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素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1期46-47,共2页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诊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4例,根据微量白蛋白尿水平分为两组,阳性组41例,阴性组43例,均行生化指标检测和颈动脉超声...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诊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4例,根据微量白蛋白尿水平分为两组,阳性组41例,阴性组43例,均行生化指标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阴性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斑块发现率低于阳性组(P〈0.05)。阴性组内膜中层厚度、管腔内径、斑块指数小于阳性组(P〈0.05)。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微量白蛋白尿、颈动脉粥样硬化均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微量白蛋白尿 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性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中药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升毅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第17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抽取7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使用西药常规治疗方法,服用降糖降压等药物;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抽取7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使用西药常规治疗方法,服用降糖降压等药物;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使用中药治疗方法。两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变化情况进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且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动脉压、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皆趋于正常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相比,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且各项指标逐渐趋于正常标准,其中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因此可以看出,中药对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尿 中药治疗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作用探讨
3
作者 王昭玲 孙雪芹 陈德志 《青海医药杂志》 2005年第11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瑞彤)对2型糖尿病(DM)患者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作用。方法:测定90例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DM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CRP及MAU的量,然后对糖尿病组加用瑞彤15mg口服,每日一次,共24周。比较糖...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瑞彤)对2型糖尿病(DM)患者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作用。方法:测定90例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DM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CRP及MAU的量,然后对糖尿病组加用瑞彤15mg口服,每日一次,共24周。比较糖尿病组加用瑞彤前后血清CRP及MAU。结果:糖尿病组CRP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瑞彤治疗后糖尿病组CRP及MAU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瑞彤能显著降低2型DM患者CRP水平及MAU,因此,瑞彤不仅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还能降低CRP水平及MAU,改善或减轻肾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DM 瑞彤 C反应蛋白(CRP) 尿微量白蛋白(MAU)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糖尿病性心脏病临床分析
4
作者 耿颖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8期2181-2182,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方法测定2型糖尿病有微量白蛋白尿及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正常者各50例,明确其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将两组进行相关分析。采用放免法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有微量白蛋白尿组糖尿病性心...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方法测定2型糖尿病有微量白蛋白尿及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正常者各50例,明确其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将两组进行相关分析。采用放免法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有微量白蛋白尿组糖尿病性心脏病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微量白蛋白尿的测定可用于监测、防治糖尿病性心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微量白蛋白尿 糖尿病性心脏病
下载PDF
清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测定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损害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永雪 梁志洪 +1 位作者 陈结贞 田映雪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9期134-136,158,共4页
目的探讨清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Um Alb/Ucr)测定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肾小球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DN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清晨静脉血、尿标本,分析两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Um Alb/Ucr),血清胱抑... 目的探讨清晨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Um Alb/Ucr)测定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肾小球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DN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清晨静脉血、尿标本,分析两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Um Alb/Ucr),血清胱抑素C(Cys C),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四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Um Alb/Ucr及Cys 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Scr、BUN水平上未见差异;同时研究中Um Alb/Ucr与Cys C无论是在灵敏度,特异度还是准确度均未见显著差异,且在三项效能上均明显高于Scr、BUN两种检查(P<0.05);而Scr与BUN比较,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清晨Um Alb测定配合UCr进行校正,能够及时发现DN患者早期肾小球损害,操作简便,特异度、灵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损伤
下载PDF
尿钠素在DM2-N中的变化及意义
6
作者 朱易华 曹兴建 +2 位作者 陈宇翔 张克霞 金艳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尿钠素(URO)对2型糖尿病(DM2)早期肾小管损伤筛选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正常对照组(41例)、DM2无肾病组(33例)、DM2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37例)和DM2合并肾病组(26例)尿液中的URO,分析各组间URO水平的变化并与尿微量白... 目的:探讨尿钠素(URO)对2型糖尿病(DM2)早期肾小管损伤筛选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正常对照组(41例)、DM2无肾病组(33例)、DM2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37例)和DM2合并肾病组(26例)尿液中的URO,分析各组间URO水平的变化并与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mA/UCr)进行相关分析。URO诊断性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在DM2无肾病组、早期肾病组和合并肾病组间,随着肾损伤程度的加深,患者尿URO的浓度出现显著性的减低(P<0.001);URO与mA/UCr间相关性分析显示,存在良好的负相关关系(r=-0.626,P<0.01)。而且在DM2早期阶段,URO在ROC曲线的线下面积为0.759,取临界值≤51.5pg/ml时,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67.14%和70.29%,与mA/UCr有相近的诊断效率。结论:尿液中URO排泄下降能特异性地反映DM2早期肾小管的损伤,并可作为重要的评估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损伤 尿钠素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
下载PDF
尿中微量清蛋白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意义
7
作者 赵淑娟 黄耀光 《黑龙江医学》 2004年第4期281-281,共1页
目的 探讨检测尿中微量清蛋白对冠心病的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 30例 ,检测尿中微量清蛋白含量 ;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成年组微量清蛋白 (12± 4 2 )mg/L ;健康老年人组 (16± 6 3)mg/L ,无显著性差异... 目的 探讨检测尿中微量清蛋白对冠心病的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 30例 ,检测尿中微量清蛋白含量 ;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成年组微量清蛋白 (12± 4 2 )mg/L ;健康老年人组 (16± 6 3)mg/L ,无显著性差异。冠心病组 (4 8± 2 8 2 )mg/L与对照组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尿微量清蛋白在高血压、冠心病中显著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诊断学 尿微量清蛋白 检测 冠心病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