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烷偶联剂应用现状及金属表面处理新应用 被引量:58
1
作者 徐溢 滕毅 徐铭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8-51,共4页
对硅烷偶联剂 (SA)的结构、反应机理进行了简要阐述 ,并讨论了SA在无机和有机物领域的应用现状 ,并对其在金属表面抗蚀和改性的崭新应用给出了论证和试验结果。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结构 机理 金属表面处理
下载PDF
橡胶与金属粘合概述 被引量:26
2
作者 尹仪成 《中国胶粘剂》 CAS 1999年第1期38-41,共4页
对当今关于粘合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作了简要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橡胶制品工业中的橡胶与金属粘合技术作了概述,重点介绍了利用高效胶粘剂系统实现橡胶材料在硫化过程中与金属粘合的问题。
关键词 胶粘剂 橡胶 金属 表面处理 粘合
下载PDF
化学镀在织物金属化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3
作者 赵亚萍 蔡再生 《印染》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9-42,共4页
化学镀作为一种优良的表面金属化处理技术,已应用在织物功能整理领域。文中综述了化学镀在织物金属化处理中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织物化学镀的预处理(除油、粗化、敏化和活化)、主要金属的化学镀和后处理工艺,并指出提高镀液稳定性、改善... 化学镀作为一种优良的表面金属化处理技术,已应用在织物功能整理领域。文中综述了化学镀在织物金属化处理中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织物化学镀的预处理(除油、粗化、敏化和活化)、主要金属的化学镀和后处理工艺,并指出提高镀液稳定性、改善这类织物的服用性能、减轻环保负荷和开发多元复合镀层等,是今后织物化学镀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织物金属化 功能整理
下载PDF
AlSiC电子封装材料及构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熊德赣 程辉 +4 位作者 刘希从 赵恂 鲍小恒 杨盛良 堵永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115,共5页
AlSiC电子封装材料及构件具有高热导率、低膨胀系数和低密度等优异性能,使封装结构具有功率密度高、芯片寿命长、可靠性高和质量轻等特点,应用范围从功率电子封装到高频电子封装。综述了国内外制备AlSiC电子封装材料及构件所涉及的预制... AlSiC电子封装材料及构件具有高热导率、低膨胀系数和低密度等优异性能,使封装结构具有功率密度高、芯片寿命长、可靠性高和质量轻等特点,应用范围从功率电子封装到高频电子封装。综述了国内外制备AlSiC电子封装材料及构件所涉及的预制件成形、液相浸渗铸造、力学性能、气密性、机械加工、表面处理和构件连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C电子封装材料 预制件 液相浸渗 机械加工 表面处理 构件连接
下载PDF
金属表面硅烷防护膜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5
作者 吴超云 张津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82,93,共5页
硅烷处理技术工艺简单,无毒,无污染,所得膜层与金属基体具有良好的结合力,且防腐蚀性能与铬酸盐转化膜相当。因此,在众多铬酸盐替代技术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全面综述了硅烷膜层的防护机制、硅烷处理工艺以及不同金属基体表面硅烷膜层... 硅烷处理技术工艺简单,无毒,无污染,所得膜层与金属基体具有良好的结合力,且防腐蚀性能与铬酸盐转化膜相当。因此,在众多铬酸盐替代技术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全面综述了硅烷膜层的防护机制、硅烷处理工艺以及不同金属基体表面硅烷膜层的研究进展。由综述分析可知:硅烷与金属表面的结合主要为化学键结合;文献中多采用浸渍的方法直接在金属表面形成硅烷膜层,而对于电沉积方法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硅烷膜层的自愈性能主要是通过添加稀土实现的。根据综述分析的结果,指出了当前硅烷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 膜层 金属 表面处理 耐蚀性 防护机制
下载PDF
我国紧固件行业技术发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祝其高 张先鸣 《金属制品》 2010年第1期11-13,共3页
我国紧固件行业技术创新不多,与国外紧固件同行技术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在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含硫易切削钢和非金属夹杂物含量较低的ML钢。在新材料应用方面,高强碳素结构钢、高强微合金钢、高强合金结构钢和高强微合金钢已经生产成功... 我国紧固件行业技术创新不多,与国外紧固件同行技术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在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含硫易切削钢和非金属夹杂物含量较低的ML钢。在新材料应用方面,高强碳素结构钢、高强微合金钢、高强合金结构钢和高强微合金钢已经生产成功,钛合金紧固件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六工位超高速、超高精度冷镦成型机的最高生产速度已达600件/min,经过气相沉积处理,六角冲头模具寿命提高到25万件以上,出现了如三价铬镀锌钝化、三价铬锌镍合金镀层、无铬达克罗等表面处理新技术。要求紧固件用冷镦钢具有很高的塑性,冷镦变形抗力小,不产生裂纹、裂缝等缺陷,加工硬化率低以及高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固件 金属材料 冷镦钢 表面处理
下载PDF
超声冲击对钢轨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何柏林 史建平 +1 位作者 颜亮 陈朝霞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2,共5页
