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中窝入路面神经减压治疗颞骨纵行骨折后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1
作者 曾宪海 林曾萍 +2 位作者 王鹏 邱书奇 赵海亮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颅中窝入路面神经减压治疗颞骨纵行骨折后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颞骨纵行骨折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疗效分析。结果 5例外伤后颞骨骨折均为纵行骨折,周围性面瘫损伤的部位:4例位于膝状... 目的探讨颅中窝入路面神经减压治疗颞骨纵行骨折后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颞骨纵行骨折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疗效分析。结果 5例外伤后颞骨骨折均为纵行骨折,周围性面瘫损伤的部位:4例位于膝状神经节,手术方式为颅中窝入路面神经减压术;1例位于膝状神经节及鼓室段,手术方式为颅中窝联合耳道入路面神经减压术。House-Brackmann分级作为术前、术后疗效的评价标准。术前Ⅴ级3例,Ⅳ级2例.术后随访1-2年,面神经功能恢复至Ⅱ级2例,Ⅰ级3例。结论本研究中,颞骨纵行骨折导致周围性面瘫损伤部位多见于膝状神经节,颅中窝入路面神经减压是治疗外伤后膝状神经节损伤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外伤 颅中窝 面神经减压
下载PDF
颅中窝进路岩尖胆脂瘤切除术 被引量:7
2
作者 许耀东 区永康 +3 位作者 郑亿庆 陈穗俊 纪树芳 郭晓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颅中窝进路岩尖胆脂瘤切除术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4月收治6例(耳)岩尖胆脂瘤(5耳先天性,1耳后天性)行颅中窝进路胆脂瘤切除术。结果6耳岩尖胆脂瘤均能全部切除,术后随访1 ̄10年无复发。术前... 目的探讨颅中窝进路岩尖胆脂瘤切除术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4月收治6例(耳)岩尖胆脂瘤(5耳先天性,1耳后天性)行颅中窝进路胆脂瘤切除术。结果6耳岩尖胆脂瘤均能全部切除,术后随访1 ̄10年无复发。术前纯音测听呈中度混合性聋2耳,中度感音神经性聋1耳,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3耳,术后基本能保存术前听力水平。4例术前面瘫患者中有3例行面神经减压,其中2例由Ⅲ级(House-Brackmann分级)恢复至Ⅰ级,1例由Ⅳ级恢复至Ⅲ级;1例面神经端端吻合由VI级恢复至IV级。结论颅中窝进路能保留患耳的听力,对于听力损失较少或胆脂瘤较局限的先天性胆脂瘤,颅中窝进路是较合适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骨 胆脂瘤 颅中窝进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颅中窝入路内听道定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马梦叶 高震 袁雅生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33-236,共4页
颅中窝入路是耳神经和侧颅底外科的常规手术入路,主要用于切除涉及内听道的各类病变。颅中窝入路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完整暴露内听道,有利于术中直视下切除病变。精准定位内听道可有效避免行颅中窝入路时损伤耳蜗、前庭、半规管、面神经、... 颅中窝入路是耳神经和侧颅底外科的常规手术入路,主要用于切除涉及内听道的各类病变。颅中窝入路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完整暴露内听道,有利于术中直视下切除病变。精准定位内听道可有效避免行颅中窝入路时损伤耳蜗、前庭、半规管、面神经、听神经等重要结构。各种定位方法的灵活应用、完备的颞骨解剖知识、以高分辨率CT和磁共振成像(MRI)为基础的术中导航技术是精准定位内听道的关键。本文对颅中窝入路中内听道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听道定位 颅中窝入路 侧颅底
下载PDF
颅中窝-乳突联合进路面神经减压术 被引量:6
4
作者 许耀东 区永康 +3 位作者 郑亿庆 陈穗俊 纪树芳 郭晓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65-266,共2页
目的探讨颅中窝-乳突联合进路面神经减压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5例外伤性面瘫(House-Brackmann分级Ⅳ ̄Ⅴ级)患者行颅中窝-乳突联合进路面神经减压术。结果5例行颞骨高分辨CT扫描均显示颞骨骨折,... 目的探讨颅中窝-乳突联合进路面神经减压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5例外伤性面瘫(House-Brackmann分级Ⅳ ̄Ⅴ级)患者行颅中窝-乳突联合进路面神经减压术。结果5例行颞骨高分辨CT扫描均显示颞骨骨折,3例显示颅中窝底突起的骨碎片,流泪试验均为阳性。术后随访1 ̄2年,2例面瘫Ⅳ级、2例面瘫Ⅴ级患者完全恢复,1例面瘫Ⅴ级患者恢复至Ⅲ级。结论根据颞骨高分辨CT扫描和流泪试验判断面神经损伤的部位以选择手术进路,颅中窝-乳突联合进路适于面神经全程减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颞骨骨折 颅中窝进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经眶颧额颞下联合入路的特点与若干注意事项 被引量:5
