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向飞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寒热错杂型UC患者9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对照组(n=49)。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寒热错杂型UC患者9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对照组(n=49)。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镜分级、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IBDQ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F-κB、CASP1、NLRP3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UC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内镜分级,改善患者症状,调节血清NF-κB、CASP1、NLRP3 mRNA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左金丸 加减 寒热错杂型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有效性 被引量:9
2
作者 白晓秋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9期171-172,175,共3页
目的对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有效性观察分析。方法在该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实施治疗的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 目的对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有效性观察分析。方法在该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实施治疗的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50例,分别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和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48/50),对照组患者则为76.0%(38/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寒热错杂型 慢性胃炎
下载PDF
经方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梁琪 韦静 +2 位作者 罗鹏基 曾思敏 黄贵华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从经方入手,搜集了近10年各医家运用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记载,从肝胃不和证、肝胃郁热证、痰气交阻证、脾胃虚弱证、寒热错杂证5个常见证型逐条论述经方临床运用,以期扩大经方使用范围,展现经方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之优势所在,为临床... 从经方入手,搜集了近10年各医家运用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记载,从肝胃不和证、肝胃郁热证、痰气交阻证、脾胃虚弱证、寒热错杂证5个常见证型逐条论述经方临床运用,以期扩大经方使用范围,展现经方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之优势所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参考文献43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胃食管反流病 肝胃不和证 肝胃郁热证 痰气交阻证 脾胃虚弱证 寒热错杂证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感悟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昌 陈一斌 《中国医药导刊》 2021年第5期350-353,共4页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乃汉代医圣张仲景为伤寒少阳病误下致痞而设,经过历代医家在临床实际运用中的不断探索和总结,目前多用于治疗中医辩证为寒热错杂的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笔者跟师时,见吾师常以此方治疗寒...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乃汉代医圣张仲景为伤寒少阳病误下致痞而设,经过历代医家在临床实际运用中的不断探索和总结,目前多用于治疗中医辩证为寒热错杂的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笔者跟师时,见吾师常以此方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平调寒热,辛苦并进,补泻相兼,疗效斐然。笔者有所感悟,将跟师所遇医案加以整理,并从方证起源、现代药理学研究、病案拾掇、案例分析及总结体会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寒热错杂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乌梅丸调和木土调理阴阳寒热错杂证运用探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菁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年第10期70-71,共2页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功,主蛔厥,又主久利。清代以来诸多医家对此异议,认为其既为厥阴病主方,亦可用于疑难杂症。作为理肝重剂可泄木安土,用于肝脾、肝胃不和之诸证;同时亦将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等集于一身,广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功,主蛔厥,又主久利。清代以来诸多医家对此异议,认为其既为厥阴病主方,亦可用于疑难杂症。作为理肝重剂可泄木安土,用于肝脾、肝胃不和之诸证;同时亦将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等集于一身,广泛应用于内科杂病;寒热错杂之虚证肢厥,则可救逆迴厥,临证还须辨清脏厥、蛔厥,用药才会准确无误。临床应用当以气升降失和为依据,病机特点必以寒热错杂的虚证肢厥为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张仲景 伤寒论 厥阴病 泄木安土 调理阴阳 寒热错杂 理论探析
下载PDF
基于“厥阴为枢”论治化疗相关性腹泻初探
6
作者 杨怡秋 沈洋 +2 位作者 国佳鑫 王羽嘉 李忠 《四川中医》 2024年第6期32-36,共5页
化疗相关性腹泻(chemotherapy-induced diarrhea, CID)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引起发热、便血、电解质紊乱、肾损伤等变化,甚则危及生命。厥阴为阴阳出入,气机升降转枢之地,易发生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出现易寒易热、易虚易实、两极转... 化疗相关性腹泻(chemotherapy-induced diarrhea, CID)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引起发热、便血、电解质紊乱、肾损伤等变化,甚则危及生命。厥阴为阴阳出入,气机升降转枢之地,易发生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出现易寒易热、易虚易实、两极转化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本文基于“厥阴为枢”理论,通过辨析《伤寒论》中下利的相关条文,认为厥阴下利与CID病因病机契合,CID病因主要为病后厥阴态、化疗寒热大毒;病机关键为厥阴枢机不利,阴阳失和,贼风内生,转归取决于阳气恢复程度。临证对寒热相兼,虚实错杂的下利,以和解枢机为治疗大法,和其寒热、调其虚实、重塑枢机,使补益不留邪、清热不伤正;对热利、寒利临证应以清肝经郁热,暖肝回厥止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相关性腹泻 厥阴为枢 寒热错杂 下利