利用HJ-Ⅱ型超声冲击机对U70钢轨的表面进行超声冲击处理。在超声冲击机输出能量一定的前提条件下,采用6360LA型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不同超声冲击时间下钢轨表面组织的变化,研究经过超声冲击处理后钢轨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 利用HJ-Ⅱ型超声冲击机对U70钢轨的表面进行超声冲击处理。在超声冲击机输出能量一定的前提条件下,采用6360LA型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不同超声冲击时间下钢轨表面组织的变化,研究经过超声冲击处理后钢轨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冲击对钢轨表面能够起到明显的强化作用,钢轨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提高,而且随着超声冲击时间的延长,钢轨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越来越好。与未经超声冲击处理的钢轨试样相比,在超声冲击时间分别为3,6,15和30 min的实验条件下,U70钢轨的表面硬度分别提高了23.6%,32.9%,43.1%和48.1%;耐磨性分别提高了30.6%,32.7%,42.9%和5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冲击 金属表面处理 金相组织 硬度 耐磨性 U70钢轨
下载PDF
金属表面硅烷试剂膜结构及性能表征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溢 唐守渊 张晓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5-498,共4页
综述了用硅烷试剂处理金属表面而形成的保护膜性能及结构的表面分析方法。详述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次级离子质谱、椭圆光谱、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在硅烷处理金属表面过程中的应用 ,通过对膜形成的机制、膜的键合方式、膜结构... 综述了用硅烷试剂处理金属表面而形成的保护膜性能及结构的表面分析方法。详述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次级离子质谱、椭圆光谱、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在硅烷处理金属表面过程中的应用 ,通过对膜形成的机制、膜的键合方式、膜结构、膜厚度以及膜的耐蚀性等方面的研究分析 ,探讨了它们对膜性能的影响 ,并用各种不同的参数表征了金属基材上硅烷膜的特性。同时指出了所述各种表面分析方法用于金属表面硅烷膜分析和检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讨论了将各种表面分析技术联用起来以期得到更多有用的化学信息 ,以此可以指导硅烷化金属表面处理工艺过程。此外还提到了其他可用于金属表面硅烷膜性能的表征的分析技术 ,展望了金属表面硅烷膜分析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试剂膜 表面分析技术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 表征方法 键合方式 防腐蚀作用
下载PDF
金属工件的表面处理及胶接工艺对胶接剪切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建芳 李安 饶保林 《化学与粘合》 CAS 2007年第1期30-32,43,共4页
采用环氧树脂-DDS固化体系作为胶接剂,探讨了各种金属表面处理方法、胶接时对胶接面施加的压力、胶层厚度等因素对胶接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不锈钢工件采用盐酸氧化法及草酸硫酸氧化法进行表面处理,得到的胶接剪切强度最好;... 采用环氧树脂-DDS固化体系作为胶接剂,探讨了各种金属表面处理方法、胶接时对胶接面施加的压力、胶层厚度等因素对胶接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不锈钢工件采用盐酸氧化法及草酸硫酸氧化法进行表面处理,得到的胶接剪切强度最好;对铝合金工件采用硅酸磷酸钠法进行表面处理,得到的胶接剪切强度最高。胶接时对胶接面施加0.1~0.4MP。的压力、胶层厚度在0.10-0.23mm范围内时胶接效果最好。由于处理液对金属表面产生适度的化学腐蚀,改变了金属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表现出更好的可浸润性和更强的表面吸附力,可以有效地提高胶接剪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表面处理 胶接工艺 剪切强度 胶层厚度
原文传递
贮氨合金的表面处理及其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卫祥 唐致远 郭鹤桐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9-33,共5页
贮氢合金的表面成分和形态对金属氢化物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重大影响.文中综述了贮氢合金几种表面处理方法及其对氢化物电极的电化学容量、电催化活性、循环稳定性、快速放电能力、活化性能和自放电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贮氢合金 金属氢化物电极 表面处理
下载PDF
金属包装材料涂层防腐技术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祖彬 曾莉红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69,共4页
金属材料在包装领域保持着极大的生命力,但化学稳定性较差、耐腐蚀性差是金属包装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涂层技术在金属表面覆盖涂层是防止金属包装材料腐蚀的有效方法。在分析金属包装材料的性能及防腐蚀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金属包装... 金属材料在包装领域保持着极大的生命力,但化学稳定性较差、耐腐蚀性差是金属包装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涂层技术在金属表面覆盖涂层是防止金属包装材料腐蚀的有效方法。在分析金属包装材料的性能及防腐蚀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金属包装材料腐蚀防护问题,对主要的金属涂层防腐技术及涂料涂层防腐技术进行了介绍。展望了金属包装材料涂层防护的应用发展情况及动态;指出了涂层隔离防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金属材料的腐蚀问题,研发新型耐腐蚀材料成为涂层防护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包装 腐蚀防护 涂层材料 表面处理
