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1
1
作者 韦安阳 程祎 李煜罡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2期3006-3011,共6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act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及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模型,40只 SPF 级SD 雄性大鼠,先按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分别是注射 STZ 后7... 目的了解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act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及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模型,40只 SPF 级SD 雄性大鼠,先按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分别是注射 STZ 后7周组和4周组,再按处理因素即给予大鼠腹腔注射 STZ(60 mg/kg)是否成模,分为对照组(未注射 STZ,5只)、成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模型组、成糖尿病性非勃起功能障碍组、未成模组。利用免疫组化 SP 染色法对不同处理组的标本进行α-肌动蛋白的研究,利用免疫组化 SABC 染色法对不同处理组的标本进行肌间线蛋白的研究,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不同组别骨桥蛋白(OPN)mRNA 含量的改变。图像分析利用彩色图文分析系统,第三人进行图像分析及数据采集,测量随机每高倍镜视野下累积光密度(IOD),以 IOD 的值反映组织切片中相应阳性物质的表达程度。结果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组 IOD 均小于对照组、糖尿病非勃起功能障碍组及未成模组(均 P<0.05),糖尿病非勃起功能障碍组的 IOD 小于对照组和未成模组(P<0.05),不同时间点间的 IOD 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3.801,P=0.62),交互效应不显著(F=1.549,P=0.225)。免疫组化染色不同时间点间的 IOD 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052,P=0.821),各处理组间的 IOD 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045,P=0.987),交互效应不显著(F=0.572,P=0.639)。OPN mRNA 原位杂交染色不同时间点间的 IOD 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1.288,P=0.266),交互效应不显著(F=1.819,P=0.168),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组的 IOD 均大于其余三组(P 均<0.001)。糖尿病非勃起功能障碍组的 IOD 大于对照组和未成模组(P 均<0.001)。对照组的 IOD 与未成模组未见显著差异(P=0.873)。结论糖尿病可以引起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的表型转化;阴茎海绵体平滑肌表型转化可以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 Α-肌动蛋白 表达 意义 表型转化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聂莉 李琰华 李俊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4267-4273,共7页
糖尿病是全球常见慢性病之一,而勃起功能障碍作为经常被忽视的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婚姻稳定及家庭和谐。现将从2型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 糖尿病是全球常见慢性病之一,而勃起功能障碍作为经常被忽视的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婚姻稳定及家庭和谐。现将从2型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全民对2型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的认识,为2型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勃起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糖尿病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动物模型血清雄激素测定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为服 张元芳 +1 位作者 丁强 徐一甄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27-230,共4页
SD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制造糖尿病 (DM)动物模型后 ,注射阿朴吗啡观察不同时期大鼠阴茎勃起情况 ,筛选DM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ED)大鼠模型 ,测定其血清LH、FSH及睾酮的浓度 ,并观察睾丸组织的显微结构 ,研究DM性ED的发病机理。结果DM性E... SD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制造糖尿病 (DM)动物模型后 ,注射阿朴吗啡观察不同时期大鼠阴茎勃起情况 ,筛选DM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ED)大鼠模型 ,测定其血清LH、FSH及睾酮的浓度 ,并观察睾丸组织的显微结构 ,研究DM性ED的发病机理。结果DM性ED大鼠血清睾酮浓度显著降低 ,睾丸组织显微结构发生明显病理性改变 ,且上述变化与DM病程密切相关 ;LH在DM早期无改变、晚期明显降低 ;FSH无明显改变。提示DM严重影响阴茎勃起功能及雄激素的合成分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雄激素
原文传递
Transplantation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transfected with VEGF165 to restore erectile function in diabetic rats 被引量:17
4
作者 Xin Gou Wei-Yang He Ming-Zhao Xiao Ming Qiu Ming Wang Yuan-Zhong Deng Chao-Dong Liu Zao-Bing Tang lie Li Yong Chen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期332-338,共7页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transplan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transfected with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gene (VEGF165) into the corpora cavernosa of rats with diabeti...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transplan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transfected with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gene (VEGF165) into the corpora cavernosa of rats with diabetic erectile dysfunction (ED). A rat model of diabetic ED was constructed via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streptozotocin. After streptozotocin treatment, pre-treated EPCs from each of three groups of rats were transplanted into their corpora cavernosa. Our results, following intracavernosal pressure (ICP) monitoring, showed that IC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mong rats in the trial group when compared to the results from rats in the blank-plasmid and control groups during basal conditions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P〈O.01 for both comparisons).