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矿井通风与安全》混合课程中的应用
1
作者 宋佰超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在《矿井通风与安全》混合课程建设实施中,积极探索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模式及方法手段,如案例法、视频演示法、虚拟仿真、翻转课堂等,旨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其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较为成功。该模式下... 在《矿井通风与安全》混合课程建设实施中,积极探索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模式及方法手段,如案例法、视频演示法、虚拟仿真、翻转课堂等,旨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其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较为成功。该模式下通过企业典型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内驱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将教学按照线上线下的过程建立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同时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建立了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型,并形成了注重过程性评价的教学评价方式,教学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与安全 混合课程 教学改革 翻转课堂 教学设计
下载PDF
音乐听觉训练与视唱练耳教学资源建设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洋 孟燕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8期93-97,116,共6页
内心音乐听觉能力是在音乐活动中逐步建立的对各种音乐要素的感知能力,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逐步达成,音乐听觉训练的核心课程“视唱练耳”是提高视唱能力与提升辨音能力的基础课,也是所有音乐专业学习者的必修课,课... 内心音乐听觉能力是在音乐活动中逐步建立的对各种音乐要素的感知能力,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逐步达成,音乐听觉训练的核心课程“视唱练耳”是提高视唱能力与提升辨音能力的基础课,也是所有音乐专业学习者的必修课,课程有循序渐进、内容丰富的特点,通常在本科阶段开设学时为128学时。疫情以来“视唱练耳”SPOC教学平台建设极大程度的提升了课程质量与教学效果,文章通过对课程思路的设计与课程在线资源的梳理,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视唱练耳”SPOC教学资源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心音乐听觉 视唱 练耳 SPOC 混合课程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专业混合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静 褚燕华 +1 位作者 张晓琳 高鹭 《现代计算机》 2017年第22期26-29,共4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内蒙古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和方法进行质量提升建设,从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改革,达到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培养出软件工程领域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软件工程 混合课程 教学模式 课程建设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的混合式课程改革--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代俊 袁晓艳 李仁莉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19-123,共5页
混合式课程融合了传统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优势,且根据学科特点融合了多元化教学模式和多样化教学方法,建设混合式课程是当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启发性、体验性、实操性等教学环节,混合式... 混合式课程融合了传统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优势,且根据学科特点融合了多元化教学模式和多样化教学方法,建设混合式课程是当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启发性、体验性、实操性等教学环节,混合式课程可以实现课堂内外的交互学习,增强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课程 互联网+ 课程改革 大学生心理健康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混合式课堂视角下的教学建筑空间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姗姗 马珂 《山西建筑》 2019年第19期185-187,共3页
随着微课、MOOC等信息化混合课堂走入现代教育课堂,传统教学建筑空间与课堂形式匹配值降低,以河南科技学院教学建筑空间为例,从师生课堂教学行为入手进行调查研究,对建筑空间形式、室内空间布局等层面进行探索,对高校教学空间设计与改... 随着微课、MOOC等信息化混合课堂走入现代教育课堂,传统教学建筑空间与课堂形式匹配值降低,以河南科技学院教学建筑空间为例,从师生课堂教学行为入手进行调查研究,对建筑空间形式、室内空间布局等层面进行探索,对高校教学空间设计与改造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建筑 混合式课堂 教学空间
下载PDF
土木工程概论混合课程的建设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茹秋瑾 芦琴 段蓉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76-79,共4页
以优慕课为平台,针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建立课程框架体系,阐述混合课程建设的步骤,建设混合课程。以某小节知识点为例,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课堂中设置了5个教学环节,并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本门课程浓厚的兴趣,... 以优慕课为平台,针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建立课程框架体系,阐述混合课程建设的步骤,建设混合课程。以某小节知识点为例,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课堂中设置了5个教学环节,并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本门课程浓厚的兴趣,混合课程的运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概论 混合课程 优慕课
下载PDF
《急诊医学》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初步构建
7
作者 李芳 赵群远 +4 位作者 嫡娥姆 王伟 文静 张笑 陈安宝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9期177-178,共2页
《急诊医学》又称急救医学或急症医学,是研究与处理急、危患者及伤员急救、途中监护治疗、医院内治疗,及其组织和管理等问题的专门学科。《急诊医学》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综合性强、学习难度较大。为了提高学习成效,我们... 《急诊医学》又称急救医学或急症医学,是研究与处理急、危患者及伤员急救、途中监护治疗、医院内治疗,及其组织和管理等问题的专门学科。《急诊医学》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综合性强、学习难度较大。为了提高学习成效,我们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和初步构建了《急诊医学》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本文就该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初步构建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教学 混合式课程 教学模式
下载PDF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与实践
8
作者 贺优 孙娜蒙 《科教导刊》 2022年第26期43-45,共3页
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可从明确课程建设顶层设计、优化课程内容与数字化在线资源、打造融合式课程路径,建设“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并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对其进行实践,锻炼学生的... 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可从明确课程建设顶层设计、优化课程内容与数字化在线资源、打造融合式课程路径,建设“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并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对其进行实践,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国家、社会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优秀设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环境设计专业 线上 线下 混合课程
下载PDF
混合式课程之生态教学治理研究
9
作者 邵金侠 罗恩韬 +1 位作者 宋梅 胡蓉 《电脑与电信》 2022年第10期1-3,16,共4页
为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增强课堂的时代感和教学的吸引力,针对混合式一流课程,综合考虑教师、课程和学生三方要素,深度融合新媒体技术,积极探索虚拟网络社区和虚拟仿真系统的教学“张力”与“效力”,完善混合式课程理论建设体系。所谓教学... 为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增强课堂的时代感和教学的吸引力,针对混合式一流课程,综合考虑教师、课程和学生三方要素,深度融合新媒体技术,积极探索虚拟网络社区和虚拟仿真系统的教学“张力”与“效力”,完善混合式课程理论建设体系。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混合式课程不会有固定的教学模式,这里从教学环境构建、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角色治理四个层面发力,尝试生态教学治理,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课程 生态教学 教学研究
下载PDF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教学设计
10
作者 王占华 吕行 +2 位作者 林英姿 丛俏 孙雪景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1期19-21,共3页
