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聚类及PCA分析的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被引量:93
1
作者 金慧芳 史东梅 +3 位作者 陈正发 刘益军 娄义宝 杨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5-164,共10页
为准确评价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特征,该文采用聚类分析法(CA)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分别建立了南方红壤丘陵区坡耕地耕层质量诊断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并利用最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CA,SQI-CA和soil ... 为准确评价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特征,该文采用聚类分析法(CA)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分别建立了南方红壤丘陵区坡耕地耕层质量诊断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并利用最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CA,SQI-CA和soil quality index-PCA,SQI-PCA)和全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total,SQI-T)对坡耕地耕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变化特征差异明显,其中耕层平均厚度(19.93±4.9)cm,接近作物生长适宜水平;土壤有机质、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7.43±8.71)和(0.97±0.42)g/kg,处于中度贫瘠化水平;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丰富,平均含量分别为(26.1±22.22)和(155.46±88.35)mg/kg;p H均值为(5.34±0.77),土壤呈弱酸性。2)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由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贯入阻力、土壤有机质、p H值和有效磷组成。基于不同数据集的耕层土壤质量评价结果差异明显,土壤质量指数变化范围、均值表现为SQI-T>SQI-CA>SQI-PCA,变异系数表现为SQI-T<SQI-CA<SQI-PCA,SQI-CA与SQI-T的Nash有效系数和相关度高于SQI-PCA,而相对偏差系数和平均相对误差则低于SQI-PCA,这表明基于聚类分析最小数据集(MDS-CA)较基于主成分分析最小数据集(MDS-PCA)更适合替代全量数据集(total data set,TDS)对耕层土壤质量进行评价。3)从保水、保土、保肥及增产潜力角度看,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诊断指标适宜性阈值为耕层厚度≥20.39 cm,土壤容重0.92~1.21 g/cm3,土壤贯入阻力≤1.21 kg/cm3,土壤有机质含量≥18.82 g/kg,p H值5.04~5.38,有效磷≥28.83 mg/kg。合理深松是构建合理耕层的有效措施之一。该研究结果可为南方红壤丘陵区坡耕地耕层质量恢复、农作物生产适宜性调控和坡耕地水土流失阻控提供参考,有利于红壤丘陵区坡耕地资源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最小数据集 红壤坡耕地 合理耕层 土壤质量
下载PDF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被引量:78
2
作者 李鑫 张文菊 +3 位作者 邬磊 任意 张骏达 徐明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3043-3056,共14页
【目的】探究国内外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梳理土壤质量评价中的研究热点与发展前沿,为我国土壤质量评估研究及方法应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检索方法,收集有关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目的】探究国内外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梳理土壤质量评价中的研究热点与发展前沿,为我国土壤质量评估研究及方法应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检索方法,收集有关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筛选、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文献415篇、最小数据集155个。基于土壤质量评价指标选取频率、评价方法和最小数据集等信息,分析近30年来全球土壤质量评价的发展态势、前沿领域以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国内外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涉及25个物理指标、36个化学指标、35个生物指标和19个环境指标。土壤有机质作为土壤质量的核心指标,其选取频率最高,为96.6%;其次是土壤酸碱度、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容重,选取频率均在50%以上;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等生物指标选取频率较低,均小于25%,但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最小数据集构建方法中,主成分分析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指标冗余,体现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应用最为广泛。被筛选进入最小数据集的指标中,有机质、速效磷、容重和土壤酸碱度在表征土壤质量时应用广泛,频率分别为67.7%、43.2%、34.8%和34.2%。目前土壤质量评价研究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土壤质量指标,运用土壤质量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能较准确地评估管理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适用于土壤可持续管理。