下载PDF
表面状态和处理对涂层下A3钢腐蚀和涂层失效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永祥 严川伟 +2 位作者 高延敏 张森 曹楚南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8-211,230,共5页
采用模拟大气腐蚀装置 ,用挂片法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和表面状态、不同湿度对涂层失效的影响 .通过对基体金属的腐蚀形貌观察 ,微区元素分析 ,并结合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研究了金属在涂层下的腐蚀产物和涂层结构的变化 .同时探... 采用模拟大气腐蚀装置 ,用挂片法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和表面状态、不同湿度对涂层失效的影响 .通过对基体金属的腐蚀形貌观察 ,微区元素分析 ,并结合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研究了金属在涂层下的腐蚀产物和涂层结构的变化 .同时探讨了金属在涂层下的腐蚀和涂层失效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钢 涂层 基体金属 表面处理 磷化 腐蚀 失效 挂片法 大气腐蚀
下载PDF
金属包装覆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乐 侯存霞 +3 位作者 付亚波 石佳子 张新房 许文才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9-107,共9页
目的综述金属包装覆膜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进展,阐述金属覆膜工艺的原理及特点。方法金属包装因其优异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在食品饮料包装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金属包装存在的腐蚀现象会影响包装内装物的质量。金属的覆膜技术相较于... 目的综述金属包装覆膜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进展,阐述金属覆膜工艺的原理及特点。方法金属包装因其优异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在食品饮料包装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金属包装存在的腐蚀现象会影响包装内装物的质量。金属的覆膜技术相较于涂层技术,具有抗腐蚀性能良好、成本低和绿色环保等特点,应用在食品饮料包装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从金属覆膜的工艺技术出发,介绍金属覆膜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影响其结合强度的因素,通过聚合物改性和金属基材的表面处理来减少缺陷的产生,从而提高覆膜金属包装的质量。结论金属覆膜工艺在食品包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借鉴以往实验研究成果,分析金属覆膜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探讨覆膜过程中膜铁结合机理,从而为金属覆膜技术的创新研究和应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包装 涂层技术 覆膜铁 表面处理
下载PDF
激光清洗在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国栋 王守仁 +2 位作者 成巍 王高琦 任远 《山东科学》 CAS 2019年第4期38-45,73,共9页
激光清洗可以高效去除金属表面杂质和氧化物,提高表面质量,具有无污染、对基体伤害小、清洗效率高等优点。本文综述了激光清洗在金属表面脱漆除锈、轮胎模具清洗、微型机械清洗、文物保护、去油污以及核净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发现... 激光清洗可以高效去除金属表面杂质和氧化物,提高表面质量,具有无污染、对基体伤害小、清洗效率高等优点。本文综述了激光清洗在金属表面脱漆除锈、轮胎模具清洗、微型机械清洗、文物保护、去油污以及核净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发现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激光清洗的机理、工艺还不够完善,对于不同的材料没有明确清洗阈值和损伤阈值之间的关系,未来应完善不同材料的清洗机制,明确清洗阈值,以实现精密高效清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清洗 金属表面处理 脱漆除锈
下载PDF
金属锂二次电池锂负极改性 被引量:9
15
作者 高鹏 韩家军 +2 位作者 朱永明 张翠芬 李宁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78-1686,共9页
本文综述了金属锂二次电池中提高锂负极性能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以下改性方法:对金属锂表面进行预处理,使其表面预先形成性能良好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或直接在其表面制备保护膜;在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对锂电极进行表面改性;采用新型... 本文综述了金属锂二次电池中提高锂负极性能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以下改性方法:对金属锂表面进行预处理,使其表面预先形成性能良好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或直接在其表面制备保护膜;在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对锂电极进行表面改性;采用新型有机溶剂、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玻璃态固体电解质、塑晶固体电解质等电解质体系提高界面相容性;改进金属锂电极的制备工艺,如制备金属锂粉末多孔电极和电沉积锂电极、制备全固态薄膜锂电池以及利用物理方法处理锂电极。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锂二次电池 锂电极 表面改性 添加剂 电解质 制备工艺