5
作者 袁贤瑞 姜维喜 +1 位作者 曹美鸿 刘运生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5-7,共3页
经眶颧额颞下联合入路切除中颅凹底肿瘤,因颅底显露角度明显扩大,便于充分切除颅底被肿瘤浸润之骨质或妨碍显露的部分,从而直接显露肿瘤或明显缩短其显露距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脑牵拉。对切除鞍旁及颅眶畸跨性肿瘤十分有利。本文还... 经眶颧额颞下联合入路切除中颅凹底肿瘤,因颅底显露角度明显扩大,便于充分切除颅底被肿瘤浸润之骨质或妨碍显露的部分,从而直接显露肿瘤或明显缩短其显露距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脑牵拉。对切除鞍旁及颅眶畸跨性肿瘤十分有利。本文还特别提出术中应注意的若干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中颅凹底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经颅中窝入路内耳道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永谦 丁美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中窝入路确认内耳道的定位方法。方法:12例成人头颅湿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辨认颧弓根后点、棘孔后唇、锤骨头和内耳道间的位置关系。结果:锤骨头的位置相对恒定,其与颧弓根后点和棘孔后唇距离分别为(19.44±1... 目的:探讨经颅中窝入路确认内耳道的定位方法。方法:12例成人头颅湿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辨认颧弓根后点、棘孔后唇、锤骨头和内耳道间的位置关系。结果:锤骨头的位置相对恒定,其与颧弓根后点和棘孔后唇距离分别为(19.44±1.48)mm和(17.74±1.32)mm。以颧弓根后点和棘孔为原点,分别在颅中窝做内径18mm弧线,两弧交叉处外侧钻5mm骨孔,即可辨认锤骨头。颧弓根后点至锤骨头连线,向内延长则落在内耳门内外侧界之间,在此磨除岩嵴即可打开内耳道内侧份,内耳门距锤骨头约(19.71±1.97)mm。结论:经颅中窝手术时,锤骨头可作为确认内耳道的安全可靠的解剖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中窝 锤骨头 内耳道 解剖定化 手术入路
下载PDF
经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中窝底病变的疗效分析(附17例报道) 被引量:3
7
作者 赵亚超 方军超 +1 位作者 杨晋生 范波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75-77,8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眶入路(ETOA)手术治疗颅中窝底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ETOA手术治疗的17例颅中窝底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显示脑膜瘤9例,胶质瘤3例,神经鞘瘤2例,淋巴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血管外...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眶入路(ETOA)手术治疗颅中窝底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ETOA手术治疗的17例颅中窝底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显示脑膜瘤9例,胶质瘤3例,神经鞘瘤2例,淋巴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短暂性动眼神经麻痹3例、脑梗死1例、颅内大出血1例(再次手术)。出院后随访6~24个月,无死亡病例;1例次全切除胶质瘤术后12个月出现进展,二次手术;其余病例未见复发或进展。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14例,3分3例。结论 ETOA手术是治疗颅中窝底病变的有效方法,可达到令人满意的切除程度,并有效地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颅中窝底病变 神经内镜手术 经眶入路 疗效
下载PDF
颅中窝径路-House与Fisch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夏寅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0,共3页
House常用的颅中窝径路和Fisch推崇的经颞迷路上径路均可应用于保留听力的听神经瘤切除术。二者在颞鳞部骨窗大小、中颅窝脑膜抬起程度、是否以脑膜中动脉为标志、如何定位内听道、磨除颅底骨质先后顺序等方面均有差异。
关键词 颅中窝径路 经颞迷路上径路 听神经瘤 听力保留 比较
下载PDF