【结论】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酸碱度、容重和含水量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构建能够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土壤质量变化的指标体系及其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未来土壤质量评价研究的重点,应用指标体系在大空间尺度评估土壤质量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Web of Science数据库 CNKI数据库 土壤质量 最小数据集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南方地区冷浸田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67
3
作者 邓绍欢 曾令涛 +4 位作者 关强 李鹏 刘满强 李辉信 焦加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6-1333,共8页
调查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7个省份冷浸田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性状,筛选冷浸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建立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结果表明:冷浸田土壤有机质、全氮、C/N、有效磷与非冷浸田差异显著,分别较非冷浸田高出26.1%、11.2%、12.3%,... 调查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7个省份冷浸田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性状,筛选冷浸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建立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结果表明:冷浸田土壤有机质、全氮、C/N、有效磷与非冷浸田差异显著,分别较非冷浸田高出26.1%、11.2%、12.3%,低84.6%。冷浸田土壤含水量、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Fe^(2+)、Mn^(2+)、还原性物质总量含量分别较非冷浸田显著高出37.6%、91.5%、108.1%、17.0%、349.5%、143.1%、217.9%;冷浸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低于非冷浸田,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非冷浸田,蔗糖酶活性与非冷浸田相比无显著差异。冷浸田土壤线虫数量为301.9条100 g干土^(-1),显著低于非冷浸田;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冷浸田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为pH、全氮、有效锰、Fe^(2+)、C/N、线虫数量6个指标,冷浸田土壤质量指数显著低于非冷浸田。研究结果对冷浸田土壤质量评价、土壤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浸田 土壤质量 评价指标 最小数据集 土壤线虫
下载PDF
基于土壤管理评估框架的云南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51
4
作者 陈正发 史东梅 +3 位作者 金慧芳 娄义宝 何伟 夏建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6-267,共12页
坡耕地作为云南地区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和参数适宜范围确定是合理耕层构建的基础。基于土壤管理评估框架(soil management assessment framework,SMAF),构建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指数评价模型(cultivated-laye... 坡耕地作为云南地区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和参数适宜范围确定是合理耕层构建的基础。基于土壤管理评估框架(soil management assessment framework,SMAF),构建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指数评价模型(cultivated-layer soil quality index,CLSQI),采用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法筛选评价指标,对云南地区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提出坡耕地合理耕层土壤参数适宜范围。结果表明:云南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由pH值、全氮、总孔隙度、抗剪强度、田面坡度5个指标组成,基于MDS的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精度较高。在初选指标体系中,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抗剪强度、田面坡度5个指标的权重较大,而在MDS指标体系中,田面坡度、全氮含量的权重较大。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指数(CLSQI)分布在0.39~0.84之间,均值为0.59±0.11,变异系数为0.19,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采样区坡耕地CLSQI差异显著(P<0.05),其大小关系为:楚雄>双柏>宣威>宁洱>马龙>石林。0~20 cm采样深度坡耕地CLSQI(均值0.59)大于>20 cm(均值0.56),紫色土坡耕地CLSQI(均值0.61)大于红壤(均值0.54)(P<0.05),垄作和等高耕作模式坡耕地CLSQI大于顺坡耕作,旋耕方式下的坡耕地CLSQI大于翻耕,不同农业分区坡耕地CLSQI的大小顺序为:滇东北山原区>滇中高原湖盆区>滇西南中山宽谷区。坡耕地合理耕层MDS土壤指标适宜范围为:pH值5.58~7.82,全氮≥1.37 g/kg,总孔隙度≥52.28%,抗剪强度≥5.19kPa,田面坡度≤11.79°。研究可为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及合理耕层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模型 相关分析 耕层土壤质量 土壤管理评估框架 最小数据集 坡耕地 参数适宜范围
