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小剂量甲硝唑对中晚期妊娠滴虫性阴道炎妇女阴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0
1
作者 周仙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小剂量甲硝唑对中晚期妊娠滴虫性阴道炎妇女阴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中晚期妊娠滴虫性阴道炎妇女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妇女予以甲硝唑片0.2g/次,3次/d,口服,连用1周。观察组在采...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小剂量甲硝唑对中晚期妊娠滴虫性阴道炎妇女阴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中晚期妊娠滴虫性阴道炎妇女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妇女予以甲硝唑片0.2g/次,3次/d,口服,连用1周。观察组在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结束后再加用乳酸菌活菌胶囊0.25g/次,1次/d,阴道放置,连用1周。治疗结束后2周复诊,比较两组妇女的临床疗效、阴道乳酸菌检出率及产H_2O_2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妇女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52,P<0.05);观察组妇女阴道乳酸菌检出菌落≥1/2面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0.51,P<0.01);观察组妇女产H_2O_2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4.12,P<0.01)。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小剂量甲硝唑治疗中晚期妊娠滴虫性阴道炎妇女的疗效确切,能明显升高阴道乳酸菌数量及活性,纠正阴道菌群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虫性阴道炎 中晚期妊娠 乳酸菌阴道胶囊 甲硝唑 阴道菌群
原文传递
中晚孕期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1200例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曾理 马继斌 杨鑫荣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第6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胎儿畸形类别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行胎儿早孕期超声检查正常的孕妇1200例,分别在中孕期(第21~30周)及晚孕期(第31~35周)复查超声。结果中孕期检出畸形胎儿14例(1.17%),其中中...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胎儿畸形类别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行胎儿早孕期超声检查正常的孕妇1200例,分别在中孕期(第21~30周)及晚孕期(第31~35周)复查超声。结果中孕期检出畸形胎儿14例(1.17%),其中中枢神经畸形检出率最高(3例),其次是心血管畸形、颜面部畸形、胎儿肿瘤、腹裂、脐膨出、双胎畸形、骨骼及四肢畸形、泌尿系统畸形、呼吸系统畸形、消化系统畸形。晚孕期检出畸形胎儿4例(0.33%),分别为呼吸系统异常、沁尿系统异常、颜面部异常及心脏异常。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超声检查在中孕期对部分畸形类别效果欠佳,因此在孕晚期进行超声检查时需对胎儿的颜面部、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等器官进行筛查,最大程度地降低畸形的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孕期 超声检查 胎儿畸形 检出效果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妊娠中晚期胎盘血管化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何云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年第4期45-48,56,共5页
目的观察妊娠中晚期胎盘血管化参数[胎盘容积及胎盘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VI)、血流指数(flow index,FI)、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zation-flow index,VFI)]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 目的观察妊娠中晚期胎盘血管化参数[胎盘容积及胎盘血管化指数(vascularization index,VI)、血流指数(flow index,FI)、血管化血流指数(vascularization-flow index,VFI)]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妊娠结局将患者分为正常妊娠结局组(69例)和不良妊娠结局组(31例)。统计两组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测量数据,包括胎盘容积及VI、FI、VFI,分析妊娠中晚期胎盘血管化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窒息、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围生儿死亡、早产、剖宫产、低体重儿、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2.00%(2/100)、1.00%(1/100)、1.00%(1/100)、3.00%(3/100)、1.00%(1/100)、3.00%(3/100)、16.00%(16/100)、2.00%(2/100)、2.00%(2/100)。不良妊娠结局组胎盘血管容积及VI、FI、VFI均低于正常妊娠结局组(P<0.05)。经ROC曲线处理,结果显示胎盘血管容积及VI、FI、VFI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均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0.932、0.889、0.929。结论妊娠中晚期胎盘血管化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中晚期 胎盘血管化参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在妊娠中晚期胎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兰 谢海蓉 +4 位作者 饶静 冯国隽 冯欣 杨红梅 赵小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期138-140,144,共4页
