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节油基萜类蚂蚁驱避剂的驱避活性与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宗德 宋杰 +5 位作者 姜志宽 陈金珠 韩招久 郑卫青 宋湛谦 商士斌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0期47-53,共7页
以松节油中的主要组分α-蒎烯和β-蒎烯为原料,合成17个具有六元环的萜类蚂蚁驱避剂。采用荞麦种子浸液选择性生测法测定了它们对小黄家蚁的驱避效果。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驱避活性,其中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丙酸酯(4)、诺卜... 以松节油中的主要组分α-蒎烯和β-蒎烯为原料,合成17个具有六元环的萜类蚂蚁驱避剂。采用荞麦种子浸液选择性生测法测定了它们对小黄家蚁的驱避效果。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驱避活性,其中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丙酸酯(4)、诺卜甲基醚(9)、乙酸诺卜酯(13)和内型1-异莰烷基-3-己醇乙酸酯(17)表现出良好的驱避活性。使用量子化学计算软件Gaussian 03W对这些化合物进行几何优化,并计算出驱避剂分子的最低能量,再通过半经验量子力学程序Ampac 8.16进行格式转变后导入程序Codessa 2.7.10,继而计算结构描述符,并通过启发式方法对这些驱蚁剂的定量构效关系进行计算,得到了对应于驱避率对数值(lgB)和R2值为0.926 5的最佳定量构效关系计算模型。该模型显示,对这些萜类驱蚁剂活性具有较大影响的4个结构描述符分别是分数原子正电荷加权部分表面积、碳原子的最小亲核反应指数、次高占用分子轨道能量、氧原子的最大单电子反应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家蚁 萜类蚂蚁驱避剂 驱避活性 定量构效关系
下载PDF
桥环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蚂蚁驱避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韩招久 王宗德 +4 位作者 姜志宽 郑卫青 钱万红 陈金珠 陈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6-591,共6页
由β-蒎烯合成了诺卜醇、诺卜甲基醚、诺卜乙基醚、诺卜丙基醚、甲酸诺卜酯、乙酸诺卜酯、丙酸诺卜酯,测试以上7个桥环类萜类化合物对小黄家蚁(Monomorium pharaonis)的驱避活性,结果显示它们对小黄家蚁具有很强的驱避活性,在质量浓度为... 由β-蒎烯合成了诺卜醇、诺卜甲基醚、诺卜乙基醚、诺卜丙基醚、甲酸诺卜酯、乙酸诺卜酯、丙酸诺卜酯,测试以上7个桥环类萜类化合物对小黄家蚁(Monomorium pharaonis)的驱避活性,结果显示它们对小黄家蚁具有很强的驱避活性,在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驱避率分别为80%、100%、80%、100%、100%、100%和86%,并对驱避率较高的诺卜甲基醚、诺卜丙基醚、甲酸诺卜酯、乙酸诺卜酯进行了剂量—活性关系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环类萜类化合物 驱蚁活性 Β-蒎烯 合成 小黄家蚁
下载PDF
萜类化合物筛选蚂蚁驱避剂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郑卫青 姜志宽 +3 位作者 韩招久 王宗德 陈超 金宪扬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8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测定69个萜类化合物对小黄家蚁的驱避效果。方法荞麦种子浸液选择性生测法。结果在20mg/ml浓度下,69个萜类化合物有37个化合物驱避率都在60%以上,有22个化合物的驱避率达到80%以上,编号为4、5、16、17、21、28、30、38的萜类化合物... 目的测定69个萜类化合物对小黄家蚁的驱避效果。方法荞麦种子浸液选择性生测法。结果在20mg/ml浓度下,69个萜类化合物有37个化合物驱避率都在60%以上,有22个化合物的驱避率达到80%以上,编号为4、5、16、17、21、28、30、38的萜类化合物驱避活性更高,驱避率都在100%,复筛时,发现这几个萜类化合物即使在5mg/ml也有很好的驱避效果,驱避率都在80%以上,5、16号化合物的驱避率为100%。结论编号为4、5、16、17、21、28、30、38的萜类化合物对小黄家蚁有很好的驱避活性,可用于蚂蚁驱避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萜类化合物 小黄家蚁 驱避效果
下载PDF
香茅醛缩醛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小黄家蚁的驱避活性 被引量:5
4
作者 翁玉辉 肖转泉 +4 位作者 许锡招 陈金珠 范国荣 聂雪军 王宗德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21-926,共6页
【目的】香茅醛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蚂蚁驱避活性,本研究旨在筛选具有良好驱避活性的新的萜类蚂蚁驱避剂。【方法】以香茅醛为原料合成了香茅醛二甲缩醛、香茅醛二乙缩醛、香茅醛二正丙缩醛、香茅醛二异丁缩醛、香茅醛乙二缩醛、香茅醛1... 【目的】香茅醛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蚂蚁驱避活性,本研究旨在筛选具有良好驱避活性的新的萜类蚂蚁驱避剂。【方法】以香茅醛为原料合成了香茅醛二甲缩醛、香茅醛二乙缩醛、香茅醛二正丙缩醛、香茅醛二异丁缩醛、香茅醛乙二缩醛、香茅醛1,2-丙二缩醛和香茅醛1,3-丙二缩醛等化合物。所得产品经纯化后,用IR,MS,1H NMR及13C NMR进行结构表征,并在不同浓度下对小黄家蚁Monomorium pharaonis进行驱避活性测试。【结果】各化合物对小黄家蚁具有一定的驱避活性:在10 mg/mL的浓度下,除香茅醛二甲缩醛以外,其他化合物的驱避率均达到70%以上,其中香茅醛二乙缩醛、香茅醛乙二缩醛和香茅醛1,3-丙二缩醛对小黄家蚁的驱避率分别为87.47%,100%和97.53%。浓度为2.5 mg/mL时,其中5个化合物的驱避效果明显下降,但香茅醛乙二缩醛和香茅醛1,3-丙二缩醛仍然表现出很好的驱避活性,驱避率分别为85.33%和97.10%。方差分析也表明,香茅醛1,3-丙二缩醛在同一浓度下驱避效果最佳,其次是香茅醛乙二缩醛。【结论】结果说明,香茅醛二乙缩醛、香茅醛乙二缩醛和香茅醛1,3-丙二缩醛可以用作小黄家蚁驱避剂,而香茅醛乙二缩醛和香茅醛1,3-丙二缩醛可以达到更好的驱避效果,使用浓度为2.5 mg/mL即可。本研究为良好萜类蚂蚁驱避剂的筛选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茅醛 缩醛类化合物 化学合成 结构表征 蚂蚁驱避剂 驱避活性 小黄家蚁
