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总体性支配到社会化整合:新中国70年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演进逻辑——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春根 罗家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51,共12页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随着国家政权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结构的多维转变,基层治理机制逐渐从总体性支配迈向社会化整合。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形成了以计划经济为基础“政社同构”的总体性支配治理体制;民主国家与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形成了以...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随着国家政权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结构的多维转变,基层治理机制逐渐从总体性支配迈向社会化整合。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形成了以计划经济为基础“政社同构”的总体性支配治理体制;民主国家与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形成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支撑“政社分离”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于国家权力惯习的延续以及社会市场发育的滞后,基层治理遭遇了行政化和“大众化”的“政社失灵”问题。为走出治理困境,以专业牵引、组织参与和“政社合作”为特征的社会化治理机制开始兴起。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升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合作治理机制成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基层治理现代化 总体性支配 社会化整合
下载PDF
农村基层治理的技术契合与创新进路 被引量:16
2
作者 韩春梅 李侠 张玉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8-290,共13页
党的二十大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既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范畴,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根本保障。在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进程中由权威治理方式向技术治理转变已经成为不可遏... 党的二十大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既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范畴,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根本保障。在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进程中由权威治理方式向技术治理转变已经成为不可遏制的趋势,而技术可以或正在成功解决基层治理中一些长久积累的困境。由传统权威治理到现代技术治理再到整体性治理,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并非一个固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尤其是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技术等推动下,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治理效率、重塑治理格局、破解治理难题。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和创新模式,信息技术具有的显著特征与基层治理存在诸多内在契合,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都在影响和改变着基层治理,并引起基层治理目标、决策、收益等内部治理机制的变革。信息技术创新与农村治理的紧密契合、渗透,将推进农村信息化,转变农村治理范式,为农村治理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利用大数据技术、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对农村现存数据进行快速收集、挖掘、分析、研判、预测以及共享,为农村基层治理精确预判和科学决策提供常态数据和信息,从而让农村基层治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推动基层治理的精确化进程。村民依靠自身力量,借助科技力量重新塑造基层治理模式,力图打破农村社会的内卷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真正实现村民自治。通过大数据助力农村基层治理,将解决民生痛点,保证民众安全,夯实民生保障、推进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成果惠及村民,以实现“共享”,满足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及安全感。依托和运用智慧技术手段,全面、广泛和深入地提供灵活创新的基层治理措施和方案,智慧治理更能够体现人与技术之间构建的一种默契的、相互融洽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农村基层治理 基层治理现代化 技术治理
下载PDF
基层党建创新与基层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朋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02-107,共6页
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和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基层领域的延伸。基层党建创新能否担当起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任,主要在于基层党建创新能否找准基层... 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和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基层领域的延伸。基层党建创新能否担当起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任,主要在于基层党建创新能否找准基层党建创新的着力点,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调适和角色定位,突出制度化和民主化的创新方向。基层党建创新还要注意严肃性,处理好实践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突出党组织政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建创新 基层治理现代化 基层党组织
下载PDF