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extensive neovascularisation in the corpora cavernosa of rats in the trial group.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indicated that many of the transplanted EPCs in the trial group survived, differentiated into endothelial cells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sites of neovascularisa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 conclude that transplantation of VEGF165-transfected EPCs into the corpora cavernosa of rats with diabetic ED restores erectile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 transplantation diabetes mellitus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rectile dysfunction gene expression 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下载PDF
Effect of icarisid II on diabetic rats with erectile dysfunction and its potential mechanism via assessment of AGEs, autophagy, roTOR and the NO-cGMP pathway 被引量:17
5
作者 Jian Zhang Ai-Min Li +9 位作者 Bao-Xing Liu Fei Han Feng Liu Shao-Peng Sun Xin Li Shu-Jin Cui Shao-Zhong Xian Guang-Qi Kong Zhong-Cheng Xin Zhi-Li Ji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43-148,共6页
Erectile dysfunction (ED) is a major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Icariin has been shown to enhance erectile function through its bioactive form, icarisid Ih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icarisid Ⅱ ... Erectile dysfunction (ED) is a major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Icariin has been shown to enhance erectile function through its bioactive form, icarisid Ih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icarisid Ⅱ on diabetic rats with ED and its potential mechanism viathe assessment of 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 (AGEs), autophagy, mTOR and the NO-cGMP pathway. Icarisid Ⅱ was extracted from icariin by an enzymatic method. In the control and diabetic ED groups, rats were administered normal saline; in the icarisid Ⅱ group, rats were administered icarisid Ⅱ intragastrically. Erectile function was evaluated by measuring intracavernosal pressure/mean arterial pressure (ICP/MAP). AGE concentrations,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activity and cGMP concentration were assessed by enzyme immunoassay. Cell proliferation was analysed using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assay and flow cytometry. Autophagosomes were observ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monodansylcadaverine staining and GFP-LC3 Iocalisation. The expression of NOS isoforms and key proteins in autophagy were examined by western blot. Our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Icarisid Ⅱ increased ICP/MAP values, the smooth muscle cell (SMC) growth curve, S phase and SMC/collagen fibril (SMC/CF) proportions and decreased Beclin 1 (P〈0.05). Icarisid Ⅱ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roliferative index and p-p70S6K(Thr389) levels and decreased the numbers of autophagosomes and the levels of LC3-11 (P〈0.01). Icarisid Ⅱ decreased AGE concentrations and increased cGMP concentration, NOS activity (P〈0.05) and cNOS levels (P〈0.01) in the diabetic ED group. Therefore, Icarisid Ⅱ constitutes a promising compound for diabetic ED and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upregulation of SMC proliferation and the NO-cGMP pathway and the downregulation of AGEs, autophagy and the mTOR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 (AGEs) AUTOPHAGY cell proliferation diabetes mellitus (DM) erectile dysfunction (ED) ICARIIN icarisid II mTOR NO-CGMP NOS activity
下载PDF
糖尿病性勃起障碍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周斌 谢高宇 齐敏友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632,共7页
