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态语气范畴中语气词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40
1
作者 齐沪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41-152,共12页
本文讨论情态语气范畴中语气词的功能问题。首先对讨论的对象语气词作出界定。认为语气词功能的含义应该是宽泛的,不仅表现在表义上,还体现在其他方面;语气词的功能不仅可以由句末语气词体现,也可以由句中语气词体现。语气词在情态语气... 本文讨论情态语气范畴中语气词的功能问题。首先对讨论的对象语气词作出界定。认为语气词功能的含义应该是宽泛的,不仅表现在表义上,还体现在其他方面;语气词的功能不仅可以由句末语气词体现,也可以由句中语气词体现。语气词在情态语气范畴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表义功能、完句功能和篇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语气范畴 语气词 功能
下载PDF
现代汉语祈使句句末语气词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齐沪扬 朱敏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2-69,共8页
现代汉语祈使句句末语气词的分布存在选择性,其原因与祈使句的类别及主语人称有关。选择差异表现为:(1)肯定式带语气词的比例高于强调式和否定式。(2)各类别祈使句句末语气词呈现出较明显的分布差异性。肯定式以带“吧”及“啊”的变体... 现代汉语祈使句句末语气词的分布存在选择性,其原因与祈使句的类别及主语人称有关。选择差异表现为:(1)肯定式带语气词的比例高于强调式和否定式。(2)各类别祈使句句末语气词呈现出较明显的分布差异性。肯定式以带“吧”及“啊”的变体为主,强调式多见“啊”及其变体,而否定式常用“啊”及其变体以及“了”与“啊”的合音变体。(3)同类别不同人称句末语气词的分布频率存在差异,差异性与祈使句主语人称的标记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祈使句 句末 词选 语气词 “啊” 存在差异 否定式 肯定式 差异性 变体 分布 人称 类别 “吧” “了” 标记性 主语 调式 合音
下载PDF
语气词“吧”的意义再探 被引量:14
3
作者 高增霞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93-96,共4页
关于语气词"吧"有多种说法,但仍有一些语言现象无法解释,原因在于归纳意义时忽略了用法的考察或考察得不全。实际上"吧"只作用于一个非疑问形式,其作用是附在判断式或祈使式上,缓和句子的语气。根据语气词不同... 关于语气词"吧"有多种说法,但仍有一些语言现象无法解释,原因在于归纳意义时忽略了用法的考察或考察得不全。实际上"吧"只作用于一个非疑问形式,其作用是附在判断式或祈使式上,缓和句子的语气。根据语气词不同的作用域,可以建立一个语气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信 语气词 作用域 缓和语气
下载PDF
语气词口气意义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汝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84-89,共6页
一般认为语气词是表达语气的,语气词的语气意义比较空灵,难以从形式上分析,对语气词语气意义的分析通常采用“随文释义”的方法。后来的研究者看到了“随文释义”的局限性,试图把句中某些词语、结构和句调所表示的语气意义与语气词本身... 一般认为语气词是表达语气的,语气词的语气意义比较空灵,难以从形式上分析,对语气词语气意义的分析通常采用“随文释义”的方法。后来的研究者看到了“随文释义”的局限性,试图把句中某些词语、结构和句调所表示的语气意义与语气词本身所表示的语气意义区分开,但始终没有能突破语气词是表达语气意义的传统观念,也没有建立一套真正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本文认为:如果把语气和口气区分开,语气词并不表达语气,只表达口气。从这一点出发,甚至可以把语气词更名为口气词。对语气词口气意义可以用义素分析、分布分析、替换分析等方法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口气意义 义素分析 分布分析 替换分析
下载PDF
论汉语语气词的人际意义 被引量:19
5
作者 杨才英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32,共7页
首先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语言的人际意义进行了概要的分析;其次,梳理并分析了汉语学界对语气概念和语气词范畴的理解和解释,发现汉语学界对语气内涵的理解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人际意义的解释之间存在着理论接口;最后,以人际意义为... 首先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语言的人际意义进行了概要的分析;其次,梳理并分析了汉语学界对语气概念和语气词范畴的理解和解释,发现汉语学界对语气内涵的理解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人际意义的解释之间存在着理论接口;最后,以人际意义为切入点,分析了六个典型的汉语句末用词"吗、的、吧、呢、啊、嘛"的人际意义。可以发现,系统功能语言学能为汉语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即系统功能语言学适用于汉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 人际意义 语气词 适用性
下载PDF
汉语感叹句形式特点浅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光和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85-90,共6页
感叹句的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大部分的语法著作都只是根据语气把汉语的句子划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但都没有对如何判定感叹句、构成感叹句的语法形式是什么等问题进行明确的阐释和细致的描写。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感叹... 感叹句的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大部分的语法著作都只是根据语气把汉语的句子划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但都没有对如何判定感叹句、构成感叹句的语法形式是什么等问题进行明确的阐释和细致的描写。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感叹句应该以它的主要表达功能为依据 ,而表达功能则是由句子的功能语气来表达的。感叹句有显形和隐性之分 ,显形的 (典型的 )感叹句有它特定的语调、语气词以及相应的句法结构。而隐性的感叹句则必须借助于语境才能判断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叹句 功能 语调 语气词 叹词 句法结构 汉语 语法形式