目的分析妊娠中晚期胎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超声心动图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月在江油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00例高危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妊娠中晚期超声心动图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产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 目的分析妊娠中晚期胎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超声心动图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月在江油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00例高危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妊娠中晚期超声心动图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产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比较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600名孕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共检出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畸形者23例,占3.83%;产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研究对象中复杂性心脏畸形者共26例,占4.33%;两者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心动图筛查准确率为88.46%,且23例经超声检测出的畸形胎儿中,以法洛四联症为主,其次为右室双出口、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等。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为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畸形23例患者中,胎儿内径增宽者9例,占39.1%,内径狭窄者7例,占30.4%,内径正常者7例,占30.4%。结论妊娠中晚期胎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较高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妊娠中晚期 复杂性 先天性心脏畸形 高危孕妇
下载PDF
产前超声筛查在中晚孕期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丹 李萍 +2 位作者 罗宣文 刘华丽 杨丽 《西部医学》 2013年第4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重要意义以及彩超在中晚孕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孕龄13~39周的3988例孕妇,应用麦迪逊V10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常规胎儿畸形筛查,并对其诊断准确率及漏诊率进行统计。结果本组398... 目的探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重要意义以及彩超在中晚孕胎儿畸形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孕龄13~39周的3988例孕妇,应用麦迪逊V10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常规胎儿畸形筛查,并对其诊断准确率及漏诊率进行统计。结果本组3988例孕妇中检出胎儿畸形58例,其中彩超诊断56例,漏诊2例,胎儿畸形检出率0.14%,超声诊断与引产或分娩后超声诊断符合率9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综合筛查法是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发育畸形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畸形 产前 筛查 中晚孕
下载PDF
妊娠中晚期孕妇临床动态心电图应用意义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史子园 杜萍 +1 位作者 曾林玉 郑思化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DCG)在妊娠中晚期孕妇临床应用的意义及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150例妊娠中晚期孕妇列为观察组,同期选取150例在杭州市西溪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育龄期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DCG和...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DCG)在妊娠中晚期孕妇临床应用的意义及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150例妊娠中晚期孕妇列为观察组,同期选取150例在杭州市西溪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育龄期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DCG和常规心电图(ECG)检测的结果。结果观察组的DCG异常表现总检出率为45.33%,对照组为4.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05,P<0.001),观察组的DCG异常主要表现为短阵房速、窦性心律不齐、STT改变、短P-R间期、窦性心律并房室传导阻滞Ⅰ度(AVB)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085、4.054、6.621、5.085、4.054,均P<0.05)。观察组的ECG异常表现总检出率为17.33%,对照组为2.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93,P<0.001),观察组的ECG异常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其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56,P<0.05)。观察组孕妇DCG与ECG检查结果分析得出,DCG在短阵房速、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Ⅰ度AVB及心电图异常表现总检出率上均显著高于ECG检查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085、4.353、4.624、4.054、27.33,P<0.05)。结论临床应用DCG检查妊娠中晚期孕妇,检查结果敏感性高于ECG,对于部分晚孕患者应行DCG检查,以便于早期发现心脏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中晚期 孕妇 动态心电图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妊娠中晚期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在子痫前期预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余玉华 钟春华 +1 位作者 刘华俭 许明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在子痫前期的临床检测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妊娠中晚期子痫前期患者30例与正常孕妇30例,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两组患者行多普勒超声检测,对比分...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在子痫前期的临床检测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妊娠中晚期子痫前期患者30例与正常孕妇30例,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两组患者行多普勒超声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妊娠中晚期所进行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结果及分娩质量。结果:子痫前期组产妇的搏动指数(PI)与阻力指数(RI)均高于正常妊娠组,1 min Apgar评分与新生儿体重均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中晚期孕妇的临床诊治过程中,采取多普勒超声检测,可以简便、有效预测子痫前期,从而指导医师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为早期治疗、降低子痫前期发生率及其危重并发症发生和母婴病死率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中晚期 子宫动脉血流阻力 子痫前期