勃起功能障碍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主要是由糖尿病性血管神经病变、内分泌改变及社会心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治疗糖尿病性勃起障碍(DIED)的方法有多种,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被作为治疗DIED的一线药物。随着对其发病机... 勃起功能障碍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主要是由糖尿病性血管神经病变、内分泌改变及社会心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治疗糖尿病性勃起障碍(DIED)的方法有多种,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被作为治疗DIED的一线药物。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血管生成素、睾酮补充以及传统中药也逐渐用于治疗DIED。另外,当药物治疗已无法收到效果时,阴茎假体植入手术也将会成为治疗DIED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糖尿病并发症
下载PDF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多因素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赟 戴玉田 +4 位作者 孙则禹 姚乐申 杨荣 王润 李三祥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3-469,共7页
从神经、血管、代谢、离子通道等多个角度出发,研究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的发病机制,为开展DMED的综合治疗临床研究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取35只大鼠用于制作糖尿病模型,其余大鼠作为正常对照.饲养8周后,用阿... 从神经、血管、代谢、离子通道等多个角度出发,研究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的发病机制,为开展DMED的综合治疗临床研究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取35只大鼠用于制作糖尿病模型,其余大鼠作为正常对照.饲养8周后,用阿朴吗啡法筛选DMED大鼠,用电刺激勃起神经测定海绵体内压(ICP)方法评价勃起功能.取正常组和DMED组大鼠的阴茎海绵体组织,分成若干份,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绵体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的3种亚型(nNOS,eNOS,iNOS)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神经生长因子(NGF)在海绵体组织的表达差异;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海绵体组织血管紧张素II(AngII)含量差异;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含量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ED大鼠ICP测定值明显降低;海绵体组织中nNOS、eNOS表达明显降低,而iNOS表达明显增加;NGF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血管紧张素II水平显著升高;VEGF蛋白表达明显减少;Connexin-43蛋白表达减少.以上试验结果说明DMED发病机制复杂,与神经、血管、代谢、离子通道等均有关.提示在今后临床治疗研究和实践中,应该从各个角度出发,针对多因素发病机制,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生长因子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onnexin-43
下载PDF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尹昀东 方朝晖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11期2027-2030,共4页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IED)是由于高血糖诱发的血管神经性糖尿病(DM)并发症。糖尿病人群并发勃起功能障碍超过普通人的2~3倍,极大地影响了糖尿病病程和其他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对患者生活质量、精神压力和预后转归有着深远的影...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IED)是由于高血糖诱发的血管神经性糖尿病(DM)并发症。糖尿病人群并发勃起功能障碍超过普通人的2~3倍,极大地影响了糖尿病病程和其他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对患者生活质量、精神压力和预后转归有着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社区糖尿病筛查的普及,有关中医药治疗DIED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报道显示中医对该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中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文章就目前中医对于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病机的认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结合现代医学对DIED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从“消渴”“虚劳”和“痿证”等角度分析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中医理论研究进展,为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中医药防治和干预提供新的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中医药
下载PDF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安全 代苗英 +3 位作者 陈挺 朱庆峰 马登扬 吴小芬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2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泌尿科门诊就诊的84例DME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两组患者予以十一酸睾酮软胶囊40mg/次,3... 目的探讨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泌尿科门诊就诊的84例DME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两组患者予以十一酸睾酮软胶囊40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玄驹胶囊3粒/次,3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12周。观察治疗前后总睾酮(TT)和游离睾酮(FT)水平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血清TT和FT水平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9,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出现不良反应4例(9.52%)和6例(1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χ~2=0.45,P>0.05)。结论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DMED的疗效较确切,安全性较好,能升高血清TT和F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十一酸睾酮 复方玄驹胶囊
下载PDF
α-硫辛酸治疗伴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唐正和 杨燕 邹延新 《疑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665-667,共3页