下载PDF
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黄海蕾 沙伟 +2 位作者 熊星 杭海 尤立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8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析中医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寒热错杂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各36例。中药组接受辛开苦降法(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西药组口服枸橼... 目的探析中医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寒热错杂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各36例。中药组接受辛开苦降法(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西药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嗳气、上腹胀、纳食减少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中药组患者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嗳气、上腹胀积分分别为(1.13±2.00)、(1.03±1.55)、(0.68±1.45)、(0.34±1.23)分,均低于西药组的(2.11±2.11)、(1.89±2.04)、(1.44±1.70)、(1.11±1.9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纳食减少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总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中药组患者的症状总分(3.43±4.75)分低于西药组的(6.88±4.6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7.2%,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7.8%,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可,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胀、嗳气等症状,较常规西医治疗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不适综合征 辛开苦降法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 寒热错杂型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璐 王晓鸽 +4 位作者 姚翠翠 刘镇亚 杨竹青 郭敏 李合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2-216,共5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当前,西医主要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保护食管黏膜,促进胃动力等方式进行治疗,单纯的西医疗法短期疗效确切,但停药后易复发。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改善症状、复...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当前,西医主要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保护食管黏膜,促进胃动力等方式进行治疗,单纯的西医疗法短期疗效确切,但停药后易复发。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改善症状、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安全耐受等诸多优势。寒热错杂型作为该病常见的证候类型,文章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寒热错杂型GERD的临床研究成果,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临床经验参考依据,同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寒热错杂 中医药
下载PDF
史锁芳运用乌梅丸的临床思路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晓娜 吴晓 +2 位作者 汤玲玲 丁涵 张婉如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1324-1327,共4页
乌梅丸是张仲景所创之经典名方,被历代医家所重视。其在现代临床应用较广,可涵盖内外妇儿多科疾病,亦被多数医家奉为治疗疑难杂症的验方。史锁芳教授对乌梅丸的领悟颇深,临床应用屡获良效,多从厥阴病辨证、厥阴欲解时及开阖枢理论三个... 乌梅丸是张仲景所创之经典名方,被历代医家所重视。其在现代临床应用较广,可涵盖内外妇儿多科疾病,亦被多数医家奉为治疗疑难杂症的验方。史锁芳教授对乌梅丸的领悟颇深,临床应用屡获良效,多从厥阴病辨证、厥阴欲解时及开阖枢理论三个角度去运用,在临床实践中紧扣“寒热错杂、虚实并存”的病机,“厥阴欲解时”的时机,“开阖枢”逆乱之气机三方面的特征,并强调乌梅丸原方药物不可或缺,剂量灵活变化,同时注重服药时间,方能获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厥阴病 厥阴欲解时 寒热错杂 虚实并存 开阖枢 史锁芳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胃溃疡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慧姗 吴钰淇 +1 位作者 刘滨 郭绍举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2期138-140,共3页
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药治疗胃溃疡有独特的优势,可以降低西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溃疡愈合质量。通过对半夏泻心汤进行加减,可以在平调寒热的基础上,疏肝理气,健脾除湿,令脾胃升降复常,中焦得安。胃溃疡辨证为寒热错杂型患... 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药治疗胃溃疡有独特的优势,可以降低西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溃疡愈合质量。通过对半夏泻心汤进行加减,可以在平调寒热的基础上,疏肝理气,健脾除湿,令脾胃升降复常,中焦得安。胃溃疡辨证为寒热错杂型患者的病机总以脾胃亏虚为本,气机升降失司为标,常兼以肝气郁结、水湿内停为患。临床发现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寒热错杂型胃溃疡的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寒热错杂 半夏泻心汤
下载PDF
LNG工厂混合冷剂液化工艺冷箱提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烨 殷素娜 +2 位作者 郭鹏 杨振江 王颜全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56,61,共7页
