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宏组学方法认识微生物群落及其功能 被引量:32
1
作者 马海霞 张丽丽 +4 位作者 孙晓萌 张怀强 何明雄 陈冠军 王禄山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2-912,共11页
进入后基因组学时代,测序技术飞速发展,测序成本明显下降,形成了涵盖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和宏蛋白质组学的宏组学技术,推动了对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构及潜在基因功能方面的深入研究。最近随着整合的宏组学技术的提出及应用,全面... 进入后基因组学时代,测序技术飞速发展,测序成本明显下降,形成了涵盖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和宏蛋白质组学的宏组学技术,推动了对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构及潜在基因功能方面的深入研究。最近随着整合的宏组学技术的提出及应用,全面系统分析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及其代谢功能已成为可能,这将成为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新趋势。本文综述了宏组学在研究海洋湖泊、深海热泉、人体肠道、牛瘤胃生境、森林土壤与堆肥生境等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最新进展与成功应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组学 微生物群落 宏基因组学 宏转录组学 宏蛋白质组学
原文传递
Molecular approaches to study the insect gut symbiotic microbiota at the 'omics' age 被引量:18
2
作者 Weibing Shi Ryan Syrenne +1 位作者 Jian-Zhong Sun Joshua S. Yuan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99-219,共21页
Insect gut symbiotic microbiota play essential roles in the growth, development, pathogenesis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of host insects. The molecular and systems level analysis of insect gut symbiotic microbial co... Insect gut symbiotic microbiota play essential roles in the growth, development, pathogenesis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of host insects. The molecular and systems level analysis of insect gut symbiotic microbial community will allow us to discover novel biocatalysts for biomass deconstruction and to develop innovative strategies for pest management. We hereby review the various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as applied to insect gut symbiont analysis. This review aims to serve as an informative resource for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research strategy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We first discuss various strategies for sample preparation and their pros and cons. The traditional molecular techniques like DGGE, RFLP and FISH are covered with respect to how they are applied to study the composition, diversity and dynamics of insect gut symbiotic microbiota. We then focus on the various ' omics' techniques. The metagenome analysis together with the recent advancements in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will provide enormous sequencing information, allowing in-depth microbial diversity analysis and modeling of pathways for b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biomass degradation. The metagenome sequencing will also enable the study of system dynamics and gene expression with metatranscriptome and metaproteome methods. The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omics' level data will allow us to understand how insect gut works as a system to carry out its functions. The molecular and systems-level understanding will also guide the reverse design of next-generation biorefin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GGE insect gut METAGENOMICS metaproteomics symbiotic microbiota systems biology
原文传递
绍兴黄酒成品麦曲中微生物胞外酶的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15
3
作者 孔令琼 管政兵 +2 位作者 陆健 张波 商曰玲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3-457,共5页
