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1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48
1
作者 唐华俊 吴文斌 +2 位作者 杨鹏 陈佑启 Peter H.Verburg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6-468,共13页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LUCC模型研究始终是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重点。论文系统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外LUCC模型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指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LUCC模型研究始终是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重点。论文系统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外LUCC模型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指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①LUCC模型的功能和作用呈现多样化趋势,是了解、认识和解释土地利用系统的动态变化特征、过程和效应的有效工具,可以服务于土地利用管理和政策的制订。②模型的核心内容是研究LUCC时空变化格局,模型发展正经历从单一的非空间模型向非空间模型和空间模型融合的演进过程,但多数模型只重视空间变化机制研究,而对时间机制考虑不足。③反馈机制是LUCC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现有模型在反馈机制方面的研究尚十分薄弱,研究不同时空尺度的反馈机制必将是未来LUCC模型的新焦点。④LUCC研究本质上是"人类—环境"关系研究,以往模型多为局部均衡分析模型,未来LUCC模型发展趋向应从系统观和整体观角度来综合考虑"人类—环境"相互作用机制,这也是LUCC模型的最高更次的科学难点问题。⑤多尺度、多层次的综合研究是LUCC模型的必然要求,模型空间尺度已经从早期的单一空间尺度转变到现今的多空间尺度,但尺度推移仍是模型研究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⑥尽管LUCC模型验证方法趋于多元化,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模型验证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参考数据的不足也大大限制了模型验证效果,如何对LUCC模型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进行合理验证始终是LUCC模型所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 模型 作用 时空变化格局 反馈 尺度 验证
下载PDF
土工离心模型的试验原理 被引量:102
2
作者 包承纲 饶锡保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7,共4页
简要阐述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原理,包括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一系列常用的比尺关系、离心力场的特性、模型在离心力场中的运动状态及离心模型试验中若干误差问题。
关键词 土工离心机 离心力场 误差 土力学 模型试验
下载PDF
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1999—2004年间各省市的面板数据 被引量:100
3
作者 于峰 齐建国 田晓林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6-44,共9页
本文试图揭示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Stern(2002)模型的基础上,以SO2排放量表征环境污染水平,对1999—2004年间除西藏、山西和贵州以外的我国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规模扩大、产业结构... 本文试图揭示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Stern(2002)模型的基础上,以SO2排放量表征环境污染水平,对1999—2004年间除西藏、山西和贵州以外的我国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规模扩大、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变动加剧了我国环境污染,生产率提高、环保技术创新与推广降低了我国环境污染。并估算了这五要素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各自实际贡献率。这一结论对我国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rn模型 环境污染 经济规模 经济结构 技术进步
原文传递
An Eddy-Permitting Ocean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and Its Preliminary Evaluation 被引量:71
4
作者 刘海龙 张学洪 +2 位作者 李薇 俞永强 宇如聪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75-690,共16页
An eddy-permitting, quasi-global ocean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LICOM (LASG/IAP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merical Modeling for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 An eddy-permitting, quasi-global ocean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LICOM (LASG/IAP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merical Modeling for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limate System Ocean Model), with a uniform grid of 0.5? × 0.5? is established. Forced by wind stresses from Hellerman and Rosenstain (1983), a 40-yr integration is conducted with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being restored to the Levitus 94 datasets. The evaluation of the annual mean climatology of the LICOM control run shows that the large-scale circulation can be well reproduced.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LICOM control run and a parallel integration of L30T63, which has the same framework but a coarse resolution, is also made to con?rm the impact of resolution on the model performance. On account of the reduction of horizontal viscosity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the horizontal resolution, LICOM improves the simulation with respect to not only the intensity of the large scale circulations, but also the magnitude and structure of the Equatorial Undercurrent and South Equatorial Current.