目的观察α-硫辛酸对伴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伴腹型肥胖(腹型肥胖组)和不伴腹型肥胖(非腹型肥胖组)的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各30例。2组患者均予基础糖尿病治疗并加用α-硫辛酸,治疗3周后进行效果... 目的观察α-硫辛酸对伴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伴腹型肥胖(腹型肥胖组)和不伴腹型肥胖(非腹型肥胖组)的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各30例。2组患者均予基础糖尿病治疗并加用α-硫辛酸,治疗3周后进行效果比较。结果治疗前,腹型肥胖组AUC、ISI、SOD、GSH-Px、NO、IIEF-5评分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低于非腹型肥胖组(P<0.05),MDA、ET-1均高于非肥胖组(P<0.05),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2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AUC、ISI、SOD、GSH-Px、NO、IIEF-5评分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升高(p<0.05),MDA、ET-I均下降(P<0.05),且腹型肥胖组的改善幅度大于非腹型肥胖组(P<0.05),2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α-硫辛酸能改善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胰岛β细胞功能、氧化应激状态和内皮功能,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糖尿病 2型 肥胖 腹型 氧化应激 勃起功能障碍
下载PDF
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在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程 雷艳萍 +3 位作者 李晓媚 林瑗 肖钦 熊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54-1661,共8页
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8周病程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麻醉下分离大鼠阴茎海绵体,用器官浴槽... 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8周病程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麻醉下分离大鼠阴茎海绵体,用器官浴槽方法检测海绵体对乙酰胆碱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以反映其勃起功能;检测血清ADMA含量;检测海绵体组织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和环磷酸鸟苷(c GMP)含量;用Western blot检测海绵体ADMA信号通路蛋白和磷酸二酯酶5(PDE5)的表达;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以评价氧化应激。结果:糖尿病大鼠血糖升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表明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海绵体舒张功能明显降低,血清ADMA浓度升高,海绵体组织NOS活性及NO和c GMP含量降低,ADMA生成酶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表达上调,ADMA代谢酶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1、2及ADMA靶酶内皮型NOS和神经元型NOS表达下调,PDE5蛋白表达上调,氧化应激增加;体外用ADMA孵育正常大鼠离体海绵体,亦可产生与糖尿病大鼠海绵体相似的舒张功能障碍及NO和c GMP含量减少。结论:内源性NOS抑制物ADMA蓄积是导致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其机制可能与减少NO生成、增加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勃起功能障碍 阴茎海绵体 一氧化氮
下载PDF
雄激素联合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治疗大鼠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夏磊磊 王先进 +7 位作者 许天源 秦亮 张祥 朱照伟 张小华 钟山 张敏光 沈周俊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47-352,共6页
目的建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大鼠模型,评价雄激素联合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DMED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DME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4周后随机分为4组:DM组、DM补充睾酮组、DM补充西地那非组、DM补... 目的建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大鼠模型,评价雄激素联合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DMED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DME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4周后随机分为4组:DM组、DM补充睾酮组、DM补充西地那非组、DM补充睾酮联合西地那非组,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给药6周后通过电刺激海绵体神经诱发勃起的方法测定各组大鼠的勃起功能,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睾酮水平,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价各组阴茎海绵体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结果 DM大鼠较正常大鼠勃起功能显著下降,睾酮水平明显降低,eNOS表达降低,阴茎海绵体间质纤维化程度增加而平滑肌成分减少。睾酮补充治疗和长期西地那非治疗均可改善DMED大鼠的勃起功能和改善DMED大鼠阴茎的纤维化程度,睾酮和长期西地那非联合治疗改善效果最明显。结论 DM大鼠的勃起功能明显降低,DMED发生的部分原因可能与雄激素水平降低有关,雄激素联合长期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明显改善DMED大鼠的勃起功能和阴茎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雄激素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下载PDF
糖尿病诱导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与治疗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亚玮 刘麟玲 +3 位作者 李富东 张晓峰 张斌 王养民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3期10-13,共4页
糖尿病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其所诱导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包括了神经、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等多方面的改变。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需要社会、心理、病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迄今为止,... 糖尿病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其所诱导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包括了神经、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等多方面的改变。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需要社会、心理、病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迄今为止,由于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机制未完全清楚,因此其治疗手段也呈现多样化。本文就针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手段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与同型半胱氨酸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松 韩辉 +7 位作者 高聆 范右飞 刘文 邹建文 张栩 李秋 管庆波 赵家军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并分析影响勃起功能的其他因素。