下载PDF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黄土高原矿区复垦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42
5
作者 李鹏飞 张兴昌 +3 位作者 郝明德 张燕江 崔勇兴 朱世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65-273,共9页
矿产开发影响了土壤质量,特别是在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地区。通过植被恢复能够改善矿区复垦土壤质量。为了揭示矿区复垦土壤质量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变化,该文以黑岱沟矿区排土场不同恢复年限不同植被类型、未复垦地和周边自然植被恢复区为... 矿产开发影响了土壤质量,特别是在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地区。通过植被恢复能够改善矿区复垦土壤质量。为了揭示矿区复垦土壤质量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变化,该文以黑岱沟矿区排土场不同恢复年限不同植被类型、未复垦地和周边自然植被恢复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1项理化生指标作为总数据集(totaldataset,TDS),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合Norm值构建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通过非线性(non-Linear,NL)和线性(linear,L)两种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北部典型矿区复垦土壤质量评价指标MDS包括粉粒百分比、有机质、速效磷、钠吸附比和微生物碳;2种评价方法下,植被恢复均对复垦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SQI)有了显著提升(P <0.05),复垦20 a灌木SQI高于复垦10 a灌木SQI,复垦12 a草本SQI高于复垦20 a草本SQI,然而所有复垦土壤SQI均未达到自然植被恢复土壤SQI;由于非线性土壤质量评价方法(SQI-NL)具有更大的土壤质量指数变化区间和变异系数,此外,在SQI-NL和线性土壤质量(SQI-L)评价两种方法下,MDS和TDS之间决定系数分别为0.911和0.866,因此,非线性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在该区域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并且最小数据集能够较准确地进行土壤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垦 植被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矿区 主成分分析 最小数据集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集的建立及作用 被引量:34
6
作者 付强 索继江 +17 位作者 邢玉斌 杜明梅 巩玉秀 单淑娟 林建 霍瑞 陈春平 李卫光 李六亿 王力红 吴安华 任南 胡必杰 高晓东 武迎宏 陆群 张乐辉 刘运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01-2403,2417,共4页
目的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集,实现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监测信息标准化,为数据在不同用户间进行交换提供规范和指南。方法依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卫生信息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等标准,在分析国内外基本数据集研究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 目的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集,实现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监测信息标准化,为数据在不同用户间进行交换提供规范和指南。方法依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卫生信息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等标准,在分析国内外基本数据集研究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我国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集的方案。结果初步建立起包括通用、自身风险、诊断信息、诊疗相关风险、实验室检验、体征相关和医院感染结果判读七大类数据的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集。结论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集的建立将规范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相关临床数据,保证数据抽取、转换、存储与分析的同质化,提高数据与真实情况的符合度,为信息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医院感染监测专业需求提供了指导,并为下一步研发国家/区域性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监测 基本数据集 最小数据集 数据元
原文传递
土壤健康评估指标、框架及程序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7
作者 李烜桢 骆永明 侯德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7-624,共8页
