域的客观性是反思这一关系的前提。道义既是权力追求的最高境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道义 政治 道德
下载PDF
道德公正与加工方式对第三方惩罚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亚茹 吴真 张珊珊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6-712,共7页
采用问卷测量、情境启动与第三方惩罚博弈范式,探讨高、低道德公正与不同信息加工方式(理性、经验与控制组)在不公情境下对第三方惩罚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低道德公正相比,高道德公正的个体在不公情境下的第三方惩罚更高;(2)在不公平... 采用问卷测量、情境启动与第三方惩罚博弈范式,探讨高、低道德公正与不同信息加工方式(理性、经验与控制组)在不公情境下对第三方惩罚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低道德公正相比,高道德公正的个体在不公情境下的第三方惩罚更高;(2)在不公平情境下,对于具有高道德公正特质的个体,经验加工和控制组比理性加工条件下的第三方惩罚水平更高。但在公平情境下,对于具有高道德公正特质的个体,经验加工比理性加工和控制组条件下的第三方惩罚水平更高。研究说明了认知–经验过程和情感过程同时影响人们对不公正事件的行为反应,但会随情境或个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公正 理性加工 经验加工 第三方惩罚
下载PDF
莎士比亚复仇文学暗含的道德价值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亦平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83-86,共4页
《裘利斯·凯撒》、《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中都有关于复仇的内容,通过对这些作品中复仇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莎士比亚作品中所暗含的道德价值观:或弘扬道德正义的高尚,或提倡法律原则的公平,或批评私人复仇的残忍。文章... 《裘利斯·凯撒》、《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中都有关于复仇的内容,通过对这些作品中复仇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莎士比亚作品中所暗含的道德价值观:或弘扬道德正义的高尚,或提倡法律原则的公平,或批评私人复仇的残忍。文章重新解读莎士比亚的有关作品,从法律的角度彰显其作品的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仇文学 道德正义 公平 私人复仇
下载PDF
清代“顶凶”现象成因研究——以王树汶冤案为中心
12
作者 富童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6-52,共7页
“顶凶”是传统代刑行为的异化。王树汶冤案是清代一则典型的顶凶案例。从此例冤案来看,司法腐败不是清代“顶凶”行为泛滥的根源。官吏分途下对于吏的生存、发展权的漠视,对强盗案司法效率的过度要求,将政治稳定置于个案正义之上以及... “顶凶”是传统代刑行为的异化。王树汶冤案是清代一则典型的顶凶案例。从此例冤案来看,司法腐败不是清代“顶凶”行为泛滥的根源。官吏分途下对于吏的生存、发展权的漠视,对强盗案司法效率的过度要求,将政治稳定置于个案正义之上以及司法官与士人在报应理念下对道德正义的追求,共同导致了“顶凶”冤案的发生以及覆审翻案的艰难。尤其是对道德正义的追求,使顶凶行为具备了理论“正当性”,更是“顶凶”冤案长期存在的法文化根基,也因之成为冤案预防与纠正的难中之难。治理“顶凶”行为,预防与纠正冤案,必须在保障司法官吏的生存权、发展权基础上,尊重司法程序客观规律,协调法律正义与政治需求、社会道德标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树汶 顶凶 法律正义 道德正义
下载PDF
论“正义”对构建幸福社会的价值
13
作者 林秀玲 《红河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8-21,共4页
幸福社会是一个具有很高价值追求的社会目标,它包含着人们对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精神生活内核的愉悦,社会生活整体秩序的和谐。分配正义旨在满足人们的物质诉求,制度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关键、伦理正义为社会幸福的灵魂,因此,构建幸福社会... 幸福社会是一个具有很高价值追求的社会目标,它包含着人们对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精神生活内核的愉悦,社会生活整体秩序的和谐。分配正义旨在满足人们的物质诉求,制度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关键、伦理正义为社会幸福的灵魂,因此,构建幸福社会需要这三个维度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社会 分配正义 制度正义 伦理正义 价值
下载PDF
道德与政治正义下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
14
作者 罗贵榕 刘俊显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7,共7页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突飞猛进,形成了以宪法为根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但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道德失范问题日益突出,道德建设缺位成为国家治理正在面临的新挑战。在政治学领域中的正义法则与个人...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突飞猛进,形成了以宪法为根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但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道德失范问题日益突出,道德建设缺位成为国家治理正在面临的新挑战。在政治学领域中的正义法则与个人存在的逻辑关系中,国家是承载道德正义、行为正义、政治正义、制度正义的政治实体,个人如何看待和应对国家制度、法律和道德规范,需要通过治理主体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从而有效维护社会道德正义、规范治理主体行为正义,进而贯彻国家制度正义、实现国家政治正义,以应对国家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大挑战,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正义 政治正义 国家治理现代化 法治进程
下载PDF
