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研究初报
1
作者 何晨阳 李向红 王金生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2年第5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 病菌 基因 分子遗传
下载PDF
A_3等位基因的分子遗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喻琼 梁延连 +4 位作者 邓志辉 吴国光 苏宇清 张旋 程良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35-139,共5页
为了研究血型血清学鉴定为A3型的 4例样本 ,其中 2例样本为一个家系 ,用血清学方法检定其 3例为A3型 ,1例为A3B型 ,通过PCR SSP与测序分析其Exon 6与Exon 7及部分内含子 ,与A10 1等位基因参比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 2例A3型样本中... 为了研究血型血清学鉴定为A3型的 4例样本 ,其中 2例样本为一个家系 ,用血清学方法检定其 3例为A3型 ,1例为A3B型 ,通过PCR SSP与测序分析其Exon 6与Exon 7及部分内含子 ,与A10 1等位基因参比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 2例A3型样本中单倍体分别为常见的A10 2等位基因与O1- 2等位基因 ,1例A3样本中单倍体分别为常见的A10 2等位基因与少见的O1V - 4等位基因 ,1例A3B样本在A基因中发现 838C→T(Leu2 80Phe) ,此研究结果提示血清学表现为A3型的分子遗传背景存在多态性 ,A3B型的 838C→T可能是A3低转移酶活性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等位基因 A3亚型 A3B亚型 分子遗传学分析
下载PDF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分子遗传分析指导临床个体化诊疗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维 杨学军 +9 位作者 王华民 董雪涛 李瑜 明浩朗 张斌 于圣平 任炳成 陈聪 刘彬 刘志峰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4-569,共6页
目的建立临床适用的Ⅱ型神经纤维瘤病(NF2)的分子遗传分析方法,对NF2患者及其后代进行分子遗传诊断,以指导NF2家族的遗传咨询及个体化病情监测、随访及临床干预。方法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0例... 目的建立临床适用的Ⅱ型神经纤维瘤病(NF2)的分子遗传分析方法,对NF2患者及其后代进行分子遗传诊断,以指导NF2家族的遗传咨询及个体化病情监测、随访及临床干预。方法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0例NF2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原代培养并鉴定术中获取的许旺细胞瘤组织。抽提原代培养的肿瘤性许旺细胞及患者血液的基因组DNA(2例NF2患者已有后代且同意接受基因测序,同时对其后代的血液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对2例NF2患者亲子二代血液及患者的肿瘤性许旺细胞基因组DNA进行NF2基因测序。制定不同的临床干预及随访计划,结合亲子二代分子遗传检测结果,对NF2家族制定后代的长期随访计划。结果初步建立NF2许旺细胞瘤组织标本与基因组DNA库。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肿瘤性许旺细胞与患者血液提取的NF2基因突变位点相同。第一组母女存在完全相同的基因突变位点,第二组母子基因突变位点不完全一致,二组检测到的突变位点均位于靠近外显子的调控区。结论NF2许旺细胞瘤组织标本及基因组DNA库可以为该病分子遗传研究提供组织及基因组DNA资源。分子遗传分析可以指导临床工作,提前预计后代罹患风险,为高风险人群制定个体化的随访计划。个体化的临床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 分子遗传学 临床干预
原文传递
成人急性白血病148例染色体、分子遗传学异常及生存分析
4
作者 应裴裴 冯玉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833-839,共7页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非M3型)患者的染色体、分子遗传学异常及生存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阜阳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48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染色体显带分析技术(R显带)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并分...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非M3型)患者的染色体、分子遗传学异常及生存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阜阳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48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染色体显带分析技术(R显带)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并分析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通过调阅研究对象病历资料及问卷调查形式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预后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48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中,62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以B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居多;86例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亚型以M2、M5较多。141例患者成功行骨髓染色体检查,AML患者中骨髓染色体异常核型比例与ALL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4,P>0.05)。共有143例患者完成了融合基因检查,结果提示81例AML患者中融合基因阳性者28例,其中MLL-R融合基因8例(9.87%);62例ALL患者中融合基因阳性者20例,其中MLL-R融合基因6例(9.68%)。混合谱系白血病基因重排(MLL-R)阳性患者肝脾肿大发生比例显著高于MLL-R阴性患者(χ^(2)=3.645,P<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100×109 L-1)比例显著高于MLL-R阴性患者(χ^(2)=7.051,P<0.05),且MLL-R阳性患者骨髓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比例显著高于MLL-R阴性患者(χ^(2)=13.961,P<0.05);MLL-R阳性与MLL-R阴性患者在白血病分型、年龄、性别、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患者中,MLL-R阳性与MLL-R阴性患者的缓解率、复发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患者中,MLL-R阳性与MLL-R阴性患者的缓解率、复发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化学治疗与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白血病患者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与AML患者1 a无事件生存(EFS)率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染色体 分子遗传学分析 生存分析