和合共生: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中国之道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湘军 康芳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22,共7页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整体架构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涉及诸多层面与命题,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既要有具体层面的切实做功,更要有宏观层面的理论提炼与把握。其宏观路向的既有学理探讨大多基于西方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分析框架展...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整体架构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涉及诸多层面与命题,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既要有具体层面的切实做功,更要有宏观层面的理论提炼与把握。其宏观路向的既有学理探讨大多基于西方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分析框架展开,有着“二元对立”思维的深刻烙印和固有缺陷。明确我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向,须锚定中国情境与人民立场,深切体认我国基层治理的独特性,立意为民,超越西方“二元对立”思维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桎梏,坚持以党的领导为内核、“粘合剂”和驱动力,协同正式与非正式制度、互嵌本地与外来资源、融合内生与外生情感,走向“和合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现代化 和合共生 超越“二元对立” 党政体制
原文传递
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经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念平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33,124,共14页
现有文献从价值-功能、政党-社会关系、事件-过程三个视角建构起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研究的框架。从基于本土经验的事件-过程类研究中可以发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价值维度上突出使命型政党的担当精神、吸纳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在基层治... 现有文献从价值-功能、政党-社会关系、事件-过程三个视角建构起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研究的框架。从基于本土经验的事件-过程类研究中可以发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价值维度上突出使命型政党的担当精神、吸纳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嵌入政党价值;在结构维度上多层次整合内部资源与外部治理主体,纵向科层动员以整合条块资源、弹性化层级结构,横向政治动员以吸纳多元治理主体,形成一核多元的治理网络;在治理方式上,遵循低成本撬动机制,体现出简约治理的逻辑,采取协商治理等多种方式综合施策;在治理动力上,依托压力型体制的动力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为基层组织增能赋权。对比经典的科层制等理论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经验现象,可以发现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某种独特性。未来仍需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本土经验基础上,推动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国家与社会 基层治理现代化 中国经验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雷 秦森 《社会政策研究》 2023年第2期3-15,共13页
基层治理直接面向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有序发展的基石。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看基层治理现代化,能够明晰基层治理的“四维内涵”:基层党组织领导是治理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治理理念、共建共治共享是治理格局、实现“人”的现代化... 基层治理直接面向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有序发展的基石。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看基层治理现代化,能够明晰基层治理的“四维内涵”:基层党组织领导是治理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治理理念、共建共治共享是治理格局、实现“人”的现代化是治理目标。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党的领导与多方参与的关系、基层治理体系与基层社会转型的关系、基层治理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关系、中国特色治理经验与国外治理经验的关系。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需要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与专业化水平。在基层治理实践中,要继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形成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中国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基层治理现代化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
下载PDF
“片线结合”:基层治理的机制创新与体制活力 被引量:8
7
作者 褚明浩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33,共9页
在乡村社会变迁与基层治理转型的背景下,以乡镇为主体的基层政府无力应对层出不穷的新生治理事务,由此陷入治理困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乡镇治理机制的创新,通过增设机构与重置干部展开了“片线结合”改革实践,形成了人与事相结合的分... 在乡村社会变迁与基层治理转型的背景下,以乡镇为主体的基层政府无力应对层出不穷的新生治理事务,由此陷入治理困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乡镇治理机制的创新,通过增设机构与重置干部展开了“片线结合”改革实践,形成了人与事相结合的分类治理机制以及人与人相结合的双向选择机制,有效地激活了原有的体制资源并拓展其再利用空间。基层政府利用原有体制进行机制创新,并以新生机制增强原有体制的弹性,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回应性与适应性,从而以较低的成本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基于治理机制创新中的“体制—机制”互动审视基层治理的实践逻辑,对于构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机制 治理体制 “片线结合” 机制创新 基层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回应性动员:复杂政策执行中的参与动员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郑永君 张金行 杨雯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4,共11页