应用宏蛋白质组学理论和思想,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绍兴黄酒成品麦曲中主要包含各种微生物胞外酶的可溶性总蛋白。通过研究不同等电聚焦条件、不同pH值浸提缓冲液以及不同上样量等关键因素对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建立了适合于绍兴黄酒成... 应用宏蛋白质组学理论和思想,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绍兴黄酒成品麦曲中主要包含各种微生物胞外酶的可溶性总蛋白。通过研究不同等电聚焦条件、不同pH值浸提缓冲液以及不同上样量等关键因素对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建立了适合于绍兴黄酒成品麦曲微生物胞外酶的双向电泳条件,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为进一步通过质谱分析手段全面鉴定麦曲中微生物胞外酶的组成,明确其微生物来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黄酒 麦曲 胞外酶 宏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对堆肥功能微生物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东明 孟繁华 +4 位作者 郝艳 侯佳奇 叶美瀛 李鸣晓 席北斗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11-2019,共9页
堆肥产品不仅可以作为有机肥或土壤改良剂,还可以在包气带土层防护地下水污染的过程中起到微生物载体的作用.在堆肥中接种菌剂能够加速堆肥进程,促进堆肥材料的腐熟,但是也有研究认为接种剂与堆肥土著微生物的竞争会导致菌剂无法发挥作... 堆肥产品不仅可以作为有机肥或土壤改良剂,还可以在包气带土层防护地下水污染的过程中起到微生物载体的作用.在堆肥中接种菌剂能够加速堆肥进程,促进堆肥材料的腐熟,但是也有研究认为接种剂与堆肥土著微生物的竞争会导致菌剂无法发挥作用.为了阐明菌剂与土著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宏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餐厨垃圾堆肥接菌组(木质纤维素混合菌剂)和对照组(未接菌)中功能微生物群落和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的变化.结果表明:接菌组中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和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菌群的相对丰度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5%和22.0%,成为优势细菌和真菌,二者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活性上也成为优势菌群.菌剂主要是由芽孢杆菌目(Bacillales)和散囊菌纲的曲霉(Aspergillus)组成,曲霉因具有堆肥系统所需的木质纤维素分解能力而成为优势真菌,而菌剂中的芽孢杆菌虽然数量较多,但是缺乏堆肥系统所需的功能而无法成为优势细菌.餐厨垃圾中易降解物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会导致酸性环境,对照组中能够适应酸性环境的芽孢杆菌目和酵母菌纲(Saccharomycetes)是优势群落,添加菌剂后,堆肥系统中土著的假单胞菌目和散囊菌纲具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活性和多种有机酸转化通路,因此在与菌剂中的芽孢杆菌目和土著的芽孢杆菌及酵母菌的竞争中成为优势菌群.研究显示,外源菌剂与土著微生物之间以及各土著微生物之间都会发生竞争作用,能否成为优势菌群取决于是否适应堆肥底物新陈代谢的变化,因此只要选择好菌剂的功能和接种时机,菌剂就能够发挥原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微生物菌剂 宏蛋白质组学 碳水化合物代谢 木质纤维素分解
下载PDF
宏蛋白质组学:探索环境微生态系统的功能 被引量:11
5
作者 郝纯 刘庆华 +1 位作者 杨俊仕 李旭东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0-275,共6页
宏蛋白质组学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概念和研究技术,虽然现在已经开展的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很少,但是在特殊极端环境中功能基因表达、特殊功能蛋白质的开发、生态元素循环等研究领域,宏蛋白质组学已经初步展示了其强大的功能.通过介绍并... 宏蛋白质组学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概念和研究技术,虽然现在已经开展的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很少,但是在特殊极端环境中功能基因表达、特殊功能蛋白质的开发、生态元素循环等研究领域,宏蛋白质组学已经初步展示了其强大的功能.通过介绍并对比宏蛋白质组学常用研究技术和策略的优劣,发现在进行宏蛋白质组研究时,要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选取合适的研究技术和策略,才能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宏蛋白质组学已经在少数生态环境的功能研究中取得了成功,也必将在深入认识环境微生物群落功能、新环境标志物发现和环境微生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蛋白质组学 环境微生物 蛋白质组学 微生物群落功能 微生态
下载PDF
豆酱微生物宏蛋白质组提取及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乌日娜 薛亚婷 +5 位作者 张平 唐筱扬 陶冬冰 岳媛媛 张鹏飞 陈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7-23,共7页
为了更进一步探索豆酱中微生物群体的功能,实验利用分步提取法,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建立了豆酱微生物宏蛋白质组表达谱,并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蛋白质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共鉴定出232种蛋白质,可归为糖代谢60种、核酸代... 为了更进一步探索豆酱中微生物群体的功能,实验利用分步提取法,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建立了豆酱微生物宏蛋白质组表达谱,并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蛋白质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共鉴定出232种蛋白质,可归为糖代谢60种、核酸代谢57种,蛋白质代谢48种,能量代谢15种,脂质代谢3种,其他功能蛋白质49种。来源于细菌的蛋白质数量几乎为来源于真菌蛋白质数量的3倍,其中细菌来源以枯草芽孢杆菌、明串珠菌、粪肠球菌、肠膜明串珠菌和德氏保加利亚乳杆菌为主,真菌来源以酿酒酵母、裂殖酵母、链孢霉、白腐菌和棉阿舒囊霉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酱 宏蛋白质组 蛋白质功能 微生物来源
下载PDF
宏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及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于仁涛 高培基 +1 位作者 韩黎 黄留玉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61-967,共7页