下载PDF
先秦汉语语气词同现的结构层次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永龙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29,共7页
本文认为先秦汉语句尾语气词在匈中处于不同的结构层面,语气词同现时,相互间并没有直接结构关系。文章进而对语气词同现的层次地位加以分析,归纳出四种结构类型。最后尝试对语气词同现的位序给予解释。
关键词 先秦 语气词 结构层次
下载PDF
清末民初北京官话语气词例释——以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为依据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无未 杨杏红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103,共8页
本文以日本明治时期的北京官话课本为依据,描写北京官话教科书中的语气词与同时期其他文献在词形、词音等方面的差别,并分析仅出现在北京官话课本中的语气词"呐""咯"的使用情况。文章最后指出日本明治时期的北京官... 本文以日本明治时期的北京官话课本为依据,描写北京官话教科书中的语气词与同时期其他文献在词形、词音等方面的差别,并分析仅出现在北京官话课本中的语气词"呐""咯"的使用情况。文章最后指出日本明治时期的北京官话课本中出现的语气词与同时期其他文献存有差异的原因,并认为应该动态地看待清末民初北京官话语气词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北京官话 明治时期 课本
下载PDF
浅谈现代汉语疑问语气词“么”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静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76-79,共4页
认为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么”与“吗”一样是个疑问语气词 ,通过与“吗”的比较说明了“么”的语法、语用意义。表示弱发问语气是“么”的语法意义 ,对疑问点答案的有所掌握或高确信度是发问人用“么”问句的语用基础。
关键词 语气词 “么”问句 “吗”问句 确信度
下载PDF
今文《尚书》语气词的语用范围和语用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钱宗武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43,共3页
在首次对今文《尚书》语气词进行穷尽性语用分析的基础上,统计其篇目词次,考察其发展变化,演绎其语用范围和语用特征。其结论对于研究文献语言语气词的生成和演变具有理论价值。
关键词 语气词 今文《尚书》 语用特征 语用分析 言语 语言 篇目 发展变化 演变 演绎
下载PDF
闽南方言语气词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华东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47-54,共8页
闽南方言语气词系统很有特色。一是继承了古汉语的部分语气词;二是有一些语气词与普通话同源,但用法、语气却有所不同;三是拥有句首语气词,保留了古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四是不仅句末,而且在句首都有语气词连用的现象。文章在对闽南方言... 闽南方言语气词系统很有特色。一是继承了古汉语的部分语气词;二是有一些语气词与普通话同源,但用法、语气却有所不同;三是拥有句首语气词,保留了古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四是不仅句末,而且在句首都有语气词连用的现象。文章在对闽南方言语气词的系统和特征概括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对句末语气词进行逐一的解析,并就语气词的形成、分布和演变作出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方言 语气词 特征 源流 位序 普通话
下载PDF
陈述语气的语气词实验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彦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44,共8页
陈述语气在陈述事件时,有时会带有某种感情色彩,这种感情的表达往往借助于句末的语气词。通过实验分析我们发现,这些语气词的韵律特征大都会随所表达语气的不同发生相应变化,包括音高、时长和能量,其中音高和时长的变化比较稳定,能量则... 陈述语气在陈述事件时,有时会带有某种感情色彩,这种感情的表达往往借助于句末的语气词。通过实验分析我们发现,这些语气词的韵律特征大都会随所表达语气的不同发生相应变化,包括音高、时长和能量,其中音高和时长的变化比较稳定,能量则相对不太稳定。句末语气词可以以不同的韵律特征帮助表达不同的语气,具有表达语气的作用。不过,并不是所有语气词的韵律特征都有这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述语气 语气词 韵律特征 重音
下载PDF
句重音与句末语气词的音高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彦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41,共8页
本文通过实验分析重音位置与句末语气词音高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句重音对句末语气词的音高具有较大的影响。重音位于句首和句中时语气词为低平调;重音位于句末时,前字调为阴平、阳平则语气词为高降调,前字调为上声、去声则语气词为低... 本文通过实验分析重音位置与句末语气词音高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句重音对句末语气词的音高具有较大的影响。重音位于句首和句中时语气词为低平调;重音位于句末时,前字调为阴平、阳平则语气词为高降调,前字调为上声、去声则语气词为低平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音高 重音位置 前字调
下载PDF