本文构建了政策体制、动员机制与参与效能的关联性分析框架,立足历史变迁和乡村振兴实证案例,分析回应性动员促进农民治理性参与、实现乡村有效振兴的运作逻辑。研究表明:(1)我国的乡村政策体制大致经历了从简单汲取型到复杂给予型的变... 本文构建了政策体制、动员机制与参与效能的关联性分析框架,立足历史变迁和乡村振兴实证案例,分析回应性动员促进农民治理性参与、实现乡村有效振兴的运作逻辑。研究表明:(1)我国的乡村政策体制大致经历了从简单汲取型到复杂给予型的变迁,政策体制的差异化特征形塑了参与动员机制的差异化。(2)乡村振兴政策具有模糊的政策目标、失衡的信息分布、高度的执行质量风险、差异化的治理结构等复杂政策特征。而基层政府和村两委在执行乡村振兴这一复杂政策时创新出回应性动员的农民参与动员机制。(3)回应性动员通过需求评估、多元协商、赋权增能、利益联结、组织引领等机制的协同发力,实现对农民参与的有效动员。由此衍生的回应性治理为基层政权建设和“国家-社会”治理张力的弥合提供了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政策 政策体制 参与动员机制 回应性动员 基层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国家战略驱动与基层治理现代化——兼论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双重战略”的衔接 被引量:5
9
作者 丁建彪 《政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47,M0003,M0004,共16页
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和适应复杂多变的治理形势,党和国家逐步强化对基层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通过制定明确的战略,并附以精细化的指标管理、技术化的考核手段、密集化的监督问责等内容和形式,确保国家战略目... 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和适应复杂多变的治理形势,党和国家逐步强化对基层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通过制定明确的战略,并附以精细化的指标管理、技术化的考核手段、密集化的监督问责等内容和形式,确保国家战略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在战略目标和任务落地过程中,形成了以项目制和科层制为支撑,以强有力的党的领导和政治动员为特征,并更具权威性、理性化和规范化的国家战略驱动。其已成为基层治理运行的一种常规而稳定的形态,且呈现出不可逆转的态势。精准扶贫既是国家战略在乡村场域的典型呈现,同时也丰富了其内涵和结构。乡村振兴作为精准扶贫的延续和升级,二者共同构成了国家战略在基层治理的“一体两面”。这表明,只有从国家战略驱动这一基层治理运行的形态出发,才能真正探究清楚“双重战略”衔接的根本所在,进而防止各类资源重叠和浪费,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同步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驱动 基层治理现代化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技术治理与条块重构:城乡网格化运作实践及其限度 被引量:7
10
作者 袁明宝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2年第4期86-97,155,共13页
网格化治理是城乡社会治理转型的产物,也是当前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创新。网格化治理通过对基层治理单元、治理结构和治理流程的改造,实现了行政资源精准下沉、条块部门协同治理和基层治理过程的清晰高效。作为一种精细化的技术治理,... 网格化治理是城乡社会治理转型的产物,也是当前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创新。网格化治理通过对基层治理单元、治理结构和治理流程的改造,实现了行政资源精准下沉、条块部门协同治理和基层治理过程的清晰高效。作为一种精细化的技术治理,网格化治理提高了基层政府主动发现问题和及时回应社会诉求的能力,同时也将运动式治理嵌入到网格中,通过技术化的信息平台提高了基层政府应对突发性和不确定事件的效率,成为发达地区较为有效的管理机制创新。但网格化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着社会基础层面的限度和自治限度,网格化治理要匹配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治理事务,并与社区自治互为补充,才能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更为完善的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化 技术治理 条块重构 基层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基层治理中行政与自治耦合的路径——“场域—惯习”框架下J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实践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章文光 李心影 李鹏超 《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行政与自治在长期的博弈中走向耦合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应然选择,而实现行政与自治耦合的路径探析尚不充分。J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实践蕴含行政与自治耦合的行为逻辑,通过构建“场域—惯习”框架分析其作用逻辑发现:行政属性赋能、自... 行政与自治在长期的博弈中走向耦合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应然选择,而实现行政与自治耦合的路径探析尚不充分。J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实践蕴含行政与自治耦合的行为逻辑,通过构建“场域—惯习”框架分析其作用逻辑发现:行政属性赋能、自治属性嵌入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使社区治理场域中“规则”“利益”“关系”场域发生变化,形塑“行政任务对接居民需求”“规范议事协商”“多元联合共治”的惯习。与此同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培育主体“认同归属”“契约责任”惯习,重塑“熟人社区”,形成全方位规范制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本体属性和工作机制为实现行政与自治耦合、推动我国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行政 自治 场域—惯习 基层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新时代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城乡比较——基于场域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世明 程荃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14,共11页