宏蛋白质组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对天然环境微生态进行大规模蛋白质组学研究工作,其定义为对给定位点的环境微生物群落的所有蛋白质组成进行的即时的大规模的分析。以下将通过分析已有的宏蛋白质组学研究,并结合本研究组的研究经验,对... 宏蛋白质组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对天然环境微生态进行大规模蛋白质组学研究工作,其定义为对给定位点的环境微生物群落的所有蛋白质组成进行的即时的大规模的分析。以下将通过分析已有的宏蛋白质组学研究,并结合本研究组的研究经验,对本领域的研究策略、进展情况等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蛋白质组学 微生态 双向电泳 质谱
原文传递
环境微生物群落功能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策略 被引量:8
8
作者 魏力 杨成运 李友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424-4429,共6页
微生物群落在驱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的研究方法可对微生物群落进行遗传结构的解析,但不能有效地与功能研究耦联。概述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基于核酸和蛋白质水平的分子生物学新方法——环境mRNA和rRNA同时荧光原位杂交(... 微生物群落在驱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的研究方法可对微生物群落进行遗传结构的解析,但不能有效地与功能研究耦联。概述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基于核酸和蛋白质水平的分子生物学新方法——环境mRNA和rRNA同时荧光原位杂交(FISH)、寡核苷酸微阵列技术(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稳定性同位素联合宏基因组学(SIP-enabled Metagenomics)和环境蛋白质组学(Metaproteomics)在环境微生物群落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并且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功能 荧光原位杂交 寡核苷酸微阵列 SIP宏-基因组学 环境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不依赖微生物培养的纤维素降解酶及基因资源的挖掘 被引量:8
9
作者 朱永涛 刘巍峰 +1 位作者 王禄山 陈冠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38-1843,共6页
自然界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降解策略呈现多样性的特点。除了获得纯培养的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外,自然环境中还有大量不可培养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蕴藏着丰富的纤维素酶和基因资源。环境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出现为挖掘这些未知资源提供... 自然界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降解策略呈现多样性的特点。除了获得纯培养的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外,自然环境中还有大量不可培养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蕴藏着丰富的纤维素酶和基因资源。环境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出现为挖掘这些未知资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下综述了相关的研究进展,并从群落系统微生物学角度,对天然生境中纤维素的降解机制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纤维素酶 环境基因组学 环境蛋白组学 系统生物学
原文传递
Plant-associated fungal communities in the light of meta’omics 被引量:7
10
作者 Derek Peršoh 《Fungal Diversity》 SCIE 2015年第6期1-25,共25页
Approaches for the cultivation-independent analysis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are summarized as meta’omics,which predominantly includes metagenomic,-transcriptomic,-proteomic and-metabolomic studies.These have shown t... Approaches for the cultivation-independent analysis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are summarized as meta’omics,which predominantly includes metagenomic,-transcriptomic,-proteomic and-metabolomic studies.These have shown that endophytic,root-associated and soil fungal communities are strongly shaped by associated plant species.The impact of plant identity on the composition of its litterssociated fungal community remains to be disentangled from the impact of litter chemistry.The composition of the plant community also shapes the fungal community.Most strikingly,adjacent plant species may share mycorrhizal symbionts even if the plants usually have different types of mycorrhizal fungi associated with them(ectomycorrhizal,ericoid and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weakly explain fung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globally,and their effect is inconsistent at local and regional scales.Decrease in similarity among communities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i.e.distance decay)has been reported from local to global scales.This pattern is only exceptionally caused by spatial dispersal limitation of fungal propagules,but mostly due to the inability of the fungi to establish at the particular locality(i.e.environmental filtering or competitive exclusion).Fungal communities usually