在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改变传统单一以教室课堂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展《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首先在超星平台建立适合我校教学学时要求和学生培养特点的《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线上课程,学生需要先在线上完... 在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改变传统单一以教室课堂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展《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首先在超星平台建立适合我校教学学时要求和学生培养特点的《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线上课程,学生需要先在线上完成课程自主预习,然后完成教师引导下的线下学习。在设计线上、线下教学过程和确定考核评价标准时,重点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和达成度,以期培养学生在固废污染控制及资源化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物 混合课程 教学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翻转课堂的“互联网+数据库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佘侃侃 王珍 苏传琦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49期243-245,共3页
对高校"互联网+"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探讨面向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方法,并结合实例,给出翻转课堂实施模式和混合课程设计内容,以形成师生紧密合作的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 混合课程设计 翻转课堂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下载PDF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中学混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罗红宇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71-74,共4页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已经从互联网发展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它使教育更加多元化、系统化。本研究基于"互联网+教育"的背景,讨论如何进行中学混合课程教学改革,最终达...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已经从互联网发展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它使教育更加多元化、系统化。本研究基于"互联网+教育"的背景,讨论如何进行中学混合课程教学改革,最终达到推进教学理念转变、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增强中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中学混合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刍议“后疫情时代”动画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俊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1年第3期144-146,共3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线上课程为代表的互联网教学资源逐步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新冠疫情造成的隔离教学更加速了这一变革,对于面临新文科、新媒介理念转型的动画专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已成趋势。文章通过对现阶段线上课程教学的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线上课程为代表的互联网教学资源逐步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新冠疫情造成的隔离教学更加速了这一变革,对于面临新文科、新媒介理念转型的动画专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已成趋势。文章通过对现阶段线上课程教学的总结,分析现阶段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未来建设网络课程的切实建议,以期更好的服务于动画专业的发展,务实地推动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课程 动画专业 混合式课改
原文传递
新文科背景下“设计初步”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楠 张岩 +1 位作者 赵涛 杜粉霞 《科教导刊》 2022年第15期125-128,共4页
“空间形态创意”是艺术设计学多个专业,如环境设计、建筑景观、公共艺术、产品设计等必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范式特征,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学习、实践、设计工作中考查和培养的核心素养。“设计初步”课程开设于一年级,教学内容以... “空间形态创意”是艺术设计学多个专业,如环境设计、建筑景观、公共艺术、产品设计等必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范式特征,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学习、实践、设计工作中考查和培养的核心素养。“设计初步”课程开设于一年级,教学内容以“空间形态创意”为核心,重视审美教育,从美学认识角度出发,进行环境认识、创作等空间内容教学。课程结合国家“新文科”导向以及所在学院“新工科”背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凝练知识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调整多元评价体系,利用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加强学生的美学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美学 空间 线上线下混合课 新文科
下载PDF
《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与管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18期162-165,共4页
随着现代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管理》课程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信息化的需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混合式课程教学 教学探究
下载PDF
职业院校名师成长路径实践研究——以“C#程序设计”混合式课程改革为例
16
作者 张美枝 《科教导刊》 2020年第36期145-146,共2页
名师是教师队伍的领头雁,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本文提出了打造"四横两纵一平台"。以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点阐释了"四横两纵一平台"中"校企合作"平台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 名师是教师队伍的领头雁,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本文提出了打造"四横两纵一平台"。以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点阐释了"四横两纵一平台"中"校企合作"平台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特别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并以"C#程序设计"混合式课程改革为例,具体阐述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程资源等要素在职业院校名师成长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师成长 混合式课程改革 校企合作 四横两纵一平台
下载PDF
瑜伽课程创新与教改实践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艳青 《高教学刊》 2022年第15期61-64,共4页
为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通过重塑瑜伽课程模式、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多元访谈、理论测验等方法进行课程创新与教改实践。发现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理论认知率为91.80%,23点以后入眠比例为87.00%,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学生对课程、自我身体... 为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通过重塑瑜伽课程模式、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多元访谈、理论测验等方法进行课程创新与教改实践。发现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理论认知率为91.80%,23点以后入眠比例为87.00%,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学生对课程、自我身体活力、体能、体型满意度分别提升了7.02%,5.11%,10.68%,15.69%。得出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行不合一,采用聚焦健康的课内外一体化+混合式瑜伽课程模式可有效促进学生健康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瑜伽 健康促进 混合式教学 课程创新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
下载PDF
“以生为本”和“以师为本”并重——以思想政治混合式共享课程改革为视角
18
作者 刘妤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16年第3期30-34,共5页
'以生为本'和'以师为本'是贯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过程的两种基本理念。混合式共享课程改革做到'以生为本'和'以师为本'并重,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不同程度... '以生为本'和'以师为本'是贯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过程的两种基本理念。混合式共享课程改革做到'以生为本'和'以师为本'并重,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迁就学生的倾向,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供给侧出现了问题。以供给侧改革理念指导混合式共享课程改革,才能实现'以生为本'和'以师为本'两种理念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共享课程 以生为本 以师为本 供给侧改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