下载PDF
3种杀虫胶饵对小黄家蚁和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傅龙云 杨露 +4 位作者 艾乐乐 沈柏宇 谭伟龙 韩招久 姜志宽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6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测试1.05%氟虫腈·残杀威、0.1%茚虫威、0.05%氟虫腈3种饵剂对小黄家蚁和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方法根据国家农业部GB/T13917.7-2009第七部分,在国家农合部标准药效测试室进行室内药效测试和模拟现场测试。结果 3种胶饵对小黄家... 目的测试1.05%氟虫腈·残杀威、0.1%茚虫威、0.05%氟虫腈3种饵剂对小黄家蚁和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方法根据国家农业部GB/T13917.7-2009第七部分,在国家农合部标准药效测试室进行室内药效测试和模拟现场测试。结果 3种胶饵对小黄家蚁和德国小蠊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1.05%氟虫腈·残杀威对小黄家蚁的杀灭率第2天达到86%以上,第3天达到100%,对德国小蠊的杀灭率第5天达到90%以上,第6天达到100%;0.1%茚虫威对小黄家蚁的杀灭率第2天达到80%以上,第3天达到100%,模拟现场第5天达到100%;0.05%氟虫腈胶饵对小黄家蚁的杀灭率第3天达到92%以上,第4天达到100%,对德国小蠊的杀灭率第8天达到100%。结论 3种胶饵对小黄家蚁和德国小蠊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可根据防治需求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5%氟虫腈·残杀威胶饵 0.1%茚虫威胶饵 0.05%氟虫腈胶饵 德国小蠊 小黄家蚁
下载PDF
植物源蚂蚁驱避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翁玉辉 聂雪军 +3 位作者 范国荣 王宗德 韩招久 姜志宽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5年第1期80-84,共5页
蚂蚁是世界上最常见且数量最多的昆虫种类,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植物源蚂蚁驱避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小黄家蚁植物源萜类驱避剂的制备、活性筛选及构效关系研究,并展望了植物源蚂蚁驱避剂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植物源 蚂蚁驱避剂 小黄家蚁 构效关系
下载PDF
硅藻土粉剂对德国小蠊和小黄家蚁的杀灭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凌 张民 +3 位作者 于瑞洪 王东 张晓 辛正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1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目的评价85%硅藻土粉剂对常见居家害虫德国小蠊和小黄家蚁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GB/T 13917.1-2009《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第1部分喷射剂》中的滞留喷洒试验方法进行强迫接触试验。结果 85%硅藻土粉剂按5.0 g/m^(2)用... 目的评价85%硅藻土粉剂对常见居家害虫德国小蠊和小黄家蚁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GB/T 13917.1-2009《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第1部分喷射剂》中的滞留喷洒试验方法进行强迫接触试验。结果 85%硅藻土粉剂按5.0 g/m^(2)用量涂布于3种试验板面,德国小蠊接触晾干45 d的水泥板面72 h死亡率为100%,接触晾干60 d的醇酸清漆木板72 h死亡率为100%,接触晾干90 d的玻璃面72 h死亡率为86.67%。小黄家蚁接触晾干45 d的水泥板面、晾干60 d的醇酸清漆木板面和晾干90 d的玻璃面的死亡率均为100%。结论 85%硅藻土粉剂处理表面对德国小蠊和小黄家蚁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德国小蠊 小黄家蚁 防控效果
下载PDF
小黄家蚁工蚁对褐稻虱的捕食作用
8
作者 许晓风 程遐年 邹运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16-418,共3页
报道了小黄家蚁对褐稻虱的捕食作用.养虫笼及大试管捕食试验结果表明,小黄家蚁对褐稻虱若虫尤其是低龄若虫具有良好的捕食效果,捕食率分别为93%和30%,捕食的功能反应为HolingⅡ型反应,水稻品种抗性与捕食反应之间存在... 报道了小黄家蚁对褐稻虱的捕食作用.养虫笼及大试管捕食试验结果表明,小黄家蚁对褐稻虱若虫尤其是低龄若虫具有良好的捕食效果,捕食率分别为93%和30%,捕食的功能反应为HolingⅡ型反应,水稻品种抗性与捕食反应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家蚁 褐稻虱 捕食作用 抗虫性 天敌
下载PDF
