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机技术反哺、亲子沟通与父母教养方式——基于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朱秀凌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8-119,共12页
本研究以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揭示了青少年家庭内部自下而上的手机技术传播,即"技术反哺"现象,探讨了其发生机制及其社会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长的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创... 本研究以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揭示了青少年家庭内部自下而上的手机技术传播,即"技术反哺"现象,探讨了其发生机制及其社会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长的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创新精神、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居住地均正向影响其被反哺意愿;城市大学生的反哺意愿高于农村大学生;亲子沟通质量越高,父母在教养过程中给予的"情感温暖"越多,大学生的反哺意愿越高;便利条件、亲子双方的反哺意愿均正向影响反哺行为;亲子双方的反哺意愿越高、反哺的内容越丰富,反哺正面效果越好。"技术反哺"有效地弥合了代际隔阂,提升了年长世代的新媒体素养,实现了家庭权力结构从单向权威向双向权威转变,但未从根本上改变亲子之间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反哺 手机使用 亲子沟通 父母教养方式 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模型
原文传递
手机使用与焦虑、抑郁的关系:一项元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斌 熊思成 +3 位作者 徐依 陈芸 肖长根 莫彦芝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4-1150,共7页
目的:采用元分析方法考察手机使用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系统检索多种数据库,纳入了符合标准的文献42篇,包含60个独立效应量,总样本量为26871,运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V2.0进行整体效应分析和调节效应检... 目的:采用元分析方法考察手机使用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系统检索多种数据库,纳入了符合标准的文献42篇,包含60个独立效应量,总样本量为26871,运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V2.0进行整体效应分析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手机使用与焦虑(r=0.21, P<0.01)、抑郁(r=0.27, P<0.01)存在显著正相关。调节效应分析显示,问题性手机使用量表所得的手机使用与焦虑、抑郁效应量高于非问题性手机使用量表;发表年代正向调节手机使用与焦虑、抑郁的关系;青少年手机使用和焦虑的效应量高于成人;亚洲手机使用和抑郁的效应量最高,其次是欧洲,北美最低;而抽样方法和性别对手机使用与焦虑、抑郁关系的影响均不显著。结论:手机使用与焦虑、抑郁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其中,手机使用性质、发表年代、被试年龄阶段、研究地区对二者的关系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使用 焦虑 抑郁 元分析 调节效应
原文传递
广州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使用与睡眠质量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海清 饶珈铭 +2 位作者 叶云凤 张思恒 董晓梅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429-433,共5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与睡眠质量的现状,探讨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制手机使用状况问卷,对131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多因素log... 目的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与睡眠质量的现状,探讨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制手机使用状况问卷,对131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大学生手机使用率为98.6%,睡眠障碍检出率为33.6%。不同性别、生源地和自评性格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港澳台地区和情绪型大学生每天手机上网6h以上,手机依赖倾向高分组的比例均较高,女生、情绪型大学生的睡前使用手机频率和睡前使用手机时间均较高;不同年级、生源地、自评性格和不同手机使用行为的大学生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四及以上、港澳台、情绪型性格、每天手机上网时间6h以上、经常睡前使用手机、睡前使用时间1h以上和手机依赖高分组的大学生睡眠质量障碍检出率最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年级(大二、大四OR分别为1.68、1.42,95%CI:1.19-2.38、1.02-1.99)、港澳台地区(OR=1.74,95%CI:1.31-2.31)、情绪型性格(OR=1.39,95%CI:1.31-2.31)、每天手机上网时间6h以上(OR=1.61,95%CI:1.02-2.53)和睡前使用手机时间1h以上(OR=1.95,95%CI:1.07~3.55)的大学生睡眠障碍发生率高。结论大学生手机使用会影响睡眠质量。开发手机软件的相关部门可考虑健康预警、使用限制等,大学生自身应合理使用手机,适当调节情绪,以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手机使用 睡眠质量
原文传递
冲动性、自我调节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手机使用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梅松丽 柴晶鑫 +1 位作者 李娇朦 王凌燕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6-143,共8页