原文传递
有色金属表面微弧氧化膜层封孔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慧杰 向午渊 +2 位作者 杨胜 欧阳涛 肖芬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54-161,共8页
从微弧氧化后处理封孔技术及微弧氧化自封孔技术两方面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有色金属表面微弧氧化膜层封孔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各种微弧氧化封孔技术的特点,总结了各种封孔技术在有色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应用,指出了微弧氧化封孔技术未来... 从微弧氧化后处理封孔技术及微弧氧化自封孔技术两方面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有色金属表面微弧氧化膜层封孔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各种微弧氧化封孔技术的特点,总结了各种封孔技术在有色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应用,指出了微弧氧化封孔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 微弧氧化 自封孔 后处理封孔 表面处理
下载PDF
DH-1新型水基除油剂的研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松 崔淑玲 赵择卿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78-79,共2页
该除油剂采用“rollup(卷走)”除油机理,无污染、低温、高效、节能,可反复使用,其特点是使油污自动从金属表面剥离,在除油剂溶液中不乳化,可回收机油,经过处理的金属零件在电镀和涂装前不再需要电解处理,除油后的金属表面达到完全亲水... 该除油剂采用“rollup(卷走)”除油机理,无污染、低温、高效、节能,可反复使用,其特点是使油污自动从金属表面剥离,在除油剂溶液中不乳化,可回收机油,经过处理的金属零件在电镀和涂装前不再需要电解处理,除油后的金属表面达到完全亲水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表面处理 水基除油剂 “卷走”机理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用金属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付宇 侯明 +2 位作者 林国强 邵志刚 衣宝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4-367,共4页
通过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工艺,在316L不锈钢表面上沉积出致密的Cr的氮化物梯度薄膜(CrxN).表面改性后的不锈钢双极板界面导电性能良好,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的组装力范围内,与Toray碳纸的接触电阻为7.9~11.2mΩ·cm^2... 通过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工艺,在316L不锈钢表面上沉积出致密的Cr的氮化物梯度薄膜(CrxN).表面改性后的不锈钢双极板界面导电性能良好,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的组装力范围内,与Toray碳纸的接触电阻为7.9~11.2mΩ·cm^2.双极板的耐腐蚀性能相对于未处理的316L不锈钢基体有了显著的增强:在0.5mol/L H2SO4+5×10^-6 mol/L F^-的模拟电池环境腐蚀溶液中,室温下改性后双极板的腐蚀电流约为10^-7 A/cm^2,比基体的小了2个数量级;70℃时在相同的腐蚀环境下,虽然腐蚀电流有所增大,但仍然比不锈钢基体的腐蚀电流小1~2个数量级.改性双极板有很高的表面能,与水的接触角达90°,这有利于电池内部液态水的排出.通过表面改性获得的具有耐蚀-导电-憎水综合性能的金属双极板材料,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金属双极板 表面改性
下载PDF
橡胶-金属粘接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于勤勤 季伟 +1 位作者 潘大伟 董伦 《橡胶工业》 CAS 2018年第10期1164-1168,共5页
通过标准试样研究金属表面处理工艺、胶粘剂类型、硫化工艺参数对橡胶减震件橡胶-金属粘接性能的影响,并将试验结果应用在橡胶支座产品上。结果表明,利用喷砂工艺处理金属表面,选择单涂型胶粘剂Cilbond 24,在150℃×40 min的硫化条... 通过标准试样研究金属表面处理工艺、胶粘剂类型、硫化工艺参数对橡胶减震件橡胶-金属粘接性能的影响,并将试验结果应用在橡胶支座产品上。结果表明,利用喷砂工艺处理金属表面,选择单涂型胶粘剂Cilbond 24,在150℃×40 min的硫化条件下生产橡胶支座产品,产品橡胶-金属间的粘接破坏达到了100%橡胶破坏,解决了橡胶支座存在的橡胶-金属之间的开裂问题,提高了橡胶支座的粘接性能及粘接系统耐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金属 粘接性能 金属表面处理 胶粘剂 硫化工艺参数
下载PDF
金属钽表面处理工艺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哲昊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64,共6页
总结归纳了利用渗层、微弧氧化、化学气相沉积、热喷涂等表面处理技术提高金属钽综合性能、减少钽材料失效行为、提升钽设备服役寿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实例,最后对钽材料表面增强处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稀有金属 表面处理 综合性能提升 服役寿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