下载PDF
妊娠中晚期使用替诺福韦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艳 周华红 +1 位作者 林莹玉 郭颖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834-836,862,共4页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用于妊娠中晚期HBV高载量孕妇,观察其对母婴阻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96例HBV高载量孕妇按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不给予抗病毒治疗,观察组于妊娠24~28周给予替诺福韦口服至分娩时,两组新生...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用于妊娠中晚期HBV高载量孕妇,观察其对母婴阻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96例HBV高载量孕妇按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不给予抗病毒治疗,观察组于妊娠24~28周给予替诺福韦口服至分娩时,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予标准免疫预防(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比较两组孕妇HBV-DNA水平变化、婴儿7月龄时HBsAg、HBV-DNA阳性率、新生儿出生时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孕妇用药后发生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分别为(7.59±1.21)log_(10)IU/mL和(7.57±1.23)log_(10)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观察组孕妇的血清HBV-DNA水平[(3.25±0.61)log_(10)IU/mL]显著下降并明显低于对照组[(7.65±1.29)log_(10)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7个月后,观察组婴儿血清HBsAg、HBV-DNA阳性率均为0%,母婴阻断率达100%,对照组婴儿血清HBsAg、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3.9%、11.1%,母婴阻断率为8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长、头围、体质量、Apgar评分及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用药后发生相关不良反应者有3例,其中2例表现出轻微头晕、乏力,1例表现轻度恶心、纳差,发生率为5.0%。结论妊娠中晚期使用替诺福韦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 妊娠中晚期 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
原文传递
水囊引产术在瘢痕子宫妊娠中晚期引产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韦春杏 李小芬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8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水囊引产术在瘢痕子宫妊娠中晚期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水囊引产术的患者2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为瘢痕子宫分组,瘢痕子宫96例为观察组,非瘢痕子宫128例为对照组,对两... 目的探讨水囊引产术在瘢痕子宫妊娠中晚期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水囊引产术的患者2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为瘢痕子宫分组,瘢痕子宫96例为观察组,非瘢痕子宫12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引产情况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引产时间及住院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7.92%,产后清宫率为14.58%,软产道损伤率为4.17%,与对照组98.44%、12.50%、6.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瘢痕子宫妊娠中晚期引产中应用水囊引产术具有可行性,不影响引产成功率,也不增加引产并发症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妊娠中晚期 引产 水囊引产术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钙改善胎盘循环治疗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珊 李月芬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9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改善胎盘循环治疗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我院治疗的80例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患者,采用单双抽签方式分组,单数为对照组(n=40),双数为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静脉补液治疗,观...