为了研究LNG工厂混合冷剂液化方式的运用及调整情况,以湖北500×10^4 m^3/d LNG工厂国产化示范工程实际生产情况(400×10^4 m^3/d提至500×10^4 m^3/d)为例,收集提量期间各测点温度、混合冷剂组分变化、差压变化、操作调整... 为了研究LNG工厂混合冷剂液化方式的运用及调整情况,以湖北500×10^4 m^3/d LNG工厂国产化示范工程实际生产情况(400×10^4 m^3/d提至500×10^4 m^3/d)为例,收集提量期间各测点温度、混合冷剂组分变化、差压变化、操作调整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湖北500×10^4 m^3/d LNG工厂兼具传统阶式制冷循环与混合冷剂制冷循环优点,在系统稳定性与可调节性能上均具优势,在冷箱换热不均的情况下仍可正常生产;但提量前系统中就出现冷剂混合不均、冷箱出现两相流等情况,提量中虽进行降量复热、曲线提产等操作,同时也针对性地进行提高压缩机转速、优化BOG放空等措施来提高系统稳定性,但都不能彻底弥补冷剂混合不均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提量期间各个阶段都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预案,并且做阶段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冷剂 冷箱 提量调整 换热
下载PDF
甘草泻心汤联合五苓散加减治疗重症监护病房相关性腹泻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晓洪 宋棠 +2 位作者 黄亚秀 陈冬杰 王评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36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在重症病房出现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基础性疾病的同时予蒙脱石散联合双歧...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在重症病房出现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基础性疾病的同时予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口服,试验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基础性疾病的同时予甘草泻心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大便性状改变时间和血清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治疗时间为3 d。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6.7%(26/30),对照组为60.0%(18/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便性状好转时间上,试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 d后血清WBC、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血清CRP、IL-6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泻心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ICU相关性腹泻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CRP、IL-6炎症介质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相关性腹泻 寒热错杂 脾虚水停 甘草泻心汤 五苓散
下载PDF
李雅言治疗顽固性慢性痢疾临床经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永泉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74-175,共2页
目的:总结李雅言名老中医治疗顽固性慢性痢疾临床经验。方法:对李雅言老中医遗留的病案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寒热错杂者宜和其寒热,虚实并存者宜调其虚实,阴虚湿热者宜养阴清肠,阴阳两虚者宜... 目的:总结李雅言名老中医治疗顽固性慢性痢疾临床经验。方法:对李雅言老中医遗留的病案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寒热错杂者宜和其寒热,虚实并存者宜调其虚实,阴虚湿热者宜养阴清肠,阴阳两虚者宜益阴温阳等。结论:顽固性慢性痢疾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李雅言老中医临床治疗顽固性慢性痢疾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雅言 慢性痢疾 寒热错杂 虚实并存 阴虚湿热 阴阳两虚
下载PDF
肺癌晚期带瘤生存的治疗策略:从寒热错杂和痰瘀固结入手 被引量:1
14
作者 万何琴 袁苏云 +1 位作者 雷书浚 曹建雄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5期223-226,共4页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具有起病隐匿和进展迅速的特点,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且放化疗效果往往较为局限。“带瘤生存”理论认为痰瘀固结以至根深蒂固是肺癌晚期肿瘤难以消除的主要原因,而寒热错杂以至阴阳离决是...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具有起病隐匿和进展迅速的特点,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且放化疗效果往往较为局限。“带瘤生存”理论认为痰瘀固结以至根深蒂固是肺癌晚期肿瘤难以消除的主要原因,而寒热错杂以至阴阳离决是肺癌晚期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带瘤生存”的治疗策略主张以平调寒热为根本治法,旨在调和阴阳、恢复正气,先存一息以续命;同时少佐祛痰化瘀之品,以冀抑制痰瘀增进,减轻肺癌晚期的肿瘤负荷。虽不能使肺癌肿瘤完全消除,但可使患者与肿瘤得以和平共存,以提高肺癌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此即中医理论的“带瘤生存”之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热错杂 痰瘀固结 肺癌晚期 带瘤生存
下载PDF
从乌梅丸浅谈厥阴病类腹痛的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梦婷 黄凯歌 陈德轩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22期104-106,共3页
厥阴病类腹痛发作时辰为丑时、寅时、卯时,病机为阴阳不相顺接,阳逆于上,阴陷于下,寒热错杂。乌梅丸清上温下,寒热并用,直中病机要点,故治疗厥阴病类腹痛疗效颇佳。
关键词 乌梅丸 厥阴病 腹痛 寒热错杂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新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百顺 赵秋升 +3 位作者 魏小兵 高新建 李茂帅 布振忠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11期97-98,共2页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原方治疗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医诊断为胃痞的患者,服用半夏泻心汤,1剂/d,3次/剂。结果:患者服药2d后症状缓解,四周后临床治愈。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病效果显著。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寒热错杂 胃炎
下载PDF
苦辛养中汤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17
