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民本政治的近代转型——探析以“权能分职”为枢纽的五权宪制方案
1
作者 杨毓康 《中国政治学》 2023年第2期73-93,135-136,共23页
民本思想在传统中国政治思想中具有基理性地位,因为它根本性地反映了古代中国政制中政治精英—社会大众的权责利害关系,其中蕴含的道德责任追求、统治经验智慧与革命合法性体现出这一对关系的复杂。孙中山发扬民本思想中的“革命权”,... 民本思想在传统中国政治思想中具有基理性地位,因为它根本性地反映了古代中国政制中政治精英—社会大众的权责利害关系,其中蕴含的道德责任追求、统治经验智慧与革命合法性体现出这一对关系的复杂。孙中山发扬民本思想中的“革命权”,在其暮年又设计出以“权能分职”为枢纽的五权宪制国家权力结构方案,如此重构了这一对传统政治关系,其意义在于实现君主制向共和制的转变,改造政治精英—社会大众的不对等法权,发挥政治精英主导的国家治理的传统优势,完成对传统民本政治的宪制转化。另外,从政治精英—社会大众的关系来看,五权宪制方案区别于西方式的政府—民众、国家—社会的二元对立特点,显示出政治精英主导下的上下一体共赴国事的立宪精神。所以,这一方案实际上激活了传统并对西方近代宪制话语进行了突破,这主要表现在“权能分职”与“分权制衡”背后的权职分工与权力分制、“万能政府”与有限政府的区别以及对平等自由价值的不同诠释上,这也使得该方案成为在传统中国近代转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西政治对话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 政治精英—社会大众 五权宪制方案 西方宪制 权能分职
原文传递
试论先秦民本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2
作者 王雷松 曲岩 《兰州学刊》 2005年第2期55-56,111,共3页
中国先秦时代的先哲们,基于对人民在社会中所起的重大作用的认识,催生和发育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民本”思想,这一思想为后代历世学者所继承和弘扬,它贯穿了中国哲学的始终。现代我们重提“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重新... 中国先秦时代的先哲们,基于对人民在社会中所起的重大作用的认识,催生和发育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民本”思想,这一思想为后代历世学者所继承和弘扬,它贯穿了中国哲学的始终。现代我们重提“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重新审视和研究先秦哲人们的“民本”思想,对于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共产党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以及社会主义文明建设都具有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思想 以民为本 党的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下载PDF
本土化视角下中国人权理念的形成 被引量:2
3
作者 吕怡维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17,共15页
人权植根于各个具体的社会与文化的土壤之中,由地方性价值和知识、经验产生、发展而来,具有固有的本土属性。人权规范的有效性建立在与各个具体的本土的社会、价值和需求相契合的基础上,因而如何实现人权价值和规范的本土化发展,已成国... 人权植根于各个具体的社会与文化的土壤之中,由地方性价值和知识、经验产生、发展而来,具有固有的本土属性。人权规范的有效性建立在与各个具体的本土的社会、价值和需求相契合的基础上,因而如何实现人权价值和规范的本土化发展,已成国际人权发展的趋势。中华“以民为本”的文化传统中蕴含着“保障民众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本土人权文化基因,其作为本土人权文化资源,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引领下得到继承、创新,完成了内涵本质的历史性变革和超越,成为具有贯古通今中国特色的人权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本土化 以民为本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德育本体论解读—兼论由“民本”思维制约的德育到“人本德育”的历史性转换
4
作者 陈秉公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9,共6页
本文分析了"民本"思维对高校德育的重要影响,探讨了人类哲学本体论的发展历程,指出中国传统的"以民为本"思想存在的主要缺欠以及对高校德育的消极影响,其最大弊端是造成"人的缺位"和德育"工具理性化... 本文分析了"民本"思维对高校德育的重要影响,探讨了人类哲学本体论的发展历程,指出中国传统的"以民为本"思想存在的主要缺欠以及对高校德育的消极影响,其最大弊端是造成"人的缺位"和德育"工具理性化"现象。针对于此,提出了"人本德育"理念—"完全人格德育"理念,即科学界定德育的本质,以学生为本体,塑造学生的"完全人格",实行"双主体.人性化"德育模式,而这一切都要求提高德育教师的"人师"的地位和水平,以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民本”思维 “人本”思维 德育 本体论
下载PDF
民本思想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及其特点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波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9-104,共6页
民本思想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演变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为民本思想体系开始动摇的阶段;戊戌维新时期为民本思想衰变阶段;辛亥革命时期为民本思想走向衰亡和政治生命终结阶段。其演变的特点有三:其一,民本思想演变始终... 民本思想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演变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为民本思想体系开始动摇的阶段;戊戌维新时期为民本思想衰变阶段;辛亥革命时期为民本思想走向衰亡和政治生命终结阶段。其演变的特点有三:其一,民本思想演变始终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相联系;其二,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的拓展,实际上也是民本思想理论体系逐渐崩溃解体、功能作用日益萎缩的过程;其三,民本思想的演变总是与统治阶级及先进中国人的理想与信念、理论与实践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思想 演变 特点
下载PDF
论郑观应的民本思想 被引量:1
6
作者 姜朝晖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58-62,共5页
郑观应的民本思想体系包括:政治上以君民交泰公利说给君民关系定位,提出了通达民情的现实问题,以西方的议院选举和日报充实和发展民本政治制度的建设;在文化教育方面,主张以近代科技教育取代科举制,以增进民众的智慧,并主张重整儒家伦... 郑观应的民本思想体系包括:政治上以君民交泰公利说给君民关系定位,提出了通达民情的现实问题,以西方的议院选举和日报充实和发展民本政治制度的建设;在文化教育方面,主张以近代科技教育取代科举制,以增进民众的智慧,并主张重整儒家伦理道德秩序对抗外来文化侵略;通过对郑氏民本思想的梳理,可以反映出近代民本思想的时代特点及内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观应 民本 议院
下载PDF
论早期维新派的民生改良思想与民本主义
7
作者 姜朝晖 王忠春 《德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74-78,共5页
早期维新派在继承民本主义基础上形成的民生改良思想体系,是在新的社会结构下对传统民本主义的改造和发展,这种继承和改造既反映了早期维新派的民本关怀具有更广阔的视域,更务实的精神和更深刻的人民性,又反映了传统民本思想维护君本政... 早期维新派在继承民本主义基础上形成的民生改良思想体系,是在新的社会结构下对传统民本主义的改造和发展,这种继承和改造既反映了早期维新派的民本关怀具有更广阔的视域,更务实的精神和更深刻的人民性,又反映了传统民本思想维护君本政治的内在局限性,以及在它影响下的早期维新派民生改良思想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维新派 民本 经济 民生
下载PDF
解读荀子君民关系思想研究中的争论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春海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106,共6页
在荀子看来,作为社会多数的民既无德也无知,不具备从政的能力。因此,荀子在构建其君民关系论时,一方面从论证君主制政治合理性的角度提出了立君为民观点,这是典型的民本思想;另一方面从君主施政的角度把民众排除在外,确立了君主的政治... 在荀子看来,作为社会多数的民既无德也无知,不具备从政的能力。因此,荀子在构建其君民关系论时,一方面从论证君主制政治合理性的角度提出了立君为民观点,这是典型的民本思想;另一方面从君主施政的角度把民众排除在外,确立了君主的政治主宰地位,这是明显的君本思想。民本和君本在荀子思想中并行不悖。这或可解答学界在荀子君民关系思想研究上的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君民关系 民本 君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