下载PDF
一个ABw31亚型家系的分子遗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章旭 李剑平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8-701,共4页
目的研究一个ABw31亚型家系的ABO基因分子遗传学基础。方法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进行ABO血型鉴定,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ABO基因第6、7外显子PCR产物直接测序及克隆测序进行ABO亚型基因分型和单倍型分析。... 目的研究一个ABw31亚型家系的ABO基因分子遗传学基础。方法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进行ABO血型鉴定,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ABO基因第6、7外显子PCR产物直接测序及克隆测序进行ABO亚型基因分型和单倍型分析。结果先证者红细胞有A和B抗原,同时血清中存在抗B抗体。血清学表现为ABw。直接测序分析结果显示297AG、467CT、526CG、657CT、664GA、703AG、796AC、803GC和930GA9个位点杂合。克隆测序得到两个等位基因A102和Bw31。Bw31基因序列与B101比对第664位碱基G〉A突变,导致222位缬氨酸变成蛋氨酸。先证者父亲、弟弟及儿子均含有Bw31等位基因。结论ABO基因第664位碱基G〉A突变为Bw亚型的分子基础,该突变能够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w31亚型 ABO基因 分子遗传分析 测序
原文传递
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晨阳 王金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2-46,共5页
笔者综述了分子植物病理学科组对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基因的研究结果和进展,介绍了病菌致病基因研究中分子遗传学分析方法,报道了病菌毒性基因、无毒基因和受寄主诱导基因的特征和功能,阐述了致病基因对致病性、致病生化因子可能的调... 笔者综述了分子植物病理学科组对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基因的研究结果和进展,介绍了病菌致病基因研究中分子遗传学分析方法,报道了病菌毒性基因、无毒基因和受寄主诱导基因的特征和功能,阐述了致病基因对致病性、致病生化因子可能的调控关系,讨论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菌 基因 致病性
下载PDF
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 of Partial 9p Trisomy in Two Chinese Familie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and Facial Anomaly
7
作者 冯爱平 代小华 +5 位作者 王晓然 高勇 罗瑞丽 李雨雷 张娜 刘静宇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1年第4期570-577,共8页
Mental retardation is defined by significant limitations in intellectual function and adaptive behavior that occur before 18 years of age.Many chromosomal diseases come with mental retardation.We reported two Chinese ... Mental retardation is defined by significant limitations in intellectual function and adaptive behavior that occur before 18 years of age.Many chromosomal diseases come with mental retardation.We reported two Chinese families with partial trisomy 9p and other chromosome partial monosomy,clinical features of mental retardation and mild facial and pinkie anomalies.In the family 1,we showed that the proband carried a trisomy 9p21.3→pter and monosomy 21q22.3→qter by using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alysis.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 defined the precise breakpoint on chromosome 9p between markers D9S1846 and D9S171,an interval of about 2.9 Mb on 9p21.3,and the breakpoint on chromosome 21q between markers D21S1897 and D21S1446,a region of about 1.5 Mb on 21q22.3.In the family 2,a patient with trisomy 9p21.3→pter and monosomy 5p15.33→pter,and a de novo maternal balanced translocation between chromosomes 5 and 9 was identified in his mother.Cytogenetic and 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 defined the precise breakpoints on chromosome 9p21.3 and chromosome 5p15.33.Further clinical investigation found that any individual had no refractoriness eczema disease except the proband in this family.These results further implicate that trisomy 9p is associated with mental retardation,and that there may be key gene duplication on chromosome 9p21.3→9pter responsible for mental retardation and mild facial anomaly.This result has been applied successfully in prenatal diagnosis of the second fam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al 9p trisomy mental retardation 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 prenatal diagnosis
下载PDF
儿童无脑回-巨脑回畸形21例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邹东方 廖建湘 +1 位作者 段婧 文飞球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63-668,共6页