作者 翟成武 鲍劲松 张士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苦辛养中汤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戒烟戒酒,禁辛辣刺激,多清淡食物和果蔬。对照组25例多潘立酮,10mg/次,3次/d,饭前30min口服;奥美... [目的]观察苦辛养中汤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戒烟戒酒,禁辛辣刺激,多清淡食物和果蔬。对照组25例多潘立酮,10mg/次,3次/d,饭前30min口服;奥美拉唑,20mg/次,2次/d,饭前30min口服。治疗组25例苦辛养中汤(生黄芪30g,党参、当归、柴胡,清半夏、甘草各10g,白术、茯苓、百合各20g,黄连、莪术各3g),1剂/d,水煎20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6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黏膜急性炎症、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辛养中汤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寒热错杂 苦辛养中汤 多潘立酮 奥美拉唑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背俞指针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7
18
作者 胡雄丽 陈峭 李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157-1161,共5页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口服治疗寒热错杂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柳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诊治的72例寒热错杂证功能性...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口服治疗寒热错杂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柳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诊治的72例寒热错杂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背俞指针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中医症状积分和血清MTL、血浆GAS、血浆CCK水平变化,统计2组患者治疗3周后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胃脘痞满、口干苦、纳呆、便溏、嘈杂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胃脘痞满、口干苦、纳呆、便溏、嘈杂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MTL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GAS和CCK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MT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AS和CCK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4%(34/36)和72.2%(26/36),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背俞指针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口服治疗寒热错杂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肯定、安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胃肠激素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背俞指针疗法 半夏泻心汤 寒热错杂 胃动素 胃泌素 胆囊收缩素
下载PDF
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4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杰辉 林焱斌 +3 位作者 余光书 张寿雄 刘友瑛 许宏滨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2期31-34,42,共5页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寒热错杂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芍药...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寒热错杂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寒热错杂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2组均根据疼痛程度酌情使用塞来昔布胶囊。2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实验室指标及DAS28-ESR积分。结果:治疗组脱落1例,显效10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脱落2例,显效6例,有效1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1.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水平及DAS28-ESR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在塞来昔布胶囊使用的数量、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治疗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寒热错杂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实验室指标及关节功能,减轻疼痛,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寒热错杂型 桂枝芍药知母汤 甲氨蝶呤 塞来昔布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乌梅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胡裕耀 柯一帆 +1 位作者 马芳笑 刘英超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11期1486-1487,共2页
目的 观察乌梅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寒热错杂证候临床疗效以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 UC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梅汤... 目的 观察乌梅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寒热错杂证候临床疗效以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 UC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梅汤加减治疗,1剂/d,7d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给药.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中炎性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90.30%,对照组有效率7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治疗前,IL-10水平升高﹑IL-6及TNF-α水平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梅汤加减能提高UC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字溃疡性结肠炎 寒热错杂证候 乌梅汤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