探讨冲动性、自我调节与手机依赖间的关系,并检验手机使用在三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采用BIS-11冲动性问卷、BIS/BAS自我调节测量问卷、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问卷和手机使用情况问卷对909名大学生进行测量,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变量间关... 探讨冲动性、自我调节与手机依赖间的关系,并检验手机使用在三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采用BIS-11冲动性问卷、BIS/BAS自我调节测量问卷、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问卷和手机使用情况问卷对909名大学生进行测量,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变量间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高冲动性正向影响手机依赖,自我调节负向影响手机依赖;(2)冲动性人格特质、提升调节通过手机使用中介作用对手机依赖产生影响。结论:高冲动性大学生易出现手机依赖行为,自我调节尤其是防御调节有利于降低手机依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动性 提升调节 防御调节 手机使用 手机依赖
下载PDF
长春市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手机使用现况调查 被引量:11
5
作者 柴晶鑫 郭金花 +1 位作者 梅松丽 李娇朦 《医学与社会》 2016年第9期79-81,共3页
目的:研究大学生手机依赖、手机使用状况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问卷对长春市某高校106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手机依赖率为21.56%;手机依赖在性别、年级间存在差异(均P<0.05);手机使用在性别、年... 目的:研究大学生手机依赖、手机使用状况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问卷对长春市某高校106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手机依赖率为21.56%;手机依赖在性别、年级间存在差异(均P<0.05);手机使用在性别、年级、成长地点上存在差异(均P<0.01);手机依赖与手机使用呈正相关(P<0.01)。结论:手机使用越频繁,手机依赖性越强,应引导大学生理性使用手机从而有效预防和改善手机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依赖 手机使用 大学生 长春
下载PDF
无手机恐惧:我们为什么不能与手机分离? 被引量:7
6
作者 衡书鹏 赵换方 周宗奎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0-152,共13页
无手机恐惧是一种由手机不在身边或无法使用手机所诱发的情境性焦虑。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了无手机恐惧的普遍存在。相关理论从错失恐惧、手机依恋和自我扩展等视角解释了无手机恐惧发生的原因。综述以往的实证研究发现,无手机恐惧的发... 无手机恐惧是一种由手机不在身边或无法使用手机所诱发的情境性焦虑。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了无手机恐惧的普遍存在。相关理论从错失恐惧、手机依恋和自我扩展等视角解释了无手机恐惧发生的原因。综述以往的实证研究发现,无手机恐惧的发生会受到个体特征(人口学变量、人格特质等)和手机使用行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无手机恐惧会对个体的认知与学业表现、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压力感、心理健康、生活方式和睡眠等多方面产生消极影响。未来研究应厘清和完善无手机恐惧的结构与测量工具,拓展无手机恐惧的研究方法与手段,进一步探讨无手机恐惧的影响因素、后效及作用机制,并加强对无手机恐惧的干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使用 无手机恐惧 情境性焦虑 前因与结果变量
原文传递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心理需求、手机使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何雯 夏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05-111,共7页
目的:探讨手机成瘾与心理需求、手机使用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手机用户需求调查问卷和手机使用行为问卷对729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并综合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考察变量间的关系.结果:4.9%的大学... 目的:探讨手机成瘾与心理需求、手机使用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手机用户需求调查问卷和手机使用行为问卷对729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并综合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考察变量间的关系.结果:4.9%的大学生手机成瘾,相比无手机成瘾的大学生,手机成瘾者的心理需求和手机使用行为得分显著更高(p<0.001).心理需求与手机成瘾显著正相关(r=0.44,p<0.01),手机使用与手机成瘾显著正相关(r=0.35,p<0.01).心理需求中的个性需求和社交需求正向影响手机成瘾,手机使用中的工具使用行为和人际联系行为正向影响手机成瘾.手机使用在心理需求和手机成瘾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47.7%.结论:心理需求影响手机成瘾的路径有两条:一是直接预测大学生的手机成瘾,二是通过手机使用间接预测手机成瘾;心理需求是影响手机成瘾的重要因素,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干预可以从调整满足心理需求的方式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手机成瘾 心理需求 手机使用
下载PDF
亲子间的手机博弈: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晓冬 李怡静 魏然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2年第3期35-57,共23页
本研究以生态系统理论、媒介时间置换假说为理论框架,探讨家庭关系质量是如何通过青少年手机使用强度,以及因手机使用产生的亲子冲突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证结果显示:家庭关系质量负向影响青少年手机使用强度;青少年的手机使用... 本研究以生态系统理论、媒介时间置换假说为理论框架,探讨家庭关系质量是如何通过青少年手机使用强度,以及因手机使用产生的亲子冲突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证结果显示:家庭关系质量负向影响青少年手机使用强度;青少年的手机使用强度正向影响因手机使用产生的亲子冲突频率。此外,因手机使用产生的亲子冲突不仅对青少年的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产生负向影响,且正向影响青少年的孤独感和抑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关系 手机使用强度 青少年心理健康 亲子冲突