江苏丹阳方言的语气词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娟娟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4-323,共10页
丹阳方言的语气词数量多,且用法丰富。不但可单独使用,也可几个语气词连用。此外,用法相近的语气词还能区分一些细微差别。
关键词 吴语 丹阳方言 语气词 单用 连用
原文传递
岳阳方言的语气词 被引量:6
15
作者 方平权 《云梦学刊》 2002年第4期101-105,共5页
通过对岳阳方言的语气词作全面深入的探讨,得出的结论是,岳阳方言中有旧个语气词。文章对它们分布和所表语气从语法和语用方面进行了逐一的描写,对它们可能构成的连用作出了穷尽性的分析,在语气词的形成和衍变上提出了一些看法,对语气... 通过对岳阳方言的语气词作全面深入的探讨,得出的结论是,岳阳方言中有旧个语气词。文章对它们分布和所表语气从语法和语用方面进行了逐一的描写,对它们可能构成的连用作出了穷尽性的分析,在语气词的形成和衍变上提出了一些看法,对语气词的分类,也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阳方言 语气词 系统 分类 来源
下载PDF
略说近代汉语疑问句末的“来” 被引量:5
16
作者 傅惠钧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7,共10页
本文认为,近代汉语句末的"来"是个兼表时态的语气词,由先秦始用的语气词"来"与中古时由连动式"V(NP)来"中的"来"虚化而来的表曾然态句末助词"来"融合而成,用于疑问句末,具有助疑功能... 本文认为,近代汉语句末的"来"是个兼表时态的语气词,由先秦始用的语气词"来"与中古时由连动式"V(NP)来"中的"来"虚化而来的表曾然态句末助词"来"融合而成,用于疑问句末,具有助疑功能,清代以后逐渐被"来着、呢"及"吧"等所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疑问句 时态 语气词 “来”
原文传递
从礼貌看汉语拒绝表达中的语气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影 《皖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以电视剧会话为分析语料,参考礼貌因素讨论语气词“吧”“呢”在汉语拒绝表达中的应用情况及其语用功能。“吧”可附在独立成句的结构(如“算了”)、表建议命令等指令行为的小句/句子、反问句、表商量的问句、表评价的陈述句等结构之后... 以电视剧会话为分析语料,参考礼貌因素讨论语气词“吧”“呢”在汉语拒绝表达中的应用情况及其语用功能。“吧”可附在独立成句的结构(如“算了”)、表建议命令等指令行为的小句/句子、反问句、表商量的问句、表评价的陈述句等结构之后,缓和拒绝语气。“呢”主要出现在表示拒绝的陈述句句末、句中以及反问句的句末,这些结构中的“呢”对于会话双方关系地位、年龄、性别等非语言因素有限定,凸显了礼貌的得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拒绝 礼貌 语气词 电视剧
下载PDF
《论语》语气词的连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满伟 《德州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8-70,82,共4页
对先秦汉语语气词连用这一现象,历来的看法是语气词连用表达了较为复杂的语气,语气重点往往放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对这一现象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通过对《论语》中语气词连用的分析,发现事实并非都是如此,进而尝试对这一现象做出... 对先秦汉语语气词连用这一现象,历来的看法是语气词连用表达了较为复杂的语气,语气重点往往放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对这一现象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通过对《论语》中语气词连用的分析,发现事实并非都是如此,进而尝试对这一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先秦 语气词 连用
下载PDF
句末语气词与情态动词及副词共现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佳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65,共7页
本文主要考察句中情态成分(情态动词、语气副词)和句末语气词(的、了、啊、吧、吗、呢)共现时呈现的特征,并分析其互动机制。(1)语气词的传信和传疑功能在和句中情态成分结合后是否会发生变化;(2)句中情态成分的情态义是否会受到语气词... 本文主要考察句中情态成分(情态动词、语气副词)和句末语气词(的、了、啊、吧、吗、呢)共现时呈现的特征,并分析其互动机制。(1)语气词的传信和传疑功能在和句中情态成分结合后是否会发生变化;(2)句中情态成分的情态义是否会受到语气词的影响;(3)两者结合以后,整体结构呈现出的特点以及动因。本文结论为:六个语气词处在一个由弱到强的连续统上,确信度是可以量化和有序的。此外,本文重点分析了"啊"和"呢"在相同情态义管辖域里的异同以及在不同情态义管辖域下的分布特点、反问语气副词和句末语气词的结合情况、情态助动词"会"与句末语气词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副词 情态动词 语气词 共现
下载PDF
唐五代语气词的音理类型与文献分布研究
20
作者 刘璐亚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唐五代时期,音系结构变化较大,语言新质与旧质并存,言文脱节的局面更加明显,是语气词系统演化和递嬗的关键阶段。经系联,唐五代语气词系统的音理类型可分为[a]系、[■]系、[u]系和[i]系四种,不送气声母占优势。其中,新兴语气词的语音形... 唐五代时期,音系结构变化较大,语言新质与旧质并存,言文脱节的局面更加明显,是语气词系统演化和递嬗的关键阶段。经系联,唐五代语气词系统的音理类型可分为[a]系、[■]系、[u]系和[i]系四种,不送气声母占优势。其中,新兴语气词的语音形式主要集中在[a]系和[■]系。[u]系和[i]系语气词大多属于文言语气词,承接于前代。在禅宗语录《坛经》《祖堂集》以及变文文献《敦煌变文集》等不同性质的文献中,《坛经》中的语气词种类最少,其语言呈现出明显的仿古倾向。唐五代阶段,“矣”“乎”等文言语气词的使用渐趋萎缩,同时催化了新兴语气词或“同词异形”语气词的衍生和发展。“聻”在《祖堂集》中可用“你”“尼”等字形记音,与文言语气词“尔”属于同词异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音理类型 文献分布 演化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