新时代“枫桥经验”已经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经验,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仍面临适应性困境。为应对社会基础的结构性变迁,“枫桥经验”正在积极顺应城市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治理内涵、治理空间、治理... 新时代“枫桥经验”已经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经验,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仍面临适应性困境。为应对社会基础的结构性变迁,“枫桥经验”正在积极顺应城市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治理内涵、治理空间、治理功能上不断拓展完善。基于场域理论,从治理资源、关系结构、治理空间、制度供给的角度界定城市和乡村基层治理中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适用差异,进而提出新时代在城市基层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优化路径,以期在新时代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版“枫桥经验” 场域理论 基层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基层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农村互助养老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晖 刘欣科 《决策与信息》 2022年第8期44-51,共8页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事关“三农”问题解决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农村互助养老作为“第四种”养老模式,以农村场域为发生地、由乡镇主导,其目标要求和发展方略与基层治理现代化息息相关。在基层治理现...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事关“三农”问题解决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关键。农村互助养老作为“第四种”养老模式,以农村场域为发生地、由乡镇主导,其目标要求和发展方略与基层治理现代化息息相关。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农村互助养老应以政府合理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制度体系完备、建设运营科学、提升信息化水平为基本遵循。在当前农村空心化、村级干部治理权威弱化、社会组织发育倒退等客观现实下,农村互助养老发展面临着多主体参与空间有限、重基础设施轻互助服务、法律政策制度缺位、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困难、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转变互助养老治理理念。要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坚持以人为本;二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组织引领、思想引领、行动引领,实现党在农村互助养老建设中的“实际在场”;三是完善法律政策制度建设。在弥补农村互助养老相关法律空缺的同时,给予互助养老具体的政策指导,积极完善社会主体扶持与激励制度和养老建设运营监督、评估考核制度;四是提升村民互助养老的认知水平与信任度。践行积极的老龄化策略,落实宣传动员工作,提高互助养老认知水平,并强化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服务思维,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政府、村两委公信力;五是完善多主体高效互通机制,实现动态化持续性反馈交流;六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要借助智能化数据系统,构建“互助养老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互助服务需求和供给信息收集,保障养老需求和养老供给的精准匹配,实现真正的智慧化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互助养老 基层治理现代化 多元主体参与 人口老龄化 养老政策 “三治”融合
下载PDF
资产为本视角下社工站参与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路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书松 方曙光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年第4期78-86,共9页
社工站参与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价值主要表现为基层服务理念的转型、服务方式的变革以及服务成效的达成。整合并借鉴“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的核心观点,促进社工站和基层治理现代化双向融合发展,既要遵循政策性、专业性、整体性... 社工站参与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价值主要表现为基层服务理念的转型、服务方式的变革以及服务成效的达成。整合并借鉴“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的核心观点,促进社工站和基层治理现代化双向融合发展,既要遵循政策性、专业性、整体性和有效性的基本原则做好社工站平台和组织建设,也要按照“绘制社区资产地图—明确基层治理愿景—动员社区内外资产—实施系列专业活动—督导评估站点建设”的具体程序和策略进行专业实践,以社工站为支点撬动基层服务型治理新杠杆,助力实现基层治理的粘性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为本 社工站 基层治理现代化 服务型治理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乡村监督体系的优化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海娟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4,共8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向农村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基层治理发生了从重视激励到重视监管的转变,构建有效的乡村监督体系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议题。在乡村社会变迁和基层治理转型的过程中,既有的社会性监督方式的作用日益弱化,难以保障... 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向农村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基层治理发生了从重视激励到重视监管的转变,构建有效的乡村监督体系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议题。在乡村社会变迁和基层治理转型的过程中,既有的社会性监督方式的作用日益弱化,难以保障国家资源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主流的行政性监督方式在破解村级权力滥用问题的同时带来了基层自主权的弱化和严重的形式主义问题。结合实践经验,地方政府在村民自治的基础上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形成了一种制度性民主监督方式。制度性民主监督方式可以使普通农民参与到国家资源使用的公共决策、决策执行和决策评估的全过程中,实现全体农民参与的直接民主,在破解村级权力滥用的同时保持基层自主权。从比较角度看,制度性民主监督方式与基层监督的特点相适配,具有成本低且效率高的优势,有利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制度性民主监督 社会性监督 村民自治 基层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科层超越与协商共治: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本土叙事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伟 杨晓军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59,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命题为基层治理提供了范式指引。