undergo pronounced seasonal changes and also differ between consecutive years.This indicates that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ies is usually not solely cyclic.Meta’omic studies challenge the classical view of plant litter decomposition.They show that mycorrhizal and(previously)endophytic fungi may be involved in plant litter decomposition and only partly support the idea of a succession from an Ascomycota to a Basidiomycota-dominated community.Furthermore,vertical separation of saprotrophic and mycorrhizal species in soil and sequential degradation from easily accessible to‘recalcitrant’plant compounds,such as lignin,can probably not be generalized.The current models of litter decomposition may therefore have to be eventually ref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omics Metaomics Fungal community Metagenomics metaproteomics METATRANSCRIPTOMICS Metametabolomics Phyllosphere fungi Endophytic fungi Litter decomposition Decomposer fungi Root-associated fungi Arbuscular mycorrhiza ECTOMYCORRHIZA Ericoid mycorrhiza Soil fungi Functional diversity Environmental processes Distance decay Environmental filtering Saisonality Temporal shift Fungal traits
原文传递
基于唾液宏蛋白质组学的重度低龄儿童龋患者唾液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阮文华 黄美丽 +3 位作者 高其康 孙超 金玲玲 吴滢倩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673-678,共6页
目的采用宏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重度低龄儿童龋患者唾液微生物群落的特征。方法采集重度低龄儿童龋及无龋儿童非刺激性唾液,提取唾液中的蛋白质、酶解形成多肽后进行质谱分析,对比微生物库分析唾液微生物群落的特征。结果无龋儿童唾液微... 目的采用宏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重度低龄儿童龋患者唾液微生物群落的特征。方法采集重度低龄儿童龋及无龋儿童非刺激性唾液,提取唾液中的蛋白质、酶解形成多肽后进行质谱分析,对比微生物库分析唾液微生物群落的特征。结果无龋儿童唾液微生物来源于19个门1 216个种,高丰度的微生物以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梭杆菌门以及乳糖奈瑟氏菌、肺炎链球菌、干燥奈瑟氏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氏菌、流感嗜血杆菌、浅黄奈瑟氏菌、淋病奈瑟氏菌、金氏金菌、黏膜奈瑟氏菌、多糖奈瑟氏菌等11种细菌为主;重度低龄儿童龋儿童唾液微生物来源于24个门1 698个种,高丰度的微生物以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蓝藻菌门以及肺炎链球菌、乳糖奈瑟氏菌、干燥奈瑟氏菌、流感嗜血杆菌等4种细菌为主。结论宏蛋白质组技术可以全面、快速分析口腔唾液微生物群落的构成。重度低龄儿童龋儿童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相比无龋儿童更加复杂,这种复杂性可能与龋病的产生及唾液微生态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低龄儿童龋 唾液 宏蛋白质组学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龋病相关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多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霍媛媛(综述) 韩轩(综述) +1 位作者 李雨庆(综述) 邹静(审校) 《口腔疾病防治》 2018年第3期195-199,共5页
龋病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口腔微生物群落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无定论。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宏组学技术的应用为龋病病因研究和龋病的微生态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与龋病相关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基因组学、宏基因组学、宏... 龋病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口腔微生物群落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无定论。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宏组学技术的应用为龋病病因研究和龋病的微生态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与龋病相关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基因组学、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及宏代谢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口腔微生物群落 微生态 宏基因组学 宏转录组学 宏蛋白质组学 宏代谢组学
下载PDF