伦理学基本理论问题新探
15
作者 李龙强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24-30,共7页
伦理就是社会角色配置之道,人们把对社会角色配置之道的认识与体悟现实化就成为"道德"。道德的本质就是伦理的现实化,现实化有三种形态,一是现实化为社会道德规范,二是现实化为个人道德品质,三是现实化为具体道德实践。伦理... 伦理就是社会角色配置之道,人们把对社会角色配置之道的认识与体悟现实化就成为"道德"。道德的本质就是伦理的现实化,现实化有三种形态,一是现实化为社会道德规范,二是现实化为个人道德品质,三是现实化为具体道德实践。伦理总是对一定时空范围的社会共同体而言的伦理,我们把特定伦理适用的时空范围称为伦理时空。伦理关系的本质就是自我主体(self-sujects)与他者主体(other-subjects)之间的价值关系。哲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应当是"伦理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关系"。正义是具体条件下最能够实现共同体价值最大化的价值。道德正义有四种涵义,一是指道德规范的正义性;二是指作为美德的正义感;三是指道德实践领域的正义,即道德行为主体的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之间的均衡;四是可以作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总原则的规范。我们将对金规则的解释合起来就是:"以人为人、助人成人;人道人宜、非人非宜。所宜所欲,不宜不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理想 道德现实 伦理时空 道德正义 金解释
下载PDF
伦理学基本理论问题新探
16
作者 李龙强 黄小寒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2-78,共7页
伦理就是社会角色配置之道,人们把对社会角色配置之道的认识与体悟现实化就成为道德。道德的本质就是伦理的现实化。现实化有三种形态:一是现实化为社会道德规范,二是现实化为个人道德品质,三是现实化为具体道德实践。伦理总是对一定时... 伦理就是社会角色配置之道,人们把对社会角色配置之道的认识与体悟现实化就成为道德。道德的本质就是伦理的现实化。现实化有三种形态:一是现实化为社会道德规范,二是现实化为个人道德品质,三是现实化为具体道德实践。伦理总是对一定时空范围的社会共同体而言的伦理,我们把特定伦理适用的时空范围称为伦理时空。伦理关系的本质是自我主体(self-sujects)与他者主体(other-subjects)之间的价值关系。哲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应当是"伦理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关系"。正义是具体条件下最能够实现共同体价值最大化的价值。道德正义有四种涵义:一是指道德规范的正义性;二是指作为美德的正义感;三是指道德实践领域的正义,即道德行为主体的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之间的均衡;四是可以作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总原则的规范。我们将对金规则的解释合起来就是"以人为人、助人成人;人道人宜、非人非宜。所宜所欲,不宜不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理想 道德现实 伦理时空 道德正义 金解释
下载PDF
试论大学教师学术品德的塑造规程
17
作者 赵学义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63,共4页
遵循品德生成规律,塑造大学教师学术品德的道德正义,是规范学术行为的根本。其具体规程是:在尊重大学教师学术自由和人格理性前提下,通过强化伦理委员会作用功能不断凝聚品德要素合力,并在系统推进大学教师品德驱动机制过程中,以荣誉规... 遵循品德生成规律,塑造大学教师学术品德的道德正义,是规范学术行为的根本。其具体规程是:在尊重大学教师学术自由和人格理性前提下,通过强化伦理委员会作用功能不断凝聚品德要素合力,并在系统推进大学教师品德驱动机制过程中,以荣誉规则嵌入判例程序营造大学组织至上而下的学术伦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学术品德 品德塑造 道德正义
原文传递
论道德公正及其维护
18
作者 覃青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6-90,共5页
道德公正是指个人或组织履行道德时得到他人和社会给予的与其道德上付出相适宜的善意对待和回报,它主要涉及道德活动中给予与回报、付出与补偿之间的对等与平衡问题。与法律公正、分配公正等相比,道德公正有着自己的性质与特点,它主要... 道德公正是指个人或组织履行道德时得到他人和社会给予的与其道德上付出相适宜的善意对待和回报,它主要涉及道德活动中给予与回报、付出与补偿之间的对等与平衡问题。与法律公正、分配公正等相比,道德公正有着自己的性质与特点,它主要依据的是道德上"以善报善"的公正原则。近年来,我国社会不时发生一些道德不公现象,包括"做好事反遭陷害""英雄流血又流泪""道德意义上的劣币驱逐良币"等。道德不公,一方面,会降低人们履行道德的热情,导致道德冷漠;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成为一些人掩盖其不道德行为的幌子,即通过制造道德不公假象来隐瞒自己的不道德行为。维护道德公正,要对道德行为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嘉奖;对道德履行中导致的损失进行补偿;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公正 功利主义 道德补偿
下载PDF
道德公正重在制度建设
19
作者 柏美芝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05-107,共3页
实现道德公正,应运用规则把作为道德基础的各种利益关系的道德价值旨归简单明了地揭示出来,统摄起来,让人们无须经过什么"内省"就会"按规矩办事"。
关键词 道德公正 制度建设 规则意识
下载PDF
义政说的学理建构与学说指向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胜高 《古代文明》 CSSCI 2013年第3期102-111,114,共10页
义是基于天地秩序对人类社会秩序的理解,义政是基于社会运行规则提出的行政学说,其要求君臣上下皆服从于社会的道德共识、价值认同与行为规范。相对于仁政说,义政说侧重强调国君对天下的责任和义务、强化民众对社会道义的谨守和遵从,因... 义是基于天地秩序对人类社会秩序的理解,义政是基于社会运行规则提出的行政学说,其要求君臣上下皆服从于社会的道德共识、价值认同与行为规范。相对于仁政说,义政说侧重强调国君对天下的责任和义务、强化民众对社会道义的谨守和遵从,因而成为周秦诸子对公共秩序理解的学说基点,成为秦汉帝制建构的理论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义 义政 学理渊源 公共指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