目的探讨无脑回-巨脑回畸形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病因学机制,分析其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21例无脑回-巨脑回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对所有患儿进行全基因组测... 目的探讨无脑回-巨脑回畸形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病因学机制,分析其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21例无脑回-巨脑回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对所有患儿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21例患儿中伴癫痫18例(86%),不伴癫痫3例(14%);癫痫起病年龄较小,1岁以内起病16例(89%);其中单纯巨脑回畸形16例(76%),无脑回合并巨脑回畸形3例(14%),单纯无脑回畸形2例(10%)。癫痫综合征主要包括West综合征12例(67%),大田原综合征2例(11%),其他癫痫性脑病2例(11%),局灶性癫痫2例(11%)。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提示单纯巨脑回畸形占多数,其中广泛性巨脑回畸形更多见(56%,9/16例)。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检出与无脑回-巨脑回畸形明确相关的致病/疑似致病性单核苷酸变异(SNV)/拷贝数变异(CNV)13例,检出率为62%,PAFAH1B1基因变异4例,染色体17p13.3微缺失综合征(导致PAFAH1B1整个基因缺失)6例,DCX、KIF2A、PIK3R2基因变异各1例。其中PAFAH1B1基因变异或缺失导致无脑回-巨脑回畸形占比48%(10/21例),并以顶枕叶或广泛性脑回畸形为主要改变。既往未见报道的新变异有PAFAH1B1:c.1067G>A、PAFAH1B1:c.897delT及KIF2A:c.2225delG。结论无脑回-巨脑回畸形多伴癫痫,以West综合征常见,头颅MRI提示广泛性巨脑回畸形多见。PAFAH1B1基因变异或缺失是导致无脑回-巨脑回畸形的主要原因。新变异的发现丰富了无脑回-巨脑回畸形的基因型谱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脑回-巨脑回畸形 癫痫 分子遗传学分析 全基因组测序
原文传递
分子遗传技术在血吸虫变异方面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郑苏月 李飞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90-91,105,共3页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研究血吸虫遗传变异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可用于血吸虫遗传变异分析的分子技术主要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RAPD)、微卫星锚定PCR(SSR-PCR)、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研究血吸虫遗传变异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可用于血吸虫遗传变异分析的分子技术主要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RAPD)、微卫星锚定PCR(SSR-PCR)、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等。本文主要就这些分子遗传技术在血吸虫变异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分子技术 遗传变异
原文传递
Ig及TCR克隆性重排在Castleman病诊断中的应用
10
作者 汤涛 吴小延 +1 位作者 吴秋良 王芳 《解剖学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472-474,478,共4页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克隆性重排检测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组织病理学确诊的Castleman病38例,利用根据BIOMED一2引物体系设计的IdentiClone系列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试剂盒及Genescanning法进行免疫球蛋白(Ig)和T细胞受体(...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克隆性重排检测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组织病理学确诊的Castleman病38例,利用根据BIOMED一2引物体系设计的IdentiClone系列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试剂盒及Genescanning法进行免疫球蛋白(Ig)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克隆性重排检测及结果分析。结果38例CD病理组织学分型为透明血管型25例,浆细胞型9例及混合型4例。根据临床病变累及部位为局限型21例,多中心型17例。克隆性分析结果,10例CD克隆性重排阳性,其中6例为Ig克隆性重排,2例为TCR基因重排,2例为Ig和TCR基因双重排。2例MCD为IgH和/或Igk单克隆重排,随访13及21个月后发展为滤泡性淋巴瘤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大多数cD的淋巴细胞为多克隆性起源,Ig和/或TCR基因发生克隆性重排提示单克隆性增生具有恶性转化趋势和潜能,对推测预后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基因重排 分子遗传学分析
下载PDF
一例输入性鼠类携带汉坦病毒的分子遗传学分析
11
作者 胡群 郑剑宁 +4 位作者 马思杰 裘炯良 童淑梅 雷磊 吴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对1例在境外输入褐家鼠中分离的汉坦病毒DX1101株进行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方法剖取鼠肺组织,提取病毒RNA,用简并RTPCR和巢式RTPCR分别扩增汉坦病毒L基因和M基因片段,对扩增产物测序并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分型与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 目的对1例在境外输入褐家鼠中分离的汉坦病毒DX1101株进行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方法剖取鼠肺组织,提取病毒RNA,用简并RTPCR和巢式RTPCR分别扩增汉坦病毒L基因和M基因片段,对扩增产物测序并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分型与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2个基因的扩增片段序列同源性系统发生树分析均显示该病毒株为汉城型汉坦病毒;M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显示与英国分离株IR461基因距离最为接近。结论证实入境集装箱中截获的鼠类携带汉坦病毒,加强入境集装箱的卫生检疫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输入性 遗传学分析
原文传递
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其他型)
12
作者 陈雪 闵仲生 +1 位作者 薛燕宁 吴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4-287,共4页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CDLBCL)(其他型)。患者男,53岁。因全身间断性、疼痛性无瘙痒的红斑、丘疹及结节2年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全层大量异形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D20、CD79a、CD10、B细胞淋巴瘤(Bcl)-6、C...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CDLBCL)(其他型)。患者男,53岁。因全身间断性、疼痛性无瘙痒的红斑、丘疹及结节2年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全层大量异形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D20、CD79a、CD10、B细胞淋巴瘤(Bcl)-6、C-myc及增殖核抗原(Ki-67)均为阳性。基因检测:C-myc基因断裂,未检测到IGH/Bcl-2融合基因及Bcl-6易位遗传学异常。诊断:PCDLBCL(其他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病理 免疫组化 基因分子检测