方法收集30例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判定],同时收集33例初发2型糖尿病未合并...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并分析影响勃起功能的其他因素。方法收集30例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判定],同时收集33例初发2型糖尿病未合并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为对照组,并设正常对照组30例。用特定蛋白分析仪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并测定血糖、HbA1C、胰岛素、血脂、尿酸、性激素等指标。结果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组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2.9±1.2)μmol/L]明显高于糖尿病非勃起功能障碍组[(9.9±1.6)μmol/L,P〈0.05]及正常对照组[(7.2±1.1)μmol/L,P〈0.01];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IIEF-5评分与总同型半胱氨酸、年龄、吸烟、体重指数、HbA1C、空腹血糖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4、-0.413、-0.231、-0.242、-0.274、-0.371,P〈0.05或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75,P=0.013)。结论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是一个多环节、多病因参与的结果,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是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同型半胱氨酸 勃起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糖尿病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5
作者 黎英荣 王乃尊 +3 位作者 苏宏业 肖常青 夏宁 于志清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应用雄性SD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造糖尿病动物模型 ,饲养 8周、16周 ,再通过观察各组大鼠注射阿朴吗啡 (APO)后的阴茎勃起情况来评价其勃起功能。结果 :与C组 ...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应用雄性SD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造糖尿病动物模型 ,饲养 8周、16周 ,再通过观察各组大鼠注射阿朴吗啡 (APO)后的阴茎勃起情况来评价其勃起功能。结果 :与C组 (对照组 )相比 ,D组 (糖尿病组 )阴茎勃起次数明显降低。C组与STZ组 (注射STZ后不成模组 )各病程大鼠的阴茎勃起率为 10 0 % ,且两组的阴茎勃起次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并发症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阴茎内nNOS神经纤维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钟梅芳 胡金家 +1 位作者 丁文龙 顾红玉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病机制及胰岛素的治疗作用。方法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DM)大鼠模型,胰岛素治疗组于成模后注射胰岛素。7周和12周后注射阿扑吗啡(APO)进行大鼠阴茎勃起功能实验,取大鼠阴茎和血浆,用ABC免...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病机制及胰岛素的治疗作用。方法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DM)大鼠模型,胰岛素治疗组于成模后注射胰岛素。7周和12周后注射阿扑吗啡(APO)进行大鼠阴茎勃起功能实验,取大鼠阴茎和血浆,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nNOS神经纤维的变化。测定血浆NOS活性。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阴茎勃起次数明显减少;胰岛素治疗后症状缓解;(2)与对照组相比,DM组血浆NOS活性明显增高;DM组血浆NOS活性与病程延长呈负相关;与DM组比较,胰岛素治疗组血浆NOS活性明显降低;(3)与对照组相比,DM组阴茎内nNOS阳性神经纤维明显减少;与DM组比较,胰岛素治疗组nNOS阳性神经纤维表达增加。结论糖尿病性ED阴茎内nNOS阳性纤维的数量及光密度随DM病程的延长而下降;早期给予胰岛素治疗可预防糖尿病大鼠ED的出现及阴茎内nNOS含量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阴茎 神经源性一氧化氮合酶 胰岛素
原文传递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7
作者 程祎 韦安阳 李煜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4-566,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理想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注射STZ40mg/kg组、60mg/kg组、80mg/kg组、100mg/kg组,每组6只,分别记录4d、1周、2周、3周的空腹血糖、阿朴吗啡诱导阴... 目的探讨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理想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注射STZ40mg/kg组、60mg/kg组、80mg/kg组、100mg/kg组,每组6只,分别记录4d、1周、2周、3周的空腹血糖、阿朴吗啡诱导阴茎的勃起次数及体质量。结果4个时间点间的空腹血糖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不同STZ注射组别间的空腹血糖、勃起次数及体质量改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P=0.045及P<0.001),阿朴吗啡阴茎勃起实验的勃起次数及体质量的改变在4个时间点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306和P=0.628)。结论最佳成糖尿病模型的STZ注射剂量应为60mg/kg,筛选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模型的阿朴吗啡勃起实验筛选时间应定在注射STZ后的2周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大鼠 链脲佐菌素
下载PDF
阴茎负压吸引联合小剂量他达拉非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韬 谢子平 +1 位作者 谭艳 谢胜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1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阴茎负压吸引(VED)联合小剂量他达拉非口服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D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DED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他达拉非片5mg口服,每晚1次,8周为1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探讨阴茎负压吸引(VED)联合小剂量他达拉非口服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D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DED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他达拉非片5mg口服,每晚1次,8周为1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真空阴茎负压吸引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治疗结束时的IIEF-5评分、性生活日志(Sexual