土壤健康已经成为土壤学中的研究热点。对土壤健康进行科学的评估是进行土壤健康管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然而,由于土壤具有多种属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科学地进行土壤健康评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回顾了土壤健康概念的发展历... 土壤健康已经成为土壤学中的研究热点。对土壤健康进行科学的评估是进行土壤健康管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然而,由于土壤具有多种属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科学地进行土壤健康评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回顾了土壤健康概念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进行土壤健康评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指标及其表征意义;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土壤健康评估框架及其适用性,梳理了土壤健康评估的一般程序,并指出我国未来的土壤健康评估应该关注碳汇指标、生物学指标和环境指标。本文旨在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壤健康评估方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健康 评估方法 指标 最小数据集 土壤健康指数
下载PDF
土壤侵蚀因素对紫色丘陵区坡耕地耕层质量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史东梅 蒋光毅 +3 位作者 蒋平 娄义宝 丁文斌 金慧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70-279,共10页
土壤侵蚀是导致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退化和土壤生产力不稳定的关键因素。该文以紫色丘陵区坡耕地为例,对坡耕地不同地力等级耕层土壤质量、渗透性能及耕层类型进行聚类分析,讨论了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耕层厚度影响及合理耕层土体构型。结果... 土壤侵蚀是导致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退化和土壤生产力不稳定的关键因素。该文以紫色丘陵区坡耕地为例,对坡耕地不同地力等级耕层土壤质量、渗透性能及耕层类型进行聚类分析,讨论了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耕层厚度影响及合理耕层土体构型。结果表明:(1)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具有中等程度变异性,有效土层厚度(15~80 cm)和耕层厚度(15~25 cm)变异系数分别为12.18%和37.26%,土壤有效磷变异系数可达94.51%,说明土壤物理指标变异性小于化学指标变化;三级以下地力耕层构型为近似全虚或全实剖面结构,五等地力坡耕地产量下降50%左右。(2)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坡位、不同垂直深度的耕层土壤物理性质、持水性能及耕作性能差异显著(P<0.05),土壤容重为上坡>下坡>中坡,土壤抗剪强度为上坡>中坡>下坡,土壤稳定入渗为下坡>中坡>上坡,土壤贯入阻力表现为中坡>上坡>下坡;除土壤入渗外,土壤容重、抗剪强度、贯入阻力均表现为底土层>心土层>耕层;坡耕地0~40 cm土层中蓄存降水可被农作物利用70%左右。(3)中度侵蚀程度坡耕地,年均耕层厚度薄化值为1.04~3.04 mm,坡耕地合理耕层建立可选择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抗剪强度、土壤有机质、土壤渗透性为坡耕地合理耕层评价最小数据集,耕层构型总体保持上虚下实型、耕层厚度20~25 cm、有效土层厚度50~60 cm。(4)紫色土坡耕地可分为四种耕层类型,其障碍耕层主要表现为有效土层厚度限制型(第II类)、耕层厚度限制型(第III类)和土壤养分限制型(第IV类),分别占耕层总量30%、10%、3%;紫色土坡耕地合理耕层建立应重点关注有效土层厚度和耕层厚度调控。研究结果可为客观认识土壤侵蚀与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退化关系、合理耕层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养分 耕层 坡耕地 土壤质量 最小数据集 紫色丘陵区
下载PDF
康奈尔土壤健康评价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28
9
作者 盛丰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89-1296,共8页
土壤健康是土壤质量的可变部分,受人类利用和管理土壤方式的影响明显。因此,掌握农田土壤健康状况,对改进农田管理方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康奈尔土壤健康评价系统通过研究土壤健康指标,科学全面的评价农田土壤的健康... 土壤健康是土壤质量的可变部分,受人类利用和管理土壤方式的影响明显。因此,掌握农田土壤健康状况,对改进农田管理方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康奈尔土壤健康评价系统通过研究土壤健康指标,科学全面的评价农田土壤的健康状况。该系统从39个备选的土壤健康指标中选取物理指标、生物指标和化学指标各4个,作为描述土壤健康特征的量化指标;在采样分析获得各指标的指标值后,通过土壤健康评分函数,将测得的指标值转换为对应指标的分值,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土壤健康总分,用以定量评价农田土壤的综合健康状况。该测试系统面向农民、为农民服务,操作简单、易于理解,对我国开展农田土壤健康管理和评价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健康 土壤健康指标 最小数据集 评分函数 土壤健康评价
原文传递
辽东山区林参复合经营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伟玮 刘某承 +2 位作者 李文华 郑颖 王月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631-2641,共11页