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ne grid size, the pathway of the Indonesian Through?ow (ITF) is better represented in LICOM than in L30T63. The transport of ITF in LICOM is more convergent in the upper layer. As a consequence, the Indian Ocean tends to get warmer in LICOM. The poleward heat transports for both the global and individual basins are also signi?cantly improved in LICOM. A decomposed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transport due to the barotropic gyre, which primarily stands for the barotropic e?ect of the western boundary current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making the di?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dy-permitting ocean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large-scale circulation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62
5
作者 王燕 王小彬 +2 位作者 刘爽 梁二 蔡典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766-771,共6页
本文把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系统总结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历程与趋势,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论述了我国保护性耕作研究与应用存在的不足及其与国外的差距,进一步探讨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指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 本文把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系统总结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历程与趋势,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论述了我国保护性耕作研究与应用存在的不足及其与国外的差距,进一步探讨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指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应侧重以下几方面:加强研究保护性耕作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寻求有效的固碳途径和管理措施;探讨农田土壤保护性耕作系统能流-碳流循环过程及其动态响应,实现农田系统碳汇/源科学管理调控;采用G IS技术结合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模型,评价保护性耕作区域尺度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有机碳 模型模拟 GIS 区域尺度
下载PDF
开放经济下环境污染的分解分析——基于1990~2003年间我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 被引量:62
6
作者 于峰 齐建国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53,共7页
本文试图揭示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主要经济要素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在Antweiler(2001)模型基础上,以SO2排放量表征环境污染水平,对1990-2003年间除西藏以外我国29个省及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济规模的扩大恶化... 本文试图揭示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主要经济要素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在Antweiler(2001)模型基础上,以SO2排放量表征环境污染水平,对1990-2003年间除西藏以外我国29个省及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济规模的扩大恶化了我国环境;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升级改善了我国环境;贸易自由化诱致的经济结构变化有双重环境效应——污染天堂动因的消极环境影响、要素禀赋动因和其他动因的积极环境影响。但自由留易的总环境效应是积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weiler模型 环境污染 经济规模 技术 经济结构 自由贸易 比较优势
下载PDF
中国钢铁企业的相对效率与规模效率 被引量:54
7
作者 焦国华 江飞涛 陈舸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7-44,共8页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中国57家重点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的相对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这些企业在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不少企业效率低下,我国钢铁工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相对缺乏;大型和特大型钢铁企业相对中...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中国57家重点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的相对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这些企业在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不少企业效率低下,我国钢铁工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相对缺乏;大型和特大型钢铁企业相对中小型钢铁企业而言并不具备显著的效率优势,多数大型和特大型钢铁企业效率并不高;重点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中大部分企业是规模有效或者接近于规模有效的,规模效率并不是影响大中型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钢铁联合企业的规模对效率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我国钢铁工业并不存在显著规模经济特征。相关部门应该将政策重点从扩大企业规模转移到建立并维护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CCR模型 BCC模型 相对效率 规模效率
原文传递
中国省域文化产业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被引量:66
8
作者 袁海 吴振荣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77,共6页