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改善胎盘循环治疗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我院治疗的80例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患者,采用单双抽签方式分组,单数为对照组(n=40),双数为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静脉补液治疗,观察组在上述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羊水指数(AFI)及脐动脉血流S/D值、分娩方式以及妊娠结局与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的AF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脐动脉血流S/D值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早产率、剖宫产率及Apgar评分≤7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中晚期产妇羊水过少临床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提高患者AFI,同时降低脐动脉血流S/D值,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 妊娠中晚期 羊水过少 羊水指数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妊娠中晚期使用替诺福韦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艳 周华红 +1 位作者 林莹玉 郭颖 《新医学》 2018年第11期807-810,共4页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用于妊娠中晚期HBV高病毒载量孕妇对阻断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6例HBV高病毒载量孕妇按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不给予抗病毒治疗,观察组于妊娠24~28周给予口服替诺福韦至分娩,2...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用于妊娠中晚期HBV高病毒载量孕妇对阻断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6例HBV高病毒载量孕妇按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不给予抗病毒治疗,观察组于妊娠24~28周给予口服替诺福韦至分娩,2组新生儿出生后均予标准免疫预防(乙型肝炎人Ig+乙型肝炎疫苗),比较2组孕妇HBV DNA载量变化、婴儿7月龄时HBsAg、HBV DNA阳性率、新生儿出生时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孕妇用药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观察组孕妇的血清HBV DNA载量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7个月后,观察组婴儿血清HBsAg、HBV DNA阳性率均为0%,母婴阻断率达100%,对照组婴儿血清HBsAg、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14%、11%,母婴阻断率为8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长、头围、体质量及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孕妇用药后发生相关不良反应3例(5%),其中2例表现为轻微头晕、乏力,1例表现为轻度恶心、食欲减退。结论妊娠中晚期HBV高病毒载量孕妇使用替诺福韦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 妊娠中晚期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下载PDF
妊娠中晚期阴道菌群紊乱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晓帆 黄美霞 闵羡蕙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641-642,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阴道菌群紊乱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九五医院妇产科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随访的妊娠中晚期孕妇302例为研究对象,均常规进行假丝酵母菌、滴虫、衣原体、淋菌、细菌性阴道病等检查,检查阳性者46例纳入菌...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阴道菌群紊乱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九五医院妇产科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随访的妊娠中晚期孕妇302例为研究对象,均常规进行假丝酵母菌、滴虫、衣原体、淋菌、细菌性阴道病等检查,检查阳性者46例纳入菌群失常组,余256例纳入菌群正常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菌群失常组孕妇胎膜早破发生率为30.43%,产褥感染发生率为28.26%,明显高于菌群正常组的11.72%和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群失常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26.09%,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为28.26%,明显高于菌群正常组的7.03%和5.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阴道菌群紊乱可增加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中晚期 阴道菌群 紊乱 微生态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中晚期妊娠合并CIN者高危型HPV感染及与免疫细胞功能情况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夏亚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妊娠合并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孕妇高危型HPV感染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细胞水平变化。方法: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妊娠中晚期合并CIN 126例为观察组,同期中晚期产前检查健康孕妇131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HPV高危分... 目的:探讨中晚期妊娠合并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孕妇高危型HPV感染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细胞水平变化。方法: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妊娠中晚期合并CIN 126例为观察组,同期中晚期产前检查健康孕妇131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HPV高危分型阳性率、产后6个月阴转率及DNA载量及T细胞功能。结果:观察组高危HPV分型依次为HPV-16(78.6%)、HPV-18(32.5%)、HPV-31(8.7%)、HPV-33(20.6%)、HPV-58(2.4%),对照组仅检测到HPV-16(16.3%)、HPV-31(5.3%)。观察组HPV-16、HPV-18、HPV-33感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随着CIN分期的上升,高危HPV感染阳性率呈上升趋势;产后6个月自然阴转率呈下降趋势,高危HPV-DNA载量呈上升趋势(均P<0.05);产前不同CIN分期者CD4、CD4/CD8水平存在差异(P<0.05),产后6个月CD4水平仍有差异(P<0.001)。结论:对中晚期妊娠妇女检测高危型HPV及DNA载量以及T细胞水平,有助于诊断及预后监测,而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对HPV感染可能具有改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中晚期妊娠 人乳头瘤病毒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超声筛查在出生缺陷防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欣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00-803,共4页