Encounter Profile,SEP)中的SEP-Q2(successful penetration)、SEP-Q3(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intercourse)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IEF-5评分、插入成功率及性交成功率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试验组IIEF-5评分治疗前、治疗结束分别为(11.61±2.89)、(20.85±2.18),对照组IIEF-5评分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分别为(11.38±3.15)、(17.40±2.64),治疗后插入成功率(SEP-Q2)两组分别为62.9%、91.4%,性交成功率(SEP-Q3)两组分别为60%、91.4%,联合治疗组相比较效果更明显(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真空负压吸引联合小剂量他达拉非口服治疗糖尿病性ED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负压吸引 他达拉非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下载PDF
西地那非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安全性有效性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钟锦卫 梁国庆 +4 位作者 李朋 戴继灿 徐迪萍 平萍 李铮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糖尿病患者阴茎勃起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多中心收集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泌尿男科门诊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共100例...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糖尿病患者阴茎勃起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多中心收集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泌尿男科门诊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共100例,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表(IIEF-5)进行自我评分.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控制血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西地那非(50mg prn)加十一酸睾酮(80mg/Bid);B组:50例,在控制血糖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西地那非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并记录患者服药后的不良事件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共计82例完成本次研究,其中A组42例、B组40例.两组患者IIEF-5评分在治疗后均显著增加,而A组较B组增加更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每周性交频率均显著增加,A组较B组增加更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显效率高达59.5%,有效率为88.1%,明显高于B组(显效率30.00%,有效率55.00%),P〈0.05.A组37例患者性交时阴茎能满意勃起,而B组只有22例患者性交时阴茎能满意勃起;两组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西地那非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较单用西地那非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勃起能力,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睾酮
原文传递
Lipoxin A4 improves erectile dysfunction in rats with type I diabetes by inhibit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corporal fibrosis 被引量:8
20
作者 Kai Cui Zhe Tang +5 位作者 Chuan-Chang Li Tao Wang Ke Rao Shao-Gang Wang Ji-Hong Liu Zhong Chen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66-172,共7页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oxidative stress and corporal fibrosis in penile tissues of rats were key pathological factors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induced by diabetic mellitus (DMED). Lipoxin A4 (LXA4) was re...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oxidative stress and corporal fibrosis in penile tissues of rats were key pathological factors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induced by diabetic mellitus (DMED). Lipoxin A4 (LXA4) was reported to inhibit oxidative stress and fibrosis diseases, while whether it could exert a protective role on erectile function was not clear. Type I diabetic mellitus (DM) was induced in thirty male lO-week-old Sprague-Dawley rats using streptozotocin. Ten weeks later, twenty-two rats with DMED confirmed by an apomorphine test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DMED group (n = 11) and the DMED + LXA4 group (n = 11; LXA4 injection daily for 4 weeks). In addition, another ten age-matched rats formed the Control group. We found that erectile function was significantly impaired in the DMED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but was improved in the DMED + LXA4 group. Similarly, the over-activated oxidative stress and impaired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the DMED group were both improved in the DMED + LXA4 group. Moreover, the DMED group showed serious corporal fibrosis, which was also inhibited by the treatment of LXA4 in the DMED + LXA4 group. Taken together, LXA4 could exert an inhibition role on oxidative stress and fibrosis to improve DMED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ic mellitus erectile dysfunction FIBROSIS oxidative stres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