利用BCC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2004~2008年中国各省份文化产业的效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文化产业效率稳步提高,与规模效率相比,纯技术效率对文化产业效率的增长贡献更大;... 利用BCC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2004~2008年中国各省份文化产业的效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文化产业效率稳步提高,与规模效率相比,纯技术效率对文化产业效率的增长贡献更大;(2)中国文化产业的纯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而规模效率的地区差异性并不明显;(3)本地市场效应与城市化经济是中国文化产业效率改进的两大动力,并且文化产业效率的影响因素存在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DEA模型 技术效率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下载PDF
饱和粘土中静压桩挤土效应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8
9
作者 陈文 施建勇 +1 位作者 龚友平 周林根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6期103-109,共7页
通过静压桩在不同粘土中贯入的离心模型试验,对桩体贯入饱和粘土时的土体位移和初始超孔压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体径向位移在水平方向具有对数递减的规律,而在竖向2/3 桩长范围内呈线形增加分布,约在2/3 ... 通过静压桩在不同粘土中贯入的离心模型试验,对桩体贯入饱和粘土时的土体位移和初始超孔压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体径向位移在水平方向具有对数递减的规律,而在竖向2/3 桩长范围内呈线形增加分布,约在2/3 桩长处增加到最大值,在其下范围内逐渐减小、直至桩尖以下约5 ~10 桩半径处衰减为零;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大部分桩长范围内,初始超孔压具有随计算点至桩轴水平距离的加大而呈对数减小、随深度的加大而增加的分布规律,同时得出了初始超孔压的大致影响范围,试验结果显示了对该课题进行空间分析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粘土 静压桩 挤土效应
下载PDF
基于DEA方法的中国农村公共服务效率评价 被引量:59
10
作者 朱玉春 唐娟莉 刘春梅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43,共7页
根据2005~2007年的国家统计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公共服务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测算了农村公共服务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对其变异系数进行了估算。研究表明:处... 根据2005~2007年的国家统计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公共服务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测算了农村公共服务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对其变异系数进行了估算。研究表明:处于全国综合技术效率前沿的包括辽宁、上海、福建、山东、广东、湖南、内蒙古、四川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公共服务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呈现出梯度变化特征,即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效率的变异系数均比较小,均小于0.068(湖北省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服务 DEA模型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下载PDF
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1
作者 董南 杨小唤 蔡红艳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95-1304,共10页
人口数据空间化旨在揭示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位置及数量信息,展现人口统计数据的地理学含义,其研究已经成为人口学、地理学、GIS领域的研究热点。人口空间数据库在各级政府部门的规划和决策、灾害评估、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 人口数据空间化旨在揭示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位置及数量信息,展现人口统计数据的地理学含义,其研究已经成为人口学、地理学、GIS领域的研究热点。人口空间数据库在各级政府部门的规划和决策、灾害评估、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水平逐渐成熟,模型丰富多样,已获得众多成果。为把握人口空间化研究的研究现状,本文首先依据研究目的、建模思想及模型原理的异同,从3个方面对人口空间化研究进行梳理:(1)格网大小(尺度)的确定;(2)3种常用建模思想及6类主要模型的对比分析;(3)提高人口空间化精度的措施及其应用背景、优点。在此基础上,依据现阶段人口数据空间化的研究内容,从格网尺度适宜性研究、高时空分辨率人口空间分布模拟、引入新型数据源及多思想多模型综合应用等方面探讨了人口数据空间化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空间化 格网 模型 尺度
原文传递
基于遥感和地面数据的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模拟 被引量:43
12
作者 张娜 于贵瑞 +1 位作者 赵士洞 于振良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43-652,共10页
描述了一个反映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的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生产力过程模型 (EPPML) .该模型以遥感图像作为数据源 ,从中获取影响植被生产力的重要变量———叶面积指数 (LAI) ;主要对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 (NPP)和蒸散量的空间分... 描述了一个反映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的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生产力过程模型 (EPPML) .该模型以遥感图像作为数据源 ,从中获取影响植被生产力的重要变量———叶面积指数 (LAI) ;主要对景观尺度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 (NPP)和蒸散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动态进行模拟 ;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手段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显示 ,从而实现将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的结果从小尺度向中尺度进行拓展和转换 .本研究用EPPML对 1995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生产力进行了模拟 ,结果表明 ,EPPML可以比较准确地模拟该保护区主要植被的NPP .NPP的模拟值年均为 0 .6 80kgC·m-2 ,变幅为 0 .10 5~ 1.2 4 1kgC·m-2 (82 .1% ) ,其中阔叶红松林的年NPP最高 (1.0 84kgC·m-2 ) .NPP年总量为 1.332× 10 6tC ,以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林最高 ,分别为 0 .5 4 0× 10 6tC和 0 .4 2 8× 10 6tC .NPP的季节变化呈明显的单峰型 ,7月最大 (6 .13gC·m-2 ·d-1) .NPP在夏季积累最多 (0 .4 6 5kgC·m-2 ) ,春季次之 ,冬季最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尺度 生态系统生产力 过程模型 遥感数据 地面数据 净初级生产力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外语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基于二维模型的量表设计 被引量:48