文章阐述了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早孕期超声、中晚孕期超声及三维超声在出生缺陷防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不足,指出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仍然是最重要的出生缺陷筛查和诊断方法。产前超声医生接受严格规范标准化的培训,是保证超声筛查... 文章阐述了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早孕期超声、中晚孕期超声及三维超声在出生缺陷防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不足,指出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仍然是最重要的出生缺陷筛查和诊断方法。产前超声医生接受严格规范标准化的培训,是保证超声筛查达到出生缺陷防控目标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出生缺陷 生长参数 多普勒超声 早孕期 中晚孕期 三维超声
原文传递
认知和行为教育对中晚期妊娠孕妇情绪管理和自护技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钱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7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和行为教育对中晚期妊娠孕妇情绪管理和自护技能的影响结果。方法选择78例中晚期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中晚期妊娠护理干预,对试验组孕妇... 目的探讨认知和行为教育对中晚期妊娠孕妇情绪管理和自护技能的影响结果。方法选择78例中晚期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中晚期妊娠护理干预,对试验组孕妇进行认知和行为健康教育和干预。干预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孕妇自我情绪管理状况、自护技能掌握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孕妇焦虑抑郁(SAS、SDS)评分及自护技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试验组孕妇自我情绪管理方面焦虑抑郁评价(SAS、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自护技能及护理满意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认知和行为教育可以显著改善中晚期妊娠孕妇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自护技能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妊娠 认知 行为 自护技能 情绪管理 满意度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中晚期妊娠中央型前置胎盘引产结局的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露娜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4期451-452,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中晚期妊娠中央型前置胎盘引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妊娠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前是否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中晚期妊娠中央型前置胎盘引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妊娠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前是否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剖宫取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为(298.71±31.52)m 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587.18±40.62)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有效降低中晚期妊娠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引产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中晚期妊娠 中央型前置胎盘 引产
下载PDF
妊娠期妇女骨密度及骨代谢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丁莉 顾海燕 陈玲英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骨密度(BMD)变化趋势及骨代谢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分娩的妊娠妇女200例作为妊娠组,同时选取健康妇女1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对照组和妊娠组早孕期、中孕期和晚孕期BMD、血清...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骨密度(BMD)变化趋势及骨代谢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分娩的妊娠妇女200例作为妊娠组,同时选取健康妇女1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对照组和妊娠组早孕期、中孕期和晚孕期BMD、血清钙、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尿钙/尿肌酐(Cr)、尿脱氧吡啶啉(DPD)/Cr水平。结果妊娠组晚孕期BMD为(0.45±0.07)g/cm^2,低于中孕期、早孕期水平及对照组(t值分别为11.16、12.40、11.69,均P<0.05);对照组和妊娠组各孕期血清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组晚孕期血清ALP、尿钙/Cr及尿DPD/Cr明显高于中孕期、早孕期水平及对照组(ALP:t值分别为16.12、24.15、25.12;尿钙/Cr:t值分别为9.20、28.04、33.71;尿DPD/Cr:t值分别为19.26、27.64、34.32,均P<0.05),而血清BGP明显低于中孕期、早孕期水平及对照组(t值分别为9.03、15.86、17.19,均P<0.05)。孕妇晚孕期BMD与血清ALP、尿钙/Cr及尿DPD/Cr呈负相关(r分别为-0.46、-0.42、-0.43,均P<0.05),与BGP呈正相关(r=0.38,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BMD有所降低,尤其晚孕期下降明显,与骨代谢指标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骨密度 骨代谢 早孕期 中孕期 晚孕期
下载PDF
妊娠中晚期心理状态对孕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晓丽 邹珺 +2 位作者 陈晓军 隋敏 张秀枝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9期1171-1172,共2页