耳显微外科和耳神经外科手术中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晶 谭长强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计算机辅助外科(CAS)技术即导航外科技术在耳显微外科及耳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例手术患者,分别行经颅中窝(MCF)径路前庭神经雪旺细胞瘤切除术和耳蜗下径路岩尖囊肿引流术,术前计算机编程和确定标记(基准标点)... 目的:初步探讨计算机辅助外科(CAS)技术即导航外科技术在耳显微外科及耳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例手术患者,分别行经颅中窝(MCF)径路前庭神经雪旺细胞瘤切除术和耳蜗下径路岩尖囊肿引流术,术前计算机编程和确定标记(基准标点),术中应用CAS技术辅助引导手术路径。结果:CAS技术可缩短MCF手术中颞骨解剖定位所需时间。由于将参照弓直接固定于颅骨,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增加了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即使患者偶然移动亦不受影响。当岩尖囊肿位置非常深、耳蜗下气房发育不良时,采用CAS技术非常有帮助。结论:在颞骨外科中CAS技术的主要优势是快速、准确的解剖定向,最重要的是缩短了手术时间和避免了一些并发症,然而CAS技术不能替代经验、解剖知识和外科判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外科 颅中窝径路 耳蜗下径路 岩尖囊肿 前庭雪旺细胞瘤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经颅中窝入路的相关解剖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昌学 姜苏明 +2 位作者 刘锦峰 李维坚 涂良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目的:为经颅中窝进行耳蜗植入术提供解剖资料,同时寻找定位植入点的方法。方法:取成人头颅标本15例(30侧),开颅后在颞骨岩部磨出蜗螺旋管底圈鼓阶最高点和相关结构,观测其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结果:①颅中窝入路鼓阶植入点位于岩... 目的:为经颅中窝进行耳蜗植入术提供解剖资料,同时寻找定位植入点的方法。方法:取成人头颅标本15例(30侧),开颅后在颞骨岩部磨出蜗螺旋管底圈鼓阶最高点和相关结构,观测其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结果:①颅中窝入路鼓阶植入点位于岩嵴下方,两者间骨质厚度为(8.58±2.28)mm;在内耳道前方,距内耳道底距离为(1.47±0.30)mm;在岩大神经后方,距其距离为(3.88±0.52)mm;在面神经内侧,距其距离为(2.80±0.26)mm;在前半规管内侧,距其距离为(9.46±1.01)mm;②植入点至蜗窗上缘的鼓阶长度为(12.03±1.26)mm;③颈内动脉的膝部位于耳蜗的内下方,与蜗螺旋管底圈间骨质厚度为(1.54±0.47)mm;耳蜗最高点与颈内动脉膝部埋藏深度相差(6.67±2.07)mm。结论:①岩大神经是手术时重要的定位标志,面神经是手术中需要保护的重要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植入术 颅中窝入路 面神经 岩大神经
下载PDF
颅中窝入路岩部切除中耳蜗定位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伍洪昊 李美华 +2 位作者 罗穆云 段菊如 万丽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耳蜗的定位方法和定位标志,为颅中窝手术入路中磨除岩尖及耳蜗在颅底外科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10具(20侧),观察并测量耳蜗及其与周围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果:耳蜗基底圈的内... 目的:探讨耳蜗的定位方法和定位标志,为颅中窝手术入路中磨除岩尖及耳蜗在颅底外科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10具(20侧),观察并测量耳蜗及其与周围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果:耳蜗基底圈的内侧壁至三叉神经孔的距离为(10.36±1.50)mm,下颌神经与岩浅大神经交点和内耳门后缘的连线至三叉神经孔的距离为(8.04±0.99)mm,提出耳蜗的定位四边形。结论:颅中窝手术入路操作中,在下颌神经与岩浅大神经交点和内耳门后缘的连线的内侧磨除岩尖部骨质时,不容易损伤耳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中窝入路 耳蜗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颞下经岩前硬膜外入路相关中颅窝显微解剖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鹏 田继辉 +1 位作者 孙涛 马东明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00-703,共4页