下载PDF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克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4期265-266,共2页
随着手机的普及,很多中学生都会带手机到学校中。中学生使用手机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知识层面,还能够辅助学习并且减少家长对于学生安全的担心,但是如果中学生在使用手机过程中缺少自制力,过度使用手机,也会对正常的生活以及学习... 随着手机的普及,很多中学生都会带手机到学校中。中学生使用手机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知识层面,还能够辅助学习并且减少家长对于学生安全的担心,但是如果中学生在使用手机过程中缺少自制力,过度使用手机,也会对正常的生活以及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进行研究,首先,从三个好的方面以及两个不利的方面提出了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然后,从学校和家长要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交流、不断完善学校对学生携带手机的管理制度以及加强对学生的疏导教育三个角度提出了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手机使用 利弊
下载PDF
驾驶中移动电话的使用:基于自我调整行为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荣刚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28-1337,共10页
因使用移动电话而导致的"驾驶分心"已成为一种严重的道路安全隐患。驾驶者总体上能意识到其危害,但在驾驶中使用移动电话的现象很普遍。以往研究不能全面地对这一矛盾予以解释,长期以来更是忽略了对"驾驶分心中自我调整... 因使用移动电话而导致的"驾驶分心"已成为一种严重的道路安全隐患。驾驶者总体上能意识到其危害,但在驾驶中使用移动电话的现象很普遍。以往研究不能全面地对这一矛盾予以解释,长期以来更是忽略了对"驾驶分心中自我调整行为"进行研究,而这一问题能够直接解释驾驶中的移动电话使用行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对与驾驶分心中自我调整行为有关的研究进行分析和综述:(1)驾驶中移动电话使用行为的一般规律(类型、频率和危险感知等),驾驶者对移动电话使用行为的理解是诱发自我调整行为的基础;(2)驾驶情境下移动电话使用中可能触发的自我调整行为,该部分将主要分析自我调整行为的类型及相关属性;(3)如何对移动电话使用行为和自我调整行为进行预测。总体上,基于对补偿式安全信念进行理解和度量、并以此为切入点对驾驶中移动电话使用及与其有关的自我调整行为展开研究,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驾驶分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调整行为 分心驾驶 移动电话
下载PDF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挺 郝霖霖 刘君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14期177-181,186,共6页
目的: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探讨大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方法:以上海市高校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开发Monitor软件获取大学生手机使用记录,从APP使用时间、解锁次数、使用频率等数据中分析大学生不健康生活方式。结果:大学生日均使用... 目的: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探讨大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方法:以上海市高校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开发Monitor软件获取大学生手机使用记录,从APP使用时间、解锁次数、使用频率等数据中分析大学生不健康生活方式。结果:大学生日均使用手机达5h20min,日均解锁63.3次;大学生每日平均在0点24分入睡,平均睡眠7h38min;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检出率为19.1%,与手机使用时间、次数显著相关;大学生日均步数为6573步,平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为1.4次;约38.5%的大学生在调查周点过外卖,平均点外卖3.48次/周。结论:大学生使用手机时间过长,存在熬夜、运动量缺乏、不健康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对学业和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建议:大学生加强自控能力,科学管理手机使用时间,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依赖 大学生 手机使用 健康
下载PDF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手机使用及依赖现状分析——以北京市某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月 郭琦 袁榕蔓 《中华家教》 2023年第3期72-82,共11页
手机是中小学生上网的主要工具,手机管理已被纳入教育部下发的“五项管理”内容之一,在教育“双减”工作中,如何解决新时代中小学生手机使用和管理问题,是家校教育的热点与难题。青少年手机依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个人、家... 手机是中小学生上网的主要工具,手机管理已被纳入教育部下发的“五项管理”内容之一,在教育“双减”工作中,如何解决新时代中小学生手机使用和管理问题,是家校教育的热点与难题。青少年手机依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因素。本研究通过整群抽样、智能手机依赖量表及自编手机使用问卷对北京市某区27所义务教育阶段共8044名中小学生(13所小学、14所初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手机使用呈低龄化趋势,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手机使用时长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和女生在手机使用具体内容上存在显著差异;初中生在手机拥有率、使用时长方面均显著高于小学生,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初中生在手机依赖分数显著高于小学生,男生手机依赖分数略高于女生,但不存在显著差异。据此建议:在家庭层面,家长需关注孩子手机使用内容,在以身作则的同时,与孩子共同制定手机管理方案;在学校层面,应严格落实上级相关要求,引导教师科学管理学生手机使用行为,运用心理课等形式对学生加大宣传力度,并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创造多种机会满足学生人际交往需求;在社会层面,需多部门联合建立相关机制,发挥相关企业及社会团体社会责任,共同营造良好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阶段 手机使用 手机依赖 现状分析