林参复合经营是辽东山区典型的林下经济模式之一,而林下参的生长对于环境条件要求很高,其中,土壤质量是制约人参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对人参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目前,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蒙古栎纯林是辽东山区广泛分布的林... 林参复合经营是辽东山区典型的林下经济模式之一,而林下参的生长对于环境条件要求很高,其中,土壤质量是制约人参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对人参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目前,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蒙古栎纯林是辽东山区广泛分布的林参复合经营林分类型,选择3种林分下立地特征相似、人参种植年限不同的样地,测定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子共25项指标,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和专家经验法构建了林参复合经营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MDS),并利用模糊数学法对不同样地土壤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林参复合经营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包括容重、pH、有机质、速效K、全Zn、微生物量N、酸性磷酸酶和细菌共8项指标。此外,土壤质量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针阔混交林对照样地(0.764)>蒙古栎纯林对照样地(0.745)>针阔混交林14a人参样地(0.614)>蒙古栎纯林20a人参样地(0.385)>阔叶混交林12a人参样地(0.361)>阔叶混交林对照样地(0.354)>阔叶混交林6a人参样地(0.323)>阔叶混交林9a人参样地(0.308)>阔叶混交林3a人参样地(0.230),说明林分类型特征和人参种植年限对土壤质量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今后,在辽东山区林参复合经营发展过程中,可以该最小数据集为基础,充分考虑土壤质量状况,并适当进行管理,以保障人参健康生长,促进人参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参复合经营 土壤质量评价 最小数据集 模糊数学法 辽东山区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27
11
作者 刘鑫 王一博 +3 位作者 吕明侠 孙岩 杨文静 赵金鹏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9-479,共11页
土壤质量评价是提高对土壤质量理解的关键环节。为了了解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土壤质量的基本情况,在青藏高原腹地西大滩至安多地区,根据不同海拔梯度和植被盖度共采集了154个土壤样品。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法确定了影响青藏高原... 土壤质量评价是提高对土壤质量理解的关键环节。为了了解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土壤质量的基本情况,在青藏高原腹地西大滩至安多地区,根据不同海拔梯度和植被盖度共采集了154个土壤样品。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法确定了影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MDS):全氮、全磷、全钾。根据影响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土壤质量进行评价,得出了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盖度下的土壤质量指数(SQI)。通过对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盖度的土壤质量指数进行对比研究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SQI呈增加的趋势,即海拔4 300~4 600 m(0.270±0.043)<海拔4 600~4 900 m(0.326±0.061)<海拔4 900~5 200 m(0.410±0.075);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SQI也呈现增加的变化趋势,即植被盖度小于50%(0.262~0.265)<植被盖度大于50%(0.336~0.344)。在分别考虑了有机质、盐分、土壤水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下得出的土壤质量指数值与基于最小数据集得到的土壤质量指数相一致,说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最小数据集可以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土壤质量做出较准确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土壤质量 主成分分析 最小数据集
下载PDF
福建冷浸田土壤质量评价因子的最小数据集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飞 李清华 +4 位作者 林诚 何春梅 钟少杰 李昱 林新坚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61-1468,共8页
江南山区中低产冷浸田分布广泛,其改良利用对促进粮食增产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比较福建省17对典型冷浸田与同一微地貌单元内非冷浸田表层土壤的41项物理、化学与生物指标,系统分析了冷浸田与非冷浸田之间各指标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利... 江南山区中低产冷浸田分布广泛,其改良利用对促进粮食增产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比较福建省17对典型冷浸田与同一微地貌单元内非冷浸田表层土壤的41项物理、化学与生物指标,系统分析了冷浸田与非冷浸田之间各指标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构建冷浸田土壤质量评价因子最小数据集.结果表明:与非冷浸田相比,冷浸田土壤总有机质高31.7%,表征活性有机质的微生物生物量C降低37.8%;Fe2+高177.0%,速效磷、钾分别降低52.3%和22.8%;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分别高58.3%和22.1%,磷酸酶、硝酸还原酶分别降低47.8%和66.6%,微生物区系数量降低29.8%~46.0%;物理性砂粒含量高8.0%,浸水容重降低25.8%.冷浸田与非冷浸田之间表土有28项属性指标呈现显著差异.用因子分析方法从28项有显著差异的指标中归纳出累计贡献率达78.5%并能分别反映土壤生化、活性有机N、还原性障碍、物理与化学养分特征的5个主成分,结合相关分析模型和专家经验法建立了包括C/N、细菌、微生物生物量N、还原性物质总量、物理性砂粒、全磷6项因子的冷浸田土壤质量评价因子最小数据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浸田 土壤属性 土壤质量评价 评价因子 最小数据集 多元统计