绍兴黄酒麦曲制曲过程的宏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波 管政兵 +2 位作者 谢广发 陆健 余培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麦曲在制曲的过程中,以小麦为原料,通过自然接种环境中的微生物,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最终生成黄酒酿造所需的各种粗酶制剂以及风味代谢物质的前体。该研究利用宏蛋白质组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绍兴黄酒麦曲制曲过程中6个不同时期(起... 麦曲在制曲的过程中,以小麦为原料,通过自然接种环境中的微生物,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最终生成黄酒酿造所需的各种粗酶制剂以及风味代谢物质的前体。该研究利用宏蛋白质组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绍兴黄酒麦曲制曲过程中6个不同时期(起始期、发酵前期、升温期、高温期、降温期、成熟期)的麦曲浸提液宏蛋白质组进行双向电泳实验,研究麦曲制曲过程中浸提液宏蛋白质组的变化情况。使用PDQuest软件对获得的双向电泳图谱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共有12个蛋白点在制曲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TOF MS)对该12个差异蛋白点进行了质谱分析,其中7个鉴定成功,分别是来自一种稀有细菌的凝结因子5/8型功能蛋白,微单孢菌属的苹果酸脱氢酶,糖红孢红霉菌的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和羧肽酶前体蛋白,外子藻的功能未知蛋白以及小麦的木聚糖酶抑制剂和几丁质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黄酒 麦曲 制曲过程 宏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下载PDF
微生物宏蛋白质组从样品处理、数据采集到数据分析
14
作者 吴恩慧 乔亮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8-668,共11页
微生物与人体疾病、健康密切相关,如何理解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其发挥的功能是一大亟需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宏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研究微生物组成与功能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由于微生物群落样本的复杂性与高度异质性,样品处理、质谱数据... 微生物与人体疾病、健康密切相关,如何理解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其发挥的功能是一大亟需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宏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研究微生物组成与功能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由于微生物群落样本的复杂性与高度异质性,样品处理、质谱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成为宏蛋白质组目前面临的三大挑战。在宏蛋白质组分析中往往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样品进行前处理优化,采取不同的微生物分离富集、提取和裂解方案。与单一物种蛋白质组相类似,宏蛋白质组学中的质谱数据采集模式有数据依赖性采集(data-dependent acquisition,DDA)模式和数据非依赖性采集(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模式。DIA数据采集模式可以完整地采集样品的肽段信息,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宏蛋白质组样品的复杂性,其DIA数据解析已成为阻碍宏蛋白质组深度覆盖的一大难题。在数据解析方面,最重要的步骤在于蛋白质序列数据库的构建。数据库的大小和完整性不仅对鉴定数量有很大影响,还会影响物种和功能水平上的分析。目前宏蛋白质组数据库构建的金标准是基于宏基因组的蛋白质序列数据库。同时,基于迭代搜库的公共数据库过滤方法也已被证明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从具体的数据解析策略角度,以肽段为中心的DIA数据解析方法占据了绝对的主流。随着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其会极大地推动宏蛋白质组数据解析的准确度、覆盖度与分析速度。在下游生物信息学分析方面,近年来开发了一系列注释工具,可以在蛋白水平、肽段水平、基因水平上进行物种注释来获得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其他组学方法相比,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分析是宏蛋白质组学的一个独特特征。宏蛋白质组已经成为微生物群落多组学分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仍在覆盖深度、检测灵敏度、数据解析完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蛋白质组学 样品前处理 数据库 数据分析策略
下载PDF
土壤宏蛋白质组学蛋白质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小丽 GONZALEZ PEREZ Pablo +1 位作者 叶俊 黄丹枫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1-696,共6页
土壤宏蛋白质组学在揭示土壤微生物功能、代谢与环境相互作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土壤样品的特殊性,土壤蛋白质提取步骤是限制土壤宏蛋白质组学大规模应用的瓶颈之一.本文从样品制备、提取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土壤蛋... 土壤宏蛋白质组学在揭示土壤微生物功能、代谢与环境相互作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土壤样品的特殊性,土壤蛋白质提取步骤是限制土壤宏蛋白质组学大规模应用的瓶颈之一.本文从样品制备、提取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土壤蛋白提取方面的研究进展.一般来说,根据实验目的、蛋白种类及后续研究方法设计相应的分组成收集策略才能取得较好的提取效果.土壤总蛋白、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分别有不同的提取方法.总蛋白提取一般采用直接提取法;胞外蛋白不需要裂解;胞内蛋白提取方法有直接提取法和间接提取法等.裂解、浓缩、去除腐殖质的方法以及提取液、pH值的选择等也会影响提取效果.此外,简单介绍了土壤宏蛋白质组学的应用,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宏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提取方法 应用
原文传递
宏蛋白质组学信息分析的基本策略及其挑战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洪凯 闫克强 +3 位作者 何燕斌 闻博 杨焕明 刘斯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35,共13页
宏蛋白质组学是一门新型科学,它运用质谱技术规模化地采集自然界微生物种群的蛋白质信息,并结合多种组学数据,开展微生物种群的遗传特征及其生物功能的研究.宏蛋白质组学的信息分析与传统蛋白质组学方法有较大的不同,亟需拓展新的分析思... 宏蛋白质组学是一门新型科学,它运用质谱技术规模化地采集自然界微生物种群的蛋白质信息,并结合多种组学数据,开展微生物种群的遗传特征及其生物功能的研究.宏蛋白质组学的信息分析与传统蛋白质组学方法有较大的不同,亟需拓展新的分析思路.由于宏蛋白质组的研究对象是复杂度极高的微生物样品,因此,需要构建尽可能囊括样本中所含微生物的基因组信息的物种数据库.面对庞大的数据库,必须考虑到分析过程中所消耗的计算资源和鉴定结果的质控标准,因此,需要高度优化库容量、搜库、假阳性控制等参数.鉴于宏蛋白质组数据中广泛存在复杂的同源蛋白质序列,因此,需要充分利用NCBI数据库中的分类信息进行匹配,并运用LCA算法过滤处理才能将蛋白质有效地归组到物种.本文立足于宏蛋白质组学信息分析,从宏蛋白质组的数据库建立、蛋白质归并、生物学意义发掘等几个方面着手,对该领域的发展现状、面临挑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蛋白质组学 数据库 数据分析 蛋白归并 物种分析