下载PDF
手机使用情况与男性精液质量和性激素的关联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甜 张敏 +9 位作者 刘翀 邓艳玲 陈盼盼 苗雨 曾嘉月 卢婷婷 刘晓英 吴杨 李成儒 曾强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70,共8页
[背景]实验研究表明手机发射的射频电磁波具有降低精液质量和改变性激素等生殖毒性,但有关手机使用情况与男性精液质量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此外,很少有流行病学研究探讨手机使用情况对性激素的影响。[目的]探讨手机使用情况与... [背景]实验研究表明手机发射的射频电磁波具有降低精液质量和改变性激素等生殖毒性,但有关手机使用情况与男性精液质量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此外,很少有流行病学研究探讨手机使用情况对性激素的影响。[目的]探讨手机使用情况与男性精液质量和性激素的关联。[方法]以2018年12月—2020年1月期间来武汉市某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寻求不孕不育检查夫妇中的2045名男性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研究对象的手机使用情况,其中1232名男性纳入精液质量分析,1694名男性纳入性激素分析。采用多变量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手机使用情况与男性精液质量和性激素之间的关联。[结果]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现手机使用情况与精子前向运动力、精子总活力、精子浓度和精子总数以及血清促黄体生成素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发现血清总睾酮随着每日手机使用时长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趋势=0.08)。与每日手机使用时长0~2 h组相比,使用时长2.1~5 h、5.1~8 h和>8 h的男性血清总睾酮浓度分别平均下降了6.29%(95%CI:0.40%~11.84%)、6.01%(95%CI:0.60%~12.19%)和7.87%(95%CI:0.40%~14.79%)。[结论]本研究未发现手机使用情况与男性精液质量和血清促黄体生成素相关,但随着每日手机使用时长的增加,男性血清总睾酮呈现出潜在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使用情况 射频电磁波 精液质量 性激素 睾酮
原文传递
延安市某大学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与拖延行为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彩霞 赵倩 张宏伟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与拖延行为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学生手机使用调查表和Atiken拖延问卷,对延安市某大学大一至大四38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普遍使用手机,86.1%的大学生每天使...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与拖延行为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学生手机使用调查表和Atiken拖延问卷,对延安市某大学大一至大四38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普遍使用手机,86.1%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2个小时以上;45.53%的大学生存在拖延行为,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每天使用手机2小时以上的大学生拖延程度更高(P<0.05),不同拖延程度的大学生在手机功能使用上存在差异(P<0.05)。结论: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时间长,拖延现象比较普遍,手机使用情况与拖延行为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延行为 手机使用 手机依赖 大学生
下载PDF
高职学生手机使用行为与体育锻炼、超重肥胖、近视的关系
15
作者 何杰 魏愚 张蕾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23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索高职学生手机使用行为与体育锻炼、超重肥胖和近视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恰当地使用手机,降低超重肥胖的风险,保护好视力。方法:用方便抽样法,选取聊城、武汉、昆明三地的766名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检查。结果:手机成瘾检... 目的:探索高职学生手机使用行为与体育锻炼、超重肥胖和近视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恰当地使用手机,降低超重肥胖的风险,保护好视力。方法:用方便抽样法,选取聊城、武汉、昆明三地的766名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检查。结果:手机成瘾检出率为54.20%,超重检出率为15.14%,肥胖检出率为7.44%。达到中等运动量及以上的学生占比26.40%。近视与运动量负相关(r=-0.19,P<0.01),与网上购物、看电子书的使用频率正相关(r=0.16、0.19,P值均<0.01)。超重肥胖与手机使用时长、看电子书和玩游戏的频率正相关(r=0.15、0.14、0.13,P值均<0.01),性别和手机使用时长可以预测高职学生是否超重肥胖(P值均<0.01)。与男生相比,女生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更多、手机成瘾倾向更高、运动量更小、近视度数更高(t值均>1.96,P值均<0.05)。结论:高职学生近视程度与运动量和手机使用行为有关,增加运动量、减少看电子书的频率能有效保护视力;超重肥胖与手机使用时长和看电子书、玩游戏的频率有关,长时间使用手机的女生具有较高的超重肥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手机使用 体育锻炼 超重肥胖 近视