小黄家蚁生活习性及机械带菌调查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振洲 周尚汉 +2 位作者 袁正泉 黎瑛 李洪宝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39-241,共3页
本文报告小黄家蚁在北京地区室内的生活习性、栖息场所、机械带菌和诱饵选择结果。表明该蚁侵害占调查宿舍楼层的50%,严重危害楼层占阳性楼层的77%;1988~1991年间有蚁楼数成倍增长;该蚁还有以严重危害住户为中心,向邻居扩散的现象;该... 本文报告小黄家蚁在北京地区室内的生活习性、栖息场所、机械带菌和诱饵选择结果。表明该蚁侵害占调查宿舍楼层的50%,严重危害楼层占阳性楼层的77%;1988~1991年间有蚁楼数成倍增长;该蚁还有以严重危害住户为中心,向邻居扩散的现象;该蚁昼夜均有活动,且与温、湿及光照度等环境因素无明显相关性:栖息场所以缝隙为主。共筛选出3种诱饵,以Ⅲ号诱饵的诱蚁数最多,且具长期保存和自然防腐特点,适宜做毒饵的引诱剂及载体;诱蚁高峰为午夜至凌晨。检查6份样品,检出12种条件致病菌,故应加强防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家蚁 生活习性 机械带菌
下载PDF
Saponins and solvent extracts from Atriplex laciniata L. exhibited high anthelmintic and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10
作者 Zul Kamal Farhat Ullah +6 位作者 Sajjad Ahmad Muhammad Ayaz Abdul Sadiq Muhammad Imran Shujat Ahmad Faiz Ur Rahman Anwar Zeb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99-606,共8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saponins and various solvent extracts from Atriplex laciniata(A. laciniata)against human parasites and various pests.METHODS: The samples from A. laciniata used in the activities were crude 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saponins and various solvent extracts from Atriplex laciniata(A. laciniata)against human parasites and various pests.METHODS: The samples from A. laciniata used in the activities were crude saponins(Al.Sp F) and solvent samples including methanolic extract(Al.Me F), ethyl acetate(Al.Ea F), choloroform(Al.Cf F),n-hexane(Al.Hx F) and water residual(Al.Wt F). Anthelmintic potentials of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against Pheretima posthuma(earthworms) and Ascaridia galli(round worms) using contact toxicity method.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were performed against Heterotermes indicola(termite), Monomorium pharaonis(pharaoh ant), Tribolium castaneum(flour beetle) and Rhyzopertha dominica(grain borer) using standard protocols.RESULTS: In anthelmintic assay, Al.Cf F and Al.Sp F were most effective against P. posthuma and A. gal-li with average death times of 25.62 and 29.65 min respectively. Likewise the anthelmintic assay, Al.Sp F and Al.Cf F were most effective against H. indicola causing 90.36% and 73.24% lethality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in anti-Pharaoh activity Al.Sp F, Al.Wt F, Al.Cf F, Al.Me F and Al.Cf F exhibited highest activity with LD50 of 78, 220, 260, 330 and > 800 mg/m L respectively. Al.Sp F and Al.Cf F were highly effective against R. dominica causing 80.11% and71.30% lethality respectively. Al.Sp F was found most active against T. castaneum.CONCLUSION: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Al.Sp F, Al.Cf F and Al.Wt F extracted from A.laciniata L.may be the best options for the isolation of anthelmintic and bio-insecticidal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nins Atriplex Parasites Hetero termes indicola monomorium pharaonis Rhyzopertha dominica Tribolium castaneu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