下载PDF
水稻矮化突变体ddu1的遗传分析和分子定位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江 曾大力 +7 位作者 张光恒 郭龙彪 董国军 高振宇 胡兴明 朱丽 刘坚 钱前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256,共5页
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粳稻品种兰胜获得了一个能稳定遗传的矮化突变体ddu1。GA3点滴诱导水稻第2叶叶鞘伸长和α-淀粉酶诱导反应表明,ddu1并非为GA的缺陷型和信号传导阻碍矮化。将该突变体与籼稻浙辐802、明恢63和粳稻品种日本晴进... 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粳稻品种兰胜获得了一个能稳定遗传的矮化突变体ddu1。GA3点滴诱导水稻第2叶叶鞘伸长和α-淀粉酶诱导反应表明,ddu1并非为GA的缺陷型和信号传导阻碍矮化。将该突变体与籼稻浙辐802、明恢63和粳稻品种日本晴进行正反交配组,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受隐性单基因控制,而等位性检测表明ddu1与d1、d18、eui1和eui2均不等位。通过SSR和STS分子标记对F2代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定位,将该基因定位于第7染色体SSR标记RM427附近,随后又发展了多对有多态性的SSR和STS分子标记,最终将该基因定位于STS标记R5309和R3742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4和2.0 c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株高 矮化基因 分子标记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下载PDF
广西普通油茶遗传多样性SRAP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鹏良 蔡玲 +7 位作者 韦长江 黄金使 蒋新革 李茗 覃子海 陈元松 路迎春 吴幼媚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1-686,共6页
为深入了解广西普通油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广西普通油茶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提供有价值信息,本研究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已收集的119份广西普通油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7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87个清晰稳定的条带,其... 为深入了解广西普通油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广西普通油茶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提供有价值信息,本研究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已收集的119份广西普通油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7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87个清晰稳定的条带,其中多态条带41个,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6.1%;种质间的遗传距离在0.073-0.732范围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383;其中,125G与146G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亲缘关系最远,90SBL和94SBL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亲缘关系最近;UPGMA聚类显示一些样本未表现出与来源地相一致的聚类关系,这可能是由于引种或种质交流等原因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油茶 SRAP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虾夷扇贝遗传结构及微卫星标记与经济性状相关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立冬 王蕾 高悦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5-122,共8页
选用30个多态性微卫星分子标记对大连大长山(96个)、大连獐子岛(96个)及日本青森县陆奥湾(96个)3个地区虾夷扇贝养殖群体(Patinopecten yessoensis)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30个基因座共检测到198个等位基因(Na),平均等位基因数为... 选用30个多态性微卫星分子标记对大连大长山(96个)、大连獐子岛(96个)及日本青森县陆奥湾(96个)3个地区虾夷扇贝养殖群体(Patinopecten yessoensis)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30个基因座共检测到198个等位基因(Na),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63个,每个座位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3-12,有效等位基因数(Ne)每个位点平均为4.70个,观测杂合度(Ho)平均值0.58,期望杂合度(He)的平均值为0.75,30个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03,说明3个地区虾夷扇贝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运用统计软件SPSS11.5对30个微卫星标记与大长山群体生长性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位点DQ221714和FJ262378与壳长、壳高、壳宽和鲜重显著相关(P<0.05)位点;位点FJ262372与壳宽、软体部重和闭壳肌重显著相关;位点FJ262369与软体部重及闭壳肌重显著相关。对差异显著的位点进行不同基因型间的多重比较,找到了与虾夷扇贝生长性状相关的基因型,进一步将所得显著性标记对大长山虾夷扇贝个体最大的17个和个体最小的13个基因组DNA进行检测,验证其准确性。结果表明,位点DQ221714在两组虾夷扇贝中存在特异性条带,可作为QTL定位候选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微卫星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相关分析
下载PDF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家禽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自琴 丁斐 +3 位作者 李琦华 葛长荣 荣华 赵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57,共3页
文章简单介绍了DNA分子标记技术,阐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家禽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鉴定、亲缘关系研究、遗传图谱构建、QTL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应用成果,期望该技术在家禽遗传育种研究中开辟新道路。
关键词 DNA分子标记技术 家禽遗传多样性分析 种质鉴定 亲缘关系研究 遗传图谱构建 QTL定位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