原文传递
广西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26
13
作者 庞世龙 欧芷阳 +3 位作者 申文辉 侯远瑞 黄小荣 郑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0-66,共7页
以广西平果县喀斯特山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林、柚木Tectona grandis林、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林、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林及弃耕地植被自然恢复(对照)等5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理化性质变... 以广西平果县喀斯特山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林、柚木Tectona grandis林、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林、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林及弃耕地植被自然恢复(对照)等5种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理化性质变异特征;综合敏感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最小数据集,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由土壤自然含水率、田间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和速效磷等8个指标组成。速效磷是研究区土壤质量评价的高度敏感指标,也是影响土壤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由高至低依次为:香樟(0.355)>顶果木(0.345)>柚木(0.304)>银合欢(0.299)>对照(0.290),表明不同植被对维护和改善其土壤质量的能力存在差异,乡土树种香樟、顶果木优于外来树种柚木和银合欢。因此,在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时,应遵循植被分布规律,选择乡土种树,以促进植被自然顺向演替。总体而言,研究区土壤质量贫瘠,土地退化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植被恢复 土壤理化性质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最小数据集 广西
下载PDF
基于MDS和模糊逻辑的黄河三角洲土壤质量评估 被引量:26
14
作者 吴春生 刘高焕 +2 位作者 黄翀 刘庆生 管续栋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75-1286,共12页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丰富,但降水与蒸发严重失衡,土壤受盐渍化及污染影响严重。为获取该地区土壤质量现状,本研究选取了多个物理和化学指标,利用最小数据集理论,构建适合于研究区土壤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模糊逻辑模型对土壤质量...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丰富,但降水与蒸发严重失衡,土壤受盐渍化及污染影响严重。为获取该地区土壤质量现状,本研究选取了多个物理和化学指标,利用最小数据集理论,构建适合于研究区土壤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模糊逻辑模型对土壤质量现状进行评估,并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土壤等级上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经筛选后,黄河三角洲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包括p H、TN、AP、AK、有机质和土壤盐分;评估结果显示在空间上土壤质量内陆高于沿海,以中部黄河与刁口河相交处为最优;土壤质量整体上以中等级为主,其中三级类型占比最大为31.22%,农田、园地、林地等主要分布在三级以上土壤,但有部分在低级土壤上存在,而且优质土壤上也存在较多的闲置土地,土地资源利用存在不合理性,有待进一步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数据集 土壤质量 模糊逻辑 黄河三角洲
原文传递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吉林省黑土耕层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25
15
作者 梅楠 谷岩 +5 位作者 李德忠 梁尧 袁静超 刘剑钊 任军 蔡红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1-98,共8页
黑土作为吉林中部平原粮食主产区主要土壤类型,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该研究以吉林省典型黑土耕层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集1401个土壤样本,测定8项土壤理化指标及玉米产量。采用最小数据集法筛选评价指标,... 黑土作为吉林中部平原粮食主产区主要土壤类型,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该研究以吉林省典型黑土耕层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集1401个土壤样本,测定8项土壤理化指标及玉米产量。采用最小数据集法筛选评价指标,对于黑土耕层土壤进行质量评价,并综合土壤质量指数和产量提出评价指标的适宜范围。结果表明:吉林省黑土耕层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由耕层容重、有机质、速效磷、pH构成,由全量数据集(Total Data Set,TDS)、重要数据集(Important Data Set,IDS)和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分别计算的土壤质量指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2)分别为0.716、0.771,表明MDS可以替代TDS对黑土耕层土壤质量进行评价。黑土玉米种植区耕层土壤质量指数分布在0.22~0.75之间,均值为0.53,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趋势。土壤质量指数随产量先增加后降低。黑土耕层保持较高土壤质量及产量的评价指标适宜范围分别为:容重为1.23~1.43 g/cm^(3),酸碱度(pH值)为4.74~6.96,有机质为33.14~35.81 g/kg,有效磷为122.46~136.06 mg/kg。该研究结果可为吉林省黑土耕层土壤质量诊断、提高黑土肥力及选择适合农田管理措施提供理论及参数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耕层 最小数据集 土壤质量评价 土壤质量指数