下载PDF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注意偏向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洪露 李惠萍 陈娟娟 《中国校医》 2021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大学本科生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注意偏向的关系以及注意偏向在手机成瘾和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安徽某高校本科生479名,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版积极/消极注意... 目的探讨大学本科生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注意偏向的关系以及注意偏向在手机成瘾和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安徽某高校本科生479名,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版积极/消极注意偏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79份,有效回收率为95.8%。大学生手机成瘾总分为(41.18±12.20)分,心理健康总分为(13.88±11.43)分,正性注意偏向总分(42.81±8.69)分,负性注意偏向总分为(29.81±8.22)分。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负性注意偏向均呈正相关(r=0.453,P<0.01;r=0.404,P<0.01);心理健康与正性注意偏向呈负相关(r=-0.318,P<0.01),与负性注意偏向呈正相关(r=0.567,P<0.01)。结论大学生注意偏向在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中起到中介作用,应高度重视大学生手机成瘾对心理健康的危害,以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使用 行为 成瘾 注意偏向 心理健康
原文传递
大学生手机使用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建东 《皖西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24-127,共4页
随着智能手机大量普及,大学生对手机的过度使用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研究调查了大学生手机使用的情况,并做了手机成瘾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超过3个小时,而且女生显著高于男生;手机主要用于QQ等即时类社... 随着智能手机大量普及,大学生对手机的过度使用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研究调查了大学生手机使用的情况,并做了手机成瘾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超过3个小时,而且女生显著高于男生;手机主要用于QQ等即时类社交软件、玩游戏、浏览网页等;不仅是早中晚休息时间,而且在课堂、自习、课后,都有很多同学在使用手机;分析发现手机成瘾没有性别差异;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在社会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上没有差异,但在支持的利用度上成瘾组显著低于非成瘾组。因此,作者建议应该更多地从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层面对大学生过度使用手机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手机使用 社会支持
下载PDF
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使用监管工具设计与实现
18
作者 丁晓江 《自动化应用》 2023年第10期217-219,共3页
在工作时间内,规范手机的合理使用已成为一些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使用监管工具。该工具运用静态应用记录获取技术,分析员工在工作时间内使用手机APP的情况,以强化监管措施,提高员工的自控力,规范... 在工作时间内,规范手机的合理使用已成为一些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使用监管工具。该工具运用静态应用记录获取技术,分析员工在工作时间内使用手机APP的情况,以强化监管措施,提高员工的自控力,规范手机在工作时间内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使用 ANDROID系统 监管工具
下载PDF
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调查及不良习惯对策——以某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绵锦 肖虹 《新余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01-104,共4页
作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已经深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功能的全面性及使用的便捷性更令其成为大学生的必备品。通过对某医科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手机使用不良习惯对大学生学习、睡眠、消费习惯、... 作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已经深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功能的全面性及使用的便捷性更令其成为大学生的必备品。通过对某医科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手机使用不良习惯对大学生学习、睡眠、消费习惯、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带来了不利影响,进而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手机使用 不良习惯 对策
下载PDF
听障初中生手机依赖与学校适应水平关系的研究
20
作者 赵逸寒 张洁 +1 位作者 张悦歆 李蓓蕾 《现代特殊教育》 2022年第14期27-35,共9页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媒介,对个体学习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使用《手机问题使用量表》《学校适应量表》调查482名听障初中生手机依赖水平和学校适应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听障初中生总体手机依赖程...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媒介,对个体学习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使用《手机问题使用量表》《学校适应量表》调查482名听障初中生手机依赖水平和学校适应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听障初中生总体手机依赖程度不高;听障初中生的手机月消费额、手机使用原因和对使用手机的态度会显著影响其手机依赖程度。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学校适应中的常规适应、师生关系和学业适应维度是听障初中生手机依赖最重要的预测因素。此外,不同的手机使用态度也能预测其手机依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初中生 手机依赖 手机使用 手机使用态度 学校适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