13
作者 胡杰辉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7,35,共7页
本研究探讨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量化评价方式。基于相关理论框架和评价实践。笔者编制了一份包含主观意志和客观能力两个维度的外语自主学习能力问卷,并通过对问卷测试结果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了二维、四项、八因子外语自主学习能力... 本研究探讨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量化评价方式。基于相关理论框架和评价实践。笔者编制了一份包含主观意志和客观能力两个维度的外语自主学习能力问卷,并通过对问卷测试结果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了二维、四项、八因子外语自主学习能力评价模型和量表。数据分析和讨论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评价模型实现了将学习者自主性具体化的目标。研究为中国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量化评价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能力 评价模型 量表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模型时间尺度预测能力分析——以CLUE-S模型为例 被引量:44
14
作者 刘淼 胡远满 +2 位作者 常禹 贺红士 布仁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110-6119,共10页
模型模拟是生态学中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当实验不可进行时。在不同预案下基于模型的土地利用预测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制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然而,很多研究没有对模型在研究区的时间尺度预测能力加以分析,从而可能导致模拟结果的不可... 模型模拟是生态学中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当实验不可进行时。在不同预案下基于模型的土地利用预测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制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然而,很多研究没有对模型在研究区的时间尺度预测能力加以分析,从而可能导致模拟结果的不可靠。以岷江上游地区为例,采用Kappa指数系列对CLUE-S模型在研究区的时间尺度预测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LUE-S模型在岷江上游地区时间尺度上的最大预测能力为22a,超过时间预测能力的预测结果不可靠。研究为土地利用模型模拟时间尺度确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E-S模型 时间尺度 Kappa指数系列 岷江上游地区
下载PDF
国际LUCC模型研究进展及趋势 被引量:43
15
作者 朱利凯 蒙吉军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2-790,共9页
LUCC模型有助于深刻理解土地利用系统动态。经过10多年的发展,LUCC模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开发新一代LUCC模型成为了GLP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大量阅读分析国际上LUCC模型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之间相互作... LUCC模型有助于深刻理解土地利用系统动态。经过10多年的发展,LUCC模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开发新一代LUCC模型成为了GLP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大量阅读分析国际上LUCC模型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之间相互作用表征方法的差异,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本文将LUCC模型概括为经验—统计模型、概念机理模型和综合模型,并分别对各类模型的概念、技术方法、应用以及存在的缺陷等进行了分析,发现各种模型均能够解决特定的LUCC问题,同时也存在着缺陷和局限性。目前,LUCC建模中仍存在着时空尺度和数据方面的问题,未来LUCC模型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解决LUCC中多尺度问题,评价和解决空间领域效应和时间动态方面的问题,土地系统可持续性综合分析与建模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模型模拟 尺度
下载PDF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1915个县(市)的电子商务发展指数 被引量:41
16
作者 刘晓阳 丁志伟 +2 位作者 黄晓东 王敏 王发曾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21,38,共12页
以阿里研究院公布的2015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为测度指标,运用变异系数、空间插值、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省域、市域、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以阿里研究院公布的2015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为测度指标,运用变异系数、空间插值、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省域、市域、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1)从省域内部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差距看,四大经济地带呈现不均衡发展状态。东南沿海省份内部差距较大;西部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内部差距次之,如藏、新、青、滇、川;中部、东北部省份内部的差距相对较小。(2)从空间格局上看,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总体上呈偏低的状态,地理分布差异显著,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为核心,逐步向西部递减,在西藏、青海、新疆等形成低值区。(3)从空间关联格局看,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存在空间集聚现象。显著HH区主要在冀、苏、浙、闽等分布;显著LL区主要在藏、川、青、甘地带分布。(4)以回归系数平均数绝对值为例,影响中国县域电商发展水平因素的排名由大到小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城镇化率>人均GDP>非农产业占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固定电话用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电商平台 空间分异 GWR模型 县域 移动互联网 中国