下载PDF
不同密度调控强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刘慧敏 韩海荣 +5 位作者 程小琴 蔡锰柯 刘旭军 刘莉 张文雯 刘铭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59,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密度调控强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及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西太岳山好地方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密度、含水率、养分含量、酶活性等18项... 【目的】探究不同密度调控强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及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西太岳山好地方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密度、含水率、养分含量、酶活性等18项土壤指标,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相关系数法建立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采用加权求和指数法对不同密度调控强度的(对照,2096株/hm^(2),CK;低强度处理,1850株/hm^(2),LT;中强度处理,1402株/hm^(2),MT;高强度处理,1106株/hm^(2),HT)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LT、MT和HT样地土壤含水率呈增加趋势;从密度调控对土壤养分影响而言,MT处理下C、N和P等养分含量均较高。此外,土壤生物学性状也对不同调控强度存在显著响应,其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在MT显著高于CK;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MT最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在LT最高,蔗糖酶活性在CK最高,而纤维素酶活性随密度调控强度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有机质、含水率、微生物生物量氮、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构成了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不同密度调控强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指数大小为MT(0.598)>HT(0.510)>LT(0.432)>CK(0.339)。【结论】密度调控可有效改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状况,中等林分密度下土壤质量指数最高。建议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适度密度调控处理,以提高人工林地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调控 华北落叶松 人工林 最小数据集 土壤质量评价
下载PDF
基于MDS与TOPSIS模型的滨海滩涂围垦区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21
17
作者 解雪峰 濮励杰 +2 位作者 朱明 吴涛 许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484-5492,共9页
评估围垦后土壤质量的变化过程可以为土壤抑盐、培肥等调控措施提供科学指导.以不同围垦年限(5、30、38和61a)滩涂围垦区和光滩为研究对象,基于最小数据集方法筛选了与土壤质量密切相关的土壤黏粒比例、土壤盐分(SSC)、土壤有机质(SOM)... 评估围垦后土壤质量的变化过程可以为土壤抑盐、培肥等调控措施提供科学指导.以不同围垦年限(5、30、38和61a)滩涂围垦区和光滩为研究对象,基于最小数据集方法筛选了与土壤质量密切相关的土壤黏粒比例、土壤盐分(SSC)、土壤有机质(SOM)、全钾(TK)和土壤容重(BD)这5个指标,结合TOPSIS模型构建土壤质量指数对滨海滩涂围垦后土壤质量演变过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滩涂围垦后土壤粒径逐渐细化,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逐渐降低,土壤脱盐脱碱活动持续进行并伴随着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的逐渐累积.研究区土壤质量指数在24. 06~63. 08之间,并呈现出:光滩(20. 04±11. 48)<围垦5 a(29. 33±10. 65)<围垦30 a(51. 52±8. 76)≈围垦38 a(49. 98±10. 75)<围垦61 a(58. 37±3. 15),土壤质量大致经历了“初期稳定-迅速提升-相对稳定”这3个阶段.土壤质量因子障碍程度的排序为黏粒比例> SSC> SOM> TK> BD,较低的黏粒含量和较高的盐分是围垦区土壤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最小数据集 TOPSIS模型 障碍因子 滩涂围垦区
原文传递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紫色丘陵区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21
18
作者 娄义宝 史东梅 +3 位作者 蒋光毅 金慧芳 陈正发 林姿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85,共11页