基层治理现代化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思想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坚实的理论根基和有效的实践探索三重逻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既有研究大多依循西方的科层制框架和“国家—社会”二元... 中国式现代化命题为基层治理提供了范式指引。基层治理现代化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思想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坚实的理论根基和有效的实践探索三重逻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既有研究大多依循西方的科层制框架和“国家—社会”二元理论展开,以单一科层制为基础的基层社会实践面临着过度行政化问题,表现为基层治理的碎片化、封闭化和等级化。走出纵向科层制理论范式的进路本质上是整合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关系。我国基层治理现代化应超越科层本位,跳出国家与社会二元思维,在中国式现代化范式引领下实现协商共治的路径依归。基层协商共治模式的运作逻辑在于:决策共商,以行动共谋汇聚民心民智民意;主体共建,以共同参与筑牢“一核多元”体系;资源共治,以资源互嵌规范基层社会秩序;成果共享,以利益协调激发内生治理活力;责任共担,以权责统一明晰基层责任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层超越 协商共治 中国式现代化 基层治理现代化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意义、问题与路径
17
作者 王炳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依托数字技术打造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已成为我国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方向和抓手。数字技术是这一动向的关键因素和决定变量,助力建设新技术背景下城市社区责任、价值、行动和利益共同体。我国各城市积极探索推进数字技术赋能社区... 依托数字技术打造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已成为我国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方向和抓手。数字技术是这一动向的关键因素和决定变量,助力建设新技术背景下城市社区责任、价值、行动和利益共同体。我国各城市积极探索推进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的相关制度和平台建设,同时扩展智治场景,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数字技术赋能社区共治的科学理念有待形成、机制有待完善、技术风险防范有待强化、能力有待提升等短板和不足。未来,应在明晰数字化背景下社区治理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最新数字技术推动社区成员有序高效地交流互动、建立有效“五社联动”机制、推进全面有效协商共治,升级打造社区“智治”共同体,开创城市社区治理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城市社区 社区治理 治理共同体 基层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基层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农村女性参与村级治理实践研究
18
作者 余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4,共12页
农村女性公共参与是妇女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基层治理转型,农村女性不但在村干部职数中占比增加,而且越来越多女性占据权力结构核心地位,村庄层面“妇女当家”现象明显。与男性村干部相比,女性村干部注重服务意识、以心换心,能够守规... 农村女性公共参与是妇女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基层治理转型,农村女性不但在村干部职数中占比增加,而且越来越多女性占据权力结构核心地位,村庄层面“妇女当家”现象明显。与男性村干部相比,女性村干部注重服务意识、以心换心,能够守规矩有底线,女性参与村级治理具有柔性治理、情感治理和规范治理特征。基层治理转型下村级行政化和村干部职业化,村庄内部事务由利益纠纷型转向社会动员型,女性为谋求效用最大化的家庭发展策略,主动参与到村级治理中,满足其经济、抚育和赡养等多重复合性目标。从影响来看,农村女性参与村级治理有助于构建回应型基层政府和平权型村级权力结构,促进多元共治格局,提升女性村庄话语权。随着越来越多农村女性成为村干部,政府应该加强乡村治理中的女性领导力,为女性村干部提供有利的外部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女性 村级治理 基层治理现代化 村干部职业化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主体性基础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哲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65-70,共6页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而治理的主体性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性问题。农民是农村基层治理的基础性主体,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的主体性基础已经发生深刻变革,具体表现:农民参与意愿、参与平台以及参与能力的深刻变革,实现主...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而治理的主体性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性问题。农民是农村基层治理的基础性主体,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的主体性基础已经发生深刻变革,具体表现:农民参与意愿、参与平台以及参与能力的深刻变革,实现主体性能力的全面提升;农民参与已经逐渐从过去的被动式参与走向能动式参与,逐渐修正了既往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主体性缺失的基础性困境;农民能动式参与又保障了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质量,将治理体系与机制不断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治理 基层治理现代化 主体性 农民参与
下载PDF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践困境与生成机制剖析——以赣北M县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原贺贺 张剑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20-26,共7页
网格化管理是创新社区治理,提升社区服务效能的重要模式。当前,网格化管理在各地实践中方兴未艾,其运行中的治理样态值得进一步检视。以赣北M县网格化管理实践为例,发现网格管理遭遇网格标准与治理实践脱嵌、权责利失衡引发弱势吸纳和... 网格化管理是创新社区治理,提升社区服务效能的重要模式。当前,网格化管理在各地实践中方兴未艾,其运行中的治理样态值得进一步检视。以赣北M县网格化管理实践为例,发现网格管理遭遇网格标准与治理实践脱嵌、权责利失衡引发弱势吸纳和责任边界模糊导致任务超载的挑战。科层理性下的管理僵化、逆向软预算约束下的权责失衡和“公”“私”交融下的政策悬置是引发上述治理负效应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现代化 网格化管理 实践困境 生成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