原文传递
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 被引量:31
17
作者 林民书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25,49,共8页
一定规模的集中劳动产生对管理的要求。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出现。对于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 ,传统的管理特点是所有者同时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同一是中小企业维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小企... 一定规模的集中劳动产生对管理的要求。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出现。对于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 ,传统的管理特点是所有者同时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同一是中小企业维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管理现代化 ,不能完全照搬现代企业制度 ,而是在保持原有管理模式的前提下 ,对企业的具体管理方式进行改造 ,使企业管理符合现代社会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小型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规模 竞争力
下载PDF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县级尺度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模拟 被引量:34
18
作者 谭永忠 吴次芳 +2 位作者 牟永铭 王庆日 余振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2-77,共6页
选择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浙江省海盐县为研究区,利用1986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和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运用CLUE-S模型,分别对其1995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格局进行模拟,经检验,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 选择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浙江省海盐县为研究区,利用1986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和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运用CLUE-S模型,分别对其1995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格局进行模拟,经检验,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未来20a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进行了3次不同情景的模拟。结果表明,县城周围、各中心镇、重点镇建成区周围以及主要公路干线沿线是耕地非农化的高发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对耕地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空间格局模拟 CLUE—S模型 县级尺度
下载PDF
长白山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被引量:38
19
作者 闫琰 张春雨 赵秀海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23-934,共12页
为解释长白山温带森林群落构建和物种多度格局的形成过程,该文以不同演替阶段的针阔混交林监测样地数据为基础,采用中性理论模型、生物统计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和生态位模型(Zifp模型、分割线段模型、生态位优先模型)拟合森林群落物... 为解释长白山温带森林群落构建和物种多度格局的形成过程,该文以不同演替阶段的针阔混交林监测样地数据为基础,采用中性理论模型、生物统计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和生态位模型(Zifp模型、分割线段模型、生态位优先模型)拟合森林群落物种多度分布,并用χ2检验、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和赤池信息准则(AIC)选择最佳拟合模型。结果显示:中性模型能很好地预测长白山温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在10m×10m尺度上,5种模型均可被χ2检验和K-S检验接受,但中性模型拟合效果不如对数正态分布模型、Zifp模型、分割线段模型和生态位优先模型,表明小尺度上中性过程和生态位过程均能解释群落物种多度分布,但生态位过程的解释能力相对较大。而在中大尺度上(30m×30m、60m×60m和90m×90m),中性模型为最优拟合模型,并且随着研究尺度增加,生态位模型和生物统计模型逐渐被χ2检验拒绝,表明中性过程在长白山针阔混交林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形成中的作用随着研究尺度增加而逐渐增大。该文证实了中性过程在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群落结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未否认生态位机制在群落构建中的贡献。因此,温带森林群落构建过程中中性理论和生态位理论并非相互矛盾,而是相互融合的。在研究森林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时,应重视取样尺度和演替阶段的影响,并采用多种模型进行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理论模型 生态位模型 取样尺度 统计模型 温带森林
原文传递
裂隙岩体表征单元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20
作者 向文飞 周创兵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2期5686-5692,共7页
裂隙岩体表征单元体(REV)研究是岩体力学的一个基本问题。通过对REV定义的讨论,分析REV的一般力学意义,认为REV是蕴含着“离散与连续”、“微观与宏观”、“随机性与确定性”辨证关系的基本力学概念。阐述裂隙岩体REV与岩体力学模型的... 裂隙岩体表征单元体(REV)研究是岩体力学的一个基本问题。通过对REV定义的讨论,分析REV的一般力学意义,认为REV是蕴含着“离散与连续”、“微观与宏观”、“随机性与确定性”辨证关系的基本力学概念。阐述裂隙岩体REV与岩体力学模型的选取及力学参数取值的密切关系,指出裂隙岩体REV是选择岩体力学模型的定量标准,集中反映岩体力学性质的尺寸效应。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阐述了研究裂隙岩体REV的基本思路,认为基于离散裂隙网络模拟技术的数值分析方法是进行裂隙岩体REV研究的重要手段。最后,利用Monte Carlo方法生成含有两组随机裂隙的二维岩体区域,通过有限元法分析岩体单轴受压情况下的等效弹性模量随岩体尺寸的变化规律,确定所考虑岩体的REV为9 m×9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裂隙岩体 表征单元体 力学模型 力学参数 尺寸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