耕层土壤质量直接影响坡耕地土地生产力,为准确评价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特征,本文以云南楚雄、广西桂林、江西兴国和广东南雄4个区域紫色土坡耕地耕层(0~2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相结合方法对12个土壤属性... 耕层土壤质量直接影响坡耕地土地生产力,为准确评价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特征,本文以云南楚雄、广西桂林、江西兴国和广东南雄4个区域紫色土坡耕地耕层(0~2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相结合方法对12个土壤属性指标筛选,建立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最小数据集并对耕层土壤质量评价。结果表明:1)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养分较为贫瘠,土壤有机质(14.89 g/kg)和全氮(0.85 g/kg)为四级水平,有效磷(28.84 mg/kg)为二级水平,p H值显弱酸性;土壤密度为0.93~1.62 g/cm3,耕层厚度在15~30 cm变化,总体看土壤化学指标变异性大于物理指标变异性,2)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由土壤密度、有效磷、有机质、饱和导水率、贯入阻力、砂粒、耕层厚度7个指标构成,可反映紫色土耕层土壤质量有效信息,评价结果具有较好准确性,3)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表现为云南楚雄>广西桂林>江西兴国>广东南雄。研究结果可为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改良和合理耕层构建提供科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层 土壤质量 坡耕地 最小数据集 紫色丘陵区
下载PDF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东北风沙土农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被引量:20
19
作者 乔云发 钟鑫 +2 位作者 苗淑杰 李琪 陆欣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138,共7页
2015年10月—2017年10月玉米收获期,在位于东北风沙土区的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域内,调查采集了53个样点耕层土壤,测定了21项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和玉米产量。采用聚类分析法建立了东北风沙土农田耕层质量诊断最小数据集(MDS),利用... 2015年10月—2017年10月玉米收获期,在位于东北风沙土区的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域内,调查采集了53个样点耕层土壤,测定了21项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和玉米产量。采用聚类分析法建立了东北风沙土农田耕层质量诊断最小数据集(MDS),利用全量数据集(TDS)、土壤质量指数(SQI-TDS)、玉米产量、最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SQI-MDS)对风沙土耕层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SQI-TDS、玉米产量与SQI-MDS呈极显著正相关(r^2分别为0.451 5,0.557 9),这表明MDS适合替代TDS对风沙土农田耕层土壤质量进行评价。调查区域东北风沙土平均土壤质量指数为0.46,基于MDS,根据土壤质量评价指数土壤地力划分为5级,野外调查53个点中34.0%样点土壤属于地力Ⅳ级,52.8%样点土壤属于地力Ⅲ级,11.2%样点土壤属于地力Ⅱ级,研究区域没有Ⅰ级和Ⅴ级地力分布。调查区域平均玉米产量7.6 Mg/hm^2,根据玉米产量土壤地力划分5级,野外调查53个点中1.9%样点属于地力Ⅴ级,35.8%样点土壤地力属于Ⅳ级,41.5%样点土壤地力属于Ⅲ级,18.9%样点土壤地力属于Ⅱ级,1.9%样点土壤地力属于Ⅰ级。利用最小数据集SQI-MDS能够较准确地定量描述风沙土农田耕层质量,为东北风沙土农田耕层土壤质量诊断、合理耕层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风沙土 土壤质量 合理耕层 最小数据集
下载PDF
基于烤烟生产的湘西植烟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明发 田峰 +10 位作者 李孝刚 田茂成 李明德 彭曙光 巢进 蔡云帆 吴海勇 李双 张黎明 朱三荣 吕启松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97,共11页
以湘西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烤烟生产调查和土壤性状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构建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进而系统性评价植烟土壤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植烟土壤pH和砂粒等特性变异中等(18%),而一些微量元素和速效养分含量变... 以湘西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烤烟生产调查和土壤性状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构建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进而系统性评价植烟土壤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植烟土壤pH和砂粒等特性变异中等(18%),而一些微量元素和速效养分含量变异较强(63%~134%);土壤pH值、有机质、砂粒含量、全氮、全钾和有效硫适宜,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偏高,而土壤全磷和一些微量元素(钼、硼)缺乏。筛选出用于评价植烟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包含了土壤有机质、砂粒、速效钾、有效磷、全钾和有效钼;根据综合质量指标大小将植烟土壤质量分为优、良、中、较差和差5个等级,属于良等级以上土壤植烟区所占比例为37.4%,中等级别土壤占比43.8%,较差等级以下土壤占比1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土壤质量 最小数据集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