目的观察妊娠中晚期心理状态对孕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妊娠中晚期孕产妇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孕产妇的心理状态。结果自然分娩孕产妇的HAMD评分、 HAM... 目的观察妊娠中晚期心理状态对孕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妊娠中晚期孕产妇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孕产妇的心理状态。结果自然分娩孕产妇的HAMD评分、 HAMA评分均低于剖宫产孕产妇(P <0.05)。妊娠结局良好孕产妇的HAMD评分、 HAMA评分均低于妊娠结局不良孕产妇(P <0.05)。结论妊娠中晚期孕产妇心理状态可影响其对分娩方式的选择,且心理状态越好,妊娠结局越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中晚期 心理状态 分娩方式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产前系统超声筛查中晚孕期胎儿结构异常对指导侵入性产前诊断中晚孕期胎儿异常结构筛查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梁志 马艳红 舒严苹 《中国性科学》 2020年第7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中晚孕期胎儿异常结构筛查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诊治的102例经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确诊为胎儿结构异常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02例孕妇行侵入性产前诊断,分析异常染色体核型,对异常染色体... 目的探讨中晚孕期胎儿异常结构筛查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诊治的102例经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确诊为胎儿结构异常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02例孕妇行侵入性产前诊断,分析异常染色体核型,对异常染色体引产和活产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102例孕妇经超声检查,77例出现严重异常,其中染色体异常25例,占比为32.5%;微小异常25例,染色体异常0例,占比0,严重异常与微小异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异常、腹裂、短肢畸形、甲状腺肿瘤引产发生率高于活产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均经心电图对染色体异常证实,35例多发畸形中,20例为心外畸形合并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其中10例染色体异常,10例单发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异常中检出染色体异常3例;与其他非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异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晚孕期胎儿结构异常筛查过程中,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异常发育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可为侵入性诊断提供有效理论依据。同时,染色体异常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异常具有明显相关性,为患者临床筛查提供了有效理论依据。所以,在晚孕期胎儿结构异常诊断过程中,产前超声筛查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系统超声筛查 中晚孕期 胎儿结构异常 侵入性产前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不同孕期血清中维生素A、D、E水平变化及其与妊娠期高血糖的关系 被引量:7
20
作者 薛洁 张利玲 +1 位作者 霍晓燕 张文静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2406-2411,共6页
目的 检测不同妊娠期的高血糖病人和健康孕妇的血清维生素A、D、E水平,并分析其与妊娠期高血糖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邯郸市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4例妊娠期高血糖病人的孕期资料,记为疾病组;另采用抽签法回顾性分析8... 目的 检测不同妊娠期的高血糖病人和健康孕妇的血清维生素A、D、E水平,并分析其与妊娠期高血糖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邯郸市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4例妊娠期高血糖病人的孕期资料,记为疾病组;另采用抽签法回顾性分析84例健康孕妇的孕期资料,记为对照组。两组均分别于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检测血清维生素A、25-羟维生素D(25-OH-D)及其分型[25-羟维生素D(25-OH-D)和25-羟维生素D(25-OH-D)]、维生素E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妊娠期高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 疾病组孕早期血清25-OH-D、25-OH-D、25-OH-D水平分别为(28.75±4.06)μg/L、(9.52±1.28)μg/L、(15.32±2.07)μg/L,孕中期为(26.52±3.85)μg/L、(8.95±1.15)μg/L、(13.21±2.02)μg/L,孕晚期为(21.05±3.75)μg/L、(7.15±1.08)μg/L、(11.25±1.85)μg/L。对照组孕早期分别为(59.63±8.14)μg/L、(15.86±2.45)μg/L、(30.08±6.25)μg/L,孕中期为(55.48±7.12)μg/L、(14.52±2.32)μg/L、(29.58±6.40)μg/L,孕晚期为(51.28±6.56)μg/L、(13.56±2.04)μg/L、(27.15±6.21)μg/L。疾病组不同孕期血清25-OH-D、25-OH-D、25-OH-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疾病组糖尿病家族史、孕前肥胖、孕早期25-OH-D缺乏、孕早期25-OH-D缺乏、孕早期25-OH-D缺乏、孕中期25-OH-D缺乏、孕中期25-OH-D缺乏、孕中期25-OH-D缺乏、孕晚期25-OH-D缺乏、孕晚期25-OH-D缺乏、孕晚期25-OH-D缺乏构成比分别为14.29%、33.33%、53.57%、48.81%、53.57%、57.14%、53.57%、50.00%、60.71%、55.95%、58.33%,对照组分别为1.19%、5.95%、8.33%、7.14%、5.95%、11.90%、9.52%、11.90%、14.29%、11.90%、9.52%,疾病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均为妊娠期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疾病组孕早期25-OH-D正常、孕早期25-OH-D正常、孕早期25-OH-D正常、孕中期25-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高血糖症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25-羟维生素D2 骨化二醇 糖尿病 妊娠 妊娠初期 妊娠中期 妊娠末期 孕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