下载PDF
宏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废水生物处理工艺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世霞 王雷 韩志英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56-3066,共11页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宏蛋白质组学逐渐兴起并在生命科学基础领域和临床医药领域成功运用,宏蛋白质组学技术现已成为各研究领域炙手可热的方法之一.宏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废水生物处理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刚起步,但已展示其强大功能.本文...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宏蛋白质组学逐渐兴起并在生命科学基础领域和临床医药领域成功运用,宏蛋白质组学技术现已成为各研究领域炙手可热的方法之一.宏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废水生物处理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刚起步,但已展示其强大功能.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宏蛋白质组学在废水生物处理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回顾及总结了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策略及应用,如鉴定功能性蛋白质/酶、揭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途径、推断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关键代谢途径、及探讨不同污泥微生物群落微生态变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蛋白质组学 代谢途径 降解机制 微生态 废水生物处理
原文传递
原料乳冷藏过程中微生物细胞的宏蛋白组学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卞永霞 剧柠 +2 位作者 郭蓉 苟萌 王媛媛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82-2795,共14页
原料乳在投入生产前通常需4℃冷藏,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将造成冷藏原料乳的变质。【目的】本文旨在分子水平上探究原料乳冷藏过程中微生物表达的差异蛋白质的动态变化,为原料乳的冷藏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Label-free技术研... 原料乳在投入生产前通常需4℃冷藏,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将造成冷藏原料乳的变质。【目的】本文旨在分子水平上探究原料乳冷藏过程中微生物表达的差异蛋白质的动态变化,为原料乳的冷藏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Label-free技术研究原料乳4℃冷藏6 d期间微生物菌体蛋白质的物种来源、功能及参与通路,筛选差异蛋白质并对主要差异蛋白质参与的通路进行富集,探究其变化规律。【结果】冷藏过程中共鉴定出341个微生物菌体蛋白质,其中冷藏3 d后产生的蛋白质占所有检出蛋白质的60.12%。COG及KEGG分析表明,蛋白质所体现的功能及参与的通路随时间而变化。冷藏4 d,参与糖酵解/糖异生、ABC转运蛋白、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等通路的蛋白数量显著增加。随冷藏时间延长,相邻时间点差异蛋白质数目逐渐增多,且富集在不同的通路中。【结论】冷藏过程中原料乳中的微生物所产生的蛋白质参与的通路及其所体现的功能复杂,4 d时的变化最为明显,或可作为原料乳质量控制的关键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乳 宏蛋白组学 差异蛋白
原文传递
宏蛋白质组学:研究微生物群落的一种新策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虎虎 田云 +1 位作者 卢向阳 方俊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88-92,共5页
宏蛋白质组学是一种运用蛋白质组技术对特定微生物群落所产生的全部蛋白质进行大规模研究与分析的新技术。简要概述宏蛋白组学的产生、研究策略及其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 宏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组技术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基于两种预处理方法的白酒酒醅微生物宏蛋白质组学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小蛟 唐玉明 +4 位作者 田新惠 何劲松 刘成元 冯军 刘茂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16-221,共6页
分别采用离心-超声波破碎法(centrifugation-ultrasonic disruption,C-UD)和液氮研磨-超声波破碎法(liquid nitrogen grinding-ultrasonic disruption,LNG-UD)预处理浓香型白酒酒醅样品,采用Tris/酚提取-甲醇/醋酸铵沉淀法提取微生物蛋... 分别采用离心-超声波破碎法(centrifugation-ultrasonic disruption,C-UD)和液氮研磨-超声波破碎法(liquid nitrogen grinding-ultrasonic disruption,LNG-UD)预处理浓香型白酒酒醅样品,采用Tris/酚提取-甲醇/醋酸铵沉淀法提取微生物蛋白质,利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两种预处理法获得的酒醅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预处理法提取的酒醅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但C-UD处理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蛋白条带数量更丰富且清晰。基于C-UD法获得的酒醅肽段及蛋白质数量高于LNG-UD法,且蛋白质鉴定结果的评分较高。两种预处理法获得的酒醅微生物种类及其群落结构有一定差异,且两者均与同一酒醅样品的基因组扩增子测序结果存在差异,提示整合多组学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优化酒醅微生物蛋白质的提取方法,为酿酒微生物宏蛋白质组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白酒 宏蛋白质组学 宏基因组学 微生物群落 酒醅 预处理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