目的 利用颞下经岩前硬膜外入路研究中颅窝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 国人成人尸头湿标本10例20侧.模拟颞下经岩前硬膜外入路操作.磨除岩尖骨质,暴露并保留内听道(IAC)、耳蜗(Coch)、颈内动脉(ICA).观察并总结各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 目的 利用颞下经岩前硬膜外入路研究中颅窝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 国人成人尸头湿标本10例20侧.模拟颞下经岩前硬膜外入路操作.磨除岩尖骨质,暴露并保留内听道(IAC)、耳蜗(Coch)、颈内动脉(ICA).观察并总结各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 (1)弓状隆起(AE)依气化程度不同,可分为3类:平坦型、梯田型和砾石型.前2型AE与上半规管(SSC)的关系容易确定;(2)颞下经岩前硬膜外入路所涉及的中颅窝解剖结构均位于以"三叉神经节"和"膝状神经节"为中心的两个扇形结构中."前扇"由三叉神经及三叉神经节组成,"后扇"由岩浅大神经(GSPN)、AE、IAC构成.ICA及Coch位于"后扇"内.两个扇形由GSPN相联系;(3)IAC位于"后扇"内,GSPN与AE的夹角为122.7°±7.6°(108.1°~137.5°),GSPN与IAC前壁的夹角为46.6°±4.9°(35.0°~55.2°).Coch位于GSPN与IAC前壁的夹角内.结论 两个扇形可以将颞下经岩前入路相关的中颅底解剖结构加以概括,简单直观,便于理解与记忆;磨除岩尖时,IAC的保护选择IAC前壁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解剖 中颅底 硬膜外入路
原文传递
微小听神经瘤治疗方式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栋 高国栋 +1 位作者 李永林 赵振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939-942,共4页
目的:探讨及评估微小听神经瘤(2 cm以下)各种治疗方式及其治疗效果。方法:直径2 cm以下听神经瘤22例。均经MR I扫描诊断,分别采用中颅凹入路、乙状窦后入路、γ-刀放射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听力及面神经功能测定。结果:完全生长在... 目的:探讨及评估微小听神经瘤(2 cm以下)各种治疗方式及其治疗效果。方法:直径2 cm以下听神经瘤22例。均经MR I扫描诊断,分别采用中颅凹入路、乙状窦后入路、γ-刀放射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听力及面神经功能测定。结果:完全生长在内听道的听神经瘤,经中颅凹入路手术治疗后,听力保存率83%,面神经功能完好率66%;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后,听力保存率75%,面神经功能完好率100%;经γ-刀治疗后,听力保存率33%,面神经功能完好率为零。听神经瘤直径1 cm以下患者,经中颅凹入路手术治疗后,听力保存率83%,面神经功能完好率50%;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后,听力保存率50%。面神经功能完好率50%;经γ-刀治疗后,听力保存率为零,面神经功能完好率也为零。结论:对于完全生长在听道的听神经瘤,最佳的治疗方式是经过中颅凹入路切除肿瘤;直径小于1 cm的听神经瘤,经中颅凹入路和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均可,但中颅凹入路术野开阔,利于手术操作;直径1 cm^2 cm之间的肿瘤,应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这种入路对面神经的损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乙状窦后入路 中颅凹入路 面神经
下载PDF
基于CT重建的国人中颅窝入路内听道定位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震 袁雅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54-1456,共3页
目的·借助CT重建技术研究中颅窝入路内听道的解剖定位。方法·选取44例(88侧)正常颞骨CT数据,其中男女各22例,通过CT重建技术重建中颅窝三维解剖结构,测量内听道与相关解剖结构之间的成角和距离,并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及不同侧别... 目的·借助CT重建技术研究中颅窝入路内听道的解剖定位。方法·选取44例(88侧)正常颞骨CT数据,其中男女各22例,通过CT重建技术重建中颅窝三维解剖结构,测量内听道与相关解剖结构之间的成角和距离,并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及不同侧别之间有无差异。结果·在中颅底的三维重建模型中,弓状隆起的发现率为43%。岩浅大神经与内听道成角为51.46?±9.28?,上半规管与内听道成角为49.22?±7.32?,内听道上方骨质厚度为(4.38±0.97) mm。各项数据均不存在性别和侧别差异。结论·内听道与相关解剖结构之间的成角和距离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CT重建技术有助于内听道的个体化精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听道 中颅窝入路 颅底解剖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人工耳蜗颅中窝进路植入点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刚 赵仿 +2 位作者 黄海龙 向波 朱元良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6-188,196,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颅中窝进路植入点的精确定位及其可行性。方法:成人整颅标本行植入点定位,并对相关测量项进行测定,然后确定植入点的精确定位;通过1例成人女性尸头标本行模拟手术,验证其可行性。结果:沿岩浅大神经延长线,在距面...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颅中窝进路植入点的精确定位及其可行性。方法:成人整颅标本行植入点定位,并对相关测量项进行测定,然后确定植入点的精确定位;通过1例成人女性尸头标本行模拟手术,验证其可行性。结果:沿岩浅大神经延长线,在距面神经裂孔3.10 mm±0.88 mm处确定"O"点("O"点位于膝状神经节窝),再以"O"点为原点,确定与岩浅大神经夹角为97.85°±5.38°的面神经管迷路段内侧壁投影线,然后依据面神经管迷路段内侧壁投影线做距其1.58mm±0.41mm的平行线,后再做距岩浅大神经5.47 mm±0.95 mm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相交点即为植入点("Z"点)。植入点与面神经沟的距离仅为0.67mm±0.15mm,最小值甚至为0.00 mm,而面神经沟的下部即蜗神经管,并且蜗神经管比面神经沟更为凸前,在植入点开窗极易损伤蜗神经起始段。通过模拟手术验证,用以上植入点确定方法,行开窗,不能保证进入耳蜗底转上部,更不能保证准确进入前庭阶,并有损伤蜗神经的可能。结论:颅中窝进路人工耳蜗植入点选择,不能在不磨除颞骨岩面骨质的情况下行精确定位。手术时应以面神经裂孔为定位点,先确定岩浅大神经与面神经管迷路段内侧壁投影线,然后磨除距两者1.00 mm平行线夹角内区域的骨质,尽量轮廓出耳蜗底转上部,颜色呈蓝线时,靠蓝线后部行植入点定位开窗,这样既可以将电极准确植入耳蜗底转,又可以因不暴露岩浅大神经管内段和面神经迷路段,避免其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颅中窝进路 植入点
下载PDF
以上半规管为标记内耳道手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合新 许庚 +1 位作者 钟世镇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为颅中窝进路内耳道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福尔马林固定的头颅标本24具(48侧),首先寻找弓状隆起并磨出上半规管蓝线,进一步测量其与内耳道及相关结构的位置关系.结果:上半规管拱峰到内耳道后壁的投影距离为(6.18±0.25)... 目的:为颅中窝进路内耳道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福尔马林固定的头颅标本24具(48侧),首先寻找弓状隆起并磨出上半规管蓝线,进一步测量其与内耳道及相关结构的位置关系.结果:上半规管拱峰到内耳道后壁的投影距离为(6.18±0.25)mm(5.11~7.23 mm),距前壁的投影距离为(13.23±0.47)mm(11.2~14.21 mm).上半规管拱峰与内听后壁的直线距离为(7.03±0.26)mm(6.01~7.85 mm),距前壁为(14.44±0.76)mm(12.03~15.77 mm).结论:本文测量数值,对临床上进行颅中窝进路的内耳道定位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中窝进路 上半规管 内耳道手术
下载PDF
岩浅大神经管及其周围结构的CT径线测量 被引量:1
17
作者 牟晓飞 李芹 +1 位作者 晁宝婷 巩若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岩浅大神经管(greater superficial petrosal nerve canal,GSPNC)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在CT上的显示及其应用于颅中窝入路手术的重要意义。方法搜集我所行颞骨CT扫描的64例患者(内耳畸形、颞骨外伤史或颞骨手术史患者除外),在工作... 目的探讨岩浅大神经管(greater superficial petrosal nerve canal,GSPNC)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在CT上的显示及其应用于颅中窝入路手术的重要意义。方法搜集我所行颞骨CT扫描的64例患者(内耳畸形、颞骨外伤史或颞骨手术史患者除外),在工作站上采用MPR后处理技术调整并显示GSPNC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测量主要结构间的径线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测得GSPNC的平均长度为(2.9±2.5)mm(0~15.7)mm,膝状神经窝表面骨质平均厚度为(2.0±1.7)mm(0~7.4)mm,棘孔到岩浅大神经裂孔的平均距离为(10.3±2.2)mm(5.5~15.1)mm等;膝状神经节表面骨质厚度左右两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3),余各结构间距离左右两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颞骨高分辨率CT图像上能够清楚显示颞骨内部各骨性解剖结构及其位置关系,对于欲行颅中窝入路颞骨岩部手术的患者行术前CT检查有利于实现手术方案的个性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浅大神经管 颞骨 颅中窝入路
下载PDF
经鼻内镜下切除累及中颅窝的鼻咽纤维血管瘤(附1例典型病例报道)
18
作者 柯嘉 刘仲奇 +2 位作者 李涛 杜晨 马芙蓉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2期32-33,共2页
目的通过报道1例经鼻内镜下切除的累及中颅窝的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回顾并总结该类病变现有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收治的1例有广泛颅底骨质破坏并局限性累及中颅窝的鼻咽纤维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复习相关文献以了解不同手术方式... 目的通过报道1例经鼻内镜下切除的累及中颅窝的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回顾并总结该类病变现有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收治的1例有广泛颅底骨质破坏并局限性累及中颅窝的鼻咽纤维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复习相关文献以了解不同手术方式的特点。结果本患者通过积极的术前准备,在鼻内镜下完整地切除了肿瘤,随访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未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累及颅底骨质而颅内侵犯比较局限的鼻咽纤维血管瘤,可以在充分的术前准备的前提下,行鼻内镜下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颅窝 鼻咽纤维血管瘤 鼻内镜手术 手术径路
下载PDF
采用不同程度扩大中颅窝入路对小脑脑桥角区的显露及损伤程度的解剖学评价
19
作者 潘亚文 段磊 +1 位作者 张建生 赵贤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对经中颅窝入路小脑脑桥角区的显露程度及其损伤程度进行定量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成年国人带颈头颅标本6具(12侧),模拟常规经中颅窝入路的手术操作,在中颅窝入路的基础上,分别磨除内听道上壁和弓状隆突。按Ammirat标准进行评价不... 目的对经中颅窝入路小脑脑桥角区的显露程度及其损伤程度进行定量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成年国人带颈头颅标本6具(12侧),模拟常规经中颅窝入路的手术操作,在中颅窝入路的基础上,分别磨除内听道上壁和弓状隆突。按Ammirat标准进行评价不同手术入路及其扩大后对小脑脑桥角区的显露程度,用Horgan法计算出显露面积,并根据损伤程度评分,评价经中颅窝及其扩大后的损伤程度。结果经中颅窝入路及其磨除内听道上壁和弓状隆突的显露程度进行评分,分别为0分、2分和3分;显露面积分别为0(、523.00±101.98)mm2和(706.30±119.39)mm2,每一步扩大后显露面积均较前明显增加(P<0.001)。对经中颅窝入路及其磨除内听道上壁和弓状隆突的损伤程度进行评分,分别为1分、5分和10分。结论①单纯中颅窝入路对小脑脑桥角区显露有限。②在单纯中颅窝入路的基础上进行2次扩大后,小脑脑桥角区的显露程度和显露面积明显扩大,但相应的损伤程度扩大,尤以磨除弓状隆突后损伤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脑桥角 中颅窝入路 显露 损伤
下载PDF
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手术治疗颅中窝底肿瘤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侠 魏德胜 +1 位作者 雷军荣 秦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手术切除颅中底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1月采用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7例颅中底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脑膜瘤4例,神经鞘瘤1例,胆脂瘤1例,脊索瘤1例。术后3 d复... 目的探讨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手术切除颅中底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1月采用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7例颅中底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脑膜瘤4例,神经鞘瘤1例,胆脂瘤1例,脊索瘤1例。术后3 d复查颅脑MRI增强检查显示,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无干眼、眼球运动障碍、面瘫、面部疼痛等并发症,围手术期无手术死亡、颈内动脉损伤、脑梗死、偏瘫、失语、脑脊液漏及再出血。术后随访半年,肿瘤全切除6例无复发,次全切除1例无进展。结论采用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手术切除中颅底肿瘤,肿瘤切除彻底,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中窝底肿瘤 扩大中颅窝硬膜外入路 显微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